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和教育論文

和教育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6-26 04:38:20

A. 關於教育學的論文範文

教育 學沉浮於中國近一個世紀多的歷史,一路走來,也曾經迎來一批傑出的教育學家如蔡元培、陶行知、晏陽初、陳鶴琴、徐特立、楊秀峰等,他們倡導發動的教育實踐改革運動,引領了時代的教育思潮。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教育學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教育學的論文 範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研究

[摘要]將教育學理論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結果,也是符合當前時代和學生身心特點的必然趨勢,在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學校應該積極重視教育學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本文主要對教育學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對其影響和具體策略進行了討論,以期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關鍵詞]教育學理論;思想政治教育;應用 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與教育學之間其實是相通的,因而將教育學理論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對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價值,因而高校應該充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與教育學之間的關系,用教育學理論來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不斷革新,不斷進步。

一、教育學理論對於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和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從教育學中發展出來的,教育學是對教育現象和教育規律進行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是對人的思想觀念進行研究,雖然兩者從研究對象上看存在著不同,但在本質上是相通的,而且教育學理論對於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價值,不僅體現在理論發展上,而且也體現在教育實踐當中,具體來說教育學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基礎離不開教育學理論。教育學主要是對教育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認識,這些認識構成了教育學理論,也可以說教育學理論屬於認識理論的一種,而這種理論也是在近代逐漸發展起來的,是教育習俗發展的必然結果。由於原有的教育習俗認識在教育生活 經驗 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思想和認識,這就會使得教育習俗認識之間產生矛盾和歧義,並且隨著教育實踐活動的不斷發展豐富,這些傳統的教育習俗認識也不能夠解釋很多教育活動中的問題,這就促使科學教育學體系和理論誕生,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中認識論的部分主要就來自於生活習俗和教育理論當中。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來自於日常家庭和學校教育生活當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也往往通過藉助於日常的習俗認識來進行,而這些日常教育習俗就是教育學理論誕生的基礎部分。並且隨著現代教育學理論的發展,學校和家庭也逐漸受到現代教育學理論的影響,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也會採取一些教育學理論上的方法,這些都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一部分。在高校中,學生的自身素質與基礎教育階段有了很大提升,因而日常教育習俗已經不能滿足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校更應該藉助於現代教育學理論來支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現代教育學理論為基礎來構建思想政教育理論框架。

(二)、教育學理論能夠幫助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教育學理論是在實踐基礎上得到的解決教育方面問題的方法和規律,因而對於解釋和解決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樣如此,是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出現問題的科學解釋,教育學能夠清楚明確教育問題,這是教育學理論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屬於教育問題之一,因而教育學理論也同樣能夠對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進行明確界定。再者,教育學理論能夠對教育問題進行科學解釋,包括通過專門的術語、概念來對教育問題進行深層次的解釋,這時日常語言所做不到的,作為教育問題中的一部分,教育學理論也能夠運用專門的語言或概念來解釋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而且這種解釋是建立在科學根據基礎上的,而不是根據直接感性經驗判斷出來的,這就使得運用教育學理論解釋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帶有了科學性和理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部分,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層次提升了一個等級。正是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進行不斷的科學及時,才促進了人類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不斷增加,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不斷發展和豐富,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學理論的發展、教育知識的增長,對於更加有效解釋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更高價值的,能夠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和理論的不斷發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學理論的應用

(一)、培養堅定正確的教育態度教育態度是教師在進行教育工作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體現,正確的、積極的教育態度能夠不斷促進教育工作的發展,推動教育工作者更加熱情地投入到教學當中,也能夠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而消極的教育態度則會阻礙教育工作的開展,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由此可見教育態度對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影響。而積極正確教育態度的培養與教育學理論是分不開的,教育學理論的學習對於養成積極正確的教育態度,樹立堅定的教育信念都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多多積累自身的教育學知識,在用教育學理論來支撐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樹立積極的教育態度和信念,讓自己能夠積極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這樣才能不斷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步。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理論素質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各項教育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教育學理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基礎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理論素質,通過對教育學理論的不斷學習能夠不斷豐富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讓教師能夠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者轉變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通過對教育學理論的學習不僅能夠讓教師掌握教育方面的基本問題和概念,而且也能夠幫助他們學習如何來面對和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問題,對於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不斷用自身的觀點和見解來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目標和方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關鍵。再者,深入教育學方面的理論知識,能夠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視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往往是依靠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自身經驗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這種方法是比較片面的,教育工作者沒有從多個角度對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進行論證和思考,也沒有將自身經驗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結合起來,使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並不順利,因而在實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多學習和瀏覽教育學理論方面的知識,了解有關一個教育問題的各種觀點和流派觀念,從不同的角度來對一個教育問題進行不同解釋,從中體會教育問題本身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師從不同的觀念和觀點中找出最適合當前教育問題的方法和手段,並且學會將自身的經驗和教育理論高度結合起來,不斷豐富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走出經驗主義教學的怪圈,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開闊自身的理論眼界,接觸更多國內外的教育學理論和流派,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打好理論基礎。

