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3-01-13 19:23:35

語文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篇1

我首先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礎知識如「胡、奚、曷、焉、何」五個疑問代詞,歸納「行、引、乘、策」等四個詞的一詞多義,了解「以、而、之、兮、來」等文言虛詞的用法;了解辭賦特點;體悟作者超出塵世的隱逸的情感。而教學難點就在於誦讀中體會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我採用了誦讀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讓學生理解「達則兼濟天下」規范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心路歷程,作為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陶淵明,他的『濟世「的確讓人費解。我們一起學習了他的名篇《歸去來兮辭》,看我們能從中找到他醉情於山水田園之樂的原因,並體悟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歐陽修曾有「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的慨嘆。那是因為文中體現的人生態度,思想感情能引起舊時許多不滿現實而又無可奈何,只能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 的共鳴,

終於,我比較成功地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的復雜的情感,並且使學生能從中得到正面的影響——追求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語文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篇2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焦作市優質課比賽。本次比賽,我抽的課題是《歸去來兮辭》,這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辭賦,在教學設計上著實讓我為難。本文該作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繫到整個教學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難免要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感情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最初設計,面面俱到,將重點放在內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內容的過程中梳理文言知識,結果以失敗告終。散亂無味,重點不突出是第一次試講留給聽課老師的印象。於是在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和語文組其他同仁的指導和建議下大改教學思路,確定字詞以課堂檢測的形式來處理,教學重點則根據課文線索「歸去之因、歸去之情、歸去之悟」大膽取捨,舍「因」去「悟」留「情」。在經歷了三次改稿五次試講之後,於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優質課的講台。

然而,課堂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走下講台之時,便是遺憾之始。遺憾對文本挖掘太淺,遺憾課堂誦讀太少,遺憾與學生距離太遠,遺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淺

從抽到題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隨著我。在備課的一個星期里,趙老師曾多次提醒我「靜下心來研讀文本,要先有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設計教學。」但回頭思考,自己做得並不到位。第一次試講時的全盤否定,第二次試講時的不夠投入,第三次試講時太過隨意的課堂語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我亂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長講古文詩歌的我,更覺詩歌古文之深不可測,難以駕馭。於是大改教學思路,精心錘煉語言,回頭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為在初次試講被推翻之後我更側重於教學環節和教學語言的斟酌,忽視了對文本的挖掘。於是在引導學生通過景語體會作者情感處理「歸去之情」這個教學重點時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二、課堂誦讀少

在教學設計上既然以詩定位,就應以朗讀感知為中心。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學生讀的充分,是學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情感也不再是難題。通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語言,進而探究歸去之因、歸去之悟及作者情感,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卻沒有注重引導學生誦讀。雖然也有誦讀環節,但讀的太少,讀的不夠,故在「歸去之悟」這個環節中學生回答稍顯吃力。這樣就給聽課教師造成「課堂設計不符合學生認知過程」的印象。其實,在教學設計中之所以將「歸去之悟」放在「歸去之因」之後,一是因為課下注釋非常詳細,設想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難度不大,應該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歸去之情」這一重點,讓學生在賞析「情」的過程中由田園之樂上升到精神之樂,進而感受「悟」,因此我採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於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的太少,致使他們對內容理解不夠,導致了教學過程的.不夠流暢。

三、學生距離遠

黨老師一語「《歸去來兮辭》教學中,執教老師始終沒有走近學生,使老師沒有了親和力與學生產生了距離」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在平時的教學中自認為自己不算是沒有親和力的老師,為何會在市優質課上與學生產生距離?失去親和力?反思原因,距離是由於缺乏大賽經驗導致緊張、不夠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進學生,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使得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對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認為深入挖掘文本,對文本有自己獨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講好一節課的決定性因素。

雖有遺憾,但也收獲頗豐。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認識到了語文老師良好的語文素養和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能夠熟練運用精煉簡潔的課堂語言是上好一節課的亮點,將親和力融入課堂能使一節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而非「被灌」。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也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力量。感謝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對整個教學設計的指導和建議,感謝她們節節不落,認真仔細的聽評,感謝她們對我教學語言的錘煉。感謝張軍紅老師,焦丹丹老師加班加點不厭其煩地對導學案及課件的修改。感謝姬琰囡老師在我8號下午去見學生時給我的勇氣和幫助,感謝所有語文組老師對我的鼓勵!可以說,我的成績是語文組共同努力的結果。

優質課結束了,但我的成長才剛剛開始。成績只是一時,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長才是一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為自己在語文教學的成長而奮斗!

語文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篇3

9月24日,我在高二年級四班、五班先後進行了《歸去來兮辭》第一課時的教學。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回顧陶淵明其人其作品;認識「辭」這一文體;結合課下注釋,會翻譯全篇文章。至於文章的內涵主要放在下一課時探討。

就學生的導學案完成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完成得較為認真,但還有兩個需要提醒學生注意的地方:一是導學案「課前學習」部分有一處明確指導學生補充積累字和讀音,但大部分學生只把老師設置的空填了一下,並未自己補充,其實,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字詞要遠遠多於那幾個空,正是出於懶惰,才沒有親自補充、親自積累。我應該經常提醒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學習語文首先就應有這種意識,否則很難做到厚積薄發、信手拈來。二是導學案「課前學習」部分有一處要求學生積累文言知識點,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有種積累的意識,這樣才能從容應對高考的課外文言文閱讀,但有的學生不知道該積累什麼,有的只寫了「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並未舉出文中的例子,實際上什麼也沒有記住,什麼收獲都沒有;有的積累了陶淵明寫作的特點。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文言知識點的積累。如果針對高考考點,另外一些例子倒值得積累,比如:「尋」譯為「不久」;「胡」、「奚」、「曷」等疑問代詞的用法。我應該在這一方面對學生有所引導,再結合練習題中的課外文言文閱讀,培養他們積累知識點的意識。

至於本文的翻譯,其實課下注釋已很詳盡,因此,我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先自主翻譯,不理解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最終小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寫到黑板上,由其他組的同學進行展示,幫助其解決疑難問題。但最終的結果是,有的課下注釋明確標注的問題,又被同學們寫上了黑板,這證明他們在翻譯過程中沒有認真完成,對文言文翻譯不夠重視。雖然我在後面設置了「測一測」這一環節,但我設計的問題太少,對於檢測他們的翻譯無異於杯水車薪,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因此,以後我會強化他們對文言文的翻譯,並最好給學生一個「檢測學案」,檢測他們的學習情況,主要包括默寫、翻譯、重點字詞意義及用法等與高考考點密切相關聯的知識。

Ⅱ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高中《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篇一

第二次上這篇課文,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的。第一次上這篇課文,已經是在幾年前。

怎麼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怎麼做好環節設計,總是縈繞在我心裡。幾番掙扎後,我將對陶淵明的了解和對辭文體特徵的把握相結合,確定了本文重在“披文入情”,通過一個必須的理解段落內容的過程,來走進陶淵明的情感天地,去感知他辭官歸家,享受田園生活背後的種種感情,以期達到“知文”與“知人”相輔相成的閱讀狀態。我想強調,那一刻的想法是真實的。

在教學環節設計上,我藉助了幾個方式:一是欣賞抒發和繪畫作品,為畫作陪陶淵明的經典詩句(范圍是在學習的課文內);二是引入閱讀一考生的佳作——《菊花人生》,以增加“知人論世”的分量;三是引入康橋的魅力誦讀,但終於因為電腦程序的問題失敗,便改方案為做配樂朗讀(用的的《高山流水》,效果也不錯);四是談談你心中有一個怎樣的陶淵明,要求是仿照老師給的“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自由的人”這個句式;五是借用一些名家名言來做一點探究思考,促進互動,調解氛圍;六是做一次仿寫來結束本文的學習,內容是選擇你喜歡的兩位古代詩人的名句,參照“生活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誒。陶淵明說,生活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 句式續寫兩組句子。

課雖然照我的設計“走著”。但在驀然回首時,又有了啰嗦的嫌疑,耗時不菲(用了4課時)。禁不住又憶起了蒲老的善言——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努力把自己的.課堂打磨得精細一點。確實,我一步小心,又有了失足。

前車之鑒啊!寫下來,以作自省自勉。

高中《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篇二

一、教材處理反思:

關於《歸去來兮辭》一文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教師用書認為本文是辭官歸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辭官歸隱之前、將歸之際。該如何定位,將對教學方法產生較大影響,本著有利教學的原則和個人悟讀的心得,我採用了歸隱之前、將歸未歸這一觀點。因為文學是一種精神產品,它本身與社會有一定的差異,好比理想和現實的差異。何況“辭”,追溯其源頭——楚辭,本是浪漫主義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義的想像,乃是陶淵明創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記》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為將歸之際,人未歸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像,想像總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著一股愜意、一股堅毅,而現實的歸家,不說旅途之苦,清貧之家,無米下鍋之際,或許愁容滿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韻嗎?再聯系作者的生平及課文之序,本文的由來便一目瞭然。陶淵明青少年時,曾有“大濟蒼生”的抱負和“騫翮思翥”的壯志,但由於東晉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相當嚴酷,陶淵明並非士族之家,要想通過做官來伸展個人志向實現抱負,其難度可想而知。這一方面,他與唐時的李白經歷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文風也偏走浪漫。

二、教學方法反思:

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處理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該是做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系整個教學方法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上難免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意境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依據單元提示,本單元為漢魏晉散文賞析;但本文體裁為“辭”,根據辭的特點,雖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詩。通觀本文內容,不管是從句式、韻律、意境來看它是一首美詩。這點教師用書也認同,點明“此體裁重在抒情,形式上盡管後來也有若干變化,但四句一節,每句三拍的格局,還是保持了下來。”定位以詩,則以朗讀感知為中心,感受並體會本文瀟灑脫俗而富於人情味的特點,讓學生讀的充分,是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意境也不再是難題。因而本課程以朗讀為主要形式,貫穿閱讀教學全過程,我預設之為“教師范讀——自由朗讀——提名朗讀——集體朗讀——自由朗讀——解讀練習——討論歸納”這一教學過程,希望以一個愉快的教學過程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在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文章的資料進行收集、判斷,吸取精華而棄其糟粕。

