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搖擺舞教學

搖擺舞教學

發布時間: 2024-06-20 01:56:51

① 芭蕾舞的基本功有什麼

  • 芭蕾基本功的分為三大類:地面素質訓練練習、把上練習、把下練習;

  • 地面練習包括:

  1. 綳腳背練習:足尖美麗的秘密在於腳背——腳踝到腳趾間的腳面。綳起足尖時,腳背會突起成一個拱形的弧,美麗的芭蕾腳背會有一個令人驚艷的拱弧。

    綳腳尖:腳趾向下綳直,成為雙腳彎曲弧的一個延伸。盡量地向外伸展,線條盡可能地拉長。保持這樣的姿勢幾秒鍾。如果感覺腳抽筋,可以放鬆一下。如上圖
  2. 地面素質練習還包括:勾腳背、盤腳壓胯、仰卧吸腿、側卧旁吸腿、俯卧後吸腿、腰部訓練、仰卧前大踢腿、壓腿、踢腿、下腰等等;

  • 把上練習:擦地練習、蹲步練習及壓腿練習,塑造姿態美的主要手段;

  • 把下練習:手位與腳位的訓練,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動、腳做劃圓等動作,還有步伐和足尖的訓練。

  • 剛開始練習基本功的時候就會比較難,比較痛苦,因為之前沒有練習過,身體的一些力度也不是很多,會比較吃力,但是要堅持,只要好好的堅持,過不了多久就會很好了,就不會再有剛開始的疼痛了,只要度過這一關一切都會很好學的。

