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教學計劃
1. 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生存教育 五年級課程活動計劃
丟手絹
2. 生命安全教育《什麼是健康》教案
四年級上冊
赫山一小
2010年9月
四年級上冊生命與健康常識
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健康教育是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學期我們將繼續以「健康第一」為宗旨,扎實開展體育衛生健康活動,培養學生的各種有益於自身、社會和全民族健康的行為和習慣,提高衛生科學知識水平,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育,為學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讓每位學生擁有健康身心,情緒愉快,知道快樂益於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衛生知識、健康教育課,加強對學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形成尊重生命、愛惜健康的態度,進而尊重關懷他人的生命與健康,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培養學生從小養成簡朴的生活習慣,不奢華、不浪費,以簡單為快樂。
三、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自覺參與課間活動,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節課。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2.教學時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掛圖、模型、表演等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3.聯系學生實際,對學生進行心裡健康教育,教育學生團結協助,尊敬師長,讓學生熱愛體育,熱愛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從選編課文到設計聯系,從內容安排到呈現方式及版式設計都有極強的創新意識,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冊共有課分十篇,該教材符合新的教學理念,能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常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心,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
難點是讓每一位學生都健康快樂地成長,並有愛心,能互相幫助,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是快樂的小天使。
六、實施措施
1.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突出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2.課堂教學形式非常靈活多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3.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和每一個活動,及時鼓勵學生,幫助樹立信心。
4.學習活動中,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七、教學進度
周 次(日期) 教學活動內容 所需課時
第一、二周 科學飲食每一天 二課時
第三、四周 選擇安全的食物 二課時
第五周 腸胃 你好嗎 一課時
第六、七周 我們去爬山 二課時
第八、九周 你打預防針了嗎 二課時
第十、十一周 居室衛生有講究 二課時
第十二、十三周 遠離燒燙傷 二課時
第十四、十五周 我是小小包紮員 二課時
第十六周 植物朋友告訴你 一課時
第十七、十八周 魔法兔子的網路日誌 二課時
第十九周 復 習 一課時
第二十周 復 習 一課時
加強學生的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強壯的體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毅力,艱苦奮斗,團結合作的精神,是我們教師的職責,為此,我將奮斗!
2010年9月
1、科學飲食每一天
教學目標:
1、了解營養素的家庭成員。
2、通過對食物的調查比較,發現營養均衡與食物搭配的關系,並養成科學進食的好習慣。
3、學會選擇安全的食物。
教學重點:
懂得科學進食的意義,學會選擇安全的食物。
教學難點:
改變損害健康的飲食習慣。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們常說貪吃的孩子啊是小讒貓,我們班上有沒有小讒貓啊,看到了喜歡吃的東西會不會流口水呢?那麼你們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請你們介紹一下。今天我們先來做個小調查,大家有興趣嗎。
二、小組活動
(一):統計
先按:魚、肉、蔬菜、麵食、點心、水果等幾大類進行統計,再製成圖表,看看你們有什麼發現。
提示:愛吃的食物跟每日三餐吃的食物一樣嗎?為什麼?
三、課件出示資料袋:
1、營養素的述說
2、飲食健康寶塔
你們又有什麼發現?
小結: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我們身體所必需的全部營養,因此,把各種食物搭配著吃,才不會營養失調。
四、小組活動
(二):小營養師配餐
根據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而分成的6個食物組,請你為學校食堂制訂一周的食譜。
五、討論會:
1、你知道哪些有害的飲食習慣?
2、什麼是安全的食物?