;

Ⅲ 《歸去來兮辭》的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歸去來兮辭》的語文教學反思(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歸去來兮辭》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1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才能更深刻的領會其中的神韻。只有多讀多思才能對作品有更透徹的理解,才能真正的體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真情實感,我覺得這也是更好進行教學工作的前提。

我所在的學校實行分層次教學,本學期我所執教的教學班跨了兩個層次,這就給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學生基礎不一樣,所以教學起點也會有所差別,而且必須照顧到所有學生,所以在備課時我有意識的將A層次的起點提高,B層次的起點降低,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教學情境和自己的教學預設有差別。

首先,教師應該注意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其實是老生常談,《歸去來兮辭》對於B層次的同學有點吃力,所以上課時他們的狀態並不是最好的,這時教師就應該適當的停下自己匆匆的腳步,扭轉這種狀態,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的角色當中。如果這時我能想起魯迅先生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和酒的關系》,給學生講講魏晉時期的風尚,或者講講名人眼中的陶淵明,抑或是講講陶淵明的軼事,我想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就會有助於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但是當時我只是提醒學生注意,過了一段時間有些學生又昏昏欲睡,我就是在這種反復的提醒中度過了這堂課,可見這堂課的效率有多差。

其次,課堂教學內容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在給A層次同學上課時,我以為他們的基礎不錯,可以適當的多拓展一些知識,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在講序的時候我有意識的多擴充了一些字詞,把學生學過的沒學過的字詞,都講給他們,表面上看學生多了解了很多基礎知識然而實際上從第二節課反饋的情況看,第一節課的效率並不高,這就告訴我,課堂教學內容並不一定是越多越好,關鍵是學生能否掌握。對於本文我覺得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讀,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歸去來兮辭》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2

一、教材處理反思:

關於《歸去來兮辭》一文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教師用書認為本文是辭官歸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辭官歸隱之前、將歸之際。該如何定位,將對教學方法產生較大影響,本著有利教學的原則和個人悟讀的心得,我採用了歸隱之前、將歸未歸這一觀點。因為文學是一種精神產品,它本身與社會有一定的差異,好比理想和現實的差異。何況「辭」,追溯其源頭——楚辭,本是浪漫主義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義的想像,乃是陶淵明創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記》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為將歸之際,人未歸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像,想像總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著一股愜意、一股堅毅,而現實的歸家,不說旅途之苦,清貧之家,無米下鍋之際,或許愁容滿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韻嗎?再聯系作者的生平及課文之序,本文的由來便一目瞭然。陶淵明青少年時,曾有「大濟蒼生」的抱負和「騫翮思翥」的壯志,但由於東晉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相當嚴酷,陶淵明並非士族之家,要想通過做官來伸展個人志向實現抱負,其難度可想而知。這一方面,他與唐時的李白經歷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文風也偏走浪漫。

二、教學方法反思:

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處理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該是做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系整個教學方法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上難免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意境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依據單元提示,本單元為漢魏晉散文賞析;但本文體裁為「辭」,根據辭的特點,雖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詩。通觀本文內容,不管是從句式、韻律、意境來看它是一首美詩。這點教師用書也認同,點明「此體裁重在抒情,形式上盡管後來也有若干變化,但四句一節,每句三拍的格局,還是保持了下來。」定位以詩,則以朗讀感知為中心,感受並體會本文瀟灑脫俗而富於人情味的特點,讓學生讀的充分,是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意境也不再是難題。因而本課程以朗讀為主要形式,貫穿閱讀教學全過程,我預設之為「預讀,初探——通讀,質疑——精讀、解疑——解讀、練習」,這一教學過程,希望以一個愉快的教學過程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在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文章的資料進行收集、判斷,吸取精華而棄其糟粕。本堂課本著使語文課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讓語文教學既有趣味又有知識味的目標,採用愉快教學的方式,以朗讀為主,通過三讀:

一、學生初讀,注意音義。

二、教師朗讀,體會文章的情感,給學生思考空間。

三、磁帶范讀與學生誦讀結合。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通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風格,探究作者心情及歸田之由。

在以課文為本的同時,適當延伸課堂內容,營造情感氛圍,用情教人,教學中師生雙方以情感為紐帶,讓學生心領神會,從而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體會本文內容。整堂課過程較為流暢,教師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學生受到感染,氣氛融洽,而且讓學生評判老師的朗讀,學生興趣很高,聽課認真,思考問題十分主動,但是教師誦讀這個關鍵環節教學處理還有一點缺陷。學生的參與度雖然很高,但由於對學生引導不夠,一部分學生想全文都抓,反而無從入手,而且讀完之後,間隔時間過長,學生易遺忘,這一環節需要控制朗讀速度,並事先設好分工,比如讓每組學生重點落在某一段上。

《歸去來兮辭》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3

剛剛結束必修五第二單元第一課《歸去來兮辭》的教學,教完之後,心裡總覺得有些遺憾和困惑。本單元全部是古代抒情散文,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領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的同時去品鑒文章精彩的語言形式美。但在教學中,我對於引導學生感受抒情散文的優美性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關於文章誦讀的問題

我帶的是一個文科班和一個理科班,學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語文素養不是很深。課前,我計劃花3個課時將本課結束。這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重點在於感受陶淵明徹底與官場決裂之後躬耕農田的愉悅和欣喜之情,以及那些許矛盾和猶豫的心理。所以我的教學設計是以誦讀為主,讓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解決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層面的要求是讓學生讀出句內停頓、重音、語氣、語調、語速、節奏。這個層面的訓練主要以范讀和誦讀指導為主,學生一句句、一段段地細讀,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初步掌握《歸去來兮辭》這種「辭」文體在斷句、升降調方面的規律,從而讀准節奏,讀出語氣。本文有不少感嘆句、疑問句,誦讀中應讀出語氣,同時注意語調(感嘆句讀「↘」調,疑問句讀「↗」調)。文章的六字句既可以1、2、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也可以3、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第二個層面是要求學生在誦讀過程中,讀懂文意,讀出文氣,讀出個性化的理解,完成對文意的整體理解,從而享受誦讀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激發其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但由於學生興趣問題,他們對於「辭」這種文體了解較少,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夠深刻,而且也沒有藉助多媒體來進行范讀。因此,在多次朗讀的過程中,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第一遍讀還比較有激情和情感投入,但越讀學生似乎越找不到感覺了。雖然安排了各種形式的誦讀:教師范讀、領讀、齊讀、分組讀等等,但還是沒有收到真正的效果,致使課程拖沓,不能按預期完成教學任務,也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學的重點:誦讀。這也讓我知道了,教學中不能忽略教學的核心——學生。

二、關於內容取捨的問題

課文教學中,課文導入是一個亮點,最能體現語文課新、奇的特點;文體知識可增加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背景資料補充對理解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尤其是關於作者思想及其影響的介紹;文言知識更不能省,必須全面而綜合地介紹……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對所有的問題我都不願捨去。

備課時,設計所有這些內容當簡則簡。但在實際教學中我還是未能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願舍棄一個內容,不願簡化一個環節,導致教學重點的突顯受影響,未能迅速地進入文本的解讀和欣賞,以至於淡化了文本是關鍵,學生是主體這一教學主旨。

三、關於課文深層次問題探究的疑惑

新課程教學理念中,非常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關於本文,也有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那就是課後練習第三題中提到的:有人認為文章最後一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流露出作者悲觀、消極的意味,你是怎麼理解的?這個問題我留給學生一起探究、討論,但從幾個基礎不錯的學生的回答來看,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陶淵明的思想,回答得有點風馬牛不相及,很讓人困惑。而我在解答的過程中,也並沒有很好地闡釋清楚,這從學生那似懂非懂的表情中可略知一二。

這些都是我的疑問和困惑,還有待我進一步地思考與探索。

《歸去來兮辭》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4

9月24日,我在高二年級四班、五班先後進行了《歸去來兮辭》第一課時的教學。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回顧陶淵明其人其作品;認識「辭」這一文體;結合課下注釋,會翻譯全篇文章。至於文章的內涵主要放在下一課時探討。

就學生的導學案完成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完成得較為認真,但還有兩個需要提醒學生注意的地方:一是導學案「課前學習」部分有一處明確指導學生補充積累字和讀音,但大部分學生只把老師設置的空填了一下,並未自己補充,其實,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字詞要遠遠多於那幾個空,正是出於懶惰,才沒有親自補充、親自積累。我應該經常提醒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學習語文首先就應有這種意識,否則很難做到厚積薄發、信手拈來。二是導學案「課前學習」部分有一處要求學生積累文言知識點,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有種積累的意識,這樣才能從容應對高考的課外文言文閱讀,但有的學生不知道該積累什麼,有的只寫了「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並未舉出文中的例子,實際上什麼也沒有記住,什麼收獲都沒有;有的積累了陶淵明寫作的特點。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文言知識點的積累。如果針對高考考點,另外一些例子倒值得積累,比如:「尋」譯為「不久」;「胡」、「奚」、「曷」等疑問代詞的用法。我應該在這一方面對學生有所引導,再結合練習題中的課外文言文閱讀,培養他們積累知識點的意識。

至於本文的翻譯,其實課下注釋已很詳盡,因此,我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先自主翻譯,不理解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最終小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寫到黑板上,由其他組的同學進行展示,幫助其解決疑難問題。但最終的結果是,有的課下注釋明確標注的問題,又被同學們寫上了黑板,這證明他們在翻譯過程中沒有認真完成,對文言文翻譯不夠重視。雖然我在後面設置了「測一測」這一環節,但我設計的問題太少,對於檢測他們的翻譯無異於杯水車薪,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因此,以後我會強化他們對文言文的翻譯,並最好給學生一個「檢測學案」,檢測他們的學習情況,主要包括默寫、翻譯、重點字詞意義及用法等與高考考點密切相關聯的知識。