② 牛仔舞的舞蹈介紹


牛仔舞起源於美國,是由一種叫「吉特巴」的舞蹈發展而來,牛仔舞剔除了「吉特巴」中所有的難度動作,增加了一些技巧。最早對牛仔舞的記載是由倫敦舞蹈教師 VictorSilvester於1944年在歐洲出版的一本介紹牛仔舞的書。波普,搖滾,美國搖擺舞都對牛仔舞有著一定的影響。牛仔舞是 一種節奏快,耗體力的舞。在比賽中牛仔舞之所以被安排在最後跳是因為選手們必須讓觀眾覺得,在跳了前四個舞之後他們仍不覺得累,還能很投入地迎接新的挑戰。 兩種不同風格跳法
在中國的牛仔教學中,牛仔有兩種風格明顯不同的教法,技巧有很大差別,跳出來的感覺完全不同。這是拉丁舞比早一個階段更看重的技巧,
吊著一根棍子,左右搖擺,加了一點腿部的彈跳。而西方國家很多選手則更注意彈跳的高度和速度感,這就需要舞者表現出很強的身體控制能力,在速度和幅度上,這樣牛仔會看起來更歡快而迅速。這是比較推崇的一種風格
說到哪種方法更適合業余學習者,我想第一種比較早期的加大擺盪的方式可能更受歡迎。不過在體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練習基本步伐時採用第二種方法,這對於體力的提高會有很快的促進,並且能有效減少脂肪,使人的身體更輕盈。而樂曲稍緩和時加大表現力,此時可以加大擺盪,也就是說兩種方式相結合。 1、燃情牛仔舞套路
1.Fallaway Rock並退搖擺12.3&4.5&6
2.Fallaway Rock並退搖擺(3&4時做臂下右轉,5&6時做臂下左轉或正常5&6)
3.4.Change of Place Right to Left右至左換向步12.3&4.5&6 *2
5.6.Change of Place Left to Right左至右換向步12.3&4.5&6 *2
7.Fallaway Rock並退搖擺12.3&4.5&6
8.P.P.WALKS (SLOW) 側行走步(慢) 12.34 +P.P. WALKS (QUICK) 側行走步(快)
1.American Spin美式疾轉12.3&4.5&6
2.Fallaway Rock並退搖擺12.3&4.5&6
3.Change of Hand Behind Back背後換手12.3&4.5&6
4.Fallaway Rock並退搖擺12.3&4.5&6
5.Wind Mill風車步
6.Fallaway Rock並退搖擺12.3&4.5&6
Fallaway Throwaway 並退拋擲
Link & Rock連步搖擺
Change of Place Left to Right左右換位
Jive Walks走步
2、浪漫非洲牛仔套路
1 男女雙方點踏步走攏,雙手相握 2X8
2 趾跟踢,後劃點步成側形位 2X8
3 反身旋轉,後劃點步成相對位動肩膀 2X8
4 臂下雙轉換手接美式疾轉,男成下蹲位 3X8
5 女雞形跑步反身,男踢腳後退,女雞形跑步反身 2X8
6 男女走搖滾形聯步繞轉 2X8
7 男女相對橫向追步接踢腳步 2X8
8 女臂下雙轉,男女拍手碰臀 2X8
9 女美式疾轉,男反身,仰天造形 2X8
10 男女點踏步轉圈,前進追步 1X8
11 男女前進追步,踢腿反身結束
舞步後面的數字是音樂(小節)
3、牛仔舞銅牌套路
BASIC IN FALLAWAY 並退基本步 C.O.P. RIGHT RO LEFT 右至左換向步 C.O.P. LEFT TO RIGHT 左至右換向步 LINK 連結步 P.P. WALKS (SLOW) 側行走步(慢) P.P. WALKS (QUICK) 側行走步(快) 3-8 C.O.P. RIGHT TO LEFT 3-8 右至左換向步 C.O.P. LEFT TO RIGHT 左至右換向步 CHANGE OF HANDS BEHIND BACK 背後換手步 LINK 連結步
4、牛仔舞銀牌套路
BASIC IN FALLAWAY 並退基本步 C.O.P. RIGHT RO LEFT 右至左換向步 C.O.P. LEFT TO RIGHT 左至右換向步 LINK 連結步 WHIP 繞轉步 P.P. WALKS (SLOW) 側行走步(慢) P.P. WALKS (QUICK) 側行走步(快) 3-8 C.O.P. RIGHT TO LEFT 3-8 右至左換向步 2 AMERICAN SPINS 美式旋轉步 C.O.P. LEFT TO RIGHT 左至右換向步 CHANGE OF HANDS BEHIND BACK 背後換手步 C.O.P. LEFT TO RIGHT 左至右換向步 LINK 連結步
5、牛仔舞金牌套路
BASIC IN FALLAWAY 並退基本步 C.O.P. RIGHT RO LEFT 右至左換向步 C.O.P. LEFT TO RIGHT 左至右換向步 LINK 連結步 DOUBLE CROSSWHIP 雙繞轉步 REVERSEWHIP 左繞轉步 P.P. WALKS (SLOW) 側行走步(慢) P.P. WALKS (QUICK) 側行走步(快) 3-8 C.O.P. RIGHT TO LEFT 3-8 右至左換向步 2 AMERICAN SPINS 美式旋轉步 2 STOP & GO 停走步 C.O.P. LEFT TO RIGHT 左至右換向步 CHANGE OF HANDS BEHIND BACK 背後換手步 C.O.P. LEFT TO RIGHT 左至右換向步 LINK 連結步 WHIP 繞轉步

③ 舞蹈教學教案7篇

舞蹈教學教案篇1

設計思路:

冬天到來,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意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集體欣賞、交流、協商,從而形成最佳的編排方案。

本活動集個人表述、小組交流、集體表演等多種形式於一體。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參與創編、表演的積極性,體驗創編的樂趣。活動設計力圖突破學科領域界限,整合語言講述、環境創設、交流互動、動作展現等各種形式,使薯耐整個活動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活動目標:

1、在熟悉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幼兒分組後引導他們大膽創編舞蹈動作,發展創編跡手桐能力。

2、激發幼兒以快樂的心情和同伴協調一致的表演自己創編的集體舞,體驗集體表演的愉悅,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分析:重點:幼兒合作創編舞蹈動作,節奏准確、動作優美協調。

難點:幼兒在表演集體舞時能按隊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活動准備:

