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氧氣教學設計

氧氣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3-11-18 05:10:08

⑴ 氧氣的教學設計方案怎麼

氧氣
教學目的:
知識:掌握實驗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理解分解反應及其化合反應的區別;了解氧氣的工業製法;了解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對比和遷移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學難點:
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學方法 實驗探索法。
教學用具:葯品:氯酸鉀、二氧化錳。
儀器:鐵架台(帶鐵夾)、試管、單孔橡皮塞、導管、水槽、集氣瓶、酒精燈、試管夾、葯匙。其它:火柴。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問題引入】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從空氣中獲得氧氣?
氧氣的工業製法: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問題】這個變化屬於什麼變化?為什麼?
答: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可以從空氣中獲得氧氣;工業製取氧氣是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新物質生成。
教學意圖:
通過復習空氣的組成,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分離空氣制氧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設問】實驗室用什麼方法獲得氧氣?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
【閱讀實驗】分別用酒精燈同時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片刻後用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口,觀察現象。
【小結】用酒精燈加熱氯酸鉀至較高溫度時產生氧氣,加熱二氧化錳不產生氧氣。
觀察記錄:氯酸鉀是白色固體,二氧化錳是黑色粉末。氯酸鉀加熱至熔化後產生少量氣體,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同時加熱的二氧化錳不產生氣體,帶火星木條沒有變化。
教學意圖:
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觀察實驗和准確描述實驗現象。
【閱讀實驗】將試管內的二氧化錳迅速倒入熱的氯酸鉀中,把帶火星木條伸到管口內觀察現象。
觀察記錄:熱的氯酸鉀中加入二氧化錳後迅速產生大量氣體,帶火星木條復燃。
教學意圖:
學會觀察實驗和准確描述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對比。
【閱讀實驗】待試管內不再產生氣體時再加入少量氯酸鉀並加熱,把帶火星木條伸入管口內觀察。
【討論】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什麼作用?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有無變化。
觀察記錄:試管內迅速產生大量氣體,帶火星木條,復燃。
答:二氧化錳可以加快氯酸鉀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不發生變化。
教學意圖:
通過認真分析實驗的發生、發展和條件,找出規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原理(1)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氯酸鉀 氯化鉀+氧氣(催化劑):(2)加熱高錳酸鉀
教學意圖:
記住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文字表達式,知道催化劑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起催化作用。
【問題】實驗室製取氧氣時選用哪些儀器?用什麼方法收集氧氣?選用哪些儀器?
2.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氣不易溶於水)
(2)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比空氣略重或密度比空氣略大)
答:實驗室制氧氣需用鐵架台(帶鐵夾)、試管、帶導管的單孔塞、酒精燈;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
選用的儀器有水槽、集氣瓶、玻璃片。
教學意圖:
從氧氣的物理性質思考、認識問題,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認識物質的性質與製法的關系。
【問題】給試管中固體加熱應如何操作?為什麼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如何操作?為什麼?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如何操作?
答:(1)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水倒流後炸裂試管。
(2)試管夾應夾持試管中上部。
(3)導管伸入試管內要短。
(4)先均勻加熱,再將火焰固定在約品處加熱。
用排水法收集完畢時,應先從水中取出導管再停止加熱,防止水倒吸後炸裂試管。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應伸入到接近瓶底。
教學意圖:
培養正確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實驗習慣,了解物質的性質與實驗操作的關系。
【問題】用排氣法收集氧氣時如何驗滿?如何檢驗氧氣?
3.操作要求 4.驗滿方法 5.檢驗方法
答: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口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瓶中檢驗;記錄並加深理解。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理解。

⑵ 氧氣的製取和性質教學設計有哪些

氧氣的製取和性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准,創設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做科學」的學習過程中,了解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學慣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與處理:本節內容分兩部分:氧氣的實驗室製法、氧氣的性質。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為第一部分,相對較為獨立;從整套教材的編寫上來看,氧氣的實驗室製法是唯一安排的氣體製取的實驗,因此要從探究過程中抽取氣體製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學重點: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教學難點:催化劑。

教學思路:創設情景,初識氧氣,引出氣體的製取→了解氣體製取的一般步驟,探究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的儀器裝置和反應條件→製取並收集一瓶氧氣→嘗試設計其他的制氧裝置。

教學用具:試管(3隻)、酒精燈、錐形瓶、長徑漏斗、帶導管的橡皮塞、乳膠管、集氣瓶、水槽、蓋玻片;30%的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人造沸石、芹菜、火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識氧氣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創設情景,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慾望。

[創設情景]在屏幕上循壞播放選取的與氧氣有關的圖片:運動會場上燃燒的火炬、火箭的發射、潛水員帶著氧氣瓶在潛水、搶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爛的葡萄,引導學生回答:氧氣是我們身邊熟悉的物質,它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你對它有哪些了解呢?

