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囚綠記教學反思

囚綠記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3-10-06 19:26:38

❶ 新課改中高一語文教學反思

源遠流長的傳統語文教學模式,雖然有很多優點,但用現在的眼光看,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束縛了學生的個性,而且也讓我們每一位一線語文教師教得很累。本來以為"課改"會讓我們輕松一點,可是半年下來,沒有感到絲毫的輕松。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評價機制,需要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適應;同時新課改第一年,家長、社會、教育部門的密切關注,這些都也讓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雖然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教齡都在8年以上,教學經驗最少的也經歷了兩個大循環,但我們一致覺得,每一個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剛剛上崗的新教師,緊張加忙亂。回顧這半年來我們的困惑、思考與實踐,我們不能說有什麼經驗,只有一點點甘苦,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們面對的是課程結構的變化。

以前的高中語文教學,課程相對固定,很少變化,是一種穩定的結構。而新課改突出了發展個性和以人為本的概念,相應的對新的課程結構就提出了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較高要求。具體體現為壓縮必修課時,增開選修課,以提供較充分的個性化空間。以前高中3年的語文內容,在新課標中壓縮為5個必修模塊,在高一、高二共兩個半學期內完成。另有3個半學期左右的時間,學生可用來選修。選修課現在設計為5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每個系列又可設計若干模塊。必修課每個模塊計2學分,學生修滿10個學分,可以達到基本水平。選修課學生依個人興趣自選4個模塊,修滿8個學分後,與必修課共計18學分,這樣就可算作語文科目合格。

課改大大壓縮了必修課的課時,我們的周課時數減至四節,課時減少了,授課內容卻不減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個必修模塊包括四個單元的閱讀鑒賞、一個單元的表達交流、一個單元的梳理探究和一個名著導讀,相當於舊教材的一冊書,而新課程要求一個學期修完兩個模塊內容,也就是說,舊教材一年上完的內容新教材要一個學期上完。於是,期中考試前我們高一師生就是在與時間賽跑,與有限的精力作斗爭,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達一個終點,還沒來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個終點奔去。課改,變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個大大的"累"字,我們被這個大大的"累"字壓得無暇去體味課改帶來的益處。我們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師生的趕和累為代價,那它的存在價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說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就是讓學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難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那麼多的內容,這的確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但在接下來的必修2中,這個問題就緩解了不少。因為教完必修1後,我們全組教師一起進行了認真的總結與反思,大膽地對教材進行了取捨、處理,縮減了一些內容。比如第二個模塊中的演講詞單元,本單元的重點在於拓展運用,所以我們只用了兩個課時以本單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兩篇演講稿為範例,讓學生掌握一般演講詞的特點,把口頭的演講訓練放在課前口語訓練甚至平時的課堂發言中。同時我們加大課堂密度,爭取有效的授課時間,基本上每一節夜課我們都用來講課,很少考試。果然,時間夠用了,期末實現了我們留出一個半星期總復習的預期。但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開設必修課的目的,是構建語文基礎,可是略有教學經驗的人都知道打基礎是不能開快車。語文各種能力的養成不是一瞬間就可完成,語文素養的形成靠積累、感悟,運用,哪一樣也少不了分析和訓練。

缺乏了分析和訓練即使能形成也終究是薄弱的,是難以提高的。新課程中盡管迴避了訓練的話題,而參照其"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的表述,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它暗示了在教學中運用知識與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訓練能力的必要。但現實是課時這么少,幾乎每節課都要講一篇新課文,這與鞏固基礎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單元是新聞單元,這個單元和高考語言運用考點的新聞壓縮直接對應,我們精心挑選了一些這方面的例題、練習,但是就是沒時間給學生做,本應期中考試前就完成的練習內容,直到期末復習才安排下去,而這距新聞單元的學習已經很長時間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學,無論是舊教材還是新教材,文言文總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學很注重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新課程似乎弱化了語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語文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那麼,課改形式下有限的課時里的文言文該怎麼教?同時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須的語文學習習慣(以往學生語文成績好很大程度得益於這一點),因為搶時間,學生每天只是疲於應付新內容,沒有時間復習、整理,所以並沒有形成。我想也許是新課標這樣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許是我們在思路和方法上還存在問題,我想這是我們下一個學期重點要突破的一個難題。

再來說說選修課,本學期學校在高一年級開設了校本選修課。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大了,老師講課的靈活性大了,大大激發起了教學雙方的興趣。我們備課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為出發點,結合學生實際,開設了一門《中國當代名家導讀》的選修課,結果深受學生歡迎,這一門課的選課人數達到了人。

