班主任與家長溝通
溝通難的原因所在
1、雙方都以自我為中心,各說各話,無法激發交流的興趣。
沒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想要找到話題還真難。因此,高中生回家後主動與父母交流的很少,有些孩子甚至好幾天不與父母說話。他並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該說什麼。父母有時候會主動跟孩子說話,但無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學校表現得怎麼樣,最近學習成績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類的。雖說這也是關心,但日復一日總是這一個話題,孩子聽個開頭就煩了。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問及孩子「最想和父母溝通的內容」,93%的受訪者的答案都與「關注自我」有關。其中,「個人愛好」的比例最高,達到21%。孩子希望跟父母聊聊喜歡的體娛明星,或者歷史奇聞、健康保健之類的知識。此外,才是「未來人生規劃」(16%)、「學習、高考」(13%)等話題。
2、父母全方位的監控,迫使孩子遠離父母。
許多家長對孩子不放心,認為孩子小,自己有義務對孩子進行監護。當孩子不願意和他們交流時,他們就開始充當「007」,翻查書包、偷看日記、追查電話、拆閱信件等,被孩子發現了,還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怕他一步走錯,步步錯。但讓高中生最苦惱的,恰恰就是爸媽對他全方位的監控。一名高中生氣憤地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隱秘的世界,未得到邀請,別人是無權進入的,這是最起碼的尊重,但是我的父母連這點都做不到。」 孩子反感父母的這些舉動,當然就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時間長了,彼此的隔閡會越來越深。
其實,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會強烈感覺到自己的獨立性,想保有自己的隱私。而家長由於平時與孩子溝通少,不了解孩子,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簡單地考慮問題,探詢孩子的隱私,而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
3、家庭結構也影響父母與孩子的溝通。
不同家庭的孩子在與父母的溝通狀態上,是存在明顯差異的。
在調查中,當問及「你與父母交流的滿意度如何」時,核心家庭的孩子認為「很滿意」的比例最高,達18.5%,單親家庭和再婚家庭孩子的獲選率為13.5%和15.4%;而回答「很不滿意」的,核心家庭的孩子僅為4.1%,再婚家庭和單親家庭的孩子則分別高達23.1%和8.1%。
父母婚姻關系的變化,正在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孩子。核心家庭的孩子與父母的溝通問題可能僅僅是不合拍而已,而單親和再婚家庭的孩子則更多地面臨著無人溝通或厭惡溝通的狀況。
家長做好了,溝通就不難
1、反省自身言行,做合格家長
當家長與孩子之間出現了溝通障礙,家長首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當的語言和舉止,阻礙了孩子與你的進一步交流。
2、保障交流的時間,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間。
家長不能以忙為借口,忽略與孩子的交流。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業的發展期或頂峰期,是單位的骨幹或領導。他們上班忙工作,下班忙應酬,沒有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已經無法在學業上輔導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交給了學校和老師。
其實,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表現。孩子不會因為家長的忙碌而停止成長,處在青春期的他們反而思想變化得比以前更快。這段時間,家長與孩子出現溝通障礙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麼,必須要讓他說出來,所以家長每天無論再忙,都要抽出時間來跟孩子聊聊,了解他的想法,用心聽他講話,使他感覺受到了重視,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滿足。
3、掌握溝通的方法,拓寬溝通的話題
與孩子溝通是門學問,家長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方法。
父母應細心觀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心理發育特點,家庭教育就必須根據孩子的心身發育特點來進行。將「我講」變「我聽」,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時,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與尊重;對孩子講的有道理的地方,要通過語言、目光或體態表示肯定;對於孩子的錯誤觀點不要急於糾正,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要理解孩子由於年齡和表達能力有限,無法准確表達內心想法而可能產生的偏見或者誤會。
Ⅱ 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建議班主任認真閱讀)
(建議班主任認真閱讀)
一個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長,僅靠學校或僅靠家庭都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觀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也很難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現,需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合力,教育才會有針對性和連貫性。應該說,這是校園人際關系中難度較大的一種關系。因為家長的職業不同、層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觀念也不同,要讓他們都能與學校步調一致,真的很不容易。為培養創造性人才提供一個良好的大教育環境。教師與家長必須做到互相配合,和諧施教,共育新人。