[學生交流]氧氣可供給呼吸,氧氣可支持燃燒,氧氣能使物品腐爛,氧氣能發射火箭……

[設問,引出下文]那你還想知道與氧氣有關的什麼知識呢?

[生答]

1、我想知道氧氣是如何發射火箭的。

2、我想知道氧氣怎麼使食物腐爛的。

3、我想知道氧氣還有什麼用途。

4、我想知道氧氣是如何製得的。

[過渡]看來同學們想知道得還很多,這節課我們先來看一看如何在實驗室里製取一瓶氧氣?然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二、如何製取氧氣(核心部分)

設計意圖:通過試驗,探究如何在試驗室里製取氧氣,並形成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讓你到實驗室製取一瓶氧氣,你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師生共同分析]

l反應原理

l儀器裝置

l驗滿方法

l收集方法

[師問]我們就按這四步學習如何製取氧氣。根據已有的知識,請你說出得到氧氣的方法有哪些?

[學生交流]

l電解水

l從空氣中分離氧氣

l光合作用

⑶ 15運動起來會怎樣《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人體運動需要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將氧氣吸收進血液,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2、人體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進更多的氧氣。
3、經常鍛煉身體,可以加大身體的肺活量,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
過程與方法:
1、能對數據進行合理分析。
2、能結合實驗現象、相關信息資料,做出對呼吸次數加快原因的分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尊重事實、以證據求結論的科學態度。
2、能夠耐心、細致的完成呼吸次數的測量活動。
【教學重點】
用體驗和實驗的方法,驗證呼吸前後氣體中氧氣發生了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證明呼出的氣體中還含有一定的氧氣,通過對實驗的分析能發現「吸進的空氣中氧氣較多,呼出的氣體中氧氣較少」這一事實,從而懂得新鮮空氣對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教學准備】
教師:教學課件,呼吸匯總表、集氣瓶,毛玻璃片,自製的插有3根蠟燭的金屬架,打火機、水槽等。
學生:記錄表(長紙條),塑料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是一堂競賽課,後面做著的老師就是今天的評委,這些評委時時刻刻都在關注我們每個同學的一言一行,你會覺得緊張嗎?
2、我們一起來做一次深呼吸,來放鬆一下自己好嗎?
剛才你是怎麼呼吸的?(一吸一呼就是一次呼吸)(配合手勢)
3、你又是用什麼部位來呼吸的呢?
咱們用鼻子自由地再做幾次深呼吸,同時數一數,當老師叫停的時候你做了幾次,好嗎?
你做了幾次?(看來有的時候呼吸是可以控制的。)
4、但接下來我們要測量的是自然的呼吸,不能認為的去控制它。
二、測量「平靜狀態」和「運動一分鍾後」每分鍾呼吸的次數
1、測量「平靜狀態」每分鍾呼吸的次數,並做好記錄。
2、測量「運動一分鍾後」每分鍾呼吸的次數,並做好記錄。
3、各組反饋,隨機抽取6組數據記錄在呼吸匯總表上。
4、引導學生分析呼吸匯總表的數據,據此提出研究的問題:「運動後,呼吸為什麼會加快?」
5、試著分析「運動後呼吸加快」的原因。
三、研究「呼吸為什麼加快」
(一)、認識和呼吸有關的器官
1、呼吸時,相應的哪些地方有明顯的感覺?這些地方有很多與我們的呼吸相關的器官。我們一起來認一認。
2、空氣經過了哪些地方到達肺部?呼出的氣體又經過了哪些地方?最後去了哪裡
(二)、尋找氣體發生變化的證據
1、呼出的氣體和吸進的氣體一樣嗎?能否用實驗證明?
2、體驗活動:反復呼吸塑料袋裡的空氣,有什麼感覺?
3、交流自己的感受,試著解釋吸進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麼不同。
4、教師做演示實驗:
①比較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區別。
②比較新鮮空氣與呼吸過一次的氣體、反復呼吸過的氣體的區別。
③討論:你們觀察到了什麼現象?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
④小結。

