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教學實錄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小學生的文言文積累
劉亞光
摘 要:為了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小學生的文言文積累,提出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些文言文的教學,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多積累文言文,也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列舉了增加閱讀的文言文篇目,提出了教學方法上的建議。
關鍵詞:課堂教學;小學生;文言文;積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在「課程目標與內容」中對小學文言文做了相關的要求,可在後邊的「附錄1」中卻沒有推薦小學階段應該背誦的文言文,這一空白給教材編寫者和教師提供了極大的創造空間。人教版和語文S版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四篇文言文進入小學語文教材。人教版是《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弈》《兩小兒辯日》;語文S版是《自相矛盾》《畫蛇添足》《誇父逐日》《兩小兒辯日》。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在這些內容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些文言文的教學,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多積累文言文,也能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一
在選擇要增加閱讀(也可以稱為拓展閱讀)的文言文時,一般是選擇和課文內容的主題相關聯的文言文。如《楊氏之子》,課文內容是: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此文出自南北朝時期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饒有情趣。與課文主題「言語之妙」相同,還有這本書中的《徐孺子賞月》: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在此認識的基礎上,筆者整理出一些適合增加閱讀的文言文,又囿於筆者只熟悉人教版和語文S版的小學教材,因此,有如下幾篇,僅供參考:
1.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10課《楊氏之子》(主題:言語之妙)
增加閱讀其二,《世說新語·言語·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2.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25課《伯牙絕弦》(主題:友誼)
增加閱讀《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耶?」敵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敵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課《學弈》(主題:學習)
增加閱讀清朝彭端淑的《為學》: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4.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第2課《自相矛盾》(主題:寓言)
增加閱讀《韓非子·內儲說上·濫竽充數》: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5.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第2課《畫蛇添足》
增加閱讀《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鈴》: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6.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誇父逐日》(主題:悲劇神話,鍥而不舍的精神)
增加閱讀《精衛填海》: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二
下面列舉一個在教學中增加閱讀的案例,希望能給教師的具體教學帶來一些啟示。
案例,師延峰發表於2009年第12期《中學語文教學》的《誇父逐日》教學實錄:
師:人們經常和「誇父逐日」這個神話故事一起提起的悲劇神話還有「精衛填海」(同上文言文)。
精衛本來的名字叫女娃,是炎帝的小女兒,在游泳的時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為一隻精衛鳥,經常從西山上銜一些微小的土、石、木頭,要把淹死她的東海填平。
這兩個神話的結尾有什麼不同呢?「精衛填海」沒有結果,沒准今天她還在堅持填海呢,只是我們沒有看見而已,但誇父有結果,是個明確的悲劇性的結果。
同時,這兩個故事也有明顯的共同點,是什麼呢?(都想試圖經過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或許遠古人類在創造這些神話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自己將無法實現這些夢想,但他們還是要創造人物替自己去實現。
……
三
根據以上的看法,筆者還想提兩點建議:一是教材編寫者在編寫教材的時候,可以再增加一些文言文課文,以滿足學生學習祖國傳統文化的的需要;二是建議有關部門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的附錄中,增加一些小學階段推薦背誦的文言文,或明確提出要學習的文言文。這樣,小學生不僅可以朗朗上口地背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也能抑揚頓挫地背誦一些經典的文言文名篇,這豈不是很好。
最後,在課內增加文言文的教學方法肯定不止這些,但囿於筆者的學識淺薄,只能談到這個程度,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建霞.淺談小學文言文教學[J].才智,2011(2).
[2]亢素格.小學文言文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3(5).
