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論ppt
有很多有關教學PPT設計研究的論文,不嫌麻煩的話,可以去查閱~
通過本人的實踐經驗來看,教學課件存在的問題有很多,了解這些問題可以有助於課件的製作以及設計。
趣味性。有些教學課件真的丑得慘不忍睹,這就算了,教學課件就跟這個教師的課一樣無趣;別老是把書上的內容照搬上去好么!?多用一些思維導圖不行么!?圖片也請換上高清的圖好么!加上一點動畫演示真的不難!
設計性。不是要求教學課件像出版的書一樣精緻,但!請把標題和正文用不同的字型大小和字形區分開來好么?段落與段落之間請用相同的間距區分好么?請把圖片放在適合的位置好么?請不要把文字和背景設置成奇怪的顏色,看到金色、粉紅、紫色真特么閃瞎了我的眼睛好么?整個PPT請用一致的格式好么!?
當然製作課件還有很多要求,但是做到以上兩點,至少也是合格的教學課件,有趣味性,可以稍稍忍受一下課件的設計;有設計性,可以稍稍忍受一下課件的無趣。請不要再用糟糕的課件來污染我們學生幼小的心靈了。別說什麼教學大於設計,不會做就不要用PPT了,真的TAT。
② 我最近在做一個生命中的貴人ppt
1.
13年夏天,再次北上求學,這次的在職教育碩士課程變成了專業課,在語文教育專業領域里再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是我報考在職教育碩士的主要目的。
我們的第一門課就是七槐子 劉占泉老師的《語文教學論》。劉老師是我接觸到第一個在語文教學研究領域里的專家,而且,劉老師還有豐富的教學實踐,因此,聽他的課,就是一種享受。我是一個小地方的老師,在職稱改革之間(改革後,課題成了晉級的必備條件之一),我們這里,幾乎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研究,偶爾能聽到一些名師的講座,這樣的機會也為數不多。所以,在聽到劉老師的《語文教學論》時,有一種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的感覺。在聽課,記筆記的過程中,會隨時把自己關於某個問題的思考記錄在筆記本上,等上完課之後再翻看,發現很多思考很有意思,也很有研究的意義。
當然,在這期間,我從劉老師的課上知道了昭君姐姐和望軍姐姐兩位優秀的一線教師。劉老師和昭君姐姐是至交,所以,在課上免不了會拿昭君姐的課例來給我們講解相關的理論。劉老師第一次提到昭君姐是列舉了她的課例《問君能有幾多愁》,這是一篇關於詩詞教學的整合課。聽完劉老師的介紹,我覺得非常驚奇,我覺得這個老師的設計非常巧妙,而且,妙趣橫生。課下,我從網上買了昭君姐的幾本書《一位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和《班主任,青春萬歲》,並開始關注昭君姐的博客。
我沒有想到,昭君姐姐竟然如此年輕漂亮,而且才華橫溢,文筆清新雋永。從此開始迷上了這個大姐的博客和書籍。
在北京學習期間,自己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震動,也產生了很多疑惑,比如:在農村中學怎樣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怎樣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等。帶著這種種的疑惑,我帶著忐忑的心情給昭君姐姐寫了一封郵件(在昭君姐姐的博客中看到了她的郵箱,因為昭君姐姐給人的感覺太平易近人了,所以,我才有勇氣寫了這封郵件)。很快,收到了昭君姐姐的回復郵件,那種激動的心情時至今日仍銘記於心。
學習結束後,我回到了工作崗位,開始了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在這期間,又給昭君姐姐發過幾封郵件,詢問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都收到了昭君姐姐很中肯而有效的建議,讓我很順利地解決了工作中的很多問題。舉個例子吧:我們班中途轉來了一個女孩兒,校長告訴我,這個孩子因為在重點中學學習壓力大,有點兒輕微的自閉。我馬上想到昭君姐姐在書中曾經提到過她所帶的班裡有過自閉症的孩子,於是給昭君姐姐發郵件,昭君姐姐給出了很好的建議。從發郵件到今天,時間過去了一年半,那個女孩兒在我們班的狀態逐漸好了起來,雖然不怎麼學習了,但能看出來精神狀態不錯,也會經常主動找同學聊天,我覺得,孩子的這種變化有昭君姐姐的一份功勞。
從北京回來之後,我們區里進行了高效課堂的改革,因為看過昭君姐姐關於高效課堂的一篇文章,所以,對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並不感冒。但後來,改革力度太大,不得不認真對待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沒想到,很快,自己被推到了改革的風口浪尖上,我作為學校的代表之一參加了區里第一節教學節的比賽。我所講的是日本作家星新一的《喂——出來》,在上課之前,我和學生一起認真研讀了昭君姐關於《喂——出來》的解讀文章。我把昭君姐對文本的解讀設計成了幾個比較有效的問題,在上課當天,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直到今天,每次拿到語文雜志,我都會先找和昭君姐姐有關的文章,閱讀,收獲。真的,從昭君姐姐的博客和書中學到了太多的東西,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見到昭君姐姐,能夠得到昭君姐當面的教誨。
2.
