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育理論文章

教育理論文章

發布時間: 2022-06-05 15:57:09

『壹』 關於幼兒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論文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兒童的心理和教育問題,後來致力於正常兒童的教育實驗,創辦了舉世聞名的「兒童之家」。她撰寫幼兒教育理論著作,開設國際訓練班,對現代兒童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一) 兒童觀 從發展的觀點出發,蒙台梭利認為。兒童是一個發育這的機體和發展著的心靈;兒童發展的時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幼兒處在不斷生長和發展變化的過程之中,而且主要是內部的自然發展。在這個連續的自然發展過程中,幼兒的發展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 在蒙台梭利看來,幼兒身體內含有生氣勃勃的沖動力。正是這種本能的自發沖動,賦予他積極的生命力,促使他不斷發展。一是主導本能,這種本能對於處在生命初創時期的嬰兒提供指導和保護,甚至決定物種的生存。二是工作本能,這是人的基本特徵。幼兒正是通過不斷的工作在進行創造,使他自己得到充分的滿足,並形成自己的人格。它既能使人類更新,又能完善人類的環境。 在心理方面,幼兒心理發展既有一定的進程,又有隱藏的特點。蒙台梭利認為,幼兒是一個「精神(心理)的胚胎」。因為每一嬰兒都有一種創制本能,一種積極的潛力,能依靠他的環境,構築一個精神世界,所以,幼兒不僅作為一種肉體的存在,更作為一種精神的存在。每個幼兒的精神也各不相同沒,各有自己的創造性的精神。 在蒙台梭利看來,在幼兒的心理發展中會出現各種「敏感期」。她說:「正是這種敏感期,使兒童用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去接觸外部世界。在這時期,他們對每樣事情都易學會,對一切充滿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發展正是建立在幼兒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礎上的。 1.秩序的敏感期 從出生的第一年就出現一直持續到第二年。這是幼兒的一種內部的感覺,以區別各種物體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物體的本身。 2.細節的敏感期 幼兒在1—2歲時會表現出對細節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小的細節上。這表明幼兒的精神生活的存在,以及幼兒和成人具有兩種不同的智力視野。 3.行走的敏感期 這是在幼兒發展中最易觀察到的一個敏感期。幼兒通過個人的努力學會走路,並逐漸取得平衡和獲得穩健的步伐。 4.手的敏感期 幼兒會朝著外界的物體伸出小手。這個動作的最初推力代表幼兒自我進入外部世界之中。這正是通過手的活動,幼兒才能發展自我,發展自己的心靈。 5.語言的敏感期 幼兒開始學說話,他所獲得的語言是他從周圍環境中聽到的。當他說第一句話時,並不需要為他准備任何特殊的東西。在蒙台梭利看來,語言能力的獲得和運用,是幼兒智力發展的外部表現之一。 蒙台梭利強調指出,應該注意幼兒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的發展之間的密切的關系。她說:「如果心理的壓抑會影響新陳代謝,並因此降低了一個人的活力的話,那可以肯定,相反的情況也會發生,富有刺激的一種心理體驗能夠增加新陳代謝的速度,並因而促進一個人的身體健康。」 (二) 幼兒教育的原則及環境 在蒙台梭利看來,幼兒教育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它的目的是兩重性的:生理的和社會的。從生理方面看來,是幫助個人的自然發展;從社會方面看來,是使個人為適應環境作好准備。在幼兒的教育中,要注意兩條原則: 1. 自由的原則 根據蒙台梭利的兒童觀,幼兒的內在沖動是通過自由活動表現出來的,他能根據自己的特殊愛好選擇物體進行活動。「科學教育學的基本原理將是學生的自由,允許個體的發展和兒童天性的自由表現。」 幼兒有充分活動的自由並不意味著他可以為所欲為。蒙台梭利認為,幼兒必須在自由的基礎上培養紀律性。自由和紀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自由活動是形成真正的紀律的重要方式,而真正的紀律也必須建立在自由活動的基礎上。 2. 工作的原則 蒙台梭利認為,使幼兒身心協調發展的活動就是「工作」。如果兒童能全神貫注的工作,正說明這種工作能滿足他內在的需要。這個過程也就是幼兒生理和心理實體化的過程。這不僅使幼兒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而且也使得他獲得了獨立的能力。總之,工作對於幼兒來說是極有幫助的,能有助於他的肌肉協調和控制,能使他發現自己的潛力,能有助於他培養獨立性和意志力,能使他在生命力不斷展現的神秘世界中練習自己並進一步完善自我。 蒙台梭利學校的課堂使一個「有準備的環境」。 1. 為幼兒創設有規律、有秩序的生活環境。他們喜歡有條理、有秩序的生活,因此東西必須放在固定的位置。 2. 提供有吸引力的、美觀的、實用的設備和用具,適合兒童的身材、體力,同時方便兒童使用。 3.允許兒童獨立的活動和自我選擇活動。 4.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為幼兒提供感官訓練的教材。 5.培養兒童的社會行為,各種教具的取放和使用方法都依照一定的規則,並且考慮對他人是否方便。

『貳』 教育理論論文:如何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在我們的數學教學活動中,總會碰到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學困生,而這些學困生對數學都是討厭的、不想學的。分析這些學困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種情況:紀律差,學習的自覺性不高;基礎差,接受能力不強,對所學的定律、公式、概念記不清、弄不明白;學習的自信心不足等等。那麼怎樣才能讓這些學困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呢?