(三)、運用教育學理論研究方法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在現代教育學理論發展過程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研究方法是質性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是對多種資料進行收集分析,對現有的社會現象或問題進行整體性探究,而後通過歸納、整理形成相應的理論,在現代教育學理論研究中非常常見,也是現代教育學研究者比較推崇的一種研究方法,而這種方法也同樣適合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中的基礎課程,包括很多學科方面的內容,像是心理學、哲學、教育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的內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跨學科的體系,而質性研究方法的基礎就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對於涉及如此多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採用質性研究方法對於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是非常有價值的,質性研究方法本身也是一種系統的研究方法,這與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值得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借鑒。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對人的思想觀念行為進行研究,包括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等方面的關注,而質性研究方法也是關注於人的價值,這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是相通的,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質性研究方法對於突出人思想價值研究主體,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層次具有重要價值。另外,質性研究方法強調意義建構和深度解釋,強調對研究對象從整體上進行研究,這一點非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需求,通過運用質性研究方法能夠揭示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最深層和最基本的教育問題,通過從整體上對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進行探究,能夠不斷深入行為和思想之間,揭示人的思想與行為之間的本質關系,同時研究人的思想行為來分析其價值觀和人生觀等,從中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律和認識,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發展,由此可以看出,質性研究方法在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發展和理論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

三、結語

教育學理論是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基礎,其不僅能夠解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各種教育問題,而且還能夠不斷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不斷向前發展,因而教育學理論對於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是非常高,高校應該充分認識教育學理論的價值,將其更好地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吳小娜.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評《當代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優化》〔J〕.當代教育科學,2015,(17).

〔2〕牛倩.關於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研究--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J〕.當代教育科學,2015,(17).

〔3〕張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建立的現實意義及條件探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4).

〔4〕宋俊成.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政策內容分析:文本與範式〔J〕.高等農業教育,2015,(07).

〔5〕張凡.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新課程改革〔J〕.經營管理者,2012,(04).

〔6〕王翠.關於馬克思主義人學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基礎的探討〔J〕.廣西青年幹部學院學報,2014,(05).

〔7〕秦在東.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結構探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1).

〔8〕牟向東.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體系的建構———評《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J〕.中國教育學刊,2015,(03).

關於教育學的論文範文二:教育學三維一體改革思考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以及人類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更新,傳統的教育模式及方式已很難適應當前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學生作為受教育者,教師及學校作為教育者,三者之間要靈活的轉變角色,加強相互間的有效互動及合作,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會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在復雜的教學情境中的應變能力、實踐能力,以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需要。

關鍵詞:教育學原理;案例教學;改革創新

一、引言

教育學原理作為高等師范院校及欲取得教師資格證的高校學生來說,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同樣也是教育學專業的必修課程。學生通過對教育學原理的學習,在教育基本問題、基本概念以及規律、原理等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礎,有效幫助學生樹立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及開拓 思維方式 ,了解本項課程的研究方向及發展趨勢,在了解教育學原理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有選擇性、系統的把握,並將其逐步應用到教育實踐當中,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教育學原理課程在高校課程的設置中,由於概念復雜、內容枯燥以及理論與實踐不相結合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教育學原理課程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策略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教師教學思想、教育觀念的滯後,使得一些新的知識不能有效傳遞給學生,教育學原理課程需要系統化的改革及創新。教育學原理學科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備一個系統性的教育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本學科發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內容,在掌握基本研究方法的基礎上,獨立進行學科研究,教育學原理學科共分為三個研究方向,即: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法以及成人教育學。教育基本理論主要是教育的本質上及歷史發展為主要研究方向,體現教育的價值,教育發展與政治、經濟、 文化 及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教育科學研究法主要是在研究教育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的,對教育問題的實踐、教育工作的評價以及教育工作中訊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

