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ppt課件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如下:
①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不僅無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發展相結合。既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又要重視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③態度一致,教育統一。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要一以貫之,而且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統一。
④說服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合。
⑤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
⑥感情與理智相結合。
⑦及時教育與持恆相結合。
在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很多很多,各有各的奧妙和方法,因而要把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集中在一起或用於一身,是很難很難的一件事情。在此,我們只能簡要地研究和介紹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和方法。各位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時,如能將此作為參考,最根本的,則是應該從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這才是最根本的,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
在當代,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首先應當認識當代家庭中人際關系的新特點。由於社會的變遷和進步,人們的民主意識普遍增強,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已不是封建家長制下的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的關系,而已經成為父母加朋友的新型人際關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應當堅持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當代家庭中人際生態系統的新特點,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建立起既親密又寬松的新型親子關系,從而為搞好家庭教育從根本上奠定基礎。
在這樣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應該做到嚴慈相濟,寓教於愛。對待子女的態度應該寬松一些,寬容一些,多些談心活動,少一些命令主義,多些勸告,少些專斷,多些笑臉,少些怒容。多些朋友之間的友誼,少些父母、教師身份的威嚴。這樣,親子之間的關系就會既親密,又寬松;既有利於子女獨立人格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既搞好家庭教育,又能建立起親密的新型家庭人際關系。
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子女應該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
所謂言教身教並施,就是說對子女進行教育,既要靠語言(也包括筆教),又要靠行動。言教,包括當面用語言的教育,勸誡、開導、鼓勵、批評等。也包括用文字、書信、立家規等形式。在家庭教育中,言教是重要的,不可廢止和輕視。它是了解孩子諸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溝通思想,進行指導,傳授知識,進行勸誡、鼓勵、批評的主要方法和渠道。文字、書信等筆教,是在特殊的情況下使用的言教方法,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不得相見,也就只好用文字、書信等文字形式了。總之,言教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之一。
所謂身教,就是靠家長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子女,帶動子女。,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教育者本人首先應該做到,職在施教中要求子女尊重老人、孝敬父母,那麼,教育者本人首先應該尊重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兒女作榜樣,使自己的兒女效法。如果自己對自己的老人都不尊重,而是要求自己兒女尊重、孝敬自己,也就難了。再如,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勤儉節約,自己本人就應該這樣,而不是揮霍浪費或揮金如土。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愛學習、工作要認真,自己首先就要愛學習、認真工作,如此等等。總之,凡是要求子女做的,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動為子女做出示範和榜樣,否則,教育的效果是不會好的。
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就是在教育子女時,多用自己的好的行動來影響、感化、感動自己的子女,而不能只靠發號施令來要求子女這樣或那樣,自己說的是一個樣,做的是另一個樣,在家庭教育中,只要真正能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是能夠搞好的。
二、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
