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輔助教學
如何制定相應的 初一語文下冊 教學 工作計劃 呢?我們都知道 七年級下冊語文在 語文學習 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初一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5篇_初一教學工作計劃 範文 大全,希望對你有用!
↓▼↓更多「初 一教學工作計 劃」相關文 章推薦↓▼↓
★ 初一語文教學計劃範文模板
★ 七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 初一年級語文教師教學計劃
★ 初一語文下學期教學計劃
★ 初一語文學科教學計劃
初一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一:
為了有效地搞好語文教學工作,學期初始本人認真分析教材,積極了解學情,結合實際情況特製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實踐發展觀為宗旨,踏實敬業。以新課程標准為語文教學理念依據,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有效貫徹實踐相關思想理念。以學科說明為導向,把握語文教學動態,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保證方向性的正確。以語文課本為主要參考,精講課內經典 文章 ,以課外閱讀為輔,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在語文教學工作中體現大語文的理念,體現語言文字的基本功能。
二、基本情況
1、學生分析。
成績狀況。根據上學期期末考試情況分析,學生的語文水平參差不齊。優等生,中等生的比例小的可憐,差生所佔比例較大。分析其原因,語文能力水平較低。考試中,部分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得分較差,閱讀及寫作得分更少,這是導致語文成績差的主要原因。
思想狀況。據了解,學生對中學生活充滿希望,他們期待有一個美好的中學生活,也希望在中學學到更多的知識。一少部分學生思想積極, 學習態度 端正。但也有一大部分學生成績極差,抱著隨大流混天過的思想。
能力狀況。據了解,大部分學生不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語文能力也較差。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很大力度的監督。學習比較盲目,目標性不強。學習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意識不強。基礎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尤其貧乏,知識面窄。
2、教材分析及目標。
(1)教材分析
七年級下冊語文在語文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銜接小學語文的相關字詞和 語文知識 ,承啟中學語文的相關內容。七年級下冊語文還需繼續抓字詞的擴大鞏固學習,拓展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賞讀,同時作為中學課程,還設置了表達生活的寫作和綜合活動、口語實踐。七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材設置考慮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所選課文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和思維或想像。
本冊教材側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如字詞, 句子 的理解,文段的賞析課文的整體感知。寫作實踐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本學期側重繼續培養學生 記敘文 寫作能力。拓展鏈接開闊學生視野,營造大語文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對語文及文學的興趣,對生活的熱愛及對人生、社會的認識能力。
(2)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目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 文化 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識和能力目標: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
過程和 方法 目標:了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 措施
1、做好開學初的扭轉工作,繼續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2、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3、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4、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5、實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寫的 作文 教學,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6、優化作業管理,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7、實行培優輔差,面向全體學生。
8、利用競賽法等多種多樣的 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9、讓優生幫差生,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
10、課前一分鍾演講,包括 自我介紹 ,新聞消息,小 故事 , 成語 解說等,鍛煉表達能力
11、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
12、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13、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14、開展網路輔助教學。對家庭有條件的同學鼓勵和指導他們利用語文 教育 網多學習一些課外閱讀, 優秀作文 和作文技巧等。
四、培優輔差計劃
主要措施:
1.培優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
2.課堂上有意識給他們製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差生吃得好。
3.課外輔導,利用晚修,文體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4.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差生,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5.對於差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復,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
6.優生要鼓勵他們多做創新的事情,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多下功夫。
五、教學進度:
第二周 3.1--3.7
從百草園到百味書屋 魯迅
爸爸的花兒落了 林海音
第三周 3.8--3.14
丑小鴨 安徒生
