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張東武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分解教學

張東武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分解教學

發布時間: 2024-06-08 18:11:50

㈠ 洪傳陳式太極拳有什麼特點——濟南劉成德

洪傳陳式太極拳是陳式太極拳的一個支脈,太極拳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形成了陳、楊、吳、武、孫式五大流派,陳式太極拳是源頭,其他四家都是源自陳式他幾圈,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形成了新的流派。 在其他太極拳已經名滿天下的時候,陳式太極拳一直湮沒無聞,長期不為世人所知。陳式太極拳第十七代傳人陳發科先生(1887-1957),1928年到當時的北平(今北京)授拳以後,陳式太極拳才為世人所了解,並廣泛傳播。陳先生對陳式太極拳的發揚光大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 陳式太極拳能夠在濟南生根開花,歸功於洪均生先生,也就是我的恩師。洪先生是河南禹縣人,自幼隨父在京,少年因體弱多病而輟學,後經人介紹從師於陳發科先生學拳,不但身體轉健,而且很好地繼承了陳式太極拳。1956年,洪老師赴京,經陳發科先生晚年親自審定拳勢,允許其傳授這套陳式太極拳。洪師隨陳師爺十五年,師徒感情深厚,時隔多年,每每提及恩師,言情間溢於崇敬之情。洪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在濟南積極傳播太極,弟子及再傳弟子遍及世界各地。過去民間把洪老師傳的這套拳稱之為「濟南拳」,在洪老師仙逝以後,我們為了發揚光大洪老師所傳的陳式太極拳,也為了永遠銘記洪老師傳拳之恩情,把這套拳稱之為洪傳陳式太極拳。 說到洪傳陳式太極拳的特點,我們認為洪老師在自己的演練、教學實踐中,通過自己幾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勤奮,的確在理論總結、技擊實踐等方面發掘豐富了這一拳法,他在太極拳理論上首次提出了手法的公轉與自轉,公轉的正旋、反旋;自轉的順逆以及腿部纏法的具體要求;根據「腰為車軸、立如平準」的原則,提出太極拳要求隨遇平衡;首次提出眼法上也有虛實順逆之分;他特別強調「太極是棚勁,動作走螺旋」,對棚勁做出了更加具體的說明,對螺旋纏絲進行了詳細的探討,這些理論都是創造性地見解,對後學研練太極拳有很大的幫助。洪傳陳式太極拳也逐步形成了法精理密、技擊實用的特點。 怎樣才能練好洪傳陳式太極拳? 這個問題要從源頭上說起,太極拳以太極為名,來源於太極,理論上是有來頭的,是傳統中國文化的產物,符合中國古代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理解,符合中國的哲學、醫學、自然科學思想,所以太極拳不僅僅是一個拳術,而是一種文化,是一個文化拳。 道以拳顯,拳以求道。太極拳是小道,他和太極比起來是雕蟲小技,我們追求的是太極這個大道。 太極著,無極而生。無極是混沌,太極是什麼?是陰陽。太極圖中用黑白兩個「魚」來表示陰陽。 學習、練習洪傳陳式太極拳是一個充滿樂趣,又十分艱苦的過程,每一個有志於此的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備,把太極拳當成一種事業,當成一種文化,當成一種真理的求索,謙虛謹慎,不辭辛勞,持之以恆,充滿激情地投入進來,經過日積月累地磨礪,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才有可能有所成就。 太極拳每一個流派都有自己的特點,在練習中也有不同的要求,要因式而異,因人而異。濟南洪傳陳式太極拳經過兩代人的研究整理,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點和要求,我在幾十年的練習和教學實踐中,也有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對熱愛太極拳的同志有所啟發。 一、 劃圈和手 從對太極拳不認識到認識這樣一個過程,應該從何處入手呢?我在教學中,強調從劃圈入手,劃圈是認識太極拳的開始,是基本功。 洪傳陳式太極拳特別強調「圈」的運用,認為整套動作都是由正手圈和反手圈這兩個圈所組成的。 描述一下正手圈的過程,以右手為例。下盤半蹲成側馬步,右腳尖向右側與身體成45度,左腳向內扣,兩腳成「川」字步;左手掐腰;右手自然伸展到最遠端,與身體成45度夾角,右手手型為掌,中指領勁。 第一動為松肩墜肘,右手自然放鬆,隨著肩、大臂、小臂的放鬆回落,保持指高於掌,手高於肘的狀態,側馬步不變。 第二動身體向左側轉動,右手隨之左轉,腰襠調整,變正馬步。 第三動松腰襠下塌,同時中指領勁,右手掌心對胸口,手掌斜對左肩井。 第四動身體右轉,右手隨之向右開出,手領肘,肘領肩,步型漸變成側馬步,恢復起始狀態。 反手圈起式與正手圈相同,以右手為例。 第一動右手伸展在與身體呈45度角的最遠端,松腰襠,松肩墜肘,右手以中指為圓心,向大拇指方向旋轉,轉至掌心朝前。 第二動身體左轉,右手隨之向左劃弧,至胸前。 第三動松腰襠,右手繼續劃弧到掌心向內,隨腰襠的下沉,松肩墜肘,右臂右手下沉至胸口。 第四動身體右轉,松肩墜肘下塌外碾,右手隨之向右側45度開出。 左手的正反手圈與之要領相同。 這是正反手圈的外形動作,太極拳是內家拳,所謂內家就是身體內部有變化。這兩個圈的動作,內里是變化的,最主要的是腰襠的調整,「暗換腰襠神不知」指的是腰襠的變化。我們在練習時一定要注意多轉腰,盡量避免上身晃動,襠勁是通過髖關節的轉動體現出來的,初學者可能找不到襠勁,沒有關系,經過鍛煉會逐漸體會到的。松肩墜肘,下塌外碾;手領肘,肘領肩;中指領勁等不僅是外形上的要求,要真正做到內裡面松沉才是有功夫。 我們這套太極拳動作都是由這兩個圈組成的,要領、角度、方位等都要遵守這兩個圈的規律,可以說劃好圈,是洪傳陳式太極拳的基本功,也是洪傳陳式太極拳的最高要求,劃圈是貫穿學習太極拳始終的一件事,是盡快掌握太極拳要領的一個好的方法。 二、 學習套路,天天磨練 洪傳陳式太極拳,源於陳發科老先生傳授的陳式太極拳,分一路拳和二路拳兩套拳架,我們在此基礎上編排精選一套42式的套路,這三套拳架對於學習陳式太極拳,健康體魄,增長功夫,提高修養都是很有好處的。 人們提起太極拳,印象中就是指的太極拳套路,這種運動形式就是太極拳了,所以說一個人不會套路似乎不能算是會太極拳。但太極拳的精髓又往往不是表面化的,真正有功夫的人,從拳架的表演上能看出一部分,更多的則需要動手實驗。 做為學習太極拳者,學習套路是必要的,一方面提高練拳的興趣,通過這種方式避免單純站樁、劃圈的枯燥;另一方面練拳校驗動作,長期重復,產生動作定型,達到隨心所欲不逾矩。 太極拳套路的學習和練習要循序漸進,第一步按照老師的傳授,模仿外形,追求形似,打出點太極拳的意思來;第二步則是不斷修改,學拳易,改拳難,通過不斷地休正拳架,追求每一個動作到位,進而追求每一個動作的內涵,用法,變化;第四步通過多年的練習,日積月累功夫上身,動作定型達到從心所欲,一觸即發,身心合一,無處不太極的狀態;第五步要把拳架打出自己的境界,或雄渾、或端嚴、或圓和、或超逸、或雍容、或自然……。洪均生老師說「拳品高低,實以人品為准」,人的修養到什麼境界,拳品也就到什麼境界。此外還有第六步、第七步…….太極拳的追求是永遠無止境的。 練習拳架要注意幾個問題: 動作要到位。很多人滿足於比著葫蘆畫瓢,不求甚解。平時一遍遍地練下去,動作雖然流暢,其實是錯誤的重復。我們學拳既求形似,更求精神,不要圖多圖快,要把每個動作分解開來,仔細揣摩,把每個動作做規范,一個個地連貫下來,整套動作才能有規矩。 動作要琢磨。練拳看上去是練的身體,實際是練的腦子。前人說「太極拳是個文化拳」是一點不錯的,練拳關鍵在多思考,走腦子比走趟子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練拳不用腦不會有好的效果。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一樣,學拳的經歷,進步快慢也不一樣,要根據自己的體會總結思考,結合體會去找規律。再一個,太極拳離不了老師,學生還要勤思善問,請老師指點,與拳友交流,在不斷的思想碰撞中悟道。 不能離原則。許多拳友談起太極拳,原理背得很熟,「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松肩墜肘、氣沉丹田」等等,但到練拳上就把原則忘得一干二凈了,肘也抬起來了,胸也憋上氣了,上下搖晃,失去中正。太極拳不論何門何派,不論初學名宿,不論孩童老者,它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應該遵守它的科學規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可舍本求末,把太極拳練成廣播體操。