❷ 兩小兒辯日教案
小學的文言文教學是要讓學生接觸一下文言文,讓學生感受一下文言文這種與白話文有著比較大的差異的漢語表達方式,為中學的文言文教學起到鋪墊的作用。小學生在剛剛接觸文言文時,由於對文言文的語法特點和文言文的實詞和虛詞完全不了解,妨礙了學生比較順利地理解課文內容,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嘗試采...用文白對讀的方式教學《兩小兒辯日》,即引導學生先讀白話文翻譯,再讀文言文原文,最後文白對讀。這樣做的想法有兩點:1. 降低難度,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學生先讀白話文翻譯,就可以在讀文言文時做到對其內容一讀就懂,化解了學生閱讀文言文的難點,使學生覺得文言文並不難學,防止學生產生畏難情緒。2.強化對比,便於學生對文言文形成感性認識。同一個故事內容的兩種表達方式有很強的可比性,學生在對讀中淡化對課文內容的關注,而重點關注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從而更直接地感受、了解文言文本身。 這樣就把學生讀懂文言文的過程變成了接觸、感受、發現文言文的過程,豐富了學生學習的層面,也為學生今後的文言文學習開了一個好頭。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三個生字,「盂」「滄」「湯」; 2.能正確、流暢、富有韻味地朗讀課文,在文白對讀中了解課文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的一些特點; 3.閱讀科普文章,了解與課文有關的科學知識。 教學准備 1.電子課件; 2.課文《兩小兒辯日》的白話文翻譯; 3.介紹相關科學知識的文章《〈兩小兒辯日〉中的科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寓言故事,這故事發生在2500多年以前。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不知名的小孩兒。 板書課題,指導「辯」字的字形字義。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閱讀白話文《兩小兒辯日》 1.讀通白話文課文 既然是辯論,就要了解兩小兒為什麼事而辯,是怎麼辯的,也就是各自的觀點和依據是什麼,辯論的結果是什麼。請你快速讀課文,把它讀得正確、流暢,自學不認識的字。 (學生練習讀白話文《兩小兒辯日》,自學生字詞。) 指導學生練習朗讀白話文《兩小兒辯日》。 2.理解故事內容 兩小兒為什麼事而辯? 各自的觀點是什麼?各自的依據是什麼?(出示車蓋、盤和盂的圖片,讓學生比劃一下兩者的大小。) 指導學生練習朗讀第 三、四自然段。重點指導朗讀的語氣,並練習背著說兩小兒各自的觀點和依據。 練習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這個「笑」是一種什麼笑? 3.練習表演,強化故事形
❸ 兩小兒辯日教案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 (1),問其故 (2)。 一兒曰:"我以 (3)日始出時去 (4)人近,而日中 (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 (6),及 (7)日中,則 (8)如盤盂 (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 1),及其日中如探湯(1 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 3)也。兩小兒笑曰:"孰(1 4)為汝(1 5)多知乎?" (1)辯斗: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 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 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 3)決:裁決,判斷。 (1 4)孰:誰,哪個。 (1 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第二個對。 忽略地球公轉,只考慮自轉,從太陽中心點到地球表面上的一個固定點來說,肯定是早上距離長、中午距離短。只不過這點距離的變化並不足以導致中午熱早上涼,中午熱早上涼是太陽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兩小兒辯日"中講的那個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辯斗,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兩小兒對於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著寫兩小兒憑借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後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中表現了兩小兒的天真可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是使學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語言特點,同時認識到知識無窮,學無止境。 字、詞古今含義不同是學習本文的難點。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去"為"距離"之意,與現代常用義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現代漢語中很少出現,諸如此類的字詞要讓學生理解。
❹ 兩小兒辯日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❺ 兩小兒辯日教案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斗: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第二個對。
