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實錄
Ⅰ 天下國家綜合性活動的活動形式
1 綜合性學習——天下國家 活動實錄 壺關縣城南中學 張紅艷 活動目標: 1、 搜集整理有關「愛國」的故事、詩詞、名句等,讓同學們了解 「天下國家的豐富內涵; 2、 通過開展故事會、詩歌朗誦會、名言展示會,,積累知識,激 發心志、陶冶情操; 3、 通過開展「天下國家」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同學們的愛國主 義思想。 活動重點: 通過搜集整理相關資料,感受活動過程中分工與合作學習的快樂;通過朗誦愛國詩歌、講愛國故事,感受作者、故事主人公的愛國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活動難點: 學生篩選整理資料、策劃組織活動形式以及活動過程 活動前期准備: 學生搜集有關「愛國」的故事、詩詞、名句等,了解「天下國家」的內涵,做成手抄報。 活動過程: 活動第一階段:下發活動主題,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休息日,結合歷史課本,藉助報刊書籍、網路媒體等收集整理有關「愛國」的故
2 事、詩詞、名句、歌曲等。 活動第二階段:搜集資料(以組為單位,分工負責) 活動第三階段:組內篩選資料,通過朗誦、講故事、誦名言,推選出本組的優秀者,參加班級綜合性學習活動節目競選。 活動第四階段:策劃組織本次活動的班幹部、學生篩出優秀節目,組織活動流程,相關學生寫好節目串聯詞。 活動第五階段:活動組織者訓練、驗收節目。 活動第六階段:綵排匯報展演節目。 活動第七階段:「天下國家」綜合性學習活動匯報展演。 一、 活動導入 同學們,經過二十多天的准備,我們已經完成了本次綜合性學習——天下國家的搜集資料、組內評選、班級篩選、策劃組織、編演綵排等工作,現在已經進入本次活動的最後階段,也即匯報展演階段。本節課,我們將在這里通過匯報展演的形式把本次活動成果呈現在大家面前。 同學們,千百年來,無數仁人志士以愛國為崇高之志,以報國為終生之責。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有「精忠報國」的岳飛,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也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在幾千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積淀,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推動著
3 中華民族不斷前進和發展。 今天,就讓我們沿著先人的足跡,繼承先人的光榮傳統,積極參加這次「天下國家」綜合性學習活動,用自己的言行踐行「愛我中華」吧。 現在,我把舞台交給大家,希望同學們在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舞台上綻放最美的光彩! 請主持人上台! 二、活動開始,主持人出場。 1、 主持人向老師、同學們問好並致開篇詞。 兩位主持人: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我宣布:綜合性學習活動——天下國家匯報展演活動現在開始! 開篇詞: (女)中國,一片屹立於世界東方的神聖土地;中華民族,一個生息繁衍在這神聖土地上的偉大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創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的偉大民族精神。 (男)這些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在未來歲月里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強打精神動力。 (男女合)愛國心、愛國情會永遠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讓我們為了我們祖國的美好明天二奮斗終生! 2、 綜合性學習活動——天下國家按節目單有序進行
4 主持人甲:屈原是我國兩千多年前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與親秦派作不懈的斗爭。今天我們抱著對屈原的懷念,一起來聽一下他的故事吧!請欣賞屈原的故事,講述著楊嘉睿。 (1)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主持人乙:屈原用他的實際行動,表現了他對祖國的愛。聽完屈原的故事,讓我們來感受岳飛收復國土、統一祖國的強烈愛國精神,請欣賞詩朗誦《滿江紅》,朗誦者,牛振超。 (2)詩朗誦《滿江紅》,作者岳飛 主持人丙:「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感嘆讓我們盪氣回腸,寄託了詩人對我們後代的期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士仁人為捍衛祖國的尊嚴,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鞠躬盡瘁、捨生忘死,文天祥就是這樣一位志士,請欣賞他的故事,講述者,郭嘉瑜。 (3)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的故事 主持人甲: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壯語至今仍在我們耳畔回響,他的愛國精神永垂青史、萬古流芳。當今社會,熱愛祖國仍是我們華夏兒女共同的心聲,請欣賞詩朗誦《祖國頌歌》,感受詩人沸騰在胸中的愛國熱情。主朗誦:申望康、趙康瑜 (4)詩朗誦《祖國頌歌》 主持人乙:一首祖國頌歌,抒發了詩人對中國深摯的愛i,也