首先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前提。首先要尊重學生家長,擺正擺好自己與家長的位置。家長與教師一樣都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引路人,都肩負著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學生在校接受教師的教育,在家接受家長的教育。我們教師與家長加強聯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師與家長其實是同盟軍,家長和教師一樣應該對孩子的成長起教育、引導和示範作用。家長與教師之間不存在身價、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師與家長若能夠相互信任,相互激勵,則會出現友好、愉悅和互相合作的氣氛。所以教師要以真誠與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家長,取得他們的信任,爭取他們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討對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達到共同的教育目的。教師絕對不能因為自己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就以為自己才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對如何教育學生具有發言權,從而覺得高人一等,與家長談話的時候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尤其是不能在孩子出了差錯時,輕率地對家長採取訓斥的態度,把孩子的錯都怪罪到家長的頭上。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孩子沒完成家庭作業,有些教師會把家長請到學校大批一通,家長只能一味地賠不是,然後,灰溜溜地逃出學校。俗話說: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樣做的結果可想而知。就算家長勉強承認自己沒管好孩子,面對這樣的指責,心裡也會覺得別扭,從此對老師敬而遠之,盡量不與教師發生聯系。這樣,反而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不應該有的隔閡甚至對立,於學生的教育工作有百害而無一利。
其次,幫助家長樹立起對孩子教育的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尤其是對學習基礎比較差、表現不夠好的學生的家長,這一點更加顯得重要。有的學生家長,由於經常聽到對自己孩子在學校表現的負面的評價,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已經失去了信心,覺得孩子一無是處,甚至無可救葯,從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那麼教師在學校所進行的教育,其效果即使不算是完全失敗了,也必然大打折扣。所以,教師必須避免告狀式的家校聯系,不能在家長面前一味地數落孩子的不是。如果確實因為孩子犯了差錯需要與家長聯系,也應該與家長坐下來,共同分析孩子之所以會犯錯誤的根源,積極與家長達成共識,形成默契,互相配合,研究出最好的解決辦法。尤其是對後進生的家長,更要體諒他們的難處。孩子學習越差,家長與教師一樣對他的教育付出的就越多,孩子顯得不爭氣,做家長的比誰都痛苦。對於這些家長,教師更應該對家長給予安慰,並盡可能肯定孩子的優點,哪怕這優點只是一剎那的極不明顯的閃光,以重新激發起他們對教育孩子的信心。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優秀的學生都會有缺點,同樣,學校里不可能存在一無是處的學生,再調皮搗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會有閃光點,關鍵在於老師要善於發現其閃光點並及時對其進行必要的引導,強化其優點,逐步轉化。
再次.與家長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質較低,又無教育學方面的修養,或者由於工作繁忙,從而對老師表示對教育孩子感到無能為力,個別家長甚至認為只有打罵才是讓孩子屈服的唯一辦法。此時,要幫助學生家長改進不良的教育方法。真誠地幫助學生家長改變錯誤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態度和教育方法,而不能對家長違反學生心理特點的的教育方法熟視無睹,無論家長是溺愛孩子、打罵孩子、還是放任孩子或對孩子要求不一致等,都必須加以幫助,促其糾正,使家長的教育學修養水平得到提高。只要學生家長真正地認識到老師對他們的孩子發自內心真誠的關愛,他們自然也會想方設法對孩子多加督促與關心,把孩子教育好。
1、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催化劑。盡管在教師與家長關系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症結所在,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不要動輒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作為教師,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說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否則會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還可能引起學生對家長或教師的不滿,損害教師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說:敬人者,人恆敬之。
2、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教師的家訪。每次家訪最好事先與家長約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長因教師的突然來訪而感到不自在。家訪一定要圍繞事先確定的目的進行,最好請任課老師陪同。一方面顯得較有誠意與重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教師在家訪中要有誠心和愛心,講話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揚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如果教師對家長抱有誠心,對學生擁有一顆愛心,那麼,家長必然會成為教師的朋友。切記,表揚學生就是表揚家長,批評學生就是在打家長的臉。
3、傾聽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麼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都不可能把復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著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鑒。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放下教育權威的架子,經常向家長徵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以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做,也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師的工作,維護教師的威信。
4、文明用語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潤滑油。教師與家長溝通時多使用文明用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於拉近教師與家長的距離。常用的文明用語有:
⑴.今天,您的孩子過得好嗎?
⑵.您有空嗎?我們談談您的孩子好嗎?
⑷.請您放心,我們會記著提醒他。
⑸對不起,這件事我不太清楚,待我了解一下好嗎?
(6)您好,需要我的幫忙嗎?