六、知識搶答賽
1、選擇安全食物 (1)時令蔬菜 (2)反季節蔬菜 (3)含有防腐劑的加工食品 (4)含有漂亮色素的食品
2、綠色食品 (1)綠色的蔬菜 (2)安全有營養的食品
3、營養素大家庭有蛋白質、脂肪、澱粉、礦物質、食物纖維、膳食纖維七大類。
七、總結:
我們除了要注意營養均衡外,還要學會科學進食,從日常的飲食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健康,從每一個飲食細節中關愛自己的身體。
3. 《生命教育》教學敘事
人生有怎樣的難題,教育也隨之有怎樣的難題。教育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當今教育的重要目標是要培養素質全面、人格健全的人。「素質全面」的重要內容就是科學素養與文化素質——人文素養的相互交叉、疊加與融合。而我國傳統的教育中,尤其是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卻過於注重邏輯化、系統化的科學知識與理論的傳授,忽視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缺乏一種以人為本的理念,導致了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被荒廢和教育人文意義與價值的失落。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生物學教學中如何將生物知識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創造人與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和諧,已引起教育工作著的關注。這也是我長久以來思索並努力探究進行實踐的重要問題。
我們常常為社會上出現虐待生命的現象而深感不安。為什麼有的人會因自我願望未得到滿足或遇到挫折就厭倦生命而自殺?為什麼有人因別人妨礙了自己而殺人?為什麼虐待各種動物的行為時有發生?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人不懂得生命的珍貴,不知道珍愛自己,不知道珍愛別人及其他的生命。現在的大多數獨生子女只知道享受上一輩人所創造的物質財富,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卻很少關心他人、關心社會,不懂得各種生物的生存是大自然賦予的權利。盡管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命的科學,但傳統的生物教學卻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過於重視傳授生物學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的備課、上課都以學生是否掌握書本知識和能否通過各式各樣的考試為目標,很少挖掘這些內容之中所包含的人文教育的內容,也很少考慮將生物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健康結合起來,與社會實際結合起來。新課程標准中明確要求:生物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獲得有關的知識,還要促進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要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等等。也就是說,新的課程標准對生物學教學的人文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實際上,每一章節的內容中都蘊含著大量的人文教育的素材,只要我們從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領會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教學中很好的將生物科學知識的傳授與人文精神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1.生命之珍貴——生物的生殖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繁殖的內容,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知識讓學生體會到生命來之不易,進而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愛生命的人文情懷。例如,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是要經過開花、傳粉(自花傳粉或異花傳粉)、雙受精的過程,然後再逐步發育成果實、產生種子來繁殖後代,在這個過程中,假如花朵的雌蕊、雄蕊受到傷害,或沒有傳粉,果實將不能正常發育也就不會形成種子,而一粒飽滿的種子是被子植物繁殖後代的基礎;又如,鳥類的繁殖,要經過選擇巢區、選材築巢、交配產卵,然後是親鳥孵卵、育雛的過程,無論那個環節失誤後代都難成活。再如,人的生殖,男性每次可以產生幾億個精子,它們在女性的陰道內爭先恐後的通過子宮游向輸卵管,在到達輸卵管時只剩下數千個了,最後能夠與卵細胞結合的只有一粒最健康、最強壯的精子。受精卵再到子宮內發育10個月。可見,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最優秀的個體。 生命是多麼來之不易的,它是多麼珍貴!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員、都有其生存的權利。我們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愛生命,無論是植物、動物,還是是人,生命都應該得到珍惜。
2.生命之衰亡——回歸大自然