5 表現了詩人作為中華兒女對祖國繁榮發展的堅定信心和無比自豪。接下來,讓我們來認識清代的一位愛國志士——楊儒,走進他的世界,了解他的愛國熱情吧!請欣賞楊儒的故事,講述者,馬草源。 (5)清代公使楊儒的故事 主持人丙:楊儒以膽識浩氣贏得了這場斗爭的勝利,他不愧是一位鐵骨錚錚有民族氣節的外交官。聽完他的故事,接下來,讓我們走近偉大現代詩人郭沫若,去感受燃燒在詩人胸中對祖國深深的眷戀與熱愛之情,請欣賞詩朗誦《爐中煤》,朗誦者,郭嘉瑜。 (6)詩朗誦《爐中煤》,作者郭沫若 主持人甲:詩人在《爐中煤》中把個人命運和祖國命運交織在一起,表現了詩人願為祖國獻身的強烈願望。郭沫若的愛國精神讓我們感動,董存瑞在碉堡前英勇獻身的行為也使我們感慨萬分,他用19歲的生命詮釋了他對祖國的愛,讓我們去聆聽董存瑞的故事,用心靈去感受董存瑞的愛國精神,講述者,平慧媛。 (7)董存瑞的故事 主持人乙:革命戰爭年代,涌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黃繼光、邱少雲、山西文水縣的劉胡蘭,壺關縣常行窯洞保衛戰的張小寶、徐順孩,他們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篇驚天動地的愛國詩篇,。現在,我們已經是中學生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回報祖國母親呢!請欣賞相聲《祖國在我心中》,表演者:馬草源、宋佳敏。 (8)相聲表演《祖國在我心中》 主持人甲:他們的表演給我們帶來了歡樂,也使我們懂得了愛過
網路文庫 搜索文檔或關鍵詞
Ⅱ 25課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的讀後感,第八自然段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1.《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是生本教育體系實驗教材語文第八冊第三十一課的課文,「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句話是新中國第一個總理周恩來說的。讀了這篇課文後,我的心被周恩來總理的讀書目的強烈地刺激著。 周恩來總理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句話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小學生。他是靈機一動隨便說出來的嗎?不是。因為周恩來生於1898年,那時正是清朝末年,中國已經在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貧弱不振,強烈地刺激著他的心。在這種情況下,周恩來明白了這樣的一個道理:只有國家獨立富強了,個人才能有前途。 多麼遠大的理想啊!正因為周恩來心裡裝著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所以成就了偉大的事業。今天,中國人不再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欺負,中國正在一步步走向富強,就是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浴血犧牲,艱苦奮斗的結果,也是全中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在還沒有讀這篇文章前,我的讀書目的是很渺小的。自從讀了這篇課文後,我才認識到讀書不僅為了自己掌握知識,還要為了國家的強大。我也要像周恩來總理一樣,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掌握好知識和為國家建設的本領,將來使自己成為一名對國家有所作為的人。(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實驗小學四年級⑴班 肖揮洋 ) 2.周恩來從小就有很大的抱負與胸懷,他的名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 在那個時期,小小年紀的周恩來就認識到,中國人要不想受到帝國主義的欺凌,就要振興中華,讀書就以此為目標。現在雖然已經擺脫了帝國主義的欺凌,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讀書又是為了什麼呢?我原來一直認為讀書是為了找到一個好工作,能掙更多的錢,為了將來有個自己的幸福小家園。但從我讀了這篇文章,周恩來那句鏗鏘有力的話語,時時刻刻縈繞在我的耳邊,強烈地震撼著我的心靈。我慚愧萬分,我想到的只是個人,沒有考慮到國家,想到的只是「小家」,沒有想到「大家」。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我們讀書是為了中華之強大,為了更好地建設自己的國家。 我非常喜歡這篇文章,它讓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少年周恩來的這句名言,會激勵我更加努力學習,為一個遠大的目標。同學們,我相信你們一定也和我一樣有深刻的感觸吧。 3.前幾天,我們學習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令我深有感觸。 文中的中華不振,意思是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起來,還受別人的欺凌。是啊,中華民族否沒有真正強大起來,怎樣能抵抗外界的欺凌呢?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後為祖國的發展與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成為中國建設的一分子,使中國變得富強! 很多同學會想,我們學習不就是為了長大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養活父母,報答他們嗎?其實,大家沒有考慮到一點,如果中國人民還處於不和平的狀態中,沒有一個安寧的環境,何嘗能好好工作呢?從中我們可以感悟到:只有創造一個全新的中國,一個發展全面的中國,一個發達的中國,才能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讓全世界的人對中國刮目相看! 現在我們應該樹立一個新的目標:努力學習,發奮圖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我們一起努力,向著目標前進,加油! (陳芷菁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課文原文 4.