詩兩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普希金
未選擇的路 弗羅斯特
第四周 3.15--3.21
傷仲永 王安石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成長的煩惱
第五周 3.22--3.28
黃河頌 光未然
最後一課 都德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李大釗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第六周 3.29--4.4
木蘭詩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黃河,母親河 鄧稼先 鄧稼先
第七周 4.5--4.11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臧克家
音樂巨人貝多芬 何為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第八周 4.12--4.18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綜合性學習:
我也追「星」
社戲 魯迅
第九周 4.19~4.25
安塞腰鼓 劉成章
竹影 豐子愷
觀舞記 冰心
第十周 4.26-- 5.2
口技 林嗣環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戲曲大舞台
第十一周 5.3--5.9
偉大的悲劇 茨威格
在沙漠中心
登上地球之巔 郭超人
第十二周 5.10--5.16
真正的英雄 里根
短文兩篇
共工怒觸不周山 《淮南子》
誇父逐日 《列子》
第十三周 5.17--5.23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漫話探險
貓 鄭振鐸
斑羚飛渡 沈石溪
華南虎 牛漢
馬 布封
第十四周 5.24--5.30
狼 蒲松齡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馬的世界
5.24. --6.30
期末復習
迎接期末考試
六、本學期教研課題《 如何讓學生走進名著》
1、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
2、統籌安排、精心測算、安排時間
3、精選作品、明確目標、組織活動、激發興趣
七、本計劃應達到的目標
通過分析發現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穩定學生的學習情緒,逐步提高差生成績。為了實現計劃,我在繼續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時,還應加強對課改的學習與研究,在把握好教學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對教與學作出相應的調整,使學生在語文方面不同層次的有所發展。
初一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根據語文學科的具體特點,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為目標,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品味。堅持以學生為本,務實教學,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跨世紀的合格人才。
二、學生基本情況:
本人任教初一(1)班語文教學工作。本班有學生42人,男25人,女17人。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發現本班的學生在語文學習能力方面參差不齊,整體上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語文基礎明顯薄弱。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多數學生的學學習慣漸漸養成,但有部分後進生問題仍很嚴重。特別是閱讀和寫作方面,學生只會理解簡單的文章,較長的文章就無從下手,寫作能力也較薄弱,以後教學中有待加強。 三、本期目標
1、考試成績能排到級部前兩名。
2、提高優秀率和及格率。
3、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4、重點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四、工作措施
1、鑽研教材,詳寫教案,備好每節課。加強集體備課,盡量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測試、統一作業。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利用集體的力量。
2、及時寫好教學 反思 , 總結 教學過程中的得失。主要從學生角度、從發展角度、從個性角度思考題,以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
3、多聽課,吸收好的教學 經驗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邀請老教師聽課,虛心接受老教師的意見,及時加以改正。
4、精心設計作業,力求緊扣教材,訓練目標明確,並及時做好檢查、批改等落實工作。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5、繼續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工作。基礎知識做到逐個過關,每課過關,單元過關。特別是中下游的學生,要加大對他們的檢查力度,一定要保證他們的基礎知識能牢固掌握。
6、設立班級作文角,每次批改完作文後,除了表揚一批寫的好的作文並作講評以外,並從中選取兩篇以上的最有文採的作文張貼在班級的作文角上,供同學交流學習。
7、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內容加強引導學生分析品位文章語言,教授學生分析文章語言的角度和方法,訓練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培養學生領悟文章中心的能力,提高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
8、養成學生 課前預習 的習慣。不但老師要備課,學生也要「備課」,讓學生做好每節課的預習工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節約課堂上的寶貴時間。
9、重視書寫,規范書寫。我要求學生利用好中午的練字時間,每天堅持練30字。每周評選寫得最好的幾位同學的作品進行展示。
10、從基礎抓起,加強積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寫作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任務,要先從基礎學起,教會學生遣詞 造句 ,積累詞句,並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留意身邊的事物,發現良好的素材並積累下來,為寫作打下基礎。堅持閱讀,每天都要做積累,字數不限,有時間百八十個字,時間少二三十個字都可以。每周要有一篇完整的周記,字數六百字左右。並且所有的積累以及周記都要寫上日期。隔周的星期五組織一堂語文閱讀課,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文學積累。
11、充分利用好各種語文報、輔導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2、面向全體學生,實行培優輔差。培優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 課堂上有意識給他們製造機會,讓優生和差生都能得到鍛煉。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差生,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要鼓勵優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多下功夫。