忽略地球公轉,只考慮自轉,從太陽中心點到地球表面上的一個固定點來說,肯定是早上距離長、中午距離短。只不過這點距離的變化並不足以導致中午熱早上涼,中午熱早上涼是太陽入射角度引起的,不是"兩小兒辯日"中講的那個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辯斗,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兩小兒對於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著寫兩小兒憑借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後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中表現了兩小兒的天真可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是使學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語言特點,同時認識到知識無窮,學無止境。
字、詞古今含義不同是學習本文的難點。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去"為"距離"之意,與現代常用義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現代漢語中很少出現,諸如此類的字詞要讓學生理解
❻ 兩小兒辯日 說課稿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注釋:
(1)辯斗: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距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圓的為盤,方的為盂.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智慧多呢?」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辯斗,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兩小兒對於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著寫兩小兒憑借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後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中表現了兩小兒的天真可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是使學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語言特點,同時認識到知識無窮,學無止境。
字、詞古今含義不同是學習本文的難點。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去」為「距離」之意,與現代常用義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現代漢語中很少出現,諸如此類的字詞要讓學生理解。
下面的譯文僅供參考:
孔子到東方去游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詢問他倆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二、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根據課後注釋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並復述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可查閱課文中涉及的科學常識。也可布置學生課前就「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一天之中有無變化?為什麼早晨太陽看起來大些,中午卻看起來小?為什麼早晨感覺涼些,中午熱些」等問題自己搜集資料。
2.本文雖行文簡潔,但古今字義不同仍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如在現代文中很少出現的「乎」這一語氣詞,在文中出現了三次。解決這一難點建議分三步。(1)學生在讀通課文後,根據注釋初步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對於學生不懂的,教師可稍作點撥,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2)反復誦讀,理解故事的內容。(3)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這個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教師可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一下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些什麼。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從多種角度有所感悟。如,兩小兒喜歡探索,精神可嘉;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結果就不一樣;孔子能正確對待小兒提出的問題,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
對於文章結尾,孔子「不能決也」,應讓學生知道,許多自然現象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些普通的科學常識,但在古代由於科技不發達是難以解開的謎,所以孔子「不能決」是可以理解的。可見宇宙之大,知識之廣,上下縱橫,雖智者也不能事事盡知。孔子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因此,教學時不要把兩小兒笑話孔子作為主旨去理解。
4.初學文言文,反復誦讀是最主要的方法。學習本文仍應注重指導朗讀。朗讀本文可按以下提示讀好句中的停頓。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的語言、對話描寫是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重點。
第二自然段,兩小兒針對太陽在不同時間與地球距離的遠近擺出截然不同的觀點,應該指導學生用肯定的語氣讀出兩小兒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的態度。