一、堅持正面教育,及時表揚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對待學困生,必須講究方法、方式和場合,堅持正面教育,熱情給予鼓勵,絕不能諷刺打擊或另眼相看。只要他們有些許的進步,就應該及時給予肯定,並個別表揚或公開表揚,以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促使他們的轉化。例如:在2000年我所任教的班裡有一位同學叫黃某。在開學的第一天,我便利用第一節課的時間,叫學生將自己認為較難或仍未很好掌握的內容寫在字條上交上來。當時在黃某交上來的字條上,末尾加了這么一句:“吳老師,我的數學這么差,還有希望趕得上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利用下課的幾分鍾對全班同學表態:“剛才你們交上來的字條中,有一位同學說自己的數學很差,問我他是否還能把數學成績趕上。在這里我把心裡話告訴大家,我對你們每一位都充滿了希望,只要你們努力學習、勇於拼搏,過不了多久,你們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課後我又擠出時間找黃某個別談心,對他做了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鼓勵他拿出毅力,趕上先進。在隨後的兩個星期里,我對他進行了個別輔導,並提出要求、下達任務,要求他自學自補。兩個月後,奇跡出現了,在第一學期的期中檢測中,黃某的數學考了55分,提高了25分。這對於只有30分基礎的他來說,的確是不小的進步。看見他考的這個成績,我心裡非常激動,於是便在他的試卷上寫道:“我說過你能趕上的,不是嗎?”以後,黃某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經過一年的努力,他的數學和語文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順利地進入了高一級的學校深造。

二、針對學困生討厭數學課這一現象,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把數學教學幽默化,用愉快的教學方式來吸引他們喜歡數學

課堂教學氣氛的好與壞,是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因素。只有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學困生才不覺得數學枯燥無味,才能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中的思維創造活動,才能與教師一起把課堂搞得有聲有色,共同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學例題:“45乘以18與16的和,積是多少?”往往有些學困生走一步做一步,一看到18離乘以最近,就直接用45乘18,然後再加上16,顯然就錯了。為了避免錯誤,我在教學時,先在黑板上寫出一句話:妹妹吃了哥哥的糖果。然後帶領學生通過縮句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即:妹妹吃了糖果。

接著馬上質疑:能不能因為“哥哥”二字離“吃了”最近,就可以先理解為“妹妹吃了哥哥”呢?學生大笑,連說不行,應全面理解句子的意思。這時我再出示例題,學生已能正確理解了,而且在以後出現類似題目時,即使是成績最差的學生也很少做錯。所以在上數學課的過程中,適當地插入一些幽默的例子是很有必要的。

三、根據學困生學數學難、煩這一特點,在教學中要把數學知識生活化,讓他們覺得數學有趣易學

數學知識既源於生活,又為生活服務,尤其是小學數學。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既能使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也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決的問題上,同時也易於學困生發展形象思維,幫助他們理解與消化知識;現實的、有趣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容易激活學困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激發他們學習的願望。

例如我在聽一位老師教學“長方形的認識”時,他是這樣講的:“老師的一塊玻璃台板不小心被壓碎了,壓成兩部分(如圖所示),如果要照原樣配一塊,要不要兩塊都帶去?”

在生活中有的學生曾經碰到過類似的問題,但他們從來沒有仔細考慮過。這時,不管是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他們的思緒都被激活了,情感被充分調動了起來。有的說必須帶兩塊,有的說帶第(1)塊,有的說帶第(2)塊。教師給出圖(2)並問:這樣能恢復到與原圖一樣的形狀嗎?不行。那麼帶第(1)塊呢?有的學生已能作出圖了。這時,教師趁勢引導,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觀察,得出長方形的要素是:對邊相等,四個直角。這時學生恍然大悟,帶第(1)塊去實際上具備了長方形的幾個要素,等於帶走了完整的玻璃台板。從學生的生活實例入手教學,既抓住了知識的本質特徵,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興趣,學生學起來輕松自在。

四、根據學困生理解能力差、記憶不牢這一特點,在教學中要把直觀教學與動手操作相結合

數學具有邏輯性、抽象性的特點,學起來的難度較大,特別對於那些學困生,難度就可想而知了。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避免“滿堂灌、唱獨角戲”的做法,盡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實踐,在實踐中認識知識、掌握知識,那麼學生學起來就不會覺得抽象難學了。例如:在教學“圓柱的側面積”時,如果教師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動手練”的模式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學起來就較為枯燥無味,越學越不愛學,而且也很難理解和記住圓柱側面積的有關知識。但如果教師先讓學生拿出帶有完整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讓學生用手摸一摸它的側面積指的是哪裡;然後引導學生沿著一條高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接著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觀察尋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整個課堂氣氛也會非常活躍。

a("conten");