家庭教育,大師的是思想教育工作,是對自己子女的思想轉化工作,是指點方向,糾正錯誤,破除迷霧,塑造子女的靈魂、品德、個性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關鍵是轉變人的思想觀念、認識態度,調動人的積極性。強制命令,只能約束人的言行的一時一事,而不能約束人的一生一世,因此家庭教育,應該嚴格要求和耐心說服相結合的方法。由於家庭教育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是親子關系;期間存在著父母之愛,兒女之情,其親密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人際關系,因而,只要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教育就能取得較好或很好的效果。所謂嚴格要求,就是對子女的要求,內容要正確,要求標准要高,孩子違背要求或犯了錯誤,不能聽之任之,不予追究過問,必須讓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不能姑息遷就,任其發展、壯大。
要摸透孩子的脾氣
孔子教育學生的小故事:
一天,學生子路問他:「聽到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不行。」學生冉有又問:「聽到了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可以。」學生公西華不解地問孔子:「同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的回答不一樣。」孔子說:「冉有平時膽子小,做事退縮,所以我給他壯膽;子路膽子太大,做事莽撞,所以我壓壓他。」
要尋找孩子的閃光點
俗話說:「寸有的長,尺有所短。」拿別人孩子長處比自己孩子的短處,往往壓縮和抹殺了自己孩子的長處和特點,使孩子感到事事不如人,生活在錯誤里,極容易產生自卑。
家長要敏銳地觀察和分析孩子的情況,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和積極因素,並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加以肯定和引導。要善於發現孩子向上的閃光點,使之發揚光大。
*愛因斯坦小時候和小朋友去公園遊玩。開始時,愛回斯坦和小朋友一道做游戲,後來,別的小朋友到另外地方玩,愛因斯坦卻坐在地上一動也不動。有的家長向愛因斯坦的母親說:「你的兒子精神一定有毛病。」「沒毛病!他在深思,將來一定是個名教授。」愛因斯坦的母親沒有被別人的話所左右,因為她是了解兒子的。
*愛迪生在上小學的時候,一次二加二等於四的問題沒有回答出來,被老師、同學譏笑為「糊塗蟲」。後來成績差被開除了。但愛迪生的母親南希頗有見地,她認為孩子的成績差,主要是教師的方法不當,並決定自己擔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盡管那時她已年近半百。
南希知道愛迪生對死啃書本沒有興趣,對科學實驗特別感興趣,好就想方設法去買來有關科學實驗內容的讀本,還在家裡提供了實驗條件。後來愛迪生終於成了世界大發明家。
南希在家迪生被趕出學校時,如果也認為兒子是糊塗蟲,是不可救葯的,或棍棒相加,或放任自流,愛迪生這一生很可能碌碌無為或走上歧路,一個發明家就夭折了。
*本世紀初,英國有個理相.席格蒙迪的孩子被人稱為呆若木雞。他從小聽覺就不好,10多歲時幾乎失聽。父母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孩子的視力特別好。一般人在陽光下才能看見空氣中的灰塵,可他不在陽光下也能看得十分清楚。對孩子的聽力不好,父母認為劣勢可以轉化為優勢,聽不見,可以更專心致志地搞研究。在別人面前,母親總是誇孩子有一雙天才的眼睛。席格蒙迪在父母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有名的科學家,並獲得諾貝爾獎。
要少說多行
教育孩子,家長採取少說多行,用身體語言,以行動教育孩子,此無聲勝有聲,更有效果。
前蘇聯衛國戰爭英雄舒拉,小時候,一次跟別的孩子打架,把新大衣撕破了。母親看到剛買的大衣就破了,又氣憤又痛心。但她沒有訓斥,沒說一句話,而是默默地一針一線地縫補著大衣,一睦到深夜。這種長時間的沉默,是對舒拉一種嚴厲的批語,使他在母親的一針一線中受到良心的責備。舒拉自己說,是「經受著一種難於忍受的、痛苦的、心靈的鞭策。」舒拉一直慚愧地注視闃母親,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撲倒在母親的懷里,痛悔地說:「媽媽,我以後永遠不再這樣了。」從此舒拉再也不和小夥伴們打架了,但他在和德國法西斯作關鍵時卻非常英勇。
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
孩子有了過失,批評是必要的。怎樣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有的家長把孩子批評,變為讓孩子自己批評自己。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三個女兒,自孩子出生後,他們夫婦從沒有罵過孩子一聲,更沒有打過孩子一巴掌。三個女兒都培養得很好。他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我教育。
一次,馬克.吐溫想帶著女兒們到郊外度假,一家人坐在馬車上,悠悠晃晃,飽覽著田園風光,這是女兒們心想已久的事。
可是,就在出發前,大女兒蘇西動手打了妹妹克拉拉。怎麼辦?根據馬克.吐溫的家規,孩子有了錯,由孩子量弄,自己提出懲罰辦法,經父母裁決後,付諸實施。蘇西想了幾種處罰辦法,猶豫了好長時間,終於下了決心對母親說:「今天我不去旅遊了,它會讓我永遠記住,不再犯今天的錯誤。」
吳青在回憶冰心時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媽媽對我們說臟話、假話有著一各獨特的懲罰辦法:由自己用肥皂水洗嘴。」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促使孩子自責、自省,有利於孩子改正毛病,健康成長。
Ⅱ 求關於《家庭教育與犯罪》的PPT,嗯,僅僅需要一個,提綱!!!
先介紹一下我國犯罪的總體情況,(1~3張PPT);
並細說下原因,(3~4張PPT);
家庭作為人們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自然對犯罪預防也啟到關鍵作用。說明家庭影響犯罪的重要性,然後講述一下家庭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會影響孩子的哪些方面,以至於讓孩子走上犯罪。凸顯了你的主題,顯得有條理(4~8張PPT);
然後講述一下如何預防,(保護性預防、堵塞性預防、控制性預防、改造性預防),(2~4張PPT)
開頭結束各一張,運用一些動畫,來吸引聽眾,會事半功倍的!
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插入案例。
希望你能採納,謝謝!