在紛亂、嘈雜、冷寞的世界裡,我們有時候只要對別人多些理解和寬容,多些真誠與溫柔,甚至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贊美的話,都會對他的人生起到積極的作用,並伴隨著他的終生,讓他受益無窮,你也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阿娟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為了補貼收入不高的家用,她和廠里的孩子都有一個習慣,每當放假或休息日,都要到野外山上揀落在地上的干樹枝,回家當柴燒。
那天,又是星期天了,阿娟和幾個小夥伴又到遠處的山上揀柴,走路去要花兩個多小時。她們都自備午歺,在山上吃過飯又繼續揀,直到揀好兩小捆柴就挑著擔子下山,沿著公路邊往家的方向走。
走著走著,天漸慚黑了,幾個九歲左右的女孩又渴、又餓、又累,來到一個水泥廠門口時,實再走不動了,有兩個孩子還哭了起來。阿娟雖然沒有哭,但心裡也充滿了恐懼一一家離這里還有多遠呀?
這時,有一輛運水泥的卡車從水泥廠門口開出,車上有幾位工人阿姨看到這群孩子哭叫無助的模樣,立即叫司機停車,問明原由,就把孩子們一個個連人帶柴拉上車,讓她們搭順風車回家。在車上,阿娟用好奇和感激的目光注視著那些好心的阿姨。忽然,有一位阿姨指著阿娟對其他阿姨說:「你們看,這孩子是這裡面最瘦小的,她在困難面前居然沒有流眼淚,夠倔犟的!』』
「哦,原來我這么堅強!」阿娟在心裡一遍又一遍地唱著。這位阿姨的肯定,給她後來的人生注入了不輕易言敗的頑強精神,讓她發現自己,自尊自信;讓她從此在人生的旅途上對艱難險阻,無畏無懼,勇往直前。
也許,那位工人阿姨永遠不會知道她無意中的一個誇獎,成就了一個稚氣末脫的小姑娘唱響了一曲美麗的生命之歌一一我就是我,堅強的我,獨一無二的我!