『叄』 韓愈在教育理論方面有什麼新的發展

《勸學篇》

『肆』 教育理論論文怎麼寫有什麼注意事項

一、選好課題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後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
⒈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⒉,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後,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於豐富、完善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於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恆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最後,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
二、研究課題
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稿、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
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通讀即對全文進行閱讀,選讀即對有用部分、有用內容進行閱讀,研讀即對與研究課題有關的內容進行全面、認真、細致、深入、反復的閱讀。在研讀過程中要積極思考。要以書或論文中的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與研究方法來觸發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腦並用,發揮想像力,進行新的創造。在研究資料時,還要做好資料的記錄。
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據已確立的基本論點和分論點選定材料,這些材料是自己在對所搜集的資料加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組織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注意前後材料的邏輯關系和主次關系。
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考生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擬定提綱包括題目、基本論點、內容綱要。內容綱要包括大項目即大段段旨、中項目即段旨、小項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擬定提綱有助於安排好全文的邏輯結構,構建論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畢業論文由標題、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等4方面內容構成。標題要求直接、具體、醒目、簡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論文中的要點放在論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讀者閱讀,所以要簡潔、概括。正文是畢業論文的核心內容,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緒論部分主要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要寫得簡潔。要明確、具體地提出所論述課題,有時要寫些歷史回顧和現關分析,本人將有哪些補充、糾正或發展,還要簡單介紹論證方法。本論部分是論文的主體,即表達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闡述自己的觀點及其論據。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闡述觀點,要准確把握文章內容的層次、大小段落間的內在聯系。篇幅較長的論文常用推論式(即由此論點到彼論點逐層展開、步步深入的寫法)和分論式(即把從屬於基本論點的幾個分論點並列起來,一個個分別加以論述)兩者結合的方法。結論部分是論文的歸結收束部分,要寫論證的結果。做到首尾一貫,同時要寫對課題研究的展望,提及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或可能解決的途徑等。參考文獻即撰寫論文過程中研讀的一些文章或資料,要選擇主要的列在文後。
五、研究課題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過這—環節,可以看出寫作意圖是否表達清楚,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是否准確、明確,材料用得是否恰當、有說服力,材料的安排與論證是否有邏輯效果,大小段落的結構是否完整、銜接自然,句子詞語是否正確妥當,文章是否合乎規范。
總之,撰寫畢業論文是一種復雜的思維活動,對於缺乏寫作經驗的學生來說,確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生要虛心向指導教師求教。

『伍』 教育學理論的論文 任何方面 2000字 需要最新的信息,要求與時俱進

論因材施教與應試教育
2010-4-25 14:37:05 作者:zf9828

寧夏省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永康小學/趙娟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潛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怎樣才能充分挖掘和培養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怎樣才能處理好個體發展與群體教育、因材施教與應試教育的關系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我國近年來雖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強調因材施教,但大多數學校又都過分重視升學率,惟成績是瞻,成績就是法寶,教師的業績、教學的評估都以成績高低來衡量,在如此重視成績的情況下,教師們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書本、成績,厚此薄彼,抓群體而忽視個體,猶如一輛割草機,齊刷刷的過去,枝條沒有了,個性沒有了,只有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規格。因材施教與應試教育已形成矛盾。做為一名有責任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絕不能人雲亦雲、明哲保身,我們必須大聲疾呼、合理建議。

古人韓愈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難道現代社會就沒有這樣的現象?有一些同學,學習成績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卻有出類拔萃的才能,例如唱歌、跳舞、體育、繪畫、動手能力、組織能力等等,但因為缺少真正的伯樂來發現、鼓勵、培養,在成績大於天、「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學生的命根。」的思想支配下,特長愛好得不到發揮、得不到鍛煉,逐漸淪落為班上的差等生。國家推行基礎教育旨在推進素質教育克服應試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夠明顯:應試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質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素質教育舉步維艱,而素質教育搞不好,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話。在現階段,人的成長與謀生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人們總是根據謀生利益最大化來規劃其受教育過程的。既然社會上越來越多被看好的職業崗位設置了學歷高門檻,那麼必將引導人們選擇上大學上好大學來圓自己的人生夢,引導人們在高考前的十餘年間,爭取上重點小學、重點中學,並力爭成為一次次考試成績的領跑者,如此一來就是片面發展的應試教育而不是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更適合普遍的需要了。基礎教育多年來大都是為構建教育「金字塔」服務的,單純追求高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只要統考分數和升學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聲都是經驗」。這種以應試為主導的教育目標必須改變,而應培養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出發點和歸宿,樹立以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以充分發展個性特長為宗旨的素質教育目標觀,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諧發展。參加教育的工作者捫心自問一下,在以成績、升學率為准繩的時勢下,你們敢逆流而上的去實施素質教育、去因材施教嗎?你的成績上不去怎麼辦?因此,我們必須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找到一條既能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又能提高全體學生成績及升學率的契合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文中說:「……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施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並須除害蟲,這樣,它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我們這里所強調的「材」就包含著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因此,作為教師,應通過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的觀察,並結合興趣愛好的把握來確定一個學生所具有的氣質特徵,進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材施教對人的個性全面發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時體現了新課程標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教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但當前小學教學因材施教中普遍明顯存在著幾個誤區:把因材施教和班級授課對立起來;把因材施教定位於少數學生身上,和大多數學生對立起來;認為因材施教難度大,難以實施;這些誤區的產生以致在教學中不能有意識地、自覺地、積極地把握因材施教對人的個性全面發展的制導性、支配性和潛移默化作用,影響著因材施教作用的有效發揮。基於這些誤區在基本的對策上教師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主動的學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熱愛每一個學生。總之,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去展開教育活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既面向全體又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國教育的傳統,也是教育事業客觀規律的反映。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發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徵,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也大體相同,這是學生的共性。但由於不同學生的生理條件、環境影響和受教育的具體情況不同以及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即他們在知識、能力、性格、興趣、愛好、意志力、習慣、品格和學習態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去展開教育活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葉子,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這是不容忽視的現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不應該忽視,為了激發不同水平的學生的興趣,教師應因材施教來吸引絕大多數的學生的注意力。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使用不同方法,及時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來因勢利導。實施因材施教應是一個教師追求的境界。具體說,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師實現其存在的狀態。因為只有你熱愛每一個學生,才會將你的期待心理與每一個學生的渴盼心理對接,這時,也只有這時,因材施教才會具有全部的意義。學生發展的每一步都是教師實現人生境界的階梯。堅持正面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正面鼓勵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形成正確的信念。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等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產生與教師合作的願望,使學生真正能放開手腳,生動活潑有效的進行學習。筆者認為以下幾點能巧妙地將因材施教思想穿插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1)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方法。每個學生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贊許、家長的鼓勵,特別是對於差生我們更不該吝嗇我們的贊美。對於差生的點滴進步,如果及時給予表揚,將會誘發他們潛在的積極性,萌發上進的生機。這種表揚將起到批評起不到的作用,收到逆向激進的效果。