⑷ 初三化學教案模板

有關初三化學教案模板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有關初三化學教案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學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初三化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有機化合物和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

2.知道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性能和用途。

3.人是有機合成材料的發展對人類社會進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價值,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生活中有絢爛的花,廣袤的草,等等,成千上萬種的動物植物,還有人造的物品。這些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呢?讓我們一起去學習和了解吧。

播放課件:有機合成材料01——由北京國之源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二、新課學習

(一)有機化合物

(1)展示物品的種類,(實物和圖片)學生回答由什麼材料組成。

根據經驗,大家能說一說這些材料哪些是有機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餘下的是什麼材料。接下來我們先學習什麼叫有機合成材料,什麼叫有機物?

寫出化學式,組成元素,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合作計算,可用計算器?

討論:(1)甲烷,乙醇,葡萄糖,澱粉和蛋白質的組成元素有什麼共同點?

都含有哪種相同的元素: 。通過分析表中物質組成元素的特點,引入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概念,什麼是有機材料,學生回答

教師可在課前准備好紙條,幫助進行課堂學習:

(1)完成下內容;相對原子質量:C=12 H=1 O=16 S=32 Na=23 Cl=35.5

(2)根據上表討論:

①甲烷,乙醇,葡萄糖,澱粉和蛋白質的組成元素有什麼共同點?

②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與澱粉和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相比有什麼不同?

課件展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的概念。

是否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物呢?哪些不凱薯做是?

課件展示:少數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 CO2 Na2CO3 CaCO3(碳酸鹽)屬於無機物。

討論: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對分子質量與澱粉和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相比有什麼不同?兩組中是前者還是後面兩種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些:

了解化合物的分類以及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區別。

(二)有機合成材料

有機化合物中,有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小,有的卻非常大。我們先來了解一篇小資料。

由學生自己閱讀,得到關於高分子化合物的初步認識。接下來看看這些物品大家是不是見過,用過,你了解他們嗎?

播放課件:有機合成材料02

展示:有機物的組成元素特點,碳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時與其它原子的結合方式的圖片說明有機物數目異常龐大的原因

從剛才的有機物的結構可知,有些有機物組成原子個數少,相對分子質量小,如甲烷,乙醇,葡萄糖。而有些有機物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大:從幾萬到幾百萬如:澱粉和蛋白質。引下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講解: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及高分子材料及分類

有機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

展示:有機合成材料的廣泛應用圖片

為什麼都是合成材料,它們的性能和用途有明顯不同?原因是這些合成材料的結構不相同。用實驗去發現一些規律,學生實驗活動。學生拉扯塑料,加熱聚乙烯塑料。指導學生實驗。通過實驗,你觀察到什麼現象和發現什麼問題,得出什麼結論?有機合成材料的熱塑性和熱固性:

實驗:點燃不同的線,剛才實驗過程中發現棉,羊毛,錦綸腈綸在加熱時有什麼區別?如何鑒別一件衣服是純棉還是合成纖維做的?

(三)環境問題

塑料和合成橡膠的有很廣泛的用途: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塑料和合成橡膠的廣泛使用是不是很好呢?會帶來什麼問題?

播放課件:有機合成材料03

如何解決:白色污染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每個公民應該如何做?

通過討論如何解決白色污染的方法,培養環保意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重要的方法。

①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製品,如用布袋代替手咐塑料袋等;

②重復使用某些塑料製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通過本課的學習,提問盯衡學生有什麼想法。如果你是個科學家,你最想在發明什麼合成材料來解決,生活,生產,農業,工業,電子,國防的問題或困難?

接下來我們來認識幾種新型的合成材料。

了解新型的合成材料,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的收獲真不小,認識了有機化合物,知道了什麼是高分子合成材料,也知道了這些高分子材料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了一定的麻煩。也就是白色污染的問題,保護環境是刻不容緩的。希望大家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識,為環保和我們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初三化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在實驗室中製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的基礎上,研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通過討論,掌握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葯品和反應原理;

通過實驗探究,學會設計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葯品和裝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表達能力;

通過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培養學生實驗室製取氣體裝置的設計思路;

通過篩選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發展觀察能力並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在探究中,使學生體驗合作、發現的樂趣;