生命的誕生是喜悅的,生命的衰亡也是必然的。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人們迴避死亡問題的討論,期望擁有吉利和平安。但頻頻發生的校園自殺事件和其它各種自毀行為卻暴露出許多青少年的生命力極其脆弱,不能珍視生命,也沒有真正理解「死亡」的涵義。一些年輕學生在遭受了較大的壓力(如學習壓力、心理壓力以及家長和老師過高的期望值等)時就放棄了生存而選擇死亡,這種逃避現實、輕視生命的做法,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的不負責人,也是不能正視「死亡」的表現。「死亡」,它不僅僅是一個生物學范疇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學、哲學、倫理學和人文學的問題。對此,我們可以在生物學教學中從生物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生死教育,使學生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價值。任何一種生物都要經歷一個誕生、生長、生病、衰老到死亡的過程。比如,秋天的落葉它要經歷一個葉柄基部形成離層-隨風吹落的過程,春天樹木依然生出新葉再現生機;單細胞的動物可以在生長到一定的時候一分為二變為2個新的生命,原來的個體不復存在;人也會生老病死,死後,人的個體也和其他生物一樣最終會被分解為無機物重歸大自然。這是規律,是生命歷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環,沒有生何來死,沒有死又怎會有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們只有了解死亡,正確認識死亡,才可能積極地看待生命,意識到生命的意義,承載生存的責任,進而創造並統整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3.生命之和諧——生物的適應性
為什麼青少年學生中出現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除了社會環境的影響外,青少年自身缺乏自我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差也是重要的因素。有鑒於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強調生物的適應性,也會使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在這里,特別強調2個適應——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的相適應和生物的形態結構與生活習性的相適應。比如,葉片的表皮細胞透明使陽光可以透過,葉肉細胞里含有大量葉綠體適應於進行光合作用;小腸絨毛里含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適應於吸收營養物質。任何一種生物,都不能離開環境而獨立生存,而是要與環境發生關系。生物的生存會影響到環境,同理,環境也會影響生物的生存。例如,長期生活在沙漠地區的植物,植株矮小、葉片小甚至為針形,這就減少了水分的散失;生活在草叢中的青蛙體表是草綠色的,而沙土地里的青蛙則呈現黃褐色;肉食性的哺乳動物有銳利的犬齒;等等。可以想像,這種相互適應是多麼的和諧、多麼奇妙!假如這種和諧受到破壞,生命機體將會出現病症,健康將受到威脅,生命質量將會下降。正是由於生物的適應性,才有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態的生命,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從海洋到空中、從熱帶叢林到冰雪覆蓋的山坳,無處沒有生命的蹤跡、無處沒有生命的色彩。為此,在生物教學中,一方面要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使之學習、了解生物適應性的特點,應用所學知識去關注自然界的和諧、關注生命的和諧與健康;另一方面,要求學生通過對生物的適應性學習和了解,結合現實情況思考,為什麼有的學生適應能力很強,而有的學生則很難適應新的環境,從而導致學習興趣缺乏、成績下降,乃至出現心理障礙。具體說來,生物教學要切合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使學生增強對復雜環境的適應能力,學會尊重他人與關心他人,培養其社會責任感,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服務於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4.母愛之偉大——孕、產期母親的變化
母親,不僅孕育了新生命,也為人類的發展和未來的創造養育了後來者。但是,現實中不贍養年邁的父母、虐待父母乃至殺父弒母的現象卻屢見不鮮。其原因就在於一些青少年私慾膨脹,以為考慮自己的需求,沒有真正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不懂父母心,不懂得愛。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何談愛別人,又何談愛祖國。毋庸諱言,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對於人的胚胎發育和營養的內容,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只是把它當作知識學習,為了應付考試,似乎記住胚胎發育的場所——子宮,物質交換的結構——胎盤,在母體內發育時間——280天等知識就足夠了。其實,如果在講授這部分知識的同時進行母愛的教育,就可以很好的實現科學知識與人文精神的有機結合。筆者曾在授課前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調查作業:回家訪問自己的父母(以母親為主,小組討論列出訪談的問題),訪問內容包括母親在准備懷孕和懷孕早期、中期、後期,以及生產過程、產後各個時期母親的心理、生理的變化與飲食喜好的變化等等,每人寫一篇訪談錄或調查報告,並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兩周後,學生的作業交上來了:有的寫「我的誕生」,有的寫「媽媽與我」,有的是「關於母親孕期的調查報告」。在這些作業中,有的側重母親懷孕時的心理變化,描述了母親每天對腹中胎兒的言語對話和撫摸動作以及滿懷希望迎接新生命的過程;有的側重於查閱母親懷孕後身體各器官重量增加的數據及對母親身體變化的描述;有的側重寫母親生產時痛苦與喜悅交集的復雜心情。統覽這些文章,無論側重點在那裡,無不透露出孩子對母親的崇敬,感嘆母親是多麼偉大,以及發自肺腑的心聲:我愛我的母親!
