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我想要我能要教學反思

我想要我能要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3-07-05 17:35:05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1

課堂是什麼?課堂是知識傳遞的交接地,它廣闊、淵深,它嚴謹、活潑,它應該是一個神聖而親切的字眼。而長久以來舊的 教育 觀念扭曲了課堂的本來面目,使多少學子不堪回首。時代需要一個全新的課堂,讓我們抖擻起精神,把課程標準的.理念、 方法 迎進課堂,改造它、更新它,讓我們的孩子接受它。

如果說課堂是孩子們汲取知識的海洋,那它必然應該是水波浩淼、氣象萬千的。可走進某些課堂,我們看到教師的教案上永遠有一個標准答案,學生的思維永遠有一個牢不可破的框框;我們看到模式墨守成規、方法一成不變;我們看到無上的權威、嚴厲的說教,以及無條件的接受和戰戰兢兢的服從。於是,孩子們失去了海洋。課堂,是指向過去的世界,還是面向未來的時代?是以人類已經積累的知識為本,還是以人的發展為本?是以單通道方式向學生進行灌輸,還是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動手、學會發展、學會探究?每一個答案都是後者,每一個答案都要求我們完成第一種改造:變「死」的課堂為「活」的課堂。

作為一名教師,也許你也曾想:我的工作有什麼意義,我上的課,我在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話語,我給學生做的一張又一張的試卷,它們到底能給孩子帶去什麼。當學生因此而懼怕課堂,我們真的會黯然神傷。我們會想起自己做學生的時候,也曾接受過這樣的教育,也曾在這樣的課堂里累積應試的知識。我們必須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2

《假如》是一首 兒童 詩,藉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詩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是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好教材。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一課我設計用兩個課時完成。

一位外國作家說過:「每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對這句話我深有同感,兒童極具 想像力 和創造力。在他們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著成人遙不可及的奇幻。他們在詩歌創作方面具備天資。所以在學習這篇詩歌的時候,我嘗試讓孩子們進行這方面的練習。通過設問:「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還想幹些什麼呢?」來練慣用詩歌中的格式說話。孩子們的回答也非常精彩: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藍藍的天空/再畫一個地球/讓越來越多的人們/有寬敞的環境/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失學的/孩子畫一座美麗的學校/讓孩子們能快樂地上學……

「我要給……」這句話的練習也同樣有實效:

如:我要給失學的孩子買一本又好看又實用的書。

我要給親愛的媽媽倒一杯不冷也不燙的開水。

我要給沒有頭發的人們畫上又黑又亮的頭發。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3

在孩子們朗讀過幾遍課文,對課文的內容有所了解之後,我問孩子們:「媽媽真的把生日忘記了嗎?」孩子們異口同聲說:「沒有!」「那媽媽為什麼不過生日?」

這一下孩子們說不出來了,於是我就讓孩子們談一談平時自己觀察到的媽媽在家裡如何的辛苦和對自己的關心,於是有的孩子說:「媽媽每天照顧我們一家很辛苦,要做很多的家務。」

有的說:「我的媽媽每天要上班,回來還要輔導我寫作業,很辛苦!」「媽媽不是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媽媽很忙,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們!」「真對,你談的真好!」我馬上肯定孩子們的這個想法。於是我又立刻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第二個問題上:「小雲為什麼把生日借給媽媽?」並以此展開小組討論。

孩子們的答案是完美的——「小雲愛媽媽」「小雲關心媽媽」……「那我們呢?」我因勢利導,孩子們脫口而出:「我們也要愛媽媽!」「怎麼去愛呢?

是不是只有借生日這一種表達方式呢?」我又引導到。這時孩子們發言更積極了:「我要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讓媽媽歇一歇。」有的說:「我要學乖一些,不讓媽媽再為我操心。」還有的說:「我要自己做作業,讓媽媽可以休息一會兒。」還有的說:「媽媽生日的時候我要送給媽媽一件生日禮物。」、「我要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從孩子們此起彼伏的回答中,我終於使他們知道了愛,把愛的種子撒播在了他們的心靈深處,這不正是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所在嗎?

媽媽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4

一、導入部分的教學

開始上課先出示「因數、積」兩個詞語讓學生認讀,目的是引入課題。使學生明白只有在乘法中才會出現這樣的名稱。同時學生會聯想到這節課要學習的是有關乘法的知識。然後出示表內乘法讓學生開展口算,使學生能運用舊知識探討新知識。

二、探究新知的教學

首先出示游樂場里的價格表引導學生觀察並根據圖意和價格表提供的條件,口頭編一些簡單的應用題。並根據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從以有的知識,從數學的角度出發提出今天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為主動探討新知識打好基礎。其次,是讓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開展分析題意列式。並思考口算的過程,使學生經歷這個計算辦法的過程,體驗和感受演算法多樣性的理念,而且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課堂檢測部分

在知識的鞏固應用中,讓學生在學習整十、整百乘一位數的基礎上,擴展到整千的數乘一位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適時引導學生 總結 ,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並結合口算知識設計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找朋友的游戲,把學生的學習激情推向高潮,使學生在游戲中鞏固建立情感,在建立情感中體驗成功之樂,以此達到課雖盡而趣無窮的效果。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5

小學生對動物有著天生的研究興趣,但限於他們的觀察水平,他們的認識往往是籠統的,片面的。

《蝸牛》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做中學」的學習方式,旨在引導學生按照科學家發現知識的過程來進行學習,讓學生親自參與對物體和自然現象的發現,讓他們通過觀察與實驗接觸現實,激發想像力,擴展思維,改善交往和語言能力。讓學生們親自動手捉蝸牛、畫蝸牛、設計實驗來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給蝸牛設計一個家,使他們通過觀察、提問、設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對小動物豐富的直接認識。並在活動中改善了交往和語言能力,體驗到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學生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個個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做到會用文字和圖畫等方式觀察記錄蝸牛的行為特徵,會用簡單表格統計、整理蝸牛的食性等情況,活動過程中願意與他人合作並交流想法。課後很多學生 飼養 的蝸牛都產下了卵,孵出了小蝸牛。他們在學習中都體驗到照顧小蝸牛、觀察它的生活和成長是十分有趣的事。同時,在教學中我注重了對學生的環境思想的教育,讓學生體會到應保護好小動物,體會到小動物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學」的行為,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也成為了互 相學 習的合作夥伴。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6