第三、四自然段兩小兒根據各自的感覺、體驗提出理由證明自己的觀點,反駁對方的觀點。兩段句式、結構一致,都以反問句式結束,應注意反問句的讀法。其中「大如車蓋」「如探湯」應重讀,「如盤盂」「滄滄涼涼」應輕讀,使之讀起來有對比的語調,這樣才會形成兩峰對峙,爭辯不下,亟待解決的高潮。
第五自然段兩小兒見孔聖人不能裁決,笑曰:「孰為汝多知乎?」也採用反問句式,這里應明確兩小兒的笑並無譏諷之意,應指導學生讀出活潑、輕松的語調,以表現小兒的天真可愛。
指導學生朗讀文言文應注意范讀、領讀。在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力爭達到當堂背誦。
5.課後擴展。建議安排一次語文實踐活動,表演《新編兩小兒辯日》。活動前,教師提供活動構想:一現代少年穿越時空來到遙遠的古代,遇到兩小兒辯日,兩小兒請少年裁決。活動中,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編表演,然後在班上交流。
四、參考資料
1.本文選自《列子·湯問》。《列子》相傳為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約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許多先秦時代優秀的寓言故事、民間故事。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留傳於世。
3.有關《兩小兒辯日》中的科學知識。
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為什麼早晨的太陽看起來較中午時大呢?這是視覺的差誤、錯覺。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顯得大。同樣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太陽顯得大。而中午太陽高高升起,廣闊無垠的天空是背襯,此時太陽就顯得小了。其次,同一物體白色的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格外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
中午的氣溫較早晨高,是否此時的太陽較早晨離我們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等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同時,在夜裡,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溫度的涼與熱,並不能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與近
列子是屬於道家學派,孔子是屬於儒家學派,又以博學著名。因此列子寫這故事,來譏笑孔子的無知,不能判斷兩小兒所提出的疑問。其實兩小兒提出的疑問,也是列子提出的疑問。這個疑問,列子也不能解決。因為這兩個疑問都是從感覺產生的。一個從視覺說,早上看到太陽大,中午看到太陽小。這個視覺並不正確。因為早上地球表面有雲氣,透過雲氣來看太陽,就顯得太陽大。中午雲氣消散,就顯得太陽小,其實太陽的大小並沒有變。根據不同感覺來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並不正確。
一個小兒說,太陽早上涼快,中午熱,從身體對溫度的感受來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近,也不正確。因為在夜裡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這個溫度的涼熱,並不能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近。
這個故事是列子編出來的,並不真有其事。《列子》這部書經專家研究,是魏晉時人編的。其中可能有先秦傳說,也有魏晉時思想。這篇里所提出的問題,大概魏晉時人還無法解決,春秋時人的孔子更無法解決。《列子》提出這個問題來笑孔子的無知,其實他跟孔子一樣,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是當時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從這里得到啟發,人們想到的問題,有的在當時並不能得到解決。如晉代張華《博物志》里講到:「奇肱國,其民善機巧,以殺百禽,能為飛車從風遠行。」說商湯時代已經有人能造飛車。直到張華的晉代,也沒有人會造飛車。但至少在那時,已有飛車的想法。這種想法到後來終於實現了,人們終於造出飛機來。關於太陽和地球的遠近,在著作《列子》的時代是無法正確解決的,但後來科學家終於算出來了,地球與太陽平均距離14 960萬公里。科學的前進,有時也受到各種想像的影響。因此,在生活中提出各種想像來也是好的。就這個意義說,這個故事也是可取的。這個故事的好處,可以啟發人們去考慮問題,要從多方面來考慮。兩個童子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就把不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了。提出了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對科學的促進是有作用的。
《列子》里寫這個故事,要譏笑孔子的無知。這是因為《列子》屬於道家的著作,孔子是儒家,學派不同,所以道家要譏笑孔子。這點是很明白的。所以這篇的結論:「孰為汝多知乎!」這句譏諷的話是不正確的。
再就這篇的寫法看:先提出結論,再加說明,這樣寫簡單明了。就說明看,結合人們的經驗,寫得具體明白,這樣寫是好的,所以雖提出這個不好解決的問題,還是寫得簡單扼要,具體明白,達到要說的目的。在說明裡,作者在一處用了兩個比喻,一個「如車輪」,一個「如盤盂」,這兩個比喻具體地說明日的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明白了,這個理由是從人們的視覺來的,所以是有力量的。因為當時人的知識,還沒有感到視覺在一定的場合是不盡可靠的。另一個說明,講一種感覺是「滄滄涼涼」,一個比喻「如探湯」。這樣講一種感覺和一個比喻,結合「日初出」和「日中」來說,也把結論的理由說明。這是從人們的感覺來的,也有說服力。當時人們也沒有感到人們的感覺是受各種條件的影響的。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這篇《辯日》對人們的認識是有影響的。現在看來,這個問題的提出,對後世科學家的探討,還是有作用的。
一、相關知識
1.太陽什麼時候離人們近些?