13、開展小組學習競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14、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由於自己參加工作的時間短,授課時間不是很長,因此對整個教學工作的把握不是很到位,教學設計不是很和諧,在設計問題時考慮不周,因此在本學期中我要充分的鍛煉自己,積極參與教研組活動,虛心向其他老師學習,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我想如果給我足夠的時間我會做的更好。
初一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三: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2)班的語文教學工作,為了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更大的發揮語文教學的職能作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特製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情分析
所教班級七年級(2)班63人,這個班級的學生語文基礎較差。一部分學生靈活一些,男女生的學習態度有很大差別。大多數女生勤奮,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但男生的學習態度較差,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個別甚至不學。學生智力水平較低,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偏低。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下冊按照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版塊組織單元。全冊書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仍舊包括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兩個部分。
本冊書中的六個單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內容:成長、祖國、名人、文化、探險、動物。
三、教學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我校的實際,本學期擬採用以下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根據當前社會形勢,推行語文素質教育。
5、實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寫的作文教學,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6、優化作業管理,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7、實行培優輔差,面向全體學生。
8、加強學生的閱讀量,培養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四、教學進度表
第一周 從百草園到百味書屋(4)爸爸的花兒落了(3) 第二周 丑小鴨(2)詩兩首(2)傷仲永
第三周 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
第四周 黃河頌(3)最後一課(4)
第五周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2)土地的誓言(2)木蘭詩
(3)
第六周 綜合性學習:(2)鄧嫁先(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2) 第七周 音樂巨人貝多芬(2)福樓拜家的星期天(2)孫權勸學
(3)
第八周 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3)復習(4)
第九周 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 評講試卷(自修)社戲(4)安塞腰鼓(3) 第十二周 竹影(2)觀舞記(2)口技(3)
第十三周 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台(3)偉大的悲劇(4) 第十四周 荒島餘生(4)登上地球之巔(3)
第十五周 真正的英雄(2)短文兩篇(3)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
(2)
第十六周 珍珠鳥(3)斑羚飛渡(4)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華南虎(2)馬(2)狼(3) 綜合性學習:馬的世界(3)作文講座(4) 期末復習
初一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四:
為了在本學期中使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結合利津縣教育局教研室要求,結合陳庄鎮中心小學《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以及省級課題《農村小學生態 高效課堂 教學研究》,結合上學年存在的問題,特製定本學期的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以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制定計劃如下:
一、語文方面的特點計劃:
第一、晨誦:
在誦讀鎮教研室規定的誦讀篇目的基礎上,補充適合年齡階段的古詩、詞,《三字經》《千字文》等。
措施 :
1、各班語文教師布置,每次有一位學生作為領誦人。提前一天晚上進行誦讀,早晨誦讀時間進行領誦。
2、晨誦課,教師不能到教師上課,可以監督指導。
3、第二周——第九周,誦讀鎮教研室提供的誦讀材料。
4、第十周——第十六周,誦讀補充內容。
5、學期末,根據誦讀內容進行普測或抽測。
二、開展學生大量閱讀,積極推進書香校園建設。
開展教師引導下的學生大量實效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1、教師要推薦好的書目,教師在課堂上讀一部分這本書和簡單介紹。(各備課組進行篩選,教師要充分閱讀這些童書。)各年級備課組推薦書目:
一年級《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猜猜我有多愛你》《木偶奇遇記》
二年級《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三年級《綠野仙蹤》《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彼得?潘》《中國神話 傳說 》
四年級《時代廣場的蟋蟀》《木偶的森林》《特別的女生薩哈拉》《西遊記》
五年級《草房子》《夏洛的網》《湯姆?索耶歷險記》《水滸傳》
2、學生的閱讀要在教師的推薦和引導下進行,閱讀要思考,教師加強表揚和展示力度,使學生由對閱讀的 興趣 愛好 轉變成酷愛閱讀,提高能力。
3、學生讀書時候前,教師要提出討論的問題,讓學生在家裡和家長讀書時候討論,在午讀時間思考。教師利用自習課等課時給學生討論展示的機會。
4、建設圖書角,書目達到學生數的60本左右,每月換一次。各班制定圖書借閱制度,並付諸實施(不交 作文選 )。
5、開放圖書室,學生可以到圖書室借閱圖書進行閱讀,教師可以到圖書閱覽室去上閱讀課。
6、每天晚上,學生有20分鍾的自主閱讀時間。教師要引導家長參與親子閱讀。
7、在學校里,學生在自習課上、下午早到校時間進行自能閱讀。