二、受教育者——學生存在的問題及問題解決方式

當前高校學生中普遍存在著自身綜合素質缺乏和實踐能力的鍛煉與積累等方面的問題。高校學生通過較長時間學習,對理論水平的掌握程度較高,但是僅僅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社會的發展需要一專多能的人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知識技能,需要較強的綜合素質及扎實專業知識,綜合素質主要是包含學習能力、知識掌握等。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高校學生要從自身學習實際出發,增強自身學習能力的培養,積極調整心態,主動的參加到 社會實踐 活動中,深入社會發展中,豐富實踐經驗,提高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為以後的就業創造有利的條件,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好的適應工作環境,增強自身能力,符合社會發展需求。

三、知識傳授者——教師存在的問題及問題解決方法

(一)對基礎教學實際的了解以及對案例 教學方法 的應用

1.存在問題

當前高校教師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對基礎教育實際的了解以及對案例教學的有效應用。高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所研究的課題以高等教育理論為主,對於基礎教學的實際情況的了解相對較少,高校教師的教學實踐活動較為單一,實踐機會較少。由於缺乏教學實踐,使得一些教師只能按照書本所設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創新及實踐與理論不能很好的結合。

2.解決辦法

當前高校教育需要教師在結合課程理念的基礎上,多參加教學實踐,根據教學理念和教育課程大綱,設定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在所設定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運用教學實踐對教育學原理中所遇到的問題作為教學材料,向學生呈現特定的環境、具體的事件,組織學生對案例材料進行積極主動的探討,提高學生在特定情境中英語教育學原理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案例材料分析的過程中,要注重改變傳統教育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和創造力,改變單調、枯燥、乏味的教學課堂環境,營造自然、輕松、積極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和教師能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教師的教學思想及責任感

教師作為一個獨立的思考者,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擁有自身的見解擁有辨別新思想的能力,構建一個適合當前教育發展及未來教學發展的思想觀念,以清晰的思維來辨別復雜的教學思想,以批判繼承的態度來面對、選擇傳統的教育思想。高校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有堅定的態度和立場,切不可人雲亦雲,教師要根據自身發展的能力在一定范圍內最大化的替身自身能力,這樣既是對自己負責,同樣也是對學生負責。師德是教師得到學生尊重的基礎,樹立師德,能讓教師在學生期待的知識的目光中不斷反省、檢討自身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師以現金的教學思維教育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表達自己對教育學原理知識的見解,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四、學校教育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學校教育評價之急的不完善是學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高等院校教育過於種種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學實踐,一些高校的理論學習與實踐存在著嚴重脫節的現象,大多數的一線教師擁有較強的理論技能但是缺乏相對的實踐,缺乏必要的專業教學知識還缺乏教育改革的規律,使得教學研究工作僅局限於教育理念的研究,忽視了實踐與教育相結合,對於教育學所涉及的實踐內容並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認知。教育學原理課程是對教育學專業的基礎概括,它是教育專業學生對本專業進行探究和認知的起點。教育學原理的基礎地位在於讓學生形成初次理論化的思維,從教學實際出發,學校承擔著從理論到實踐的連接者。高校在構建教育學體系時,不能過於理論化,要更多的體現出教育學原理在教育學專業中的價值所在,促進教育學的建設和重構,促進教育教學實踐在現實中的發展。學校是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接受知識、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媒介,學校教育的發展能有效促進教學改革的發展和創新,學校在對教學體系進行構建時,要保持教育學理念的活力和創造力,融入科學氣息和時代氣息,准確把握教育學理論的精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知識和能力的雙方面增長,從教育學理論和教學實際出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逐步應用理論解決問題,以教育學理論為依託,以現實發展為突破點,構建極具鮮明時代特徵和反應當代經濟文化的課程。

五、結語

學校在構建教育學理論體系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行深入的改革和探究,教育學理論的不斷發展為教育學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課程保障,使教育學原理成為更加完整、邏輯性更強的教育學理論體系,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積極創設教學環境,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尊重學生的價值,並不斷引導學生認識、探索教育學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1]林佳.“教育學原理”三維一體的改革探討[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

[2]趙靜.“導•學•評三維一體”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

[3]謝慧.學校、家庭、社會三維互動德育網路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2.


