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認識公頃教學反思

認識公頃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4-09-04 18:38:47

A. 三年級數學老師教學反思

三年級數學老師教學反思5篇

身為一名數學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三年級數學老師教學反思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老師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三年級數學老師教學反思篇1

教學重點: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正確區分時間單位時、分、秒,並能在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

《秒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時間單位:時、分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是為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時間計算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感覺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以下幾點:

教學方法:

1、設疑激情: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啟冊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在導入時我利用新年到,大家歡天喜地,喜迎午夜新年到了的場景,通過學生們的神旁帶倒記時導入新課,在舊知和生活經驗的影響下,由學生自己引出「秒」,學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揭示課題「秒的認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來。

2、引導探索:當學生產生探索慾望和興趣之後,教師所要考慮的應是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識。在教學中,我通過七個環節:認識游蘆秒針和1秒、體驗1秒的長短、1秒的價值、教1分=60秒、體驗1分的長短、小結。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已有的數學感知,激勵學生再課堂上認真思考,同時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個性,學生通過觀察,經歷了認識角的過程。正是因為有了教師的放手,才有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學生真正會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主探索秒針的走動情況;組織學生體驗1秒與60秒,觀察分針走動情況,讓學生知道1分=60秒;通過集體活動、合作活動、小組活動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續時間。

3、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從中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學中,我讓學生欣賞秒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更深刻地感受秒這一時間單位應用的廣泛性。練習中,我加入了我們生活中的例子。如:閱讀短文《小宇的一天》幫助學生理解,實際是綜合考察了學生對時間單位的應用能力。

4、交流評價:通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愉快地交流活動中的感受和經驗,交換意見與看

法,一方面可將每一個成功的經驗收獲轉化成為大家共同的財富,成為影響其他同學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要不時對照目標要求,形成自我反饋機制。在小組交流中認識自我,也學會評價他人的學習。

學生學習方法:

1、觀察的方法,通過觀察鍾面,認識秒針與分針、時針的區別;觀察分針和秒針的走動,抽象出1分=60秒。

2、活動實踐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體驗秒。為了學生能更有效地學會用各種方式估測活動的時間,集體活動時我用鍾表記時,來看看學生60秒能做些什麼事情,加強學生對1分=60秒的認識,從而感知60秒。

3、獨立思考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把積極思維、獨立思考的方法教給學生,最重要的是給學生創設積極思維、獨立思考的機會。如:教學中,認識秒針和1秒、體驗1秒的長短、1秒的價值、教學1分=60秒、體驗1分的長短、小結,每一次的教學活動都給學生留出時間想一想,然後再與同桌學生交流,最後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說出來。

4、指導學生傾聽的方法:我的做法是:課堂上提問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幾個人。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學生往往認為自己的就是正確的,就是最好的,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總想辯解。這時,我就會對學生說:「比一比,看誰最懂得尊敬別人,能安靜地聽完別人的發言。」這樣不僅使急於辯解的同學靜下來聽,更促進提出不同見解的同學要把自己的想法說具體,說完整。同時,讓學生明白並不是所有的意見都是正確的。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當在課堂上意見有分歧的時候,我們常常常會留給學生們討論的時間和空間,有時候會用「大家想不想聽聽老師的想法」來平息他們之間沒有結果的爭論。這時候學生往往聽得最認真。從整個教學設計來看,我能做到: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決不設計包辦代替。努力設計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地思維。

三年級數學老師教學反思篇2

每次一上完公開課,我都會有很多感觸,在上完《24時計時法》一課後,看到同學們的表現,再看一看檢測的結果,覺得效果不是很理想,回想這一節課准備的全過程,有成功也有不足。

一、從教學重點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

教學的重點抓的還是挺準的。本課的重點使學生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並能正確地把用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間與用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間進行互換。在這點上我抓住重點,來進行教學,由學生得出結論,發揮了學生小組合作的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從練習的設計上看,巧妙、開放。