Ⅲ 家庭教育教案
家庭教育教案 篇1
一、教學目的:
1、讓每一位學生去深入了解家庭,父母的含義,其中所包括的權利和義務以及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家庭是社會最基礎的單元,一個人一生所處時間最長的即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階段,家庭教育對於一個人整體的知識面和素質以及未來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高中生,面對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競爭的日趨激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我的發展該朝哪條路走,這時家頃歲庭的正確引導是很重要的,如何和父母相處,如何消除因時代引起的代溝,將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得以更好的詮釋。
2、邀請部分家長出席,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各類游戲和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長的用心良苦和對子女深沉的愛,同時也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內心深處所思和所想,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更好的處好父母和子女的關系,為家庭的和諧和子女的健康成長創立一個良好的氛圍。特別是有個別家庭現在因為高三的學生學業要求暫時有沖突的家長和學生能夠通過這次主題班會消除誤解,齊心協力,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3、整堂主題班會以「溝通」為基調,所准備節目都和日常生活有關,小品、詩歌、游戲、歌曲等無不體現了「溝通」是現代家庭穩步發展和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的基本原則。
4、整堂主題班會力求人人參與,在班幹部的統一帶領下,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出謀劃策,出金點子,強調人人都是一個完美家庭的困乎鋒主人,在排練的過程中,鍛煉班幹部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協調能力,每一位同學都應在其中擔任角色,力求節目精彩,有吸引力並且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二、教學過程:
1、詩歌朗誦:《啊,母親》
同學自己寫的詩作為主題班會的首檔節目突出偉大的母愛,使整堂主題班會的主旨精神得到升華。從祖國母親對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殷殷之情到自己的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和奉獻,是同學自己用心去描述,情節感人,讓每一位在場的同學都能體會到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愛。
2、游戲:你知,我知
請家長和同學一起上台,回答幾個問題,如:對方的生日,最喜歡的食物,最喜歡的顏色,最討厭的行為,最喜歡的休閑方式等,看一下父母對子女和自怒對父母這兩大家庭最基本要素之間的了解程度,特別是作為子女,同學是否只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懂得關心他人,主持人的臨場發揮和引導作用極其重要,要讓每一位同學了解關心父母就要從了解他們做起。一句問候,一句關心都是維系家庭溫馨和愛的橋梁。
3、歌曲聯唱:媽媽,再愛我一次;愛的奉獻;牽手等
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新聞片斷,如:有的孩子殘疾了,父母如何傾家盪產帶他到處治病;一個已是中年的男子的跨國尋母記等;還有我們身邊的故事,如:父母親頂著烈日為孩子買參考書,參加高考咨詢等,用強烈的視覺效果,讓在場的每一人感受到愛的力量。
4、討論:我們該怎麼做
由主持人事先設計的幾種場景,如:有比較好的異性同學經常打電話;同學沉溺於網上聊天;重要的考試成績不理想等,讓學生提出他們會怎麼處理以及希望家長如何幫助他們,然後讓家長提出他們的處理方法和希望學生的態度。這樣開誠布公的交流可以緩解相互間的矛盾,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溝通。
5、表演:我愛我家
請一戶班級中的學習型家庭的父母和同學三個人准備了幾個小品,都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怎麼進行相互之間的溝通,怎麼處理突如其來的問題和如何大家一起學習知識和現代技術提高每一個人的自身素質。希望每一位同學和家長通過示範的例子,再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汪晌進行溝通。
6、游戲:知識就是力量
准備了各類知識題目,由家長和同學共同合作,看看誰的知識面更廣。還有各類動手的活動,如:做餃子,訂紐扣等,還請各組同學當場設計學習型家庭的網頁。整個游戲突出個人的知識面,動手能力和創造性,並與時代的新技術相結合,突出時代性。
7、綜合文娛表演
由學生和家長表演各自拿手的絕活,體現出家庭的'溫馨和學習的氣氛,你唱我跳,你講我寫,一派家庭融融的氣氛,其實班級就是大家的家,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是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和相互愛護的,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8、回家作業:真情流露
根據附錄中的幾個家庭故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由班長決定一個時間段,大家開通一個BBS,進行網上的一小時的虛擬交流。(內容見附錄)
通過這樣一個主題班會,對於即將十八歲成人的高三學生而言,是對家庭和社會的更深的了解,明確自己做肩負的責任和確立今後人生的奮斗目標,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樹立家庭的觀念,揚起人生的風帆。
家庭教育教案 篇2
案例背景:
此事件發生在前年秋季,堯堯當時七歲,剛進入二年級學習。每天放學,回到家裡總是喜歡泡電視,看動畫片,從不主動讀書。每次問他作業做得怎麼樣,他總是說,早在學校就寫完了。所以,學習習慣不好,成績一般。
案例回放:
堯堯很聰明,但最令媽媽頭痛的是不愛讀書。媽媽一直在思考:如何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和習慣?兒子都已經讀二年級了,可媽媽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好辦法!