關於教育學的論文範文相關 文章 :

1. 關於教育研究的論文範文

2. 關於教育教學論文範文

3. 本科教育學畢業論文

4. 大學教育論文範文

5. 關於兒童教育的論文範文

6. 高校教育教學論文範文

B. 關於教育的議論文範文(2)

關於教育的議論文範文篇二
論感動的教育

摘 要: 教育是最接近心靈的接觸,是通向學生心靈的道路,教育也最能引起學生心靈的感動。感動是前進的動力,在感動中的學生往往能夠更好地獲得啟發、感悟與提高。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使學生心生“感動”,並在“感動”中得到教育。

關鍵詞: 感動教育 內涵 現狀分析 實施策略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不斷創造和傳遞著生產生活的經驗,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何才能夠教育好下一代,是每個國家、每個政府乃至每個家庭都迫切想要解答的問題。當代所提倡的“高效教學”試圖從“高效”入手整體提高我國的教育質量。然而,當前部分教學連“有效”都做不到,何談“高效”?那麼,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實現“有效”甚至“高效”的教學呢?筆者認為,當從“感動教育”入手。

一、感動教育的內涵

根據主體教育論的觀點,教育活動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往的活動;從交往活動來看,交往是建立在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基礎之上的。可以這么說,情感推動和促進了教育目標的實現,情感在整個教育過程的過程中貫穿始終。高爾基曾說:“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作為情感中的積極因素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師生在愛的情感中交流,在愛的熏陶下受到教育;而感動,便在愛中萌發,生長。感動是一種積極的情緒狀態,表現為一種主體身心的整體投入。主體的情感或濃烈或細膩,以至於使人內心觸動,在感動下,情感的積極參與使得學生的理解、感悟及掌握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並且使學生對這一經歷保持長久的記憶,人們經常在過了很長的時間後還能回憶起某年發生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感動在心裡的留存。從另一個意義上講,感動構建了更加豐富完善的心理秩序,因此,就教育而言,感動情感狀態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單憑說教所無法比擬的。

二、當前感動教育缺失的現狀分析

感動教育具有如此大的優勢,但綜觀我國教育,感動教育的缺失十分嚴重。學生對上學,對教師普遍存在較強的抵觸心理,要麼不願意上學,要麼不願意聽從教師的教導,也有的學生對教師唯唯諾諾,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教育如同灌模加工。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感動教育的缺失,學生對教師沒有感動,自然不會對上課產生興趣。教師對學生沒有感動,自然也就不會知道學生真正想的是什麼,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感動的缺失呢?

1.學校對感動教育的忽視。由於對成績的過度追求,很多學校的領導對於德育、體育、美育不夠重視,而把大部分的師資力量投入到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這就無形中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而只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結果整個學校出現課前沒有歌聲,課中沒有掌聲,課後沒有笑聲的壓抑局面,不僅無益於學生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更不要說讓學生喜歡上學了。

2.學生自身發展過程中感動的缺失。當今社會的競爭日益激烈,在“競爭”日益成為社會的主流時,學生更多的是接觸到“堅強”,而不是“感動”。現代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往往關心學生在物質上的滿足,而忽視對學生的“感動”,這就造成了新一代學生不懂感恩,不會感動的“冷漠”心態。由於家庭和學校對德育的忽視,學生缺乏道德上的實踐。徐惟誠說:“道德教育不是一般說教所能達到的結果,雖然道德說教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內化不了孩子們的行動,而需要通過道德實踐最終來感化,道德實踐是讓孩子學會感動的最有效的途徑。”[1]

三、實施感動教育的策略

1.轉變學校的教育理念,改善學校的教育文化氛圍。學校追求辦學效益,辦學特色,無可厚非,但也應該重視學生的情感方面的教育,逐步營造感動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在培養學生“成人”、“成才”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學會傾聽。師生是感動教育的主體,師生每天在課堂上都會展開各種不同的交流交往。讓教師學會傾聽學生,學生學會傾聽教師,是開展感動教育的重點。