課改給我們的感受是"累",但"累並快樂著"。

解讀教材之樂。

語文教師難當,沒有哪一個學科會讓教師在上課之間,首先思考的是"教什麼?",而語文課就是這樣,限制中包含著自由,有限中孕含著無限。語文學科本就是人文性、藝術性最強的感性學科,在各科教學中最講求個性,也最能體現出教師的個人氣質和才智學識。新課程標准提倡教師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也就是說在新課程標准和《大綱》背景下,語文教師對教材地處理和運用可以是豐富多采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說,教改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當我們在課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蘊、知識功底、價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讀的平台,以認知價值、審美價值、發展價值引導學生與文體進行"精神"對話的時候,那種快樂是難以言表的。比如,我們學《史記》中的《鴻門宴》、《項羽本紀》,我們如果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太史公對項羽作為一個悲劇英雄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抱著高度贊賞的態度來評價的;揚項羽即意味著某種程度的貶劉邦,而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如果我們繼續思考,就會發現太史公的作為漢朝臣子蔑視至尊的權貴而又不得不隱晦表達的深層用意。也許這種解讀,未必符合史學專家的正統,但是誰都不能否認,這種語文學習可能就是太史公和我們後人在作跨越千年的對話,哪怕這種對話可能有著許多誤解的成分。我們在處理教材時設置一些相關的情景,介紹一些背景知識,學生自己就把思考推進到這一層面。

這學期,我們讀古代詩歌,從《詩經》《離騷》到漢魏晉詩歌,我們從這些飄逸著歷史流風遺俗的詩句中,遙想那個時代的興衰和個人悲歡;我們讀《赤壁賦》、《囚綠記》《荊軻刺秦王》我們深深感受到有那麼多如此壯

闊而又形態迥異的人生奮斗軌跡和生命的選擇;學習《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飛向太空的航程》對人類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導讀中,穿越時空隧道,與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進行思想的對話,借他們的智慧之光照亮我們的生命旅程。

當然新課改對備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目標的設定由單一統一目標變為多元多層次目標,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提高;備課時的知識准備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備學生的可能,盡可能多的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選好切入點和提問方式,把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作為我們備課的出發點和歸屬點。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與教學方式的提高。

新課改的教學方式,以學生自主建構為特徵。《課程標准》建議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方式的轉變中,新課程特別將"自主、合作、探究"作為重點進行倡導。

由於課程改革剛剛開始,一開始我們對課程的認識還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認識到位了,實踐也不能很快地跟進,也有過誤區。比如說,偏面地認為"新課程的課就是要新",於是在課堂上花樣百出,有時課上強調所謂的"自主",而學生實際都是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活動,他們非常"忙碌"地,興致勃勃地交流著、匯報著、表演著……而學生並沒有時間進行思考。一講"合作"就是"小組",什麼課都是小組討論,什麼內容都要通過小組討論來"解決",而很少考慮討論的價值。再有有時,合作是合作了,但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合作過程是簡短的,討論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學生往往拿不出什麼結果或結論,感到非常茫然。

通過校內的跟蹤聽評課以及教育學院的展示課,我們及時反思,認為從根本上說,這一誤解是與我們對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領悟不到位有關,從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膚淺與浮躁,甚至於有些急功近利。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多種方式體驗",應該是有條件的。它取決於正確的價值取向,一切脫離學習內容、違背語文特點、不符實際的、節外生枝的體驗,應當慎重。自主學習,應該在於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書,有足夠的空間思考,有較多的機會實踐。在這個前提之下,在面對相同學習內容的情形時,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學習的夥伴,以飽滿的情感來展開學習活動,才能將自主學習落實到實處,避免虛假的自主在課堂上的出現。合作學習要以自主學習為前提,在經過獨立思考後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學習,必須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學習的難點上。而不是為合作而合作。合作學習是通過多人的頭腦在討論中碰出智慧的火花來解決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問題,而不是一般問題。因此,合作學習的組織,也必須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積極發言,從而得以發展。同時不要一有問題,就組織學生探究,如果探無可探,以學生的實際究無可究,還是結合傳統的講授為好,要把"實"與"活"結合在一起,把"預設"和"生成"結合在一起。

半年的課改實踐,我們遇到的問題不少(也許是我們對課改理念認識得還不夠深入、透徹吧),但我們相信,課改之路,雖有荊棘,但沿途的風光無限。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想法,但為人師的我們還是在課堂上充滿愛心、竭盡所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和目標,並且相信,無論如何,課改都將有益於孩子們的成長、發展,都將促進教師的不斷學習與提高!