《歸去來兮辭》的語文教學反思 篇5

新課程中的閱讀教學要求教師樹立體驗閱讀、拓展閱讀、創造性閱讀教學觀,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真情,在拓展中不斷積累,在創造中得到提升。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會獲得成長和發展,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這時「教學在互動中生成,在溝通中推進。與傳統的教學機制相比,最大的差異就是:把學生不只看作是教學的對象,同時還是教學的資源;把教師不只是看作知識信息的傳遞者,同時還是課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傾聽者、處理者;不只是把教學看作是預設計劃的執行,同時更是師生、生生相互作用的過程。」

教學《歸去來兮辭》時,我首先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礎知識如「胡、奚、曷、焉、何」五個疑問代詞,歸納「行、引、乘、策」等四個詞的一詞多義,了解「以、而、之、兮、來」等文言虛詞的用法;了解辭賦特點;體悟作者超出塵世的隱逸的情感。而教學難點就在於誦讀中體會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我採用了誦讀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讓學生理解「達則兼濟天下」規范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心路歷程,作為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陶淵明,他的「濟世」的確讓人費解。我們一起學習了他的名篇《歸去來兮辭》,看我們能從中找到他醉情於山水田園之樂的原因,並體悟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歐陽修曾有「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的慨嘆。那是因為文中體現的人生態度,思想感情能引起舊時許多不滿現實而又無可奈何,只能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的共鳴,終於,我比較成功地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的復雜的情感,並且使學生能從中得到正面的影響——追求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同時,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這一開放的環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很容易獲取更多的表象資料,拓寬視野完成知識的重組,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掘;教師更便於主導學生很好完成學習任務。可以說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很好體現,是學習者與教學者、學習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課文內容、學習者與教學媒體的和諧互動,使師生都能分享到互動之樂。

Ⅳ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篇1

關於《歸去來兮辭》一文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教師用書認為本文是辭官歸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辭官歸隱之前、將歸之際。該如何定位,將對教學方法產生較大影響,本著有利教學的原則和個人悟讀的心得,我採用了歸隱之前、將歸未歸這一觀點。因為文學是一種精神產品,它本身與社會有一定的差異,好比理想和現實的差異。何況「辭」,追溯其源頭——楚辭,本是浪漫主義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義的想像,乃是陶淵明創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記》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為將歸之際,人未歸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像,想像總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著一股愜意、一股堅毅,而現實的歸家,不說旅途之苦,清貧之家,無米下鍋之際,或許愁容滿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韻嗎?再聯系作者的生平及課文之序,本文的由來便一目瞭然。陶淵明青少年時,曾有「大濟蒼生」的抱負和「騫翮思翥」的壯志,但由於東晉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相當嚴酷,陶淵明並非士族之家,要想通過做官來伸展個人志向實現抱負,其難度可想而知。這一方面,他與唐時的李白經歷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文風也偏走浪漫。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篇2

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處理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該是做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系整個教學方法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上難免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意境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依據單元提示,本單元為漢魏晉散文賞析;但本文體裁為「辭」,根據辭的特點,雖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詩。通觀本文內容,不管是從句式、韻律、意境來看它是一首美詩。這點教師用書也認同,點明「此體裁重在抒情,形式上盡管後來也有若干變化,但四句一節,每句三拍的格局,還是保持了下來。」定位以詩,則以朗讀感知為中心,感受並體會本文瀟灑脫俗而富於人情味的特點,讓學生讀的充分,是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意境也不再是難題。因而本課程以朗讀為主要形式,貫穿閱讀教學全過程,我預設之為「教師范讀、自由朗讀、提名朗讀、集體朗讀、自由朗讀、解讀練習、討論歸納」這一教學過程,希望以一個愉快的教學過程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在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文章的資料進行收集、判斷,吸取精華而棄其糟粕。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篇3

新課程中的閱讀教學要求教師樹立體驗閱讀、拓展閱讀、創造性閱讀教學觀,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真情,在拓展中不斷積累,在創造中得到提升。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會獲得成長和發展,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這時「教學在互動中生成,在溝通中推進。與傳統的教學機制相比,最大的差異就是:把學生不只看作是教學的對象,同時還是教學的資源;把教師不只是看作知識信息的傳遞者,同時還是課堂上不同信息的接受者、傾聽者、處理者;不只是把教學看作是預設計劃的執行,同時更是師生、生生相互作用的過程。」

教學《歸去來兮辭》時,我首先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礎知識如「胡、奚、曷、焉、何」五個疑問代詞,歸納「行、引、乘、策」等四個詞的一詞多義,了解「以、而、之、兮、來」等文言虛詞的用法;了解辭賦特點;體悟作者超出塵世的隱逸的情感。而教學難點就在於誦讀中體會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我採用了誦讀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讓學生理解「達則兼濟天下」規范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心路歷程,作為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陶淵明,他的「濟世」的確讓人費解。我們一起學習了他的名篇《歸去來兮辭》,看我們能從中找到他醉情於山水田園之樂的原因,並體悟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歐陽修曾有「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的慨嘆。那是因為文中體現的人生態度,思想感情能引起舊時許多不滿現實而又無可奈何,只能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的共鳴,終於,我比較成功地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的復雜的情感,並且使學生能從中得到正面的影響——追求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同時,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這一開放的環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很容易獲取更多的表象資料,拓寬視野完成知識的重組,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掘;教師更便於主導學生很好完成學習任務。可以說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很好體現,是學習者與教學者、學習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課文內容、學習者與教學媒體的和諧互動,使師生都能分享到互動之樂。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篇4

剛剛結束必修五第二單元第一課《歸去來兮辭》的教學,教完之後,心裡總覺得有些遺憾和困惑。本單元全部是古代抒情散文,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領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的同時去品鑒文章精彩的語言形式美。但在教學中,我對於引導學生感受抒情散文的優美性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關於文章誦讀的問題

我帶的是一個文科班和一個理科班,學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語文素養不是很深。課前,我計劃花3個課時將本課結束。這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重點在於感受陶淵明徹底與官場決裂之後躬耕農田的愉悅和欣喜之情,以及那些許矛盾和猶豫的心理。所以我的教學設計是以誦讀為主,讓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解決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層面的要求是讓學生讀出句內停頓、重音、語氣、語調、語速、節奏。這個層面的訓練主要以范讀和誦讀指導為主,學生一句句、一段段地細讀,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初步掌握《歸去來兮辭》這種「辭」文體在斷句、升降調方面的規律,從而讀准節奏,讀出語氣。本文有不少感嘆句、疑問句,誦讀中應讀出語氣,同時注意語調(感嘆句讀「↘」調,疑問句讀「↗」調)。文章的六字句既可以1、2、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也可以3、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第二個層面是要求學生在誦讀過程中,讀懂文意,讀出文氣,讀出個性化的理解,完成對文意的整體理解,從而享受誦讀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激發其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但由於學生興趣問題,他們對於「辭」這種文體了解較少,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夠深刻,而且也沒有藉助多媒體來進行范讀。因此,在多次朗讀的過程中,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第一遍讀還比較有激情和情感投入,但越讀學生似乎越找不到感覺了。雖然安排了各種形式的誦讀:教師范讀、領讀、齊讀、分組讀等等,但還是沒有收到真正的效果,致使課程拖沓,不能按預期完成教學任務,也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學的重點:誦讀。這也讓我知道了,教學中不能忽略教學的核心——學生。

二、關於內容取捨的問題

課文教學中,課文導入是一個亮點,最能體現語文課新、奇的特點;文體知識可增加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背景資料補充對理解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尤其是關於作者思想及其影響的介紹;文言知識更不能省,必須全面而綜合地介紹……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對所有的問題我都不願捨去。

備課時,設計所有這些內容當簡則簡。但在實際教學中我還是未能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願舍棄一個內容,不願簡化一個環節,導致教學重點的突顯受影響,未能迅速地進入文本的解讀和欣賞,以至於淡化了文本是關鍵,學生是主體這一教學主旨。

三、關於課文深層次問題探究的疑惑

新課程教學理念中,非常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關於本文,也有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那就是課後練習第三題中提到的:有人認為文章最後一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流露出作者悲觀、消極的意味,你是怎麼理解的?這個問題我留給學生一起探究、討論,但從幾個基礎不錯的學生的回答來看,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陶淵明的思想,回答得有點風馬牛不相及,很讓人困惑。而我在解答的過程中,也並沒有很好地闡釋清楚,這從學生那似懂非懂的表情中可略知一二。

這些都是我的疑問和困惑,還有待我進一步地思考與探索。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篇5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才能更深刻的領會其中的神韻。只有多讀多思才能對作品有更透徹的理解,才能真正的體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真情實感,我覺得這也是更好進行教學工作的前提。

我所在的學校實行分層次教學,本學期我所執教的教學班跨了兩個層次,這就給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學生基礎不一樣,所以教學起點也會有所差別,而且必須照顧到所有學生,所以在備課時我有意識的將A層次的起點提高,B層次的起點降低,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教學情境和自己的教學預設有差別。

首先,教師應該注意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其實是老生常談,《歸去來兮辭》對於B層次的同學有點吃力,所以上課時他們的狀態並不是最好的,這時教師就應該適當的停下自己匆匆的腳步,扭轉這種狀態,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的角色當中。如果這時我能想起魯迅先生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和酒的關系》,給學生講講魏晉時期的風尚,或者講講名人眼中的陶淵明,抑或是講講陶淵明的軼事,我想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就會有助於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但是當時我只是提醒學生注意,過了一段時間有些學生又昏昏欲睡,我就是在這種反復的提醒中度過了這堂課,可見這堂課的效率有多差。

