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學實錄
一、導入
師:(臉帶微笑詢問一同學)你喜歡什麼?
生:(略帶緊張地)乒乓。
師:噢(指著另一位同學),你呢?
生:我喜歡電腦、籃球。
師:同學們想知道我喜歡什麼嗎?
生:(異口同聲)想。
師:我喜歡電腦、喜歡足球,更喜歡籃球,我是NBA的忠實觀眾。
(學生意猶未盡。稍停)
師:剛才我們之間的問答,實際上就是我們之間的對話。對話,可以促進我們的交流和溝通,對話,讓我了解了你們的愛好,也讓你們知道了我的興趣。對話,還可以增進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調節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由此可見對話的作用很大。
師:其實,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對話方式。我們可以和文本對話,與同學對話,與老師對話,還可以與現代媒體對話。今天我們就通過對話這種學習方式,學習古人錢泳的一篇文章,這就是《治水必躬親》。大家可以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文本,例如可以誦讀,可以默讀,也可以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一起朗誦等,要求能讀通順。
二、與文本對話,解讀文本
生:(都認真地閱讀課文)
(2分鍾之後)
師:剛才大家讀得非常認真,大家覺得讀順了沒有?
生:(部分,不敢大聲)有點。
師:同學們不用怕。畢竟我們和錢泳是初次相識,而且我們與他相距的時間也有200多年了,朗讀中有點不順不是問題,讀的遍數多了,自然也就通順了。現在的問題是由於我們的不注意,放過了一些暫時還不能理解的東西。下面清同學再認真讀一讀課文,看一看,你有沒有放過疑難的問題,如果有,就請同學再默默地與課文對話一番,並且用筆記下不理解和有疑問的地方。
生:(認真閱讀,批註)
三、與同學對話,釋疑解難
師: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可以將與文本對話過程中記下的疑難問題與周圍的同學進行對話交流,以尋求問題的解決,下面請同學進行合作對話。
(學生自主組合成學習小組,並認真開展討論。教師在學生中巡迴)
師:本來不知道,經過小組合作對話交流,你們一定解決了許多疑難,而且我相信每一個疑難的解決,都會給你們帶來一份成功的喜悅,你們願不願意將這一份成功的喜悅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齊聲地)願意。
師:好!大家試試看。
生: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句中的“舉”我原先不知是什麼意思,經過討論我知道了這里的.“舉”有成功的意思。
師:(驚喜地)你能說一說你是怎麼知道的嗎?
生:在討論中,我們是聯繫上文的意思來理解的。如果好逸而惡勞,計較私而忘記大義,躲避嫌疑並且避免抱怨,可以想像,這樣做事,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由此推斷“舉”為成功的意思。
(學生剛回答完,全班同學情不自禁鼓掌)
師:(因勢利導)同學們掌聲是對這一位同學回答問題的最高評價,我覺得同學們的掌聲不僅僅是肯定了這一同學回答得正確,更是對發現問題的過程給予了高度的肯定,我相信,像這樣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同學中還有許多。
(老師話未說完,就有同學踴躍舉手。)
生:我們原先不知道“蓋地有低”句中“蓋”是什麼意思,經過討論,聯繫上文分析,我們明白了“蓋”有“因為”的意思
師:非常出色。“蓋”在現代漢語中可作名詞“蓋子”講,也可以作動詞用,指把東西“蓋住”,但在這里,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我們可以推斷出“蓋”作“因為”理解,但它是一個句首“發語詞”。
(許多同學頷首,有的同學作了記錄)
師:盡管我們通過小組對話討論可以解決許多疑難問題,但學習文言文畢竟不像學現代文那樣容易,在小組中交流肯定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現在可以進行全班交流討論。
生:“好逸而惡勞”是什麼意思?(生將“好”讀成“hǎo”)
師:(板書該詞語)
生:(迫不及待地)“好”應讀“hào”,這個詞的意思是“喜歡安逸而厭惡勞動。”
(全班同學鼓掌)
生:我不清楚“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中的“如是”是什麼意思?
生:應該這樣理解:“如果這樣”,全句的意思是“如果一定這樣,那麼後面的事情就能成功。”
生:我覺得“如”應該解釋“像”更恰當,全句的意思是“一定像這樣,那麼後面的事情就能成功。”
師:兩位同學對“如”有不同的理解,很正常,但對“是”的理解是一致的,都理解為“這樣”,那麼先請同學深入理解,這里的“這樣”指代什麼?
生:我的理解是:“這樣”是指代“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
師:大家同意這一觀點嗎?
生:(多數掌聲)同意。
師:那麼“如”是解釋“如果”好還是“像”好呢?
生:(交頭接耳)
生:承接上文看,“布袍緩帶,冒雨沖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已經是事實,所以我覺得“如”解釋成“像”更恰當。
師:(驚喜地)沒想到同學發言是這樣的有理有據,我表示贊同,同學們看呢?
