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個別教育
(1)小學教育可以實行「語、數包班制」。小班化教育的學生數量基本應保持到普通班的一半,這樣學生的作業減少了,老師批改的總量也減少了,教師面對學生的各種任務的總量也減少了,這就促進了教師有時間身兼兩科的可能性,而且小學課程的專業性並不是很強,只要教師本身素質過硬,身兼兩科應該不成問題。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師身兼兩科教學,可以盡可能多地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盡量避免學生出現偏科狀況。因此,學校管理者在實行「語、數包班制」時,一定聘請綜合素質較強的教師。
(2)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狀況對課程的設置有所改變。學校的管理者除按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課程計劃開設外,在不增加周課時總量的基礎上,應適當調整學校課程,比如每周開設一節計算機游戲課、一節英語口語課,從小培養學生對計算機、英語的興趣,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另外,調整活動課程,每周開設一節「夥伴交往」活動課。這樣,通過教育資源、環境、課程的重新配置、整合,就能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良的人文教育環境與個性化學習環境。
(3)學校應為教師提供教學所用的多媒體設施。傳統的單靠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工具已經顯得陳舊落伍了,教學的多途徑,多向比較和多流派化將有利於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造性的提高。而小班化教育管理既然給予了教師充足的時間,教師就應該利用這些時間改進教學方法,配合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針對學生的個別化教育設計備課講課。因此,課堂上的教學手段應不斷地得以提升,教師應該使用現代化的科技為學生們設計有針對性的電子課件。為此,有條件的學校教育管理者應該積極地為教師的講課提供現代化的設施。
(4)學校的管理者應建議教師在課上課下多組織師生互動活動。「親其師,信其道」,小班化教育給予了學生更多地親近教師的機會,也給予了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的時間,所以師生應該共同地充分利用,而小學生在這方面的自覺性比較差,因此,教師應該在這方面多加引導。比如,教師可以從容地走下講台,面帶微笑,來到學生們中間,向他們發出第一個邀請,和學生面對面地交談,手拉手地游戲,營造出一種生動活潑快樂的教學氣氛,使學習融洽而富有吸引力,使教室成為學生喜愛的學習樂園,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使他們自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這樣,一個安全的、多項型的交流活動因此而產生了,在這樣的氛圍里,師生、學生之間的交往之門就很容易地打開了,這樣的課堂就成了師生共同參與,合作交流的多邊活動的場所。總之,小班化教育是對現代教育管理體制的一次有意義的創新,通過小班化教育管理,學校將不再是一個僅僅教會學生知識的地方,還是一個培養學生面向未來,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地方,校長們應盡力去推動。
B. 小班常規教育有哪些
小班常規教育內容:
一、來園常規
1、來園時不哭鬧,學習向老師、同伴問好,情緒穩定時能與家長告別再見。
2、能在成人引導下不懼晨檢。
3、在成人幫助下,將脫掉的外衣掛(放)到指定位置。
4、在成人幫助下,參與晨間戶外活動或室內各種活動。
二、飲水常規
1、認清自己的水杯標志,會自己取水杯,能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不用奶瓶等飲水用具飲水。
2、學習正確的喝水方法;從口杯櫃中取出自己的杯子,放在自己座位的桌前方,等待老師倒水,或在老師指導下在保溫桶邊學著接水。坐在桌邊雙手端杯,一手拿杯把,一手扶著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身體坐正,不灑水,不玩水杯,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處。
3、不喝生水,願意定時飲水,口渴時隨時向成人要喝水
4、喝水時不說笑,不邊走邊喝水,不玩耍,不浪費水
三、如廁環節
1、知道大小便去廁所,不隨地大小便,不把大小排在池外,能分清男女廁所
2、有大小便要求需及時告訴老師,逐漸學會自理大小便,學習自己擦屁股,自己提褲子。
3、幼兒如廁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上下台階,小心滑倒。
4、不在廁所逗留,玩耍,打鬧。
四、區域活動
1、知道各區域名稱,明確區域的空間方位,能說出自己在什麼活動區做什麼工作。
2、學習並理解簡單的區域規則,活動時要愛護玩具材料,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取放材料。不把去域材料隨意帶到其它區域,玩完後放回原處,學習按區域材料標志歸放材料。
3、會自選活動區的活動材料及選擇游戲夥伴,游戲內容。
4、學習並能掌握各區域的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戶外體育活動
1、在教師引導下,願意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
2、願意學習體育運動中走,跑,跳,爬,攀岩,鑽等的基本動作,動作基本協調。
3、會跟著教師做模仿操,輕器械操等,動作基本合拍,動作基本協調。
4、會選擇不同體育器械活動,能夠掌握簡單運動器械的基本玩法。
5、知道戶外活動時不隨意離開成人和集體,在老師指定范圍活動,不互相擁擠,玩體育器械知道注意安全。
6、身體不適,及時告訴老師。
7、會與成人收拾整理活動器械和體育活動玩具。
(2)小班個別教育擴展閱讀:
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在中國屬於學校教育系統,和學校教育一樣,幼兒園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所沒有的優點,如計劃性、系統性等。
幼兒園教育以幼兒園教師為主要對象,致力於宣傳黨和國家的幼兒教育政策,反映幼兒教育研究與改革成果,交流幼兒園、托兒所、家庭教育經驗,介紹國內外幼兒教育信息,提供幼兒教育活動材料和教學參考資料。
這里牽涉到人的年齡階段的劃分和教育對象的階段劃分問題。人一生按年齡可分為若干階段,如嬰兒期(0~3歲)、幼兒期(3~6歲)、兒童期(6~11、12歲)、少年期(11、12~14、15歲)、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年齡特徵、不同的需要。因此,要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教育必須分階段進行。