那位工人阿姨是阿娟生命中的貴人。
阿華是一個工廠的會計。她的家距離工作單位較遠,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時間也要3個多小時。孩子小,丈夫在單位經常出差,家務都落到了她一個人身上。為了減少花在上班路上的時間,她打了一份申請調動報告,想到一個離家較近的工廠工作。
幾經周轉,報告上到主管局人事部門。分管人事調動的慧熱情地接待了她。慧對阿華說:「目前你想去的工廠正在搞整改,必須一個月以後才能辦理接收手續,你的商調表暫時擱在這兒吧。」 慧與阿華 雖然素昧平生,但慧的言談舉止則充滿著真誠和善意。
「麻煩你了,謝謝!」 阿華感激地說。她放心地回單位工作,等候通知。然而,沒到半個月,她接到了主管局人事部門的通知,叫她重新填寫商調單位,改為市政府xx辦公室。
原來,那天政府部門有一位籌建xx辦公室的主任到局人事部門辦事,他無意中說起新建辦公室還缺一名會計。講者無心,聽者有意。慧立即向他推薦了阿華。他看過阿華商調表的個人信息後,說:「這人選符合我們的要求:黨員、大專文憑、干齡五年以上。辦公室與她住宅的距離也不遠呀,給她下個調令吧。」
這樣,阿華順利地進入了那個政府部門xx辦公室。後來她才知道,這個位置曾被多人瞅准。政府財務科那個人稱「大眼會計」 的阿姨也給該辦公室主任推薦過熟人。而當時主任要人是以符合條件為錄用標准,不以人情關系來定奪。這公正明理的「伯樂」 ,在當時拉關系,走後門歪風盛行的年代,更顯得難能可貴了,也算是阿華遇上貴人的好運吧。
阿華遇到了生命中的兩個貴人:慧和籌建辦公室的主任。這兩個貴人,對他們來說,這只是工作上的推薦與接納的人事調動插曲,但對於阿華來說,則是她後半生的恩典盛宴一一對她日後人生視野的開拓,工作能力的提高,做人涵養的升華,都鋪墊了一條寬敞的通途。
在人生的旅行里,貴人總是隱藏於每個人品德修行和文化素養中的。善於思索,勤奮學習的人,容易遇到貴人。如果阿娟沒有領悟到那位工人阿姨對她的贊賞是一種動力,並從此將這種動力注入生命,她就不會知道自己有多麼堅強,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堅強陪伴著她走過人生的坎坷,活出生命的精彩;如果阿華沒有在「伯樂」出現前,儲蓄好自己的政治素質和文化修養,她就不能抓住改變自己命運的機遇。
古人雲:天道酬勤。一個人只有努力耕耘自己的人生,才會有豐碩的收獲。
天助自助者,上天會根據每個人的努力,派出貴人幫助你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你自己!因為,生命中的貴人出現,看似偶然,實則蘊藏於必然。這個必然源於個人的明智開悟和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還源於個人的真才實學的智慧儲備。
③ 如何進行教學反思.ppt
作為一名教師來說,隨著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如何快速實現這四個階段的轉變?如何使自己盡快成為一名成熟型教師?如何使自己最終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甚至學者型教師?值得各位老師深思和實踐。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教學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意識性不夠、系統性不強、理解不透徹,容易導致教師產生封閉的心態,不僅無助於、而且可能阻礙教師的專業成長。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反思,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停滯不前,甚至有所滑坡。即便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也只能是一項工作的多次重復。」教師僅憑自己有限的教學經驗進行的重復教學是一種簡單的經驗性教學或操作性教學。只有經過教學反思,使原始的教學經驗不斷地處於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的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才能完善和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
可以說: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關鍵」。
一、 教學反思的涵義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作為研究對象,研究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觀念和教學效果,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再認知的過程。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學。
教學反思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論原理
教學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性質。如果說備課、上課等基本教學實踐是元研究的話,那麼教學反思就是次研究。
教學反思用平實的話,就是教後想想,想後寫寫,認真思考課堂教學的得與失,想一想:「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情景是否和諧,教學過程是否得到優化,教學方法是否靈活,教學策略是否得當,教學效果是否良好,教學手段優越性是否體現,學生積極性是否調動。」想想後,動動筆,「寫中有學,學中有思」,形成課堂隨筆或教學日記,寫成教學論文或以課題形式進行研究。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二、教學反思的特徵
1、自覺性。教學反思貴在自覺。教師應正確認識自己,要有虛心的態度,如果自認為了不起,自我感覺很好,就很容易滿足現狀。「教無止境」,只有教師不滿自己的教學現狀,充分意識到自己教學經驗的局限性,才會自覺地進行反思。如果你理想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麼你會覺得不斷地教學反思是個人的需要、學生的需要、社會的需要。
2、超越性。教學反思是一種手段。存在問題就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找到經驗就升華。可以說,教學反思的實質就在於教師敢於懷疑自己,敢於和善於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
3、個性化。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反思,屬於「自我反思」、「個人奮斗」。教學反思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個性化特徵,有可能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4、合理性。華東師范大學熊川武教授認為:「教學反思過程就是教師藉助行動研究,不斷地探究與解決自身、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統一起來,努力增強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反思可以使教師從沖動的、例行的行為中解放出來,以審慎的、意志的方式行動;可以使教師從教學主體、目的和工具等方面,從教學前、中、後等環節獲得體驗,變得更加成熟。」由此可見,教學中教師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為了改進教學,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二、 教學反思的類型
教學反思按時間可分為:
1、「課後思」:一場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後一得、課堂隨筆或教學日記,「課後思」對新教師顯得更加重要;
2、「周後思」或「單元思」:一周課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後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矯正;
3、「月後思」:對於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和總結;
4、「期中思」:通過期中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家長意見,進行完整的階段性反思;也可以以一個學期為單位進行「學期思」,甚至一個學年或三年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
教學反思按教學進程可分為:
1、 教學前反思
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教師大多關注教學後的反思,忽視或不做教學前的反思。其實教師在教學前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案進行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設計的「再次查漏補缺、吸收和內化的過程」。
教學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並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
2、 教學中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就是及時、自動地在教學過程中反思。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效果,捕捉教學靈感,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方法,努力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
教學中反思具有監控性,不但能使教學過程高質高效地進行,更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
3、 教學後反思
教學後反思是指「回頭思考」或「課後備課」。教師上完課後對整個教學過程及時反思並作出理性分析,根據教學反饋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確課堂教學改進的方向和措施;在每節課、每一章節教學結束後,教師對教師教和學生學兩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找出解決辦法,有針對性地改革教法,指導學法。
通過教學後反思,教師不僅能直觀、具體地總結教學中的長處,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再次研究教材和學生,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而且能將教學經驗系統化、理論化,使教師認識能上升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
教學後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
四、教學反思的內容
1、教學成功之處。教師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最高境界。
2、教學不足之處。即使再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今後再教學時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教學再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教學再設計」或「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5、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五、教學反思的策略
教學反思的策略有:
1、反思日記。一次教學結束後,詳細回顧並記下自己的教學全程,就教學理念的先進性、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教學內容的准確性、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師生情感的默契性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反思。
2、課堂錄像。用攝像機把自己的教學過程錄制下來,課後重播,圍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設計、教學手段等進行自我反思——「微格教學」。
3、同行觀摩。請同行聽課,課後研討,讓他們指出自己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明白自評與他評之間的差異,以進一步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反思。
4、交流探討。向其它教師「講述自己的教學故事」,從中發現問題,或請別人就自己的做法和體會發表意見,從交流探討中反思教學的得失。
六、教學反思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教師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所進行的研究,可簡單概括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通過教育教學,為了教育教學」的研究。
2、對比研究法。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是要研究特級教師、優秀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樣的課,我們可以去聽優秀教師怎樣上課,閱讀優秀教師的教案,傾聽優秀教師的備課思路,並與自己的教案、課堂教學進行比較。通過學習比較,容易發現問題,產生新的想法,並且找出教學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上的差異,不斷提升自己。
七、教學反思的意義
不斷對自己的教學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學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能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能力,促使自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並使自己逐步由「傳道、授業、解惑」者變為「學習型」教師,由單純的「教書匠」成長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
實踐證明,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教學與反思相結合,不僅可以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創造性,而且還可以幫助教師從日常復雜的教學工作中脫身出來(哪怕只是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暫時超脫),在勞動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上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位,從而使教師能夠體會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逐步實現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