5.生命的意義——成長過程中身體和心理的特徵
人是萬物之靈,人生來不僅僅是活著,還要使有限的人生有意義、有價值。生命的價值到底是什麼?電視上曾有一段采訪放羊娃的廣告——記者問:你放羊為什麼?答:蓋樓。問:蓋樓幹啥呢?答:結婚。問:結婚幹嘛呢?答:生娃。問:生娃幹嘛呢?答:放羊。這一段廣告對白僅僅說明了人的生存的本領。其實,人的這種生存的本領與和動物的生存沒有多大的區別。如何讓生命更有價值呢?筆者認為,一個人一是要有健康的身體,頑強的生命力。新的課程標准明確提出:要是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尤其是青少年,他們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十分迅速的時期,生物教學結合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比如,結合《運動》」的學習,了解運動系統常見疾病及預防,自己制定體育鍛煉的計劃並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結合《消化與吸收》的學習,自己和家人制定膳食計劃,設計每天的食譜實質科學、合理;結合《神經調節》的學習,自己制定合理的作息計劃和學習計劃,做到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等等。二是要有豐富的知識、智慧和能力。一個人,只有勤於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才有可能追求高質量的人生。青春期不僅是一個人生長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學習知識、開啟智慧、增強能力和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最容易發生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時期。據有關資料顯示,每8個中小學生中就有1個心理是亞健康的。為此,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使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成為中學教育的重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下,生物教學就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具體說,生物學教學就可以結合青少年學生青春期生理發育和心理變化的實際情況講解有關人體的知識,使之認識、了解自我,解開人的生理現象之謎,從而順利渡過青春期。如,筆者在教學《人的發育》時,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讓學生了解人的發育過程及變化、青春期的性發育特點、青春期的生理衛生,記住其中的知識點,而是讓學生做了如下的比較與分析:①在小學四五年級時(約9-10歲)和現在(約12-14歲)比較,你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記憶力、理解力有什麼不同(舉例說明),為什麼?②你的月經初潮(或首次遺精)是在什麼時候,你當時的心理是怎樣的,怎麼處理? ③在從小長大的過程中,心理上有哪些變化,遇到了那些困惑,你是怎麼解決的,有沒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同學們通過自己分析比較、小組討論,全班總結這種參與式的學習。每個人都能夠正確認識青春期的各種變化,沉著應對青春期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人生的意義。
離開人文教育的科學教育,是一種殘缺的科學教育。尤其是隨著生物科技的發達,以生命教育為重點的人文教育就愈加重要。華特士(J.Donald Walters)在所著《生命教育》(Ecation for Life)一書中,開宗明義地說:「教育並不只是訓練學生能夠謀得職業,或者從事知識上的追求,而是引導人們充分去體悟人生的意義;生命只是活著的一種歷程,既然活著,就不妨活得好,讓身、心、靈兼備的生命態度,成為未來教育的新元素。」 教育要以人為本,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作為基礎教育中的生物學教學,理應擔當起進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將生物知識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開展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時每一個學生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珍視生命。
4. 求五年級生活 生命與安全教案
五年級下期《生活、生命與安全》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小學《生活、生命與安全》課程是一門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幫助兒童建立生命與自我、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學會關心自我、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護的素養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凸顯綜合性
本教材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生命教育為主旨,有機融合了生命教育、人生安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勞動技能及生存環境等方面的內容,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兒童的發展是整體的,其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及知識的發展是有機融合、不可分割的。因此,本課程教材具有綜合性,旨在幫助學生學會關心自我、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強調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使其熱愛生命,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自我生存能力,使之能科學、及時、有效地處理實際生活中的各類安全問題,形成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態度和技能;通過動手與動腦的結合,使學生獲得積極勞動的體驗,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術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體現生活邏輯