其次,課堂教學內容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在給A層次同學上課時,我以為他們的基礎不錯,可以適當的多拓展一些知識,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在講序的時候我有意識的多擴充了一些字詞,把學生學過的沒學過的字詞,都講給他們,表面上看學生多了解了很多基礎知識然而實際上從第二節課反饋的情況看,第一節課的效率並不高,這就告訴我,課堂教學內容並不一定是越多越好,關鍵是學生能否掌握。對於本文我覺得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讀,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篇6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焦作市優質課比賽。本次比賽,我抽的課題是《歸去來兮辭》,這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辭賦,在教學設計上著實讓我為難。本文該作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繫到整個教學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難免要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感情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最初設計,面面俱到,將重點放在內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內容的過程中梳理文言知識,結果以失敗告終。散亂無味,重點不突出是第一次試講留給聽課老師的印象。於是在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和語文組其他同仁的指導和建議下大改教學思路,確定字詞以課堂檢測的形式來處理,教學重點則根據課文線索「歸去之因、歸去之情、歸去之悟」大膽取捨,舍「因」去「悟」留「情」。在經歷了三次改稿五次試講之後,於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優質課的講台。

然而,課堂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走下講台之時,便是遺憾之始。遺憾對文本挖掘太淺,遺憾課堂誦讀太少,遺憾與學生距離太遠,遺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淺

從抽到題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隨著我。在備課的一個星期里,趙老師曾多次提醒我「靜下心來研讀文本,要先有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設計教學。」但回頭思考,自己做得並不到位。第一次試講時的全盤否定,第二次試講時的不夠投入,第三次試講時太過隨意的課堂語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我亂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長講古文詩歌的我,更覺詩歌古文之深不可測,難以駕馭。於是大改教學思路,精心錘煉語言,回頭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為在初次試講被推翻之後我更側重於教學環節和教學語言的斟酌,忽視了對文本的挖掘。於是在引導學生通過景語體會作者情感處理「歸去之情」這個教學重點時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二、課堂誦讀少

在教學設計上既然以詩定位,就應以朗讀感知為中心。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學生讀的充分,是學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情感也不再是難題。通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語言,進而探究歸去之因、歸去之悟及作者情感,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卻沒有注重引導學生誦讀。雖然也有誦讀環節,但讀的太少,讀的不夠,故在「歸去之悟」這個環節中學生回答稍顯吃力。這樣就給聽課教師造成「課堂設計不符合學生認知過程」的印象。其實,在教學設計中之所以將「歸去之悟」放在「歸去之因」之後,一是因為課下注釋非常詳細,設想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難度不大,應該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歸去之情」這一重點,讓學生在賞析「情」的過程中由田園之樂上升到精神之樂,進而感受「悟」,因此我採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於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的太少,致使他們對內容理解不夠,導致了教學過程的不夠流暢。

三、學生距離遠

黨老師一語「《歸去來兮辭》教學中,執教老師始終沒有走近學生,使老師沒有了親和力與學生產生了距離」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在平時的教學中自認為自己不算是沒有親和力的老師,為何會在市優質課上與學生產生距離?失去親和力?反思原因,距離是由於缺乏大賽經驗導致緊張、不夠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進學生,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使得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對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認為深入挖掘文本,對文本有自己獨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講好一節課的決定性因素。

雖有遺憾,但也收獲頗豐。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認識到了語文老師良好的語文素養和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能夠熟練運用精煉簡潔的課堂語言是上好一節課的亮點,將親和力融入課堂能使一節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而非「被灌」。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也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力量。感謝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對整個教學設計的指導和建議,感謝她們節節不落,認真仔細的聽評,感謝她們對我教學語言的錘煉。感謝張軍紅老師,焦丹丹老師加班加點不厭其煩地對導學案及課件的修改。感謝姬琰囡老師在我8號下午去見學生時給我的勇氣和幫助,感謝所有語文組老師對我的鼓勵!可以說,我的成績是語文組共同努力的結果。

優質課結束了,但我的成長才剛剛開始。成績只是一時,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長才是一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為自己在語文教學的成長而奮斗!

Ⅳ 《歸去來兮辭》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歸去來兮辭》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歸去來兮辭》語文教學反思 篇1

我首先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礎知識如「胡、奚、曷、焉、何」五個疑問代詞,歸納「行、引、乘、策」等四個詞的一詞多義,了解「以、而、之、兮、來」等文言虛詞的用法;了解辭賦特點;體悟作者超出塵世的隱逸的情感。而教學難點就在於誦讀中體會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我採用了誦讀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讓學生理解「達則兼濟天下」規范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心路歷程,作為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陶淵明,他的『濟世「的確讓人費解。我們一起學習了他的名篇《歸去來兮辭》,看我們能從中找到他醉情於山水田園之樂的原因,並體悟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歐陽修曾有「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的慨嘆。那是因為文中體現的人生態度,思想感情能引起舊時許多不滿現實而又無可奈何,只能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 的共鳴,

終於,我比較成功地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的復雜的情感,並且使學生能從中得到正面的影響——追求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歸去來兮辭》語文教學反思 篇2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焦作市優質課比賽。本次比賽,我抽的課題是《歸去來兮辭》,這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辭賦,在教學設計上著實讓我為難。本文該作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繫到整個教學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難免要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感情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最初設計,面面俱到,將重點放在內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內容的過程中梳理文言知識,結果以失敗告終。散亂無味,重點不突出是第一次試講留給聽課老師的印象。於是在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和語文組其他同仁的指導和建議下大改教學思路,確定字詞以課堂檢測的形式來處理,教學重點則根據課文線索「歸去之因、歸去之情、歸去之悟」大膽取捨,舍「因」去「悟」留「情」。在經歷了三次改稿五次試講之後,於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優質課的講台。

然而,課堂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走下講台之時,便是遺憾之始。遺憾對文本挖掘太淺,遺憾課堂誦讀太少,遺憾與學生距離太遠,遺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淺

從抽到題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隨著我。在備課的一個星期里,趙老師曾多次提醒我「靜下心來研讀文本,要先有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設計教學。」但回頭思考,自己做得並不到位。第一次試講時的全盤否定,第二次試講時的不夠投入,第三次試講時太過隨意的課堂語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我亂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長講古文詩歌的我,更覺詩歌古文之深不可測,難以駕馭。於是大改教學思路,精心錘煉語言,回頭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為在初次試講被推翻之後我更側重於教學環節和教學語言的斟酌,忽視了對文本的挖掘。於是在引導學生通過景語體會作者情感處理「歸去之情」這個教學重點時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二、課堂誦讀少

在教學設計上既然以詩定位,就應以朗讀感知為中心。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學生讀的充分,是學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情感也不再是難題。通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語言,進而探究歸去之因、歸去之悟及作者情感,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卻沒有注重引導學生誦讀。雖然也有誦讀環節,但讀的太少,讀的不夠,故在「歸去之悟」這個環節中學生回答稍顯吃力。這樣就給聽課教師造成「課堂設計不符合學生認知過程」的印象。其實,在教學設計中之所以將「歸去之悟」放在「歸去之因」之後,一是因為課下注釋非常詳細,設想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難度不大,應該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歸去之情」這一重點,讓學生在賞析「情」的過程中由田園之樂上升到精神之樂,進而感受「悟」,因此我採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於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的太少,致使他們對內容理解不夠,導致了教學過程的不夠流暢。

三、學生距離遠

黨老師一語「《歸去來兮辭》教學中,執教老師始終沒有走近學生,使老師沒有了親和力與學生產生了距離」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在平時的教學中自認為自己不算是沒有親和力的老師,為何會在市優質課上與學生產生距離?失去親和力?反思原因,距離是由於缺乏大賽經驗導致緊張、不夠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進學生,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使得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對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認為深入挖掘文本,對文本有自己獨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講好一節課的決定性因素。

雖有遺憾,但也收獲頗豐。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認識到了語文老師良好的語文素養和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能夠熟練運用精煉簡潔的課堂語言是上好一節課的亮點,將親和力融入課堂能使一節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而非「被灌」。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也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力量。感謝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對整個教學設計的指導和建議,感謝她們節節不落,認真仔細的聽評,感謝她們對我教學語言的錘煉。感謝張軍紅老師,焦丹丹老師加班加點不厭其煩地對導學案及課件的修改。感謝姬琰囡老師在我8號下午去見學生時給我的勇氣和幫助,感謝所有語文組老師對我的鼓勵!可以說,我的成績是語文組共同努力的結果。

優質課結束了,但我的成長才剛剛開始。成績只是一時,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長才是一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為自己在語文教學的成長而奮斗!