怎麼樣才能遵守太極拳的原則呢?一是練的時候有意識,隨時提醒自己,是不是違背了總的要求;二是按照老師的示範做,不斷地改正動作。 三、 與人交手,實踐出真知。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一個門類,不是舞蹈,不是體操,更不是花拳綉腿。陳式太極拳更是一個實戰技擊性很強的拳種,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練拳練架子只是知己,怎麼樣知彼?進而驗證自己?則需要動手交手,從實踐中試驗。 太極拳有一個很好的實驗方法——推手。這是前人在總結實踐中找到的一個好方法,我們在學習練習到一定階段,可以通過推手來校驗自己的水平,找勁逐漸到懂勁。關於推手的要求前人論述已經很多,簡單地說就是要按太極拳的原則推手,要順對方勁,既不能頂扛,也不能丟勁。自身要圓,隨遇平衡;周身要松,棚在其中;粘連粘隨,與人同步。初學者不要怕丟人,不要想沾光,更不能蠻力欺人,沾光就是吃虧。要有太極大思維,陰陽平衡,不丟不頂,把自己的事做正確就是有功夫,與對手同步就是知己知彼。 還有一些人懷疑,太極拳慢慢悠悠,能打人嗎?能與拳擊、散打等自由搏擊嗎?我認為太極拳既然是一種技擊術,就不存在和什麼人,什麼派交手的問題,我主張與任何人、任何拳術都可以試驗。推手是太極拳找勁的一個好方法,是師友之間切磋的好方式,但並不是唯一的試驗辦法,真理是不怕檢驗的,太極拳是真正的武術,不迴避任何技擊檢驗方式。進一步說,我們在練習和實踐中,應該積極與各門各派友好試驗,找出自身不足,學習各家所長,不斷修正自己,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一個追求真理的人,真正熱愛太極拳的人是不怕丟面子的,失敗是最好的老師,善於學習總結改正才能成功。 我願意把我的老師洪均生先生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多聽多看多想多練,多問問為什麼,多實踐」,希望大家以此為座右銘。 太極拳怎樣才能出功夫?太極拳怎麼練?我覺得還是離不了太極拳的理,我的看法是一松,二圓,三意,循序漸進。 第一要松,松就不簡單,任何運動都需要松,我們平時上講台講話也要放鬆,不松就會緊,只有鬆了才會心平氣和,收放自如。從練拳講,鬆了才會氣血周流,打通經絡。所謂內家拳不配合氣是不可能的,氣到血倒,氣為血帥。比如槍,一個小小的彈頭,產生這么大的沖擊力,是因為有氣在推動它,是氣的壓縮產生了力。沒有氣是不可能的,但松也不是癱。所謂僵是一種生硬的蠻力,太極拳講不用力是不用蠻力,不能僵硬。鬆了以後不是沒有力,放鬆和有力不是一回事,兩者不矛盾。 怎樣做到松?是要經過多年的磨練,不要使蠻力,練的時候不要圖快,欲速則不達,要按照太極拳的理去做。松本身就是很自然,不要拿捏,別過於追求什麼東西。松肩轉腰我們每次都強調,為什麼做不到?「每見數年純功不能悟爾」,悟不了沒有關系,不定什麼時候,豁然貫通!功到自然成。 因為太極是無極而生,根本是一個圓,所以要練圓,我們這個拳就是在圓裡面找。練圓以後才能體現陰陽,體現對立統一,有了這兩方面基礎以後,用意念去指導,用意不用力才能達到。 要想練圓必須松下來,各處配合好了才能圓。內外都要圓。陰陽在圓上面表現出來,才符合太極拳的原理。圓上面陰陽才統一,統一就是不偏不倚,陰陽是平衡的。體現在圓是太極圖,但這個圓是個球體,是立體的圓,我們追求的是這個立體的圓。 太極在腰襠,為什麼? 因為「暗換襠勁神不知」,通過腰襠轉動,把勁引化了。所以我說太極拳不是對抗項目,是引化,老百姓講話是「誑人的」。對方來了力,借對方的力,引導他犯錯誤,誑對方的力,這就是太極拳。通過什麼方法呢?走的是圓的切線,在圓的切點上擦出去,所以腰襠要松要圓。但話說回來了,你沒有腰襠勁拿什麼「換」呢?關鍵還是練腰襠,腰為主宰就是指的這個問題。 「牽動四兩撥千斤」是指的什麼? 「牽動四兩撥千斤」這個四兩我認為是重量+速度。自己保持平衡,,引化對方失去平衡,在對方失去平衡的基礎上,不是前引就是後加,加速其不平衡。有人誤以為拿「四兩」去撥動「千斤」,這是不對的,因為有個前提——「牽動」,只有千斤這個速度起來了,引透了,在後面在加點速度,更加其失重,幫著他犯錯誤,我說太極拳是「落井下石」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太極拳不是對抗,是引化。要想做到引化腰襠就不能死,要轉起來才能分力。人先天不會頂,人的這種僵力也是後來形成的,小孩子不會用力,很放鬆。只有圓了才會滑,圓中有引。像車輪子,它按自己的運動規律旋轉,投一個石子,馬上會被打出來,並不是車輪子有意識,是圓的旋轉造成的,接受石子的那一點對圓來說是接點,在外邊是切點,石子被圓拋出沿切線飛了。 我們練太極拳就是練這個圓,八卦在手腳,五行在腰。四肢的方位是死的,腰中的五行是活的。腰好比電機,四肢好比是葉片,是電機帶動葉片旋轉,腰運動帶動四肢動,轉的快了就是一個整體,分不出正隅,因為成為一個圓了,外力來了自然一觸即發,從切線引化出去了。這一點我們練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現在往往是該動的沒有動,不該動的動了,四肢晃動的太多了。怎樣才能找到這個「棚勁」。 棚、捋、擠、按、采、挒、肘、靠這是太極拳前輩總結的八法,加上前、後、左、右、中定為十三式。這裡面棚勁是一個關鍵,是貫徹其中的,沒有棚勁什麼事也辦不了,八法用起來是一個整體,分不出正隅。前人對於棚勁有許多解釋,我這樣表述:棚勁是把對方的勁化開,破壞他的中心,提高他的重心,減小他腳下的摩擦力,使其失重無法用力。 棚勁有人理解為架住,有人理解為頂住,還有人從字面上尋找含義,都不確切。架住是在下面,實際上在上面一樣可以棚;頂住是小力支撐大力,但棚不是僵力;棚不一定有胳膊上,腿上也可以棚,它是一種圓的引化,引中有放,陰中有陽,動搖對方的根基。 有棚勁才能懂勁,只有懂勁才能「制」和「止」人家的勁,才能「借」和「截」;懂了勁還得把人引透,引不透化不開對方的勁,化開了法才好使。 怎麼樣練出棚勁? 還是從腰襠里練出來。所以這個練是個綜合性的,缺一不可。身體節節貫穿。身體放鬆了,上下相隨了,外表敏感了,增加了靈敏度,才會所謂「聽勁」,沒有靈敏度聽不了勁。拳譜上說「上下相隨人難進」,自身是一個整體了,貫穿了就有了功夫。「沾連粘隨不丟頂」是指與對方同步,能聽對方的勁,能棚住對方的勁,達到同步,同步就是沒有距離,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控制對方,發揮我的優勢,所以這個棚是一系列的結果,是太極拳有沒有功夫的體現。 太極拳與站樁的關系。 站樁是內家拳練習的一個重要方法,我們太極拳也講站樁。太極拳是兩方面的:由陰到陽,由陽到陰;由外到內,由內到外。我認為站樁求的是靜,是松。所謂靜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安靜。鬧市中也可以求靜,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為什麼?專一了,精神高度集中,別人講話可以充耳不聞了。所以靜不是無聲音,是內里的靜。 站樁為何能達到靜?用的是意念,太極拳的站樁我認為是意念練拳。平時練拳是外動內靜,站樁是外靜內動,用意念去調氣,找裡面的勢。人們所說的大圈到小圈,小圈到無圈就是這個問題。從外形的開合,到外靜內動,到無圈了。無圈是沒有外形的圈,但它的意念圈是有的,是無形的,還是按圓的規律走的。 我自己有時也閉上眼睛琢磨,不一定是站樁,坐著也可以,用意念練拳,勁怎麼走,手怎麼出,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練拳,將來與外形的練結合起來,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陰陽互成。但我不主張初學者就練站樁,因為初學者靜不下來。 太極拳將來練的是無法而有法,無形而有形。 附:作者簡介 劉成德先生曾學過摔跤,楊式太極拳等。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即拜洪均生先生為師學習陳式太極拳,他善思索,肯鑽研,功底深厚。「濟南市武術館」成立後,他與張聯恩、李恩久先生等帶領學生多次參加全國性的太極拳推手比賽,均取得驕人成績,代出許多全國性的冠軍。曾應邀去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傳授太極拳法,深受歡迎。 積極弘揚洪師之拳法,為傳播洪師之拳法做了極大貢獻。是洪式太極拳主要傳承人之一。現為濟南洪傳陳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

㈡ 陳氏太極拳26式動作分解教學

陳氏 太極拳 26式非常重要的,要想將陳氏太極拳練好就要認真學習陳氏太極拳26式,因為它包含許多陳氏太極拳的精髓。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陳氏太極拳26式分解教學。歡迎閱讀!