《松鼠》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因而,上課前我創設了情境,利用播放鬆鼠活動片以及歌曲《小松鼠快長大》,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這樣的設計效果很好,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教學軌道上來。

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查找和搜集資料的能力,我設計了交流資料這一環節,來豐富學生的知識,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後,讓學生說一說對松鼠的印象,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整體感知,並初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文體,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個性,為了幫助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和理解課文內容,我設計了不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體會:

1、個人思考到教師小結讓學生先讀松鼠外形的部分,然後出示課件填空,教師進行對本段小結,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

2、找時間詞,加以運用——讓學生劃出課文中的表示順序的詞,並出示順序詞,鼓勵學生運用這些詞說一段話,可以同桌試說,再在班上說。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讓學生學以致用。為了把學生的認識與創造結合起來,我設計了采訪,表演這一環節,使學生體會交流、合作的快樂,並加深對課文的感悟,猶如身臨其境之感,同時,也提高了語文素養。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7

《石頭書》是一篇以對話形式組成的,它的語言生動風趣,特別適合分角色朗讀。所以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就主要採用多種形式的分角色朗讀來理解這篇課文。

比如理解「刨根問底」一詞時,我即沒有像以往一樣讓學生查字典,也沒有讓他們聯系生活的無字詞典,而是採用邊分角色朗讀邊提問題的方式來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效果非常好,達到了水到渠成的目的。在學生讀過幾次課文後,我讓他們數一數川川、磊磊和勘探隊員共有幾次問答,他們分別說了什麼?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此時我加以引導:川川、磊磊的問題是一個接一個,打破沙鍋問到底,不弄清楚不罷休,這種認真學習的態度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書上已經有答案,哪位同學能快速告訴我?班上一片小手林立,而嘴裡已經情不自禁地喊出來:「刨根問底!」再告訴他們,學習上要向川川、磊磊那樣有刨根問底的精神。

這篇課文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話的 提示語 形式多樣。我認為學習了這篇課文後,也應該讓學生知道提示語的幾種不同形式。我首先用舉例說明的辦法,告訴學生提示語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後,還可以不出現,還有一種是在中間。然後讓學生自己到課文中找到具體的 句子 ,做上相應的記號。經過了幾分鍾的時間,他們告訴了我提示語在前的,中有五處;提示語在後的,中有四處;沒有出現提示語的,中有四處。接著讓學生 說說 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嗎?有的同學挺會動腦筋,認為這樣使有所變化,答得真不錯。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8

愛唱愛跳是每個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的一種語言,很多幼兒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這種表現正是幼兒對音樂的領悟,更是他們藝術創造的源泉。過去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大部分都是以老師教,幼兒學為主,一首歌曲老師反復教唱,幼兒機械地練習,一個舞蹈或者音樂游戲都是老師活動前設計好動作,再手把手地教給孩子,不難發現幼兒在機械模仿過程中缺少幼兒自己對歌曲、舞蹈和各種音樂游戲的理解,也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和體驗。這種以老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大大禁錮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十二生肖歌》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後次序,能用幽默、詼諧的情緒演唱,並能通過自由想像進行表演。活動中,先讓學生講講十二生肖是什麼動物,誰排在第一?誰排在第二……又是怎麼排列?接著,讓學生學習並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師播放歌曲磁帶《十二生肖歌》,引導學生根據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動物的表演動作,用不同的聲音進行演唱,並創編各種動物的叫聲,邊唱邊表演。最後,組織學生進行游戲:十二生肖真有趣。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活動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並根據幼兒的發展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結合我園開展的《如何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的教研活動,更好的貫徹《綱要》精神,我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有了學習興趣就會有動力,它能促使幼兒創造性地學習,所以,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對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健全審美心理是有著重要作用的。第一環節:猜 謎語 時有的同學反應敏捷,一下子就猜中了,而別的學生還沒有理解謎面。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熟悉這一種動物的特徵,我又故意問了猜中的同學是怎麼知道謎底的,學生便列舉了這種動物的特徵。老師出的謎語猜完了,還可以讓學生互相出題猜謎語。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熟悉了各種動物的形象特徵。我力圖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個性,創設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情境,以游戲寓於教學中,使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這樣學生的形象思維和主動性便得到培養。

二、以游戲貫穿始終。

幼兒為十二生肖排序;再選十二名學生來做「生肖火車」的游戲。總之,這次活動,學生的興趣很高,氣氛很活躍,都能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通過讓小朋友自己選擇演唱的情緒和速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創編動作,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綜觀整堂課,能通過讓學生猜謎語,講、聽十二生肖的 傳說 故事 ;學唱、表演歌曲等活動初步了解了我國特有的生肖 文化 ,並感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引發了學生對 傳統文化 的了解和學習的興趣;始終貫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突出情感體驗」這一理念。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強調聽賞領先,在審美過程中師生共同感受、體驗、表現,從而感悟音樂的美。靈活運用 教學方法 ,把音樂的知識與技能和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

當然整堂課也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決難點節奏時應該給學生一個准節奏,並接著提醒一下強弱規律,把每句字頭的力度突出來,就能輕而易舉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歡快活潑,詼諧有趣;又如課堂缺少一個評價,當學生表演後應該明確地給學生一個評價,這樣讓學生知道什麼樣的聲音是美的、怎樣表現是好的等。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9

教育環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合作、生生互動合作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這種多項互動合作是學生學習過程自主性發揮的獨特表現。因此,在教學中,嘗試讓學生在「找果子」到「贈果子」的趣味教學環節中,實現教學的多向互動合作,體會學習的快樂,延伸學習的意義。

一、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老師的主導性

作為二年級的孩子,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起一年級來說是長一些,但是好動、無意注意佔主導仍然是他們注意力的主要特徵。而老師從始至終都通過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有意注意被老師的教學牢牢吸引住了。比如:開課時,用學生熟悉的猜謎語,就吸引了孩子們,使他們對這節課的學習充滿了興趣。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看著孩子們對謎語的濃厚興趣,老師順勢就引出了課題。又如在鞏固生字新詞時,讓學生玩 魔方 ,學生的勁頭十足,認識的小朋友搶到並迅速讀出來,帶動不熟練的小朋友跟著他念,使每位小朋友都積極參與並有所提高,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玩。