數學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

不知不覺中一個精彩的活動結束了,相信大家都積累了不少經驗吧,那麼將這些記錄寫在活動總結中,讓自己銘記於心吧。那麼好的活動總結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數學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1

20xx年5月7日下午,在靈武一中操場上,全市中學體育教師參加了由市教研室組織的體育學科「同課異構」大教研。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貫徹新課程理念,展示同課異構成果,博採眾長、凝聚智慧,引領教師反思,提高課堂效率。這次教研活動主要由靈武一中李澤民老師和三中的楊文老師承擔,兩位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他們就《跳遠》同一課題,採用不同形式的構思講課,聽課教師認真聽課並做好記錄。

課後教師們坐在一起進行交流探討,先由兩位主講教師說課,然後聽課教師們結合《新課程標准》,對這兩節課進行細議深入分析。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並達成以下共識:

一、備課充分,引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

1、教師備課充分,教學步驟清晰,教學過程流暢;

2、課堂練習方法多樣,針對性強,能激發學生興趣,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3、能有效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二、不同的教學構思演繹了不同的教學風格

1、李澤民老師的輔助性練習多而有效,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使學生在環環相扣的練習中不知不覺學到了新技術;

2、楊文老師利用設置不同標志物激發學生練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存在的不足

1、技術技能目標設置多且高,教學重點、難點把握不到位;

2、教師對學生的激勵、評價不明確,語言表述能力較差。

在評課活動中,大家還針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高中學生體質下降狀況分析;今後如何實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場地的合理運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最後崔波老師作了總結、提出希望,並組織一場教師友誼籃球賽,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此次活動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大力支持,由崔波老師具體督導,靈武一中積極提供場地、器材,調配學生,保證了課的質量,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教研平台,使得這次活動圓滿成功!

數學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2

歷時兩周的教師「同課異構」擂台賽和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展示評優活動到現在為止,正式落下帷幕。此次活動歷時時間之長,參評教師人數之多、規模之空前、效果之最佳。50餘節課,精彩紛呈,節節都有自己的亮點。具體突出了一下「五個做到」:

一、敢於「標新立異」彰顯自我教學風格

「同課異構」其目的就是讓教師發揮自己潛智,對同一節課,設計出超出常規的、不同他人的、體現自我教學風格的、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一致認為,上課教師不唯書、無定法、有創新。同一節課內容,沒有一個照書順水推舟教的,而都是經過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細心加工、巧妙設計,創新出求新求異的教學案。雖是同一課內容,老師們的教法,學生的學法真的不一樣,但是取得課堂的最佳效果是相同的。就是科任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功展示」也是如此。他們敢於挑戰常規課堂,敢於標新立異、創設富有活力的學堂,讓自己的教學風格得以彰顯。

二、回歸本位,重教重學

課堂本位就是通過教師有效的教,順著學生學的需要教,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我們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一致反映,我們的教師變了,變得更加聰明、睿智,課堂上富有活力。以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不見了,一問一答式的課堂不見了。而通過教師精心設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時為普遍。課堂上讀書畫圈、動手操作、技藝訓練、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匯報交流等有效學習場景,隨時可見。現在我們老師敢教、會教。基本把握住了學生能獨立學會的引導學生自己學會;獨立學會有困難的啟發學生合作學會;對較深難的知識老師教會。課堂上教師教的有智慧,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把教堂變成「學堂」。

三、敢於挑戰,追求「真實」課堂

所謂「真實課堂」就是在教師不提前接觸學生,在對學情及教學內容只做好預設,進行的即興教、隨機教、生成教。我們的大多數教師做到了。

評委們都說:最讓他們舒服的是看到了真實課堂。教師教的真,學生學得真。看到老師用盡智慧、挖盡心思,在隨機調動學生學,啟發鼓勵學生學,把學生推進文本,融進教學內容中和知識探索中。雖然有時也出現教與學的碰撞和尷尬局面。但我們教師總能用適當的方法,調整到教與學的最佳狀態。達到最佳效果。

四、同台演技

彰顯「強師」風范打造優師工程是我校多年來一直追求、永不放棄的目標,鼓勵教師做專家型、學者型的強師,是我們堅持的一貫主張。實現教師的「自我發展」永葆「強師風范」,我們教師做到了。評委一致感到最讓他們知足的是培養出的典型教師真的再次驗證了個人的實力,守住了「強師」的尊位。本次活動是對我校「十五」、「十一五」各級各類教學典型教師課堂教學的'大比拼。我們就是想讓典型教師同台演技,一決高下,沿著自己的發展軌跡和目標讓自己發揮的「最好」,看來我們的目的達到了。今天參加展示的7名教師大都是本學科目前取得的最高層次榮譽的典型教師。讓大家盡情欣賞,從中受益,學習「大師」風范。