本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為軸心,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礎,是按照生活的邏輯、心理的邏輯而不是學科的邏輯來設計和編寫的。教材貼近兒童的學習,貼近生活,貼近社會。以學生現實的社會生活經驗為基礎,以兒童當下的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體現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聯系的系列主題活動及學生的自主活動為教材的基本呈現形式。同時教材具有適度的開放性,把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學校與家庭結合起來,促使學生認知和行為、理論和實踐、個人和社會的結合和轉化。
3、重視兒童的實踐體驗
從根本上說,本課程不是側重於知識體系的教育,而是在於引導學生體驗,形成關於生活與生存的生命態度與情感,獲得有益的生命經驗,促進生命的健康發展。通過挖掘一些平凡、細微的生活事件,引導學生從平時熟視無睹的現象和事物中發現問題,提升心靈體驗。本課程特別強調教師要採用活動性或實踐性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做中學或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形成學生合作、探究、負責的主體性素質。
4、發展兒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處於發展中的兒童具有利用自身的經驗和體驗進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終注意調動兒童自身的教育資源,把兒童放在主體地位。隨著實踐活動的不斷展開,兒童的認識和體驗不斷深化,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新的經驗在生活中不斷生成,兒童所獲便會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識,從而從整體上提升了教學活動的質量。
5、趣味性呈現,形式活潑
內容的呈現採取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引用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童話、案例,圖文並茂,適合兒童的思維發展特點和閱讀習慣,體現了課程內容設計的人文性,增強了趣味性和可讀性,對學生經驗與認知發展等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三、教學措施
1、採用活動教學
本課程是一種以體驗性學習為主的課程。對個體而言,人的感受和體驗產生於人的活動,再精彩再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受和體驗。教師要按照「活動教學」的思想,根據每課創設的情境,以個體經驗為載體,以活動為中介,精心設計活動,通過角色扮演、情境體驗、經驗分享、談話溝通、認知澄清、行為訓練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師生共同參與,引起學生相應的心理體驗,從而施加積極影響。在活動中建立起為學生所認同和接受的規范和價值,促進學生達到自我認識、自我成長。
2、結合實際,活用教材
本課程是師生雙方在活動展開過程中逐步建構生成的經驗性課程。它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活動的工具,也是學生開展活動時可以利用的資源。教師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建構的一種範例,是引起學生認知、分析、理解事物並進行反思、批判和建構意義的中介,是案例或範例,是師生進行對話的「話題」。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材觀——教師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聖經」,只是典型案例。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的實際,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可以補充、修改、拓展,新編。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如果與學生的實際有距離,教師可以用學生身邊的鮮活案例替換之,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經歷、閱歷以及他們的心理發展相吻合。
3、採用多元性、發展性的評價
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學習形式和學習特點的差異性,採用多種方式的評價,除選用書面形式的測驗外,更應該採用「調查」、「試驗」、「探索」、「討論」、「服務」、「辨別」、「創造」、「表現」等豐富多彩的評價形式。要重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及教師,家長的綜合評價等。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行為方式的變化,將學生在本課程學習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學生參與活動的意識;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評價的重點。評價要注重三方面的內容:一要注重學生參與活動的意識;二要注重學生參與活動的質量;三要注重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
四、本學期能力培養目標
在生命教育的培養上,從生命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意義三方面,通過認知、情意、實踐三個層次全方位開展。
認知——了解生命現象。比如《化石的故事》、《生命之謎》等課程的學習。
情意——建構珍愛生命的價值觀。比如《合作真愉快》、《善待同學》等課程的學習。
實踐——提高生存技能。比如《發明讓生活更美好》、《發明創造方法多》等課程的學習。
五、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熱愛生命