生:(齊聲地)贊同。
生:我還有一個問題。
師:請講。
生:“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中的“役”是什麼意思?
師:你講的是“役”還是“亦”?
生:“人役”的“役”。
師:大家明白是哪個字了嗎?
生:明白。
生:“役”是“服役”的意思。
生:我覺得可以理解為海瑞的“隨從”。
師:我認為這兩種解釋並不矛盾,“服役”是為人做事,“隨從”是聽人使喚,兩者的本質是一致的。但從語境看,“隨從”的解釋更合理些。
師:我還想問大家一個字,那“亦”該怎樣理解?
生:是“也”的意思。因為海瑞沒有“扣一厘”,我相信他隨從跟隨著他也不會“扣一厘”。
師:好,這位學生的回答,已經包含了一個推理的過程。
生:老師,我還有一個問題。“親勞胼胝”的“胼胝”盡管頁下有注,但我還是不能理解,希望大家能幫助我。
師:很好。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就喜歡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希望大家能向他學習。
生:我的理解是:“胼胝”本來是“繭子”的意思,手腳因為勞動而生“繭子”,說明勞動量大。
師:非常出色,看一看還有沒有問題要提出來嗎?
(微停)
師:看來大家學得不錯。我們通過對話--與文本對話、與註解對話、與同學對話,最難最多的問題都可以解決。那麼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這篇文章敘述的內容和什麼有關系?
生:(異口同聲)治水。
師:它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生:有人說,治水必躬親,有人說,治必須親自實踐。
四、與生活對話,拓寬知識背景
師:我們要學會與文本對話,與註解對話,與同學對話,與老師對話,我們還要與生活對話,這篇文章不是講治水嗎?那麼在你們的積累中,有關於治水故事的積累嗎?
生:稍作思索。
生:我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師:能具體講講嗎?
生:敘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師:除了大禹治過水,還有誰與水作過斗爭,古今中外都可以。
生:1998年抗洪搶險斗爭中,英雄高建成的故事很感人。
生:還有在九江抗江斗爭中的我們的解放章。
師:不錯。
生:老師,98年抗洪搶險的故事雖然感人,但我覺得他們不是治水,而是與水作斗爭。
師:這位學生很善於動腦,他說的真不錯,抗洪斗爭表現了我們的解放軍戰士與洪水作斗爭英勇頑強,不是屬於治水的范疇,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洪水泛濫就是因為治水的失敗,我們千萬不能忽視治水,而我們的祖先自古以來就懂得治水減災的道理,在這里我想先和大家一起看一個有關古人治水的片段。
(播放電影片段《都江堰》風雨中李冰實地查看水情,和當地老百姓一起研究治水方案)
(學生全神貫注看片段)
(看完,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師:生動的故事,精彩的電影,讓我們感受古人治水的決心和治水精神的可貴。大禹的父親,不知大家知道不知道,他的名字叫“鯀”(板書),他因為治水而為後人稱頌,但他只知“水來土掩”的道理,他將從天庭偷來的“息壤”作為治水的唯一方法,哪裡有水就往哪裡堵,結果他沒有將水治好,他的兒子“禹”繼承父業,繼續治水,不過他沒有照搬父親治水的方法,而是親臨水患現狀,詢問百姓,實地測量,研究地貌,最後治水成功。同學們想想,“父子兩人治水,為什麼父親失敗,兒子獲得成功呢?”請聯系課文來談一談你的看法。
生1:鯀治水方法機械單一,不知變通。
生2:禹治水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採用了針對的措施。
生3:禹治水實事求是,海瑞治水採用的方法和大禹一樣,。
生4:禹治水親臨現場。
師:那李冰呢?
生:他知道治水要堵,但堵在該堵的地方。
生:他治水的成功就是實事求是。
生:最感人的是他在風雨中查看水情。
……
師: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個真實的例子,讓我們明白為什麼治水必躬親的道理。那麼同學們想過沒有,作者是如何讓大家接受這一道理的呢?