五、全員參與,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提高

本次活動具有全員性,其目的就是給每位教師提供公開教學的機會,以此促進教師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這一點,我們也做到了。

據評委統計應參加本次活動56名教師,實參加講課51人,參與率是較高的。他們一致認為本次活動是我校「十二五」中、青年教師的一場課堂教學的大比舞。每位參賽者都能認真備課、細心研課、精心品課、創新上課。從課堂表現看,老教師寶刀不老,教學經驗厚重;中年教師思路創新、勇於「自我」,青年教師活力無比、出類拔萃。現已形成了一支教學理念新、富有活力、敢於創新、整體發展、追趕優秀的教師隊伍。

數學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3

一、同課異構能促使教師進行自我反思

教師的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教研的基礎和前提。同課異構既能促進參與同課異構的執教者進行反思,也能促進其他參與者進行反思。其中,教學反思按教學進程可分為教學前的反思、教學中的反思、教學後的反思三個階段。

1、教學前的反思。

同課異構的第二個環節——「獨立鑽研,擬定方案」要求參與同課異構的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擬定各自認為最滿意的設計方案。這一環節相當於一次比賽,到下一個環節——「集體研討,確定方案」時,大家都要把自己獨立完成的教學設計方案拿出來亮一亮。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會全面反思自己及其他教師的教學,竭力找出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點,並以此為依據突出自己的教學特點和教學風格。第三個環節——「集體研討,確定方案」階段,每一位教師都會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進而在對比彼此中反思自己原來擬定的方案的成功與不足並進行改進。

2、教學中的反思。

同課異構的第四個環節——「實施教學,集中聽課」中,每一位參與的教師都要用心捕捉課堂教學中的生成,隨時記錄下自己的思考。這一環節可反思成功之處,如可以將達成的教學預設、應變得當的教學措施、先進教學思想的滲透、傳統教學方法的革新和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等詳細地記錄下來進行反思;這一環節也可以反思不足之處,如可以反思教學中的失誤以便以後少走彎路等,還可以對照預設的不足反思學生的創新之處,如學生的一些奇思妙想等,以便拓寬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其實,這些反思的內容與一般的課堂反思基本相似,只是因為異構針對的是同一教學內容,具有可比性,所以反思的內容會變得更多,也會更深刻。

3、教學後的反思。

同課異構的第五個環節——「評價反思,總結提高」結束後,每一種教學方案都會呈現出其自有的閃光點或不足之處,這時是教師最需要深刻反思的時候。面對同一教學內容,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對教學環節的安排與設計、對教學活動的選擇與組織、對教學問題的提出與解決等,孰優孰劣通過比較自然可一目瞭然。這樣做,通過教課、聽課和評課每一個教師都可以參與不同的課堂模式,在對比中發現新的教學方法和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的不同處理,以及不同的教學策略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從而在內心深處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最終打開自己的教學思路,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顯然,這樣的反思是積極的,是有益的,是具有創造性的,是一種值得提倡的集體反思。

二、同課異構能為教師間的互助提供平台

教師之間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靈魂。教師之間的互助合作是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加強教師之間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方面的專業切磋,協調合作,同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點的全面的體現者,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精神生活的某一個領域里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自己。」

毋庸置疑,教師之間的差異性資源在合作中的確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實現同伴之間的互助,而同課異構則在多個環節為教師之間的互助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比如,同課異構的第三個環節——「集體研討,確定方案」是在每一位教師設計好自己較為滿意的教學方案後通過集體討論最終確定教學方案,此時大家就文本解讀、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展開毫無保留的研討,每一位教師都會在同伴的幫助下使自己的理解逐漸全面,使自己的思考逐漸深刻,使自己的思路逐漸清晰;同課異構的第四個環節——「實施教學,集中聽課」中,聽課者比較不同的異構後會看到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從不同的角度領略不同的教學智慧,如各具特色的導入語言、問題設計、切入角度、課堂處理等,進而在比較中拓寬教學思路;同課異構的第五個環節——「評價反思,總結提高」中,執教教師根據其他教師的評課建議,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思考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並寫出更為優化的再教設計,可以在教法創新、教學組織等方面吸收他人的寶貴經驗。