8、實施「閱讀考級」制度。學期末,根據本學期的,各年級組對學生進行閱讀考級。級別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級。學生每一級都有不容的閱讀書目和閱讀量。
三、語文教研活動。
教研培訓扎實有效,教研專題性強,深入研究。
加強學習和集體備課,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加強校本教研活動,本學期語文教研活動重在圍繞《農村小學生態高校課堂教學實踐探索》,研究操作方法。
1、加強集體備課的實效性,校本教參的編寫和交流力度。注重集體備課前的教師自己鑽研教材,個人備課。集體備課(校本教參)群策群力,使其成為教師教學的憑借、資料指導性材料,切實為課堂教學定好目標和內容。
2、聽省優質課錄像,學習山東省優質課標准,每月聽課六節,每次教研活動聽課1節,平時教師分散聽課1節。每月寫出聽課 反思 ,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本學期20節全部聽完。
3、教研活動時間,從「生態」「高效」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和交流,針對學校各班級存在的實際問題,討論解決方法。進一步研究《農村小學生態高校課堂教學實踐探索》從哪些方面進行操作,怎樣去操作。
四、下午練字十分鍾。
每周周二、周四兩次的午練,用10分鍾的時間進行寫字練習,可以臨帖和描紅。為學生:能寫好一筆端正、整潔的中國字。
具體措施:
1、利用每 天下 午預備鈴前的10分鍾,學校統一放上音樂,各班到校的學生進行練字,可以是字帖,但不能為了抄寫課本的生字,和課文。
2、各班語文老師可以進行字形的指導,嚴格要求學生,不準上課,做作業。
3、學校統一檢查,對不練字、紀律亂的班級進行 通報 ,同時 通知 語文老師。
4、糾正錯誤的坐姿和握筆姿勢,三四五年級用鋼筆,一二年級用鉛筆。
五、加強「海量閱讀」實驗班的管理和指導。
1、學期初制定班級閱讀工作計劃(申請項目書)。
2、學期中進行一次階段工作匯報。學期末進行學期工作匯報課或者作品展示。
3、校長、副校長、 學科 組不定期給予檢查指導,對出現的問題給予糾正。
六、具體安排
9月份:
1、制定學科計劃
2、落實語文校本教參的編寫工作
3、學生糾錯本的建立和使用活動開展
4、學生課外閱讀書目各年級確定
5、學生閱讀考級活動啟動
7、晨誦、午讀、午練活動啟動
8、聽山東省小 學語文 優質課活動6節聽課反思交流
9、平時公開課活動
10、教研活動:學習《校本教參》編寫要求、生態有效課堂基本要求、編寫一二單元校本教參(集體備課);討論確定《課外閱讀考級制度》;聽山東省小學語文優質課活動2節。
10月份:
1、語文校本教參兩單元編寫調查反饋
2、學生糾錯本使用情況調查
3、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
4、平時公開課活動
5、教研活動:編寫五六單元校本教參。(集體備課);聽山東省小學語文優質課活動6節;聽課反思交流。 常規檢查 反饋;學生課外閱讀情況通報、交流。
11月份
1、期中考試
2、語文校本教參檢查反饋
3、語文作業、實踐作業展評活動。
4、晨誦、午讀活動階段總結。
5、教研活動:編寫五六單元校本教參。(集體備課)聽山東省小學語文優質課活動2節,聽課後反思交流;常規檢查反饋;
12月份
1、學生閱讀考級活動各班自己進行,學校表彰
2、語文寫字、口語、朗讀、聽力學科素質測評。
3、教研活動:編寫五六單元校本教參。(集體備課)聽山東省小學語文優質課活動2節,聽課後反思交流;常規檢查反饋;
20__年1月份
1、期末復習
2、整理資料,教研總結。
初一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五:
這是一個學期的開始,本學期我繼續擔任 一年級語文 教學工作,我將本著「學生是 語文學習 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新課程理念展開各項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 指導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蘇教版小學低年級教材生字量大,集中識字性較強,這就有待任課教師採用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讓學生主動學習。我打算運用以下幾種方法開展本學期的識字教學。
1. 用會意、形聲法分析合體字。利用字型規律、造字特點識字,學生就會用這種方法識記很多同類型的生字。學習會意字,教師只教給方法,讓學生 自學 掌握。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了主人翁感,學生在課堂上才會學得主動,學得輕松,效果必然會很很好。
2. 用熟字換、加偏旁法識字。將熟字與所學生字聯系起來,利用熟字學生字,既 復習 了熟字,又學習了生字,既找到了它們的聯系,又區分了它們之間的不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 重積累,抓閱讀背誦
朗讀能力是學習語文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是一項重要的閱讀基本功。現在我們所使用的蘇教版教材所選課文內容豐富,生動活潑,富有 兒童 情趣。課文語言規范,易讀易背,易於進行復述和說話訓練。古今許多 教育 實踐早已證明「熟讀成誦」是學習漢語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本學期我要樹立以讀為主,強化積累的教學思想,以「初讀質疑—再讀理解—精讀品味—熟讀成誦」為基本思路設計教學程序,選擇 教學方法 。
三、 重能力,抓「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是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全部的語言應用才能,是雙向甚至多向的。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不僅僅要憑借教材,還要鼓勵學生主動談話、提問和參與討論,充分體現出「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特點」,更重要的是要擴大實踐面,把「口語交際」 拓展 到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本學期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可設計去「百貨商店買東西」的情境,還可模仿電視節目形式舉辦「實話實說」、「焦點訪談」等節目,討論學生最關心的 熱點 問題,讓學生的個性和 思維能力 得到快速發展以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
四、 讓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張揚個性,探究發現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是新課程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的實質、核心。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在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究,去發現,去嘗試,去成長。讀中探究;議中探究;匯報中探究。這樣的安排,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同時又發揮了群體的功能,又提高了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上是我在本學期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打算,我將盡職盡責,以人為本,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初一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5篇相關文章:
★ 2020初一語文教學工作計劃5篇