陳氏太極拳26式教學

第一式、起式

1.練習者首先要將雙腳並立,立身中正,兩手自然下垂,然後還要將頭擺正,眼睛要平視前方,就可以了。

2.左腿抬起,大腿成平直線,重心放右腳,左腳放下與肩同寬,雙膝稍曲,膝關節不超過腳尖。

第二式、金剛搗碓

1.雙手前伸掌心向下,同時雙膝微曲,目視前方。

2.然後再將雙手回縮,緊接著在想左前方推出,雙肘微曲,眼睛要隨著雙手的動作一起運轉,才是正確的。

3.右腳尖右移45度,上身微微右轉,雙手與上身順轉,作左運手狀,雙手心朝外。

4.重心右移,抬起左腿。雙手不動。

5.左腳向左前方邁出45度,此時,重心仍在右腳,上身不動。

6.重心從右腳轉至左腳,上身跟著轉,左手由下向上畫圈,手心向下,右手向下畫圈,放至右胯處,手心向上。

7.抬起右腿,右手豎起變拳,拳頭高度不超過鼻尖,左手放到右肘窩處,掌心向下。

8.左手翻轉,掌心向上,放至腹前,右拳落入左掌心內,拳眼向上,右腳向右落下,與肩同寬,雙膝微曲,雙目平視前方。

第三式、懶扎衣

1.左手由下向上畫圈,右拳變掌由上向下畫圈,放至腹前。雙手腕相對,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右手在下,手心向上,重心移到左腳。畫圈的過程中,雙目餘光看著雙手動作。

2.抬起右腿後,向右移半步,上身及手不變。

3.重心移到右腳,左手下滑,放至肚臍前,掌心對肚臍;右手向右上方畫半圈,掌心向右前方。目視右手尖方向。

練習陳氏太極拳的 方法

心靜神舒、持之以恆

習練太極拳應力戒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許多習練者在三個階段易放棄,需要過三關。

一是初學階段要過為難關。初習太極,身體僵硬,動作不甚協調,易使人感覺自己太笨、無靈性、不適合習武而放棄。

對此,這些問題都是很正常的,只要大家多加練習和領悟,就可以克服其中的困難。

二是習練半年要過枯燥關。習練半年後,新鮮感漸失,每日按時重復演練,易因感覺枯燥無味而放棄。

三是一年半後要過氣餒關。堅持習練一年半至兩年,自感比較刻苦,然而進步不大,銳氣盡失,易因氣餒而放棄。

習練太極拳須做到“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動作柔和飄逸,柔中寓剛,形神相合,連綿不斷。習練過程亦即對自己意志的磨練過程,意剛志堅,鍥而不舍,何患無成?

所以說學習太極拳,不僅要練習動作,同時也要磨練自己的意志。

二、實戰為准 力戒“花架”

套路中的許多手上動作幅度很小,不甚美觀。比如其中的一些捋法、捌法等為後手纏腕、前手制肘,兩手距離要求一前臂寬,因而顯得動作不甚舒展。很多習練者無視用法要求,本末倒置。一味追求演練的視覺效果,因而枉費功夫,令人惋惜。

三、松肩墜肘 中正安舒

初學者最易出現的錯誤有兩個方面:一是肩臂僵硬,欲起手先起肘;二是肩斜身歪,哈腰低頭。此兩方面毛病不僅易犯,而且很容易形成習慣,在習練之處如不嚴格規范,及時糾正,久之易成頑症,再糾正困難很大,因此,教與學者皆不可輕視之。

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

創造了雙人推手的競技運動

推手在過去被叫做打手,是我國 武術 中一種綜合性的實習技擊方法,也是陳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自古以來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種分部練習法。

同時,由於踢、打、拿、跌四法,在實踐中有較大的傷害性,因此歷來大都只作假想性或象徵性的練習,這就為花假手法打開了方便之門,而前人苦心積累的點滴 經驗 ,也由於實踐不足,很難提高技擊水平。

陳王廷創造的推手方法,以纏繞粘隨為中心內容,綜合了擒、拿、跌、擲、打等競技技巧,並且還有所發展。譬如拿法,它不限於專拿人的骨節,而是著重拿人的勁路,這就比一般拿法的技巧高。

推手方法的出現,解決了實習技擊時的場地、護具和特製服裝等問題,成為隨時隨地兩人可以搭手練習的競技運動,並在我國的武術技擊方法(踢,打、摔、拿、跌)中注入了一個新的內容——推。

創造了粘隨不脫,蓄發相變的刺槍術基本練法

推手時的“聽勁”方法,繼而創造了雙人粘槍法,這也是陳王廷獨創的成就之一。這種器械對練法,解決了不用護具也可以練習實刺的問題。

練習太極拳粘槍時,採用沾連粘隨的原則,纏繞進退,疾若風雲,封逼擲放,往復循環,為刺槍術開辟了一條簡便易行,提高技術的途徑。

發展了以太極精義為依據的拳法理論

陳王廷的《拳經總歌》七言二十二句,是太極拳的原始理論,是 總結 古代技擊術的一篇拳論,它闡述了攻擊與防禦的戰略和戰術,所以稱得上是太極拳七個拳套的概括性拳論。

把《拳經總歌》和戚繼光的《拳經三十二式》圖訣相對照,就不難看出陳王廷在拳論方面怎樣吸取了前輩所歸納總結的精華。但是陳王廷並不滿足於吸取當時名家的拳法理論,而是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做了一系列創造性地發揮。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 >>>陳氏太極拳的奧妙

㈢ 張東武老架一路太極拳74式教學口令內容是什麼

拳譜口訣:

1 、太極起勢

2、 金剛搗碓

3 、懶扎衣

4、六封四閉

5 、單鞭

6、金剛搗碓

7、白鵝亮翅

8、斜行

9、摟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摟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剛搗碓

16、撇身捶

17、青龍出水

18、雙推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鵝亮翅

22、斜形

23、閃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閉

26、單鞭

27、雲手

28、高探馬

29、右擦腳

30、左擦腳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擊地捶

34、踢二起

35、護心拳

36、旋風腳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39、小擒

40、抱頭推山

41、六封四閉

42、單鞭

43、前招

44、後招

45、野馬分鬃

46、六封四閉

47、單鞭

48、玉女穿梭

49、懶扎衣

50、六封四閉

51、單鞭

52、雲手

53、擺腳跌岔

54、金雞獨立

55、倒卷肱

56、白鵝亮翅

57、斜形

58、閃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閉

61、單鞭

62、雲手

63、高探馬

64、十字腳

65、指襠捶

66、猿猴獻果

67、單鞭

68、雀地龍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轉身雙擺蓮

72、當頭炮

73、金剛搗碓

74、收勢

(3)張東武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分解教學擴展閱讀:

太極拳受傳統哲學滲透影響,具有哲理性,充滿辯證思想。從哲學角度來看太極拳被譽為「哲拳」,這不僅由於太極拳的稱謂帶有濃厚的哲學意味,也不僅由於太極拳動作要領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意味,而且由於傳統哲學思想對太極拳的全面滲透,形成了獨特的運動思想,特別的技術要求,突出的價值功能。