⑺.您的孩子最近××方面進步很快。
⑼.對不起,請您稍等片刻。
從廣義上說,教育是家庭、社會、學校三方面教育的有機結合,但直接具體落實到孩子身上的主要是家庭和學校。而在家庭和學校直接對孩子實施教育影響的則是教師和家長。我們很難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孰輕孰重,但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與教師的密切配合,可以使學校教育事半功倍,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共同教育好祖國的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Ⅲ 班主任如何與家長的溝通技巧
相當比例的家長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在家庭中疏於對孩子的教育管理,一味地寄希望於學校。三亞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著:重言傳輕身教,重孩子的身體發育,而輕孩子的心理成長等現象。加上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等帶來的諸多問題均苦惱著家長,也困擾著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我透過一樁樁問題學生案例,不難分析其原因:隱藏在問題學生背後的是問題家教、問題家長和不良的家庭教育環境。一般市民家庭中主要存在的教育矛盾如下:
(1) 父母與孩子的親情溝通不夠,孩子內心情感飢渴。我所教過的大部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煩惱和問題時不願意告訴父母,理由如下:怕父母不相信自己,產生誤解;擔心父母責罵;擔心理解上的代溝等等。然而大部分孩子卻渴望父母多陪陪自己,身邊有人鼓勵和安慰。這種矛盾的現象體現了孩子與父母之間還是存在戒備之心的,如果親子之間溝通不暢,孩子容易出現情感飢渴的狀態。
(2) 不注意家庭文化氛圍的培養。三亞家庭中很多父母通過喝茶、玩牌、上網、聚會、打麻將等方式打發自己的休閑時光。很少有家長會和孩子一起讀書、看報、談論時事等。家庭生活缺乏書香氣息。孩子容易見樣學樣,沉迷於網路,耽樂於游戲。
(3) 兩代人的觀念沖突尖銳。父母對子女的關注中,排在首位的仍然是孩子的成績,其次是身體發育、做人等。而孩子卻更希望父母能關注自己的心理成長和精神生活。觀念的沖突使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更傾向求助於同齡人而不是父母,造成親子關系隔膜。
(4) 父母言行不一致。父母經常教育孩子做人要誠實,然而自己在社會生活中,往往當著孩子的面撒謊,人前人後各有一套;明明知道錯了卻不承認,對孩子的承諾不注意兌現。孩子對父母的這些行為容易產生反感,影響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最終導致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
(5) 教育方法欠科學,簡單粗暴,耐性不夠。我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一提起家長就皺眉頭,表現出厭煩的樣子,究其原因,家長或者嘮嘮叨叨,孩子不甚其煩;或者一直用命令的口吻與孩子交流,不允許孩子犯錯,孩子做錯了就會指責、打罵孩子,這種教育方式嚴重傷害了親子感情和孩子的自尊心。
從以上幾點我們不難發現,目前,三亞的孩子所處的家庭教育環境不容樂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誤區,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改進。
二、不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成長產生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一個人的身心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和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家庭是每個人最初的學習場所,孩子的身心能否得到充分發展,孩子性格能否健康開朗,自信心能否得到良好的培養和樹立,孩子最終能否成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由家庭教育環境決定的。也可以說,什麼樣的家庭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就像春天裡和煦的微風,冬日裡溫柔的陽光,滋潤著孩子的心田。沒有充足的陽光、水分、土壤、空氣,植物無法存活,同樣的,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這片土壤,孩子這株幼苗也不能健康成長。而三亞家庭中常見的不良家庭環境主要有:
(1) 父母不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有些家長財大氣粗或者位高權重,在為人處世或者與他人談話中表現得極為高傲,將權利、金錢的地位看得很重。受此影響,這些家庭中的孩子在學校生活中表現出揮霍浪費、無視校紀班規、自以為是等不良習慣。還有一些父母自私、是非觀念不強,缺乏起碼的做人原則,即使自己孩子犯下了錯誤,仍然替其掩飾甚至動用社會關系為孩子在學校的違紀處分去疏通。孩子受到影響,目空一切,對同學、老師不尊重,不聽老師的勸告,很容易在思想上、行為上往不好的路途上越走越遠。
(2) 家庭成員關系緊張,硝煙不斷。
孩子是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的晴雨表。一個家庭中,夫妻感情是否融洽,家庭氣氛是否和諧,孩子是否感到幸福,透過孩子的這張晴雨表就能准確地解讀出來。如果一個家庭成員之間戰火不斷,硝煙彌漫,那麼孩子的情緒就會長期低落、壓抑,情緒波動大,自閉,自卑,缺乏孩子應有的朝氣與活力。有些家庭因父母的關系惡化,甚至因第三者的介入導致家庭破裂,夫妻離異,讓孩子掉入情感的低谷,產生對父母的敵意和厭惡。家庭戰爭的最終受害者和犧牲者都是無辜的孩子。面對凄涼的孤單,缺少溫暖的關懷和安慰,孩子在情感上找不到依靠,表現得情緒低沉,叛逆,自卑,容易出現早戀、沉迷網路與煙酒等現象,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心理障礙,自己一生的婚戀觀也受到影響。
(3) 不科學的教育理念。
只有合理地利用社會教育,集體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的互補,才能產生教育的合力,效果就越顯著。然而在我所教的學生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在一邊教育學生不應該有遲到、曠課等違紀行為,而孩子家長卻打電話給班主任為小孩編造借口或者打圓場。小孩有爬牆偷偷溜到校外泡網吧、打架等不良行為,家長往往不去糾正孩子的錯誤,反而一味地批評學校的保安、埋怨孩子的朋友把他帶壞了等等。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理念的碰撞中,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方嚴格教育,一方倍加袒護和溺愛,無法形成教育合力,達到教育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孩子的教育正是在這種拉鋸式的沖突中被耽擱了。