有一天放學後,同往常一樣,堯堯帶著笑聲回到家。一家人在吃飯的時候,媽媽突然想起一個念頭來——何不讓孩子當我的老師呢?嘗試一下,看看效果好不好。吃完飯後,忙完了家務,媽媽坐下來檢查兒子的作業,發現他的拼音錯了不少,就讓他去當一下他爸爸的老師,讓他一遍一遍地教他爸讀。呀!真不錯。上學期,兒子對讀拼音總是一種想睡覺的感覺,沒想到今晚,他一直不厭其煩地讀,到要睡覺的時候才想起來:「媽媽,我忘看電視了……」
第二天,媽媽想繼續擴大戰果,讓兒子當她的老師,培養他讀書的興趣和習慣。媽媽說:「兒子,因為媽媽那個時候讀英語不多,所以不懂英語,你來教媽媽,當媽媽的老師,行嗎?」兒子說:「不行,我又懂得不多!」「行的,兒子。在學校,老師教你什麼,你回家就教媽媽什麼,媽媽保證能學會。兒子老師,不相信你的媽媽啊?」「那我就教你學單詞好了。」「兒子,得把日常用語教給我吧,要不然,媽媽學會了單詞,卻學不會對話,你讓媽媽怎麼說英語呀!總不能和人家對話要媽媽我一個一個單詞拼吧!那樣人家就會說兒子沒能力,教不了媽媽了!這樣不好吧?」「行,我學啥教啥,每天教你一小段。」媽媽高興地說:「真是好兒子,媽媽也會讓做個好學生的,不會讓老師失望的。」就這樣,每媽媽兒子讀半個小時的英語,雖然媽媽很吃力,但看到兒子教得那麼認真,而且對每篇課文都能熟讀成誦,成功的喜悅於是在她心頭融化開來!一學期下來,堯堯養成了一回家就讀書的好習慣,而且每門功課的成績都很優秀……
案例分析:
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學習成績更重要。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是不穩定的,也是不能持久的。其實養成學習的習慣很簡單,主要有四條:上課認真聽講,獨立完成作業,認真預習,認真復習。其中讀書習慣的培養是很重要的,大量的研究表明:閱讀能力是人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核心,不會閱讀就不會學習,而且在中小學階段培養閱讀能力尤其重要。本案例的媽媽重視孩子讀書習慣的培養,大膽嘗試,讓孩子做自己的老師,從而使孩子產生極大的好奇心理和強大的內趨力,並逐步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這種方法和策略符合兒童的心理,值得大家借鑒。不過,運用這樣的方法不能憑一時心血來潮,要持之以恆,才有效果。
家庭教育教案 篇3
一、班會背景:
經過一個半學期的努力,本班學生轉變了先前對於班集體缺乏責任意識的狀況,在言行舉止諸方面約束自身,較好地做到了對集體負責,班級也連續四次獲得了流動紅旗。但是,在與學生和家長的交流接觸中,我發現本班學生在對家庭負責這方面做得較差,原因存在於學生、家長等諸多方面。對家庭負責是對孩子責任感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教育他們養成對家庭負責的意識關繫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對於孩子的身心大有裨益。
二、班會目的: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使同學們明白為什麼要對家庭負責及其小學生對家庭負責的具體表現,並通過家長問卷中孩子「對家庭負責」的具體體現讓學生比較清晰地了解「對家庭負責」的內涵;在此基礎上,通過案例分析深入探討學生對家庭缺乏責任心的原因所在,讓學生體會老師和父母的期望,並通過視頻進行情感升華,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
三、班會准備:
1、明確班會主題:「對家庭負責」,並讓學生圍繞主題進行思考,重點放在反思自己的行為方面。
2、編寫劇本,組織學生排練小品《回家之後》。
3、設計了一份以「對家庭負責」為主題的調查問卷,讓學生家長配合作答。
4、搜索與班會主題相契合的視頻《天下父母心》。
5、製作相應的PPT。
四、班會過程:
活動環節設計意圖
1、談話導入通過溫馨的音樂和主題詞,使學生迅速融入情境,進入主題討論。
2、小品表演:《回家之後》。
3、交流討論:你覺得小品主人公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4、指名交流:類似的言行舉止是否也存在於你們身上?由小品引出話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所作所為。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用參與的方法、討論的方法,使學生樂於參與,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用心去看、去想,在小品中學會辨析行為的對錯,增強活動的有效性。
5、怎樣做才叫對家庭負責?