㈣ 陳式太極拳24式分解教學

陳式太極拳24式分解教學

練太極拳腰部姿勢要正確。拳師要求做到「刻刻留心在腰間」「練拳不練腰,終生藝難高」,「腰似螺絲,腿如鑽」做到松、垂、直,盡量減少腰椎向前彎的屈度,達到直腰的要求,腰部姿勢大體就正確了。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分享的陳式太極拳24式分解教學,歡迎閱讀參考。

陳式太極拳24式分解教學

老年人常練習太極拳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特別是陳式太極拳24式,由於其精簡易學、易練易記,頗受國內老年人練習,而且廣傳國外,是影響力最大的太極拳套路。

練太極拳腰部姿勢要正確。拳師要求做到「刻刻留心在腰間」「練拳不練腰,終生藝難高」,「腰似螺絲,腿如鑽」做到松、垂、直,盡量減少腰椎向前彎的屈度,達到直腰的要求,腰部姿勢大體就正確了。

太極拳要求神情鎮靜,內外放鬆,用意不用力。練一套簡化太極拳以四至七分鍾為宜。

太極拳的動作要求協調自然,練拳時好似春蠶吐絲,綿綿不斷;象行雲流水,相連無間,右左前後虛實變換。

下面是陳式太極拳24式的動作手法介紹:

一 起式:

1、 身體自然直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放在大腿外側。眼向前平視。

要點:頭頸正直,下頦微向後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

2、 兩臂慢慢向前平舉,兩手高與肩平,手心向下。

3、 上體保持正直,兩腿屈膝下蹲,同時兩掌輕輕下按,兩肘下垂與兩膝相對。眼平視前方。

要點:心靜體松,凝神靜氣 1、兩腳開立,與肩同寬 2、兩臂前舉,手高與肩平,手心向下。

4、 屈蹲微按,兩肘下垂與兩膝相對。眼平視前方。

兩肩下沉,兩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重心落於兩腿中間,屈膝松腰,臀部可凸出,兩臂下落

二 左右野馬分鬃

1、 右轉,右抱球收腳。2、左轉體邁步,左弓步分掌。3、身體後坐左腳尖翹起向外撇,左抱球收腳 4、右轉體邁步,右弓步分掌。5、身體後坐右腳尖翹起向外撇,右抱球收腳,左轉體邁步,左弓步分掌

詳細:1、身體微向右轉,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時右手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經體前向下劃弧放在右手上,手心向上,兩手相對成抱球狀。左腿隨之收到右腿內側,腳尖點地。眼看右手。

2、 上體左轉,左腳向左前方邁出,右腳跟後蹬成左弓步。同時,左右手慢慢分別向左上、右下分開,左手高與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3、 上體慢慢後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腳尖翹起微向外撇,隨即左腿慢慢前弓,身體左轉,重心再移至右腿上,同時左手翻轉向下,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劃弧放在左手上,兩手心相對成抱球狀;右腳隨之收到左腳內側,腳尖點地。眼看左手。

4、 右腿向右前方邁出,左腳跟後蹬成右弓步;同時左右手分別慢慢地向左下、右上哪個防呢開,右手高與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放在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5、 與3同,但左右相反。

6、 與4同,但左右相反。

要點:上體不可前俯後仰,胸部必須寬松舒展。兩手分開時要保持弧形,身體轉動時要以腰為軸,做弓步與分手的速度要均勻一致。做弓步時,邁出的腳先是腳跟著地,然後慢慢踏實,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後腿稍後蹬,使該腿與地面保持約四十五度角。前後腳的`腳跟不要在一條線上,它們之間的橫向距離(即以身體的正前方縱軸,其兩側為橫向,下同)應該為十至三十厘米。

三 白鶴亮翅

1、右跟步抱球 2、後坐轉體 3、左虛步分掌

詳細介紹:1、上體微向左轉,左手翻掌向下在胸前,右手向左上劃弧,手心轉向上,與左手成抱球狀。

2、右腳跟進半步,上體後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腿稍向前移,腳尖點地。同時兩手慢慢地分別向右下、左下分開,右手上提停於頭部右側(偏前),手心向左後方,左手落於左胯旁,手心向下。眼向前平視。

要點:胸部不要挺出,兩臂上下都要保持半圓形,左膝微屈,體重後移和右手上提要協調一致。

四 左右摟膝拗步

1、右轉收腳,右手從體前下落,由下向後上方劃弧至右肩部外側,臂微屈,手與耳同高,手心向上;左手由左下向上,向右下方劃弧至右胸前,手心向下。同時上體微向左再向右轉。眼看右手。

2、左邁步屈肘,左弓步摟推:上體左轉,左腳向前(偏左30)邁出成弓步。同時右手屈回由耳側向前推出,高與鼻尖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摟過落於左胯旁。眼看右手手指。

3、後坐翹腳,左轉收腳,右邁步屈肘,右弓步摟推:上體慢慢後坐,中心移至右腿上,左腳尖翹起微向外撇;隨即左腿慢慢前弓,身體左轉,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腳向左靠攏,腳尖點地。同時左手向外翻掌由左後向上平舉,手心向上;右手隨轉體向上向左下劃弧落於左肩前,手心向下。眼看左手。

4、與2同但左右相反。

5、與3同但左右相反。

6、與2同。

要點:手推出後,身體不可前俯後仰,要松腰松胯。推掌時須沉肩垂肘,坐腕舒掌並須與松腰、弓腿上下協調一致。做弓步時,兩腳跟的橫向距離一般不少於三十厘米。

五 手彈琵琶

右腳跟進半步;上體後坐,身體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腳略提起稍向前移,變成左虛步,腳跟著地,膝部微屈。同時左手由下向上舉,高與鼻尖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側。眼看左手食指。

要點:身體要平穩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鬆。左手上起時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帶弧形。右腳跟進時,腳掌先著地,再全腳落實。體重後移和左手上起要協調一致。

六 左右倒卷肱

1、 右手翻掌(手心向下)經腹前由下向後上方劃弧平舉,臂微屈,左手隨之翻掌向上,左腳尖落地,眼隨著向右手轉體看左手。

2、 右臂屈肘回收,右手由耳側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手回收經左肋外側向後上劃弧平舉,手心向上;右手隨之再翻掌向上。同時左腳輕輕提起向左後側方退一步,腳尖先著地,然後慢慢踏實,重心在左腿上,成後虛步。眼隨轉體左看,再轉體看右手。

3、 與2同,但左右相反。

4、 與2同。

5、 與2同,但左右相反。

要點: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後撤手也不可直向回抽,仍走弧線。前推時要轉腰松胯,與兩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退步時腳尖先著地,再慢慢踏實,同時前腳扭正,退左腳略向左後斜,退右腳略向右後斜,避免使兩腳落在同一條直線上。後退時,眼神隨轉體動作向左右看(約轉九十度),然後再轉看前手。

七 左攬雀尾

1、身體慢慢向右轉。左手自然下落,經腹前劃弧至右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肘,手心轉向下,收至右胸前,兩手相對成抱球狀。同時右腳尖微向外撇,左腳收回靠攏右腿,左腳尖點地。

2、 左腳向左前方邁出,上體微向左轉,右腳跟向後蹬,腳尖微向里扣成左弓步。同時,左臂向左綳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臂外側和手背向左側推出),高與肩平,手心向後;右手向下落於右胯旁,手心向下。眼看左前臂。

要點:推出時,兩臂前後均保持弧形,分手與松腰、弓腰三者必須協調一致。

3、 身體微向左轉,左手隨之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經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腕下方;然後兩手下捋,上體稍向右轉,兩手經腹前向前向後方劃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與肩齊,左手手心向後平屈於胸前,同時重心移至右腿上。眼看右手。

要點:下捋時,上體不可前傾,臀部不要凸出。兩臂下捋須隨腰旋轉,仍走弧線。

4、 上體微向左轉,右臂屈肘收回,右手附於左手手腕里側(相距約5厘米),雙手同時向前慢慢擠出,左手手心向後,右手心向前,左前臂要保持半圓。同時身體重心前移變成左弓步。眼看左手腕部。

要點:向前擠出,上體要正直,動作要與松腰、弓步相一致。

5、 右手經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與左手齊,手心向下;左手翻掌向下,兩手向左右分開,寬與肩同。然後上體後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腳尖翹起。兩手屈肘回收至胸前,手向前下方。眼向前平視。

6、 上式不停,兩手向前、向上按出,手腕部高與肩平,同時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視前方。

八 右攬雀尾

1、 上體後坐並向右轉,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腳尖里扣。右手向右上平行劃弧至右側,然後有右下經腹前向左上劃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手翻轉向下平屈胸前與右手成抱球狀。同時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右腳向左靠攏,右腳尖點地。