在設計實驗裝置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課堂引入指導

方法一:引導學生復習到目前為止學生已經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氣的方法,逐一篩選出適合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會選擇,學會判斷,從中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實驗學生的主動學習。

方法二:從實驗室制氣的要求入手,講清楚原則,讓學生自己總結,思考到底實驗室中用什麼方法來制備二氧化碳。

方法三:單刀直入先講實驗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讓學生思考,實驗室選擇這種方法的依據是什麼?通過對比突出該方法的優越性,總結出實驗室制氣的原則。

知識講解指導

注意講解時的條理性,使學生明白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裝置;檢驗方法;讓部分學生清楚選擇該方法的原因和實驗室制氣方法選擇的依據。

注意理論與實驗的結合,避免過於枯燥或過於淺顯,缺乏理論高度。

聯系實際,講二氧化碳滅火器的原理,適用范圍,必要時也可講解常用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關於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的教材分析

本節課在全書乃至整個化學學習過程中,所佔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養學生在實驗室中製取某種氣體時,葯品的選擇、裝置的設計、實驗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節課對學生今後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基本實驗及實驗探究能力都有深遠的影響。

本節知識的學習比較容易,學生在前面學習元素化合物的基礎上經過討論便可解決。本節學習的重點是能力訓練。學生在前面學習的氧氣、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具備了一些氣體制備的實踐經驗,各項實驗技術也已經具備,此時,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主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正是時機。教師提出探究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小組合作,設計方案、表達交流、實施方案、總結表達等環節完成整個探究。

關於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的教學建議

為了完成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設計2課時完成此節教學;

本節是典型的探究學習模式。其中有兩個探究:制備葯品的探究(快、易)、製取裝置的探究(重點、慢)。

講授過程指導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可結合實驗六二氧化碳的製取和性質進行邊講邊實驗。

注意運用討論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可適當與氧氣、氮氣的實驗室製法進行對比;結合裝置講解制二氧化碳裝置與制氫裝置的區別與聯系(均是固液反應不需加熱制氣);結合二氧化碳氣的性質,講解二氧化碳氣的檢驗和驗滿方法。

課程結束指導

復習實驗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裝置及驗滿方法。

布置學生進行家庭實驗,用醋酸和雞蛋殼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業,注意計算和裝置圖兩方面的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種有廣泛用途的氣體,實驗室中如何製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為止,你知道多少種能夠製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學生討論,並列舉學過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師在黑板上逐一記錄)

1.鹼式碳酸銅熱分解

2.蠟燭燃燒

3.木炭燃燒

4.石墨等碳單質在氧氣中燃燒

5.木炭還原氧化銅

6.碳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鐵

7.碳酸受熱分解

8.人或動物的呼吸

9.高溫煅燒石灰石……

引導學生討論作為實驗室製法的條件是:

1.製取應簡便迅速;

2.所製得的氣體純度高,符合演示實驗的需要;

3.操作簡單、安全,易於實現。

學生評價每一種製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為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板書】第四節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小結】以上方法都不能作為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

【講解】經過不斷研究改進,實驗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鹽酸反應來制備二氧化碳。

【板書】一 反應原理

1.試劑 石灰石或大理石 鹽酸

【講解】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碳酸,碳酸不穩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終產物為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板書】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問】可不可以用稀硫酸與石灰石或大理石來製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兩個表面皿中分別放有大小一樣的石灰石各一塊,一支試管中加入稀鹽酸、一支試管中加入稀硫酸。(讓學生觀察到開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隨後加入硫酸的試管,反應速率越來越慢,最後停止。)

【結論】不能用硫酸與石灰石或大理石來製取二氧化碳。

【講解】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麼樣的裝置來制備二氧化碳呢?反應條件反應物的狀態等對實驗裝置有較大的影響。碳酸鈣是塊狀固體,鹽酸是液體,且反應進行時不需要加熱,根據這些特點,我們可以選擇什麼樣的反應裝置呢?(必要時教師可以講解制氧氣、氫氣的裝置特點)

【板書】二、反應裝置: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講解】因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和實驗室製取氫氣的反應葯品狀態,反應條件類似,故可以採用相似的裝置來製取。用投影顯示制氫氣和制二氧化碳的裝置圖

【討論】

1.長頸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錐形瓶可否用其他儀器來代替?