交流,隨機板書。師小結。
6、對家庭負責可以體現在哪些方面?讓我們來看看爸爸媽媽的想法。出示PPT。
7、有些同學在這些方面做得很不錯,下面我就一些同學選擇其中的一、兩點,談談她是如何對家庭負責的。在學生感性辨析行為對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性思考其對家庭負責的具體表現,並通過展示家長對此問題的看法,讓他們進一步了解家長的想法。在此基礎上,邀請榜樣結合自身行為談談是如何做到對家庭負責,真正做到讓學生樂於參與,自主體驗、有所感悟,從中受益。
8、老師的疑問:為什麼有些同學這方面做得很好,而有些同學卻缺乏應有的責任心?為什麼有些同學在學校表現不錯,回到家卻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
9、思考原因,討論交流,隨進板書。在榜樣介紹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部分學生對家庭缺乏責任心的原因,進行歸因分析,讓學生明晰對該問題的認識,從而針對性地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
10、老師的期望。
11、播放視頻:天下父母心。
12、結合視頻談談觀後感。
13、出示父母的期望,讓學生自己讀讀,並簡要談談感受。在辨析什麼叫對家庭負責與理性分析如何做到對家庭負責的基礎上,通過視頻播放進行情感升華,讓學生體會父母對子女的愛,親自讀讀父母對自己的期望,為他們由愛父母到承擔對父母、對家庭的責任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礎。
班主任發言
正如你們的家長在調查問卷中所說的那樣,好好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在對家庭負責。通過今天的主題班會,相信大家對「對家庭負責」都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更深刻的感受。其實,我們的班集體也是一個大家庭。這學期我們班連續四次獲得了流動紅旗,這與我們每位同學的努力分不開。老師相信,只要我們精心呵護我們的班集體,把集體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承擔應有的責任,那麼我們的大家庭將更加和諧和溫馨。
五、班會效果
活動圓滿完成。學生通過活動得到真切的情感體驗,對如何對家庭負責有了深刻的認識,並承諾將付諸於行動。本次班會為學生明確了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價值取向,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六、反思重建
方案設計初期,曾計劃邀請家長代表來班會現場介紹經驗,更好地實現家校互動,但後期由於家長工作繁忙,沒有付諸實現,可謂一大遺憾。如有可能,將會在重建課中加入該環節,讓活動的內容更充實,指向性更明確,操作性更強。
家庭教育教案 篇4
一、解讀孩子的行為
孩子的行為一定預示著他的需要,有什麼樣的行為,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去認真觀察並去解讀其中孩子有什麼樣的需要。
羅老師首先用了一段視頻作為開場。這段視頻應該大多數家長都看過,就是一個大概不到兩歲的寶寶,利用撒嬌的手段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家長不予理睬,且不斷走開換場地的情況下,寶寶依然我行我素,追著家長哭鬧。並且他在家長看不到的時候不吭聲,等走到家長視線內時才又躺在地上撒起嬌來。引得我們家長陣陣發笑。可是仔細想想,寶寶的行為預示著什麼呢?他是想引起家長的注意,從而滿足他的要求或需要。
接著老師分析講解了幼兒園發生的三個故事:
1、入園串串燒
小班寶寶們剛入園的時候,都會哭鬧不止,這時候家長都很著急,心疼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其實孩子在幼兒園慢慢適應後,都過的非常開心。而且作為老師,會仔細觀察,從孩子的行為中發現了很多秘密。
A.孩子已經長大了;
B.孩子會喜歡老師、小朋友、幼兒園。
C.孩子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D.孩子需要被欣賞;
E.孩子需要引導。
其中得到這樣的感悟——積極引導會發現孩子的努力和進步。
2、搬運大墊子
在幼兒園里經常會用到大墊子,孩子在收拾墊子的時候會發生很多事情。開始的時候沒有規則,常常搞得很混亂。但是從孩子的行為中我們會發現其中的秘密:孩子享受你推我擠的快樂;孩子喜歡齊心協力的成果。但是相同的問題出現了很多次,說明孩子是沒有經驗的,老師當然此時要及時干預,給予引導。
於是老師開展了關於大墊子的競賽游戲和集體教學活動:
在競賽游戲中,老師分別對三組團隊採用不同的干預手段:放手、暗示、參與。這樣也得到了不同的結果:成績最後,中等,最好。並且老師讓孩子討論在競賽中認識到了什麼,孩子的發言都很到位:人多並不力量大;一起做事應先商量再行動;搬墊子要4個人才行;做啦啦隊感覺很好