太陽是在中午離人們近些呢?還是早晨和晚上離人們近些呢?早晚看到的太陽比中午大都是由於人們的錯覺;中午陽光比早晚熱是由於中午陽光直射,陽光在大氣里走過的路程較短,熱量被吸收少。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在中午和早晚的時候,人們觀測太陽的距離為什麼會不同。原因很多:(一)地球是球形,不斷地自轉。如若地球除了自轉沒有其他運動,而且自轉軸與太陽和地球間的直線垂直,則對於在赤道上的人來說中午太陽總比早晚近,也就是說近的距離相當於地球的半徑6 400公里。(二)地球的緯度的不同,觀測的人不一定在赤道上。緯度愈大即離赤道愈遠,太陽在中午和早晚的距離差愈小。(三)地球不只自轉,也繞太陽公轉,自轉軸和公轉軸成23�5°角。自轉軸的方向變化很慢。因此中午太陽在天空的高度一年內不斷變化。(四)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形,所以地心和日心的距離逐日變化。(五)日出日落時間在一年中逐日變化著,同一天的日出日落時間又隨緯度而不同。(六)由於地球自轉軸方向很慢的變化和行星引力對地球公轉軌道所產生的影響等原因,地心和日心最接近的日期並不固定。(在目前日心和地心距離最近的日子是一月二日,此後每千年往後推移17天半。)考慮到上述原因,可以推出適當的公式來計算中午和早晚太陽和觀測者的距離差。必需的資料可由天文年歷查到。計算結果如下:對於北緯40度如北京來說,目前每年從一月二十二日到六月五日中午太陽比日出時遠,二月初遠1 000公里,三月初遠4 000公里,四月初遠達6 400公里,以後差別減少到零。六月五日之後中午太陽比日出時近,七月初近5 800公里,九月中近達16 000公里,以後差別減少到第二年的一月二十二日。午和晚的差別情況大不相同,從八月一日到十二月十五日午比晚遠,其餘七個半月午比晚近,四月中近達17 000公里。……上面的計算於1954年所作。但由於第六原因在短時間內影響很小,所以上述計算結果對今後一百年仍適用。由此可見,一切現象必須用科學來解釋,才是正確的。
(戴文賽《中午太陽是否比早晚離我們近》)
2.早晨近而冷、中午遠而熱的原因何在?
早晨較中午太陽看起來大些,是不是早晨太陽離我們近而中午離我們遠些呢?不是的。
在一定的條件下,人對物體的視覺會發生錯覺,一個物體在一些小的物體中間看起來就顯得大些,而一個物體在一些大的物體中間看起來又顯得小些。
同理,早晨的太陽,只有地平線上一角是天空,而其餘部分是以樹木、房屋等做它的背襯,而在中午時,太陽在頭頂上是以大得無比的天空做它的背襯,所以看起來中午的太陽就比早晨的太陽顯得小些。
另外,我們看白色圖形比看同樣大小的黑色圖形要大些。這在物理學上叫「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陽顯得明亮,而在中午時,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對之下,太陽與背襯的亮度差沒有那樣懸殊,這也是使我們看起來太陽在早晨比中午時大些的原因。總之,在早晨和中午太陽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所以其大小也是相同的,而看起來早晨的太陽比中午時大些是因為眼睛的錯覺。
還有,中午較早晨時熱,是不是因為中午時太陽離我們較早晨時離我們近呢?也不是。那又是因為什麼呢?
中午時較早晨熱,是因為中午時太陽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陽光直射時,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里、相等的面積內接受太陽的輻射熱較早晨太陽光斜射時多,因而受熱最強。所以中午較早晨時熱。
而實際上,天氣的冷熱主要決定於空氣溫度的高低。影響空氣溫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陽的輻射強度所決定的,但太陽光熱並不是直接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因為空氣直接吸收陽光的熱能只是太陽輻射總熱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陽輻射熱後,再通過輻射、對流等傳熱方式向上傳導給空氣,這是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
總之,每天中午較熱,早晨較冷,並非太陽離我們地面有遠有近之故。當然這也是我們的視差導致的.