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
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在中國屬於學校教育系統,和學校教育一樣,幼兒園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所沒有的優點,如計劃性、系統性等。
3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一個特殊的性心理發育階段,心理學上稱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舉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舉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為男性化女孩。這稱為性角色畸形。
總之,幼兒是智力開發、人格健全、性教育的關鍵期。在幼兒教育上,主要是引導幼兒正確的思維方式、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來應付以後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所以,幼兒教育是決定人生命運與幸福的終身大事。
在中國傳統教育的影響下,大家普遍認為早教就是針對嬰幼兒展開的教育 ,其實不然,早教的實質不只是對孩子,在孩子接受早教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也很重要。外國早教專家很早就指出「親子互動」的重要性,父母是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同樣身為教育者的父母也需要學習早教知識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各國早教專家們也致力研發科學的親子互動課程,當前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專業還是國外的一些知名早教機構,其中美式早教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完善,很多美式早教機構在教學中採用雙模式教學,把孩子和家長都作為教育對象,並且在教學過程中讓父母也盡量參與進來,鍛煉孩子與家長的協作能力和默契感。
C. 小班家長工作和個別教育
一、怎樣順利度過入園關
到一個新的集體環境中生活,幼兒都有一個適應過程。對於剛入學的小班新生尤其如此。孩子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總是陪伴身邊的親人,來到一個新的陌生的環境,周圍是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小朋友,難免會傷心難過,建議家長:
1、表現出積極態度
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與孩子的告別應該簡短親切,如果父母們猶豫或延長你們的告別時間,孩子們將更難分開,當然,你的孩子會一邊哭鬧一邊死死地抓住你的手或衣服不放,這時家長千萬不要依依不捨、欲走還留,甚至還抹把眼淚。更不能看到孩子情緒反應較大、哭求不停而答應孩子過幾天再去。孩子雖小,但對家長的心態很敏感,家長的妥協只會延長孩子不適應的時間,所以家長要狠心堅持送孩子,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當然孩子在哭,走出教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們老師會有許多方法平息孩子的情緒。孩子入園後家長應立即離開,不要偷偷地到幼兒園看望孩子,一旦被孩子看見,本來已趨穩定的情緒又會風浪再起,這樣對孩子有害無益。切勿刻意渲染孩子入園的緊張氣氛,盡量以平和的心態對待,避免將你的緊張傳遞給孩子。因為幼兒園的生活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幼兒最需要夥伴和游戲,幼兒園的生活環境也是家庭生活環境無法替代的。
2、為孩子建立安全感
因為分離能觸發被拋棄的感覺,因此在送孩子來幼兒園的第一個月,你應該盡可能保持孩子的生活有規律。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講清楚你將去哪兒,什麼時候會回來接他,你可以說:「你和老師、小朋友呆在一起的時候,媽媽去上班,放學時我就來接你。記住,媽媽和爸爸一定來接你。」
3、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孩子在家的時候,家長應有意地按幼兒園作息時間安排孩子的活動。幫助孩子建立適宜的午睡習慣,我們幼兒園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20。早上入園時間為7:30左右,晚上在家睡眠時間最好不要晚於9點。同時培養孩子在家獨立進餐,用小杯子喝水,自己洗手,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的能力。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規則,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比如,飯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處等,不要讓孩子在家中隨心所欲、毫無規則意識,否則孩子入園後,面對幼兒園的各項要求會無所適從。
4、讓孩子用語言表達願望
孩子在家的時候,跟父母交流可能不用說話,僅僅一個表情或一個動作就能讓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到幼兒園以後,有些表情和動作就難以被老師或同伴理解,以至孩子的願望得不到滿足,會使他們感到委屈,從而影響孩子上幼兒園的情緒。因此,要告訴孩子在幼兒園有什麼需求要主動跟老師說。另外,父母對孩子說話時,也要盡量清楚、禮貌、語氣溫和,發音準確,不要用疊音字。
5、為孩子創造交往的機會
從孩子入幼兒園起,就標志著集體生活的開始。與獨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將與許多小夥伴一起生活。因此,家長應教孩子學會關心他人,與同伴分享玩具與食品,體驗交往的樂趣,幫助和安撫身處困難環境的人。平時有空家長也可有意為孩子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孩子在具體的交往環境中學會與人交往,幫助孩子早日適應幼兒園生活。
6、送孩子入園初期,家長要和老師及時溝通,把孩子的個性特點及在家的生活習慣詳細向老師介紹,以便老師更好地接近孩子,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同時要在孩子心中樹立老師的形象,告訴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和媽媽一樣愛你,喜歡你。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很重要,孩子對幼兒園的畏懼心理希望從老師那裡得到一份安全感。家長不能流露出對老師的不放心,或說一些諸如「不聽話就把你送幼兒園讓老師管你」的話,這樣無意間把幼兒園變成了懲罰孩子的地方,老師成了孩子心目中的「大灰狼」。孩子是很敏感的,他會從大人的態度中感覺幼兒園是不安全的地方,當然就更不願上幼兒園了。對依戀性強的孩子,可帶他最喜歡的玩具入園。對幼兒來說,在陌生的環境里,有自己熟悉的物品陪伴,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其孤獨感和不安全感。