(2)以「閃光」為主的正面引導。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即使是萌芽狀態的、不穩定、不突出的苗頭,也要從鼓勵角度出發,正面引導,大力宣揚,這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種教育機智。

(3)以「成功」為主的激勵機制。差生少有成功的機會,更難得到教師的正面肯定與激勵。利用差生成功的契機來激勵差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4)以「創新」為主的開拓機制。著眼於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嚴格按教育教學規律辦事。僅以作業為例,內容適度,形式靈活,不僅重視鞏固性的書面作業,還要設計富於個性和創造性的活動作業、口頭作業、行為作業,並把課外閱讀納入培養健康的個性之中,以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筆者認為在目前高度重視統考分數和升學率的形式下,教育工作者必須提高自己的學識能力,才能更多的、巧妙的將因材施教、素質教育融入應試教育中,推陳出新,不落俗套,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希望教育工作者能本著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的精神,認認真真的總結出一些經驗來,豐富、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陸』 《教育新思維》主要論述了哪些教育理論新說

《教育新思維》站在教育思想的前沿,以既解放思想又科學審慎的態度,兼用獨特的視角,論述了近年的教育理論新說,涉及「教育呼喚『以人為本」』、「公民教育」、「素質教育新解讀」、「教育公平與政府責任」、「創新人才培養」、「文化傳承與創新」、「教育家辦學」等熱門話題。這些文章,不避偏,不畏難,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反思教育行為誤區,無不閃爍著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對於渴望提升自身理論素養的教育工作者來說,這本書值得一讀。