這里需要特別提出的是,與水平較高的教師合作異構是開展同課異構活動的基本形式,一如師傅帶徒弟——新教師與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同課異構,不僅能受惠於優秀教師的傳、幫、帶,還能盡快適應教師角色和教學環境。顯然,這種幫助的作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另外,其他參與者也可以從優秀教師的提示或建議中得到幫助,盡快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甚至是教學品質。

總之,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具有多維的角度、迥異的風格,不同策略可以在交流中碰撞並升華,這種多層面、全方位的合作互助能為每一位教師提供更多向別人學習的機會。

數學同課異構教研的活動總結4

「同課異構」有利於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比較研究。語文學科教學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就教學目標而言,同一文本,教師選擇不盡相同。老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自身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切入點展開教學。例如《囚綠記》的教學中,有的老師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引領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文章選擇結合感情、選擇材料的寫法;有的教師抓住文章生動而意蘊深長的語言,讓學生閱讀學習文章表情達意的方法;有的教師抓住文章比喻象徵的修辭手法,讓學生學習體會散文優美生動的語言。教學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師以讀促思,有的教師以讀悟情,有的教師以讀帶說。每個教學目標,各種教學方法都不失語文學科的特點,那麼,哪種教學能使學生更樂學好學?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學效率?只有我們教師通過在不同課堂中的觀課議課,才能獲得教學體驗,通過比較研究,從而擇善而用,借他人之東風,馳自己之渡船。

「同課異構」能更好的整合教學資源。面對紛繁蕪雜的教學資源,我們教師不是為找不到教學資源而煩惱,更是因為不知如何取捨和更好運用教學資源而憂愁。在「同課異構」活動中,通過觀察不同教師的課堂,讓我們更加充分認識到不同教學資源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

「同課異構」使教學研究活動目的更加明確,教研效果更加明顯。在以往的教學研究活動中,由於沒有指定教學內容,教師的上課和觀課、議課或多或少有流於形式之嫌。大家沒有明確的教研目的,聽課後的議課往往泛泛而談,不達要旨,發表意見成了「圓桌演說」,有論而無點。因此教研效果不明顯,短處不能避,長處不得揚。通過「同課異構」的觀課議課,大家討論問題集中,教學研究目標明確,解決了教學中出現的共同問題,又能激發教師各自的教學靈感,教學研究效果明顯。

在開展「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中,我也於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淺薄經驗,現作簡單羅列,在以後的教學研究活動中提醒自己,謹慎注意。

第一,關注不同教師的教學長處。「同課異構」活動的目的不是抓短,在於揚長。因此,在聽課的時候,找不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發現教師教學優點。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桃李之華,各有其芳,一味復制一個教師的課堂和完全擯棄一個教師的課堂,都不能達成教研目標。只有圍繞教師的課堂,於各家之中取其長,以此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

第二,關注學生實際學情。任何課堂設計都不能離開學生的學情,關注學生,教學設計才是有意義的,教學活動的過程才是有效的。因此,在關注教師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注意關注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師的教法討論,也要根據學生實際出發。「同課異構」得到的教學經驗,在推廣應用時也要結合學情而定。有的班級學生發言積極,多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甚好,有的班級學生朗讀占優,組織學生朗讀思考為佳。如果硬是將北方麵食強加給南方之賓,於教師或許會落得一個「東施效顰」,於學生抑或「水土不服」。

第三,注意認識的片面化。「同課異構」之所以叫「同課異構」,不叫「同課異法」或「同課異策」,我想,轉化課堂結構應該是這個活動的關注重點。有的時候,我們太過關注教師課堂教學的細節,關注一個點上的教學方法選擇,一個知識點的選擇是否恰當,有沒有落掉知識點等等,這都有點捨本逐末,認為「同課異構」解決的是知識點的選擇和傳授方法,我認為這種認識有些片面。在「同課異構」活動中,我以為應該關注教師的整個教學設計過程和教師的整個課堂組織過程,從整堂課的設計和實施上優化,關注教師的設計是否符合語文學習的認知規律,是否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從教學細節上糾纏不止,降低了教學研究的目標。

一種好的教學研究形式,都需要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完善,只要我們認真組織,積極參與,用心以對,我覺得,我們每個教師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彰顯自己的教學風格,達到更高的教學效率。