1、在活動區投放有關下雪的圖片、頭飾等。

2、在活動室懸掛各色雪花吊飾。

3、事先讓幼兒學會歌曲《小雪花》。

4、音樂磁帶、活動標志小雪花。

活動過程:

1、師生交流對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課題。

2、請幼姿坦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雪花》,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創編舞蹈,並啟發幼兒討論應注意的事項。

3、分組進行編舞,選出幼兒最喜愛的動作進行練習。

4、在幼兒舞蹈當中添加隊形的練習。

5、對創編的舞蹈,鼓勵幼兒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感覺。

6、教師對本節課做出評價。

活動延伸:

啟發幼兒說出如果上台表演應需要什麼物品如:服裝、頭飾等,並鼓勵幼兒進入活動區自行製作。

舞蹈教學教案篇2

教學內容:學習新疆民歌

課型:綜合課

教授班級:七年級(一)班

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道具

教材分析:《青春舞曲》是王洛賓根據維吾爾族民歌創編的歌曲。這首歌的歌詞用富於哲理的生活現實告訴年輕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復返,有些事物卻是一去不復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鳥兒一樣,飛去後即不再回頭。這首歌雖沒有什麼明確的警句格言,但它卻真摯地警示著年輕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時光。這首歌為f小調,4/4拍,單樂段結構後綴補充段。歌曲的旋律採用重復、變化重復及衍化動機的手法寫成。整個歌曲給人以親切、活潑充滿青春活力的感受。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使學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啟發學生珍惜光陰,立志成材。

(二)知識與技能

能夠用輕快活潑的情緒,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積極參與音樂實踐和創造活動。(三)過程與方法;1通過欣賞和學唱歌曲,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風格特點使學生體驗作品中輕快活潑的情緒。 2通過訓練和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受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歌曲情緒與風格特點的體驗和實踐。

教學難點:感受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創造力。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擁有著各具特色,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屬於我國哪個地區的民族文化?

1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課件播放)

2請學生簡介新疆風土人情,教師概括總結(課件展示)3我們本節課要學的就是另外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課件播放)二學唱歌曲

1有感情的朗誦歌詞,注意「字正」「腔圓」。

(1)請一位同學朗讀

(2)請同學門找出沒有實意的歌詞"別的那呦呦",教師講解"襯詞"

(3)全體同學一起朗讀

2教師范唱

提問:老師最後一句唱了幾遍?(兩遍,提醒同學門注意反復記號)

李娟

3學生輕聲跟唱。[要求用一半音量,用"la"來學唱]

4唱譜

(1)跟琴一句句學唱(注意演唱十六分音符時氣息要連貫,有彈性)

(2)跟琴連唱

5加詞唱

6請學生分析歌曲,有感情地演唱

??訓練與表現

1創編新節奏為歌曲伴奏

(1)分四組討論各創編一種4/4拍節奏並表演(可以拍手,跺腳,拍桌子,敲鈴鼓)(2)接龍游戲:每組依次表演(演唱+節奏)2感受新疆舞蹈

(1)請同學說一說都知道那些新疆舞的典型動作

(2)跟老師一同學習新疆舞蹈的典型動作(擺動脖子,繞手,墊步等)(3)跟著>的音樂舞蹈

(四)拓展延伸

1思考:《青春舞曲》這首歌曲揭示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道理?(用一句話或詩詞來概括,如:「青春易逝時光寶貴,」「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等)

2簡介王洛賓及其作品(課件展示)3聆聽>,>(課件播放)4請學生表演>

??小結本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青春舞曲》這首歌曲,也對祖國美麗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希望同學門能喜愛新疆的民歌,熱愛我們的民族,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繼承和發揚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文化,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舞蹈教學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集體舞,感受和表現樂曲輕松、愉快的情緒。

2.藉助簡單的節奏型,嘗試在樂句開始部分做出即興動作。

3.在樂句結束部分准確交換舞伴,享受交換舞伴和與舞伴共舞的快樂。

活動重點:藉助簡單的節奏型,嘗試在樂句開始部分做出即興動作。

活動難點:在樂句結束部分准確交換舞伴,享受交換舞伴和與舞伴共舞的快樂。

活動准備:

1.《田納西搖擺舞》的音樂、ppt,活動前熟悉音樂,了解音樂結構。

2.活動前豐富幼兒游戲經驗:老狼游戲、照鏡子游戲,找朋友游戲。

3.手環兩色,分成兩組。提前了解面向圓上與面向圓心的動作。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玩「老狼游戲」進場,感受音樂簡單的節奏型。

1.教師在前扮演 「老狼」,幼兒在後,感受跑跑停一停的節奏型。

2.完整欣賞音樂,說一說聽到音樂的感受。

二、單圈玩「照鏡子」游戲,了解固定的動作模式

1.玩「照鏡子」游戲,教師提供「拍、拍、扭一扭」的動作模式,讓幼兒模仿。

2.引導幼兒用新動作替換拍手。可以是拍身體其他部位,也可以創編小動物動作或日常生活中的動作。

3.全體幼兒隨音樂玩「照鏡子」游戲,邀請幼兒輪流做領頭人。提出要求:做領頭人的幼兒要提前想好動作,盡量和別人不一樣,還要聽音樂的節奏。

三、雙圈玩「照鏡子」游戲,嘗試兩人配合游戲

1.面對面玩「照鏡子」游戲,請一對幼兒示範,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示範者的動作,發現其特點。做的動作一模一樣,方向也一樣。

2.幼兒分成兩組,面對面玩「照鏡子」游戲,教師檢查幼兒動作。

四、學習交換舞伴

1.聽指令交換舞伴,外圈幼兒不動,里圈幼兒順時針交換舞伴,和新朋友握握手。

2.聽音樂換舞伴,幼兒隨音樂找新朋友。

五、觀看圖譜,清晰音樂結構。

1.出示圖譜,明確各個動作。

2.聽音樂看圖譜,清晰音樂結構與動作。

六、完整聽音樂跳雙圈集體舞

把 「老狼游戲」「照鏡子」「換朋友」三個游戲連起來隨音樂舞蹈。

課後反思:

根據大班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本活動採用各種游戲滿足他們的需求,讓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音樂,並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進行自由表達,在扭扭跳跳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與舞蹈帶來的快樂,幼兒在活動中不僅加深了對音樂的感知也體驗到與同伴一起合作舞蹈的快樂,社會性情感也得到了提升。

活動開始階段以「老狼」游戲入場,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同時也讓孩子們初步感知了音樂的節奏型。隨後的「照鏡子」游戲,本著幼兒主體的原則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自主創編表達,幼兒的表演慾望較高積極性很強,在其中鼓勵幼兒有不一樣的想法,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隨後的「換朋友」採用外圈不動里圈動的形式,幼兒很快就理解並且做到,換朋友的難點迎刃而解。

不足:

在感受音樂中可請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示一下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進一步加深孩子對音樂的理解。在活動中個別幼兒不卡節奏有點跟不上活動進度,後期會進一步提醒與引導幼兒,相信幼兒會表現的越來越好。

舞蹈教學教案篇4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觀察、體驗、探究、合作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的學練為主旨,重點體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興趣性、探究性和特色性、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突出合作學習、在學練中為每位學生提供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位學生在學練中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愉悅感。

二、教材內容

1、民族傳統體育:竹竿舞

2、現代舞:街舞

三、教學對象:

水平四(八年級)

四、教材分析

依據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充分利用和開發寶貴的民族民間體育類項目資源,民族民間體育教學模塊的教學要求,結合雲南少數民族比較多的特點,選擇黎、(苗)族竹竿舞健身舞蹈作為主要學習內容。在以往教學基礎上,發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同時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靈敏性。

本課通過竹竿舞基本動作教學,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編能力。教材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選定,突出了八年級學生的體育健康目標要求,符合本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兩種地域性民族運動項目的技能技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竹竿舞基本節奏學習

2、教學難點:竹竿與跳桿的協調配合

六、學情分析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文化源遠流長,雲南省是少數民族比較集中的地區,學生應適當學習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發揚本地文化。本課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學生,學習水平在水平四。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初步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等能力,通過多年的體育課訓練,身體鍛煉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運動能力。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科學學習民族文化、以及創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