『柒』 請找一篇教育理論讀後感

讓對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進一步走向深入 ──《現代教育的探索──杜威與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書評 二十世紀50年代後期,當杜威的教育思想隨著蘇聯人造地球衛星的上天而受到猛烈的攻擊時,美國曾有頭腦冷靜的學者富有遠見地指出:對杜威的批評為時尚早,我們至少應當再給杜威50年的聲譽。從杜威去世至今,50年過去了,顯然,美國學者這一睿智的判斷已經展現了它的預言性,只不過現在看來,我們應當給予杜威教育思想的聲譽恐怕遠遠不止50年。 杜威思想的明顯復興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首先產生於哲學界,它是在分析哲學走向末路,實用主義思潮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發生的,一大批要求弘揚實用主義哲學的思想家紛紛出場,粉墨登台,盡管他們中的一些人不欣賞或不承認「新實用主義」這一稱謂,但作為局外者,人們一般相信,這是美國"新實用主義"的重新崛起。在努力復興實用主義的進程中,作為傳統實用主義哲學代言人之一的杜威,自然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他的思想和言論開始不斷地為人們所引用。可以說,杜威的實用主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分析哲學只關注邏輯和語言問題而給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帶來的巨大「真空」,正因如此,美國新實用主義主要代表人物R.羅蒂在解釋杜威哲學視界的現代意義時,曾明確而形象地提出,每當分析哲學走入死胡同時,人們都會發現,杜威正等在那裡。 杜威思想受到人們重新重視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近些年來國外有關杜威著作的整理、出版以及研究杜威的文章和著作明顯增多。有統計數據顯示,從1970年到1995年之間,北美學術界「關於杜威的著作和文章」多達2200多篇(部),平均每年近90篇(部)。同時,有關杜威研究的文章質量和范圍也在不斷地提高和擴大。美國南伊利諾斯大學「杜威研究中心」經過長期的准備工作,於1991年出版了《杜威全集》,共37卷本,1996年還發行了《杜威全集》的光碟版,這項浩大的工程為人們重新深研究和挖掘杜威豐富的思想內涵提供了更為充足的第一手資料,為將對杜威思想的研究推到了一個更高的平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在當代歐美處於一種復雜的境地,一方面,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國家聯邦或中央政府對教育直接干預的力度大大加強,而目前有政府背景的主流的教育改革是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的。這類改革在本質上更為接近西方教育思想流派中的「新保守主義」,而不是「進步主義」。當然,它還打上了現時代的特點--經濟領域的「新自由主義」的烙印(其代表人物也被稱為「新右派」)。在這個意義上,杜威的教育思想並沒有成為80年代以來歐美教育改革的理論基礎,沒有受到主流教育改革力量的青睞,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可以認為,杜威的教育思想經過20世紀前半期的宣傳、推廣,已經滲透到了美國教育制度和實踐中去了,成為許多美國教育工作者日常教學工作的一部分,是他們賴以進行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公開的或潛在的指導原則。當我們在進行中美教育的比較中,這一點也許看得更為清楚,中美教育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這是人們公認的,如,美國學生的動手能力強,創造性思維較為突出,中國學生的基礎知識牢固,考試中屢屢能獲得好成績等等。追究形成這種差別的根源,從美國方面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進步主義教育帶來的,與杜威的教育思想不無關聯。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隨著進步教育思想在美國基礎教育中的滲透和沉澱,杜威的教育思想已經成為美國教育制度和實踐的一部分了,已不需要再以「運動」或「思潮」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為什麼杜威的教育思想在美國的基礎教育領域並沒有受到人們太大的關注、形成與哲學領域巨大反差的重要原因。 但另一方面,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教育領域又的的確確被復活了,只不過它不是在基礎教育領域,而是在與基礎教育領域有著重要關聯的教師教育領域。在當代歐美風起雲涌的教師教育的改革浪潮中,行動研究、反思性教學已成為愈演愈烈、勢不可擋的趨勢,已經成為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杜威強調的真正的學習應當是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尤其從「反省經驗」中學的觀點,正從美國20世紀上半期對學生的要求,轉變到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教師的要求方面來。行動研究、反思性教學運動的思想基礎是可以從杜威教育思想中找到它的根源的,這也是在行動研究、反思性教學的運動和思想研究中,我們每每會回到杜威思想上去的重要原因。 另外,當前美英等國具有保守主義傾向的教育改革的巨大壓力,也引起了一些教育組織和個人的抵抗和反彈,各種抵制或要求修正當前改革的勢力開始出現,恢復進步教育所倡導的"兒童中心"的聲音也時有耳聞,如1999年,英國就有學者出版了《新進步教育》一書,提出,不僅要恢復進步教育的主張,而且還應當將進步教育建立在新的理論基礎--建構主義的基礎之上;有的學者在教育哲學的層面上探討杜威思想的方法論問題,發表了《教育哲學的自然化──後分析時代的杜威》(1998年)的研究專著,探討後現代社會條件下杜威教育思想的價值和意義。 