★ 初一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3篇
★ 七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5篇合集
★ 初一語文下學期教學計劃
★ 2020初一語文老師的工作計劃5篇
★ 初一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例文五篇
★ 初一語文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 初一語文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 2020七年級下學期語文老師工作計劃5篇
★ 2020初一語文教師的工作計劃範文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2. 北洛中學的學校規模
由於學生的增長,2001年8月,琉璃河鎮黨委、鎮政府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區教委、鎮黨委、鎮政府投資興建北洛中學教學樓。按市頒布的較高標准設計,投資600多萬元,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綜合教學樓。2002年8月開始使用,樓內設有物理、化學、生物、美術、音樂、勞技、計算機等各種專用教室,還有能容納300多名學生的階梯教室。
「校校通」工程竣工之後,可與世界教育資源共享,方便了資料的查找,極大的輔助了教學。鮮花、綠草、樹木與橘紅色的教學樓交相輝映,籃球場、足球場與乒乓球檯布置有序,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2003年8月李庄中學、北洛中學兩校合並,每個辦公室配置了現代化的辦公設備,裝有電腦,每個年級分別設有多媒體教室,初三各班配備了實物投影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
北洛中學佔地面積總數為16860平方米,其中操場面積7200平方米,綠化面積3308平方米。
北洛中學建築面積總數為6995平方米,92間。其中普通教室1724平方米,18間;專用教室861平方米,11間;實驗室660平方米,3間;辦公室1274平方米,18間;生活用房2225平方米,32間;食堂251平方米,10間。
3. 洛克的教育作用觀和教育目的觀
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世紀英國唯物主義經驗論的巨子,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洛克出身於一個鄉村律師家庭,父親信奉清教,曾站在國會軍方面參加過英國內戰。洛克幼時受過嚴格的家庭教育,1646年入威士敏斯特中學受古典主義教育,1652年進入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學習,1656年畢業後留校。曾先後擔任希臘文、修辭學和倫理學等科目的教師。1665年,洛克離開牛津大學,被任命為英駐德公使館秘書,翌年歸國,結識了艾希利勛爵(即後來的莎夫茨伯利伯爵),擔任他的秘書兼家庭教師和醫師。
洛克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終結時期的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在1688年以後發表的。如其政治學巨著《政府論》和關於宗教信仰的著作《論宗教寬容的書信》發表於1689年,而哲學名著《人類理解論》則是在1690年出版的。這些著作都是論證1688年階級妥協,為君主立憲製作辯護的。因而,恩格斯曾說:洛克「是1688年階級妥協的產兒」(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85頁)。洛克思想中的這個基本特點,在其教育思想中也表現得極為明顯。
在知識和觀念的起源問題上,洛克反對天賦觀念論,指出,人之初生,心靈猶如「一張白紙,上面沒有任何記號,沒有任何觀念」(洛克:《人類理解論》,《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第240頁)。觀念既非生來俱有,那麼心靈是怎樣獲得那麼多觀念的呢?洛克說:「我用一句話來答復這個問題,是從經驗得來的。」(洛克:《人類理解論》,《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第240頁)他斷定「凡是存在理性中的,都已先存在於感覺中」 (洛克:《人類理解論》,《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第240頁),一切知識都導源於感覺。
洛克把人們的全部觀念歸之於憑借感覺經驗得來,這無疑是唯物主義的。但他並沒有把它貫徹到底。他認為,人的觀念除來源於感覺,即外部經驗外,還來自於諸如知覺、思維、懷疑、信仰、推論、認識、意願等心理活動,即內部經驗。他說:「我們的心理活動是觀念的另一個來源……當這些心理活動為靈魂反省和審查時,便供給理解以另一套觀念;這一套觀念是不能從外物取得的」(張煥庭主編:《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第56頁)。洛克不理解心理活動也是離不開感覺經驗的,不認識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內在聯系,從而把內部經驗作為與外部經驗並列的認識來源,這就陷入「二重經驗論」,保留了唯心論的成分。
洛克在認識論上的不徹底性,還表現在他對上帝的看法上。他否認上帝的觀念是天賦的,用幼兒沒有上帝觀念,許多無神論者根本否認上帝的存在,不少民族不知上帝為何物等事例加以論證。但他並不是無神論者,仍然承認上帝的存在,認為對世界事物的認識和理解,除了人們的心智能力外,「我們對於其他精神的最明白和最大的發現都是上天以默示的方法給予我們的」(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版,第111頁),把「神啟」也看作認識的來源,這顯然是唯心的。
洛克的紳士教育是有其淵源的,文藝復興時期發端於義大利的人文主義教育,雖仍帶有貴族色彩,但它注重健康體魄的鍛煉、舉止儀態的修養、實用知識的掌握,這種德智體並重,造就身心和諧發展的人的新教育,較之中世紀培養出世僧侶和封建貴族的舊教育前進了一大步。因而它伴隨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的普遍興起,迅速傳播到其他國家並得到進一步發展。 《教育漫話》原為洛克與其友人愛德華·葛拉克討論教育問題的通信,1688年後,為了幫助英國上流社會家庭用「最容易」、「最簡捷」的方法培養青年紳士,洛克把信札加以編輯,於1693年公開發表,成為一本教育專著。
洛克從唯物主義經驗論出發,高度評價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他把兒童天性喻為沒有痕跡的白板或柔軟的蠟塊,可以任人隨心所欲地塗寫或塑造。在他看來,一個人所以成為這樣或那樣,決不是先天秉賦所決定的,而是後天教育的結果。他說:「憑著天賦的才力」和體質「做出偉大的事業」的人,或許會有,但為數極少。從現實生活看,在人的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教育:「我敢說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4頁)。
洛克關於人之千差萬別取決於教育的論斷,顯然過高估計了教育的作用,沒有認識到遺傳、教育、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相互作用的辯證關系。但是他反對天賦觀念,強調人不是生來就有優劣之分,而是受教育後才有好壞之別,這一思想在當時是進步的,它沉重地打擊了封建貴族為維護等級差別而鼓吹的遺傳決定論,為資產階級要求政治平等、教育民主提供了理論根據。此外,它對18世紀的法國唯物思想家也發生了深刻影響,成為愛爾維修的教育萬能論的思想淵源。