二、「認、讀、說」三者結合,追求學生個性自主發展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長期以來,課堂教學的價值往往定位在更多更快地完成人類科學文化遺產的傳遞與積累上。今天,我們的教學應充分考慮到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富有情趣的情境與活動,使學生有機會從自己熟悉的事物中了解相關的問題,滲透 語文知識 的同時了解簡單的科學知識。重視朗讀與識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打破老師教閱讀的思路,樹立學生讀書的意識,尊重學生的想法,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以體現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並調動學生學語文的積極性。本課中安排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如揭示課題後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在小小組里自由讀課文,三件不同衣服這里分組讀,指名讀等,小組擺水的變化這里通過說,並用課文中的話說說水的變化。使每個學生對文本產生不同的感受,獲得發展。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10

課堂教學競賽,其實說白了是一門表演藝術。因為對它的評價不會後續到教學效果評價,主要在於能不能很好地吸引評委及觀眾的眼球。當然好的競賽可也能給人很多的啟發。我曾參加過教學競賽,也觀摩過很多教學競賽課。本學期觀摩了縣課堂教學競賽精英的課,可以感受到教師備課花了很多心思,課件製作精美,教學具准備充分,教學組織嚴密,每個環節力求體現新的課程理念。可能是所使用的教學對象由城區專為農村,一些精美的課件並未重復發揮作用,教學組織形式也感覺是在走過場,教師對課堂駕馭稍顯吃力。不過作為觀摩者,可以學習的新穎地方也不少,如多謀體課件使用、小組工作教學組織形式、教師感情的感染等。對農村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無疑是一種範例。結合農村教學改革現狀,我不禁思考。

新一輪課程改革在教育界掀起了一陣陣狂潮,教師的學習培訓一茬接一茬,各種教學體系試圖取代傳統教學。教師們也認識到傳統教學對學生發展,對教育發展,對培養未來人才的阻礙,也努力想改頭換面。可這條路走不了多遠會發現,又被拽回了起點。是應試教育,是現存的評價制度,是無情的現實擊碎了希翼,也是長期以來自己所浸泡的溫池,是自滿自足。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溫室效應」,也許都會有片刻的激情,但不會持續太久。

這可能是我坐井觀天,一孔之見。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通用10篇相關 文章 :

★ 教師個人課堂教學反思萬能10篇

★ 教師語文課堂教學反思(通用10篇)

★ 教師公開課教學反思通用版十篇

★ 教師教學反思萬能模板十篇

★ 教師個人教學反思總結(通用12篇)

★ 教師課堂教學反思報告萬能(十篇)2021

★ 教師教學反思範文簡短10篇

★ 期末教師教學反思(通用5篇)

★ 通用的語文教師教學反思10篇

★ 通用的英語教師教學反思10篇

②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主要有哪些方法

是作業嗎?為您轉載以下資料: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教學」與「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簡言之,教學反思是以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不斷提高教師素養和教育教學效能的過程. 一、強化反思意識一個不懂得反思的教師,是一個不成熟的教師,是一個缺乏理智與創新發展的教師.考爾德希德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教學反思來自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而自我意識的覺醒產生於在舊有理念導向下的實踐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師要自覺增強教學反思的意識,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 二、明確反思內容教師應從哪裡入手進行教學反思呢?筆者認為,教學反思的內容可以大致分為教學理念的反思、教學行為的反思和教學效果的反思三個方面. 1.教學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師要敢於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質疑,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如,「我以這樣的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其次,教師要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師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貫穿了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是否內化為了教學行為,克服就操作論操作的錯誤做法.再次,教師要以開放的姿態接納新思想,積極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並通過不斷實踐,思考和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克服教學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學創新能力. 2.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應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要對教學觀念、動機水平、情緒狀態等心理因素進行反思,還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媒體等方面去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良行為.反思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如教學中教師控制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師生關系的處理是否符合主體性原則等;二是對課堂教學中採取的教學策略進行思考,總結精彩片段,思考失敗之處,如「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好,可以怎樣改進?」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的發展等. 3.教學效果的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成功的教學也有遺憾之處,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因此,教師課後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如「這堂課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行為有哪些差距?該如何處理這些差距?」等.同時,教師要學會用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結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失誤的問題.這樣,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展、由現象反思到本質」的多次循環,教師的教學實踐會更加合理,更加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要提高教學反思的效果,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教學反思的方法很多,但為了便於掌握和運用,我們可以將教學反思分為內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內省反思法 內省反思法是指教師主動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根據反思對象及反思載體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具體的方法: (1)日記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師在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後,通過寫反思日記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予以總結、反思的方法.反思總結的內容可以是自己教學中的經驗與教訓,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靈感、頓悟和教學活動中的關鍵事件,還可以是學生的反饋意見和獨特的見解等. (2)錄像反思法.即通過錄像再現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的方法.這種方法能讓教師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教學過程,達到「旁觀者清」的效果.具體操作可採用以下程序:上課和錄像——觀看錄像——反思評價——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如此循環反復,能更好地強化教師已有的經驗,改造和彌補自己的不足. (3)檔案袋反思法.即以專題的形式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在運用這種方法時,首先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反思的專題,如「教學策略選擇的恰當程度」、「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程度」、「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後由教師本人根據這一專題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並記錄下自己過去的狀況、現在的狀況、自己的進步以及尚需努力之處等.檔案袋建立的過程,就是教師對已有經驗進行整理和系統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反思的過程.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過與其他教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教學監控能力的方法.實踐證明,教師專業發展不僅需要教師個人的學習與實踐反思,更需要在教師群體中形成合作的專業發展文化與模式.因此,教師應經常與同事及時交流,與專家共同研討.教師可以就某一問題與其他教師和專家進行交流,也可以邀請其他教師和專家光臨自己的課堂聽課,課後一起研討,請他們指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在聽完其他教師的一堂課以後,針對這堂課進行討論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反觀自己的意識與行為,還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在互助合作中進步,在互補共生中成長. 四、養成反思習慣教師專業成長是建立在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逐漸積累富有個性的教育經驗的過程,這是一個漫長的、持續的修煉過程.對於一位追求成功、善於反思的教師來說,每堂課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要設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對學生的不同反應,教學中的每次師生互動、教學沖突都會激發新的思考和創造.因此,教師要養成對每堂課進行反思的習慣,而且將反思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做到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的有機結合.教學前反思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然後編寫出符合實際而又風格鮮明的教學設計;教學中反思自己是否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及時調整原有的教學設計、是否真正做到教學。