就在杜威的思想在國外受到人們的重新關注並在教育領域中表現出較為復雜的局面的時刻,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研究所單中惠教授的《現代教育的探索──杜威與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問世了。該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正式出版,共46萬余字,是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的研究成果。筆者是在2002年9月下旬昆明召開的教育史年會上首次看見這部書的,此次年會,正值杜威逝世50周年,外國教育史組研討的話題就是有關杜威。單教授的這本大部頭著述,不僅代表了他個人,而且也代表了我國外國教育史學界及廣大教育工作者對杜威大師的緬懷和紀念。 閱讀了單中惠教授的《現代教育的探索──杜威與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筆者感到有三個方面的特點是值得一書的: 1.該書是我國教育界迄今為止最為系統和全面地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專著 杜威是20世紀屈指可數的教育理論和思想大師,自1949以來,我國也不乏對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80年代初,自我國外國教育史領域的泰斗之一──趙祥麟先生發表著名的《重新評價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論文之後,對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更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除大量的論文外,也出現了不少的譯著和專著。在有關杜威的專著中,《現代教育的探索──杜威與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一書無疑是研究杜威教育思想最為系統和最為完整的一部。該書共分6章,分別討論了「杜威的大學時代和教授生涯」、「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形成」、「傳統教育與杜威」、「進步教育與杜威」、「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與世界教育」6個專題,所涉及的內容幾乎包括了杜威教育思想的每一方面:實用主義哲學、機能主義心理學、教育目的論、課程論、方法論、道德教育、職業教育、兒童觀、教師觀、實驗學校、杜威與傳統教育和進步教育的關系、杜威教育思想對各國的影響等等,對杜威教育思想進行如此廣泛的探索,並將探索的成果以專著的形式系統地表述出來,該書應是國內的第一本。 2.充足的資料收集和娓娓的論證過程反映了作者精湛的研究功力 運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來表述和支撐作者的觀點也是該書的一個重要特色。從書中的內容可以看出,作者對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是進行過長期的積累,厚積而薄發的。作者曾先後在1982-1983年、1992-1993年、1997-1998年間,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英國赫爾大學教育學院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對有關杜威教育思想和實踐方面的資料進行過專門的收集。大量的文獻資料為作者的論證和闡釋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書後的中外文人名對照和頁碼標注,為讀者的檢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在當前學術研究急功近利、「學術快餐」極為盛行的背景下,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方法顯得尤為的可貴。 3.軼事化的表述體現了後現代式的寫作風格 該書對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探索,在表述上並不像一些理論專著那樣抽象晦澀,而是將很多問題以"敘事"的方式表述出來,盡管這種「敘事」並不是對一個個個案的完整描述,但它的確是在有關「具體」的敘說中表達作者自己的理論構思的,這多少具有些後現代的風格。當我們注意到象美國著名的分析教育哲學後期代表人物--索爾蒂斯這樣注重並擅長理論分析的教育學者,也在近年來的理論專著中有意識地增加了「案例」的敘述,我們就不難感覺到其間所體現的教育理論發展的某種共同趨勢。在當今出現的"實踐"優先的認識論背景下,這或許是教育理論的一種必然選擇。 作為國內目前研究杜威教育思想最為系統、資料運用最為豐富的專著,單中惠教授的《現代教育的探索──杜威與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一書無疑為我國學術界對杜威教育思想的進一步探索搭建了更高的研究平台,這對我國教育理論的構建和教育改革的推進都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在我國當今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杜威教育思想對我們的啟發和借鑒意義也許比西方目前流行的新保守主義思潮更大,更適合我們中國教育的改革需要。我們期待著在單教授的《現代教育的探索──杜威與實用主義教育思想》一書的基礎上,有更多的有關杜威教育思想的精品論著出現,不僅研究二十世紀上半期的杜威,而且,能夠把杜威的教育思想放到近些年來深刻變化了的社會和歷史條件下進行考察,將杜威的教育思想與當前教育理論的構建和改革實踐結合起來,將對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進一步推向深入。