❼ 25.兩小兒辯日的教案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要敢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 先寫孔子路遇兩小兒辯斗,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兩小兒對於太陽在不同時間距離地球遠近這一問題擺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接著寫兩小兒憑借人們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的直覺(視覺、觸覺)闡明所持觀點,以反駁對方觀點。最後寫孔子面對兩小兒的爭辯,無法裁決而引起兩小兒的「笑」。全文僅一百來字,卻能給人以多方面的啟示。通過對話描寫來表現人物、展開故事情節是其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從中表現了兩小兒的天真可愛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選編本文的主要意圖,是使學生初步感悟古文的語言特點,同時認識到知識無窮,學無止境。 字、詞古今含義不同是學習本文的難點。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去」為「距離」之意,與現代常用義不同。另外,「孰」「汝」等在現代漢語中很少出現,諸如此類的字詞要讓學生理解。 下面的譯文僅供參考: 孔子到東方去游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詢問他倆爭論的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二、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根據課後注釋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並復述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可查閱課文中涉及的科學常識。也可布置學生課前就「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一天之中有無變化?為什麼早晨太陽看起來大些,中午卻看起來小?為什麼早晨感覺涼些,中午熱些」等問題自己搜集資料。 2.本文雖行文簡潔,但古今字義不同仍是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如在現代文中很少出現的「乎」這一語氣詞,在文中出現了三次。解決這一難點建議分三步。 (1)學生在讀通課文後,根據注釋初步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對於學生不懂的,教師可稍作點撥,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 (2)反復誦讀,理解故事的內容。 (3)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這個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教師可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一下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些什麼。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從多種角度有所感悟。如,兩小兒喜歡探索,精神可嘉;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結果就不一樣;孔子能正確對待小兒提出的問題,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 對於文章結尾,孔子「不能決也」,應讓學生知道,許多自然現象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些普通的科學常識,但在古代由於科技不發達是難以解開的謎,所以孔子「不能決」是可以理解的。可見宇宙之大,知識之廣,上下縱橫,雖智者也不能事事盡知。孔子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因此,教學時不要把兩小兒笑話孔子作為主旨去理解。 4.初學文言文,反復誦讀是最主要的方法。學習本文仍應注重指導朗讀。 朗讀本文可按以下提示讀好句中的停頓: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兩小兒的語言、對話描寫是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重點。 第二自然段:兩小兒針對太陽在不同時間與地球距離的遠近擺出截然不同的觀點,應該指導學生用肯定的語氣讀出兩小兒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的態度。 第三、四自然段:兩小兒根據各自的感覺、體驗提出理由證明自己的觀點,反駁對方的觀點。兩段句式、結構一致,都以反問句式結束,應注意反問句的讀法。其中「大如車蓋」「如探湯」應重讀,「如盤盂」「滄滄涼涼」應輕讀,使之讀起來有對比的語調,這樣才會形成兩峰對峙,爭辯不下,亟待解決的高潮。 第五自然段:兩小兒見孔聖人不能裁決,笑曰:「孰為汝多知乎?」也採用反問句式,這里應明確兩小兒的笑並無譏諷之意,應指導學生讀出活潑、輕松的語調,以表現小兒的天真可愛。 指導學生朗讀文言文應注意范讀、領讀。在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力爭達到當堂背誦。 5.課後擴展。建議安排一次語文實踐活動,表演《新編兩小兒辯日》。活動前,教師提供活動構想:一現代少年穿越時空來到遙遠的古代,遇到兩小兒辯日,兩小兒請少年裁決。活動中,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編表演,然後在班上交流。 四、參考資料 1.本文選自《列子·湯問》。《列子》相傳為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約公元前450—公元前375)所著,其中保存了許多先秦時代優秀的寓言故事、民間故事。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留傳於世。 3.有關《兩小兒辯日》中的科學知識。 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為什麼早晨的太陽看起來較中午時大呢?這是視覺的差誤、錯覺。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顯得大。同樣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太陽顯得大。而中午太陽高高升起,廣闊無垠的天空是背襯,此時太陽就顯得小了。其次,同一物體白色的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格外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 中午的氣溫較早晨高,是否此時的太陽較早晨離我們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等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同時,在夜裡,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溫度的涼與熱,並不能說明太陽距離地面的遠與近。
❽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如果教師能運用靈活的、恰當的教學方法,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會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發揮他們的創新精神.如果我們的方法得當,會使學生由「讓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使他們對知識有一種渴求的慾望.因此,我們每位教師都應重視課堂教學,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習和各方面發展的主陣地.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
一、創設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
中國有句俗話「嚴師出高徒」從這句話當中包含有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及教師形象的威嚴,也可見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的枯燥、死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心情會比較壓抑,而且思維能力也受到了限制,這樣會大大扼殺學生的能動性和創新精神.現在我們倡導的是一種開放、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形式.記得一次,我觀摩了靳家彥、吳正憲等幾位特級教師的課堂實錄,真正讓我受益匪淺.他們運用精練、幽默的語言,採用別具匠心的教學手段,整堂課學生都是興趣盎然,思維活躍,一堂課結束後,學生仍是余興未盡.如靳家彥老師在講「兩小兒辯日」這一課時,由於師生是初次見面,彼此不熟悉,靳老師首先設計了關於自己的六句話,這六句話有對有錯,讓學生來判斷,學生興趣十足.在判斷過程中師生又進行了溝通交流,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雖然靳老師第一次給這些學生上課,但可看出他們相處非常融洽,為老師後面的教學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理解古文內容時,老師採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出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也體現出課堂的民主與和諧.吳正憲老師在講「平均數」這節課的過程中,時而在學生耳邊說上幾句悄悄話,時而用幽默的語言把學生逗的鬨堂大笑,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也真正領悟到知識的真諦.我們想一想,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注意力能不跟著老師走嗎?還用得著老師說「注意聽」「別走神」之類的話嗎?