七、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竹竿舞的學習,增強學生民族傳統體育知識,拓寬視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動作。

2、技能目標:學生通過學習竹竿舞的基本動作,掌握竹竿舞的動作要領,發展學生合作創編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參與民族傳統體育積極性和創造性,體會民族傳統體育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

八、教學設想

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學生可以盡情地表現自己,展現自己。教師只是提出一些基本的活動要求,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動作,掌握技術,教師只起到組織引導作用。這些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體育實踐能力,又使學生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全課教學的內容及手段採用循序漸進,整體、個人和小組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互評與自評,既引起學生興趣又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全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而以服務練習與教學目標,力求合理,緊湊,流暢,新穎。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

九、學法指導

(一)教學方法

採用指導法、激勵法、合作法、 嘗試法、 體驗法、 討論法和互評法。

(二)學法設計:

1、鼓勵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的能力。

2、加強對學生技能動作的指導,提倡小組合作學習。

3、發揮體育骨乾的作用,加強協作能力的培養,增強競爭意識。

十、教學流程

本課採用「導入---嘗試---比較---討論---創造---練習---展示--評價---鞏固」的學練流程,同時滲透德育內容,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的方法。在體驗、實踐、演示、分析比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積極參與到民族傳統體育的學習當中。

十一、教學過程

(一)收心引趣

課堂常規,提出「雲南省有多少個少數民族」 「同學們了解的少數民族健身和娛樂項目有哪些」的問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

(二)愉悅身心

結合黎、(苗)族舞蹈《竹竿舞》進行拉伸操幫助學生活動身體各關節,預防傷病的發生。

(三)合作學習,掌握技能

1、教師講解示範竹竿舞基本動作要領,學生跟隨學習。

2、學生分小組進行竹竿舞基本動作的練習和串連。

3、學生進行小組展示和評價。

4、游戲:喊數抱團游戲。

提高學生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活躍課堂氣氛,培養集體榮譽感。

(四)陶冶情操,整理與評價

1、背景音樂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身心的調整與放鬆。

2、課堂小結,師生互動,學生和教師共同評價總結本節課學練情況。

3、收拾器材。

十二、學生身心狀態預計

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為:55--65%,練習強度為中等強度。

十三、課堂情感氛圍

1、激發興趣;

2、積極思維;

3、協作互助;

4、守紀、緊張、奮進、活潑。

十四、場地器材設計

1、音箱一個

2、籃球場一塊

3、竹竿20根

民族傳統體育課

教學內容

1、竹竿舞 2、街舞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竹竿舞的學習,增強學生民族傳統體育知識,拓寬視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動作。

2、技能目標:學生通過學習竹竿舞的基本動作,掌握竹竿舞的動作要領,發展學生合作創編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參與民族傳統體育積極性和創造性,體會民族傳統體育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團 結協作意識,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竹竿舞基本節奏學習

2、教學難點:竹竿與跳桿的協調配合

場地器材1、籃球場

2、音響設備

教學

步驟時間教學內容

預設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次數強度

收心引趣2分鍾

一、課堂常規

目標:學生精力集中,

提高學習興趣

1、師生問好

2、通過提問與學生交流,導入課的教學目標、內容。

3、安排見習生

1、學生成四列橫隊集合,動作快、齊、靜。

2、積極回答問題,認真聽取教師講解本節課教學目標、主要內容。

愉悅身心4分鍾

1、喊數抱團

目標:學生充分熱身,

對本節課學習產生興趣,期待學習

2、徒手操練習

1、示範領做

1、集中注意力練習。

2、充分活動開身體各 關節,以更好的預防傷病。

教學步驟

教學內容

預設目標: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

興趣培養6分鍾

一、街舞

目標:通過街舞練習,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強學生的集體感。

1、組織

2、播放音樂

1、集中注意力練習。

2、享受街舞帶來的快樂。

1、步法練習

2、敲竹竿練習

3、步法和竹竿結合

4、音樂配合完整跳好竹竿舞

1、教師示範動作練習

2、指揮學生練習,監督指導,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做的好的語言鼓勵,充分調動學生在練習中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3、及時點評,表揚優秀。