『捌』 關於皮亞傑教育理論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的小論文

皮亞傑的兒童智力發展理論,是20世紀最重要的發展心理學理論體系。皮亞傑採用實證研究的方法研究人類理性的核心問題,把研究兒童心理的發展當作一種「方法論的插曲」(皮亞傑語),力圖尋找生物學與邏輯學和認識論之間的關系,而他的理論體系的重心則在兒童智力的發展上。皮亞傑認為兒童的智力的發展表現出階段的特性,每一階段中兒童思維具有特定的性質,這些特定的性質由不同的認知結構所決定。兒童的認知結構是在兒童(認識的主體)與環境對象(認識的客體)相互作用中不斷建構的。皮亞傑的智力發展理論向我們揭示了兒童智力與成人的不同之處,使我們認識到從新生兒到成人這段時間的認知發展不是一個簡單的數量的增加,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並表現出發展的階段性,即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和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在對學前兒童進行教育時我們要注意兒童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僅要因材施教而且還要因時施教。
按照皮亞傑的觀點,兒童從出生到2歲時處於感知運動階段,這時的兒童主要依靠肌肉動作和感覺來探索外部世界,對自己感知到的實際事物進行直覺動作思維。成人在這段時間內就應該多與嬰幼兒接觸,給他們提供一些直觀的、可感知的刺激物,鞏固嬰幼兒已有的反射,練習並發展新的習慣動作,形成有目的的動作,進而達到手段和目的之間的分化並協調。有了這些練習基礎,嬰幼兒才能發展新的手段以應付新的情景。例如,檯布上放著玩具,兒童用手抓不到玩具時,便先抓檯布,然後借拉檯布而獲得玩具。這里抓拉的動作是原有的,但拉檯布而獲得玩具則是新的行為。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嬰兒的思維是需要靠動作來支持的,同時,也要重視先前的動作練習對後續更高層次動作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作為托兒所和幼兒園的老師也要重視嬰幼兒這時期的教育,不能簡單的認為這時的嬰兒受活動能力的限制,只躺在自己的嬰兒床上睡覺就可以啦,只對那些哭鬧的孩子加以關注。其實,孩子越小就越是需要我們成人給予他們越多的接觸和關注。這時的嬰兒活動能力不足,就需要藉助我們成人的力量來幫他們實現運動。例如,在發展幼兒運動能力方面,我們可以從開始的幫嬰兒翻身,讓他試著趴一會兒,並且還要經常的幫嬰兒做按摩;嬰兒可以爬行的時候,我們更要引導嬰兒多多運動,玩一些找東西、賽跑的游戲,讓嬰兒在運動中進一步發展自己的骨骼肌肉和身體的平衡性;再大些時,可以幫著嬰兒站立一會,駕著走一會,一步步的幫助他們學會行走,進而鼓勵他們進行更大范圍的獨立探索。另外,托兒所和幼兒園的老師還應該鼓勵家長多來幼兒園,參與嬰幼兒的教育和活動,教家長做一些親子游戲,增進與孩子感情的同時,也能促進孩子體格和智力的發展。
在感知運動階段的中後期,兒童獲得了客體永久性觀念,皮亞傑把這一成就稱之為「哥白尼式的革命」,對兒童智力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正如胡士襄先生所說的:「他在感知運動期的作用是幫助兒童接觸自我中心傾向,使主客體分化,使兒童認識到自己是客觀存在世界中的一員。」客體永久性的獲得除了受兒童生理因素的影響外,平時的練習也有助於兒童更好的獲得它。在嬰幼兒教養問題上,成人就應當充分利用和培養各種機會幫助嬰幼兒形成客體永久性的概念。父母應當多和孩子做一些遠近搖擺、躲貓貓、藏東西的親子游戲,讓孩子認識到物體空間位置的變化,從而認識到客體永久性。同時,父母也可以試著與孩子進行短暫的分離游戲,讓孩子逐漸降低與父母的分離焦慮,使孩子認識到父母的短暫分離並不代表永遠的分離,最後,孩子在獲得更多的安全感的同時,也可以認識到客體永久性。作為托兒所和幼兒園的老師更是應該認識到客體永久性觀念對兒童智力發展所具有的重大意義,並且還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幫助兒童盡早的形成這一觀念。
兒童在2至7歲時就進入了前運算階段,是幼兒處於運動之前並為運動做准備的階段。該階段的兒童藉助表象符號(語言符號與象徵符號)來代替外部事物,重視外部活動,兒童開始從具體動作中擺脫出來,憑借象徵格式在頭腦里進行「表象性思維」。在這個時期,兒童能夠憑借某種符號(如語言或心理現象)對外界事物加以象徵化,具有一種象徵性思維(一般在2至4歲時)。例如,此時的孩子會把洋娃娃當作自己的孩子,把積木當成汽車,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象徵化。這個年齡的兒童喜歡沉浸在自己假想的游戲中,並且具有泛靈論傾向,會認為花草樹木都是有生命的,我們成人要理解和尊重幼兒的這種行為。在日常的教育和生活中,我們成人也要利用幼兒的這些思維特點不失時機的對幼兒進行教育。例如,利用幼兒認為花草樹木都是有生命的這點,可以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告訴幼兒「小草也是會怕痛的,所以我們不要隨便的踩他們」、「花兒離開媽媽也是會傷心的,所以不要摘花」,雖然這些自邏輯上是錯誤的,但是幼兒卻非常相信這些,相比那些枯燥難懂的環保條例,這種教育方法對幼兒更適合。
在幼兒園中,針對這一年齡段的孩子,老師應多支持、鼓勵和引導他們做一些角色游戲。幼兒在游戲中可以模仿現實生活中大人的一些動作和行為,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也可以藉此發揮自己的想像,鍛煉思維,練習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學會與人相處。教師可以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幼兒的角色游戲中,一碰等的姿態與幼兒交流互動,並且還要適時的引到幼兒進行積極的思維,使游戲能夠更進一步的發展,使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的提升自己。另外,教師和家長還應該注意到的一點就是,該階段的幼兒由於其思維水平和社會經驗的不足,對一些事情往往會產生錯誤的認識,有時也會把假想和事實加以混淆,會出現一些撒謊的行為。這時,作為教師和家長就應當耐心的對待幼兒的這些不合理的行為,對幼兒進行耐心細致的引導,使幼兒獲得正確的認識。
兒童在4至7歲時開始從表象思維向運算思維階段進展,但是他們的判斷仍受直覺表象自動調節的限制,處於直覺的半邏輯思維階段。這一階段兒童思維的突出特點是自我中心主義,即,兒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觀點和自己的動作上的現象。這個階段的兒童在大多數場合下認為外部事物就是自己直接知覺的那個樣子,而不能從事物的內部關系來觀察事物,不能採取更加客觀的觀點。例如著名的「三山實驗」說明的就是這個現象。在該階段的幼兒會非常的固執己見,會認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正確的,這時我們成人無論向他們講什麼道理都是無用的,他們只會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使幼兒乖乖的改正錯誤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先要讓幼兒自己去認識自己的錯誤,然後我們在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例如,在「三山實驗」實驗中,幼兒只能看見朝向自己的那一面山的樣子,所以才會說的不全面,如果,這時我們再把幼兒帶到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幼兒很自然的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相比於我們說一大堆深奧的道理,這樣做會更有效。
相對於對小學和中學兒童的教育而言,對學前兒童的教育是比較難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兒童還無法清晰的表達自己想法,許多家長無法了解自己孩子需求,以至於忽視甚至是遏制孩子的特殊需求,如果他們多了解一些學前兒童心理方面的知識,也許他們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行為是多麼的荒謬。作為專業的學前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不僅要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的尊重幼兒,針對幼兒的年齡和思維特點進行適時適宜的教育,還應該向幼兒家長普及相關的知識,形成教育合力。

『玖』 教育論文怎麼寫

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理論依據(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新點)、條件分析(儀器設備、協作單位及分工、人員配置)、課題負責人、起止時間、報告提綱等。但最核心的為文獻綜述綜述、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和時間安排等四個方面 。由於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寫清楚。開題報告一般為表格式,它把要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這樣做,既避免遺漏;又便於評審者一目瞭然,把握要點。