《歸去來兮辭》語文教學反思 篇3

9月24日,我在高二年級四班、五班先後進行了《歸去來兮辭》第一課時的教學。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回顧陶淵明其人其作品;認識「辭」這一文體;結合課下注釋,會翻譯全篇文章。至於文章的內涵主要放在下一課時探討。

就學生的導學案完成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完成得較為認真,但還有兩個需要提醒學生注意的地方:一是導學案「課前學習」部分有一處明確指導學生補充積累字和讀音,但大部分學生只把老師設置的空填了一下,並未自己補充,其實,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字詞要遠遠多於那幾個空,正是出於懶惰,才沒有親自補充、親自積累。我應該經常提醒學生養成積累的習慣,學習語文首先就應有這種意識,否則很難做到厚積薄發、信手拈來。二是導學案「課前學習」部分有一處要求學生積累文言知識點,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有種積累的意識,這樣才能從容應對高考的課外文言文閱讀,但有的學生不知道該積累什麼,有的只寫了「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並未舉出文中的例子,實際上什麼也沒有記住,什麼收獲都沒有;有的積累了陶淵明寫作的特點。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文言知識點的積累。如果針對高考考點,另外一些例子倒值得積累,比如:「尋」譯為「不久」;「胡」、「奚」、「曷」等疑問代詞的用法。我應該在這一方面對學生有所引導,再結合練習題中的課外文言文閱讀,培養他們積累知識點的意識。

至於本文的翻譯,其實課下注釋已很詳盡,因此,我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先自主翻譯,不理解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最終小組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寫到黑板上,由其他組的同學進行展示,幫助其解決疑難問題。但最終的結果是,有的課下注釋明確標注的問題,又被同學們寫上了黑板,這證明他們在翻譯過程中沒有認真完成,對文言文翻譯不夠重視。雖然我在後面設置了「測一測」這一環節,但我設計的問題太少,對於檢測他們的翻譯無異於杯水車薪,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因此,以後我會強化他們對文言文的翻譯,並最好給學生一個「檢測學案」,檢測他們的學習情況,主要包括默寫、翻譯、重點字詞意義及用法等與高考考點密切相關聯的知識。

《歸去來兮辭》語文教學反思 篇4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才能更深刻的領會其中的神韻。只有多讀多思才能對作品有更透徹的理解,才能真正的體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真情實感,我覺得這也是更好進行教學工作的前提。

我所在的學校實行分層次教學,本學期我所執教的教學班跨了兩個層次,這就給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學生基礎不一樣,所以教學起點也會有所差別,而且必須照顧到所有學生,所以在備課時我有意識的將A層次的起點提高,B層次的起點降低,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教學情境和自己的教學預設有差別。

首先,教師應該注意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其實是老生常談,《歸去來兮辭》對於B層次的同學有點吃力,所以上課時他們的狀態並不是最好的,這時教師就應該適當的停下自己匆匆的腳步,扭轉這種狀態,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的角色當中。如果這時我能想起魯迅先生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和酒的關系》,給學生講講魏晉時期的風尚,或者講講名人眼中的陶淵明,抑或是講講陶淵明的軼事,我想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就會有助於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但是當時我只是提醒學生注意,過了一段時間有些學生又昏昏欲睡,我就是在這種反復的提醒中度過了這堂課,可見這堂課的效率有多差。

其次,課堂教學內容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在給A層次同學上課時,我以為他們的基礎不錯,可以適當的多拓展一些知識,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在講序的時候我有意識的多擴充了一些字詞,把學生學過的沒學過的`字詞,都講給他們,表面上看學生多了解了很多基礎知識然而實際上從第二節課反饋的情況看,第一節課的效率並不高,這就告訴我,課堂教學內容並不一定是越多越好,關鍵是學生能否掌握。對於本文我覺得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讀,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看了我的《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大家覺得怎麼樣。教學中反思要求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調動各種感官捕捉反饋信息,快速、靈活地做出調整和反應。教學中反思教師可運用錄音和錄象技術,與觀察手段一起為以後的教學後反思提供信息。

《歸去來兮辭》語文教學反思 篇5

一、教材處理反思:

關於《歸去來兮辭》一文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教師用書認為本文是辭官歸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辭官歸隱之前、將歸之際。該如何定位,將對教學方法產生較大影響,本著有利教學的原則和個人悟讀的心得,我採用了歸隱之前、將歸未歸這一觀點。因為文學是一種精神產品,它本身與社會有一定的差異,好比理想和現實的差異。何況「辭」,追溯其源頭——楚辭,本是浪漫主義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義的想像,乃是陶淵明創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記》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為將歸之際,人未歸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像,想像總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著一股愜意、一股堅毅,而現實的歸家,不說旅途之苦,清貧之家,無米下鍋之際,或許愁容滿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韻嗎?再聯系作者的生平及課文之序,本文的由來便一目瞭然。陶淵明青少年時,曾有「大濟蒼生」的抱負和「騫翮思翥」的壯志,但由於東晉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相當嚴酷,陶淵明並非士族之家,要想通過做官來伸展個人志向實現抱負,其難度可想而知。這一方面,他與唐時的李白經歷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文風也偏走浪漫。

二、教學方法反思:

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處理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該是做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系整個教學方法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上難免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意境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依據單元提示,本單元為漢魏晉散文賞析;但本文體裁為「辭」,根據辭的特點,雖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詩。通觀本文內容,不管是從句式、韻律、意境來看它是一首美詩。這點教師用書也認同,點明「此體裁重在抒情,形式上盡管後來也有若干變化,但四句一節,每句三拍的格局,還是保持了下來。」定位以詩,則以朗讀感知為中心,感受並體會本文瀟灑脫俗而富於人情味的特點,讓學生讀的充分,是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意境也不再是難題。因而本課程以朗讀為主要形式,貫穿閱讀教學全過程,我預設之為「預讀,初探——通讀,質疑——精讀、解疑——解讀、練習」,這一教學過程,希望以一個愉快的教學過程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在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文章的資料進行收集、判斷,吸取精華而棄其糟粕。本堂課本著使語文課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讓語文教學既有趣味又有知識味的目標,採用愉快教學的方式,以朗讀為主,通過三讀:

一、學生初讀,注意音義。

二、教師朗讀,體會文章的情感,給學生思考空間。

三、磁帶范讀與學生誦讀結合。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通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風格,探究作者心情及歸田之由。

在以課文為本的同時,適當延伸課堂內容,營造情感氛圍,用情教人,教學中師生雙方以情感為紐帶,讓學生心領神會,從而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體會本文內容。整堂課過程較為流暢,教師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學生受到感染,氣氛融洽,而且讓學生評判老師的朗讀,學生興趣很高,聽課認真,思考問題十分主動,但是教師誦讀這個關鍵環節教學處理還有一點缺陷。學生的參與度雖然很高,但由於對學生引導不夠,一部分學生想全文都抓,反而無從入手,而且讀完之後,間隔時間過長,學生易遺忘,這一環節需要控制朗讀速度,並事先設好分工,比如讓每組學生重點落在某一段上。

Ⅵ 高二語文《歸去來兮辭》教案

教學目的

一、誦讀

二、感受陶潛的隱士情懷

教學重點

一、課文的思想內容

二、解讀陶潛的隱逸詩人的形象

教學難點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正確理解

教學設想

一、誦讀的准備指導

二、誦讀和領悟互相推進

三、總結陶潛的隱士情懷教學

設計說明

一、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顯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

二、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重視誦讀」。依據以上兩點,特確定兩個教學目標——誦讀和領悟。

三、為了便於研習課文,課前必須作好充分的預習,所以布置了明確的預習目標,其中包括誦讀指導、疏通課文。

四、在研習課文的過程中,主要是誦讀和領悟互為推進,同時在感悟課文某一點內容的時候,適當地引用陶潛的其他詩句,以達到以此篇帶動對陶潛整個詩文的感知,反過來,對陶潛整個詩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對課文內涵的領悟。

五、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主要採用問答法、討論法和講解法。讓學生在一問一答的形式中,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法中,群策群力,歸納提煉;通過老師的必要講解,鞏固和加深對較難問題的理解。

輔助手段 幻燈片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預習准備

1、明確誦讀要求——讀出語調;讀出語氣;讀出語速;讀出語頓;讀出語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課下題注為准

3、參照課下注釋,疏通課文,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是否還記得,是誰在《桃花源記》中為我們勾勒了一個理想社會?

(齊答:陶潛)那麼,關於陶潛你們了解多少呢?(東晉大詩人,一名淵明,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見陶潛的高尚情操,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文章《歸去來兮辭》,去了解一下他的隱士情懷。

(板書課題、作者)

二、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注意聽語頓的特點——三字句2、1頓;四字句2、2頓;五字句2、3頓;六字句3、3頓或1、2、1、2頓。

三、研習課文

(一)、讀悟第1段

在封建社會里,人們要建功立業,要「大濟蒼生」,實現人生價值,往往是和仕途緊緊聯系起來的,而陶潛不願為官,難道是當官不好嗎?

指名朗讀本段。

思考: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設問:從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當時的心境如何?

明確:自責(「田園將蕪」),自悔(「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自覺、自醒(「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這里的「心為形役」中的「心」和「役」,顯然不能單純理解為「心意」和「形體」,應該深入理解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為官」的這種行為。

陶潛的這種「心為行役」,視入仕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詩為證:

幻燈片1

設問:結合此詩和本段內容,可看出陶潛有什麼樣的情懷?

明確:鄙棄官場,蔑視權貴,嚮往田園的隱士情懷。

(二)、讀悟第2段

齊讀本段。

討論:1、歸家途中的迫切體現在哪裡

2、抵家時的欣喜體現在哪些語句當中?

3、到家後衣食住行的閑適從何看出?

明確:1、「舟遙遙」「問征夫」「恨晨光」,尤其一個「恨」字,迫切之情,溢於言表。

2、「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可感悟出主僕俱迎,妻子皆樂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來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誰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倫之樂圖啊!

3、「引壺觴以自酌……撫孤松而盤桓」,既有室中之樂,也有園中之樂,這是真正的隱士之樂,和劉禹錫《陋室銘》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異曲同工。

設問:從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潛又有什麼樣的隱士情懷?

提示:與下面的詩句具有相同的心境

幻燈片2

明確:一詩一賦,表達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閑適自在的隱士情懷之二。

(三)、讀悟第3段

「歸去來兮」「息交以絕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厭惡官場,固窮守節的堅定決心,也是其隱士情懷之三。

指定小組朗讀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潛隱居鄉村的生活樂趣,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確:(1)、促膝而談的家庭之樂——悅親戚之情話;

(2)、彈琴消憂的本色生活——樂琴書以消憂;

(3)、與鄉鄰交往之樂——告余春及,有事西疇;

(4)、巾車孤舟出遊之樂——窈窕尋壑,崎嶇經丘。

中國士大夫寫勞動,都是倡導別人去勞動,自己是旁觀者,而陶潛是中國士大夫中第一個勞動實踐者,此乃其躬耕田園,詩酒琴書的隱士情懷之四。

(四)、讀悟第4段

魏晉焦慮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潛是最為焦灼的一個,在第三段結尾處兩句——「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見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現?