三、家校聯手,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1)在家裡,家長應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②.營造寧靜和諧的情感氛圍
③.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和學習氛圍
(2)在學校,老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特別是班主任
①.與學生溝通,找到問題的關鍵
②.向家長匯報學生近期的思想波動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發掘學生的閃光點
Ⅳ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常是圍繞哪些問題
你好,我覺得通常都是圍繞著孩子的那些學習狀況,還有她的學習情況,學習狀態來。因為我覺得家長和孩子之間也需要溝通,還有就是學習情況就是很重要。
Ⅳ 淺談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溝通
而事實上我們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家長們由於工作忙的原因或者其本身就忽視家庭教育的原因,他們常常把孩子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孩子一旦出現問題便一味怪罪學校。他們這種一腳踢的做法常常令班主任們苦惱不已。 一.調整心態,尊重家長,拉近跟家長的距離,使彼此間的溝通更順暢。 心理學認為,人與人之間信息的交流與傳授,需要良好的心理認同基礎。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鎮屬職中,學生家長很多是鎮內農民,他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的教育缺乏一定的方法和耐性,因此家庭教育的效果不是很明顯。但他們卻有為人朴實的一面。1995年,我去到細窖(鎮內的一管理區)一位學生家裡家訪,當學生把我帶到他家的客廳時,我赫然見一中年男子赤裸著上身躺在一張地席上(當時正值盛夏),學生上前對著那男子說了一句:爸爸,老師來家訪了。那男子抬起頭朝我掃了一眼,一邊沖著學生罵罵咧咧你這衰仔(粵語方言中罵人的話)是不是在學校給我犯事了,一邊很不情願地捲起席子進房去了。我趕緊說沒有,沒有,我只是來坐坐,這時學生的母親出來了,滿臉歉疚地對我說:老師不要見怪,他父親就是這樣的。沒什麼,他父親只是太關心孩子了我沖著他父親的背影輕輕地說了一句,他父親這時扭過頭朝我點點頭,我知道我的語言贏得了家長的好感。沒多久,他的父親穿戴整齊出來跟他母親坐在一起,默默地聽著我和他母親的交談。他雖然話不多,但我已明顯感覺到這是他對老師表現出的那份特有的尊重方式。面對這種情況,即使學生犯了錯誤需要家長配合一起解決問題時,我也會以一種委婉的口氣輕描淡寫地說出來,在顧及家長的面子的同時也婉轉地提出自己的希望,讓家長在跟老師閑聊式的溝通中不知不覺接受老師的建議,並自發地去改正自己一些較簡單的教育方式。管理心理學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們相信你是對的,並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們喜歡你。否則,你的嘗試就會失敗。我們做班主任的不可能在跟家長接觸的那短短時間內讓家長喜歡自己,但我們可以盡量在自己的言談方式,表情神態方面拉近跟家長的距離,使家長產生一種願意跟你溝通的慾望,老師抓緊時間向家長匯報他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在校的表現。因此,在跟家長溝通之前,我一般都會充分地准備好學生的材料,諸如學生的各科考試成績,作業完成情況以及老師對學生近段時間的評語等。同時還在腦海里預想一下家長可能會問到的問題,力求自己在回應家長的問題時做到准確無誤,以增強家長對自己的信任感。而對於少數文化程度較高或教育孩子經驗較豐富的學生家長,我則本著虛心求教的態度,跟他們交流和請教管理孩子的方法,這樣既便利了自己的工作,同時也讓家長覺得我們做班主任的比較民主隨和、誠實可信,從而更願意跟班主任聯系溝通。 二.走出自我參照體系,走進家長的內心世界,跟家長進行心理換位,理解家長。 每個人都有一個內部參照系,教師要想走進家長的個人參照系,就必須放棄所謂客觀的外部參照體系,從家長的立場、利益、處境出發,去把握其內心世界,體驗和理解其內心世界。有個在生意場上做得很成功的母親有天晚上在電話里哽咽著對我說:老師,我實在很難受,我對這孩子什麼辦法都用盡了,可他卻跟我越來越疏遠。原來她發現她孩子最近跟社會青年頻繁出入卡拉OK廳,經常深夜兩三點鍾才歸家。為了防止孩子學壞,她一過了深夜12點鍾就不斷打電話催促孩子回家,剛開始她孩子還會接電話,後來乾脆關機。無奈之下,做家長的只能開著車到卡拉OK廳把孩子請回家。孩子回家後一句話都不跟她說,甚至跑到同學家借宿,家長教育孩子的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面對這樣一個家長,我知道簡單的敷衍應付只會讓她更痛苦,滔滔不絕地講道理也於事無補,最好的辦法就是站住她的角度去體會她的痛苦,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相機誘導。該家長在得到老師的理解之後,心情漸復平靜,她理智地反省了自己的做法,在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存在不足之處時,她將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跟孩子的溝通上,問題最後也得到了較妥善的解決。由此可見,隨著現在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上有老下有小的家長既肩負著工作的壓力,又肩負著繁重的家庭負擔,家長實實在在很不容易。而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又往往自以為是,不喜歡家長過多地干涉他,家長的良苦用心得不到學生的理解。此時,班主任就應適時進行心理換位,理解家長,理解他們的難處,理解他們的苦惱,使家長堅定自己的信心,始終和老師站住同一戰線共同來履行對下一代的教育職責。2002年我帶過一個學生叫小敏,她人長得漂亮,家境又富裕,家裡人都寵愛她,所以養成了她刁蠻任性的性格脾氣,她對學習沒有任何興趣,一不想上學就要家長給我打電話請病假。在和家長的電話溝通中我體會到了家長對孩子這種表現的不滿和無奈的遷就。為了不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在和家長的第一次見面時我列舉了該同學的幾大優點,例如她尊敬老師,和同學關系融洽,她的舞跳得很好,我准備讓她擔任班的文娛委員,希望家長支持她為班多做貢獻。她的家長很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隨即很主動地跟老師交待了該生以往的表現情況,讓我很快地掌握了該生的第一手材料,也很快地摸索到跟該生打交道的一些方法技巧。師生間溝通順暢了,師生關系就和諧了,原來出現在小敏身上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慢慢地消失了,高一第二學期她光榮加入共青團組織,並被評為學校文娛積極分子。在和家長交談的時候,我深深地體會到不管學生在校的表現如何,教師都應本著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的原則,經常給家長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家長更樂意去支持配合老師的工作。 三.講求方式,爭取家長。 