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學會了如何團隊合作搬墊子,而且讓孩子明白了很多道理。
在後來的集體教學活動中,更是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利用墊子的有趣游戲:滾墊子、頭頂頭、解放軍匍匐、跳跳床等等。孩子在游戲中學,在游戲中體驗不一樣的樂趣。整個搬墊子的活動,既強化了孩子的合作意識,又讓孩子掌握了合作技巧。
我們應該從孩子行為中發現教育契機:
靜觀——靜靜觀察
靜思——經常思考
篤行——採取措施
智慧引導孩子的潛力和行為。
同時從孩子的行為中更新教育方法:
順應——等待中發現精彩——孩子的精彩
反駁——否定中發現精彩——孩子的個性
激發——矛盾中發現精彩——孩子的領悟
感悟——樂意引導最終會讀懂孩子的內心。
二、解讀孩子的作品
主題:假如我是老師
老師以此為命題,讓孩子各自畫一幅畫。8個孩子畫了8幅不同的畫,讓我們家長仔細觀察,解讀一下其中的寓意。家長們意見不一,但是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是由孩子自己來解釋。老師放了每個孩子的錄音,解釋各自畫的寓意,我們家長才煥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的意思。足可見孩子的智慧和想像力是無窮的。
老師也解釋,作品正是反映了孩子的需要:
1、安全感的需要——向孩子大膽表達愛
2、認識世界的需要——讓孩子大膽探索
3、自我表現的需要——對孩子盡情放手
4、發展想像的需要——讓孩子異想天開
如此可見,解讀孩子背後的內心需要也是一種智慧。我們成人應跟進行為,滿足孩子的需要。從孩子的畫中,可以看出兒童有其自身的心理視角,這也是獲得經驗的感受。兒童也有其自身的心理水平和個性特點,需要我們家長仔細觀察、分析、思考。
羅老師的講座生動活潑,不僅言簡意賅,條理清晰,而且與我們家長的互動也很深入,有趣。羅老師從觀察孩子的細節入手,聆聽孩子的心聲,思考、解讀孩子的行為,發掘孩子的內心世界,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教育典範。羅老師從其獨特的視角,告訴我們家長一個既簡單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就是多觀察、思考孩子的行為,用正確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孩子。
如今我們大多隻有一個孩子,而且家長們多是工作繁忙,很難放慢腳步來觀察孩子、聆聽孩子,更別說解讀孩子了。羅老師通過孩子的小事和作品,指導我們家長如何讀懂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
孩子還在不斷的成長中,他們更需要我們家長的理解和引導,才能在家庭和社會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學會自信和成長。有了我們大家的共同支持和理解,他們才會成長的更健康、更快樂。
活動總結
活動結束後,老師與家長還進行了現場交流互動,對家長提出的家教方面的困惑進行了解答,此次活動不僅架起了幼兒園和家庭溝通的橋梁,加強了家園合作,更提升了家園教育水平,更好地促進了家園共育。
家庭教育教案 篇5
每逢生日、新年,孩子總要給我和她爸爸送張賀卡。起初,她送給爸爸的賀卡是這樣的——將心中濃濃的愛意化做千千的祝福,祝爸爸生日快樂,永遠快樂!然後,封面又畫個小狗和小老虎,小老虎手上捧個心給小狗,(我和孩子屬虎,爸爸屬狗。)她爸爸看了內心也很感動,但只是喜悅地說了句:喲,女兒長大啦,記得爸爸的生日了,謝謝你。隨手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當我的生日到來時,女兒同樣也給我寄了一張卡片,她在卡片中這樣寫到:送您一張很小的卡,說上一句很真的話,不必說母愛是豐滿,是美好或是博大,只因她洋溢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就已是最美的神話。媽媽生日快樂!然後,又在卡片醒目處畫了一大一小兩個老虎,歡愛之情躍然紙上。我看了後非常激動,熱烈地向孩子致謝,我說,媽媽太感動了,我將把這張賀卡永遠保存。這真情的流露給孩子的鼓勵是巨大的。在後來的日子裡,她給爸爸的生日卡、賀年卡越來越簡單,以至於到今年就成了走過場的「祝爸爸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而給我的賀卡卻歲歲不同,真摯動人,每每使我激動不已。1999年我的生日,女兒的賀卡是這樣寫的——媽媽:任歲月如水滑過,任時光從身邊流逝,當一切事物都黯然失色,當所有的容顏都失去光澤,母愛的光輝卻不褪色,她像首永恆的詩篇,在天地間無悔地閃爍!今年的聖誕,女兒的賀卡又是這樣寫的——那天的彩虹很燦爛,那天的晚霞很迷人,那天的秋風很颯爽,那天的世界很完美,那天是哪天?是我同我媽走過的每一天。祝媽媽聖誕快樂!每當我跟孩子的爸爸分享這些快樂時,他都會頗有微詞,認為孩子對我比對他用心,我便對他說:同樣一個孩子,在給我寫賀卡時感情充沛,而給你寫的卻流於程序,這便是激勵和欣賞的作用啊!
