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B.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本體論,也叫起源論,陶行知認定教育來源於生活,主張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場所論。認定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校,主張教育要依靠社會的力量,應濟社會的需要。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認定在生活中教法、學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張事情是怎樣做的,學生就應該怎樣學;學生是怎樣學的,教師就應該怎樣教。教法和學法都來源於做法,統一於做法。
具體理念:
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2、「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6、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7、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2)陶行知的教育擴展閱讀:
陶行知認為教師的責任在於教學生學,而教師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來。不僅教師要教學同時也應該學習。也就是說教師教的與學生學的是聯系的,相關連的。同樣的,教師所教與自己所學的也要聯系在一起。如果教師做好了,教育的關鍵所在也就解決了。在當時所處的時代里,陶行知勇於實踐和探索,將自己的理論真正應用到教育實踐中。
他發表了許多著名論文和講話,比如《生活工具主義之教育》、《教學做合一》、《在勞力上勞心》、《行是知之始》等。他否認了王陽明所說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言論,並在其基礎上認為應該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將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國教育事業中,為中國現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陶行知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
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C.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現實意義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准。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理論在反傳統的舊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揭露並批評了舊教育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山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在當時的歷史下,對普及識字教育、掃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適應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要求"教"與"學"同"做"結合起來,同實際的生活活動結合起來,這對教師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當時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有積極作用,對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也有啟發之處。
D. 大家講講,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什麼樣的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有名的愛國志士。並且大家很多學校都有樓被命名為行知樓,以此來緬懷尊敬的前輩。大家說到陶行知先生,我們首先說的就是他的名字,他最開始名字是叫陶知行的,後來改為了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是我們都了解的一句語錄。陶先生是很講究做這個字的,他的教育理念也是要進行實踐,教學做合一是陶先生的理念之一,他認為,我們是要在做上學的,因為實踐才是根本的,大家只有行動起來才會有知識的收獲。
要有知識,還有會去做,運用好知識,這是陶先生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E. 陶行知生活教育學理論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陶行知生活教育學理論的基本內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個方面。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所謂的生活即教育就是把生活本身當做一種教育來進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為學習的對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給我們知識。
2、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結合當時並非所有人都能夠接受教育的社會背景,陶行知反對這種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會即學校,以此來推動大眾的普及教育。而社會即學校的核心在於要求擴大教育的對象、學習的內容,讓更多的人受教育。
他認為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校,這樣的話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學生、先生可以多起來。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校的主張和生活即教育一樣,也在於反對傳統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相脫節、相隔離。
3、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即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
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意義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認為生活教育理論在反傳統的舊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
它揭露並批評了舊教育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這對教師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當時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有積極作用,對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也有啟發之處,因此在答主觀題的時候也可以加入這些觀點作為自己加分亮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生活教育
F. 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1、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認為,自從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人類的生活,也就有了人類的教育。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生活是不斷前進的,教育也要不斷進步。他認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
2、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伴隨「生活即教育」而來。陶行知「社會即學校」的基本觀點:學校要與社會統一,把社會辦成一個大學校,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內的大教育體系。
3、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用陶行知的話來說,「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
(6)陶行知的教育擴展閱讀:
陶行知認為教學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與學的中心。教學做三者是密切相關的,但是都統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學的中心,教者學者都要在「做」的實踐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他以種田為例,種田要在田裡做,便在田裡學,在田裡教。教師拿做來教才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才是實學。他特別強調「做」在獲得知識過程中的作用。
G.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創新。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對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不僅創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
細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創新猶如一根金線,貫串於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個部分。創新在這里指革除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舊」,創立與社會、歷史進步相符的「新」。創新還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掙脫教條的束縛,從僵化習慣性思維中走出來的含義。
陶行知思想教育的表現: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創新,也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他針對舊教育把培養「人上人」作為目標的現象,指出新教育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中人」。
早在他創辦南京安徽公學時就為這所學校提出三個教育目標:研究學問,要有科學的精神;改造環境,要有審美的意境;處世應變,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
H.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說,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須與生活相聯系,只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積極向上。
社會即學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結論。陶行知主張學校教育的范圍不在書本,而應擴大至大自然、大社會和群眾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會和群眾學習,使學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緊密相連,形成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反對以教為中心,主張教學做合一。
這就從教學方法上改變了教、學、做的分離狀態,克服了書本知識與生活實踐脫節、理論與實際分離的弊端。
簡介:
陶行知,漢族,安徽歙陶行知縣人,畢業於金陵大學(1952年並入南京大學)文學系,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曾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務主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幹事,先後創辦曉庄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
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鍾錄》、《齋夫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
I. 陶行知教育孩子有什麼特點
陶行知先生主張生活即教育。
他說:「生活即教育,是把一隻鳥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鳥放在籠子里。」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社會即是學校,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只有和生活相融,才能產生生命活力。
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
1
生活教育這個名詞是被誤解了。它所以被誤解的緣故,是因為有一種似是而非的理論混在裡面,令人看不清楚。
這理論告訴我們說:學校里的教育太枯燥了,必得把社會里的生活搬一些進來,才有意思。隨著這個理論而來的幾個口號是:「學校社會化」、「教育生活化」、「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
這好比一個籠子裡面囚著幾只小鳥,養鳥者顧念鳥兒寂寞,搬一兩丫樹枝進籠,以便鳥兒跳得好玩,或者再捉幾只生物來,給鳥兒做陪伴。小鳥是比較的舒服了,然而鳥籠畢竟還是鳥籠,決不是鳥的世界。
而可怪的是養鳥者偏偏愛說鳥籠是鳥世界,而對於真正的鳥世界的樹林反而一概抹煞,不加承認。假使籠里的鳥,習慣成自然,也隨聲附和的說,這籠便是我的世界;又假使籠外的鳥,都鄙棄樹林,而羨慕籠中生活,甚至以不得其門而入為憾,那麼,這些鳥才算是和人一樣的荒唐了。
2
我們現在要肅清這種誤解。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Life ecation means an ecation on life,by life and for life)。
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在這個理論指導之下,我們承認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
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過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過糊里糊塗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塗的教育;過有組織的生活,便是受有組織的教育;過一盤散沙的生活,便是受一盤散沙的教育;過有計劃的生活,便是受有計劃的教育;過亂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亂七八糟的教育。我們要想受什麼教育,便須過什麼生活。
J.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怎樣的呢
陶行知是一個備受世人敬仰的著名教育家,也是一個偉大的抗日戰士。“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在教育上很有自己的心得和思想,他提出過很多著名又實用的教育理論。這些教育理論不僅讓世人很有啟發,也對老師的教育工作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很有幫助。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知行合一的道理,陶行知本人也是一直在踐行這個道理。除此之外陶行知還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論。
教學做合一的意思是教育和實踐是統一的,教育的時候既要注重知識,也要注重實踐。個人認為這個理念是說一個人不能只是死讀書,還要用行動來結合書本知識,從行動中獲得更多知識。而且在教育中實踐是很重要的,實踐才能出真知。這個教育理念也蘊含著知行合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