洛克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紳士。他說:「紳士需要的是實行家的知識,合乎他的地位的舉止,同時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為國內著名的和有益國家的一個人物」(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78頁)。他既要有健壯的身體,又要有「德行、智慧、禮儀和學問」。實際上,就是具有清晰的理智和堅強的意志,掌握經營工商業的知識與技能,儀態高雅,舉止適度,通曉世故人情,善於處理公私事務,勤奮勇敢,既能滿足個人幸福生活需要,又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的資產階級事業家。這個教育目的反映出英國資產階級新貴族培養新人的理想,與封建教育培養目標相比是進步的。但洛克的教育目的仍然保有封建貴族精神面貌的殘跡,表現了他的妥協性。
洛克認為,紳士的培養決不能通過學校教育。因為第一,當時上層子弟進的文法學校是古典主義的,青年紳士「只能學得一點點希臘文和拉丁文」,不能學到治事處世的膽識與方法;第二,學校里的學生良莠不齊,成分復雜,讓小紳士和那些沒有教養的孩子交接,就會與之同流合污,性格變得乖戾、粗魯;第三,學生人數太多,教師難以進行個別的細致考察,必然影響良好品格的形成。因此,洛克極力主張凡是請得起導師的家庭應不惜重金聘請具有嚴謹的性格、良好的禮儀、豐富的社會實際經驗、較好的文化教養的人作為導師,對子弟施以個別教育,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洛克說:「導師較之學校里的任何人必定更能使他的兒子舉止優雅,思想剛毅,同時又能知道什麼是有價值的,什麼是合適的,而且學習也更容易,成熟也更迅速」(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51頁,4頁,5頁,23頁)。
洛克出於對當時英國學校中重視古代語文、輕視實際知識,重視形式、輕視內容的古典人文主義教育的不滿,對學校採取了否定態度,這當然有其客觀原因,但也暴露了他對學校教育的輕視,對上流社會舊傳統的偏愛。洛克的保守立場在這里也有所反映。
洛克認為干練的事業家,必須受到身體、道德、智力等多方面的訓練。他從經驗論出發極為重視訓練的作用,成為蒙台涅之後倡導訓練主義最積極的教育家。
洛克十分重視體育,因為健康的身體是滿足個人幸福,獲得事業成功的前提條件。他說:「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這是對於人世幸福一種簡短而充分的描繪」(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51頁,4頁,5頁,23頁)。又說:「我們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要能忍耐勞苦,要能出人頭地,也必須先有強健的身體」(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51頁,4頁,5頁,23頁)。
怎樣才算「強健的身體」?洛克說:「身體強健的主要標准在能忍耐勞苦」 (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51頁,4頁,5頁,23頁)。據此,他堅決反對上流社會對兒童的嬌生慣養,主張自幼開始就鍛煉身體。
洛克嫻於醫理,並有實踐經驗,他從醫學理論出發,詳細論述了養護和鍛煉兒童健康的一系列問題。
洛克指出,兒童的衣服宜寬大,以免束縛身體,影響發育。不論冬夏,衣著都不可過暖,使之習慣於氣候的變化,經得起嚴寒酷暑的考驗。兒童常戴帽子實有害身體健康,「腦袋戴得溫溫暖暖是最容易惹起頭痛、傷風、發炎、咳嗽等等疾病的」(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6頁,13頁,19頁),所以,白天晚上最好都不戴帽子。
常用冷水洗腳、洗澡是鍛煉身體的好方法,它可以使衰弱者恢復健康,健康人增加體質和適應能力。
在飲食方面應粗食淡飲。洛克反對風靡當時上流社會的精食主義,主張多用牛乳、乳羹、稀粥、麵包等,少吃或不吃肉類;禁用酒類或烈性飲料;飲食應有節制,用餐不宜定時,以適應開拓事業的需要。洛克強調培養節制精神,他說:「這種節制的精神無論在健康方面,在事業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6頁,13頁,19頁)。
睡眠能增進兒童的生長與健康,應讓兒童有充分的睡眠,並養成早睡早起,睡醒即起的良好習慣。兒童的卧床應是堅硬的,寢具應為棉絮,以鍛煉其身體,洛克認為孩子睡在羽絨被褥里,必將消融其體魄,那簡直是「虛弱的原因,短命的先兆」(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6頁,13頁,19頁)。
洛克重視游泳及戶外活動,認為兒童常在冷水中游泳,常嬉戲於戶外寬闊的場所,呼吸清新空氣,他的身體會越來越強壯的。
此外,洛克還認為兒童稍大還要學習擊劍、騎馬,以鍛煉身體;學習園藝、手工,以解除精神疲勞,增進身體健康。
洛克關於體育的一系列論述,今天看來雖不無失當之處,但他的「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的論斷,是唯物的、正確的。體育的鍛煉主義也有可吸取的地方,具體的方法更有不少可資借鑒。
在洛克的紳士教育理論體系中,德育居於首要地位。因為,在他看來,德行是一個紳士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品質。他說:「我認為在一個人或者一個紳士的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愛,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悅,或者也還過得去,德行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德行,我覺得他在今生來世就都得不到幸福」(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 漫話》,第119~120頁,53頁,51頁,23頁,32頁),而「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獲得也愈容易」(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 漫話》,第119~120頁,53頁,51頁,23頁,32頁)。因此,他強調只有「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與良好的教養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險的辦法」(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 漫話》,第119~120頁,53頁,51頁,23頁,32頁)。
什麼是德行?洛克站在唯物主義經驗論的立場上,否定天賦道德原則,認為凡是給個人帶來快樂和幸福的行為就是善,反之,凡是給人帶來痛苦和不幸的行為就是惡。可是,人類本性有種傾向,就是耽嗜眼前的膚體之樂,而不考慮長遠的快樂和幸福。因而,常常是尋歡作樂,放盪不羈,缺乏進取精神,失去對事業的責任感,以至碌碌無為,潦倒終身,得不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洛克認為這是一個紳士所必須戒除的。
基於上述思想,洛克把服從理智的指導,剋制慾望的能力作為道德的基礎。他說:「一切道德與價值的重要原則及基礎在於:一個人要能剋制自己的慾望,要能不顧自己的傾向而純粹順從理性所認為最好的指導,雖則慾望是在指向另外一個方向」(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 漫話》,第119~120頁,53頁,51頁,23頁,32頁)。洛克指出:「大凡不能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聽從理智的指導而摒絕目前的快樂或痛苦的糾纏的人,他就缺乏一種德行與努力的真正原則,就有流於一無所能的危險」(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 漫話》,第119~120頁,53頁,51頁,23頁,32頁)。因此,洛克要求及早培養服從理性,自我剋制的能力。當兒童剛有知識,剛能懂事的時候就要著手把這關繫到他未來快樂與幸福的「真正基礎」,「打進他們的心裡」。