讀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我的心被周恩來總理的讀書目的強烈地刺激著,也使我懂得了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周恩來和他的朋友闖租界看到,中國人被洋人欺負而中國巡警也不敢出來為中國人講話,反而訓斥自己的同胞,而發出「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呼聲。周恩來總理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句話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小學生,因為周恩來明白了這樣的一個道理:只有國家獨立富強了,個人才能有前途。 讀完文章,我不由地想起了曾經讀過的《孔子少年的故事》這篇文章,孔子很小的時候,他媽媽就教他識字,一天媽媽要考考他,可孔子又沒有打握,想著回答不出問題是很對不起媽媽的,所示晚上復習到很晚才睡,可見孔子是多麼認真學習呀!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還沒有讀這篇文章前,我的讀書目的是非常渺小的,而且學習也不夠努力。自從讀了這篇課文後,我才認識到讀書不僅為了自己掌握知識,不僅是為了父母,還要為了報答祖國,為了國家的強大而讀書。因為沒有國家就沒有我們。 我也要像周恩來總理一樣,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掌握好知識和為國家建設的本領,將來使自己成為一名對國家有所作為的人。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實錄 5.這幾天,我們讀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周恩來清晰而堅定、鏗鏘有力的話語打動了我的心。 我以前是為理智而讀書的,認為讀好了書就能夠變得聰明、清醒、明辨是非、不會輕易上當受騙。我聽了周恩來的一番話以後,就改變了志向,把為理智而讀書改成為祖國而讀書,我還要學他熱愛祖國的抱負和他為人民著想的胸懷。 我以前成績很差,但我有了很大的進步,今後我要更上一層樓,取得更好的成績。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目錄 在課文中,周恩來看到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行走的大多數是黃頭發、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他們隨便欺負中國人,但現在中國不斷地強大,這種情況已經沒有了,我身為中國人感到自豪。
Ⅲ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含義
86年前周恩來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應當成為我們共同的理想。 然而,中華之崛起、民族的強大,光靠理想是不夠的,要科技、要文化、要一大批掌握了一定科學技術的建設者,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我們應當刻苦學習,為真正實現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Ⅳ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句子中的崛起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是周恩來總理說的,當時中國人民受到外國的侵略和壓迫,崛起就是說中華民族的強大興盛,像巨人一樣挺立在世界
Ⅳ 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講述的是誰的故事
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講述的是周恩來的故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時任中共版中央政治局權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表現了為國家和民族而奮斗終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寫的是少年周恩來耳聞目睹中國人在外國租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周圍的人都敢怒不敢言,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
(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實錄擴展閱讀
背景故事
辛亥革命爆發後,周恩來帶頭剪去辮子,並接觸進步書籍,他讀光復會領袖章太炎的書和同盟會的雜志,讀康有為、梁啟超的文章。無論是章太炎難懂的古體文,還是梁啟超的近體文,周恩來都認真閱讀。雖然進步刊物的思想側重各有不同,但樸素愛國的道理是一脈相承的。
周恩來的眼界隨著閱讀拓寬,思想得到升華,對事物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所以,當其他同學還從未想過為什麼要念書時,周恩來已經明確地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Ⅵ 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講述的是誰的故事
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講述的是周總理的故事
文章內容: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2歲那年,周恩來離開家鄉,來到了東北。當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新課程小學語文名師課堂實錄教學視頻專輯)的東北,是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他在沈陽下了車,前來接他的伯父指著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