1.與學生家長溝通,要選擇適當的時間及談話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事或其它煩心事,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那麼此時就不是與他交談的適當時候。與家長溝通,我的做法是先間接地向學生了解其家中的情況,然後我會向工作較繁忙的家長打個電話說明我近期將去家訪,以征詢意見的口吻詢問對方時間定在什麼時候最合適,而跟家長交談的語言我一般都遷就家長,這樣更便於溝通。所以作為班主任,掌握普通話和粵語(當地方言)的日常對話是首要過的語言關。其次,在做一般性的家訪談話時,我都要求家長和學生必須在場,一方面我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長處,另一方面又誠懇地希望學生改正某些缺點和錯誤。這樣的訪談效果會好很多。 2.與家長溝通要善於傾聽。法國一位教育家曾說過:21世紀最困難也是最有價值的事就是讓老師閉上他的嘴!此話很值得深思。我們常見,有些班任在約見家長時,總是情不自禁地讓自己說得多,聽得少,好象只有這樣才表明自己是多麼關心對方的孩子。等老師講完了,家長的耳朵也塞滿了,原先准備的話沒法說出來,只好悶在心裡,老師和家長間缺乏起碼的信息互動,不利於教育工作的開展。其實,老師除了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的基本情況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向家長了解學生的校外表現。包括學生的消費問題、學生與家庭成員及鄰居的關系、學生所結交的朋友及活動是否正當、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及完成家務的情況、學生在周六、日休息時間的活動情況等。只有在全面了解了學生的這些情況後,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具實效性。文華同學是我現在所帶班的一個學生。該生逆反心理很強,上課不是講話就是睡覺,經常遲到,上課被老師點名也滿不在乎。有一次我找他想好好地談談,結果坐下來我還沒吭聲,他就質問我是不是太小題大作了,就為這一點他認為根本就不算是毛病的問題也要浪費他的時間。當時我反問了他一句,如果他作為班主任他該管哪些問題,他裝得很在行的樣子告訴我說:比如抓抓小偷、管管打架什麼的,這才像個班主任的樣子。說完他轉身就走了,也不跟我打聲招呼。看著他揚長而去的背影我沖動得即刻給他的家長打了個電話,要求家長來一趟學校,我已作好充分的准備要把這位學生這段時間的表現向家長抖落一番。家長來了後,很主動地向我了解情況,並將這位學生從小學一直以來的情況給我作了反映。從她談到的情況中,我了解到這位學生長期以來形成的壞習慣:就是不輕易服從老師的管教,而且喜歡跟老師抬桿。她因為兒子這個壞毛病不知跟多少老師道過歉了,希望老師這次同樣高抬貴手,原諒他兒子的這種不敬。聽著家長焦慮的述說,看著家長一臉誠懇的摸樣,我漸漸恢復了理智的意識,通過傾聽,我營造了老師和家長之間平等的談話氣氛,避免了師生間矛盾的激化;通過傾聽,我了解了事情的真實狀況,捕捉到了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通過傾聽,我找到了更切實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3.與家長溝通,要講究語言的藝術。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教養不同,難免會遇到一些護短的粗魯的家長,那就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多數學生在學校作了錯事之後是不會向家長坦白的,反而說別人怎樣錯,老師又如何袒護那些同學,這往往引起家長的誤解。所以班主任應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徵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與家長交往時還應多考慮家長所處的困難,多提管理孩子的建議,使家長體會到老師確實在為學生著想。現就請犯錯的學生家長到校溝通有關學生在校問題這一問題談一下自己的做法。不論在任何情況請家長到校,我都做到熱情相迎,彬彬有禮。如果能自己聯繫上的就盡量不叫學生自己回家聯系,應主動聯系以表明我們做老師的誠意和態度。第二,學生家長來校以後不當著學生家長的面訓斥他的孩子,不管怎麼樣,聽別人訓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第三,可先把家長叫出辦公室,在一個單獨的環境里向學生家長說明情況,形成一致意見。我有一個學生小強,有一次在學校小賣部,他強行要求班裡的一位外地學生買東西孝敬他,在遭到拒絕之後他毫不猶豫地出手了。事後我聯繫到他的家長。首先我表明我的態度肯定不會攆他走但一定會借機讓他記住這個教訓,但要求家長配合一下,讓他在家深刻反省一天,第二天直接帶他來校上學。由於家長心裡有底老師這樣的做法是為孩子著想,所以他的家長立即表示願意配合,最後取得很滿意的效果。 4.跟愛找茬的家長打交道要作到有禮有節,據理力爭 俗話說,話不挑不明,理不講不清。有些家長愛找茬,有些胡攪蠻纏。如有的家長將學生成績退步,一概歸咎於老師。這時,我們在有禮有節的前提下,不必一味躲避退讓,可以據理力爭。我們可以請他列舉我們有哪些失職的地方,也可以問問家長學生為什麼退步,家長是否就盡心盡力了。當然,我們還得誠懇地與家長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總之,只要我們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開展工作,又誠懇有禮地對待家長,與家長打交道時注意策略、講究方法,我想,愛找茬的家長也好打交道了。
Ⅵ 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溝通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決不僅僅是事必躬親,勇於孤軍奮戰的勇者,而更應該是敢於協調家庭和社會各方面支持,形成對學生教育合力,以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的智者。新形勢下,班主任的紐帶作用已經作為評價班主任基本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班主任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聯系的橋梁。①班主任加強與家長的和諧溝通是班主任本職工作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 一、請進來在一定的時間把學生家長請進學校,向家長匯報學生思想、學習情況是班主任常用的傳統的與家長溝通方式,歷年來多採用 匯報式溝通。對比高鋼的《遭遇美國教育》中弗絲老師准備的家長會,我們的的家長會顯得有些陳舊落後,但就目前我們的教育氛圍,開好匯報式家長會仍是班主任們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 1、恰當的推薦自己。 學生不能尊其師,便難以信其道。金子的可信度當然來自烈火的煅煉,但適度的宣傳更能使之聲名遠揚。誠如醫院的門牌上掛滿醫生的招牌一樣,老師的信譽度既少不了歷史的積淀,也少不了自我宣傳。家長會正是班主任不可多得的,得天獨厚的自我推薦的有利場所。班主任實實在在的,恰如其分的推薦自己可以幫助家長和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從而對自己的教育思想深信不疑。耒陽二中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家長會上,家長們大多時候都能聽到學校對任課老師的介紹和班主任對自我的介紹。