齊讀本段。

明確:「寓形宇內復幾時,何不委心任去留」,此種情感也有詩為證:

幻燈片3

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還快然自足於隱士生活?依據何在?

明確:「懷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從正反兩方面,想像地表明自己怡然於隱居生活的情懷。

討論:如何正確理解結尾處兩句話「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明確:陶潛順應自然,樂夫天命超生死,有別於「立德」「立功」留名於世的儒學家,也有別於煉丹學道求長生的道學家,這里邊有他遺世獨立、超脫生死的曠達樂觀精神,也流露出他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思想情緒,這是他欲沖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計,也是他人性減弱的一種表現。有陶潛的詩為證:

幻燈片4

四、總結

陶潛,入仕為官是他的初衷,鄙棄官場是他的節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畝是他生活的保障,琴書詩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窮守節是他歸隱意念的鞏固,樂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讀《歸去來兮辭》,是了解陶潛的隱士情懷,了解中國古代的隱士文化的一個窗口。

五、布置作業

(一)、書面完成課後練習一、二。

(二)、以《我眼中的陶潛》為題,寫一篇隨筆。

《歸去來兮辭》教學反思

一.教材處理反思:

關於《歸去來兮辭》一文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教師用書認為本文是辭官歸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辭官歸隱之前、將歸之際。該如何定位,將對教學方法產生較大影響,本著有利教學的原則和個人悟讀的心得,我採用了歸隱之前、將歸未歸這一觀點。因為文學是一種精神產品,它本身與社會有一定的差異,好比理想和現實的差異。何況「辭」,追溯其源頭——楚辭,本是浪漫主義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義的想像,乃是陶淵明創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記》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為將歸之際,人未歸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像,想像總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著一股愜意、一股堅毅,而現實的歸家,不說旅途之苦,清貧之家,無米下鍋之際,或許愁容滿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韻嗎?再聯系作者的生平及課文之序,本文的由來便一目瞭然。陶淵明青少年時,曾有「大濟蒼生」的.抱負和「騫翮思翥」的壯志,但由於東晉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相當嚴酷,陶淵明並非士族之家,要想通過做官來伸展個人志向實現抱負,其難度可想而知。這一方面,他與唐時的李白經歷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文風也偏走浪漫。

二.教學方法反思:

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處理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該是做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系整個教學方法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上難免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意境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依據單元提示,本單元為漢魏晉散文賞析;但本文體裁為「辭」,根據辭的特點,雖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詩。通觀本文內容,不管是從句式、韻律、意境來看它是一首美詩。這點教師用書也認同,點明「此體裁重在抒情,形式上盡管後來也有若干變化,但四句一節,每句三拍的格局,還是保持了下來。」定位以詩,則以朗讀感知為中心,感受並體會本文瀟灑脫俗而富於人情味的特點,讓學生讀的充分,是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意境也不再是難題。因而本課程以朗讀為主要形式,貫穿閱讀教學全過程,我預設之為「預讀,初探——通讀,質疑——精讀、解疑——解讀、練習」,這一教學過程,希望以一個

愉快的教學過程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在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文章的資料進行收集、判斷,吸取精華而棄其糟粕。本堂課本著使語文課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讓語文教學既有趣味又有知識味的目標,採用愉快教學的方式,以朗讀為主,通過三讀:

一、學生初讀,注意音義。

二、教師朗讀,體會文章的情感,給學生思考空間。

三、磁帶范讀與學生誦讀結合。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通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風格,探究作者心情及歸田之由。

在以課文為本的同時,適當延伸課堂內容,營造情感氛圍,用情教人,教學中師生雙方以情感為紐帶,讓學生心領神會,從而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體會本文內容。整堂課過程較為流暢,教師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學生受到感染,氣氛融洽,而且讓學生評判老師的朗讀,學生興趣很高,聽課認真,思考問題十分主動,但是教師誦讀這個關鍵環節教學處理還有一點缺陷。學生的參與度雖然很高,但由於對學生引導不夠,一部分學生想全文都抓,反而無從入手,而且讀完之後,間隔時間過長,學生易遺忘,這一環節需要控制朗讀速度,並事先設好分工,比如讓每組學生重點落在某一段上。

Ⅶ 語文《歸去來兮辭》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語文《歸去來兮辭》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歸去來兮辭》的教學反思 篇1

我首先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掌握必要的文言基礎知識如「胡、奚、曷、焉、何」五個疑問代詞,歸納「行、引、乘、策」等四個詞的一詞多義,了解「以、而、之、兮、來」等文言虛詞的用法;了解辭賦特點;體悟作者超出塵世的隱逸的情感。而教學難點就在於誦讀中體會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我採用了誦讀和了解背景的方法,讓學生理解「達則兼濟天下」規范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心路歷程,作為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陶淵明,他的『濟世「的確讓人費解。我們一起學習了他的名篇《歸去來兮辭》,看我們能從中找到他醉情於山水田園之樂的原因,並體悟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歐陽修曾有「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的慨嘆。那是因為文中體現的人生態度,思想感情能引起舊時許多不滿現實而又無可奈何,只能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的共鳴。

終於,我比較成功地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的復雜的情感,並且使學生能從中得到正面的影響——追求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語文《歸去來兮辭》的教學反思 篇2

剛剛結束必修五第二單元第一課《歸去來兮辭》的教學,教完之後,心裡總覺得有些遺憾和困惑。本單元全部是古代抒情散文,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領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的同時去品鑒文章精彩的語言形式美。但在教學中,我對於引導學生感受抒情散文的優美性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一、關於文章誦讀的問題

我帶的是一個文科班和一個理科班,學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語文素養不是很深。課前,我計劃花3個課時將本課結束。這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重點在於感受陶淵明徹底與官場決裂之後躬耕農田的愉悅和欣喜之情,以及那些許矛盾和猶豫的心理。所以我的教學設計是以誦讀為主,讓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解決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層面的要求是讓學生讀出句內停頓、重音、語氣、語調、語速、節奏。這個層面的訓練主要以范讀和誦讀指導為主,學生一句句、一段段地細讀,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初步掌握《歸去來兮辭》這種「辭」文體在斷句、升降調方面的規律,從而讀准節奏,讀出語氣。本文有不少感嘆句、疑問句,誦讀中應讀出語氣,同時注意語調(感嘆句讀「↘」調,疑問句讀「↗」調)。文章的六字句既可以1、2、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也可以3、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第二個層面是要求學生在誦讀過程中,讀懂文意,讀出文氣,讀出個性化的理解,完成對文意的整體理解,從而享受誦讀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激發其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但由於學生興趣問題,他們對於「辭」這種文體了解較少,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不夠深刻,而且也沒有藉助多媒體來進行范讀。因此,在多次朗讀的過程中,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第一遍讀還比較有激情和情感投入,但越讀學生似乎越找不到感覺了。雖然安排了各種形式的誦讀:教師范讀、領讀、齊讀、分組讀等等,但還是沒有收到真正的`效果,致使課程拖沓,不能按預期完成教學任務,也不能很好地突出教學的重點:誦讀。這也讓我知道了,教學中不能忽略教學的核心——學生。

二、關於內容取捨的問題

課文教學中,課文導入是一個亮點,最能體現語文課新、奇的特點;文體知識可增加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背景資料補充對理解文本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尤其是關於作者思想及其影響的介紹;文言知識更不能省,必須全面而綜合地介紹……在這堂課的教學中,對所有的問題我都不願捨去。

備課時,設計所有這些內容當簡則簡。但在實際教學中我還是未能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願舍棄一個內容,不願簡化一個環節,導致教學重點的突顯受影響,未能迅速地進入文本的解讀和欣賞,以至於淡化了文本是關鍵,學生是主體這一教學主旨。

三、關於課文深層次問題探究的疑惑

新課程教學理念中,非常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關於本文,也有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那就是課後練習第三題中提到的:有人認為文章最後一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流露出作者悲觀、消極的意味,你是怎麼理解的?這個問題我留給學生一起探究、討論,但從幾個基礎不錯的學生的回答來看,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陶淵明的思想,回答得有點風馬牛不相及,很讓人困惑。而我在解答的過程中,也並沒有很好地闡釋清楚,這從學生那似懂非懂的表情中可略知一二。

這些都是我的疑問和困惑,還有待我進一步地思考與探索。

語文《歸去來兮辭》的教學反思 篇3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才能更深刻的領會其中的神韻。只有多讀多思才能對作品有更透徹的理解,才能真正的體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真情實感,我覺得這也是更好進行教學工作的前提。

我所在的學校實行分層次教學,本學期我所執教的教學班跨了兩個層次,這就給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學生基礎不一樣,所以教學起點也會有所差別,而且必須照顧到所有學生,所以在備課時我有意識的將A層次的起點提高,B層次的起點降低,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教學情境和自己的教學預設有差別。

首先,教師應該注意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其實是老生常談,《歸去來兮辭》對於B層次的同學有點吃力,所以上課時他們的狀態並不是最好的,這時教師就應該適當的停下自己匆匆的腳步,扭轉這種狀態,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的角色當中。如果這時我能想起魯迅先生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和酒的關系》,給學生講講魏晉時期的風尚,或者講講名人眼中的陶淵明,抑或是講講陶淵明的軼事,我想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就會有助於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但是當時我只是提醒學生注意,過了一段時間有些學生又昏昏欲睡,我就是在這種反復的提醒中度過了這堂課,可見這堂課的效率有多差。

