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2-06-27 01:50:31

❶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後反思怎麼

教後反思一般是根據你的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來寫的
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回,這個要根答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基礎來總結。
教學內容是否完成,時間上的安排是否得當,如果沒有完成要找出原因,是安排的內容太多,還是學生的接受能力,或者是教學方法的運用不得當。
最重要的是要寫一下,學生的反饋如何,在教學中的互動如何,那些東西用得好,設和用,那些不好,有什麼改進,怎樣會更好等等。
只要憑著做教師的直覺去寫,憑著做教師的責任心和進取心去寫,語言不需要太生動,關鍵是總結出一節課的優劣之處來就好。
至於寫法上,你可以按照講課的時間順序來寫,也可以抽出重點來寫,還可以分優缺點來寫。
但是一般課後反思有課程結束的那種,也有看見學生的作業練習之後的那種,如果寫的比較詳細建議看到學生的作業和練習之後再寫,內容更充實一些。

❷ 你好大樹的教學課後反思

本課以自然界中常見的兩種事物作為課題,比較接近學生生活,所以,我先讓回學生就課題答暢談自然界中這兩種事物的特徵。學生根據自身的理解從形象方面不難概括:小草很不起眼,而大樹則很高大。隨後,我質疑:如果小草和大樹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地位、身份的人,那麼你們認為,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樣的人?對於這樣的問題,學生很容易就概括出:小草象徵著低微不起眼的人,大樹則象徵著高貴顯赫的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是相通的,這樣設計,便於學生產生興趣,並且為下文學習鋪墊。

❸ 幼兒園中班《認識大樹》教案的設計意圖,重難點,教學反思

猜猜是什麼、小結、出示神秘的盒子。【重點難點】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這些東西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樹枝、利用各種感官感知大樹的各個部分、初步分享與樹相處的經驗。【活動過程】一?4。2、樹根、樹枝,這些是什麼,了解他們的作用,了解他們的作用,在哪裡見過【活動目標】1、樹根。3、果實分別裝盒子里水彩筆、知道四季樹木的變化?先聞一聞有什麼氣味,激發幼兒興趣。3。2。1、樹皮、打開盒子看看樹葉。【活動准備】樹葉,再摸一摸是什麼感覺、樹皮、果實、花、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幼兒利用各種感官來感知、花,就是大樹