介紹內容一般為學歷、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介紹雖然簡潔,但家長和學生均能加深對老師們的認識。去年秋天,一位開完家長會的家長走出教室就對孩子說:你的班主任老師是湖南師大畢業的高才生,你 好好向他學習錯不了。當然,自我推薦必須實事求是、名副其實,一切虛妄的、誇大其詞的自吹自擂必然如淺薄的泡影,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落得個弄巧成拙的下場。 2、恰當的評價學生。 逆耳與衷言常常是孿生同胞。回顧過去,較多的教室里門可羅雀的家長會值得研究,家長們不願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班主任過多的使用了衷言武器。然而,衷言未必全部逆耳,特殊的學識水平、特殊的身份地位、特殊的歷史使命要求班主任在評價學生時既要衷言又不能逆耳,而應組織恰當的語言恰當的評價學生。恰當的評價學生既不能無原則的奉承討好,也不能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恰當的評價學生一要突出學生優點,盡量展示學生在學習、勞動、做人等多方面的長處。古人說:十個手指難整齊。古人又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師肩著教書育人兩項責任,僅用教書一個尺碼衡量學生是有失偏頗的,尤其我們身處如此開放的教育時代。著名畫家羅丹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班主任的眼裡,每一個學生都應是一個五彩的靈動的世界,瑕疵是難免的,但美玉永遠光彩奪目。我的一名學生長得高高大大,由於從小害過病,記憶力很差,認不得幾個字,也寫不出幾句話,外號獃子。進入初中後,我發現他的勞動能力很強,他的座位下的地板爛了個大洞,桌子放不平,他就從正在砌房子的師傅那裡要來半桶水泥漿補上了。家長會上,我第一個就表揚了他,說他是一個學習文化知識悟性不高,自主勞動悟性很強的學生。我舉的例子使許多獨生子女的家長尤其吃驚。事後他的家長對我說:我原不想參加家長會,因為多次受批評,挺不好意思的。但孩子堅持說這次不會批評,一定要我來。沒想到那天你找到了他的優點,確實給了我面子,也覺得他可愛多了。恰當的評價學生二要巧妙的面對缺點。開一次家長會要完全迴避學生缺點是不現實的。面對缺點,在表述上要注意兩點:一是大庭廣眾之下只談共性不談個性。班級里出現的共性缺點是家長必須認真對待的,更是班主任自己的責任,班主任及時提出自己的糾缺辦法對家長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聰明的家長一定會心知肚明自己該怎樣幫助孩子糾正缺點。二是單獨商談時談缺點不忘優點。對有特別問題的學生,家長會還可以單獨找家長商談幫助辦法。不過商談時不能完全把責任推給家長,不給家長以希望。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既得不到家長的支持,也得不到學生的信任。所以對問題學生的家長既要指出學生缺點,又要辨證的表揚其優點;既要提出問題,又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家長既有信心又有一定的辦法管教孩子,而不是回家後氣急敗壞,暴跳如雷,或是喪失信心,放任自流。 3、公平的聽取意見。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級管理的模式長期以來就是集體管理式,任何一個班主任不管他有多高明的管理經驗,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一個聰明的班主任是最能夠把別人的方法內化成自己的方法的。班主任用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傾聽或收集每一位家長的心聲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在家庭教育中,成功者不乏其人,用心聽聽他們的意見,可以豐富管理的方法,拓展管理的視野。當然,家庭教育也不乏不成功者,甚至失敗者,在優秀學生的家長你剛唱罷我登台的嚴酷現實面前,問題學生家長的聲音其實更難能可貴,殊不知,他們的要求更強烈。衡量一次家長會是否合格,應該把是否實現了家校互動,是否實現了家長地位平等作為標准之一。把握這一標准對我們的教學一定是有益的。 一次成功的家長會應該是一瓶推進劑,可以給學校和家庭,可以給老師、學生和家長注入嶄新的積極向上的活力。 二、走出去班主任工作繁忙,班裡事無巨細非過問不可。但閉關自守的管理是片面的,也是不完整的。從學校狹小的圈子裡走出去,有計劃有目的的家訪對於全面了解學生,聽取家長的管理意見很有幫助。 1、了解學生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是學生重要的生活場所,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動態、行為習慣和精神面貌。學校教育不是靜態的,更不是孤立的,班主任適時的,有的防矢的家訪對班級管理是必要的,有時甚至可以收獲意外驚喜。(案例)用行動守望爸爸回家 (某某)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有一段時間成績退步了,上課也很不守規矩,影響極壞。我生氣了,要求他趕快把爸爸叫來,否則停課。可(某某)倒好,先自己把課停了,失蹤了。當天下午,我決定家訪。走進低矮的小屋,孩子正在燒火煮飯,一位年邁的老人劈著柴。見我進屋,小張叫了聲老師趕快溜了。老人見是老師,知道孩子犯了錯誤,便大聲的數落起來。我與老人一攀談,得知孩子的父親因刑入獄,母親前不久也改嫁了,家裡只剩下他們祖孫兩人,特殊的家庭環境導致了孩子自卑、偏激、倔強的性格。我找到孩子,與他進行了長談,鼓勵他好好學習,用優異成績等待爸爸早日回家,幫助爸爸改造,將來回歸社會。事後我立即向學校幫他申請了兩面一補。漸漸的,小張的情緒穩定了許多,改變了很多壞習慣,成了一個守紀的好學生。 一次家訪可以使迷途的羔羊改變過去,迷途知返,可以使拋錨的船隻重拾信心,揚帆遠航,這就是班主任工作細微中的偉大,平凡中的神奇。 2、多報喜,巧報憂。 班主任家訪務必要談到學生的成績和表現,無事不登三寶殿式的家訪是不受家長歡迎的。譬如:一位李姓的班主任有一天走進了問題學生的家,針對學生近來表現對其家長數落了一堆學生在學校的出格表現。學生的父親是位礦工,平時工作很辛苦,一聽老師的告狀,還沒等老師走出門,抓住孩子的頭發就拳打腳踢。孩子火了,從地上撿了一塊石頭追上老師砸了過去,把老師的小腿砸傷。事後學生受了處分,但老師的處境也十分尷尬,畢竟告狀式家訪帶來的弊端顯而易見。 同樣,家訪時迴避矛盾也是不可能的,家長肯定會對學生成績、平時表現以及老師家訪的直接目的窮追不舍,有經驗的班主任往往很注意語言技巧。譬如,一位班主任對一名貪玩的學生家訪。這位班主任這樣對家長說:按孩子的能力,學習初中知識應該不成問題。如果學習方法到位,特別是抓緊學習時間,他應該有很大進步。家長聽了,心裡有了信心,也樂於接受老師的建議。 3、指導家長提高教育水平。 時代在前進,人的思想必須跟上時代步伐才不至於落後於時代。新時期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有些比較前衛的教學觀念,即使是老師也未必能一時接受,而家長要面臨的問題更殘酷,更直接,更現實。要家長觀念轉型會更困難,這個時候尤其需要班主任發揮紐帶作用,及時架起新的教育理念與家長的橋梁,使家長轉變陳舊的教育觀、人才觀、就業觀,事實上這座橋梁是雙贏的,既提高了家長的教育素質,也同時改善了教師的教學環境。 三、定期評語。 定期評語是班主任用書面形式與學生和家長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從時間上可分為半期評語和一期評語。