❸ 萬森的教學相關獲獎情況

1、2007年10月,《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一課獲得齊齊哈爾市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發證單位:齊齊哈爾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2、2007-2008學年度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演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發證單位:秦皇島市第一中學)
3、2008年9月,在中華經典詩文誦讀秦皇島市選拔賽中榮獲教師組一等獎。(發證單位:秦皇島市教育局)
4、2008年10月,在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河北省選拔賽中榮獲教師組二等獎。(發證單位:河北省教育廳)
5、2009年8月,取得了河北省普通話水平測試員資格
6、2009年一中建校80年慶典有感,在《秦皇島日報》之一中校慶專版上發表長詩《崢嶸八十載》
7、2010年在全市教育系統教師節表彰大會上朗誦個人創作作品《師恩如海,師德如山》
8、2010年12月30日,輔導的學生石岳恆在第四屆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中獲得三等獎,被中語會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9、2011年1月,教學反思《探究造成焦劉愛情悲劇的幕後殺手》在秦皇島市首屆高中新課程優秀「教學反思」評選活動中,被評為一等獎。(發證單位秦皇島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10、2011年2月25日,在2010年河北省高中語文教師教學設計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11、2011年4月,在新課改教學研討活動中做示範課《議論文寫作要選好角度》(發證單位:秦皇島市第一中學)
12、2011年5月錄像課《捕捉人物個性,塑造鮮活形象》在2011年全國寫作教學研討會暨名師課例展示活動中,榮獲一等獎。課件也獲得全國一等獎。
13、2011年6月,《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一課獲得秦皇島市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發證單位:秦皇島市教科所)
14、2011年7月,《望海潮》一課獲得秦皇島一中文科組優質課大賽一等獎(發證單位:秦皇島市第一中學)
15、2011年7月,在2010-2011學年度學校舉辦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演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發證單位:秦皇島市第一中學)
16、2011年11月8日,《滕王閣序》一課在河北省中小學學科教學評比活動中獲得高中語文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發證單位:河北省教育學會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17、2011年12月,在全國中語會會報《語文報高中版》舉辦的「高一語文綜合水平測試大賽」活動中,指導的高一1班學生何紅杉獲得全國特等獎,本人榮獲特別指導獎。(發證單位:中語會)
18、2012年5月,《青玉案》一課在2012年送課下鄉活動中獲得市級優質課。(發證單位:秦皇島市教科所)
19、2012年7月,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少教多學』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與方法研究」開題暨培訓研討會舉辦的首屆「教育藝術家成長」論壇上,作了題為「突破瓶頸,天塹變通途」的發言,受到與會專家及老師們的歡迎和好評。
20、2012年12月優質課《望海潮》獲得中語會一等獎。
21、2012年12月教學案例《探究造成焦劉愛情悲劇的幕後殺手——<孔雀東南飛>活動課教學》獲得全國一等獎。(發證單位:中語會)
22、2012年12月《氓》一課獲得全國語文教學優質課二等獎。(發證單位:中語會)
23、2013年1月1日,被首都師范大學《教育藝術》雜志社聘任為特聘研究員。
24、2013年5月在全市語文教師研修活動中,與北京十一中學特級教師、齊魯名師、全國優質課大賽第一名獲得者史建築老師同課異構,講《王好戰,請以戰喻》一課,收到同行好評。
25、2013年7月2日,教學開放月中做示範課《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受到同仁的好評。
曾上公開課:《滕王閣序》《短歌行》《囚綠記》《中國建築的特徵》《望海潮》《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寫人要凸顯特徵》《鴻門宴》《祝福》《病梅館記》《蜀道難》《庄暴見孟子》《旅夜書懷》《荊軻刺秦王》《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蘭亭集序》《歸園田居》《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等
教學思想: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營造開放、生成、高效的課堂,讓學生精彩,讓語文課堂活起來,樂於研究魏書生、錢夢龍、寧洪斌、李鎮西的語文教學思想,博採眾長,不斷開拓,積極推進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做一個改革的實踐者。
人生信條:學生成才、成人是一名教師最大的快樂!
努力方向:高中新課程語文改革,新課程的生成,快樂作文、快速閱讀。

❹ 高一語文教學反思的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教學反思的隨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源遠流長的傳統語文教學模式,雖然有很多優點,但用現在的眼光看,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束縛了學生的個性,而且也讓我們每一位一線語文教師教得很累。本來以為"課改"會讓我們輕松一點,可是半年下來,沒有感到絲毫的輕松。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評價機制,需要我們花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適應;同時新課改第一年,家長、社會、教育部門的密切關注,這些都也讓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雖然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教齡都在8年以上,教學經驗最少的也經歷了兩個大循環,但我們一致覺得,每一個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剛剛上崗的新教師,緊張加忙亂。回顧這半年來我們的困惑、思考與實踐,我們不能說有什麼經驗,只有一點點甘苦,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們面對的是課程結構的變化。