❹ 如何修改國培中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1.專題行動研修板塊。根據個人自願申請,我被分到了第五研修小組。我們根據課堂教學問題確定了高段作文教學研究專題,在專家吳忠豪、唐懋龍引領下進行了多次專題性磨課、上課、教學反思,真實地體驗了一節優質課打造過程。同時,在丁煒教授的指點下,我們小組確定了語文課堂觀察專題研究。
2.工作坊研修板塊。我們欣賞了薛法根、徐鵠等名師精湛的教學藝術,學習了微格教學、課堂觀察、網路資料庫與BB平台使用等現代教學技術,進行了在專家唐懋龍引領下的教學設計、論文撰寫與修改等。在專家引領下進行「做中學」,大大深化了我們對現代語文教學的理解。
3.專家講壇板塊,由專家介紹各領域學術研究最新動態和研究成果,有「現代教學理論與小學語文教學、現代教學理論與兒童發展」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兩個專題。其間,我們聆聽了盧家楣教授的《新課改背景下從情感維度更新課堂教學理念》、吳忠豪教授的《國際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李學斌博士的《兒童文學的鑒賞與評論》、吳立崗教授的《作文教改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唐懋龍的《小學語文常規課教學》、沈大安的《閱讀教學設計策略》、王榮生教授的《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有效性反思》、李振村主編的《推動兒童與文本的世界融合》、吳念陽副教授的《兒童教育學心理學》……這一列的專家講壇,在我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一扇通向世界最新的語文教學研究成果的窗。
4.拓展性課程板塊。BB平台上提供了專家團隊開發的「教育教學理論」課程和「優質課課例研究」兩個專題的網路課程,我們可以在研修期間和研修後進行選擇學習。這打破了研修期間課程內容的限制,大大豐富了我們的研修課程,並把學習延伸向研修後。
一、聆聽專家講座,更新教育理念。
語文課究竟要教什麼?吳忠豪教授的專題講座《國際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課程改革》讓我視野開闊,聽了他講座,我們思潮起伏。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很少去想「語文課程形態」這樣的大事。吳教授引領我們從國際到國內,從精湛的教學理論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使我們明白了語文課不是教課文而是教孩子們語文學習方法!吳教授說:閱讀課不應教課文,而應該教語文。教材內容和課程內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教材內容不等於課程內容,課程內容考慮的是「教什麼」,而教材內容考慮的是「用什麼去教?」語文教學應把兒童語言發展放在首位。吳教授殷切地希望我們語文教師要認真地、仔細地從原理上去思考語文課應該怎麼去上這個問題。吳教授的講座啟示著我: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不要在教材內容的分析上花大量時間,而要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放時間讓孩子們在老師有效的指導下自主閱讀,並積累語言。其中,老師要把課文語言作為孩子們學習的第一對象,讓學生學會用課文語言去規范、豐富自己的語言。我們要讓閱讀教學去加大語言理解感悟與內化運用的力度,而不要一味地去教課文內容。我會努力把吳教授推崇的賈志敏語言學習三部曲——「入乎其內,化乎其中,遷移運用」正確運用到教學當中。
聽過王榮生教授的講座《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有效性反思》,學員們最大的感受是: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們一般都會按照教學參考書上的提示進行教學,不會多想什麼。而現在,我們在教學中原來不會去想的問題可能也會去想想了。教一堂課要看它的道理,看「教什麼」,看「怎麼教」,看「學得怎麼樣」。評一節課也要把握以上三點,評課需要有理論支撐的專業評價。王教授告訴大家:實踐性知識和經驗性知識固然非常重要,而教師如果要想突破自己原有的水平就必須去學習理論。在語文教學中,課文實際上只是個跳板,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要在學生原有起點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性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要多花時間把目標中的教學重點走實,而千萬不能設置太多的訓練點帶學生走馬觀花般學習語文知識點。教師的訓練點設置多了,學生肯定是學不扎實、學不牢固的。
通過這半個月的學習研修,我逐漸明白:語文姓「語」,語文教學要體現「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即以語言訓練為中心,特別是要加強語言的運用。「兩個基本點」即培養語文能力(聽、說、讀、寫、書),提高人文素養。要由「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由「教課文」變成用課文學語言、用語言。閱讀教學重視「表達」,最好的方法是結合課文教學,設計各種形式的表達練習,讓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對課文語言的積累,使理解和表達、積累和表達獲得多贏。本次國培研修給我留下最深刻的理念是:語言的學習是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 「把兒童語言發展放在首位」……吳忠豪教授的報告依然在我耳畔回響。 「用兒童文學的方法展開語文教學,於是你的課就成為孩子共同的喜歡。」這是李學斌博士的觀點。
二、走進名師課堂,領略人格魅力。
一直以來,我渴盼能有機會聽到名師的課堂教學,本次培訓讓我夢想成真。從盧家楣、吳忠豪、徐家良、徐鵠、吳立崗……還有我們的班主任唐懋龍老師的身上,我充分領略了名師的風采,他們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底蘊、人格魅力、精神面貌以及人生境界令我嘆服。
徐家良老師用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們,教師要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思想認識、情感與語言的積累,提高自己的教材把握力,把握作者的思路,理順作品的文脈,聚焦作品的語言,感悟作品的情感。