2、 與左攬雀尾2同,把左變右即可。

3、 與左攬雀尾3同,把左變右即可。

4、 與左攬雀尾4同,把左變右即可。

5、 與左攬雀尾5同,把左變右即可。

要點:均與左攬雀尾相同,但左右相反。

九 單鞭

1、 上體後坐,重心逐漸移至左腿上,右腳尖里扣。同時上體左轉,兩手(左高右低)向左運轉,直至左臂平舉於左側,右手經腹前運至左肋前(左手心向左,右手心向後上方)。眼看左手。

2、 身體重心再逐漸移至右腿上,左腳向右腳靠攏,腳尖點地。同時右手向右上方劃弧至右側方時變鉤手,臂與肩平;左手向下經腹前向右上劃弧停於右肩前,手心向後。眼看左手。

上體微向左轉,左腳向左側方邁出,右腳跟後蹬成左弓步。在身體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時,左掌慢慢翻轉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與眼齊平,臂微屈。眼看左手。

要點:上體正直,松腰。右臂肘部稍下垂,左肘與左膝上下相對,兩肩下沉。左手向外推時,要隨轉隨推,不要翻掌太快。全部過渡動作,上下要協調一致。

十 左雲手

1、 重心移至右腿上,身漸向右轉,左腳里扣,左手經腹前向右上劃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後,同時右手變掌,手心向後。眼看左手。

2、 身體慢慢左移。左手由面前向左側運轉,,手心漸漸轉向左方;右手由右下腹前向左上劃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後,同時右腳靠近左腳,成小開立步(兩腳距離十至二十厘米)。眼看右手。

3、 右手繼續向右側運轉,左手經腹前向上劃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後;同時右手翻轉手心向右,左腿向左橫跨一步。眼看左手。

4、 與2同。

5、 與3同。

6、 與2同。

要點:身體轉動要以腰脊為軸,松腰、松胯,避免忽高忽低。兩腿隨腰運轉,要自然、圓活,速度要緩慢均勻。下肢移動時重心要穩定。眼的視線歲左右手而移動。

十一 單鞭

1、 右手繼續向右運轉,至右側方時變成鉤手,左手經腹前向右上劃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後。眼看左手。

2、 上體微向左轉,左腳向左側方邁出,右腳跟後蹬成左弓步。在身體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時,左掌慢慢翻轉向前推出,成單鞭式。

要點:與前單鞭式相同。

第五組

十二 高探馬

1、 右腳跟進半步,身體重心移至右腿上。右鉤手變掌,兩手心翻轉向上,兩肘微屈,同時身體微向右轉,左腳跟漸漸離地,成作虛步。眼看左手。

上體微微左轉,右掌經耳旁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與眼同高;左手收至左側腰前,手心向上,同時左腳微向前移,腳尖點地。眼看右手。

要點:上體自然正直,雙肩要下沉,右肘微下垂。

十三 右蹬腳

1、 左手手心向上,前伸至右手手腕背面,兩手相互交叉。隨即兩手分開自兩側向下劃弧,手心斜向下;同時左腳提起向左前方進步成左弓步。

2、 兩手由外圈向里圈劃弧合抱於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後);同時右腳向左腳靠攏,腳尖點地。眼平視右方。

3、 兩臂左右分開平舉,手心均向外,同時右腳提起向右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右手。

要點:身體要平穩。兩手分開時,腕部與肩齊平。左腿微屈,蹬腳時腳尖回勾,勁使在腳跟,分手和蹬腳須協調一致。右臂和右腿上下相對。

十四 雙峰貫耳

1、右腿收回,膝蓋提起,左手由後上向前下落,右手心也翻轉向上,兩手同時向下劃弧分落於右膝蓋兩側,手心均向上。

2、 右腿向右前方落下變成右弓步,同時兩手下垂,慢慢變拳,分別從兩側向上向前劃弧至臉前成鉗形狀,拳眼都斜向後(兩拳中間距離約十至二十厘米)。眼看右手。

要點:頭頸直立,松腰,兩拳松握,沉肩垂肘,兩臂均保持弧形。

十五 轉身左蹬腳

1、 重心漸漸移至左腿上。右腳尖里扣,上體向左轉,同時兩拳變掌,由上向左右劃弧分開平舉,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2、 重心再移至右腿上,左腳靠近右腳內側,腳尖點地。同時兩手由外圈向里圈劃弧合抱於胸前,左手在外,手心均向後。眼平視左方。

3、 兩臂左右分開平舉,手心均向外,同時左腳提起向左前方慢慢蹬出。眼看左手。

第六組

十六 左下勢獨立

1、 左腿收回平屈,右手變成鉤手,然後左掌向上,向後劃弧落下,立於右肩前,眼看右手。

2、 右腿慢慢屈膝下蹲,左腿向左側(偏後)伸出,成左仆步,左手下落左下經左腿內側穿出。眼看左手。

要點:右腿全蹲時,右腳尖微向外撇,左腿伸直,左腳尖須向里扣,腳掌全部著地,左腳尖與右腳跟在一條線上,上體不可過於前傾。

3、 以左腳跟為軸,腳尖向外扭直(略外撇),隨著右腳後蹬,左腿前弓,右腳尖里扣,上體微向左轉並向前起身,同時左臂繼續向前伸出(立掌)。眼看左手。

4、 右腿慢慢提起平屈(成獨立式),同時右鉤手下落變成掌,並由後下方順右腿外側向前擺出,屈臂立於左腿上方,肘與膝相對,手心向左;左手落於左胯旁,手心向下。眼看右手。

要點:上體要正直,獨立的腿微屈,右腿提起時腳尖自然下垂。

十七 右下勢獨立

1、 右腿下落於左腿前,腳尖點地,然後以左腳掌為軸向左轉體,左腳微向外撇。同時左手向後平舉變成鉤手,右掌隨著轉體向左側劃弧,立於左肩前。眼看左手。

2、 與2同。將左變右。

3、 與3同。將左變右。

要點:右腳尖觸地後必須稍微提起,然後再向下仆腿,其他均與「左下式獨立」相同,但左右相反。

第七組

十八 左右穿梭

1、 身體微向左轉,左腳向前落地,腳尖外撇,右腳跟離地成半盤坐式,同時兩手在前成抱球狀(左上右下)然後右腿向左腿內側靠攏,腳尖點地。眼看左前臂。

2、 右腿向右前方邁出成右弓步,同時右手由前向上舉並翻掌停在右額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經體前向前推出,高與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3、 身體重心略向後移,右腳尖稍向外撇,隨即體重再移至右腿上,左腳跟進,附於右腳內側,腳尖點地,同時兩手在右胸前成抱球狀(右上左下)。眼看右手。

4、 與2同,但左右相反。

要點:推出後,上體不可前俯。手向上舉時,防止引肩上聳。前推時,上舉的手和前推的手的速度要與腰腿前弓上下協調一致。做弓步時,兩腳跟的橫向距離以不小於三十厘米為宜。

十九 海底針

右腿向前跟進半步,左腿稍向前移,腳尖點地,變成左虛步。同時身體稍向右轉,右手下落經體前向後、向上提抽,並由右耳旁斜向前方插出,指尖向下;與此同時,左手向前、向下劃弧落於左胯旁,手心向下。眼看前下方。

要點:身體要先向右轉,再向左轉,上體不可太前傾,避免低頭翻臀部外凸,左腿要微屈。。

二十 閃通臂

上體稍向右轉,左腳向前邁出成左弓步。同時右手由體前上提,掌心向上翻轉,右臂平屈於頭上方,拇指朝下;左手上起向前平推,高與鼻尖平,手心向前。眼看左手。

要點:上體自然正直,松腰、松垮,左臂不要伸直,背部肌肉要伸展開。推掌和弓腿動作要協調一致。

第八組

二十一 轉身搬攔錘

1、 上體後坐,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腳尖里扣,身體向右後轉,然後重心再移至左腿上。同時右手隨著轉體而向右向下(變拳)經腹前劃弧至左肘旁,掌心上舉於頭前方。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

2、 向右轉體,右拳經胸前翻轉撇出,拳心向上,左手落於左胯旁,同時右腳收回後再向前邁出,腳尖外撇。眼看右拳。

3、 身體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腿向前邁出一步。左手上起經左側向前平行劃弧攔出,掌心向前下方,同時右拳收到右腰旁,掌心向下。眼看左手。

4、 左腿前弓變成左弓步,同時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與胸平,左手附於右前臂里側。眼看右拳。