③ 教師應該怎樣對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反思

一、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每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學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呈現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它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是區別作為技術人員的經驗型教師與作為研究人員的學者型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反思不僅是批判性的思考,而且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實踐做出的行為以及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有其延續性,教過了不是了結,不能邊教邊丟。我們不妨回過頭來看看整個教學過程,追問一下:「我的教學有效果嗎?」「有沒有比這更有效的教學?」正如有的教師所說,通過反思,在學生的「錯誤」中求發展,在教師的「失敗」中尋發展,在教材的「局限」上尋發展。反思是教師全面發展的過程,教師只有全面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時,他才能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審視、修正原始經驗,在強化、否定的思維加工中,經驗得到了提煉與升華,從而轉變為一種目標明確並有先進理念支撐的實踐行為,讓自己從一名「教書匠」轉變為「科研型」教師,甚至「學者型教師」。目前,我們所進行的教學反思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分為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後反思三個階段。課前反思即是對課程標准及教材的解讀和對教學設計的初步設想,因而它具有預期性,能讓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課中反思即及時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它具有調控性,有助於教師課堂控制和應變能力的提高;課後反思具有深刻性,讓教學經驗理性化,有利於教師總結和評價能力的提升。通常這種反思我們可以通過評課,做教學案例、寫教學手記等方式來進行。說到反思,許多教師便認為是寫寫教學札記,實際上做教學案例、評課也是一種反思。評課包括自評或他評,具體內容可以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角度進行。評課有益於教師悟出個中滋味,獲益匪淺。寫教後札記更多是重在分析、總結,不僅要記錄下成功與失敗,而且還要寫進自己的感悟,補充意見,使其成為今後教學的借鑒。教學案例是課改中出現的新名詞。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反思,通過一些具體的教學片段或剖析或對比,說明一些道理,讓教師具體地領悟到怎樣做,更能符合新理念。這樣,教學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學理論也就會隨之得到一定程度的豐富。二、「教學反思」思什麼?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學;別人如何教、如何學;如何在教中學、學中教的問題。教師要反思的內容很多,但以下幾方面是反思的重點。反思成功得意之處。如教學中引起師生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上一些精彩的師生對答、學生爭論等;教學思想方法和教學原則運用的體會;教法改革和臨時應變的教學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進和創造性的處理。這些可供以後教學時參考,有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的功效。反思失誤之處。側重審視自己課堂教學的失誤之處,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如問題情境的創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流於形式;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等等。對他們進行回顧、梳理,並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教學時的借鑒,同時找到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教學新思路,寫出改進的策略和「二度設計」的新方案。反思學生見解。學生的一些獨特見解猶如智慧的火花,不僅能啟發同伴,對教師的教學也有開拓思維的良好作用。如課堂上學生的獨特見解、學生的精彩回答、學生的創新思維等都源於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源於學生對世界的獨特感受,是十分豐富的可貴的課程資源,也是教師可利用的寶貴教學資料。反思學生的問題和建議。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也必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個別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些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還有一些是富有創新性的。可能有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教師就應及時記錄下來這些問題,並及時反思,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對症下葯。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經驗,另一方面也能促進自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時,還關注了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和體現了教學民主意識。還有對於學生的教學建議也應該做必要的記錄和反思。「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總結發揚教學的成功經驗,改正彌補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三、怎樣進行「教學反思」?(一)選准反思對象「教學反思」的主要對象有:回顧反思、記錄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理念;觀摩反思同事的教學行為和理念,參與集體交流研討,診斷自己或同事的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分析反思公開發表的課堂實錄(課例)意圖、理念,對比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別人成果的可資借鑒之處。(二)熟悉反思過程反思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也有人以經驗學習理論為基礎,將教師反思分為以下四個環節: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在此過程中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三)明確反思方式1.內省式反思,即通過自我反省的方式來進行反思,可通過反思日記、課後備課、成長自傳等方式完成。2.學習式反思,即通過理論學習或通過與理論對照進行反思。3.交流式反思,即通過與他人交流來進行反思,可用觀察交流、學生反饋、專家會診和微格教學等方法。觀摩交流,即教師之間相互觀摩,根據交流觀摩的實際情景,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反饋,即教師通過從學生那裡了解到的自己教學效果情況,分析提出改進措施,使之達到學生期望的效果。專家會診,即專業研究人員、學校領導、同行教師定期對教師教學行為會診,從中發現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並通過共同研究來解決問題。微格教學,即以少數學生、教師或專家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並把教學過程製成錄像,課後反復觀看交流,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4.研究式反思,即通過教學研究來進行反思。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教學、以研究的視角反思教學、以反思的成果改進教學。(四)掌握反思方法1.自我提問法。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在計劃時間內回答完問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出現理解分歧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怎樣的策略與措施更有效」,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2.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3.教學診斷法。「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法或小組「頭腦風暴」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4.交流對話法。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體備課時,教師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讀、教材處理、教學策略、學生學習等方面遇到的疑點與困惑,請大家幫助分析、診斷、反思,並集思廣益提出解決辦法。這樣合作反思、聯合攻關,可達到相互啟發、資源共享、共同成長的目的。5.案例研究法。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6.觀摩分析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以後教這一課時,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提高。7.總結記錄法。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呈現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安排是否合理,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學生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訓練,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敗得失的原因何在?還有什麼困惑?等等。把這些想清楚,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8、質疑法。質疑是人的思維走向深刻的開始。人們認識事物的初始只是以領會接受為主,而要真正理解其內在價值需要不斷質疑才會有新的發現,有發現才會有努力,有努力才會有發展。建議教師進行這樣的反思:「這樣做對嗎?」「這樣合理嗎?」「這是最佳方案嗎?」9、對比法。過去的經歷對我們來說雖不可回,但我們可以通過反思它的對立面來堅定我們今後面對這類問題的態度,「用另一種方法會怎樣?」「我先這樣做會怎樣?」這樣的反思並非事後諸葛,它暗示著我們下一次類似經歷,該怎樣去做。10、因果法。事物處於普遍聯系的狀態之中,事物的發展都有其過去和未來,找出過去經歷的因果關系,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把握將要發展的方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我這樣教會出現什麼結果?」教師經過這樣的反思,其自主性、自覺性一定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11、歸納法。教學經驗一般是在自然狀態下零星地存在與我們的記憶之中甚至於記憶之外,而一旦我們將它們聯系起來,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這些經驗就會顯現出一般規律了。「我這些成功有相同之處嗎?」「我堅持這樣做會怎樣呢?」經過這樣的歸納反思,找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12、換位法。橫看成嶺側成峰。人的認識受自我經歷的局限,會使自己的認識產生偏離,這樣容易產生沖突,「如果我是學生會怎樣想?」「如果我教會怎樣設計?」經常進行這樣的移位換情反思,對於形成互助平等、教學相長的學習氛圍是大有裨益的。(五)養成反思習慣教師的成長過程也就是不斷反思、重構自己對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基本看法的過程。讓教師真正意識到並切身體驗到反思對其專業發展的作用,對於督促教師自覺進行反思、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自身也應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培養持之以恆的精神、創造良好的反思氛圍,養成自覺反思的好習慣。四、「教學反思」只是課後才做的事情嗎?其實不然,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教學反思」不單單是教學經驗、教訓的總結,它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監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就一節課而言,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而不應只是課後才做的事。課前反思可以明確目標,加強自覺實踐;課中反思可以調控教學,提高教學效益;課後反思可以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一句話,時時是反思之時,處處是反思之地。五、如何寫好「教學反思」?(一)從文體結構上,我們建議把「教學反思」看成「一事一議」的實用性議論文。其寫作結構可以概括為「教學實例——得失(成敗)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點,應詳寫,盡量寫出深刻的切實可行的方案策略。一般來說,首先敘述具體的教學活動(應簡略些),接著分析在這一活動中自己的成敗得失之處,最後針對成敗得失,結合新課程、新理念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二)從寫作內容上看,大致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選擇話題來寫「教學反思」:1.寫成功之處。如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把他們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2.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地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時的參照物。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5.寫「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本節課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何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新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術;解題的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總而言之,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④ 幼兒園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精選6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的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學反思1