在一個個學生的聲音相互回響、相互烘托的“交響樂團”中,十分關鍵的是交往展開的豐富程度、深入程度怎樣。關於這個問題,日本京都大學的哲學家、詩人原資明先生在《詞語交往論》(五柳書院)一書中對“交往”的四種分類給我們以啟示。他劃分的四種交往類型是:只有一方講話的“單向交往”、相互交談的“雙向交往”、被拒絕被阻擋的“反向交往”、思路各異的“異向交往”[2]。

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師們總是喜歡把“雙向交往”理想化,而忽視了其他的交往方式。教師和學生的交往方式絕不是預定的,平靜的,不變的,不可能總是和諧的聲音,總會有不協調的聲音出現。在這四種交往方式中,傾聽學生“異向交往”的話語更顯重要。講課時,不論如何,教師總是容易按自己的思路聽學生的意見。與教師的思路相異的“異向交往”的話語,因為是教師不易了解的發言,所以很容易就會被忽視。被忽視的學生很難再次發言,因為誰都願意被肯定。教師只有仔細傾聽學生的發言,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學生共情,才能讓學生獲得感動,進而使學生學會相會傾聽、傾聽教師,最終實現師生間共同的感動與教育。

3.改變以道德說教為主的教育方式。以前進行德育的做法是說教多,讓學生實踐的很少,有的雖是在實踐活動中,但往往過於重視形式,缺乏對學生切身感受和體驗的關注。教師應該做好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在社會生活等貼近實際的方面為學生多多尋求、創造能夠進行道德實踐的機會,經常給學生播放現實生活中的感人事跡,教師和學生一起觀看,一起討論,共同分享在其中的獲得的感動,使得學生能夠明辨是非、善惡、美醜,讓學生獲得切身體驗,讓情感得到自然的生發和宣洩,在這個過程中感動學生,學生此刻的收獲是刻骨銘心的,其效果是任何說教都無可比擬的。

感動教育的道路漫長且充滿了不確定,教師應和學生一起,在道路上慢慢學會感動。

參考文獻:

[1]林春苗.讓孩子找回失落的感動[J].基礎教育,2005(11).

[2]佐藤學.寧靜的課堂革命:教師的挑戰[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看了“關於教育的議論文範文”的人還看:

1. 關於勵志教育的作文4篇

2. 關於教育方式的議論文

3. 以教育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4. 關於文化教育的高考作文素材

5. 寫教育高考材料作文範文4篇

C. 關於教育類的學術論文

教育不在於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於按其所未行而行。這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教育類的學術論文,僅供參考!

關於教育類的學術論文篇一

物理教育要與素質教育相結合

作為素質教育過程的主體,在物理科方面更應該加強以及搞活課堂教育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在理解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已的才能,獲取更多的知識與實踐。物理課程不是為培養物理專業工作者而設立的,它應該和其他學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提高學生素質這一總的目標作出貢獻。

物理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沒有物理學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文明生活,沒有物理學的發展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現代化生活,它的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的發展,顯示了科學的巨大力量。在學習物理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所以,學習一定的物理學知識不僅是作為一個高素質公民的前提條件,也是適應現代社會的必要條件。

一、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物理學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實驗為基礎,從實驗出發,尋找規律,再用實驗去驗證結論。所以,它要求學生必須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去對待,實事求是,不靠主觀臆斷去猜測、捏造。當然,在這個方面,教師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首先對於教師的演示實驗,必須作到在能排除干擾的情況下,盡量做到位,而不是隨意性的一帶而過,或者將某一次的失誤說成是實驗條件的不是,這樣的話不能說服學生,從而傳遞給學生一種意識:物理上的規律有時候也是不嚴格的。

一般來說,在物理教學中所做的實驗基本都是定性的研究物理量間的關系的。定性分析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科學方法,定性和半定量化的方法的運用,可使我們抓住物理問題的本質,而不是一下子就陷入對細枝末節的探討。過度的定量化,容易使學生迷失在各種形式的數學推演和運算之中,而傷失了對豐富而生動的物理本質的認識和理解,過度的定量化,使物理更為抽象難懂,更容易使學生傷失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這些都是與我們物理教學目的的本意背道而馳的。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定性方法比定量方法更為有效,而且定性和半定量化分析方法的應用對於物理思維能力的提高、科學素養的培養具有更為深刻的意義。