3.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可以採用什麼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

(學生討論、回答,然後教師實驗演示、講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長頸漏斗,結果沒有在集氣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講解】

1.因為普通漏斗頸太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會從漏斗處逸出。長頸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體封住,氣體不會從長頸漏斗處逸出。

2.錐形瓶可以用廣口瓶、大試管等玻璃儀器代替。

3.氣體收集方法主要取決於氣體的密度和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於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所以常採用集氣瓶口向上排氣法收集。

4.可以根據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可以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火焰熄滅,則說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板書】三 收集方法:向上排氣法

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火焰熄滅,已經收集滿。

【板書】四、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

【演示】製取並驗證二氧化碳氣體。

【提問】怎樣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變渾濁)

【講解】上一節學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可以用來滅火,如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還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滅火器。

【錄像】各種二氧化碳型滅火器介紹

【演示】滅火器原理實驗。

常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主要有:

(1)泡沫滅火器

(2)乾粉滅火器

(3)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小結】通過已學習過的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歸納出氣體實驗室製取的設計思路及方法,必須明確製取氣體的順序是:

1.了解實驗室製取氣體所需葯品及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根據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反應裝置。

3.根據氣體的物理性質(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選擇合適的收集方法及驗滿方法。

初三化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作用;同時,知道石油煉制幾種主要產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認識燃料充分燃燒的重要性。

⒉、過程與方法:通過一些探究活動,進一步認識與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認識合理開采和節約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環保問題。

教學重難點

⒈、煤、石油、天然氣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學變化中能量的變化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

播放生活中的圖片,設問:

1、 家庭中炒菜、做飯、洗浴等使用什麼燃料?

2、 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使用什麼燃料?

3、煉鋼廠、熱點廠等常使用什麼燃料?

(配以多媒體播放煤、石油、天然氣的形成過程)

邊看邊聯系已有生活經驗,思考:

柴、煤、煤氣。

汽油、柴油。

閱讀教材,觀看錄像,回答問題。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等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 使學生聯系生活,關心生活從已有的經驗入手,引出新知識,強調在學習中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了解生活,了解社會,知道燃料的種類、化石燃料的形成過程和用途。

知識拓展

1、煤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產物有哪些?

3、煤分解這個過程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麼?

播放錄像:煤的用途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

學生討論並回答問題:

1、 混合物

2、 焦碳、煤焦油、煤氣

3、 化學變化,因為反應前是碳,反應後生成新物質:焦碳、煤焦油、煤氣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嗎?為什麼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為什麼?

3、石油是根據什麼原理進行煉制的?

播放錄像:石油的用途

介紹石油的用途。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

學生討論並回答問題:

1、不可以,因為這樣會浪費資源,不經濟,不科學,應該綜合利用。

2、混合物,因為其中含有多種成分。

3、根據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來分離,是物理變化。

讓學生說出石油煉制的各產品與其用途用。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

過渡

投影圖片:海上採油和天然起在燃燒

引出天然氣

讓學生知道:天然氣主要是由碳和氫組成的氣態碳氫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天然氣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幾億年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稱為化石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

1、人類大量開采,將使化石燃料最終被耗盡。

2、化石燃料是人類重要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作用;由於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開采和節約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

初三化學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空氣成分的探究實驗。

(2)空氣的主要成分和組成。

(3)純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學習重點】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探究空氣中O2的體積分數。

【學習難點】初步理解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

【前預習】

1.你對空氣有哪些了解和認識?(如有什麼樣的外觀?性質?含有哪些成分等)

2.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的操作是怎樣的?膠頭滴管吸取液體的原理?

3.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插入充滿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三個集氣瓶,有什麼現象發生?體現了它們的什麼性質?

4.生活中你見過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氣的現象存在?

【堂探究】

【自主學習1】我們同學現在對空氣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們對空氣卻知之甚少。最初,人們對於物質為什麼能夠燃燒著迷,激發了好多人的研究興趣,於是一些科學家對於「燃燒的本質」展開探究,經過若干科學家的不懈努力,這一奧秘逐漸被揭開,空氣的成分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下面讓我們沿著科學家的足跡,步入空氣成分的探究中吧。

閱讀本第26頁的內容,思考完成以下問題:

1.在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中主要有什麼操作,出現了哪些現象?

2.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中得出了什麼結論?

【實驗探究】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完成下面表格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將燃燒匙中的過量紅磷點燃迅速放入集氣瓶中

反應停止,冷卻到室溫後打開止水夾

【交流討論】請同學們結合本內容和小組討論,共同完成下列內容:

1.寫出該反應的字表達式

2.總結實驗結論

3.總結實驗中的注意事項,並討論若操作不當可能引起怎樣的後果?