以前的高中語文教學,課程相對固定,很少變化,是一種穩定的結構。而新課改突出了發展個性和以人為本的概念,相應的對新的課程結構就提出了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較高要求。具體體現為壓縮必修課時,增開選修課,以提供較充分的個性化空間。以前高中3年的語文內容,在新課標中壓縮為5個必修模塊,在高一、高二共兩個半學期內完成。另有3個半學期左右的時間,學生可用來選修。選修課現在設計為5個系列,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每個系列又可設計若干模塊。必修課每個模塊計2學分,學生修滿10個學分,可以達到基本水平。選修課學生依個人興趣自選4個模塊,修滿8個學分後,與必修課共計18學分,這樣就可算作語文科目合格。

課改大大壓縮了必修課的課時,我們的周課時數減至四節,課時減少了,授課內容卻不減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個必修模塊包括四個單元的閱讀鑒賞、一個單元的表達交流、一個單元的梳理探究和一個名著導讀,相當於舊教材的一冊書,而新課程要求一個學期修完兩個模塊內容,也就是說,舊教材一年上完的內容新教材要一個學期上完。於是,期中考試前我們高一師生就是在與時間賽跑,與有限的精力作斗爭,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達一個終點,還沒來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個終點奔去。課改,變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個大大的"累"字,我們被這個大大的"累"字壓得無暇去體味課改帶來的益處。我們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師生的趕和累為代價,那它的存在價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說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就是讓學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難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那麼多的'內容,這的確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但在接下來的必修2中,這個問題就緩解了不少。因為教完必修1後,我們全組教師一起進行了認真的總結與反思,大膽地對教材進行了取捨、處理,縮減了一些內容。比如第二個模塊中的演講詞單元,本單元的重點在於拓展運用,所以我們只用了兩個課時以本單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兩篇演講稿為範例,讓學生掌握一般演講詞的特點,把口頭的演講訓練放在課前口語訓練甚至平時的課堂發言中。同時我們加大課堂密度,爭取有效的授課時間,基本上每一節夜課我們都用來講課,很少考試。果然,時間夠用了,期末實現了我們留出一個半星期總復習的預期。但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開設必修課的目的,是構建語文基礎,可是略有教學經驗的人都知道打基礎是不能開快車。語文各種能力的養成不是一瞬間就可完成,語文素養的形成靠積累、感悟,運用,哪一樣也少不了分析和訓練。

缺乏了分析和訓練即使能形成也終究是薄弱的,是難以提高的。新課程中盡管迴避了訓練的話題,而參照其"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的表述,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它暗示了在教學中運用知識與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訓練能力的必要。但現實是課時這么少,幾乎每節課都要講一篇新課文,這與鞏固基礎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單元是新聞單元,這個單元和高考語言運用考點的新聞壓縮直接對應,我們精心挑選了一些這方面的例題、練習,但是就是沒時間給學生做,本應期中考試前就完成的練習內容,直到期末復習才安排下去,而這距新聞單元的學習已經很長時間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學,無論是舊教材還是新教材,文言文總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學很注重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新課程似乎弱化了語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語文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那麼,課改形式下有限的課時里的文言文該怎麼教?同時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須的語文學習習慣(以往學生語文成績好很大程度得益於這一點),因為搶時間,學生每天只是疲於應付新內容,沒有時間復習、整理,所以並沒有形成。我想也許是新課標這樣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許是我們在思路和方法上還存在問題,我想這是我們下一個學期重點要突破的一個難題。

再來說說選修課,本學期學校在高一年級開設了校本選修課。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大了,老師講課的靈活性大了,大大激發起了教學雙方的興趣。我們備課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為出發點,結合學生實際,開設了一門《中國當代名家導讀》的選修課,結果深受學生歡迎,這一門課的選課人數達到了人。

課改給我們的感受是"累",但"累並快樂著", 解讀教材之樂。

語文教師難當,沒有哪一個學科會讓教師在上課之間,首先思考的是"教什麼?",而語文課就是這樣,限制中包含著自由,有限中孕含著無限。語文學科本就是人文性、藝術性最強的感性學科,在各科教學中最講求個性,也最能體現出教師的個人氣質和才智學識。新課程標准提倡教師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也就是說在新課程標准和《大綱》背景下,語文教師對教材地處理和運用可以是豐富多采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說,教改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當我們在課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蘊、知識功底、價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讀的平台,以認知價值、審美價值、發展價值引導學生與文體進行"精神"對話的時候,那種快樂是難以言表的。比如,我們學《史記》中的《鴻門宴》、《項羽本紀》,我們如果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太史公對項羽作為一個悲劇英雄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抱著高度贊賞的態度來評價的;揚項羽即意味著某種程度的貶劉邦,而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如果我們繼續思考,就會發現太史公的作為漢朝臣子蔑視至尊的權貴而又不得不隱晦表達的深層用意。也許這種解讀,未必符合史學專家的正統,但是誰都不能否認,這種語文學習可能就是太史公和我們後人在作跨越千年的對話,哪怕這種對話可能有著許多誤解的成分。我們在處理教材時設置一些相關的情景,介紹一些背景知識,學生自己就把思考推進到這一層面。