二、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學生親自做實驗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此過程中也在鍛煉學生的素質,那就是學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當然提高了動手能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在學生實驗中,一般採用的是合作方式(目前以兩人一組居多)。兩個學生或者幾個學生一起出主意,然後一起參與動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開始學習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其中一位同學負責安排任務的分配,其中一位負責檢查等等。當然,也應做適當的輪換,讓每位學生都體會到各個位置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將來他們所要踏入的這個社會就是一個需要人與人合作的社會。在合作的過程中同時會使學生養成一種強烈的責任感,這也是作為一個合格的現代化人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

三、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用科學的方法

在物理課程中,強調的就是認真觀察,在觀察事物時,不帶任何的主觀色彩,而是以自然觀察的方法以及用實驗來觀察的方法。物理學理論的建立一般都遵循著這樣一個途徑:觀察實驗(廣義的)、進行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總結理論、通過廣泛的實踐驗證理論⋯⋯在其他領域,大到科學理論的建立,小到台燈、自行車故障的排除,基本途徑都是相似的,有意識地沿著這樣的途徑去思考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我們的物理課程一直堅持對學生進行“物理學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這樣的教育。

第一,作為教師應注意不給學生造成這樣的錯誤印象,好像通過課堂上的一兩個實驗,收集三五組數據就可以得出一個物理規律。而是要讓學生認識到,課堂上用於歸納物理規律的實驗不過是科學方法的一種演示。這一點,在前面已經提到過。

第二、重視“猜測”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我們一直重視從事實歸納科學規律,而後用演繹的方法利用這些規律去解決問題。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但有兩點常被忽略。其一,單純的演繹不能得到新的認

識;其二,單純的歸納得出的規律只適用於與原型相同的場合,不能成為普遍規律。這兩點都告訴我們:創造性思維往往需要猜想。這種猜測也是在一定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才可以,而不是胡亂猜測。

四、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積累研究問題的方法

在物理課本中所出現的研究問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法、類比推理法、理想實驗法、控制變數法等等。以類比推理為例。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科學,它不僅有一定的知識內容,而且這些內容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內在聯系。將新、舊知識進行類比,給學生以啟示,使學生易於掌握新知識,同時也鞏固了舊知識。

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又學到了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接受新事物的方法,作為學生本人,如果不喜好物理本身,他可以不用去深究物理量之間的進一步關系,但是學習物理的這種方法還是應該掌握的,曾經有人說,學過某些知識之後,把知識全部遺忘後留下來的就是素質。也就是說你對某個領域擁有多少知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掌握了能再學習的本領。

讓物理學的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發揮作用,或者發揮更大的作用,也需要教師的努力。教師自身的素質也要相應跟上。要主動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主要環節和過程,包括備課、考試出題、教學測評、學習情況調查分析、教學研討和交流等等,使他們通過轉換角度,調整自己的方位,打破教與學的封閉和隔絕,體悟教學的真諦,喚起他們求學上進的精神動力,了解自己的知識水平,揚長補短,多方完善,從而把教師的“示範性”和學生的“實踐性”緊密結合在一起,一切以提高學生素質而努力。

素質這是一個包括非廣泛的詞,是一個沒有界限的活動范圍的詞,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素質教育所要表達的是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之具有更大的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使之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以上是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心得體會,僅僅是個人看法。真正的素質教育還有待於我們更深入去研究,去探索。

關於教育類的學術論文篇二

美術教育史與美術教育的關系

摘要:美術教育史是人類文明的遺產,它不僅是一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藝術史,同時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美術教育史對美術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沿襲作用;二、欣賞與教育並舉的作用;三、促進社會創造革新作用。同時美術教育史的學習服務於美術教育。

關鍵詞:美術;教育史;審美;美感

人類為什麼要學習歷史?因為讀史使人明鑒,另一方面來說是為了了解文化,利於創新。單就美術教育來講,假如你什麼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將缺乏內涵。在學習美術教育史的過程中,有許多優秀的作品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心靈的躍動,使我們更深刻的認識到什麼是美,美的涵義,以及美術與生活的關系。

一、沿襲作用

所有的人類文明、文化無一不是經過歷代的沿襲發展而來的,中國繪畫更是有深遠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也是我國最早的原始繪畫)到唐代的人物畫再到宋代繪畫的鼎盛時期,再到今天中華民族百花爭艷的繪畫局面都繼承著歷代繪畫的精髓。