7、家長可以有意多和孩子談些幼兒園的趣事,並把從老師那裡了解的孩子在幼兒園的良好表現反饋給孩子。如告訴孩子,老師今天誇你乖,吃飯不挑食、不剩飯,手洗得也很乾凈,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時很謙讓,你真棒等等,以強化孩子對幼兒園和老師的親近感。只要與老師親近了,和小朋友熟悉了,孩子也就適應了。 孩子的適應能力和可塑性都是很強的,只要堅持送孩子入園,一般兩個星期左右就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但個別孩子(如家長過分呵護、包辦、自理能力較差)就比較難適應。對於這種情況,家長不妨改變一下教育方式,並多與老師溝通,同時注意留心孩子的進步,及時予以肯定,進行有效強化。
二、安全方面
應該說,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幼兒園也一直將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盡管「告家長書」已發放到各位家長手中,但我還必須強調有關接送方面的問題。
(一)接送的注意事項
1、嚴格遵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早上送孩子入園不得早於7:00,下午4:00接孩子。
2、 明確接送人。接送人要相對固定,如委託他人接孩子,必須對老師說明情況,或者打個電話也行。
3、加強安全教育。早上出門之前,要檢查孩子的口袋是否有異物,如小刀、硬幣等。家長必須把孩子親自交給老師,孩子有情緒、身體方面的情況可以和老師做個簡短的交流。下午接孩子時,必須提醒孩子和老師說過「再見」後方可離開,不要在幼兒園內逗留。(如果在操場上活動家長要盡到看護人的職責。)
4、請家長每天關心一下家園共育的一些文章,相互交流溝通。
5、家長們要留心我們校信通所發的一些通知,如果需要帶一些物品或材料,請家長大力支持與配合。
三、常規培養
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在家不守規矩,老師你得好好管管他。」其實,幼兒園里的規矩我們稱其為「常規教育」。試想,教室里亂七八糟,孩子怎會有安全感嗎?而幼兒園制定各項常規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形成秩序感,使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便於班級管理,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處理人和人、人和事的關系。在生活方面應能做到以下幾點:
1、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能將玩過的東西歸類放好。
2、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獨立喝水、進餐、洗手、入廁,學習穿脫簡單衣服、鞋子。
3、願意參加各項集體活動,嘗試和同伴學習分享等待、體驗其中的快樂。
4、學習安靜地傾聽他人講話,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並進行行動。
5、愛護幼兒園的玩具,不與人爭搶。
6、在成人引導下,能逐漸注意和親近周圍環境中熟悉的諸如花草樹木、小動物等美好的事物,並產生愉快的情緒。
7、會主動地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
8、引導幼兒隨時注意安全,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那麼,對於違反規則的孩子,怎麼辦? 這恐怕是很多家長都很關心的問題。我想,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很多時候違反規則都是無意的。我們常常用講道理的說服教育,讓孩子明白規則的要求。對於經常違反規則的幼兒,我們則採取「冷處理法」。如暫時讓孩子停止游戲,不滿足孩子的要求等。家長也可以試一試。
孩子之間有了矛盾怎麼辦?孩子間出現矛盾很正常,而幫助孩子合理地解決矛盾,更能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建議家長要保持冷靜,可先向教師了解情況,和教師一起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千萬不要對著別人家的孩子指責一通,這樣做對雙方孩子的影響都是不利的。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在孩子學習自理能力技能過程中,請家長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樹立他的自信心,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吃飯、穿衣。三、四歲的孩子什麼都想「自己來」,卻什麼也干不好,如果家長還是以「你還小」、「你不會」來扼殺他們的「自主性」的慾望,那麼就會阻礙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孩子想「自己吃」、「自己穿」就順勢教會他們生活自理的本領,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讓孩子學著從自己的事情開始自立,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愛心,懂得關心他人,這才是父母為孩子獲得一生幸福而留下的最大本錢,只要父母做個有心人,生活無處不教育。另外,孩子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勇於面對困難,敢於克服困難,去爭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獨立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這種堅強、獨立、自信,正是適應未來社會的高素質人才的良好個性品質。
各位家長,我們願意與您攜手,一起把孩子教育好。也希望各位家長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如果我們的工作中有什麼沒有做到、想到、注意到、疏忽到的,請及時和我們溝通,告訴我們,以便我們及時改正、糾正。讓我們彼此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溝通、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真誠,為孩子搭起一片成長的天空!讓孩子們愉快的渡過入園的第一個學期!希望在座的各位家長能在以後的日子裡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的工作! 謝謝大家!