4.在拉瓦錫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而在我們的實驗中,為什麼空氣的體積減少小於1/5?紅磷熄滅後瓶內還有沒有殘余的氧氣?

【自主學習2】閱讀第27頁內容,思考並討論以下問題:

1.空氣中的各成分及其所佔的體積分數。

2.找出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3.判斷下列物質屬於混合物還是純凈物,並說明依據。

空氣海水氧氣石灰水冰水混合物冰

【自主學習3】閱讀本第28—30頁內容,完成下面問題:

1.空氣中相對穩定的三種氣體是?它們都有哪些主要用途?

成分主要性質主要用途

氧氣

氮氣

稀有氣體

2.什麼可以造成空氣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3.綠色化學的主要特點:

(1)充分利用資和能,採用的原料;

(2)在的條下進行反應,以減少向環境排放廢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圖使所有作為原料的原子都被產品所消納,實現「零排放」;

(4)生產出有利於、社區安全和的.環境友好的產品;

注:綠色化學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學原理從頭消除污染。

初三化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涵義。

(2)會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相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

(3)知道影響氣體溶解度的一些因素,會利用有關氣體溶解度的知識解釋身邊的一些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觀察、分析實驗現象,並能歸納出相應的概念。

(2)學習通過實驗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化的辯證思想。

(2)樹立做任何事都要實事求是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

【教學難點】

1.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含義。

2.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

教學工具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為什麼只有在「兩個一定條件」下,它們才有確定意義?

【交流回答】

改變條件可以使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

【導入新課】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能力也不相同。這節課我們就從量的角度研究物質的溶解能力。

【歸納總結】

定量描述物質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①在一定溫度下;②等量的溶劑里,人們統一規定:在100g溶劑里;③溶液為飽和狀態;④單位為g。

固體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四大要素:①一定溫度下;②100g溶劑里;③溶液為飽和狀態;④溶質的質量。

【提出問題】

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時所說的「易溶」、「難溶」與溶解度的關系嗎?請看下面資料。

【課件展示】

溶解度的相對大小(20℃時的溶解度)

【提出問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溶解度,那麼溶解度是怎樣表示的呢?

【課件展示】

教材P36表9-1

【分析小結】

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種方法:列表法。

列表法表示溶解度不直觀,不能表示物質在任意溫度時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觀表示某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向,下面我們尋找另一種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線。

【活動與探究2】

請同學按教材P36~P37要求繪制溶解度曲線,並討論回答相關問題。

【歸納總結】

通過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情況,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

1.溶解度的三種情況:

(1)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

(2)少數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如NaCl。

(3)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Ca(0H),。

2.交點P表示,在該溫度下,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3.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是:溫度。

【提出問題】

我們研究了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那麼氣體物質的溶解度又該如何表示呢?

【課件展示】

1.展示教材P38討論,並回答有關問題。

2.燒開水時,鍋底有很多小氣泡,為什麼?這說明了什麼?

【交流回答】

1.氣體的溶解度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小,溶解度越小;壓強越大,溶解度越大。

2.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練習討論】

如何增加養魚池水中的含氧量?

【學生活動】

利用所學知識和閱讀教材P38~P39資料討論回答。

課後小結

【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了固體、氣體物質的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固體溶解度的相對大小,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並且通過活動與探究總結出了影響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我們還可利用已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課後習題

【布置作業】

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並提醒學生預習下一節的內容。

熱點內容
家訪第一頁 發布:2024-12-26 20:01:54 瀏覽:656
六年級數學三單元試卷 發布:2024-12-26 19:24:21 瀏覽:735
佳才教育 發布:2024-12-26 19:23:03 瀏覽:796
數學小報怎麼寫 發布:2024-12-26 18:11:24 瀏覽:664
璐璐視頻教學s7 發布:2024-12-26 17:51:01 瀏覽:627
橄欖核怎麼盤 發布:2024-12-26 17:38:18 瀏覽:146
去學校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4-12-26 16:49:41 瀏覽:295
it教育視頻 發布:2024-12-26 16:11:43 瀏覽:514
歷史老師的自我介紹 發布:2024-12-26 15:50:46 瀏覽:402
歷史不能忘記 發布:2024-12-26 15:42:55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