沈大安老師圍繞「閱讀教學過程的常規設計」這一主題,結合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教學案例,向我們具體講述了精讀課文教學的一般流程,提出了閱讀教學過程設計的指導性策略和建議,以求達到「積累語言,形成能力,發展思維,陶冶情操」的水平。最令人難忘的是,他知道我們分六個小組完成《去年的樹》板塊教學設計,讓我們學以致用。
從徐鵠老師的《名字的故事》教學中,我體悟到作文教學要變「為寫而寫」為「為用而寫」,把每一次習作設計成有趣的課堂實踐活動,讓其成為學生們生活的需要,引導學生先想好再說,先說好再寫,拉近閱讀與作文的距離,以閱讀教學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已過古稀的老人,教材願意無償提供,不遺餘力地做講座、上示範課,精神可嘉。
薛法根老師《哪吒鬧海》的教學令人眼前一亮,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教學之窗。他在引導學生復述故事之後,請學生站在東海龍王、哪吒這兩個人不同的角度上,向李靖說「鬧海」這同一件事情,教給學生「目的不同,說的重點也不同」這樣一種說話的方法,把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作為教學的重點,讓孩子越學越聰明,越學越有能耐,越學越儒雅。
走進名師課堂,如沐春風,如淋春雨,感受著名師名課的獨特魅力,欣賞著名師課堂教學的獨到設計,反思著自己日常教學的不足之處,真是受益匪淺。
四、參與專題研修,推動教學進步。
開班之後的第二天,班主任唐老師依據我們事先上交的最想研究的問題將全體學員分成六個組。我被分在第五小組,研究的專題是「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第一次小組活動時,全體成員經過研討決定以《最讓我難忘的一句名言》的教學為案例,開展行動研究。圍繞這一課,在唐懋龍老師的指導下,大家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流程,先後兩次對教學設計作了修改。上完課的第二天下午,小組結合教學現場實際情況進行了反思,並再次修改了教學設計。就在15日上午,唐老師在百忙之中又指導我們進行最後一次打磨。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思維碰撞中,我明白了作文教學的目標陳述要清楚,目標的制定必須可檢測,千萬不能模糊。教師必須重視評價、修改的過程,評價可採用分層評價,即是否切題,事例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修改的方式可以多樣,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徐鵠老師說過「閱讀課要教作文方法、教語言表達。閱讀教學不是讓孩子們了解內容,不要在情節上兜圈子。學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會語言表達,學會運用語言。」讓我更是深深理解了唐懋龍老師的話:「作文課要有閱讀課做鋪墊,學生才可以寫出好的文章。」從中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時刻學習教學理論的重要性。今後的作文教學,我將把這次專題研修活動中所學到的理念一絲不苟地堅持下去。
四、導師引領指導,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目標怎樣確定?在以往的教學中,確定教學目標應該是許多老師最不花心思的工作,因為教師用書上寫得清清楚楚,只要按課時劃分一下就可以了。雖說有時也對某些目標的要求有些疑問,覺得太高太虛,卻不曾將其當回事,靜下心認真思考。當閱讀教學小組在打磨課例時,徐家良教授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語文課是為孩子們上的,不是為聽課老師上的,更不是表演課。目標都沒有搞清楚,教學要走到哪裡去?檢測更無從說起。 像「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這一條,用抽象的概念去制定目標,教學效果是無法檢測的,教學目標的表述要字斟句酌。只有明確的目標才可以檢測。要站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年段的要求上思考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教學目標。從目標上看一看,哪些教學活動有效,哪些無效?所有的教學行為都要從目標上來,指向目標。而所有的目標又緊緊落實在語言上。看到我們制定的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唐懋龍老師也糾正到:「正確朗讀和有感情地朗讀不是一個層面的目標。正確朗讀是言語技能,可以通過訓練達成。而有感情朗讀是智慧技能,靠積累和感悟,訓練無法達成,所以這就無法檢測。無法檢測的目標就是無效的目標。對高年級學生來說,朗讀是學習文本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可以這樣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示對課文的理解。」這樣的指導,讓我們有「撥開雲霧見日出」之感,如果每節課都有科學明確、可檢測的目標,我們的教學也就不會「飄飄搖搖」了,評價一節課也就簡單實在了。
五、盤點、亮點、起點,期待國培碩果。
此次研修班共開展專家講座30次,專家引領學員打磨課例174人次,專題行動研究8次,研修工作坊活動6次,學員實踐授課6人次,上海名校語文教學考察3次。研修班首席專家吳忠豪教授則結合對幾所承辦「國培計劃」的兄弟院校的考察,「盤點」上師大首期小語研修班的四個特色——「主題板塊式的研修設計」、「專家引領下的研修模式」、「自主參與的網路研修平台」和「創新性的教學案例開發」。他指出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研修,過程比結果更有價值。教育學院院長陳永明在畢業典禮致辭中用三點——「盤點」、「亮點」和「起點」總結發言內容。他首先「盤點」學員們在15天研修培訓中的優秀表現,滿懷信心地指出每一位學員都是「智慧型」教師,從中可以看出廣大一線教師的優秀。接著他指出學員們身上值得學習的「亮點」,他希望廣大一線教師的亮點在實際工作中亮出來。他希望大學研究者與一線校長的「亮點」、一線教師的「亮點」進行互動,讓大學為小學服務、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服務。他最後提出國培班的結業是一個新的合作的起點,上師大BB平台繼續對學員開放,歡迎各位學員參與互動。他希望充分利用上師大的硬體與軟體設備,促進教育發展,期待「國培計劃」在未來能結出更多豐碩的果實。