要點:右臂不要握得太緊,前臂要慢慢內旋後收,然後再外旋停於右腰旁,拳心向上。在向前打出時,右肩隨拳向前引伸,沉肩垂肘,右臂要微屈。

二十二 如封似閉

1、 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變掌,兩手心向上並慢慢回收;同時身體後坐,左腳尖翅起,重心移至右腿上。眼看前方。

2、 兩手在胸前翻掌,向前推出,腕部與肩平,手心向前;同時左腿前弓變左弓步。眼看前方。

要點:身體後坐時,避免後仰,臀部不要突出,兩臂隨身體回收時,肩、肘部略向外松開,不要直著回抽。兩手寬度不要超過兩肩。

二十三 十字手

1、 身體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腳尖里扣,向右轉體。右手隨著轉體動作向右平劃弧,與左手成兩臂側平舉,肘部下垂;同時右腳尖隨著轉體稍向外撇,成右弓步。眼看右手。

2、 身體重心慢慢移至左腿上,右腳尖里扣,然後右腳向左收回與左腳成開立步,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同時兩手向下經腹前向上劃弧交叉於胸前,右手在外,手心均向後,成十字手。眼看前方。

要點:兩手分開和合抱時上體不要前俯,站起後,身體自然正直,頭要微向上頂,下頦(ke)稍向後收。兩臂保持半圓環抱於胸前。沉肩垂肘,須圓滿舒適。

二十四 收勢

兩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慢慢下落於兩胯外側。眼看前方。

要點:兩手左右分開下落時,全身要注意放鬆。同時氣也徐徐向下沉(呼氣略加長)。呼吸平穩後,把左腳收到右腳旁再走動休息。

附註: 在文字說明中,凡有「同時」兩字的,不論先寫後寫身體某一部分動作,都要求一齊活動,不要分先後去做。

;

㈤ 陳式太極拳74式老架一路分解教學

陳式 太極拳 老架一路又稱大架,是由中國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第十四世祖陳長興,在祖傳太極拳的基礎上,精煉歸納編定而成。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陳式太極拳74式老架一路分解教學。歡迎閱讀!

陳式太極拳74式老架一路分解教學
陳式太極拳74式老架一路名稱

【第一段】

1、太極起勢 2、金剛搗碓 3、懶 扎 衣

4、六封四閉 5、單 鞭 6、金剛搗碓

7、白鵝亮翅 8、斜 行 9、摟 膝

盯汪10、拗 步 11、斜 行 12、摟 膝

13、拗 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剛搗碓

【第二段】

16、撇身捶 17、青龍出水 18、雙 推 手

19、肘底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鵝亮翅

22、斜 行 23、閃通背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閉 26、單 鞭 27、雲 手

28、高探馬

【第凱鍵仔三段】

29、右擦腳 30、左擦腳 31、左蹬一跟

32、前趟拗步 33、擊地錘 34、踢二起

35、護心拳 36、旋風腳 37、右蹬一跟

38、掩手肱拳

【第四段】

39、小擒打 40、抱頭推山 41、六封四閉

42、單 鞭 43、前 招 44、後 招

45、野馬分鬃 46、六封四閉 47、單 鞭

【第五段】

48、玉女穿梭 49、懶扎衣 50、六封四閉

51、單 鞭 52、雲 手 53、擺腳跌叉

54、金雞獨立 55、倒卷肱 56、白鵝亮翅

57、斜 形 58、閃通背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閉 61、單 鞭 62、雲 手

63、高探馬

【第六段】

64、十字腳 65、指襠錘 66、白猿獻果

67、單 鞭 68、雀地龍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轉身雙擺蓮 72、當頭炮亮運

73、金剛搗碓 74、收勢

陳式太極拳的奧妙

陳氏太極拳在一般人心目中,總是覺得不適於老年人,或是婦女們為了健身所作的運動,甚至有些青年人也是這樣想法,以為不是正宗的太極拳,直到學習了陳氏太極拳之後,對於陳氏太極拳才有些認識,而等到練上多年入門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奧妙。

一、陳氏太極拳的動作,有快有慢,而且蓄發明顯,而一般的太極拳動作速度均勻,蓄發不明顯。

二、陳氏太極拳是肢體呈螺旋運動及纏繞運轉,它是一種纏絲勁,而一般的太極 拳是肢體呈弧形運動,圓轉簡單,是一種抽絲勁。

三、陳氏太極拳的呼吸 方法 ,是以腹部呼吸為主,是採用復式的丹田呼吸法,也就是反呼吸法,一般的太極拳是採用單式的丹田呼吸。

上面所說的不同三點,是犖犖大者, 其它 小節尚多,姑不具論。陳氏太極拳是以內勁與外功為表裡,健身與技擊並重,鍛煉著重於內氣的運行,即陳鑫所謂之「 中氣 」。

這個中氣是發於丹田,布於周身,開則達於四梢 (手足尖端 ),合則仍歸於丹田,是為一開一合,亦即一動一靜。

陳氏太極拳是名副其實的以太極陰陽、消息盈虛之理為立論,本屈伸開合、纏絲螺旋之法為演練,呼吸自然,動作雍容,以身法中正不偏為根本。

因之,具有增強體質,療治疾病的功能,而於技擊則有以小力勝大力,弱慢勝強快的效果。實為我國 武術 中極為上乘、高深、奧妙的拳法。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 >>>二十四式太極拳的特點

㈥ 陳式太極拳第二十四式的分解教學

陳式太極拳第二十四式的分解教學

初學太極拳的人一般都會跟著一些專業的'老師或者是視頻學習,其實還有一些動作的分解圖也可以跟著學習哦。下面我就來為你介紹一下關慶派於陳式太極拳第二十四式高探馬動作的分解。歡迎大家閱型差喊讀。

陳式太極拳: 第二十四式高探馬

1.左轉搠臂

左腳尖外擺,重心移於左腿並屈膝半蹲,身體微左轉(胸偏向西北)。同時兩臂微屈,左掌內旋,繼續向右、向上、向左劃弧於左肩前上方,指尖向右上方,掌心向外;右掌外旋向右、向下劃弧於身體右前方,同胸高;指尖向上,掌心向外。目視左手。見圖232。

動作要點: 左手經面前,劃一上弧;右手經腹前,劃一下弧,合於左側前方。

注意事項: 左轉搠臂時採用吸氣。

如果對方向我面部撲掌進攻,我用手在其肘外側掤接來勁.並向一側引化,順勢提腳向前上步,落在其腳外側,用肩臂擠靠對方使其失去平衡而向後跌出。

2.馬步分掌

身體繼續微左轉(胸向西),重心移向左腿並屈膝,同時兩臂微屈,兩手外旋,左手向下、向右,右手向下、向左劃弧相合交叉於胸前,左手在右手上,指尖向前,左掌心向右,右掌心向左。接著重心全部移至左腿.右腳提起經左腳內側,以腳跟內側貼地向右鏟出,重心稍移向右腿,右腳踏實,右腿屈膝半蹲或成卜野右偏馬步。同時兩手內旋掌心轉向外,分別向左右分展於體側前方,臂微屈,腕同肩高,指尖斜向上,掌心向外。目視右手。見圖233、圖234。

注意事項: 馬步分掌時採用吸氣。

如果對方向我進攻,我接其手臂,順勢將對方向一側捋出。

;

㈦ 陳式40太極拳分解教學

陳式40太極拳分解教學

人體是一個不斷運動著的有機整體,易學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運動,無一不是陰陽的對立統一。人的生命運動,其本身就是陰陽對立雙方,在不斷的矛盾運動中取得統一的過程。接下來我為你帶來陳式40太極拳分解教學,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陳式40太極拳分解教學

陳式太極拳是目前較為流行的太極拳種類之一,可以分為陳式老架、陳式新架兩大類,下面的陳式太極拳6組56式就是其中的概況。雖然陳式太極拳有56式,但是其中的動作的動作是相輔相成、一氣呵成的。

陳式太極拳第一組:

1.起勢(分腳開立)(假設起勢方向向南) 2.右金剛搗碓(1.轉腰擺手 2.轉身右平捋 3.擦步推掌 4.躬腿前棚 5.虛步撩掌 6.震腳砸拳)

3.攬扎衣(1.轉腰托拳 2.轉腰分掌 3.提腳擦步合臂 4.馬步立掌) 4.右六封四閉(1.轉腕旋掌 2.下捋前擠 3.左刁右托 4.虛步按掌) 5.左單鞭(1.左推右提 2.提腳擦步 3.轉腰托掌 4.馬步立掌) 6.搬攔捶(1.轉腰擺拳 2.馬步橫打 3.轉腰翻拳 4.馬步橫擊) 7.護心捶(1.轉腰塞拳 2.跳轉龍擺 3.馬步棚打) 8.白鶴亮翅(1.擦步插掌 2.虛步分掌)