培養孩子的好品格
平時我們以講故事的方式,把知識傳導給孩子,讓他明辨是非,分清善惡,學會寬容、禮讓、仁愛。2022年春節,全家圍坐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孩子突然問我們:「你們談戀愛的時候,是誰追誰?」他爸爸笑而不答。我說:「是媽媽追爸爸。」孩子知道我們是大學時代的同班同學,他說:「媽媽,那時爸爸的學習成績一定特別好。」我說:「不是。」他說:「那你怎麼會追他?」我說:「孩子,還有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東西。」我告訴孩子:大學三年,我幾乎沒跟你爸爸說過話,他並沒有引起我的注意。但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有件事震動了我。那是一次重要的考試,由於臨近畢業,同學們忙於找工作,復習不充分,考場紀律可想而知,成績公布,大家都很理想,惟獨你爸爸得了60分,他的同桌說:「秦洪偉真傻,他不抄。」就是這句話,讓我愛上了你的爸爸。他的文化課成績雖然只得了60分,但他誠實的品格,我給他打了100分。我告訴孩子:「品格勝於分數」、「品格不能打折」。做父母的能在言談舉止方面給孩子作榜樣,孩子就會去模仿。秦聰小學結業考試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但他發現語文成績多給了一分,就向老師提出,結果他失掉了原來的第一名。我問他後悔不?他說:猶豫過,但不這么做心就不安。多年的育子實踐告訴我: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一時的,只要知道他有學習興趣,肯用功就夠了,但對他的習慣、為人處世、道德品質不能馬虎。
Ⅳ 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ppt
1、多與孩子交流。
有不少的家長由於工作忙,忽視了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還有的家長認為:家長的觀點,孩子必須無條件接受。這樣,時間長了,在感情上孩子和家長就疏遠了。所以家長必須與孩子溝通,使孩子理解父母的愛,孩子才能接受父母的指導。
2、不要總是批評、指責、抱怨。
現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三多三少:看缺點太多,看優點太少;批評太多,激勵太少;訓斥太多,表揚太少。
在訓斥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愛譴責別人,這樣的人最不受歡迎。訓斥和指責往往收不到任何良好效果,只會使別人加強對你的防備,並想盡辦法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訓斥與指責,還會傷害一個人的自尊,而過分的傷害就會激起對方的怨恨。
3、學會傾聽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但在這種溝通中,我們做家長的還要注意一點就是:少說多聽。
有一位母親,有一天得了喉炎,嗓子啞了。兒子放學回來後說:「媽媽,老師批評我了。」接著就訴說老師怎麼怎麼不對。當時,這位母親特別想批評兒子:你錯了,老師是對的。可是因為嗓子啞,說不出話,就只好瞪著眼睛,看著兒子說。等兒子終於說完了以後,突然兒子又說了一句:「媽媽,我謝謝您。」她當時一愣,不知兒子是什麼意思。兒子又說:「謝謝您,今天聽我說了這么多話。」第二天,兒子又對媽媽說:「媽媽,你昨天雖然什麼都沒說,但是我已經明白了,我錯怪了老師。」這就是傾聽的力量,不需要你去評論,孩子在說的過程中自己就醒悟了。
4、真心地欣賞和感激別人
人類本性最深層次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每個人都樂意跟欣賞自己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讓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真誠地欣賞和感謝別人。
美國一家超市的老闆,和兒子有隔閡,常批評兒子。有一天,他去兒子主管的店時發現,那家店從虧損變為盈利,而且顧客和店員都很喜歡他兒子。他把兒子叫到一邊,說:「你做得太好了,沒有人比你更能招來這么多的顧客!」沒想到,牛高馬大的兒子竟流出了眼淚,說:「爸,你從來沒有這樣稱贊過我,我很高興你對我有這樣的感覺。」這位父親後來對別人說:「這是兒子長大後,我與他的第一次真正的溝通。」