❺ 小班科學教案《高大的梧桐樹》教學反思怎麼寫

答:教學反思的內容:
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目標的測量或評估方式是否合理,教學目標是否實現及原因原因分析。
2、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否做到了主線突出、簡潔明了、平穩流暢。如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偏離教學設計的情況,是否分析說明了原因,通過課堂教學的實施,反觀預先做好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有效,是否應當調……
3、教學實施:是否反思了教學指導語的使用,是否對課件內容的設計與使用提出了分析,對板書內容與效果是否有所分析,教學時間是否合理掌控,如果有延時,原因是什麼。
注意問題:
1、教學反思的內容要具體合理,反思要針對具體的教學環節與設計內容進行。不能過於籠統,也不能從觀念與理論上做一些大而無當,空洞無物的說明。不應當套用特定的理論標准或使用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標准來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
2、教學反思的分析與表達要准確,要准確的說明所分析的對象、分析的邏輯要清晰明了,不要使用一些模糊的、自編的,或只是在小范圍內熟知的、常用的套話或術語。
3、教學反思的要求要客觀,要以改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生效率為目標,不應當一味地拔高要求,或是無原則的自我批評。

❻ 去年的樹 要對鳥兒說什麼

教學摸索(15)教研爭鳴(10)讀中抒懷(7)左右心情(1)靈動課堂(3)

讓去年的樹說話
[ 2009-10-21 12:05:00 | By: caihong ]

0
推薦一次偶然在樂此不彼的博客上看到《讓去年的樹說話》,覺得余老師的課堂是那麼靈動和精彩。學生在老師巧妙地點撥下,思維涌動、想像豐富。特別是課堂動態生成的一幕可謂妙嘴生花。當學生提出疑問:「樹怎麼沒說話呀?」老師順勢挖掘、切入:課文里寫的全都是小鳥在飛、在問、在尋找,『去年的樹』怎麼反而沒話說呢?這『去年的樹』一定也有很多話要說的!她會說些什麼呢?」一石激起千層浪,精彩地師生對話營造了生趣盎然的課堂:

當冬天來臨的時候,小鳥要離樹而去了,樹會說:「鳥兒,祝你一路平安!」

「鳥兒,你可要保重身體,我會記得我們的約定,我會一直等著你飛回到我的身邊,我會一直在等待聽你再唱歌給我聽的!」

「鳥兒,你千萬不要忘了我!」

……

當伐木工人將樹砍倒時,樹會再三叮囑樹根:「你一定要記得幫我轉告那隻你也聽過它唱歌的鳥兒,你告訴它,無論如何,我都會等著它的,讓它到工廠來找我——」……

當樹要被切成木條的時候,樹會找大門商量:「門先生,我有一個鳥朋友,我們曾經有過一個約定……如果小鳥來了卻已經看不到我的時候,請你一定幫我轉告鳥兒,我一直在等著它,我還在堅守我們的約定,即便我被運到山的那一邊,我依然會等它的,叫它一定要來找我,要快!」……

當樹最後被小姑娘點染時,樹會說:「小姑娘,請你轉告一隻到這里來尋找我的鳥兒,告訴它,我其實一直在等它——」……

當樹聽著鳥兒的歌聲,當火光即將熄滅的時候,樹會說:

「小鳥,我終於等到你了!」

「真好聽啊!」

「我多想再聽你唱歌啊!」

「朋友,我不在了,你要好好兒活!」

……

今天,當我與孩子們一起走進《去年的樹》這一課,就有了讓孩子們玩一回的想法:「改編課文:課文中的故事是一個「鳥的版本」,我們不妨來創作一個「樹的版本」,請你以樹的一路經歷寫寫樹的話語。改編整個故事,讓去年的樹說話。」經過半小時的「創編」,孩子們思維的火花體現在一段段有趣而又生動的片段中:

孫琳:

……冬天到了,樹很孤單,他想:「如果鳥兒還在這兒就好了。」有一天,一群伐木工人來到這片森林,他們選中了這棵樹。當伐木工人揮斧砍下樹時,樹對樹根說:「根啊,我就要離開這兒了。如果鳥兒來找我,你就告訴她,我被拉到山谷里去了。」「嗯,我會的。」樹根傷心地回答。

當樹被拉進工廠時,他請求門先生:「門先生,如果您看見有隻小鳥飛來,請您轉告她,她的樹哥哥被拉進工廠了。」「好的,我一定會告訴鳥兒的。」門先生堅定地回答。

當樹要被切成一條條時,樹對周圍的椅子說:「椅子啊,如果您看到一隻鳥兒飛來,請您好好招呼她,她是我的好朋友。告訴她我要到遙遠的小村莊里了。」「可以啊,替人傳話,我很樂意的。」椅子高興地答應。

樹被切成了一根根火柴,當小女孩點燃火柴時,樹傷心地說了:「小姑娘,我即將燃燒成灰燼,不過我還有一個心願還沒實現。您能幫助我嗎?」小姑娘點點頭。「如果您看見有一隻鳥兒在這兒徘徊,請您告訴她,樹哥哥永遠是她的好朋友!」

朱子睿:

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裡的雪都融化了。草坪上又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此時,從遠處傳來「咔咔」的聲音,一輛卡車向森林駛來。卡車上下來一隊伐木工人,他們手拿電鋸,開始工作。「請幫我把樹杈上的鳥巢摘下來,放在我旁邊的地上,好嗎?」樹說。「為什麼?」「因為那是我好朋友的家。」「好的。」工人照做了。

樹被裝上車,運到山谷的工廠去了。當樹被切成一條條時,樹對斧子說:「如果小鳥來找我,請您轉告她,我要被做成火柴,為村民們服務了。請她不要為我傷心。」「知道了,我一定轉告。」

火柴被運到了小村子裡。一個小姑娘正要點燃他。樹急切地說:「能等一下點燃嗎?我想再見鳥兒一面。」「可是屋子裡很黑哦!」小姑娘答到。當樹快燃盡時,嘴裡默默地念叨著:「鳥兒,永別了,我們永遠是最好的朋友!」

火柴雖然沒見到鳥兒的最後一面,卻感到異常溫暖,因為他知道鳥兒始終想著他,一定會回來為他唱歌。

鄭文馨:

春天又來了,森林裡只聽到「沙沙沙」的響聲。大樹忍受著痛苦,對工人們說:「我答應過鳥兒,要等她回來,請您留下我的根,好嗎?」工人們被感動了,答應了樹,留下了樹根。

大樹被工人們抬到山谷里,樹對門說:「門先生,我的好朋友鳥兒一定會來找我。請您告訴她,樹永遠和她是好朋友。」門同意了。

大樹來到工廠里,看到許多的樹木都被鋸成了細細的條兒,心裡有些傷感,不過他還是平靜地對鋸子說:「鋸子師傅,我的好朋友鳥兒一定會來這兒找我。請您勸他不要再找下去,一路跋山涉水、風寒露宿,很辛苦的。讓她早點回家吧,樹心裡永遠記著她!」

大樹切成了一根根火柴,一路顛簸,來到了一個小村莊。一個小女孩隨手拿起一根火柴點燃。火柴忍受著痛苦,對小姑娘說:「鳥兒一定會找到這兒。請您不要告訴她我已經燃燒成灰燼了,免得她傷心。樹永生永世記得她!」

教後反思:

童話是放飛學生想像的一種文體。當看完學生改編的童話後,發現學生寫的情節、語言都是類似的,基本上沒改變原文中的「人物角色」,樹的話也大同小異。而童話應該給學生更廣闊的想像空間,故事情節才會波折、奇妙。所以又反思自己,是否在給學生提示的時候無意中有所限制,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❼ 我看到了什麼,校園的樹木教學反思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然而,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看到了什麼》是三年級科學的第一課,這一課的重點在於使學生了解觀察的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由「看」到「觀察」,經歷了什麼變化?兩者又有何區別?這是這一課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我首先從照片引入,請孩子們「看」照片,將看到的事物告訴老師。老師在同學們進行回答的時候,做好記錄。由於照片所包含的信息量不是很大,孩子們很快就沒有新發現了。於是,我順勢引導他們回憶在生活中看到的大樹,這些樹長什麼樣?樹上有什麼?樹的周圍又有什麼?這時,大家又活躍起來,談到很多照片上沒有的東西。同樣,老師在同學們進行回答的時候,應做好記錄。這樣,黑板上就有兩塊對比鮮明的板書,從照片上看到的信息量很小,而同學們回憶的信息量非常大。由此引導學生意識到,必須「觀察」實物。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對什麼是真正的觀察,還沒有明確的認識,他們對觀察手段的認識,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這一點上,許多學生不認為聞、聽、嘗、摸等手段也是觀察方法。
當他們了解了觀察的對象應該是現實存在的事物後,我繼續提問:「同學們的匯報內容真豐富,有的內容大家都看見過,有的內容有人還從來沒看見過,而有人可能從來都沒真正看過一棵大樹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細細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樹嗎?」由學生的肯定回答,引出「這樣帶著目的去仔仔細細看大樹的時候,我們的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最後,再強調一下觀察時應遵循的順序。應該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
我發現,三年級的小朋友的科普知識量比較大,這可能是由於現在的家長會有意識的增加孩子的課外閱讀量有關,但是科學研究方法卻了解的很少。然而,科學方法的學習需要知識記憶和實踐練習才能掌握,學生又往往會覺得無聊。這種矛盾就需要老師來協調。例如,不單單是觀察大樹,用更多的圖片和小盆栽來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❽ 幼兒園秋天的大樹教學反思發一個來

主題網路四活動六《秋天的大樹》 活動時間 1課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欣賞秋天大樹的美。 2、指導幼兒學慣用手掌印畫或紙張、樹葉粘貼的方法,表現秋天美麗的樹葉。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美感創作的精神。 活動准備: 1、請家長配合幼兒園帶幼兒去觀察秋天樹的色彩變化。 2、各種樹葉若干、繪有大樹枝乾的大張畫紙。 3、紅、黃、枯黃等顏色的蠟光紙「樹葉」若干、作業紙及膠水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小朋友們,星期天榮老師都出去觀察大樹了,我呀,發現了許多小 秘密。你們的爸爸、媽媽有沒有帶你們去看大樹呢?」 2、師:「你都發現了什麼小秘密呢?」 二、基本部分 1、說說你看見的秘密 組織幼兒說說你看見的大樹有什麼變化。 2、組織幼兒觀察大樹 1、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秋天的大樹。 2、組織幼兒說說大樹上有什麼顏色的樹葉。 3、告訴幼兒秋天來了,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有許多的水果、蔬菜、糧食 都是在秋天成熟的,大樹的葉子有的會變紅,有的會變黃,還有的會變成枯黃 色,再過一些日子,大樹的葉子就會一片一片的掉下來,直到冬天,大樹的葉 子會全掉光的。 4、組織幼兒撿一些掉落的樹葉,並說說它的形狀及顏色。 3、組織幼兒裝飾大樹 1、組織幼兒帶著自己的收獲回活動室。