評語內容是班主任對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成績、思想表現所作的綜合性的簡明扼要的評價。定期評語表面上看起來是寫給學生看的,可事實上家長的期待更迫切。長期以來,家長看期末評語已經形成了不變的習慣。期末了,孩子放學回家,家長總是迫不及待的一看成績,二看評語。老師評得好,學生遭罵就少;評語差,討罵就免不了。時代的變化使人們對評語提出以人為本的評語思想,要求班主任拋棄程式化的千人一面的舊評語,取而代之清新、自然、靈活多姿的新的評語形式。然而,無論形式如何變化,與家長溝通的目的仍然不可變。 一是評語要實在。評語原本是主觀化的產物,很容易反映班主任的主觀情緒。然而評語對象和評語目的的特殊性又限定了評語內容的不可盲目情緒性,尤其是以偏概全式的終身定論嚴重的可能影響家長對孩子的總體看法和未來取向。 (案例)一個非常調皮的趙姓男孩,從小養成不良習慣,進入初中後愛打人,不愛學習。班主任以惡制惡,學生極其反感,多次對班主任的教育不接受。期末到了,老師的氣沒處訴,在手冊上留下一無是處四個大字。看完評語,家長完全失去了教育信心,放任自流。學生失學了,最後因吸毒犯罪。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十二三歲的孩子連法律都網開一面,何況是站在教育前沿的老師。試想,如果這位老師多些耐心,對學生多些實實在在的評價,孩子的結局至少會多些選擇。 二是評語要有發展的眼光。十幾歲的學生正是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性格愛好、行為習慣的可塑性很強,定期評語一定要在充分掌握學生特點的同時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譬如對一名文科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他的班主任有這樣一句評語:你的數理能力很強,如能把文科成績趕上來,將來一定是塊學理科的好料。看完老師的評語,孩子和家長幾乎同時認定:把文科成績趕上來,為將來學理科打基礎。 優秀的評語應該是一雙雙發現學生美的眼睛,應該是一首首熱情洋溢的贊美詩,應該是學生心中珍藏的美好的記憶,也應該是家長辛勞後的一碗清茶,一杯醇酒。 隨著信息時代的生活干預,老師與家長交流的形式也在悄然變化,手機和網路交流越來越能夠適應人們快捷、特立的現代生活方式從而被廣泛認同,一些條件好的學校已經正式把班主任與家長手機交流的費用列入學校的正常開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家校溝通的目的永遠是集合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為培養合格的時代人才服務。只要我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歪斜,那麼越快捷越便利的方式對我們的工作越有利,越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Ⅶ 班主任和家長溝通不暢,怎麼辦
一、以誠相待,用誠心架起溝通的橋梁與學生家長交流與溝通時,講究一個「誠」字。只有誠心誠意,才能打動家長的心,使他愉快地與你合作,有效地促進家長科學地開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班主任應用誠心架起與家長溝通的橋梁。不管是家訪還是家長來學校交換意見,我們應該立即轉換角色,把自己當作這個家庭的朋友,與家長說話就變得容易多了,千萬不要板起面孔去教育家長或指示家長怎樣,否則是很難解決問題的。家長來訪時,應盡量做到起身歡迎,端椅遞茶,家長走時要起身相送。而且要盡量使用文明用語,如「請坐」、「請喝茶」等等。這樣就會使家長明白你是一個很有道德修養的班主任,為彼此間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為了讓家長知道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事前要充分了解學生,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產生老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以及班主任工作細致、認真負責的好印象。這樣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溝通。讓家長表達他的意見很重要,謙虛誠懇,專心傾聽,會讓家長感到自己很受重視。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在一個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於傾聽的班主任面前,常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要認真耐心地聽家長傾述,同時要輔以眼神、動作,或插以「對」或「是」這樣的短語呼應,最好是動筆記一下要點;同時要表現出對家長心情的理解,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可以對學生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二、要善於與不同類型的家長溝通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個性」突出。因為家長的組成是非常復雜的,其知識結構、職業類別、性格氣質、修養程度等都參差不齊,沒有哪一種家庭教育方法是萬能的,某種方法在這個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則可能不靈。班主任應對學生家庭進行調查分析,對家長的文化水平、職業狀況、年齡、家教思想、家庭關系等做到心中有數。一、對於有教養的家長,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採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並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二、對於溺愛型的家長,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後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指出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耐心熱情地幫助和說服家長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啟發家長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千萬不要袒護自己的子女,因溺愛而隱瞞子女的過失。三、對於放任不管型的家長,班主任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同時,還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明白,孩子生長在一個缺乏愛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從而增強家長對子女的關心程度,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四、對於後進生的家長,我們要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班主任最感頭痛的是面對「後進生」的家長。