一、選題怎麼選

論文選題標准眾多,但核心的有這么幾點:(1)可借鑒性,以便於換湯不換葯,博採眾長,搞好自己的論文。知網上有現成的論文可借鑒,單數量不可以太多,否則會被懷疑抄襲;也不能太少,不然浪費時間去選題和整理宏觀思路還被老師否定,如你的題目太大不易寫深入而 pass 掉。(2)緊跟熱詞,最近幾年的社會熱點問題會讓論文顯得很有新意,但最好也是有依葫蘆畫瓢的參考對象。(3)貼合案例,理論型文章對動物醫學模型和軟體模擬能力要求極高,故必須貼合案例,以便於換湯不換葯,快速寫好論文。(4)結構完整,選題最好能結合學科理論知識和模型,注重問題導向和動物醫學語言的應用,不然論文口水話連篇;但切記炫技,整高大上的題目,應用復雜的動物醫學模型,不顧是否能收集到個案實證資料和工作量的多寡。(5)字數相仿,不要本科、碩士論文選博士論文做參考,因為博士細節過多論證更充分,沒宏觀駕馭能力的人控制不好章節字數,會多寫一兩萬字。

利用本處的參考文獻題目,便於大家掌握關鍵詞種類,然後再在知網、萬方上按照專業分類瀏覽 100 頁題目,並檢索 10 個關鍵詞,下載50 篇文章,用一定標准精選 5 篇文章做參考,即選出工作量小、切合熱點、理論充分、數據分析到位、宏觀邏輯流程、個案材料好收集的可以依葫蘆畫瓢的好題目。

二、研究意義怎麼寫

研究意義可以分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選題意義和目的一般作為開題報告裡面的第一塊內容,是闡述你所研究的這個選題有沒有研究價值或者說討論價值的,寫開題報告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請導師來評判我們這個選題有沒有研究價值、這個研究方法有沒有可能奏效、這個論證邏輯有沒有明顯缺陷。

建議可以從這兩點來敘述,不過要根據自己的選題,不要生搬硬套:

你的選題是前人沒有研究過的,也就是說研究領域中一個新穎有意義的課題。被前人所忽略的前人有研究過,或者說闡述過但是沒有闡述論證的足夠全面,你加以豐滿,或者駁斥前人的觀點,

三、文獻綜述怎麼寫

文獻綜述是在確定了選題後,在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包括主要學術觀點、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爭論焦點、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論,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思路而寫成的一種不同於畢業論文的文體。

在《怎樣做文獻綜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勞倫斯·馬奇和布倫達·麥克伊沃提出了文獻綜述的六步模型,將文獻綜述的過程分為六步:選擇主題、文獻搜索、展開論證、文獻研究、文獻批評和綜述撰寫。

四、研究方法怎麼寫

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研究方法只是其中之一。教育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⑴ 觀察法 ⑵ 調查法 ⑶ 實驗法 ⑷ 行動研究法 ⑸ 文獻法 ⑹ 經驗總結法 ⑺ 個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從思維邏輯上說有,論文必須有數學方法(用於定量分析和導出問題)、文獻綜述法(查找前人的研究理論用於解決問題)、個案分析法(用於你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換湯不換葯寫論文的源頭)。

(1)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作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它們的質和量是緊密聯系,質變和量變是互相制約的。要達到真正的科學認識,不僅要研究質的規定性,還必須重視對它們的量進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確地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性。數學方法主要有統計處理和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2)文獻綜述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3)案例分析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五、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這主要是指研究課題的可行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1)研究課題的可行性分析,比如學工科的,我們的可行性分析是對技術的環境可行、經濟可行、政策可行、技術可行進行分析,以此來判斷方案的可行或不可行。並作出總結。(2)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是寫研究中會遇到哪些問題,怎麼解決,研究器材的准備到位不,老師用心幫助不,調查對象支持工作不,數學分析能力和工具具備不等。

二、熱詞分布
教育學論文的關鍵詞眾多,可供檢索的有如課程設置、文化機構、出版社、碩士研究生、高等教育學、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分科教學法、教師教育、研究生、教育學家、研究者、高等師范院校、調查研究、語文教育學、培養目標、思維形式、思想XXX教育學、師范生、辯證唯物主義、班級授課制、教師專業發展、教學方式、培養模式、學前教育、比較教育、教育理論等。

熱點內容
一隻小鳥教學設計 發布:2025-01-11 23:41:11 瀏覽:648
數學軟體應用 發布:2025-01-11 23:27:30 瀏覽:526
語文作業下載 發布:2025-01-11 23:26:40 瀏覽:901
延慶教育委員會 發布:2025-01-11 23:26:39 瀏覽:215
上海洛德化學 發布:2025-01-11 22:57:23 瀏覽:190
中公教育四川 發布:2025-01-11 22:11:08 瀏覽:189
智慧的英語 發布:2025-01-11 22:01:53 瀏覽:287
是歷史潮流 發布:2025-01-11 21:59:34 瀏覽:722
幼兒園師德先進事跡 發布:2025-01-11 21:07:41 瀏覽:785
許姓班主任 發布:2025-01-11 20:23:36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