4、和學生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和學生互動,有活力、有激情。

1、注意力集中,積極參與到練習中去,認真練習團結協作。

2、認真聽老師點評。

3、積極參與練習,樂意接受教師指導。

4、主動展示,認真聽教師的點評,學會自評、互評。

5、和老師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團結協作、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舞蹈教學教案篇5

課題:基本功訓練

教學目標:從整體上訓練學生,克服身體的自然狀態,獲得正確的直立感,發

展舞蹈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節奏感,訓練學生動作時所需的軟

度、力度、開度。

教學重點、難點:要注意教學方法,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拉傷韌帶,還要

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方法練習,錯誤的方法會讓訓練適得其反。

教具准備:音樂播放器,音響 把乾等;

教學內容:

一、介紹舞蹈基本功的作用:

1、通過練習可達到身體的直立感和穩定性,以及較准確地移動重心的能力。

2、開發智力,表現美。學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種舞蹈動作技巧,這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她們掌握的不應是僵死的形體動作,而應該是滲透充滿了情感和想像的舞蹈藝術語匯,也就是不能死學,學死。在基本功訓練的基礎上,要發展形象思維,自由地、創造性地組合表演動作,直至能較成功地創編舞蹈、舞蹈律動和游戲作品。

二、教學生練習一些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1、素質訓練:素質訓練是對初學舞蹈的學生身體各部位的作用。剛開始學習舞蹈的學生,對舞蹈的接觸不同,在理解與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樣,身體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差異。素質訓練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自然條件的差異,縮短學生身體素質和專業需要的距離。

2、形體訓練:形體練習即塑造身體的體態姿勢,使身體各部位達到柔韌性、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使整個動作更具美感。形體練習是構成舞蹈語匯的基本條件,是推向舞蹈藝術的必經之路。

3、技巧訓練:學生在有一定的身體素質能力基礎上,進行技巧訓練。技巧有一定的難度,是技巧性很強且富有表現力的舞蹈動作,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的能力、條件、特長來「因材施教」。訓練中,以單一項目反復練習為主,力求達到穩、准、動作流暢的標准。

4、舞姿訓練:舞姿即身體的基本姿勢形態。舞姿講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體軀干、腿部、手臂、頭和眼睛的協調性而完成。

三、把一套完整的訓練方法教給學生。

教學方法:示範法,講述法和手把手的教育法來完成教學。

教學過程:

1, 向學生介紹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它是學好舞蹈的基石。 2, 向學生介紹舞蹈基本功在舞蹈中的作用。

3, 示範練習基本功的方法。

4, 讓學生模仿,我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加以指點和糾正。

5, 讓學生互相幫助來完成軟開拉伸動作,同時配上抒情的音樂讓

學生放鬆緊張的身體。

6, 由我帶領學生做一些放鬆運動。

舞蹈教學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歡樂,體驗與朋友一起跳舞的愉快情緒。

2、能根據歌詞自編動作,並初步學會跳邀請舞。

活動准備

1、歌曲錄音

2、熟悉歌曲,初步會唱。

3、場地准備一個大圓圈。

活動過程

1、熟悉歌曲,演唱歌曲。(幼兒能夠熟悉歌曲的曲調,會唱歌曲,理解歌詞的含義。為幼兒創編動作作準備。)

2、啟發幼兒創編動作,並在此基礎上集體討論,確定邀請舞的動作。(從幼兒創編的動作中選取優美的動作作為集體舞但是動作,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指導幼兒隨音樂邊唱歌邊練習表演,要求動作合拍、優美。(給幼兒充分的時間感受動作,學習動作,為集體邀請舞做好准備。)

4、指導幼兒學習跳邀請舞。(重點引導幼兒分清樂句,找准音樂的最後一拍。)