④ 我是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與教學論基礎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教材是潘洪建編的,有沒有重點啊。
網上有很多這樣的課件,你用你要搜的題目,後面加上ppt的後綴進行搜索,能搜到很多。因為每個學校用的教材不一樣,所以你要多找一些,總能找到適合你的內容的。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⑤ 新課程怎樣說課.ppt
」說課「是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專家領導,在規定的時間內,針對具體課題,採用講述為主的方式,系統地分析教材和學生等,並闡述自己的教學設想及理論依據,然後由同行評議,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活動。
一、 說課的作用
說課其實也是一種集體備課的形式,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之間進行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通過說課,教師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預設學習中的各種「教學事件「,反饋教學中的得失,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學研究。具體有以下作用:
1. 可以更好的吃透教材
教師在備課中,雖然對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處理,但這些分析和處理是淺顯感性的。而通過說課,從理性上審視教材,這就可能發現備課中種種疏漏,再經過修改教案,疏漏就會得到彌補,從這個意義上說,它能幫助教師更好的吃透教材,優化教學設計過程。
2. 可以提高理論水平
說課不僅要說明怎麼教,還要說明為什麼要這樣來做,這就迫使教師要認真去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要認真去思考如何解決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這樣就可以幫助教師從理論上去認識教學規律。
3. 簡便易行,共同提高
4. 提高表達能力
二、 說課的內容
1. 說教材
說課首先要說明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說教材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確定學習內容的范圍與深度,明確「教什麼「;二是揭示學習內容中各項知識與技能的相互關系,為教學順序的安排奠定基礎,知道」如何教「。說教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說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說明課標對所教內容的要求,脫離課標的說課那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會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還有說明所教教學內容在節、單元、年級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說明教材編寫的思路與結構特點。
(2) 說教學目標的確定。一說目標的完整性,教學目標應該包括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三個方面的目標;二說目標的可行性,即教學目標要符合課標的要求,切合各種層次學生的實際;三說目標的可操作性,即目標要求具體、明確,能直接用來指導、評價和檢查該課的教學工作。
(3) 說教材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除知識重點外,還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點。教學難點,是那些比較抽象、離生活較遠或過程比較復雜,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並要具體分析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之間的關系。
2. 說學生
就是分析教學對象。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說課必須說清楚學生情況。這部分內容可以單列,也可以插在說教材部分里一起說。說學生包括:
(1) 說學生的知識經驗。這里說明學生學習新知識前他們所具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這種知識經驗對學習新知識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2) 說學生的技能態度。就是分析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所必須具備的學習技巧,以及是否具備學習新知識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態度。
(3) 說學生的特點風格。說明學生年齡特點,以及由於身體和智力上的個別差異所形成的學習方式與風格。
3. 說教法與手段
就是說出選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手段,以及採用這些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1) 說教法組合及其依據。教法的組合,一是要考慮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考慮師生的勞動付出是否體現了最優化原則。一般一節課以一二種教學方法為主,穿插滲透其他教法。說教法組合的依據,要從教學目標、教材編排形式、學生知識基礎與年齡特徵、教師的自身特點以及學校設備條件等方面說明。因為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統一過程,這個過程必須是教法和學法同步的過程,因此教師在說課時還要說明怎樣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規律。
(2) 說教學手段及其依據。教學手段是指教學工具(含傳統教具、課件、多媒體、計算機網路等)的選擇及其使用方法,要盡可能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具的選擇一是忌多,使用過頻,使課堂教學變成教具或課件的展覽;二是忌教學手段過於簡單,不能反映學科特點;三忌教學手段流於形式。還有說明是怎樣依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學生的年齡特徵、學校設備條件、教具的功能等來選擇教學手段的。
4. 說教學程序
說教學程序就是介紹教學過程設計,這是說課的重點部分。因為只有通過這一過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說課者獨具匠心的教學安排,它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風格。也只有通過對教學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教學安排是否合理、科學和藝術。教學過程通常要說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1) 說教學思路的設計及其依據。教學思路主要包括各教學環節的順序安排及師生雙邊活動的安排。教學思路要層次分明,富有啟發性,能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要說明教學思路設計的理論依據。