其次,課堂教學內容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在給A層次同學上課時,我以為他們的基礎不錯,可以適當的多拓展一些知識,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在講序的時候我有意識的多擴充了一些字詞,把學生學過的沒學過的字詞,都講給他們,表面上看學生多了解了很多基礎知識然而實際上從第二節課反饋的情況看,第一節課的效率並不高,這就告訴我,課堂教學內容並不一定是越多越好,關鍵是學生能否掌握。對於本文我覺得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讀,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語文《歸去來兮辭》的教學反思 篇4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焦作市優質課比賽。本次比賽,我抽的課題是《歸去來兮辭》,這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辭賦,在教學設計上著實讓我為難。本文該作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繫到整個教學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難免要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感情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最初設計,面面俱到,將重點放在內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內容的過程中梳理文言知識,結果以失敗告終。散亂無味,重點不突出是第一次試講留給聽課老師的印象。於是在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和語文組其他同仁的指導和建議下大改教學思路,確定字詞以課堂檢測的形式來處理,教學重點則根據課文線索「歸去之因、歸去之情、歸去之悟」大膽取捨,舍「因」去「悟」留「情」。在經歷了三次改稿五次試講之後,於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優質課的講台。

然而,課堂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走下講台之時,便是遺憾之始。遺憾對文本挖掘太淺,遺憾課堂誦讀太少,遺憾與學生距離太遠,遺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淺

從抽到題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隨著我。在備課的一個星期里,趙老師曾多次提醒我「靜下心來研讀文本,要先有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設計教學。」但回頭思考,自己做得並不到位。第一次試講時的全盤否定,第二次試講時的不夠投入,第三次試講時太過隨意的課堂語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我亂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長講古文詩歌的我,更覺詩歌古文之深不可測,難以駕馭。於是大改教學思路,精心錘煉語言,回頭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為在初次試講被推翻之後我更側重於教學環節和教學語言的斟酌,忽視了對文本的挖掘。於是在引導學生通過景語體會作者情感處理「歸去之情」這個教學重點時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二、課堂誦讀少

在教學設計上既然以詩定位,就應以朗讀感知為中心。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學生讀的充分,是學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情感也不再是難題。通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語言,進而探究歸去之因、歸去之悟及作者情感,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卻沒有注重引導學生誦讀。雖然也有誦讀環節,但讀的太少,讀的不夠,故在「歸去之悟」這個環節中學生回答稍顯吃力。這樣就給聽課教師造成「課堂設計不符合學生認知過程」的印象。其實,在教學設計中之所以將「歸去之悟」放在「歸去之因」之後,一是因為課下注釋非常詳細,設想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難度不大,應該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歸去之情」這一重點,讓學生在賞析「情」的過程中由田園之樂上升到精神之樂,進而感受「悟」,因此我採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於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的太少,致使他們對內容理解不夠,導致了教學過程的不夠流暢。

三、學生距離遠

黨老師一語「《歸去來兮辭》教學中,執教老師始終沒有走近學生,使老師沒有了親和力與學生產生了距離」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在平時的教學中自認為自己不算是沒有親和力的老師,為何會在市優質課上與學生產生距離?失去親和力?反思原因,距離是由於缺乏大賽經驗導致緊張、不夠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進學生,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使得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對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認為深入挖掘文本,對文本有自己獨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講好一節課的決定性因素。

雖有遺憾,但也收獲頗豐。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認識到了語文老師良好的語文素養和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能夠熟練運用精煉簡潔的課堂語言是上好一節課的亮點,將親和力融入課堂能使一節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而非「被灌」。

經歷這次優質課,我也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和力量。感謝趙保珍老師,王軍芳老師對整個教學設計的指導和建議,感謝她們節節不落,認真仔細的聽評,感謝她們對我教學語言的錘煉。感謝張軍紅老師,焦丹丹老師加班加點不厭其煩地對導學案及課件的修改。感謝姬琰囡老師在我8號下午去見學生時給我的勇氣和幫助,感謝所有語文組老師對我的鼓勵!可以說,我的成績是語文組共同努力的結果。

優質課結束了,但我的成長才剛剛開始。成績只是一時,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長才是一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為自己在語文教學的成長而奮斗!

語文《歸去來兮辭》的教學反思 篇5

一、教材處理反思:

關於《歸去來兮辭》一文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教師用書認為本文是辭官歸田之初的作品,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辭官歸隱之前、將歸之際。該如何定位,將對教學方法產生較大影響,本著有利教學的原則和個人悟讀的心得,我採用了歸隱之前、將歸未歸這一觀點。因為文學是一種精神產品,它本身與社會有一定的差異,好比理想和現實的差異。何況「辭」,追溯其源頭——楚辭,本是浪漫主義之流。另一方面浪漫主義的想像,乃是陶淵明創作的重要特色,童叟皆知的《桃花源記》便是典型一例。此文理解為將歸之際,人未歸心已先行,由心神去想像,想像總是美好的,所以全文充斥著一股愜意、一股堅毅,而現實的歸家,不說旅途之苦,清貧之家,無米下鍋之際,或許愁容滿面,能有此文之悠然的神韻嗎?再聯系作者的生平及課文之序,本文的由來便一目瞭然。陶淵明青少年時,曾有「大濟蒼生」的抱負和「騫翮思翥」的壯志,但由於東晉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相當嚴酷,陶淵明並非士族之家,要想通過做官來伸展個人志向實現抱負,其難度可想而知。這一方面,他與唐時的李白經歷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文風也偏走浪漫。

二、教學方法反思:

課堂的時間非常有限,合理的配置處理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該是做為一篇文言文來講,還是作為一首詩歌來上?課文的定性問題,關系整個教學方法的設計,若是古文教學上難免注重於基本常識,若是詩歌,則對字詞不過於強求而側重於意境的賞析與學生的感悟。依據單元提示,本單元為漢魏晉散文賞析;但本文體裁為「辭」,根據辭的特點,雖然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但它仍然是詩。通觀本文內容,不管是從句式、韻律、意境來看它是一首美詩。這點教師用書也認同,點明「此體裁重在抒情,形式上盡管後來也有若干變化,但四句一節,每句三拍的格局,還是保持了下來。」定位以詩,則以朗讀感知為中心,感受並體會本文瀟灑脫俗而富於人情味的特點,讓學生讀的充分,是詩的根本,讀好了,字詞便不是問題,意境也不再是難題。因而本課程以朗讀為主要形式,貫穿閱讀教學全過程,我預設之為「預讀,初探——通讀,質疑——精讀、解疑——解讀、練習」,這一教學過程,希望以一個愉快的教學過程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在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文章的資料進行收集、判斷,吸取精華而棄其糟粕。本堂課本著使語文課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讓語文教學既有趣味又有知識味的目標,採用愉快教學的方式,以朗讀為主,通過三讀:

一、學生初讀,注意音義。

二、教師朗讀,體會文章的情感,給學生思考空間。

三、磁帶范讀與學生誦讀結合。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通過誦讀讓學生細細品味,體會文章風格,探究作者心情及歸田之由。

在以課文為本的同時,適當延伸課堂內容,營造情感氛圍,用情教人,教學中師生雙方以情感為紐帶,讓學生心領神會,從而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體會本文內容。整堂課過程較為流暢,教師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學生受到感染,氣氛融洽,而且讓學生評判老師的朗讀,學生興趣很高,聽課認真,思考問題十分主動,但是教師誦讀這個關鍵環節教學處理還有一點缺陷。學生的參與度雖然很高,但由於對學生引導不夠,一部分學生想全文都抓,反而無從入手,而且讀完之後,間隔時間過長,學生易遺忘,這一環節需要控制朗讀速度,並事先設好分工,比如讓每組學生重點落在某一段上。

Ⅷ 《桃花源記》優秀教案設計教學反思

《桃花源記》是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優秀的教案才能有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記》的優秀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桃花源記》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准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了解有關陶淵明的文學常識,並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等現象。

4.理清 文章 的敘事線索,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欣賞圖片)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的美景時,腦海中會想到哪個 成語 ?(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包含著一個神奇的、引人入勝的 故事 ,是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後來,人們便利用“世外桃源”這個成語比喻生活安樂、環境優美的理想境界,現在也用來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地方。

這篇課文是怎樣具體描繪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為什麼創設這么一個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現在,讓我們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書《桃花源記》,齊讀課題。《桃花源記》的主體本是“詩”,而“記”僅是詩的一個序言,一個注腳,原題是《桃花源詩並記》。但因為這個“記”有著生動的故事,完整的結構和完美的表達形式,所以它不但獨立成篇,而且比“詩”流傳更為廣泛,更為人們所喜愛。

二、作者簡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關資料(生先說,師後補充)。

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其祖父、外祖父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時值東晉和宋的易代之際,社會動盪不安,壯志難酬,二十九歲開始,先後做過幾任小官,他在幾次仕途中,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凶險,終於在41歲辭官回鄉,並作《歸去來兮辭》以明其志。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願與農民來往而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2.寫作背景。

此文作於宋永初二年(421年),當時陶淵明約57歲。他拒絕了東晉政府的徵招,又拒絕同劉裕宋政權的合作,作《桃花源詩並記》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記”相當於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小說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誦讀課文

(1)范讀課文,清楚(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等)、流暢(語句流利,音韻鏗鏘,停頓分明,不讀破 句子 等),要求學生認真聽清,仔細記。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朗讀要求:①字音要讀准。②句讀要分明。③語調、節奏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3)指名讀,學生或老師進行點評。

(4)學生齊讀課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課文

(1)文章以 為線索,以 為順序,從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

明確: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後為順序。發現——訪問——離開(或發現——進入——作客——辭別——再尋)(意思對即可)。

(2)請用簡單的語言講講這個故事,並 說說 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

1. 結合注釋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並質疑。

2. 重點掌握:

(1)書中注釋及補充的重點字詞

(2)古今異義字詞

鮮美 古:鮮艷美麗 今:(味道)新鮮

交通 古:交錯相通 今:指運輸事業

妻子 古:妻子和兒女 今:專指男子的配偶

無論 古: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連詞,不管

絕境 古: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滿

如此 古:像這樣 今:這樣

延 古:請 今:延長.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4)一詞多義

舍:舍棄 房子 乃:於是,就 竟然

具:都 詳細地 志:作標記 所作的標記

遂:終於 於是,就 尋:尋找 隨即,不久

(5) 同義詞

具、悉、咸、皆:都 緣、扶:沿著 雲、道:說 乃、遂:於是

(6)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雞犬相聞、怡然自樂、無人問津等。

3.課文翻譯,講述桃源故事。

五、本課回顧,各說收獲

這節課學到現在,相信大家都有收獲,請你將本課所採摘的知識之果與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業 ,鞏固遷移

《桃花源記》教案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讀准下列字音:

豁然儼然衣著阡陌鬢要邑詣驥語

2.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1)通假字:具、要;(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3)一詞多義:舍、尋;(4)辨析同義詞:悉、並、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學家陶淵明。

(二)能力目標

1.藉助《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查找有關詞的意思。

2.培養朗讀和背誦的能力,這樣可以品味語言的神韻、氣勢和感情色彩,體會語言形式、修辭 方法 、寫作手法的表現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內容。

(三)情感目標

1.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實不滿的精神。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讀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淵明。

3.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詞彙的特點。

4.理解和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社會。

5.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以時間先後為順序,從發現桃花源,到訪問桃花源,再到離開桃花源,一線貫之層次分明,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回環,懸念迭起,虛虛實實,引人入勝,富有“傳奇”色彩。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來帶動學生通讀全文,了解大意。

l.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

2.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麼?