如果你希望孩子和丈夫喜歡你,你一定要對他們感興趣;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同學、老師的喜愛,一定要讓他及時去感謝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5、指導孩子與人相處。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大方有禮、開朗活潑的性格,鼓勵孩子發展多種興趣、愛好,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會孩子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真誠地贊賞別人,當別人有缺點時,要善意地幫助,用適當的方法指出,使別人容易接受,加深友誼。當與他人發生矛盾時,不迴避矛盾,如果是自己受委屈,可以用適當的語言道出自己的內心感受,讓對方理解,進而化解矛盾,絕不可以斤斤計較,耿耿於懷,要有容人的量度。如果是自己使別人受委屈了,應感到內疚、慚愧,要主動承認自己的錯,並賠禮道歉,求得別人的原諒,不固執,不加深矛盾。同時家長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言傳身教。
6、多發現別人的長處,不說別人的閑話。
一位農民母親,很善於教自己的孩子去發現村裡和家族中的每一個人的優點,並告訴孩子說:「每個人都是一棵小草,每棵小草上都有一顆露珠。太陽底下,每顆露珠都會發光。」於是,她的孩子學會了善良。
我們有些年輕媽媽不太注意這點,常常在背後說別人的閑話,天長地久,孩子就容易學會說閑話。愛傳閑話的孩子,朋友最少。在這里,我尤其要告誡女孩子們,千萬注意不要在背後議論人。
7、理解尊重孩子。
理解、尊重孩子能夠有效地拉近你與子女之間的心理距離,縮小代溝。理解是一種無條件的喜愛與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無私和愛心。但作為父母,我們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們往往希望子女無條件的服從我們,我們卻不能無條件的去尊重子女。當然,這並不是要求家長去認同孩子的一切觀點和行為,而是我們要能夠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們的眼睛去看,用他們的耳朵去聽,用他們的頭腦去想。
Ⅳ 幼兒園家庭教育幼兒出現分離焦慮怎麼辦ppt
1. 適應新環境:
如校方允許,可試試陪孩子在幼兒園待一會再離開。有個熟悉的人相伴,可使孩子對新環境更容易建立安全感,孩子或許不會那麼苦惱。
讓孩子從家中帶一些她/他喜歡的東西,如泰迪熊,枕頭或毯子。這些熟悉的物品或有助於您的孩子去建立安全感。在孩子成功過渡後,可逐漸淘汰。
讓幼兒園知道你正在做什麼來幫助你的孩子。這樣,你的孩子在新環境中更易得到一致的支持與安撫。熟悉的安慰方式也有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
漸漸地鼓勵你的孩子與你做分離練習,給他體驗分開和團聚的正面經驗。
當你離開你的孩子時,盡量告訴你的孩子,你何時離開,何時會回來。這對孩子建立安全預期也是有幫助的。如果沒有說再見或交待清楚,孩子不知大人什麼時候會回來,中間過程一直處於不安的心理,下次離開時可能更難解決。
在您離開之前,讓您的孩子進行愉快的活動。離開時,盡量保持輕鬆快樂的面容。如果你表現得擔心或悲傷,你的孩子可能更認為這個地方是不安全的,更容易焦慮。
2. 在家准備/訓練:
無論多沮喪,都建議避免批評或否定孩子的分離困難。例如,避免說「你真沒用」或」不要你這樣的孩子了」等氣話。
可試試閱讀有關於分離焦慮的故事,例如「小兔兔不想離開他的兔媽媽。他害怕他可能迷路了......」。通過故事,使孩子能消除部分接受分開的悲傷情緒,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並非是唯一一個要面對分別的小朋友。也可通過故事人物戰勝恐懼,去給孩子提供一些側面的自我舒緩的方式,如「小兔兔有些害怕見不著媽媽了,但想起媽媽承諾會四點回家,就告訴自己不要怕,和其他兔兔小夥伴去玩,不要多想」之類。
有意識地通過贊揚孩子,給他/她多一些積極的關注和肯定,去培養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