(2) 說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教師高超的教學技藝體現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這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勞動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師的教學深度和教學水平的標志。因此教師在說課時,必須有重點地說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要從知識結構、教學要素的優化、習題的選擇和思維訓練、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選用、反饋信息的處理和強化等方面去說明突出重點的步驟、方法和形式。
(3) 說各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要聯系實際教材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方法等說出各個教學環節時間安排的依據。特別要說明一節課里的最佳時間(20--25分鍾)和黃金時間(15分鍾)是怎樣充分利用的。
(4) 說教學設計及其依據。說板書設計,主要介紹這堂課的板書類型是綱目式、表解式、還是圖解式等?什麼時候板書?板書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板書的展現形式是什麼?等等。板書設計要注意知識科學性、系統性與簡潔性,文字要准確、簡潔。說依據可聯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本身特點等加以解釋。
5. 說教學效果的預測
教學效果是教學目標的歸宿和體現。教學效果的預測,既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期望,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自我把握程度。教師在說課時,要對學生的認知、智力開發、能力發展、思想品德的養成、身心發展等方面做出具體的、可能的預測。
三、 走出誤區,從本質上理解「說課」。
1、誤區之一:說課就是復述教案
說課稿與教案有一定的聯系,但又有明顯的區別,不應混為一談。說課稿是在個人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寫成的,說課稿不宜過長,時間應控制在10分鍾之內為宜;教案只說「怎樣教」,而說課稿重點說清「為什麼要這樣教」。教案是教師備課這個復雜思維過程的總結,多是教學具體過程的羅列,是教師備課結果的記錄,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設定教師在教學中的具體內容和行為,即體現了「教什麼」、「怎麼教」。說課稿側重於有針對性的理論指導的闡述,它雖也包括教案中的精華部分(說課稿的編寫多以教案為藍本,作為參考的第一手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出執教者的教學思想、教學意圖和理論依據,即思維內核。簡單地說,說課稿不僅要精確地說出「教」與「學」的內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具體闡述「我為什麼要這樣教」。教案是平面的、單向的,而說課是立體的、多維的。說課稿是教案的深化,擴展與完善。
2、誤區之二:說課就是再現上課過程
有些教師在說課過程中一直口若懸河,激動萬分地給聽者「上課」:講解知識難點、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紹板書等,把講給學生的東西照搬不誤地拿來講給下面就座的各位評委、同行們聽。其實,如果他們准備的內容和課程安排面對的是學生,可能會是一節很成功的示範課。但說課絕不是上課,二者在對象、要求、評價標准以及場合上具有實質性的區別,不能等同對待。
說課是說教師的教學思路軌跡,說教學方案是如何設計出來的,設計的優勝之處在哪裡,設計的依據是什麼,預定要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這好比一項工程的可行性報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見,說課是介於備課和上課之間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對於備課是一種深化和檢驗,能使備課理性化,對於上課是一種更為嚴密的科學准備。
3、誤區之三:說教學方法太過籠統,說學習方法有失規范
「教學設計和學法指導」是說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有些教師在這環節中多一言以蔽之:我運用了啟發式、直觀式等教學法,學生運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討論法等等。至於教師如何啟發學生,怎樣操作,卻不見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師把「學法指導」誤解為:解答學生疑問、學生習慣養成、簡單的技能訓練。
4、誤區之四:「一窮二白」,說課過程沒有任何的輔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師在說課過程中,既無說課文字稿,也沒有運用任何的輔助手段。有的教師明明說自己動手設計了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但在說課過程中,始終不見廬山真面目,讓聽者不禁懷疑其真實性。所以,說課教師在說課過程中可以運用一定的輔助手段:如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實物投影儀、說課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時間里向同行及評委們說清楚課,說好課。
四、 說課稿體例
1. 課題名稱,教師所在學校,教師姓名
2. 對課標的分析
3. 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及處理
4. 對學生情況分析(分析學生已有知識和能力儲備;已有知識和新講知識的差距,如何解決;以往教這部分內容時出現的問題,如何解決)
5. 制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6. 教學方法的選擇(陳述理由,要體現教學思想、學習特徵等)
7. 恰當選擇教學資源
8. 教學過程的簡單陳述(學法體現,重點、難點如何突破,教學資源的運用)
9. 板書設計(體現課堂教學的思路與線索)
說課文字稿格式:
課題名稱: 教材版本:
教師姓名: 學校:
教師年齡: 教齡: 職稱:
教學背景分析
(一) 對課標的理解與把握
(二) 教學內容分析與選擇
(三) 學生情況分析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
i. 教學重點
ii. 教學難點
教學資源、教學手段和主要教學方法
(一) 教學資源
(二) 主要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板書設計
簡述教案設計創新之處及特色(300字)
五、 說課要求
1. 依據說課稿體例撰寫完整的說課稿,一式三份,於說課前交給評委。
2. 配合說課過程,要有PPT演示文稿。
3. 說課前要對教師本人、說課教材版本、課題做簡單介紹。
4. 說課中要簡述教學過程,重點說明如何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難點,以及如何突出學科特色。
5. 說課在(10--15)分鍾之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