主要的沿襲有:前面的美術教育方式、機構、畫家思想和題材。

簡單一點來說:想在當今的美術教育上獲得一些成績,就必須要認真的學習美術教育史,因為只有了解歷代諸多大師獨特的成長過程、藝術理念、風格區別及技巧表達,經過不斷評判思考後才能給出正確的定位,促使今天的美術教育更好地發展,從而避免茫然失措和重復浪費。

二、欣賞與教育並舉的作用

美術教育的目的不僅限於培養藝術家,美術教育目的本文認為應該是以培養、提高人類的審美能力和提高人類的整體的文化品位與素質修養為主要目的,具體說來,就是以提高人類的感受、欣賞、鑒別美的能力為主要目的。

美術教育史是一張形象、生動的畫卷,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起著前導的作用。在欣賞它的同時它也對我們有教育作用,主要表現在:(1)審美認識作用;(2)教育作用;(3)審美娛樂作用;(4)審美調劑作用。

(1)審美認識作用

學習美術是一系列的認識過程,在這過程中反映出人的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美術學習需要有以上的智力因素,才能准確地把視覺形象反映出來。但同時也需要有學習的意向——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學習美術教育史時我們會因其美術的實用性而提起對美術學習的興致。再者,我們對實物、掛圖、色彩等的欣賞而有感而發引發創作興趣。

(2)教育作用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是人的天性,學習美術可以使人心如止水,使人心曠神怡,使人氣質高雅;因此人對美的永無止境的追求可以激發一生的興趣。培養青少年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是非觀,區別美與丑等,都成了美術教育的任務。凡是真正接受美術教育的人,不允許自己有不美的行為,這是美術教育對人產生發自內心去追求美的促進作用。

(3)審美娛樂作用

美術教育是愉快教育,更重要的是寓教於樂,讓人受到美的熏

陶。“孔子聽了韶樂之後,三個月不知肉味。說明藝術給予人的美感是一種精神愉悅,它高於單純的生理快感。”

繪畫可以說是古今中外儒雅之士附庸風雅之物,許多文人墨客都通過繪畫抒發主觀情趣,借繪畫以自鳴高雅,表現閑情逸趣還提出“不求形似”“無求於世,不以贊毀撓懷”,不趨附社會大眾審美,純以自娛等言論。

(4)審美調劑作用

美術教育過程更多地是運用審美的情趣,在中國畫里就是講究詩情畫意,並潛移默化地把人帶到如詩如畫的境地,使人心理節律更趨協調。

美育不但能培養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而且這種美感和人的道德感、理智感有著密切相連。通常人們所說的藝德一致,就是強調人的思想心理素質與藝術水平的一致。只有培養學生高尚的品格,才能產生真正美的藝術。而美感的感召力也調節和平衡了人的心理過程,形成人更健全的心理。

三、促進社會創造革新作用

教育只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注意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才能夠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現代社會中,無論一個人從事什麼工作,如果不懂得美學和審美,就或多或少存在缺憾。許多事實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學者,他們的成功不僅僅是指學術上的成功,也是個人全面發展的成功,這種成功和他們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開的。

了解過去才能創造未來,了解美術史,就能推斷,這個領域目前、將來需要什麼。雖然當今美術教育史論已作為一個學科,有其獨立性,但是美術教育史論的研究卻很難離開美術作品,其實我們現在學習的思想、技法,也是美術史,都是先輩們積累下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所以,美術教育史的學習無處不在……

總之,美術教育和美術教育史相互作用、相輔相成,今天的美術教育就是明天的美術教育史。

參考文獻:

[1]葉朗.(1985)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

[2]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3]葉立群.(1995)職業技術教育學.福建教育出版社

[4]王極盛.(1986) 科學創造心理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D. 以教育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題目 作文標題及範文

教育對人的成長、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好的教育能夠對人起到良好的引導,下面是關於教育的議論文題目及範文,一起來看!