這節公開課,我是想要探索如何進行活動課的教學,並希望與同行們互相探討,共同解決長久以來在綜合性學習方面存在的困惑。我主要嘗試了以下三點:

第一,創建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模式。

針對以往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趣不大、置身事外的現象,把教學的起點定位在學生現實的學習狀態上。為了激起學生濃厚的自主探究興趣,我對本單元的教材進行了再處理。結合我校學生實際,變「漫遊語文世界」為「走近孔子」,目標直指《論語》及孔子,有的放矢。活動准備階段,以公開課為契機,鼓勵學生勇於展示,為集體和個人增光,把局限於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變被動的完成學習任務為積極主動的參與。

第二,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去解決問題,體會合作的成功與分享的喜悅。在活動目標的設置上,突出強調小組的核心凝聚力,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養成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努力使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究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

第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真正「活動」起來。

課堂上教師的的作用應該是「拋磚引玉」,一堂課的最終目的不是展示教師,而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方法,領悟道理,受到熏陶感染,並能夠自由地享受學習之樂。這節課,教師只在開始上課時激情導入,結束時總結並指導作業,中間部分只是隨機點評和補充,其餘的時間都交給小組代表做匯報發言。

但是,課堂最後生成的效果並非完全如我課前預設的那樣。首先,表現在時間和節奏的把握上。前期的組織過程有點疲沓,小組代表人數偏多,有部分資料重復的現象未加以調控。因而最後教學用時不夠,沒有進行活動評價和小結,鞏固練習的部分處理也太快。其次,活動的分組缺乏科學性。我是按座位就近的方式分的小組,事實證明,這樣分組是不科學的。因為沒有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在交流匯報中,有小組內容重復的現象。還有,活動成果的生成方式單一。在活動課結束時,為了鞏固活動的成果,我讓學生每人完成一道成語和名言積累題,此外,建議各小組把活動的內容辦成手抄報。但我在指導的時候,太過粗糙,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反而局限了學生的思維和表現形式。

幼兒園教學反思2

《手指歌》是一首比較形象有趣的兒歌。邊念邊進行手指表演可能孩子們會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學時,我先用簡單的「軲轆軲轆」手部游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接著讓幼兒嘗試著變變小手,看小手能變出什麼來;然後我再根據兒歌內容變變,讓幼兒猜猜我的手變成了什麼,在干什麼?最後讓幼兒伸出自己的小手一起來做一做,做一個動作學念一首兒歌,顯然孩子們對這種方式非常樂易接受,個個開心地念著、學著、做著……很是投入!

理論分析:

幼兒的兒歌教學也可採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可能會收到較好的效果:1、採用游戲形式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有不少兒歌的內容是描述幼兒游戲活動的,對此類兒歌,我常採取先做游戲後教學的方法,按照兒歌描述的內容,先組織幼兒遊玩,在遊玩中幼兒一邊動作一邊觀察,充分體驗愉快的情趣,為學習兒歌打下基礎。

2、運用故事法對幼兒進行兒歌教學。根據兒歌的內容可以看出有些兒歌是敘事性的,由於受字數和句式的局限,敘事的跳躍是兒歌的特點之一。這時教師選擇一些恰當的關連詞或過渡句把兒歌內容串連起來,根據兒歌要求,適當增添有關的生動有趣的情節,來增加兒歌的容量,為幼兒展開想像更好地理解記憶兒歌提供幫助。

幼兒園教學反思3

我們學校是以小班化為特色,首先就是比其他一些學校人數少,這個確實比較有優勢,九年級實際的教學中更為明顯:

一、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關注。

幼兒園教學反思每一個孩子都是教師不可缺少的關注對象。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都注重尊重理解學生,善於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予以肯定和贊揚。盡量的留意每一個孩子,希望能和孩子共同學習,學生積極向上的個性會得到發展。課堂中,我會盡量站低一些與學生交流,教學中每一個問題的設計我會更加細致、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學習實際,讓學生喜歡被關注,感受到自己是班級中不可缺少的一員,不管是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都能得到老師一樣的關愛。

二、讓師生獲得更多的交流。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以前自己教過的學生中,和自己親切交流的大多數往往是自己經常往辦公室「請」的同學,小班化教學體現的是對全體學生的關注、是對學生生命的呵護,我想之中間也應該有更多的學生之間交流,因為他們相處的時間會更久一些。小班為我們提供了師生、生生親密接觸的機會,無論是課堂上的關注、課後的交流都體現著一種濃濃的情意,在這樣關愛下,學生的自信心在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在提高。

三、讓學生有更多合作機會。

任務要想完成的更好、更快、更有效就需要教師有很好的組織能力,如果教師組織的好,學生練習就可能更充分,有許多教師一個人做不了的就能讓能力較強的同學去做,這樣不僅帶動了後面的學生也鍛煉了水平高的同學更強的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更好的發展。

總之,小班化教學應該有更多更新更有效的內涵,我希望我以後能慢慢摸索出一些更好點路子來。

幼兒園教學反思4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字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沒有數字我們的生活都會被打亂或帶來很多不便。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生活中的數字》就以孩子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字為內容,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了解它們的不同用途,並且學會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對數字的興趣,也培養了孩子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在這次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互相交流,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前我先請幼兒收集、尋找、記錄一些生活中的數字,請幼兒將事先收集好的有數字的東西拿出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這些數字的作用。孩子們先個別交流自己帶來的物品上數字的作用;因為孩子們都很想表達自己的發現,因此我讓幼兒自己和邊上的小夥伴說說自己的發現;接著我把我准備的有數字的物品和孩子們一起分析我的「發現」。

第二是經驗遷移,感知數字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在第一環節中孩子們拿著自己的東西,在第二環節中要求幼兒脫離直觀物體,引發幼兒已有的經驗尋找生活中的數字。孩子們很會找,什麼公交車的路線號,汽車摩托車的牌照,超市裡也有很多的數字,他們基本上都能知道這些數字作用的一二。孩子們發現有數字的地方還真不少,就連衣服拉鏈頭上有數字也被他們發現了。真所謂人多力量大,我們共同找到的有數字的東西還真多。

第三部分是幼兒操作。利用幼兒的對生活中數字的理解運用到實際中去。

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收獲不少,整個活動環節很清楚,一環一環之間緊緊相扣、層層遞進,設計的問題也具有有效性,能開動幼兒的小腦筋。但缺點也有存在,一些細節方面還要注意。在這個活動中讓我深刻地了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課堂所需的東西是很重要。在活動中孩子們願意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擷自己感興趣的「果子」,他們采來的「果子」是絢麗多姿的,然後回到課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豐富,起到「以一當數十」的作用。

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些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他們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給孩子一些親身實踐活動的機會。

幼兒園教學反思5

這是一首歌詞朗朗上口的歌曲,歌詞表現的內容非常符合幼兒的心理,是幼兒生活的一種體現,歌詞既有情節又有細節。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理解歌曲中生氣吵架、拉勾、講和的情節。用音樂和自己的表情來表現。通過演唱歌曲,激發幼兒與同伴交往、和解的積極心態。關於本次活動的反思:

活動開始,我一邊彈鋼琴一邊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讓幼兒欣賞,目的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接下來教師彈奏歌曲,幼兒小聲隨琴唱。在教唱兩遍之後,播放幼兒舞蹈伴唱錄像帶,同時我也來到孩子們中間,引導幼兒邊跟隨舞蹈做動作邊隨伴唱學習歌曲,在我的帶動下幼兒表現得很積極,同時我也對表現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孩子們學習歌曲的勁頭更足了。在孩子會唱的基礎上,最後是歌舞表演,從集體到小組再到個人,變換著表演方式讓幼兒體驗了各種表演形式的樂趣,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整節課課堂氣氛很活躍,我也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歡樂。

課後,我將這次教學活動做了如下反思:

1、音樂活動離不開情感的支持。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比較注重利用有效的提問來激發幼兒情感的形成和強化。如:「假如你真的生氣了,好朋友也生氣了,你們會怎麼樣?」「你和好朋友和好了,這時你們心裡是怎麼想的?你會怎麼做呢?」幼兒在比較和判斷的過程中,通過動作、表情的變化,較好地把握了本次活動的音樂意境。

2、活動中我要放下師者之威嚴深入到孩子們中去,很好的達成了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使幼兒能夠感受到師生間的平等朋友關系,營造了溫馨和諧的活動氛圍,使幼兒能更好地體驗到音樂和舞蹈帶來的歡樂。

3、活動中我恰當的表揚有助於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使孩子感受到關懷和鼓舞,會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有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幼兒園教學反思6

班裡孩子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男孩子有19個,女孩子卻只有5個。男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導致整個活動室經常是亂烘烘的。而且,我發現,我們的孩子總喜歡扯著嗓子大聲說話,使得一次好好的'交談變成了一場激烈的爭吵。

對於孩子自己,說話音量過大,一是會損壞喉嚨,影響聲帶的發育,二則是會給人留下不禮貌、沒教養的印象。即便是一句簡單的「你好!」,不同的音量,不同的語氣,都將產生不同的效果。誰又願意聽到那刺耳的問候呢?

對於整個集體,若是天天生活在這一嘈雜的環境中,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聽覺,更加會影響他們的情緒以及注意力。研究表明,一個人若是經常生活在嘈雜的環境中,易形成焦慮、煩躁不安的情緒。尤其對孩子,原本是無憂無慮、輕松自由的他們,卻過早地感嘆染焦慮,那是地孩子多大的摧殘啊!