D.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與效果是什麼
小班幼兒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與效果如下:
1、觀察記錄:記錄時間最好是在活動區活動時,這時孩子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致表現能加不受限制,以便更真實的記錄孩子們的日常行為。 觀察記錄要有側重點,繁簡適當。
2、分析措施:分析記錄的基礎上,教師要以專業的知識為依託進行分析,找出幼兒出現這種表現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葯。
觀察記錄:
月月抓著玩具的一頭,美美緊緊地抓著玩具的另一半。兩個人都沒有鬆手的意思,邊搶嘴裡邊喊著:「我玩!我玩!」是誰先拿到的玩具已經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在這樣搶下去,玩具一定就要毀在他們的手裡了。
幼兒園小班階段特點是:
有獨立傾向,生活自理行為開始出現
小班幼兒在日常生活紅開始表現出獨立的傾向。他們嘗試著自己洗手,用小匙進食,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等。在如廁方面懂得表示需要,並能在成人幫助下自行如廁。但由於受動作能力發展的制約,動作仍然遲緩、笨拙,生活自理行為還需要成人幫助。
原因分析:
銘銘從小由爺爺帶大的,爺爺對他疼愛有加,每天來接送都是抱著他的。銘銘在家裡非常的自由,沒有睡午覺的習慣,喜歡走出去玩。
採取措施:
個別教育,給予銘銘「特別的愛」,午睡陪伴著他,在一日生活中積極發現他的興趣愛好。與家長共同商量、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請家長在家裡積極鼓勵、疏導幼兒的入園焦慮,並在家裡也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E.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一、關注小班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
《綱要》提出:「根據幼兒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長期的生活里逐漸形成的,它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小班幼兒年齡小、能力差,但卻是培養各種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單憑呆板的說教,會使他們無所適從,只有採取適合他們心理特點的方法、措施,才能使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逐漸養成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順利達到目標。
(一)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幼兒的思想很單純,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所以對於自己啟蒙老師的言行舉止尤為上心,老師不雅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可能誤導幼兒。老師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幼兒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魅力,來影響孩子、教育孩子。老師平時能夠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就往往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突顯了教師言傳身教的重要性。比如:教師看到書架上掉下很多書,就可以對正在玩耍的小朋友們說:「你們看,書掉在地上了,你們是喜歡看干凈的書呢還是喜歡看不幹凈的書呀?」然後當著小朋友們的面把書一本一本地撿起來放回書架上。此後有這種情況出現,小朋友們就會很自覺地爭著撿書。類似的扶起倒地的椅子,把地上的垃圾撿起來丟到垃圾桶里。
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影響就逐漸發展成一種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維具體形象,家長的良好行為習慣是孩子學習的直接範例,家長的行為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如排隊購物、讓座、不隨地吐痰等到細節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帶頭不做。
(二)寓教於樂的必然性
幼兒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而游戲則是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學游戲對幼兒進行生活習慣的培養教育。如教育孩子講衛生、愛清潔,不亂丟果皮紙屑,設計了系列活動:「吃了東西為什麼要漱口?」、「毛毛的袖口」、「果皮應該放哪裡?」、「駝背的大拇指」等,運用直觀的教具、模具、木偶表演、講故事等方法引導幼兒對良好的生活衛生概念有較具體的理性認識。又如在教育幼兒飯後漱口、保護牙齒的教育活動中,准備了兩盤清水,讓幼兒吃完東西後漱口,把漱口水吐在其中的一盤水中,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兩盤水有什麼不一樣。幼兒通過觀察,發現「這兩盤水不一樣,一盤很乾凈,一盤有很多臟東西」,又通過討論和老師講解,幼兒知道了臟水是漱口的水,是人們吃了食物後粘在牙上、藏在舌頭底下和牙縫里的食物,要是吃了東西不漱口,時間長了口腔里的就會長細菌,細菌就會侵襲牙齒,使牙齒變成蟲牙。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對漱口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進一步加深認識,老師通過對有的幼兒牙齒潔白、有的幼兒牙齒霉爛等現象進行比較,讓幼兒在比較中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三)妙用兒歌的可行性
兒歌是兒童文學作品中的一種體裁,極其短小精悍,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在對兒童進行生活常規教育時,我經常使用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掌握生活常規的要領。比如在洗手的時候,我邊教幼兒一邊洗一邊念兒歌:「小朋友,來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縫,洗手腕,看誰洗得最干凈。」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之中根據兒歌引導的步驟完成了洗手的動作。另外,老師可根據幼兒的情況和各環節的情況,隨機地編念一些兒歌,來幫助幼兒掌握常規環節,從而在愉快的氛圍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個別教育的必要性
在常規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要研究影響遵守常規的原因和幼兒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異,而情緒、經驗、疲勞或環境則是構成破壞規則的因素。教師要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進行教育。比如我們班上有一名幼兒叫皮皮睡覺時總有個習慣,就是手裡要拽著被角才能入睡。到了幼兒園以後,她外婆要求老師幫著改掉她的壞習慣。開始時,老師不讓她拽被角,她中午簡直無法入睡,後來,有一天我對她說,被角太臟了,有細菌,你看小朋友都不拽的,漸漸地,她就改掉了這個壞習慣。