9.斜行拗步(1.轉腰繞臂 2.踏腳擦步 3.收掌扭腰提勾 4.馬步展臂) 10.提收(1.扣腳合手 2.收腳收手 3.提膝推按)

11.前趟(1.落腳擦步下捋 2.轉體搭手 3.轉腰翻掌 4.提腿擦步 5.馬步分掌)

陳式太極拳第二組:

12.左掩手肱拳(1.提膝刁收 2.震腳擦步 3.馬步掩手 4.弓步沖拳.) 13. 披身捶(1.右轉腰掩肘 2.左轉腰掩肘) 14. 背折靠(1.折疊纏繞 2.擰腰折靠)

15.青龍出水(1.轉體繞臂 2.轉腰纏臂 3.馬步撩彈 4.馬步迸掌) 16.斬手(1.提腳翻掌 2.震腳切掌)

17.翻花舞袖(1.旋臂伸掌 2.挑掌搶劈) 18.海底翻花(1.轉腰提臂 2.提膝翻抖)

19.右掩手肱拳(1.震腳收掌 2.擦步合臂 3.馬步掩手 4.弓步出拳) 20.左六封四閉(1.轉腰下捋 2.轉腰前擠 3.轉身虛步刁托 4.虛步按掌) 21. 右單鞭(1.右推左提 2.提腳擦步 3.轉腰托掌 4.馬步立掌)

陳式太極拳第三組:

22.右雲手(1.收腳擺掌 2.開步推掌 3.擦步右雲 4.開步左雲 5.轉腰擺掌 6.纏臂橫擊)

23.左雲手(1.震腳擺拳 2.開步推掌 3.擦步左雲 4.開步右雲)

24.高探馬(1.轉身分手合掌 2.馬步分掌 3.扣腳轉身旋掌 4.虛步推掌)

25.右連珠炮(1.轉腰捋棚 2.側步刁托 3.跟步推掌 4.側步刁托 5.跟步推掌) 26.左連珠炮(1.退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側步刁托 5.跟步前推) 27.閃通臂(1.轉腰帶掌 2.弓步穿掌 3.擰腰旋掌 4.掃腿推掌)

陳式太極拳第四組:

28.指襠捶(1.轉身纏擺 2.震腳擦步 3.馬步掩手、收拳 3.弓步發拳) 29.白猿獻果(1.轉身左纏 2.轉腰右纏 3.提膝上沖拳) 30.雙推掌(1.落腳收掌 2.虛步雙推檔)

31.中盤(1.換掌前推 2.換掌前推 3.換掌前推 4.穿掌繞臂分手 5.踏腳合臂擦腳 6.馬步攏手上提)

32.前招(1.轉腰懸腕 2.虛步擺掌) 33.後招(1.轉腰活步 2.虛步擺掌)

34.右野馬分鬃(1.轉體繞臂 2.提腳繞臂 3.馬步穿靠) 35.左野馬分鬃(1.轉腰提腳繞臂 2.馬步穿靠) 36.擺蓮跌叉(1.轉身旋掌 2.折疊下按掌 3.收腳擺掌 4.擺蓮拍腳 5.震腳握拳 6.跌叉步穿拳)

第五組:

37.左右金雞獨立(1.弓步舉拳 2.獨立上穿掌 3.踏步按掌 4.擦腳擺掌 5.收腳收掌 6.獨立穿掌)

38.倒卷肱(1.退步右推掌 2.退步左推掌 3.退步右推掌) 39.退步壓肘(1.轉腰左擺掌 2.轉腰右擺掌 3.退步壓肘) 40.擦腳(1.轉身右捋 2.蓋步疊臂 3.分腳拍腳) 41.蹬一根(1.轉身疊拳 2.換手疊拳 3.撩拳側踹) 42.海底翻花(1.收腳合拳 2.提膝翻抖)

43.擊地捶(1.落腳擺拳、跳步繞拳 2.擦步繞拳 3.弓步栽拳)

44.翻身二起腳(1.轉身提拳 2.轉身虛步舉拳 3.上步擺拳 4.騰空拍腳) 45.雙震腳(1.分掌後跳 2.虛步按掌 3.雙震腳按掌)

第六組:

46.蹬腳(1.收腳收掌 2.蹬腳架推)

47.玉女穿梭(1.落腳穿掌 2.跳擦步架推) 48.順鶯肘(1.轉身合臂擦腳 2.馬步頂肘)

49.裹鞭炮(1.翻身跳轉繞臂、交合 2.馬步分砸拳) 50.雀地龍(1.轉腰合臂 2.仆步穿掌)

51.上步七星(1.弓腿舉拳 2.虛步架拳 3.翻腕撐掌 4.翻腕架拳) 52.退步跨虎(1.退步轉身分掌 2.丁步合掌)

53.轉身擺蓮(1.轉身旋掌 2.提膝分手 3.落腳擺掌 4.擺蓮拍腳) 54.當頭炮(1.落腳後推掌 2.坐腿收拳 3.馬步棚打)

55.左金剛搗碓(1.旋掌左捋 2.弓步前棚 3.虛步撩掌 4.震腳砸拳) 56.收勢

篇二:陳式40太極拳分解教學

1、把拳術與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相結合

易學認為,凡是屬於溫熱的、上升的、明亮的、興奮的、輕浮的、活動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現象,統屬於陽的范圍;凡是屬於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靜止的待方面的事物或現象,統屬於陰的范疇。而太極拳就順從陰陽變化之理,在一招一勢運作之中,陰中含陽,陽中具陰,陰陽互變,相輔而生。

2、把拳術與中醫學中的導引、吐納等理論相結合,將氣功運用於拳術之中

中醫學中的導引是中國古代醫學家們發明的一種養生術。主要是通過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體運動,使人體各部血液精氣流通無阻,從而促進身體的健康。

導引在太極拳中的應用即把意與形相結合,使心臟生理正常,從而引導血氣於身暢通。中國古代醫學家認為,心為神之居,主掌血脈運行,對人體各個臟腑均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主宰,人人身上最重要的臟器,位於五官之首。

五臟主藏精氣論中以心藏脈,肺藏魄,肝藏魂,腎藏志。人體全身的血液依賴於心臟的推動作用才可以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因此,陳王庭在創造太極拳時,把始祖陳卜所傳授下來的一百單八勢長拳等狀術與中醫的導引相結合,在周身放鬆的條件下,使形體的運動符合並且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演練太極拳可使心氣旺盛,心血充盈,脈道通利,心主血脈的一切功能正常發揮,血液在脈管內正常運行,起到練拳養生的作用。否則,會使演練者氣血不足,引起推動血液運行循環的力量減弱,脈道堵塞,產生病變,不利於演練者的身體健康。

吐納,也是中國古代醫學家們所發明的一種養生術。吐,即從口中吐出,意為呼和浩特氣;納,即收入,意為吸氣,由鼻孔而入。吐納術就是呼吸之術,通過口吐濁氣,鼻及清氣,吐故納新,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裡俱濟。

肺臟主掌呼吸之氣,呼吸功能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體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氣(即氧氣),產生出大量的濁氣(即二氧化碳)。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納功能。

太極拳把拳術著勢的形體運動與吐故納新相結合,首先保證形體運動不能妨礙人體的肺臟呼和浩特吸運動,以保障肺臟機能正常發揮,新陳代謝自然進行。其次,通過拳術著勢的形體運動來促進人體內部宗氣的形成。所謂宗氣,與叫大氣,是相對於先天元氣而論的後天之氣,是人之生命根本。宗氣的功能就是推動肺的呼吸和心血在脈管內的運動。宗氣主要是由肺臟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氣與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氣相結合而成,集聚於胸中,稱作上氣海,是全身之氣運動流行的本始。第三,通過拳術著勢的形體運動來促進人體宗氣的分布,在心臟、肺臟的協同下,將上氣海中之宗氣通過血脈分別送入全身各個臟腑組織器官,達到全身表裡上下,肌膚內臟,發揮其滋潤營養之作用。

太極拳把拳術的形體運動與中醫學中的導引、吐納等理論相結合,使形體運動更有益於身體健康和技擊功能的發揮。

3、把拳術與中醫學中的經絡學說相結合

中國古代中醫經絡學說主要是論述人體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經絡與臟腑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學說,是中國古代知學理論袋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把拳術與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相結合