(同學切切私語)
生:用海瑞治水的例子。
生:……
師:細讀課文,我們不難發現,是典型的事例讓我們接受了作者的觀點。
生:我覺得作者在文中還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這就是海瑞的治水躬親與“好逸惡勞,計利忘義,遠嫌而避怨”者構成了對比,強調了“治水必躬親”就能成功地道理。
師:說得對。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強調了治水必躬親的道理。這真是本文的又一特色。比較的方法,能使優的更優,使治水必躬親的道理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學以致用,遷移應用
師:當我們與文本對話,與生活對話後明白“治水必躬親”的道理後,我們能否聯系生活實際,從以典型的事例,從正反兩個方面談一談“治學必躬親”的道理呢?下面請同學以“治學必躬親”為題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300字左右的片段,闡明治學也要躬親的道理。可以用現代文敘述,也可以嘗試用文言文來與作。
生:思考、寫作、交流。
六、布置作業
B.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大禹治水》教案
引導語:教案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大禹治水》教案,歡迎參考閱讀!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 綠線內的8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具學具准備:
生字卡、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書安排:
17.大禹治水
走遍 吃盡 挖通 劈開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過家門 一次也沒進 代代相傳
作業設計:
課內:組詞、抄寫字詞、填空。
課外: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
1. 談話。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孔繁森》一文,知道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幹部。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代傳說,課文中的主人公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2. 板書課題,指名讀。
3. 簡介大禹。
古代部落聯盟的領袖,是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二.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三. 學生自由練讀課文。
1. 檢查自讀情況。
(1)抽讀生字詞。
(3) 指名逐段試讀課文。
2. 范讀課文。
思考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了大禹的什麼事?
3. 口頭填空:
課文主要講的是大禹為了( ),三次經過家門都沒有( )。
四. 細讀課文第一段
1. 指名讀。
2. 討論:
(1) 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麼?
(2) 從哪兒看出洪水很兇猛?
看圖說說洪水的瘋狂。
(3)"無家可歸"是什麼意思?
(3) 這些情況發生在什麼時候?
3. 指導朗讀。
指名試讀、學生自由練讀、集體讀。
五. 過渡
洪水如此兇猛,造成了災難如此嚴重,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悲慘生活。為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現了,他不辭辛勞、想方設法制服了洪水。下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六. 教學部分生字,指導書寫。
1. 出示生字。
2. 指名讀。
3. 說說記憶方法。
4. 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 抽讀卡片。
2. 齊讀第一節。
二. 繼續細讀課文
1. 細讀第2段。
(1) 指名讀。
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哪一句是寫大禹想的,哪一句是寫大禹做的?大禹是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
(2) 學習第二、第三句。
a. 指名讀。說說大禹先干什麼,後干什麼?
b. 哪些詞語告訴我們大禹治水的艱辛?
"走遍"、"吃盡"說明了什麼?
"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中的"千""萬"是不是確指一千個,一萬個?它們說明了什麼?
c."九條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數字的九?它表示什麼?
d.要帶領老百姓開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課文中說大禹吃盡了"千辛萬苦",小朋友想一想:他可能會吃哪些苦呢?
e. 指導朗讀。
2. 細讀第三段
(1) 指名讀。
(2) 這一段一共有幾句話?告訴我們什麼事?
(3) 自由讀課文,找出本段表示數量的詞。
這些數量詞強調了什麼?突出表現了什麼?
(4) 指導朗讀。
3. 細讀第四段。
(1) 齊讀。
(2) 為什麼說大禹是一位英雄?
(3) 老百姓會怎樣感激大禹?
(4) 齊讀課文第四段,體會"代代相傳"的意思。
三. 練習背誦課文。
1. 引導背誦。
2. 自由練背。
3. 指名背誦。
4. 齊背課文。
第三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 讀多音字口頭組詞。
沒 mei ( ) 倒 ( )
mo( ) ( )
2.口頭擴詞。
治( )( )( ) 久( )( )( )
理( )( )( ) 偉( )( )( )
二. 教學部分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三. 課堂練習
1. 讀一讀,再抄寫。
洪水 沖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親 引導 偉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畫,第七畫是( )。
父:有( )畫,第三畫是( )。
理:有( )畫,第十畫是( )。
姓:有( )畫,第三畫是( )。
四. 作業
1. 抄寫生字。
2. 背誦課文。
C. 第三冊《15、大禹治水》課堂實錄(2)
生1:會把人們辛辛苦苦種的稻子沖走。
師:是的。
生2:會把人們住的房屋沖倒。
師:嗯,會把房屋沖倒,你說。
生3:沒有房屋,就會使人們到處流浪。
師:同學們在課前收集了很多關於鬧水災的資料,現在請你們大家交流一下。(同學交流資料)
師:是的,同學們想這樣的水災在古時候黃河一帶只是發一次嗎?(不是)發兩次嗎?(不是)還是發三次?(不是)那是--
生齊:經常鬧水災。
師:怎樣鬧水災才算是經常鬧水災?
生:就是常常鬧水災。
生:就是一次水災才過去,又一次水災來了。
師:是的,一次水災過去,老百姓們還沒來得及重建自己的家園,還沒來得及找回失散的親人,第二次水災又來了,今年的水災過去了,明年又來了。同學們想想看,水災會給人們帶來很大很大的災難,那麼要是經常鬧水災,黃河一帶的老百姓面對的將會是什麼?你說。
生1:死亡。
生2:死無葬身之地。
師:是的,經常鬧水災,老百姓們將會面臨失去生命和財產的危險,現在你們明白了嗎?怎樣鬧水災?