「為什麼?」周恩來不解地問。
「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
「那又是為什麼呢?」周恩來打破砂鍋問到底。
「為什麼?中華不振啊!」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
不久,周恩來進了東關模範學校讀書。他始終忘不了大伯接他時說的話,經常想:「租界地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裡?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迷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背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發、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正當周恩來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正大聲吵嚷著什麼。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地里,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從租界地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直到在一次修身課上,聽了周恩來的發言才解開了這個謎。
那天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
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也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
周恩來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裡,沒有搶著發言。魏校長注意到了,打手勢讓大家靜下來,點名讓他回答。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的回答道: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魏校長聽了為之一振!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負和胸懷!他睜大眼睛又追問了一句:「你再說一遍,為什麼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博得了魏校長的喝彩:「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哈哈哈!」
是的,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欺凌,就要振興中華。讀書,就要以此為目標。
Ⅶ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復習教案怎麼寫
舉個例子吧
《邁好青春第一步》教案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識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激發創造人生價值的熱情。
【能力目標】
通過參與課堂活動,逐步培養感受、真愛生命的能力。
【知識目標】
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惜美麗的青春。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懂得如何珍惜美麗的青春。
【難點】
認識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激發創造人生價值的熱情。
三、教學方法
活動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運用播放視頻的方式導入,通播放到青島務工的青年陳明玉的青春奉獻的視頻資料
導入實錄:你是如何看到陳明玉的行為的?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年輕人是祖國和社會的希望,要讓自己的青春閃光,讓自己的青春年華有價值,就要《邁好青春第一步》。
環節二:新課講授
1.青春——花樣年華
活動一:
過渡:青春是一座知識的寶塔,灑下千千萬萬青年的汗水;青春是一棵正在茁壯成長的樹,備受風吹雨淋的考驗;青春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欲向世界展現獨自的風姿。那麼,你眼中的青春是什麼呢?
師生共同討論總結:
青春是一個神奇的魔方,轉動著七彩的年華。
青春是一隻毛羽艷麗的鳥,翱翔在人生的萬里藍天。
青春是一團五彩而雜亂的線,交織成燦爛的星河。
……
活動二:
與周圍的人比一比我們所擁有的幸福:
與兒童相比,我們擁有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父母相比,我們擁有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老人相比,我們擁有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的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生總結:青春時節,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確立志向的最佳時期;是挖掘潛能、開發人生智慧的關鍵時期;是充滿激情活力的美好時光,是人生中最美麗的季節。
活動三:
過渡:擁有了青春,便擁有了激情、幸福和希望,讓我們為美好的青春祝福吧!帶著自己對青春的祝福,朗讀《為青春喝彩》。
提問:(1)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
(2)交流贊美青春的名言、文章、歌曲等。
2.讓青春更美麗
過渡:青春如此美好,我們應該如何迎接它的到來呢?