人體是一個不斷運動著的有機整體,易學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運動,無一不是陰陽的對立統一。人的生命運動,其本身就是陰陽對立雙方,在不斷的矛盾運動中取得統一的過程。

易學認為,凡是屬於溫熱的、上升的、明亮的、興奮的、輕浮的、活動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現象,統屬於陽的范圍;凡是屬於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靜止的待方面的事物或現象,統屬於陰的范疇。而太極拳就順從陰陽變化之理,在一招一勢運作之中,陰中含陽,陽中具陰,陰陽互變,相輔而生。

2、把拳術與中醫學中的導引、吐納等理論相結合,將氣功運用於拳術之中

中醫學中的導引是中國古代醫學家們發明的一種養生術。主要是通過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體運動,使人體各部血液精氣流通無阻,從而促進身體的健康。

導引在太極拳中的應用即把意與形相結合,使心臟生理正常,從而引導血氣於身暢通。中國古代醫學家認為,心為神之居,主掌血脈運行,對人體各個臟腑均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主宰,人人身上最重要的臟器,位於五官之首。

五臟主藏精氣論中以心藏脈,肺藏魄,肝藏魂,腎藏志。人體全身的血液依賴於心臟的推動作用才可以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因此,陳王庭在創造太極拳時,把始祖陳卜所傳授下來的一百單八勢長拳等狀術與中醫的導引相結合,在周身放鬆的條件下,使形體的運動符合並且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演練太極拳可使心氣旺盛,心血充盈,脈道通利,心主血脈的一切功能正常發揮,血液在脈管內正常運行,起到練拳養生的'作用。否則,會使演練者氣血不足,引起推動血液運行循環的力量減弱,脈道堵塞,產生病變,不利於演練者的身體健康。

吐納,也是中國古代醫學家們所發明的一種養生術。吐,即從口中吐出,意為呼和浩特氣;納,即收入,意為吸氣,由鼻孔而入。吐納術就是呼吸之術,通過口吐濁氣,鼻及清氣,吐故納新,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裡俱濟。

肺臟主掌呼吸之氣,呼吸功能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體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氣(即氧氣),產生出大量的濁氣(即二氧化碳)。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納功能。

太極拳把拳術著勢的形體運動與吐故納新相結合,首先保證形體運動不能妨礙人體的肺臟呼和浩特吸運動,以保障肺臟機能正常發揮,新陳代謝自然進行。其次,通過拳術著勢的形體運動來促進人體內部宗氣的形成。所謂宗氣,與叫大氣,是相對於先天元氣而論的後天之氣,是人之生命根本。宗氣的功能就是推動肺的呼吸和心血在脈管內的運動。宗氣主要是由肺臟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氣與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氣相結合而成,集聚於胸中,稱作上氣海,是全身之氣運動流行的本始。第三,通過拳術著勢的形體運動來促進人體宗氣的分布,在心臟、肺臟的協同下,將上氣海中之宗氣通過血脈分別送入全身各個臟腑組織器官,達到全身表裡上下,肌膚內臟,發揮其滋潤營養之作用。

太極拳把拳術的形體運動與中醫學中的導引、吐納等理論相結合,使形體運動更有益於身體健康和技擊功能的發揮。

3、把拳術與中醫學中的經絡學說相結合

中國古代中醫經絡學說主要是論述人體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經絡與臟腑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學說,是中國古代知學理論袋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肺腑肢節,溝通表裡、上下、內外,調節體內各部分功能活動的通路,是經脈、絡脈及其連屬組織的總稱,是人體特有的組織結構和聯絡系統。其中,經脈是人體經絡系統的縱行干z線;絡,有網路之意,是人體脈絡的大小分支,縱橫交錯,網路全身,無處不至,人體的經絡系統主要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別絡、孫絡、浮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幾個部分,起著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重大作用,但是決不可不通。

經絡系統通過有規律的循行和錯綜復雜的聯絡交會。把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組織官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從而來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其一,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聯絡作用相結合

人體是一個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降竅、皮肉筋內等組成的整體。它維護機體的協調統一,主要就是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絡作用。十二正經及十二經別縱橫交錯,入里出表,通上達下,循行於臟腑和官竅之間;奇經八脈聯系與調節正經;十三經筋與十二皮部聯絡筋脈皮肉。陳五庭將人體經絡學說中的聯絡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就形成了太極拳技擊理論之一的「一靜無有不靜,一動百骸皆隨。

其二,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運輸作用相結合

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均需要氣血的濡潤滋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之所以暢通無阻,通達於周身,營養臟腑組織,抗禦外邪,保衛機體,必須得依靠經絡系統的傳注。陳王庭將經絡系統的運輸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通過經脈運行血氣而營養陰陽,以養丹田剛中柔表之氣,溢發於體外,助於技擊施展;濡筋骨,使自己體格健壯,表裡筋骨堅實,內氣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來之擊;利關節,使演練者身體各部位活動輕靈,以己不動化彼之動,後趁勢出擊,克敵制勝。

其三,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作用相結合

所謂感應傳導,就是經絡系統對於外界的刺激的感覺,有傳遞通導作用,即為人體的觸覺系統。陳王庭將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作用應用於太極狀術之中,保證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順利完成。正如《拳論》雲:「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其四,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相結合。人體的經絡系統不僅具有聯絡作用、運輸作用和感應傳導作用,同時,它還能夠保持人體各部機能活動的平衡與協調。陳王庭將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領先經絡的平衡與協調作用對身體的和部位進行靈活調節,變幻虛實,以虛誘敵,引實落空,避其實而擊其虛,從而克敵制勝。

拳術與經絡學說的結合,使太極拳術獨創了順應經絡變化的纏繞螺旋運動方式而滋生的纏絲勁,旋轉發力,增大出拳發勁的威力,令人難提難防。

4、綜合百家拳術之長,獨樹一幟

明朝嘉靖年間,中國有一名揚海外的武將,姓戚名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晚年號孟諸,系山東省蓬萊人。戚繼光編制新軍,並傳以集百家拳術之長編制而成的三十二勢,變化無窮,微妙莫測,似有神意。

陳王庭創造太極拳時,從菽繼光所編的《三十二勢拳經捷要》中吸取精妙,採納了二十九勢,即懶扎衣、金雞獨立、采馬拳、七星拳、雀地龍、懸腳虛、伏虎勢、獸頭勢、朝天蹬、朝陽手、指襠勢、跨虎勢、當頭炮等。

由於陳式太極拳既廣納諸家拳術之長,又有自己獨特的神奇之處,所以每戰必勝,拳理上包容萬家,獨樹一幟,不斷發揚光大。

;

㈧ 張東武精編陳氏太極拳拳譜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精編四十六式拳譜2012-08-08 09:04

作者: 張東武

1、起勢
2、金剛搗碓
3、懶歲兄扎衣
4、六封四閉
5、單鞭
6、並步雲手
7、高探馬
8、右擦腳
9、左擦腳
10、左蹬乎猛襲一根
11、拗步
12、擊地捶
13、翻身二起腳
14、護心拳
15、旋風腳
16、右蹬一根
17、掩手紅拳
18、撇身拳
19、青龍出水
20、小擒打
21、抱頭推山
22、前招
23、後招
24、野馬分鬃
25、玉女穿梭
26、插步雲手
27、擺腳跌叉
28、金雞獨立
29、倒卷肱
30、白鵝亮翅
31、斜行
32、摟膝
33、閃通背
34、十字腳
35、指襠捶
36、猿猴獻果
37、雙推手
38、肘底看知氏拳
39、倒步披架
40、雀地龍
41、上步七星
42、退步跨肱
43、轉身雙擺蓮
44、當頭炮
45、金剛搗碓
46、收勢

熱點內容
四年級語文上冊補充習題答案 發布:2024-11-23 21:47:47 瀏覽:588
河北工業大學物理實驗 發布:2024-11-23 21:21:01 瀏覽:971
六年級上冊語文期中復習 發布:2024-11-23 20:52:47 瀏覽:947
土貓教學 發布:2024-11-23 20:06:07 瀏覽:586
繼續教育考題 發布:2024-11-23 18:51:13 瀏覽:335
leaf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4-11-23 18:39:57 瀏覽:858
四年級語文上冊練習冊答案 發布:2024-11-23 17:57:47 瀏覽:818
西安古琴老師 發布:2024-11-23 17:57:04 瀏覽:749
金東區教師招聘 發布:2024-11-23 17:24:37 瀏覽:782
女教師嫖 發布:2024-11-23 17:17:33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