這學期,我們讀古代詩歌,從《詩經》《離騷》到漢魏晉詩歌,我們從這些飄逸著歷史流風遺俗的詩句中,遙想那個時代的興衰和個人悲歡;我們讀《赤壁賦》、《囚綠記》《荊軻刺秦王》我們深深感受到有那麼多如此壯

闊而又形態迥異的人生奮斗軌跡和生命的選擇;學習《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飛向太空的航程》對人類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導讀中,穿越時空隧道,與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進行思想的對話,借他們的智慧之光照亮我們的生命旅程。

當然新課改對備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目標的設定由單一統一目標變為多元多層次目標,讓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提高;備課時的知識准備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備學生的可能,盡可能多的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選好切入點和提問方式,把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作為我們備課的出發點和歸屬點。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與教學方式的提高。

新課改的教學方式,以學生自主建構為特徵。《課程標准》建議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方式的轉變中,新課程特別將"自主、合作、探究"作為重點進行倡導。

由於課程改革剛剛開始,一開始我們對課程的認識還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認識到位了,實踐也不能很快地跟進,也有過誤區。比如說,偏面地認為"新課程的課就是要新",於是在課堂上花樣百出,有時課上強調所謂的"自主",而學生實際都是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活動,他們非常"忙碌"地,興致勃勃地交流著、匯報著、表演著……而學生並沒有時間進行思考。一講"合作"就是"小組",什麼課都是小組討論,什麼內容都要通過小組討論來"解決",而很少考慮討論的價值。再有有時,合作是合作了,但沒有提供足夠的時間,合作過程是簡短的,討論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學生往往拿不出什麼結果或結論,感到非常茫然。

通過校內的跟蹤聽評課以及教育學院的展示課,我們及時反思,認為從根本上說,這一誤解是與我們對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領悟不到位有關,從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膚淺與浮躁,甚至於有些急功近利。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多種方式體驗",應該是有條件的。它取決於正確的價值取向,一切脫離學習內容、違背語文特點、不符實際的、節外生枝的體驗,應當慎重。自主學習,應該在於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書,有足夠的空間思考,有較多的機會實踐。在這個前提之下,在面對相同學習內容的情形時,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學習的夥伴,以飽滿的情感來展開學習活動,才能將自主學習落實到實處,避免虛假的自主在課堂上的出現。合作學習要以自主學習為前提,在經過獨立思考後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學習,必須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學習的難點上。而不是為合作而合作。合作學習是通過多人的頭腦在討論中碰出智慧的火花來解決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問題,而不是一般問題。因此,合作學習的組織,也必須要給予足夠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積極發言,從而得以發展。同時不要一有問題,就組織學生探究,如果探無可探,以學生的實際究無可究,還是結合傳統的講授為好,要把"實"與"活"結合在一起,把"預設"和"生成"結合在一起。

半年的課改實踐,我們遇到的問題不少(也許是我們對課改理念認識得還不夠深入、透徹吧),但我們相信,課改之路,雖有荊棘,但沿途的風光無限。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想法,但為人師的我們還是在課堂上充滿愛心、竭盡所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和目標,並且相信,無論如何,課改都將有益於孩子們的成長、發展,都將促進教師的不斷學習與提高!

熱點內容
生物處理器 發布:2025-01-06 03:59:07 瀏覽:722
苦力教育家 發布:2025-01-06 03:38:45 瀏覽:431
高校教師德能勤績廉個人總結 發布:2025-01-06 02:11:17 瀏覽:569
教師編制好考嗎 發布:2025-01-06 01:19:23 瀏覽:479
中山陵英語 發布:2025-01-06 00:41:22 瀏覽:657
綠宇生物 發布:2025-01-05 22:30:15 瀏覽:897
春優秀教學設計 發布:2025-01-05 22:18:51 瀏覽:812
漳州安全教育平台登錄 發布:2025-01-05 21:09:37 瀏覽:53
短語大全英語 發布:2025-01-05 19:50:26 瀏覽:661
古生物學會 發布:2025-01-05 19:25:50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