1、 化石的故事
2、 生命之謎
3、 生命的奇跡
第二單元 安全生活
4、 安全乘車
5、 綠色上網
6、 鍛煉身體講安全
第三單元 健康生活
7、 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8、 保護我們的視力
9、 護腳有方法
10、看病用葯有學問
第四單元 呵護心靈
11、聯想真奇妙
12、合作真愉快
13、善待同學
14、責任面前勇擔當
第五單元 美化生活
15、發明讓生活更美好
16、發明創造方法多(一)
17、發明創造方法多(二)
18、人人爭做小發明家
5. 求二期課改中關於生命教育的相關文件內容
http://www.qpdfzx.e.sh.cn/jiaoyujiaoxue/shifanxiao/xwei/kecheng/200601/413.html
6. 三生教育教學計劃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學校德育范疇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教育」 。「生命教育」,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關心他人和集體」;「生態教育」,強調「珍惜生態,關心社會和自然」。以「三生教育」為學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將學校的德育工作涵蓋在「三生教育」之中,將學生的教育,師德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統籌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針對性、有效地開展德育活動,打造出學校的德育品牌。
生命教育,是生命文化與生命智慧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研究涉及生命教育的價值,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生命教育的家庭教育,學校生命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以及保障機制,尤其是優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環境等等。學校生命教育是指通過對中小學生以及教職員工進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發展知識的教學,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對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態度,並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對社會及他人,尤其是殘疾人的愛心,使中小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全面發展,使教職員工更加珍惜生命,讓生命更有意義。
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他認為生活教育具有六大特點:生活的、行動的、大眾的、、前進的、世界的、有歷史聯系的。學校的生活教育從提高教師的生活質量入手,從教師和學生的走路、吃飯、說話、交往、感恩等日常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珍惜生活,珍愛生活的家庭和集體,讓學生和教師共同成長。
生態教育,是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體系,是人們根據生態關系的需要和可能,最優化的解決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所反映出來的思想、觀念、意識的總和。學校的生態教育必須讓師生關注自然,愛護自然,宣傳先進的生態知識及保護生態的意義,從生活小事做起,珍惜生態,關心社會和自然的教育,將環境建設、環境保護、綠色文明建設作為生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樹立學生和教師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三生教育」是一個整體,是學校德育工作的系統工作,「三生教育」真切地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以德為先,注重基礎,強化創新,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中學生。」
近年來,在德育研究領域,許多研究者已深刻認識到德育目標過高、過空,德育內容過於理性、過於抽象,德育途徑方式過於單一甚至違背學生道德心理發展規律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於是德育需貼近生活,需加強情感性、加強道德主體實踐漸漸成為一種研究趨勢。
在德育中引入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教育,切中了傳統德育說教模式的弊端,逐漸成為我國教育科學研究的前沿課題。此類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目前德育的單一刻板模式,提高了德育實效。同時,研究與實施的過程提高了基層教師對中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理性認識與實踐水平,為道德教育理論研究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優化了體現生命、生活、生態德育理念的學校德育育人機制。然而,相關的德育研究更多側重於一般性的理論概括和經驗總結,對德育工作中如何通過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教育促進學生德育素養和德育能力的發展,以及在更大范圍內的推廣應用還處於探索階段,缺乏具有現實意義的可操作性研究。
「三生教育」研究旨在結合學校德育教育的案例,聯系前沿的德育新理念,對現階段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教育的實效性進行反思,跳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教育的各自單一理念,對三者加以必要的整合,對學校德育的觀念更新搭建一座新的思考平台,努力建構生命、生活、生態教育合而為一的德育理念,制訂出符合中學生身心發展並對其終生有益的切切實實的德育操作樣式,為提高基層學校德育實效,同時豐富德育理念與德育模式服務
7. 三年級下冊生命與健康常識教學計劃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48/sort081/down-11845.html