活動一:
英國有一位哲學家無意間在一個建築工地上碰到三個正在砌磚的青年工人。於是他問道:「你們在干什麼?」
第一位工人頭也不抬地說:「我在砌磚。」
第二個工人抬了抬頭說:「我在砌一堵牆。」
第三個工人熱情洋溢,滿懷憧憬地說:「我在建一座雄偉的殿堂。」
聽完回答,哲學家馬上就判斷了這三個人的未來。第一個心中只有磚,他一輩子能把磚砌好就不錯了;第二個眼中有牆,心中有牆,好好乾或許能當一個工頭、技術員;唯有第三位,才會有更大的作為,因為他有大的目標,他的心中有一座殿堂。果然,30年後,第三個人成了英國最有名的建築師。
讀了上述材料自己有何感悟?小組內交流感受,並說一說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是什麼。
師生總結: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燈,是燈塔;理想是前進的動力,是風帆;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撐,是支點。樹立遠大理想,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將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使我們的青春煥發光彩。
活動二:
過渡:在生活中,樹立遠大理想的例子比比皆是,你們能舉出哪些例子?小組內交流。
例1周恩來少年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例2楊樂中學時就立志:一定要把用中國人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寫在未來的數學書上,終於在函數的研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成為中外著名的數學家。利用課余時間1000個小時演算1萬多道題。
例3(某)同學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她學習認真,團結同學,熱愛勞動,尊敬師長,興趣廣泛,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自進入新路小學以來,她每天都能按學校的作息時間准時到校上課,從不遲到早退。上課時,她能認真聽講,不交頭接耳,老師布置的作業,能按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不懂的問題,她敢於向老師請教。
她性格和善,團結同學,在班上與同學們友好相處,並能在學習上主動幫助同學。班上的公益勞動,如掃地、擦黑板,她與同學搶著做,爭著做。在家裡,她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好幫手,搶著幫奶奶摘菜、拖地。每天早晚的刷牙、洗臉,她能獨立完成。
她尊敬老師,尊敬父母和前輩,不管在哪兒,都能主動上前與他們打招呼。她興趣廣泛,課余時間學習了多種特長,如二胡、拉丁舞、繪畫等,並且學一行愛一行。
……
師生總結:樹立遠大的理想;珍惜美好的時光;提升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我;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環節三:小結作業
搜集關於青春的箴言,選出最佳的兩句製作成書簽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Ⅷ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讀後感
誰不想成為英雄?誰不想探索英雄成長的奧秘?這是我們每個要求上進的青少年都嚮往的事情。前不久,我看了一本書,名叫《英雄少年時》。看完之後,我越想越有滋味,於是又看第二遍、第三遍……
這本書,選編了古今中外30名英雄的故事。其中,有唐朝詩人李白的故事,有發現「鐳」的居里夫人的故事。但是最吸引我的,還要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是周總理在少年時代講的,周總理是我們國家卓越的領導人之一,他為振興中華獻出了畢生的精力。斯大林說過:「偉大的毅力產生於偉大的目的。」是的,周總理之所以創立了豐功偉績,是和他小時候樹立為振興中華而讀書這個遠大的志向分不開的。
自古以來,人們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
其實,抱著這種讀書目的的人是十分渺小的,一旦讀書做不了官,或無利可圖了,那麼書對這種人來說,也就毫無用處了。
然而少年時代的周恩來卻不是這樣想的。有一天,老師問他的學生:「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學生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學生說:「為家你而讀書。」還有的學生說:「為明理而讀書。」老師聽了很不滿意,這時,周恩來站起來,清晰而有力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老師聽了大為贊賞,誇周恩來是個有志者。
實踐證明,周恩來這一回答並非靈機一動,也絕不是為討老師的誇獎,而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標。周恩來在要離開學校,和老師同學告別時,曾說:「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此後,周恩來便投身到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中。他與朱德等人領導的八一南昌起義,在中國人民革命史冊下寫下了光輝一頁,僅些一舉便能說明他的確在為中華崛起而出力啊!
寫到這里,我不禁對敬愛的周總理產生了無限敬仰之情,而且對自己以前的表現感到羞愧,我過去只要評上了「希望之星」,就伸手向媽媽要「獎金」。媽媽說:「這就是你讀書的目的嗎?」然而我卻不以為然。現在讀了這個故事,我完全懂得了媽媽的批評是對的。
如果我們每個青少年都像周總理那樣,為中華之崛起而發奮讀書,那麼中華騰飛於世界之日,就不會遠了。
Ⅸ 教案中實踐和習作,分別是什麼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