那麼,孩子為何會這么大嗓門地說話呢?天生這樣嗎?遺傳的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有時,幾個孩子在共同討論一個話題,大家都有很強的表現欲,都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於是爭先恐後,互不相讓,你一言我一語。而這時候,有的孩子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往往會採用大聲嚷嚷的方法,以為只要自己大聲地喊,就能超過別人的聲音,就能被大家所聽到。你的聲音這么大,我的聲音比你還要大。這樣就造成了「一浪高一浪」的現象。

仔細反思,孩子中間產生這種現象,作為老師的我們,其實也有著不可推卸是責任。活動中,我們往往會忽視很多個體的存在,無視他們的反應,無視他們的心理,更無視他們的語言。其實,就在某個角落裡,有一雙充滿期望的眼睛正在看著你。就因為老師的忽視,而使他們失去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剝奪了他們表達的權利。這個時候,那些表現欲強烈的孩子往往會大聲地把自己的想法喊出來。因為,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能引起老師的注意,才會讓大家聽到自己的聲音。而我們的老師,為了維護自己的「主導」地位,為了維持「你是學生,我是老師」的師幼關系,則會用更高分貝的音量來壓倒孩子,穩定局面,覺得只有這樣做才不失老師的尊嚴。殊不知,下面有著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在注視著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為他們效仿的對象。

久而久之,這一切都將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孩子的聲音越大,老師也就越想壓過他們。而老師的聲音越大,孩子也會試圖用更大的音量來引起老師的注意。

曾經也看國一些有關國外蒙台梭利教學的紀錄片。蒙台梭利教學法從產生到現在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這種教學法之所以走過那麼多年 ,還能有如此眾多的追隨者、推崇者,自然有其先進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就針對以上所提到的現象,我覺得「蒙氏」教育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一「靜」字。孩子各得其所而又各得其樂,他們自由,但又不會影響同伴,他們活動,但又如此的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絲毫沒有喧嘩的場面。特別之間的交談都是輕輕的、「溫柔」的。當然,我們不能盲目推崇任何一種教育方法,但是「蒙氏」所營造的這樣一種氛圍,是不是值得我們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他們的孩子為什麼就能做到這樣?是天生的?不是!孩子的天性都一樣。那麼,既然孩子的差別不是主要問題,那老師的方法就值得探討了。「蒙氏」認為,教師的職責並不在於教導孩子,而是為孩子准備一個豐裕而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假若教師身體力行,師師、師幼之間的交談都是輕輕的、溫柔的,那麼,我們的孩子還能大聲喊叫嗎?

;

⑤ 教師個人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教師個人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個人教學反思1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那麼,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呢?這就不得不涉及一個問題——學習說話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每天要跟各種各樣的學生打交道,那麼,當我們面對他們的時候,當我們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況之下,要怎樣的言語才能恰當的演繹好自己教師的角色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因為這些天的一些實際教訓,讓我感悟頗深。比如今天就特別的失敗。在我所教的一個班上,我講起了有關於大學的一些情況。當時並沒有多想,頭腦里也沒有打任何草稿,於是就信口拈來。講了很多大學里的消極狀況,講初到大學的迷茫與空虛,講每天三點一線的單調與枯燥,我甚至總結性的告訴他們大學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

那時,我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教師的角色。把自己個人的一些偏見當成至理告訴給我的學生。直到後來我突然發現學生們的表情都不對,唉聲嘆氣的,一臉的失望。我的心裡咯噔一下:完了,怎麼能給學生這樣講呢?她們以後都是要進大學的,假如我今天這樣的打擊他們,打破他們對夢想的期待,那麼,我不就是在耽誤他們的前程嗎?我不就成了一個罪人了嗎?雖然很多話都是我的真實體會,但是,又為什麼非要告訴給他們呢?作為一個教師,我真的太幼稚了。我以為只要說真話就可以,我以為跟學生在一起就不用考慮太多。可是,事後我才發現,我犯了一個多麼愚蠢的錯誤,你是人民教師啊,在學生面前,你說的哪一句話不是要認真負責呢?要知道,老師的一句話,對學生有著多大的影響啊!

我慶幸我及時的發現了自己的錯誤。當然,我更要積極地去努力改正。學著做一名會說話的老師。知道在學生面前,什麼話該說,該怎麼說。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始終記著: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的學生!

努力!相信在教師的征途中,我會越做越好!

教師個人教學反思2

在我學習新課程的這段時間里,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而不再是主導者;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師生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二、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在我們設計教學方案時,我們應該想想:「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等。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

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這樣才符合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更有助於教師教學計劃的開展。

三、教師應注重和學生的交流對話

師生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干、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局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可以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四、教師應對每一節課進行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講授內如一位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分數應用題的綜合訓練時出了這樣一道題:一套課桌椅的價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教師個人教學反思3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個體反思和總結法:

「課後思」:一場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後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周後思」或「單元思」:也就是說,一周課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後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月後思」:對於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質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中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

步驟/方法: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教師個人教學反思4

一、考試基本情況

本次期中考試,A班(69人)成績穩定,保持著定位考時的優勢,其中,最高分127分(理科班的最高分),110分13名(比其他A班多10人),100分以上38人,不及格僅4人。

B班(77人)成績不夠理想,並有小幅度下降,其中不及格人數多達31人,110分以上0人,100分以上僅10人與考的好的B班有不少差距。

二、原因分析

教師原因

1、沒能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和復習及計劃,以至於教學和復習的過程中對許多學生兼顧不到。

2、學困生的「困難點」抓得不夠准,也不夠全面,導致他們在考試的過程中對有些做過的類型題仍束手無策。如,xxx。

3、練習不夠,強化不夠,檢查不夠,如:平時講詩歌鑒賞題,總是讓學生口述出來,或問幾個簡單的意象的理解,讓學生將具體的答案寫出來的機會不多,因此,考試中出現語意表達不清,回答邏輯不強等現象,導致失分。試卷分析

選擇題:A班錯誤多在2道左右,且多在病句和成語。B班多在5道上下,錯題多在文言、成語和病句。由此可見,學生對成語,文言字詞的積累還不夠,病句缺少系統的理論知識,做題只是靠感覺。