游戲可以反復多次,開始的時候每做一次教師給予評價,糾正幼兒存在的問題。幼兒熟悉舞蹈以後,可以連續進行。教師參與游戲,增加游戲的歡樂氣氛。

延伸:此游戲可以在日常活動中進行,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和同伴、老師一起游戲。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可前已經聽賞多次,對歌曲的旋律、節奏已經比較熟悉了,所以小朋友在學習歌曲的時候是很順利的。在進行舞蹈動作探索的時候,小朋友也能根據已有經驗積極進行嘗試。在活動中,很多小朋友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前奏結束,朋友還沒有找好,慢了哪怕是一小會兒就影響了下面的整套動作,因為音樂很快,除非跳掉動作才能趕上。但是小朋友都只會按部就班地一個一個動作進行下去。所以活動中最主要的還是聽辯前奏,因為前奏部分是小朋友找朋友的部分,前奏結束,小朋友必須已經找到朋友。歌曲開始就已經要開始邀請了。

舞蹈教學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向解放軍叔叔學習的願望。

2.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形象,感知歌曲雄壯有力。

3.啟發幼兒創造性模仿「吹喇叭」「打鼓」「打槍」「開炮」等動作,並情緒飽滿、動作有力、合音樂節拍。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在感知歌曲的基礎上創編「吹喇叭」「打鼓」「打槍」「開炮」等動作。

2.鼓勵幼兒情緒飽滿、動作有力、合音樂節拍地表現「小兵」形象。

活動准備:

1.精神准備:初步欣賞和感知歌曲。

2.物質准備:小椅子有間隔的擺放、紅色五角星頭飾若干、圖譜、解放軍圖片或錄像課件、錄音機/帶。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向解放軍叔叔學習的願望並引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帶領幼兒頭戴「軍帽」隨音樂有節奏地拍手進入活動場地。

2.出示圖片或錄像課件,提問:這是誰?解放軍叔叔有什麼本領?他們在打敵人時表現得怎樣?你們想不想當小兵一起學習解放軍叔叔?教師當指揮員發出口令:請小兵們起立、稍息、立正、敬禮、禮畢;全體自豪地說:「我是小兵」。

3.導語:小兵要練什麽本領呢?請聽歌曲《這是小兵》。

二、傾聽音樂、熟悉旋律,感知歌曲雄壯有力的情緒

1.在教師適當的體態和面部表情感染下,安靜的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情緒。

2.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及動作節奏。

3.隨音樂合拍有力的拍手,進一步感受歌曲雄壯有力的情緒。

三、啟發幼兒創造性的模仿「吹喇叭」「打鼓」「打槍」「開炮」等動作,配合音樂節拍,動作有力、情緒飽滿。

1.啟發提問,引導幼兒逐句創編並從跟隨教師唱歌詞練習每個創編動作,逐步過渡到隨音樂合拍地做動作。

2.隨音樂節拍,教師帶領幼兒動作有力、精神抖擻的完整表現舞蹈。

3.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練」,引導幼兒相互評價。

四、教師小結。

教師:小兵還有什麼本領呢?用什麼動作表現?走,咱一起到操場上練練吧!隨音樂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繼續創編小兵練本領的動作。

熱點內容
MIMK-116 發布:2024-06-26 17:17:45 瀏覽:538
寶寶歷險記中文版 發布:2024-06-26 17:10:54 瀏覽:400
中英雙語字幕電影資源 發布:2024-06-26 17:08:50 瀏覽:569
中文字幕經典片 發布:2024-06-26 16:52:16 瀏覽:288
老師絲襪美腿 發布:2024-06-26 16:47:16 瀏覽:840
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女主名字 發布:2024-06-26 16:44:31 瀏覽:685
有大白狼的電影動漫 發布:2024-06-26 16:37:57 瀏覽:812
驚險電影(小說,戲劇)的英文 發布:2024-06-26 16:22:01 瀏覽:231
韓國電影女方是開美容院的 發布:2024-06-26 16:18:11 瀏覽:397
。日本大片免費看 發布:2024-06-26 16:10:51 瀏覽: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