二、注重小班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助推器。有了興趣,再困難的學習活動幼兒也會樂此不疲。因此,能否激發幼兒的興趣,也是我們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點。尊重幼兒的天性,尊重幼兒的內在需要是愉快教育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緊緊抓住教育思想的轉變,充分尊重幼兒,多一分童心,多一分愛心,寓教於動,寓教於樂,讓幼兒在游戲中接受教育、在愉快的情緒中認識並養成良好的行為。如運用情緒情感的感染性、激勵性和動力性的功能,滿足幼兒愛表揚心理,在各項活動中,注意幼兒的年齡特點,言語的組織極富童趣,形象生動。又如,運用貼切的比喻方式,教師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幼兒,用真情和激情在教師與幼兒之間搭起一座橋梁,產生互相感染的效應,幼兒就會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活動中。
(二)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鞏固
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復訓練,逐步強化。如有的幼兒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櫃的習慣,老師就要有意識地組織幼兒進行收拾玩具的練習,並多次重復訓練,使幼兒養成不用提醒玩完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行為鞏固是指定期對幼兒的行為常規進行檢查和評比,使其能夠在生活常規的制約下自覺養成良好生活常規和鞏固已經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在行為鞏固教育時,老師要注意使用適當的激勵手段來促進幼兒堅持良好行為。在檢查中對行為習慣好的幼兒進行表揚,對較差的孩子個別幫助。評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對評比中行為表現突出的兒童在牆報上掛上小紅花,使其產生自豪感和榮譽感,以激勵其他幼兒學習。由於幼兒年齡小,每天評比一次效果較好。如為了養成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可以根據班級幼兒的常規要求,在值日生活動中開展了「小小檢查員」的活動,每天安排一組幼兒擔任班級的「檢查員」,讓他們檢查和評價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規表現,對幼兒的良好行為的養成作用很大,能夠有力地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培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貴在持之以恆
托爾斯泰說:「家長的責任是不能託付給任何人的,金錢買不到成功的孩子。」孩子們需要時間——家長的時間、大量的時間。教育的成敗貴在堅持。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可能一段時間信心十足,雄心勃勃,但好景不常,就半路夭折,結果全盤落空。所以,培育孩子良好的習慣,,需要時間,需要原則,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恆。時松時緊的遷就結果只能是推波助瀾,對孩子好習慣的養成百害而無一利。在幼兒園日常的行為習慣教育中,老師就要責無旁貸的持之以恆,對幼兒及時進行提醒引導,使之形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
當今時代,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都希望把幼兒培養成優秀的人,使幼兒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擁有健康的人格,擁有健康的人生、快樂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才能進步,祖國才有希望,所以,我們應該從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開始,強化對幼兒思想道德教育,這是父母及社會留給幼兒最為寶貴、受用終生的財富。
三、重視家園結合的小班幼兒培育模式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同樣離不開家庭的熏陶。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對孩子的生活照顧的是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結果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依賴性強的壞習慣。況且幼兒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斷發展變化,其行為習慣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兒園接受的行為模式,如果家長不配合,幼兒回到家後,可能很快便棄之一旁。因此幼兒園的教育是離不開家庭的配合和補充的。
幼兒園和家庭之間可以制定家園聯系表、家園信箱,使家長了解科學育兒的知識,對家長提出一些具體要求,要求家長督促幼兒嚴格執行,積極鼓勵有進步的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園定期召開家長會,組織家長圍繞如何培養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中的若干問題進行討論,組織各種親子活動形式,使幼兒家長真正了解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究竟有哪些內容,指導家長用科學的育兒方法,循序漸進,幫助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定期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可以讓家長親眼目睹幼兒在園的表現,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寓教育於游戲之中,讓家長和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受到教育。
家庭也要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創設和保持一種和諧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圍。幼兒在這樣的家庭中才會感到溫暖愉快,情緒穩定,得到愛心的熏陶,萌發自信心、上進心;其次,要創設優美整潔的家庭環境,使幼兒從小萌發愛美愛整潔,愛護物品,生活有規律等良好行為習慣。最後,要將教師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來,幼兒園要求孩子怎麼做的,在家裡同樣如此要求孩子。這樣,才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幼兒時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易於塑造,不良的行為易於糾正。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作為幼教工作者,必須重視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把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當成一件關系孩子健康成長和社會進步、振興民族的大事來抓。
F. 小班常規教育內容有哪些
小班常規教育內容:
一、來園常規
1、來園時不哭鬧,學習向老師、同伴問好,情緒穩定時能與家長告別再見。
2、能在成人引導下不懼晨檢。
3、在成人幫助下,將脫掉的外衣掛(放)到指定位置。
4、在成人幫助下,參與晨間戶外活動或室內各種活動。
二、飲水常規
1、認清自己的水杯標志,會自己取水杯,能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不用奶瓶等飲水用具飲水。
2、學習正確的喝水方法;從口杯櫃中取出自己的杯子,放在自己座位的桌前方,等待老師倒水,或在老師指導下在保溫桶邊學著接水。坐在桌邊雙手端杯,一手拿杯把,一手扶著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身體坐正,不灑水,不玩水杯,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處。
3、不喝生水,願意定時飲水,口渴時隨時向成人要喝水
4、喝水時不說笑,不邊走邊喝水,不玩耍,不浪費水
三、如廁環節
1、知道大小便去廁所,不隨地大小便,不把大小排在池外,能分清男女廁所
2、有大小便要求需及時告訴老師,逐漸學會自理大小便,學習自己擦屁股,自己提褲子。
