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養教育
1930到1960年間,西方報紙低俗化傾向嚴重,電影逐漸成為主流媒體,沖擊著傳統文化的社會內地容位,被視為傳統精英文化的終結者。一些知識精英們為了捍衛傳統文化,對媒體和媒介文化提出了質疑。1933年,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利維斯(Frank Raymond Leavis)和湯普森(Denys Thompson)在《文化和環境:批判意識的培養》(Culture and Environment: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一書中提出了「文化素養」(Culture Literacy)的概念,被認為是媒介素養研究的起點。
B. 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媒介素養是指抄人們面對大眾傳播媒介襲的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製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應能力,它的實質是人們怎樣處理與媒介關系的問題。所以,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在於讓學生在媒介環境中學會甄別、選擇和反思媒介內容,促進他們塑造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C. 如何加強媒介素養教育
大學生:主動提高自己的媒介知識、媒介道德和媒介能力
大學生只有自己意識到對自身進行媒介教育的重要性,才會積極參加相關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了解不同媒介的特點,積累媒介素養知識,提高媒介道德。
在校園里,學生接觸到的媒介主要是大學校報、校園廣播、校園電視和網路。這些媒介各有其傳播特點。網路新聞快,信息量也大,訪問量大,關注者多。校報出版周期稍長,信息稍微滯後,但內容形式更加多樣,關鍵的是更具有權威性,可以作為歷史的見證。廣播在校園的多個角落都能聽到,方便快捷,內容和形式也可以活潑生動,但轉瞬即逝。校園電視台的新聞相對來說單調一些,但是畫面對受眾能產生強烈的沖擊力和感染力。對這些媒介的特點,學生應該充分了解,為更好地參與打下基礎。
媒介道德原本是指從事媒介工作的人們,在工作中形成的社會責任與義務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等,是社會職業道德體系中適用於媒介活動的一種表現形式。筆者認為,大學生的媒介道德應包括恪守信息道德規范,自己不製造、不傳播假新聞,尊重別人的隱私和權利等。比如在博客上,要建立自身的自律機制,規范博客的傳播內容,培養良好的博客素養,自覺維護網路環境等。
要提高媒介能力,除了通過上課或者自學,了解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意識形態屬性和商業屬性,了解大眾傳播內容的生產過程,更要積極參加一些活動。比如,參加學校或老師組織的媒介實踐活動,積極參加課堂討論等。學會正確地看待媒介,利用媒介,學會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自覺抵制不良媒介信息,從容面對信息時代的挑戰。從而學會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積極參與社會發展,建構一個和諧有序的媒介生態環境,最終達到人與媒介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