每一篇課文都是作者的心聲,教材有情,如果我們能做到老師有情,創造出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有情,那情感的紐帶就會聯結、溝通在教材——學生——老師之間.這樣我們的學生在一個有情的環境里,一定會變得愛學、樂學了.
二、教學方法要因材施教、靈活多樣
「發無定法,貴在得法」.無論哪門學科的教學方法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我們應根據學生的特點、根據教材去設計教學方法.有的老師曾嘗試過把名師講的一堂課原原本本地搬到自己的課堂,以為會收到同樣好的效果,結果卻讓他們大失所望.原因是他們沒考慮本班學生的思維特點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對於教材我們應進行深入的研究、揣摩.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就要求我們既了解學生的知識底細,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設計出每篇課文的教學方法.只有知道學生該學什麼,才能弄清自己該教什麼,否則,閉著眼睛捉麻雀,大抵是無效勞動而已.教學目標決定課堂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拿語文來說,對於每篇課文,由於內容不同、寫作風格與所要表達的思想不同,我們也要隨之改變教學方法.如我在教學「壯麗的青春」和「撈鐵牛」這兩篇課文時,就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法.講「壯麗的青春」這篇課文主要是贊頌歐陽海捨生忘死的精神.這片課文在寫作上主要通過描寫當時情況的危急、用歐陽海的表現突出人物的品質.因此,我指導學生去品讀,並且讓他們親身體驗四秒種的長短,想像當時的情景,讓他們如臨其境、如聞其生,讓他們讀出更強烈、更真實的語氣,在讀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了人物的品質,老師也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教學「撈鐵牛」這一課時,我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本篇文章主要讓學生明白其中的科學道理、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我採用讓學生圍繞重點段質疑的方法,學生通過質疑解決問題,理解了課文內容,也領悟到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因此,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要不斷地去鑽研、更新,且不可死搬硬套,一成不變.
三、採用多媒體教學來傳達課文的情境,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計算機教學能以直觀、動態、形象化的演示效果,創設啟迪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在饒有興趣地觀看生動畫面的同時,漸入佳境,在愉悅的氣氛中享受語文學習的快樂.如教學《濟南的冬天》時,首先用優美的歌曲《塞北的雪》把學生帶入到冬的情境中來.接著用圖片展示出濟南冬天的景象,同學們看到優美的冬景,興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有了這種情感,就為進一步分析課文作了必要的准備.它起到了「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悅耳」的感知作用.
四、重視對學生的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這一環節,在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對課堂教學的進程和效果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應多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而且還要照顧到全體學生.我們不要總是把那些鼓勵的、肯定的話語只送給優等生或中等學生.我在實際的教學中不但給優等生以積極的評價,讓他們思維更加活躍、更富有創新精神,我還積極尋找差等生的閃光點,給他們以鼓勵和正面引導,從他們美滋滋的表情,可看出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樣師生之間的配合更加默契,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希望我們每一位教師都不斷地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讓它像雨露一樣滋潤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進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