3、幼兒如廁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上下台階,小心滑倒。
4、不在廁所逗留,玩耍,打鬧。
四、區域活動
1、知道各區域名稱,明確區域的空間方位,能說出自己在什麼活動區做什麼工作。
2、學習並理解簡單的區域規則,活動時要愛護玩具材料,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取放材料。不把去域材料隨意帶到其它區域,玩完後放回原處,學習按區域材料標志歸放材料。
3、會自選活動區的活動材料及選擇游戲夥伴,游戲內容。
4、學習並能掌握各區域的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戶外體育活動
1、在教師引導下,願意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
2、願意學習體育運動中走,跑,跳,爬,攀岩,鑽等的基本動作,動作基本協調。
3、會跟著教師做模仿操,輕器械操等,動作基本合拍,動作基本協調。
4、會選擇不同體育器械活動,能夠掌握簡單運動器械的基本玩法。
5、知道戶外活動時不隨意離開成人和集體,在老師指定范圍活動,不互相擁擠,玩體育器械知道注意安全。
6、身體不適,及時告訴老師。
7、會與成人收拾整理活動器械和體育活動玩具。
(6)小班個別教育擴展閱讀:
幼兒常規教育是幼兒德育內容之一。對幼兒進行正確執行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具體制度和行為准則的教育。通過入園、晨檢、早操、上課、游戲、勞動、娛樂、散步、盥洗、進餐、午睡、喝水、入廁、穿脫衣服鞋帽和離園等各項活動。
使幼兒學會按時作息,有規律地生活,愉快、穩定、有秩序地參加活動,形成一系列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衛生習慣,掌握最基本的活動技能,保證幼兒身心健康、行為文明,並能較好地適應集體生活和符合各項活動要求。
教育中應注意:(1)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新規則;(2)講解說理與掌握技能並重,使幼兒知道執行規則的意義,掌握實行每項規則的方法和程序;(3)對執行常規有特殊困難的兒童,深入細致地進行個別教育;(4) 經常練習、檢查和督促,使幼兒的行為逐漸熟練,成為習慣。
G.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午睡常規
小班幼兒良好午睡習慣的主要目標:
1、培養幼兒正確的睡姿,右側卧睡,不趴著睡不蒙頭睡。
2、幼兒在成人的幫助下睡前脫掉外衣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會蓋好小花被,起床時穿上外衣和鞋子。
3、讓幼兒安靜就寢,醒後小便輕輕地走路,不大聲講話,不吵醒別人。
4、培養幼兒不憋尿、不尿床、及時小便的好習慣。
5、午睡時不咬被角和拉鏈,不吮手指,不拿小石子、鈕扣、玻璃球等危險物品,注意安全。
我班是採用以下方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午睡習慣的:
一、個別教育。
幼兒來自於各個地方、家庭,他們之間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養成的睡眠習慣也不同,在午睡中我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教育。如孫傑小朋友剛入園時不論活動、吃飯、午睡都抱著一隻小熊長毛絨玩具,他媽媽說從小就養成了這個習慣,要求老師幫他改掉這個毛病。開始午睡時我給他拿走,他又哭又鬧不睡覺,我只好給他,一連幾天長毛絨玩具有時掉在地上,有時拖在地上,每當這時我給他講道理說毛茸茸玩具臟了上面有細菌,拿著它手上沾上細菌會生病的,有意識地讓他明白整天拿著長毛絨玩具不好。有一天午睡我趁他睡著了把玩具藏了起來,他醒後向我要玩具,我說:「你的玩具太臟了我給你洗了。」第二天他又向我要,我說還沒曬干呢,然後轉移他的注意力,我陪他玩積木、講故事、做游戲,漸漸地他不要了,不拿它也能正常午睡,正常活動了。
二、循序漸進。
班級幼兒剛入園午睡時,大多數睡不著,有的哭有的鬧,我想應該先穩定孩子的情緒,要慢慢來逐步提高要求。於是我說誰不哭誰就早來接,誰不哭誰就玩積木,我讓睡不著的小朋友在教室里玩積木,又過了兩天我不讓小朋友玩積木了,我給小朋友講故事聽,再後來讓小朋友躺在床上閉著眼睛聽,睜開眼睛聽我就不講了。從睡眠時間上也是漸進的,剛開始小朋友睡得晚醒的早,都睡醒了還不到起床時間,我讓小朋友悄悄地起床小便、喝水、玩積木、做游戲,後來小朋友醒後可以睜著眼躺在床上休息,到老師說起床後再起床,漸漸地小朋友養成了按時入睡按時起床的好習慣了。
三、用事例說服。
小班幼兒第一次離開家來到幼兒園,一方面有些膽怯,一方面還要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我格外耐心細致地關照每一位幼兒,我利用早晨入園後、自由活動和下午離園時與個別幼兒溝通談心交朋友,在集體活動中利用兒歌、故事、歌曲、游戲等內容與幼兒交流,讓幼兒明白為什麼要午睡,怎樣午睡才是好寶寶。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直觀形象,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很感興趣,我就利用本班小朋友的事例來說服孩子。如剛開始午睡時有的小朋友哭或者隨便說話,班內宋婉鑫陽小朋友午睡睡不著,下午回家後連晚飯也沒吃就睡著了,我讓宋婉鑫陽小朋友告訴全班小朋友晚上睡醒後餓嗎?晚上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了嗎?還有一個小朋友熊智睿,中午翻來覆去不睡覺,下午小朋友活動時他卻無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打瞌睡,還差點摔倒,我讓小朋友看一看他的表現,小朋友們都明白了要安靜地午睡,不影響別人休息,自己也要按時午睡才是好寶寶。
四、家園配合。
俗話說家園配合得好,事半功倍;家園配合得不好,事倍功半。我主動利用幼兒入園離園時間與家長交流幼兒在園一天的表現,尤其是對幼兒午睡方面交流
得很多,對午睡表現好的請家長表揚鼓勵,對午睡不好的請家長多引導孩子按時午睡改掉不良午睡習慣。我班有少數幼兒午睡時有的咬被角,有的吮手指,還有的玩自帶玩具等物品,我主動和這些孩子的家長交流,說明這些習慣不衛生也不安全,請家長在家裡多提醒幼兒改掉這一缺點,一有進步就表揚鼓勵,給孩子樹立自信。在對幼兒良好午睡習慣的培養中我都主動和家長交流配合,做到了家園一致,使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午睡習慣。
H. 小班教育隨筆200篇
小班教育隨筆
開學以後,天氣依舊很冷,小朋友都穿著厚厚的棉衣、毛線衣、外套……,午睡的穿脫衣服也依舊是我們老師頭疼的一件事。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嘰嘰喳喳的互相幫助著,有點小朋友能幹點,能幫忙別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來;有的卻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著急;還有的更是趁勢和旁邊的小朋友打鬧嬉戲起來了……真是五花八門的什麼都有啊!再說起床的時候吧,「老師,你幫幫我!」「老師,你幫我拉一下!」……很多個聲音會同時從四面八方向你傳來,紅彤彤的小臉上都擺出了一副「請教」之相,有時候真是會讓我們老師手忙腳亂,頭皮也發麻。
這個學期開學不久,我就對這個現象仔細反思了,雖然孩子們年齡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還是有方法可以引導的。
這天起床後,我們老師故意對這些小傢伙的幫助視而不見,不一會兒,有的小傢伙不耐煩,自己穿了起來,不穿不要緊,一穿我們大呼上當受騙,原來很多孩子還是能夠自己穿的。除了幾個幼兒衣服太多,實在穿不進去,很多孩子還是走出了這關鍵性的第一步。
接下來,我們隆重地表揚了幾個會穿衣的孩子,並給他們頒發了紅蘋果獎。這下小傢伙們的士氣倍增,一個個都信誓旦旦的說自己也會穿,也要得紅蘋果,看得我們老師心裡直偷偷樂。
小傢伙們漸漸掌握了要領,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難度也很大,所以我們還讓孩子們相互合作,發揚互助精神,從那以後,每到睡前與睡後,教室里一片熱鬧紅火的景象,幫著拉袖子的、幫著扣紐扣的、幫著掏袖子的,孩子們忙得不可開交,「請幫幫我」、「謝謝你」等聲音不絕於耳。我們不禁感嘆:4歲兒童竟有如此精誠的合作精神,咱們成年人真自嘆不如啊
專家曾說過,兩歲的幼兒就有獨立穿衣的願望,3歲的幼兒已經具備獨立穿衣的能力,那為什麼現在很多幼兒到了6歲還不會穿衣服呢?這個都是「心軟」惹的「禍」呀!