「一個紳士的第二種美德是良好的禮儀」(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24頁,125頁,72頁,25頁,28頁)。禮儀是一個有教養的紳士不可缺少的品質。洛克強調,作為一個紳士,「容貌、聲音、言詞、動作、姿勢以及整個外表的舉止都要優雅有禮」(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24頁,125頁,72頁,25頁,28頁);他既不「忸怩羞怯」,局促不安,也不行為不檢,輕漫無禮;既尊重別人,也不輕視自己;謙遜溫和,明達事理,給人以好感,與人合得來。洛克認為禮儀「具有效用」,它可以使一個紳士「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在社會活動中取得成功。洛克說:「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它們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24頁,125頁,72頁,25頁,28頁),所以也應自幼加以培養。
道德品質的培養和身體一樣也需要鍛煉,只有通過行為訓練,人的精神才能保持正常,「使它的一切舉止措施,都合乎一個理性動物的高貴美善的身份」。
如何訓練?洛克提出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方法。
(1)及早實踐。洛克認為「及早實踐」是培養服從理智、自我剋制力的有效方法。他說:「我覺得一切德行與美善的原則當然在於克制理智所不容許的慾望的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和增進靠習慣,而使這種能力容易地、熟練地發揮,則靠及早實踐」(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24頁,125頁,72頁,25頁,28頁)。兒童自出生起,就應嚴加管束,使之習慣於克制自己的慾望。
克制慾望,並不是讓兒童摒棄一切慾望,而是使其放棄不合理的要求。因為「我們人類在各種年齡階段有各種不同的慾望,這不是我們的錯處;我們的錯處是在不能使我們的慾望接受理智的規范與約束」(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24頁,125頁,72頁,25頁,28頁),即缺乏管束慾望的能力和剋制慾望的功夫。所以父母與教師既不可因孩子的哭泣懇求而滿足其不合理的「想望」,又應該對他們的合理要求給予適當的滿足。洛克說:「兒童究竟是兒童」,「他們應該作游戲,應該有玩具」(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28頁,33頁), 不能希望他像議會裡面議員一樣有理智、懂規矩。洛克的這一思想表現了他對兒童的理解,是正確的。
(2)及早管教。洛克反對父母對子女的過失放縱不管的溺愛態度。他說,被溺愛的孩子必定學會打人罵人,剛愎自用,桀驁不馴,為所欲為,缺乏自我剋制能力。他根據兒童缺乏判斷力而又容易塑造的特點,主張在兒童極小的時候早早加以管教,幼時養成他們絕對服從父母意志的習慣,長大後就能服從自己理智的約束了。
洛克還指出,兒童固宜及早嚴加管束,但要寬嚴適度。兒童受過嚴的教育,雖可治好目前的任性,但會造成其心情沮喪、性格懦怯、精神抑鬱、意志消沉,反而帶來更大危害。他反對體罰,認為這是一種奴隸式的管教,只能養成奴隸式的脾氣。當「教鞭威迫著的時候,兒童是會屈服的,是會佯作服從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沒人看見,知道不會受到處罰的時候,他便愈會放任他的本來的傾向」(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28頁,33頁)。
(3)獎懲得宜,培養羞恥心和榮譽感。洛克認為獎勵與懲罰是教育兒童的一種方法,但要施用得當。應注意避免用兒童心愛的東西,如漂亮的服飾、甘美的食品,獎勵兒童,討取他們的歡心,以免養成奢侈、驕傲、貪婪的心理,獎勵應重在培養榮譽感。榮譽感對兒童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如當眾贊揚兒童良好行為,並加傳播,則他們就會尊重自己、約束自己,自覺地保持榮譽。
懲罰特別是體罰應盡少運用,因為它不利於使兒童變成「聰明、賢良、磊落的人」。假若偶爾非用不可則應該使兒童產生一種「出自衷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38頁,63頁,64~65頁)。這樣才能產生約束兒童行為不越出正軌的作用。
(4)說理和規則。洛克認為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兒童一到懂話的時候就懂得道理了。所以「說理是對待兒童的真正辦法」。「無論什麼應守的德行,應戒的過失,他們無不可以用理說服」(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38頁,63頁,64~65頁)。說理必須照顧兒童的年齡特點,應措詞明白,道理易懂,適合兒童的理解能力,切忌「長篇大論的說教和富有哲學意味的辯難」(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38頁,63頁,64~65頁)。因為,這些只能使兒童迷惑不解,決不能打動他們的心靈。
說理的同時,還可提出一些規則,使兒童有遵循的依據。但所訂規則不宜過多,以便兒童記憶。確立之後就應利用一切機會,甚至創造機會使之反復多次進行練習,養成習慣。洛克很重視習慣,認為一旦養成良好習慣,就不需要死記規則,自然做到了。
說理與教誡都應態度溫和,耐心誘導,絕不可聲色俱厲,氣勢洶洶,以免傷害他們的童心。
(5)榜樣。洛克認為,在各種教育方法中,榜樣是「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 (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38頁,63頁,64~65頁)。它的教育力量較之口頭上的說教要大得多。兒童具體地看到別人行為的優與劣、善與惡,「必能懂得更清楚,印象更深刻」(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38頁,63頁,64~65頁),成為吸引或阻止他模仿的力量。因而,最好把兒童「應該作或是應該避免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眼前」(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38頁,63頁,64~65頁),使之一目瞭然,知所去從。洛克說:「沒有什麼事情能像榜樣這么能夠溫和地而又深刻地打進人們的心裡」(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38頁,63頁,64~65頁)。
父母、導師是兒童的直接教育者,必須以身作則,示以模範,給兒童樹立良好的榜樣。家中的僕人,他們的行為對兒童的影響也很大,應當慎重選擇,否則將不堪設想。
此外,洛克還要求通過各種訓練培養兒童正直、同情、剛毅、勤敏等品德,通過朝夕祈禱、閱讀聖經,在心靈中「印上上帝的觀念」。
洛克把道德的基礎建立在追求個人快樂與幸福上面,這種個人功利主義道德觀,雖然服務於資產階級的階級利益,但較之宗教的禁慾主義道德是進步的。他重視理性,強調自我剋制,這反映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急欲開拓事業,走向世界市場的願望。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洛克依據兒童的心理特點,提出許多有益的見解。而他把培養上帝觀念列入道德品德之中,則表現了他反宗教的不徹底性。
洛克從培養資產階級事業家的立場出發,認為學問固屬必要,但與德行相比卻居次要地位。他說:「讀書、寫字和學問,我也認為是必需的,不過不是主要的工作而已」(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33頁)。在洛克看來,學問之所以必要,主要是因為它可以「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即有助於發展理性,增長才幹,處理事務。