以教育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言傳身教

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鮮花。家風如陽光,鮮花只有在陽光的照射下,才能清香宜人;家庭是種子,孩子是小樹。家風如雨露,小樹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小時候,母親經常會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母親有時也會把家務分擔給我一些,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每當我找各種理由推掉不做時,她都會笑著對我說:「哎!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做人要勤勞,要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最近姐姐考上了大學,家裡的親戚每隔幾天就會過來家裡坐一坐,祝賀姐姐。也時不時的對我說,你也要努力了,像你姐姐一樣考上大學。今天,經常來我們村子裡賣蔬果的爺爺又過來了。我和媽媽去買橘子,剩媽媽還有鄰居挑水果的時間,他對我說:「要好好學習哦,以後要考到博士!」我笑著答應了他。其實早在姐姐考上大學,看到爸爸媽媽驕傲地告訴別人,我女兒考上大學了,是福大呢!的時候我就立志也要像姐姐一樣考上大學,讓他們的心裡多一份驕傲。

自古文人重「家風,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因此古往今來,中國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聯」,令晚輩耳濡目染,成為「言傳」和「身教」的典範。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時貪玩,無心讀書,他父親興王心中擔憂,就將他關在書房裡,反復罰抄一副家教對聯:「讀書好練武好學好更好;創業難當權難知難不難。」規

定每天抄100遍,否則鞭笞。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才領悟了父親的苦心,痛哭下跪於父親面前請罪。從此,他把這副對聯掛在書房裡,敦促自己用功讀書。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兒子失業後,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鮮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清香宜人;小樹在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我,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更加出類拔萃!

以教育為話題的議論文範文

什麼是教育

雅思貝爾斯曾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寫到: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也就是說,教育並非單純地傳授知識,它更是一代代人行為品格養成、認知觀念確立的過程。教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為長遠的投資。

近年來,高學歷高知識教師陸續選擇初高中就業,有些人認為此舉大材小用實為可惜,可事實卻不盡然。

老師是學生各種知識的主要來源,是學生成長中至關重要的角色。學校是一個有溫度的大家庭,正如孩子們腳下柔軟肥沃的土地,雖然悄無聲息,卻滋潤了每個人的學生時代。我們之所以需要優質教師,不是為了讓他們更加嚴謹地照本宣科,也不是用碩士與博士的光環打造出一所金牌學校。我們只是為了讓每一雙好奇的眼睛博覽浩瀚的天空與璀璨的群星,讓每一雙靈敏的手足感受堅實的土地與渺遠的蒼穹。在和風細雨的養育中,稚嫩的小手變成了寬厚的手掌,天真的想法演化出睿智的思考,曾經的學生已在不知不覺間繼承了那些不起眼的光輝品質,他們已是國之棟梁。

你或許會說,精英人才就業於科研系統,又何嘗不是有效的投資?但我以為,我們缺少的不僅僅是一位位科學家,更是一個勤學善思人才輩出的民族。

我們或許可以讓一個科研崗位暫時空缺,甚至可以暫時接受一位院士的隱去,他們就像參天古木枝杈上的一根枝條,只要樹根不斷,終有再生的一天,只要教育這潭活水源源不斷,枯樹朽木也可涅槃重生。你看到的是高材生委身初高中的遺憾,似乎是優質資源從學術界流失的可悲可嘆,我卻看到了孩子們汲取知識後的饜足與幸福,還有教育事業中正冉冉升起的萬丈之光。國防軍事的強悍是我們堅不可摧的外殼,教育的精良卻能給你薪盡火傳的自信與希望。所謂長遠投資,是一個改變孩子們命運軌跡的契機,是推動國家發展最本質的動力。我們無法於短暫的時間內窺見這場改變的結局,但我們願意抓住這寶貴的機會,試著燃起一簇小小的火苗,給我們的民族一個美麗的暢想。所以高學歷就職基礎教育何談「大材小用」。

願青蔥翠竹拔節參天,願星星之火終致燎原,願泱泱大國人才濟濟,願教育的靈魂恆久不散。

熱點內容
密山教育局 發布:2025-01-08 01:17:01 瀏覽:997
很少的英語 發布:2025-01-08 00:40:02 瀏覽:146
暑期光暈1漫畫 發布:2025-01-08 00:26:53 瀏覽:379
平度招聘老師 發布:2025-01-07 23:40:02 瀏覽:828
初一語文全解 發布:2025-01-07 22:33:20 瀏覽:709
八年級生物上 發布:2025-01-07 22:09:53 瀏覽:3
新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發布:2025-01-07 21:43:22 瀏覽:515
歌詞文言文 發布:2025-01-07 19:20:28 瀏覽:959
克隆的歷史 發布:2025-01-07 19:12:43 瀏覽:531
心理輔導老師簡介 發布:2025-01-07 19:05:51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