三年級生命與健康課第六冊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共有四個教學班,學生240多人,其中男女生比例差不多,學生95%都來自城市,家庭條件好,個人衛生較好,很多學生受到家長的溺愛,個人習慣不好,以我為中心,集體意識不強,心理素質差,經不住打擊,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擁有健康的心理去面對困難、學習和生活。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生命與健康常識教育,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566/down-11856.html
三年級生命與健康教案
第一課 小胚胎的故事 1
第二課 瞧我多健美 3
第三課 愛護我們的牙齒 6
第四課 警惕病從口入 10
第五課 我運動 我快樂 12
第六課 安全行路有學問 15
第七課 生活中的陌生人 17
第八課 別讓動物傷著你 19
第九課 小心煤氣中毒 21
8. 生命教育怎麼教
開展生命教育要做到以下幾點:
多學科滲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關於生命的教育,是對人這一復雜個體的認識,教育內容涉及學校各個學科領域,科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體育等學科,是生命教育的顯性課程。要在這些學科的教學中增強生命教育意識,挖掘顯性和隱含的生命教育內容,分層次、分階段,適時、適量、適度地對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生命教育。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也蘊涵著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是生命教育的隱性課程。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的教育活動。同時充分運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事例作為教學資源,利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開展生命教育活動。開展專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禁毒和預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專題教育形式,開展靈活、有效、多樣的生命教育活動。要從學生的興趣、經驗、社會熱點問題或歷史問題出發,結合區域、學校和學生的特點,力求將相關內容整合起來,形成校本課程。要注意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人與自然、人與家庭的啟蒙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貴、生活的意義以及自我保護等內容。結合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實施生命教育的陣地。要注意圍繞學生的身邊問題,讓學生通過行動研究來解決,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要充分利用各級各類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設施開展生命教育活動,拓展學生的生活技能訓練和體驗。在動物園、植物園、自然博物館、綠地和農村勞動中,讓學生感受自然生態保護和休閑對促進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過對與人生老病死有關場所的了解,引導學生理解生與死的意義,珍愛生活,關心他人;通過情景模擬、角色體驗、實地訓練、志願服務等形式,培養學生在遇到突發災難時的人道主義救助精神。要積極引導家長參與家庭生活指導,通過親子關系溝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務,幫助家長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際溝通的知識與技能,提升家庭情趣,營造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要充分利用社區生命教育資源。發揮社區學院、社區老年大學的作用,提供環保、居家生活設計、人文藝術欣賞、傳統藝術欣賞製作和婚姻倫理等教育服務活動。宣傳科學的生活方式,引導家長開展親子考察等實踐活動。學校的班團隊活動、節日紀念日活動、儀式活動、興趣小組活動也可以結合學生現實需求,在了解學生需要的基礎上,組織和安排生命教育活動,使學生在場景式生命教育活動過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價值。
4. 單獨開設生命教育課程
單獨開設的生命教育課程,如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中的生命教育專題課、選修課,可以使學生在專人指導下,從個人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對生命問題進行較全面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生命問題產生的根源及可以採取的對策。
結合日常生活與管理
學校應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和評價機制,鼓勵全校師生員工參與與生命教育,通過發動和組織師生參與集體行動,確定需求,動員各種資源,爭取外力協助,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實施關於生命主題的活動,增進對生命的認識,培養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以及實踐生命意義與價值的行動。
9. 七年級下生命與健康課教學計劃 九年級下生命與健康課教學計劃 急
本學期擔任五年級41、42兩個班的生命與健康常識課,這兩個班大部分同學學習習慣好,個人衛生較好,但由於家庭條件好,很多學生受到家長的溺愛,個人習慣不好,以我為中心,集體意識不強,心理素質差,經不住打擊,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調適,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潛力與特長,使之擁有健康的心理去面對困難、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