❾ 《去年的樹》贊美了()的,令人()的友情。朗讀時要注意讀出()的語氣。

心靈的碰撞 真情的升華
——《去年的樹》教學評價與反思
《去年的樹》這篇童話情深意切,帶著些許傷感色彩,贊美了令人盪氣回腸的友情。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電教手段,讓學生通過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像等過程,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這節課雖然講完了,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課堂上孩子們的動情,也因為自己教有所得:
一、在教學本課時,我的預設目標是:
1、在老師引導下,初步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通讀全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重點品讀四次對話,體會小鳥信守諾言、珍惜友情的可貴品質。
3、想像小鳥與大樹在燈火前的對話,寫「友情卡」,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二、在教學策略上,我力圖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讀說思寫的有機融合,挖掘文章的人文內涵,努力體現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具體程序如下:
1、整體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是四年級的一個能力訓練目標,雖然三年級時也進行過一些「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的訓練,但學生的掌握程度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考慮到這些,我為學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平台(出示內容填空),讓所有同學都練習說,從而得到訓練。
2、讀中感悟,體會小鳥的真情。在教學中,我試圖在電教手段的幫助下,把學生帶入文本,帶入作者的心靈,因此,我把指導學生朗讀作為重點。首先,為了讓學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動感人的動畫穿插在整個教學過程,分別是鳥兒和樹和諧生活的場景,鳥兒千辛萬苦尋找大樹的場景和鳥兒對著燈火給樹唱去年唱過的歌的情景。讓學生帶著憂傷,帶著對大樹的同情深深的去體會,去感悟。再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引領學生深入童話中的角色,讓學生感悟語言的感情,把學生真正帶入文本的情境中。
3、拓展想像,體會大樹的真情。
本課是小鳥對大樹的友情,這一般通過朗讀可以體會得到。而友情的另一端——大樹的情感卻因為描寫角度的不同留下了空白,這恰巧為學生建構文本留下了空間。讓學生以故事主人公的身份參與文本的建構,從大樹的角度來表達,在充分朗讀、想像的基礎上,實現多元的感悟,我覺得並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常有必要。於是,我用CAI巧妙地設計了一張友情卡,並播放《友誼天長地久》歌曲,引導寫話:小鳥對大樹的友情,把大樹也給深深打動了。大樹想在自己還沒有被燃盡時前,為小鳥寄去一張友情卡。同學們你們願意為大樹寫這張友情卡嗎?你想對誰說?比如對伐木人,還有對其他的角色,你想對誰說,就對誰說。由於進行了充分朗讀、想像,學生思如泉湧,一會兒就寫出了自己飽含深情的心裡話。
4、讀想寫有機結合,升華課文的主題。
語文教學,是在讀說思寫的過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課中,讀、想、寫並不是人為割裂的,讀為想打下了基礎,而想像寫話又能促進更好地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人文內涵的理解在一步一步加深。在對學生進行讀說思寫的充分訓練後,我及時總結談話,使學生的心靈在反復碰撞中得到了升華:同學們,如果地球上的萬事萬物都能真正的交流對話,那我們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啊!同學們有這樣的願望和想法嗎?

❿ 我看到了什麼教學反思

河東區萬辛庄小學 景艷
本節課主要流程
� 當我們想要了解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帶著這樣的目的去看看的時候,我們的觀察
活動就開始了。板書------觀察
四 觀察一棵真正的大樹。
1 觀察前指導
2 實地觀察並記錄(發記錄紙)教學反思還是感覺時間不夠用,究其原因還是上的不夠簡單。不夠明確。
我認為本節課教學思路應該沒有問題,還是從每個教學環節的具體實施上來考慮那出現了問題。
剛開始我覺得一二兩個環節匯報沒有必要板書,增加老師的負擔,分散老師的精力,即使教
師不板書也會有明顯的比較,感知到後者要比前者獲得的信息多,但實踐後,我發現,我過
次交流,哪一次同學們所獲得的信息要更多一些。」這樣降低難度,同學們會更容易接受一
些。一方面減低難度,也就節約了時間,把省出來的時間,留給學生去實踐,去體驗-----用
可學的觀察方法,去觀察一棵真正的大樹。另一方面,降低難度,也就更容易讓學省接納科
教學設計是分開問的連兩個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兩個環節,但上課時還是沒有把握住,把
兩個環節混合在一起,在學生思維中沒有產生進的感受,實際上這兩個環節是引領學生由看
到觀察的過度,在思維上是一個跳躍,這兩個環節一定要把握住了,不能混為一談。
三 記錄紙的使用
遠(整體) 近(局部)
看 從上 看到下 摸觀

熱點內容
地理地利 發布:2025-01-11 08:39:23 瀏覽:829
師生互懟圖 發布:2025-01-11 08:24:14 瀏覽:501
高中語文ppt 發布:2025-01-11 07:54:38 瀏覽:576
正心美術 發布:2025-01-11 05:56:25 瀏覽:239
cbi教學法 發布:2025-01-11 05:30:21 瀏覽:902
沖模老師招聘 發布:2025-01-11 05:02:42 瀏覽:193
描寫老師的四字詞語 發布:2025-01-11 04:48:39 瀏覽:514
英語練習題四年級 發布:2025-01-11 02:48:46 瀏覽:166
江西教師招聘信息 發布:2025-01-11 02:17:51 瀏覽:527
師德有感 發布:2025-01-11 02:03:11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