主觀題:文言文翻譯、古詩鑒賞是兩班的弱項,A班兩句得分均在7分居多,B班多在4分左右,總分8分及以上寥寥無幾。反映出學生翻譯習慣不好、文言基礎差、根據語境推斷實詞含義的能力低下等問題。如:「再」翻譯成「兩次」的鳳毛麟角。「疾惡」理解成「有罪惡的人」或「百姓的疾苦」,的人居多。詩歌題術語回答較少,多喜歡「跟著感覺寫」,造成理解意思卻得分甚少。

文學類文本閱讀:A班多在18分左右,B班多在14分左右。問題在於,答案含糊,用詞不準,分析不夠全面。學生不懂「答案要點化,要點序號化」的基本答題模式。

作文方面:A班多字體工整,立意准確,分值在46分左右,但上50分的不多。B班多字體潦草,立意模糊,分值在42分上下。

三、改進的措施

1、抓准每一個學困生的「困難點」,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輔導計劃。用足夠的「愛心和耐心」樹立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和興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心裡變化,從精神上給予鼓勵,使其時時都有「向前沖」的動力。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作為老師,應要求學生,多讀,多寫,多練,讓學生在讀書中體會、理解,在練習中總結,反思。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力爭在期末考試中考出好成績!

教師個人教學反思5

個人從教將近二十個年頭,按個人成長的階段和周期來看,是到了成熟期,回顧這一教學的路程,個人快速成長的階段是在從教的8年—12年之間。這段時間內隨著新課程改革浪潮的涌進,做為改革前沿上的一線教師只能迎頭而上,接受一個又一個教學上挑戰,本人獲得了市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的機會。在教育教學實踐的探索中,課堂教學的理念不斷更新下,個人的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的改變,感受到教學的喜悅,收獲了累累碩果。18至20年這個階段,個人似乎進入了職業倦怠期,到了回歸階段。工作積極性不高,只是任務型的參與各種教學研究活動,以有任務我就接,沒任務也樂得清閑的心態來工作,到了只吃老本的階段。糾其原因有三:

1、個人沒有成長目標。

2、個人所處的教育教學環境的影響。(人到中年,參與教壇比賽的機會已不多,有了惰性和沒了進取心)

3、能靜下心來讀書的時間不多。(是為了用才讀書,沒有把讀書做為自己終身學習的目標)。

如何走出自己教育教學的瓶頸期,改變現今的思想狀態。我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讀書修身

教師首先應把讀書做為自己終身學習的目標。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也在不斷的更新,我們人的大部分的知識是從書本上獲取的。讀好書能讓人的心靈得到凈化和救贖。會讀書才能讓你的知識不斷地輸送給你的學生和你身邊的人,讓人覺得你不虧是良師和益友。讀書不思考,不摘抄,就不會留下記憶,積累和沉澱。我想讀書時要做一些讀書筆記,這是與大師,與書中的人物在對話。

二、反思自我

我認為反思應有兩個方面:

(一)個人自我現階段的認知和評估。從教到一定的年齡,一個人只有不斷反省自己才會有進步。不然只會讓自己過早的步入「衰退」階段。沒有了人生的追求。看看周圍的大環境有沒有有利於自己的成長,如果自己所處的教學環境是,老師們工作起來就怨天尤人,平時娛樂是搓麻。你能置身事外,讓自己保持身心的清凈,做一個真正的教書人,不沾染世俗之氣嗎?。

(二)反思自己教育教學的行為。當我們站在三尺講台之上,我們是為人師者,要慎行慎言。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有幾十雙眼睛在看著,不能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傷害,不能讓孩子們的眼睛蒙上塵埃。我們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感到快樂的同時又有收獲嗎?

三、教育科研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教育科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實踐——反思——提升——總結,這個過程就是從教到研的過程。

四、提升專業水平

我是一名專職的英語教師,從教二十年來,更多是把時間用在教育教學研究和探索上。很少把時間用在專業的提高上。總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足以應付小學生。教師只有在專業技能上提高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做到游刃有餘。

教師個人教學反思6

一、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水平的提升。

我從1998年至今一直從事初三歷史教學,之所以能有一點點的經驗,那是因為我對教材熟悉罷了,教學時間長了,自然就有一點體會和感受,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致於在課堂上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抓住常規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力求提高課堂效率。

這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對教師的最高要求。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要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老師知道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蘊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點都備出來,有條列地傳授給學生。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要抓住課堂上的40分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三、抓好學生的知識點的過關檢查,及時反饋,做到功在平時。

上好課,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要對學生掌握的知識及時反饋,過關檢查,在每一節上課前,老師就要對學生所學的舊知進行復習提問,這樣既檢查了學生以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起到新舊知識的銜接的承上啟下作用。可謂是一舉兩得。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溫故而知新」。

四、加強中招、新課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關注中招命題趨勢,在平時的課堂滲透中招意識。

初三的教學工作是直接面對中招考試。做為初三教師不能只顧眼下,閉門造車,不去學習來了解新信息。因此,老師要多瀏覽時下最新的教學參考、雜志,多留意中招考試方面的信息,便於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中招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做到功在平時,形成習慣。

五、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判斷等諸方面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養成勤於復習舊知,善於總結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做為畢業生必備的技能。教師平時訓練的好,不致於在考試中顧此失彼。

最後,我用荷蘭著名的繪畫大師梵高的名言作結:「相信我吧,在藝術問題上,下面這句話吧,實實在在的,老老實實是最好的辦法,寧肯不厭其煩地嚴肅鑽研,而不是投機取巧,嘩眾取寵。」

熱點內容
畫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1-09 13:29:46 瀏覽:224
焊接怎麼焊接 發布:2025-01-09 12:12:03 瀏覽:783
滬江教育上市 發布:2025-01-09 11:05:30 瀏覽:187
床墊多少錢 發布:2025-01-09 09:54:56 瀏覽:32
吳曉梅老師 發布:2025-01-09 09:53:29 瀏覽:788
寧夏安能生物 發布:2025-01-09 09:43:06 瀏覽:108
河南省高校教師 發布:2025-01-09 09:37:36 瀏覽:596
驪威怎麼樣 發布:2025-01-09 09:32:09 瀏覽:504
教師閃光點 發布:2025-01-09 09:29:56 瀏覽:890
對老師說些什麼 發布:2025-01-09 09:05:37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