生:經常鬧水災。
師:書中有一句話也是寫水災給人們帶來災難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兇猛的洪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人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師:老師把這句話改一改,改成這樣行不行?
(板書“洪水漫上了田地,沖撞著房屋。”)
(板書“兇猛的洪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
師:行不行?有什麼意見當面提。
生1:洪水不是漫上而是淹沒。
師:你是說洪水是淹沒了田地,還有嗎?你說。
生2:洪水不是拿來撞房子的,而是沖毀了房子。
師:你是說洪水沖撞著房屋和沖毀了房屋不一樣。
生3:洪水是兇猛的。
師:上面這個句子的洪水不兇猛,能感覺到洪水是很大很大的嗎?(不能)第二句呢?(能)“兇猛”一般用在什麼地方?
生1:兇猛的洪水。
師:平時我們一般說兇猛的什麼?
生1:兇猛的老虎,兇猛的野獸。
生2:兇猛的豹。
生3:兇猛的龍卷風。
師:龍卷風是吧,可能用“猛烈的龍卷風”更確切一些。你接著說。
生4:兇猛的鯊魚。
師:嗯,那麼這個時候,說它是兇猛的洪水,也就是說這洪水像老虎呀、獅子呀,像這些野獸一樣的凶,一樣的厲害,這個詞能漏掉嗎?
生齊:不能。
師:剛才很多同學講到了“漫上”和“淹沒”的景象,怎樣才算淹沒了田地呢?誰來畫畫看。馮博迪你上來,怎樣才算淹沒田地呢?大家看好了,對不對?(錯、對)有的人說錯,錯在哪兒?
生1:洪水沒有那麼小。
生2:這樣洪水只是漫上。
師:“漫上”,洪水怎麼樣?有點兒,“淹沒”是已經把秧苗蓋在下面,淹沒了沒有?(沒有)
師:其實,田老師明白了,馮博迪是說下面都是水了。你有意見你說。
生1:水不可能只淹沒上面不淹沒下面的。
生齊:對。
師:你說淹沒了沒有?
生:沒淹沒。
師:還沒淹沒,你說。
生:上面還有一點點露出來。
師:你們看得真是仔細,還有一點點是吧,現在淹沒了嗎?
生:淹沒了。
師:觀察得真認真,那麼“沖毀了”和“沖撞著”房屋又有什麼不一樣?如果這是房屋,沖撞著房屋,怎麼畫?楊皓然你來,你要向大家表示怎樣算沖撞?怎樣算沖毀?
生:(畫箭頭)
師:我明白了,沖毀了房屋,房屋就沒有了,沖撞著房屋只不過是撞得很兇,而沖毀了房屋呢?房屋毀了也就沒了,這句話該怎樣讀,我們來讀讀看。
生:(讀)
師:所以大禹決定去--
生:治理洪水。
師:現在你們明白了嗎?大禹為什麼要治水?大禹決定去治水是因為洪水太大了,田地淹沒了,就是--
生1:糧食沒有了,大家就算沒被淹死也會被俄死的。
師:是呀,就算沒被淹死,也會被餓死的,沒有了房屋,就沒有了--
生齊:住的地方。
師:現在大家明白“流離失所”是什麼意思了嗎?還有一些小朋友不明白,那田老師提醒你們一下,這學期剛學了一種理解詞語的好方法叫--
生齊: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法。
師:來,我們一起把這個句子整個兒地連起來讀一讀,聯系起來想一想,就能明白這個詞的意思。一齊讀。
生:(讀“兇猛的洪水……無家可歸。”)
師:明白了嗎?
生1:到處流浪。
生2:沒有了家,到處流浪。
師:那這句話,誰能比剛才讀得更好一些呢?來,自己先去讀一讀。
生1:“兇猛……無家可歸。”
生2:“兇猛……無家可歸。”
師:田老師提議同學們拿起課本學著她讀一次。
生女:(讀)
生男:(讀)
師:現在如果回去讓你們告訴爸爸媽媽,能行嗎?
生:能。
師:那老師今天就當一回你們的媽媽,行嗎?我聽說大禹可不是個好爸爸。
生:不對。
師:那大禹幹嘛要去治水呀?
生::洪水要打擾他們。
師:具體一點。
生1:因為洪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人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生2:因為治水能使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
師:我現在總算明白了,他治水不是為了自個兒,而是為了大傢伙兒。今天,田老師有沒有教你們寫生字呀?
生:沒有。
師:你們不是還有“學案老師”嗎?趕緊請教請教它,自個兒把生字給學會了,好嗎?
生:好。
師:那抓緊時間打開學案看到第五題“生字書寫”,千萬要認真向“學案老師”請教,自己去學。
生:(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