3.漁人在桃花源作客時,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談?

4.漁人離開桃花源後做了些什麼,結果如何?

(三)教學過程

1.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東晉時人,祖居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少年時代深受儒家學說影響,有著“大濟蒼生”的志向。二十九歲出什,但幾次做官都不過擔任祭酒、參軍一類低微的職務,不僅濟世的抱負得不到施展,而且還要屈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他十分厭惡官場生活。四十一歲時,他出任彭澤縣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幾天,就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而棄官歸隱,從此過著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歸隱田園之後,親自參加了一些農業勞動,較多地接觸了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他此後的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歸隱後寫的,反映了當時的田園生活,因而成為我國有名的“田園詩人”。

《桃花源記》(原名《桃花源詩並記》,詩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歲時所作,標志著作者思想發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滿當時的社會現實,想像出了“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寄託了作者潔身自好、要求人人勞動、人人平等、豐衣足食、與世無爭的希望。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對當時社會的一種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願望。

2.讀准字音

3.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課文的注釋,老師稍加指點,讓學生弄清全文內容。

4.第一自然段描寫了怎樣的景物?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麼?

討論明確:描寫了一片美麗的桃花林。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來會出現“奇景”,為漁人進入桃花源作了氣氛上的渲染,也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弄清以下詞句的含義:“忘路之遠近”中的“遠近”是偏義復詞;“夾岸數百步”,指兩岸數百步之寬,不是指沿岸之長;“漁人甚異之”中的“異”為意動用法。

5.討論第二自然段寫了幾層意思?漁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有哪些?從這些敘述描寫中,可以看出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

明確:第二自然段寫了兩層意思,即先寫進入桃花源的過程,再寫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

初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一是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殲陌交通,雞犬相聞。二是人——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鬢,並怡然自樂。

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作者明寫桃花源,暗裡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在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語言現象: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便舍船”和“屋舍儼然”中的“舍”,前者是動詞,作“舍棄”講,後者是名詞,作“房舍”講。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錯相通”講,是兩個詞。三是同義詞的辨析,如“悉”和“並”兩個詞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講,但這兩個詞也有差別,“悉”指數量上的全部,“並”指各種類別合並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盡(於)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彷彿若有光。(漁人)便舍船,從口入。(小口)初極狹,才通人。”

6.討論學習第三段的內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樣對待漁人?村中人見到漁人,先是“大驚”,然後聽了漁人的回答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熱情招待。這些描寫說明桃花源里的人熱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風淳樸。

村中人與漁人的談論之語有何含義?通過村中人之口,補充交代了他們的來歷和長時間與世隔絕的緣由。作者還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當時東晉社會兵連渦結、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似乎想給人們指出一條出路,要想擺脫黑暗統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時亂”一樣,去找一個“絕境”,過著男耕女織的安居樂業的生活。這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會里是不可能實現的。

本段結尾寫道“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麼作用?此語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為他們不願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節發展上,則為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筆。

本段應掌握的古漢語知識為:一是一詞多義現象,如“見漁人,乃大驚”與“乃不知有漢”中的“乃”,前者作“是”講,表示前後兩個動作的關聯,而後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詞義的區別,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兒女”解,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雙音詞;“絕境”是指“與世隔絕的地方”,也是兩個詞,而現代漢語中是指“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魏晉”中的“無論”是“更不用說”的意思,現代漢語中是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的連詞。三是同義詞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詳細”講,表示無所遺漏;“咸”作“全”、“都”講,指人的全體,“皆”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數。四是通假字的歸納,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語和賓語的現象,如“(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還家……”

7.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為什麼詳細地寫漁人在回來的路上“處處志之”,又“詣太守”,高尚士劉子驥聽了也“欣然規往”,而結果卻或迷路,或病終,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確:這樣寫的目的是要給人一個真實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漁人回來時順著原路處處作了標記,生怕以後再來時找不到,可謂小心極了!回到武陵,還向一郡之長太守做了 報告 ,可謂慎重極了!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後,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總之,作者不厭其煩地寫這些,都是為了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

但與此同時,結果是不令人滿意的,結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這樣一寫,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嚮往這個安居樂業的桃花源世界。

學習本段要弄清以下詞語的含義:向(從前),志(作標記,動詞;標志,名詞),詣(到……去),尋(不久,隨即,副詞)。

8.在學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討論:

如何看待作者描繪的這個理想社會?

這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怡然自樂的社會。是黑暗現實的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也是千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是不可能實現的空想。

(四) 總結 、擴展

作者用一個似假似真似虛似實的動人故事,虛構了一個世外桃源,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物資豐富,風俗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的人民的理想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桃花源記》教案設計篇三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 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如作者、字詞句的意思和用法、線索、順序、故事內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誦成果,此時的你,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二、品讀課文

第一段:故事開端,寫漁人 捕魚 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1.漁人怎樣發現桃花源的?為什麼會“甚異之”?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豁然開朗。 漁人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廣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見,因此“漁人甚異之”。 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點,開篇就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扣人心弦,為下文寫漁人進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夾岸數百步……落英繽紛。 為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氣氛,也為寫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3.如此奇異幽雅的環境,假如你來到這里,你會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斷呢?

(學生大膽想像,盡情訴說。)

第二、三段:故事的發展,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裡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1.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犬相聞。

生活情景:其中往來種作,……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2.作者的這些描寫敘述,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社會?作者寫這個理想的社會有什麼用意?

(一個和平安寧、豐衣足食、人人勞動、安居樂業的社會。 這個理想的社會與黑暗的現實社會形

成了鮮明對比。現實社會生活中,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卻是一派優美、安寧的景象。

作者明寫桃花源,暗裡卻在譏諷現實,反映了作者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3.你能用一句詩句來概括漁人進入桃花源過程的感受嗎?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有何反應?說明什麼?

(“大驚”寫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出桃花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這與下文“自雲……無論魏晉”相呼應。“設酒殺雞作食”“咸來問訊”表現了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民風純朴。)

5.桃花源人為什麼來到這個地方?為何“不復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6、村人“皆嘆惋”,是為什麼?當漁人要離開時,桃源人為何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句在情節發展上起什麼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故為世上的動亂黑暗、秦朝以後

的朝代變化而嘆惋,也為世上老百姓過著的痛苦生活而嘆惋。 他們不願外面的人來干擾他們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 這一句為下文無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筆。)

第四、五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等人先後探訪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不矛盾,這樣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聖地,可遇而不可求。 這不僅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從而更加嚮往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後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餘?

(像劉子驥那樣品德高尚的人聽到後,也高興得想去探訪,可見真實極了!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使人產生確有其事的真實感,增強了表達效果。)

3. 最後兩段與前又哪句話相呼應? ( “不足為外人道也”)

三、鑒賞寫作特色、體悟主旨

1.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序,線索清楚,重點明確,詳略分明。本文重點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達社會感想,所以中間部分對桃花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詳細描寫,而對“忽逢桃花林”和歸來得尋“遂迷”“未果”的傳奇性開頭、結尾,則寫得清晰簡略。

2. 課文在情節的安排處理上有什麼特點?請具體談談。

(情節的曲折、跌宕。表現在:①漁人迷路了,會怎樣?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個神奇之地。③漁人“欲窮其林”,再往下走是什麼地方?④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道路撲逆迷離,引人好奇:里邊到底有什麼?⑤桃花源的景緻為何如此幽美,人們的生活為何這般自由幸福?⑥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有什麼用意?⑦為什麼人們再尋桃花源卻屢屢無功而返?這些一連串的問題環環相扣,使課文情節充滿曲折離奇之感,讀者也隨之興趣愈濃。)

3.你是怎樣評價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這一理想社會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這一理想社會表現了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戰爭,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是一種美好願望的寄託。)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下一頁更多精彩“《桃花源記》教案設計”
熱點內容
東營泰貝爾化學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2025-01-10 19:59:16 瀏覽:443
八字教師 發布:2025-01-10 18:25:48 瀏覽:7
京東怎麼樣 發布:2025-01-10 18:11:48 瀏覽:81
小學語文教師隨筆 發布:2025-01-10 17:32:48 瀏覽:86
文章說英語 發布:2025-01-10 14:10:08 瀏覽:972
華祺教育 發布:2025-01-10 13:53:42 瀏覽:186
aa校園巴士 發布:2025-01-10 11:44:41 瀏覽:729
中國歷史上被譽為葯王的是 發布:2025-01-10 11:29:56 瀏覽:123
全國二卷2017數學文科 發布:2025-01-10 11:17:49 瀏覽:111
配音h教學 發布:2025-01-10 11:16:27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