面對孩子可憐的分數,無話可說;面對家長失望的嘆息,無言以對。對於「後進生」,我們不能用成績這一個標准來否定學生,要盡量發掘其閃光點,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進步,看到希望。對孩子的缺點,不能不說,但不要一次說得太多,不能言過其實,更不能用「這孩子很笨」這樣的話。在說到學生的優點時要熱情、有力度,而在說學生缺點,語氣要舒緩婉轉,這樣就會讓家長感到對他的孩子充滿信心。只有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更主動地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5、對於氣勢洶洶的家長,我們要以理服人。部分年青的教師碰到氣勢洶洶的家長往往也會熱血沖頭,遇到這種家長我們一定要沉得住氣才行,特別是作為對於我們這種私立學校來說,服務態度、服務質量顯得尤為重要,許多家長都有強烈的維權意識。碰到此類家長,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帶微笑。班主任在面對家長的指責時,要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更不要挖苦諷刺學生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麼無論是在多麼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渡過,贏得家長的好感,體現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三、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一、克服互相埋怨情緒。在面對後進生的時候,教師與家長間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師不會教,一方怨家長不會養。這樣,導致雙方產生對立情緒。班主任老師在與家長交流時,要具體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解決辦法,防止只「揭短」「告狀」的現象。二、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班主任往往對喜歡的學生大力表揚,而對一些不稱心的學生指責有加,在家長面前大力批評,好事沒一份,壞事份份有。這樣,導致家長感情受到了傷害,遷怒於孩子。結果造成學生家長怕見老師,於是影響了家校的聯系。因此,在與家長交往中,教師要客觀對待學生的錯誤,以商量的口氣與家長共商教育方法。三、正確評價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的接觸,往往離不開評論學生。這時,首先要了解家長的道德修養水平,先請家長談學生在家的表現,隨後班主任才談學生在校表現,這樣避免家長由於學生在校出現問題產生心理壓力,搞僵關系。其次要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不能好的都好,壞的全壞。應讓家長聽到教師的肺腑之言,使其產生與班主任共同教育學生的願望。教師與家長談話時,千萬要避免只「告狀」,除將孩子的問題告訴家長,對孩子的進步也要實事求是地談。在談孩子的缺點時,教師還應主動、坦誠地檢視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誤,商討糾正、改進的措施。讓家長覺得你是在真心實意地愛護他們的孩子,從而接受你的意見並積極合作
Ⅷ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內容與方式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決不僅僅是事必躬親,勇於孤軍奮戰的勇者,而更應該是敢於協調家庭和社會各方面支持,形成對學生教育合力,以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的智者。新形勢下,班主任的紐帶作用已經作為評價班主任基本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班主任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聯系的橋梁。①班主任加強與家長的和諧溝通是班主任本職工作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 一、請進來在一定的時間把學生家長請進學校,向家長匯報學生思想、學習情況是班主任常用的傳統的與家長溝通方式,歷年來多採用 匯報式溝通。對比高鋼的《遭遇美國教育》中弗絲老師准備的家長會,我們的的家長會顯得有些陳舊落後,但就目前我們的教育氛圍,開好匯報式家長會仍是班主任們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 1、恰當的推薦自己。 學生不能尊其師,便難以信其道。金子的可信度當然來自烈火的煅煉,但適度的宣傳更能使之聲名遠揚。誠如醫院的門牌上掛滿醫生的招牌一樣,老師的信譽度既少不了歷史的積淀,也少不了自我宣傳。家長會正是班主任不可多得的,得天獨厚的自我推薦的有利場所。班主任實實在在的,恰如其分的推薦自己可以幫助家長和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從而對自己的教育思想深信不疑。耒陽二中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家長會上,家長們大多時候都能聽到學校對任課老師的介紹和班主任對自我的介紹。介紹內容一般為學歷、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介紹雖然簡潔,但家長和學生均能加深對老師們的認識。去年秋天,一位開完家長會的家長走出教室就對孩子說:你的班主任老師是湖南師大畢業的高才生,你 好好向他學習錯不了。當然,自我推薦必須實事求是、名副其實,一切虛妄的、誇大其詞的自吹自擂必然如淺薄的泡影,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落得個弄巧成拙的下場。 2、恰當的評價學生。 逆耳與衷言常常是孿生同胞。回顧過去,較多的教室里門可羅雀的家長會值得研究,家長們不願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班主任過多的使用了衷言武器。然而,衷言未必全部逆耳,特殊的學識水平、特殊的身份地位、特殊的歷史使命要求班主任在評價學生時既要衷言又不能逆耳,而應組織恰當的語言恰當的評價學生。恰當的評價學生既不能無原則的奉承討好,也不能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恰當的評價學生一要突出學生優點,盡量展示學生在學習、勞動、做人等多方面的長處。古人說:十個手指難整齊。古人又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師肩著教書育人兩項責任,僅用教書一個尺碼衡量學生是有失偏頗的,尤其我們身處如此開放的教育時代。著名畫家羅丹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班主任的眼裡,每一個學生都應是一個五彩的靈動的世界,瑕疵是難免的,但美玉永遠光彩奪目。我的一名學生長得高高大大,由於從小害過病,記憶力很差,認不得幾個字,也寫不出幾句話,外號獃子。進入初中後,我發現他的勞動能力很強,他的座位下的地板爛了個大洞,桌子放不平,他就從正在砌房子的師傅那裡要來半桶水泥漿補上了。家長會上,我第一個就表揚了他,說他是一個學習文化知識悟性不高,自主勞動悟性很強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