發生在蒙蒙身上的轉變
記得小班幼兒剛入園的時候,蒙蒙就不愛說話,向其家長了解情況,也說蒙蒙在家也不愛說話,即使說話了,也是聽不出他到底在嘀咕什麼。一段時間下來,家長甚至擔心蒙蒙是個半啞之人。我們老師也非常擔心這個特殊的孩子,他的年齡在班中是最小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和別人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平時很多事情都要我們老師包辦代替,這樣下去對他的發展很極為不利。
經過查找資料,我也了解到,幼兒初期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培養幼兒說話能力,幫助幼兒在語言表述中認識周圍事物,對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抓緊這一時期訓練幼兒說話的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培養小班幼兒的說話積極性是十分必要的事。於是,我們採取了措施:
首先,從生活上多關心幫助他,與他多親近,逐漸消除他對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懼感。每天入園時,我都會熱情的與他打招呼,親切的同他談話,詢問他:「你有沒有吃早餐」、「你早餐吃了什麼呀」、「這件衣服真好看,是誰買的?」等等,使他覺得我像家人一樣在乎他,沒有忽視他的存在。
其次,在許多事情上,對他一視同仁,比如在點名的時候,也一樣要求他說:「到!」,「我在這里!」雖然第一次他說「我在這里」的時候,口齒很不清楚,聲音也很清,但是我還是很興奮,大大的獎勵了他一顆五角星。在上課的時候,也常常會問問他,「蒙蒙,你懂了嗎?」「蒙蒙,你來說一說!」 每次幫孩子穿衣服的時候,也會悄悄的和他說上幾句悄悄話,和他談談,逐漸的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蒙蒙也慢慢能說幾句比較清楚的話了。每天早上來園也可以自己喊老師早了。看著他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讓我非常感動。
第三,要加強與家園之間的聯系、溝通。蒙蒙一直是奶奶接送的,在家庭教育問題上,我覺得父母親給予他的教育不夠突出。家長對孩子說話能力這方面的問題也比較敏感,所以我想應該多利用一些適宜的機會,和家長多多交流溝通,幫助蒙蒙漸漸擺脫不能說、不敢說、不愛說的惡性循環。
相信只要我們真心的付出,相信他定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俗語說:「醫者,父母心」,我卻想說:「師者,父母心」。
橋
總是在流水與大地頂牛、賭氣的時候,或者在山險水急、山和水互不買賬的時候,橋就來了。橋將身子趴下,手搭牢這邊,腳踏實那邊,此時,爭強兩方便不由得笑了,氣也全消了。世間總有磕碰,有了橋,不知少了多少疙疙瘩瘩。
小班下學期,我們小三班的吳老師被調入小小班,所以,錢老師調入了我們班。所以開學前報到收費的時候,我就一一和家長們打招呼,告訴他們此事,大家對這樣的分配都沒什麼異議,於是我也就覺得這沒什麼問題。
幾個星期過去了,小班幼兒的情緒也漸漸都穩定下來了,只有個別的幼兒早上來園的時候還會哭哭鼻子,我們老師安慰引導以後,就能很快的穩定下來。然而,一天中午,我在電腦前列印東西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子怡爸爸的電話,子怡爸爸的語氣非常激動:「老師,我們子怡最近上幼兒園總是哭,你們班是不是換了老師了?怎麼小班下學期就換掉了老師呢?……」不容我說話解釋,他一口氣的說了幾分鍾,在我印象里,子怡爸爸40來歲,平時來接送,態度都很和氣,與我們老師笑眯眯的,說話不多,也沒有和我們過多的交流過什麼,今天這樣的態度令我一下子有點吃驚,他繼續說:「我知道你們老師平時很疼自己子怡,甚至比媽媽還要疼孩子,可是現在我們的孩子不想上幼兒園,你們幼兒園到底是怎麼搞的?你們園長電話多少?」他說話的中間,我也想和他解釋我們幼兒園的安排,還有孩子的一些情況,可是他的情緒一直都很激烈,他甚至說:「我很疼自己的孩子的,我今天是忍不住了,我知道我脾氣不好的,如果你們不把老師換回來,我是要打電話到教育局的!」當時我心裡就想,他這樣的火頭,看來我的解釋當場未必能聽進去,所以我就耐心的聽他說,讓他說完以後,我告訴他我會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的,請他等待我的答復。掛掉電話以後,我的心情久久的不能平靜,突如其來的這個電話,讓自己有所震驚,也有一些的委屈。
I. 小班幼兒個別教育觀察記錄表怎麼寫
小班個別幼兒觀察記錄(一):
小班幼兒日常活動中的觀察筆記
————記小沈的普通話提高
觀察對象:小班幼兒小沈
觀察時間:
小沈平時一向由媽媽給他接送,所以每一天來園較早。今日他又早早的第一個到校,媽媽一個勁地跟他說:「快叫教師早呀!」小沈沒有反應,低著頭繼續往前走。於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說:「小沈早上要跟教師怎樣說呀」他還是低著頭不看教師,我跟他說:「那你就看一眼教師吧,」他還是不肯看,更不用說說教師早。他媽媽嘆口氣說:「咳,這孩子真是的就是這樣不肯叫人,總在背後說,在家裡也一樣。在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他在跟小朋友一齊說話時聲音很響亮,可一到團體面前說話時,他就不敢大聲說,剛開始甚至還不敢上台。
觀察時間:
在與小沈的接觸中我還發現他的普通話語音十分不正確。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魚」。「一條魚,水裡游,都都單單在發愁.」於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說:「你唱得真好聽,如果你把都都單單唱成孤孤單單肯定還要好聽。你說說看:「孤孤單單。」並教給他發「孤」的方法,舌頭縮起來,不要碰祝讓氣從嘴裡發出來。孩子很樂意學,我讓他慢慢說。由於他一向習慣了說都都單單,所以一下子糾正有點難。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所以我說一遍,他也跟著說一遍。由於我是准備著而行的所以手裡還拿著小金魚的圖片。我拿著兩條小金魚的圖片,問他:「此刻這條小金魚還孤單嗎」他說:「不孤單了」「到底孤單嗎」「不孤單。」「那我讓這條魚離開他會孤單嗎」「你有姑媽嗎」「有幾個姑媽」我變著方法試著跟他談話,其實是想讓他練習發「孤」的發音。經過反復的練習,小沈對孤的發音有了提高,有幾遍已經能發對了。
觀察分析:
在觀察中發現小沈對g和d的發音區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話不正確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從小是由奶奶領的,所以平時普通話說得較少,普通話的詞彙也不多,總是根據自我的想像來說。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飯就說我要:「卡嘴巴」。這是他自我創造出來的詞。另一方面他比較害羞,說話時不敢看人家的眼睛,這樣他光靠耳朵聽而沒有看別人的嘴形發音。長此以往從而導致他發音的不正確。
措施:
1、家園共育
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普通話發展情景,讓家長平時也注意傾聽孩子的普通話,如有不正確的,及時給予糾正,並讓家長平時也能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在班級網頁與家園欄里共同宣傳有關普通話的知識。
2、給孩子供給在團體面前說話的機會
觀察小沈的行為,每次讓他到上頭來唱歌或念兒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麼拉衣服,要麼撥指甲。我沒有及時的批評他而是先告訴幼兒到上頭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後再表演。於是我就選擇他感興趣的活動,他很喜歡唱歌,所以我就選擇他很喜歡唱的歌曲讓他到上頭來唱,以減少他的窘迫感。這樣多叫他,他在團體面前說話更加自如了。早上不肯叫教師早,我一開始先應用小紅花來刺激他,這種方法雖然不是那麼妥當,但對低幼兒童來說還是有必須效果的。當我在發小紅花時我就跟他說:「小沈,如果你叫了,那教師就把小紅花發給你,這招還蠻有用的。所以有時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紅花來刺激他,於是他就叫了。並在平時的孝敬教育時也引導孩子要主動跟別人打招呼,跟別人說話時眼睛要看著別人,這樣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與孩子個別交談
小沈平時來園較早所以我經常利用早上的時間與孩子交談。在第二次的觀察中我就引導孩子如何來正確的發音,及時糾正孩子錯誤的發音。托班的孩子好模仿所以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點讓孩子學說正確的發音,但過於反復的練習,又會使孩子的學習顯得過於枯燥,所以我及時的應用方法,經過相關這方面的談話活動來練習幼兒的發音。比如我在讓幼兒學念「孤」時就尋找與「孤」相應的字詞來讓幼兒練習。所以我就問幼兒有沒有姑媽這事。平時還能夠利用給孩子穿脫-衣服、放學後等一些時間與孩子個別談話。傾聽孩子的發音並及時地給予糾正,讓孩子的錯誤發音糾正在萌芽狀態。
取得的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孩子的普通話發音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團體面前說話更加大膽了,此刻他也能主動舉手了。早上來也能跟教師說教師早,晚上走了也能主動說教師再見,但有時還會不肯說或者只跟一個教師說,可是比以前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
J. 小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有哪些有哪些
小班幼兒個案觀察記錄與分析措施如下:
問題表現:銘銘是個非常活潑、聰明的孩子。剛來幼兒園的第一個星期,發現他做什麼事情都不專心,總是走來走去,吵著要爺爺,對阿姨說自己要睡覺,對老師說要打電話給爺爺,讓爺爺快點來接他,但是到了午睡時間,他卻又按捺不住,說要去外面走走、玩玩。
於是,每天午睡時間,我就一直陪伴著他,銘銘喜歡拍著背睡覺,但是有時候,無論怎麼陪伴他,他都不能安心入睡,一直叫著要爺爺來接。
原因分析:
銘銘從小由爺爺帶大的,爺爺對他疼愛有加,每天來接送都是抱著他的。銘銘在家裡非常的自由,沒有睡午覺的習慣,喜歡走出去玩。
採取措施:
個別教育,給予銘銘「特別的愛」,午睡陪伴著他,在一日生活中積極發現他的興趣愛好。與家長共同商量、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請家長在家裡積極鼓勵、疏導幼兒的入園焦慮,並在家裡也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在幼兒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過程中,內部心理和外部環境的沖突會導致孩子各種偏異行為問題的出現,如自閉行為、退縮性行為、攻擊性行為等等,依戀只是其中的一種。
不論是幼兒有意或無意表現出這些偏異行為,老師及家長要及時引導幼兒改善這些行為,要有效幫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針對幼兒發育迅速但遠未完善的生理特點、天真純潔但容易受到傷害的心理特點、活潑好動但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活動特點等,我們更應將幼兒健康教育置於幼兒園工作的首位,強調「身心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