基於上述思想,洛克認為知識教育的目的不只在於傳授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他說:「教育的事務……並不是使年輕人在任何一門科學上達到完善的程度,而是開放和安置他們的心,使他在需要專心於某種科學的時候,能夠很好地學習它」(洛克著:《關於理解的指導》,見張煥庭主編:《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第89頁)。因此,他強調指出,教師應該記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東西全都教給學生,而在使學生愛好知識,尊重知識,在使學生採用正當的方法去求知,去改進他自己」(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75頁,180頁)。洛克認為,只要學生的智力發展了,他就可以在浩如煙海的知識寶庫中觀察、探索、領會和掌握知識,使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得到發展。
為發展思維能力,在教學科目方面,他特別重視數學,認為凡是有時間有機會受教育的人,都應學習數學,這並不是要使所有的人都成為深奧的數學家,而是因為「研究數學一定會使人心獲得推理的方法;當他們有機會時,就會把推理的方法移用到知識的其他部分去」(洛克著:《關於理解的指導》,見張煥庭主編:《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第87頁)。洛克強調數學能培養人的准確的、精密的推理能力,在探究和推理中鍛煉理解力,使人的思維愈益敏銳和靈活。
所學科目除應有助於發展思維能力者外,還應注重對培養紳士品格和日常生活有實際用處的知識。洛克說:「在全部教育上面,大部分的時間與努力都應花在日後青年人的日常生活裡面最有結果、最常利用的事情上面」(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75頁,180頁)。為此,他提出了一個范圍廣泛的學科體系。具體為:閱讀、寫字、繪畫、語言、文法、本國語文、法文、拉丁文、算術、幾何、地理、天文、自然哲學、倫理學、年代學、歷史、法律、速記等等。此外,還要學習騎馬、擊劍、舞蹈等知識和技巧。
為了傳授知識,特別是為了發展智力,洛克提出了許多今天看來仍然頗有價值的教學方法。他認為教學首先應啟發兒童求學的慾望,激起讀書的興趣。為此,教師應向學生講明白學習的重要意義,使其認識到讀書是一種「光榮的、榮譽的」事情,主動要求受教。教學要從兒童的年齡特點出發,使讀書變得饒有趣味,從而產生一種輕快感和愉快感,如選用附有字母的玩具學習字母,再用印有動物名字的圖片學習拼音,而後選擇一本容易的有趣而又適合兒童能力的插圖書籍來學習閱讀,這樣寓學習於興趣之中,他們就會把「求學當成另外一種游戲或娛樂去追求」,「自己去要求學習」 (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63頁,165頁,134頁,135頁,107頁)。若非如此,縛之以種種約束,強力加以逼迫,他們必定毫無興趣,「一生一世憎惡書本,憎惡學問」(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63頁,165頁,134頁,135頁,107頁)。
其次,應鼓勵和培養兒童的好奇心。洛克認為:「兒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種追求知識的慾望;所以應該加以鼓勵」(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63頁,165頁,134頁,135頁,107頁)。鼓勵好奇心的方法有:①按照兒童的年齡與知識的能量,認真地回答他們提出的一切問題;②當著兒童所敬重的人贊揚他們求取知識的慾望,並鼓勵年長的孩子把所學習的知識教給他的弟弟妹妹;③對問題的回答必須是真實的,全部應是「不可侵犯的真理」。否則,就會阻礙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④「故意使他們看到新奇的事物,使他們發生問題」(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10頁,148頁,149頁),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洛克認定如果兒童的好奇心不斷得到鼓勵與培養,他們的推理能力和判斷能力就會得到發展,理智就會逐步完善。因而,父母與導師應特別注意培植兒童的好奇心。
再次,要集中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洛克說,這是「教員的巨大技巧」。因為只有做到了這一點,學生才能專心地勤敏地接受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學有所得,迅速進步。否則,教師的一切「紛擾忙碌」都會很少結果甚至沒有結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教師首先應盡量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用處。當兒童真正了解到懂得這些知識能做更多事情,並能勝過不懂這些知識的人時,他就會集中注意去學習。其次,教師態度應該慈愛、溫和。洛克認為,見異思遷,漫不經心,疏忽大意,思想混亂,「這都是兒童時期的自然的過失」。對此,教師「都是應該溫和地加以提醒,逐漸地去制服的」(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10頁,148頁,149頁)。絕對不可「惱怒與申斥」並舉,「責備與懲罰」交加。因為這樣會造成兒童恐怖的心理,而恐怖的心理是不能接受教導,增加知識的。洛克說,「你不能在一個戰栗的心理上面寫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上平正的文字是一樣的」(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10頁,148頁,149頁)。只有在學生與導師相處時思想上感到「安舒與自由」,只有當學生心理保持一種「安閑澄靜」時,他「才能接收新的知識,容受印象」(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10頁,148頁,149頁)。
第四,要從易到難,由簡到繁,從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洛克根據人的認識是從簡到繁的特點,強調教學也應從易到難,由簡及繁,循序漸進。他說:「要從明白簡易的地方開始,一次教的分量越少越好,要等他們完全掌握了所教的材料,才可再教那門科學裡面的新材料」(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62頁,178頁)。又說:「應該從心理所已具有的知識入手,進而探求那些與它相鄰相關的知識,這樣推演下去,使它從事物的最簡單、最單純的可分的部分去達到它的目的」(洛克著,傅任敢譯:《教育漫話》,第162頁,178頁)。教學如能這樣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進行,兒童的「悟性就可以開發,思想就可以進展」。
洛克極為重視思想方法的訓練,認為良好的方法可以清除前進道路中的障礙,有助於掌握知識,領會事理。方法有多種,但主要的有二,即從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和從特殊到比較一般的方法。他強調應該使學生在這兩種方法上都得到訓練。
洛克針對當時知識教育只重視強記硬背,忽視發展智力的嚴重弊端,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提高人的心智能力較之獲得具體知識更為重要,強調知識教育不是給予學生「種種知識與知識寶藏,而是種種思維與思維的自由,是增進心的活動與能力而不是擴大心的所有物」(張煥庭主編:《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第90頁)。這一思想在當時有著極大的進步意義,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