一個練習,多變,步步為營,由淺入深,解決方法也多樣,給學生創造的、發散的空間。而且從學生感興趣的節目預告單進行兩種計時法的互換,更是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另外,在評價上,這點我做得也很好,能及時給與適當評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也激發了。

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我一上完就覺得效果不佳,自己好像一直沒有進入狀態,學生紀律很好,但卻很嚴肅,使整節課學習氣氛顯得很緊張,這樣學生就學得不輕松,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再從從備課的角度看,備學生備得不夠充分。學生在理解24時計時法上還有一定的難度,不能很快辯出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在這一環節我應多加練習,發揮教學機智,從而讓學生很好的掌握,但我沒能做到。對於這方面,我要多加努力,不斷反思自己的不足。

總之,這節課的收獲還是不少的,結合自己的反思,我對教案進行了修改,在課後給學生在難點重點上又補了一下。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多加了解學生,關注學生。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很好的接受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年級數學老師教學反思篇3

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活動。在設計安排練習題時,悉心鑽研教材,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精心安排,在設計練習時必須明確每一道題的練習意義,確保一步一個腳印,步步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練習的優化。

這是一堂計算課,目標是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計算能力,並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因此在探索檢驗過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題:31×1223×1341×2134×12前兩題主要是為理解算理服務的,後兩題是為了鞏固部分積的對位問題。計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導學生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逐步樹立應用數學的意識,從而從「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積極主動更有興趣的來學習今後的計算課。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滲透一種數學策略,掌握一種數學方法,使今後學生面對沒出現過的題目、類型或其他生活中的問題,不再驚慌不已、束手無措也是我本節課要傳達給學生的:原來新問題也不可怕,也只不過是舊知識的重新建構。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如課堂提問的策略問題,面對學生的突發問題,不知道怎樣去引導。在今天第二部分積「0」問題的處理上,相同數位的對位上,花費了不少時間,因而導致課堂時間短缺,並且出現了很多重復教學的情況。我想有了失敗,才會去找原因,才會去思索,才會不斷去實踐,在反思中不斷磨練自己。

三年級數學老師教學反思篇4

《鋪地面》是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面積這一單元的內容,對於面積的含義學生較難於理解,並且很容易和周長弄混淆。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面積和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在這基礎上引發本課內容,這樣有助與學生以後區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在講這節課時,我注重學生的動手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通過在練習本上分別自己剪出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親身、直觀地去感受這些面積單位的大小。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學生都能夠在本上畫的.出來,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要比用眼睛看有更深刻的印象。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我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畫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讓學生直觀的看到他們之間的關系是1平方分米裡面有100個1平方厘米,從而總結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之後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進率,因為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很快就找到了進率也是100。在認識公頃和平方千米的時候,由於這兩個面積單位太大了,但是為了能讓學生能夠理解,我列舉了很多生活中的相關實例,從而便於學生理解。

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採用小組合作形式,體現了合作精神。這樣在教學過程中重點突破了平方分米與平方厘米間的關系,先讓學生通過計算面積總結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然後利用規律很簡單地總結出1平方米與100平方分米的進率關系。

練習有由淺入深,結合身邊的事物,體現新課標精神,學生活中的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時又在生活中實踐應用。這樣就可以水到渠成的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

三年級數學老師教學反思篇5

《認識方向》是在認識了東、南、西、北,知道了平面圖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基礎上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在現實的情境或者平面圖上辨認上述幾個方向。

通過課前預習調查,我發現學生中對這四個方向了解的同學約60%。於是我通過復習舊知入手,試圖找到學生的知識生長點,通過復習,我發現學生對東、南、西、北這四個主要方向掌握的還挺不錯,全班只有兩三位個同學不能正確指出圖中的東、南、西、北,所以學生都能夠說出平面圖上的方向(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這四個方向)。於是我開始引入新課,問:右上角、右下角、左上角、左下角是什麼方向?(請同學們用學過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對應。)下面比比誰能夠通過一節課就學會,好嗎?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學生學好方向的信心。

出示課件後,我先是引導學生觀察這幅圖上有些什麼地方,要求學生說說汽車站、火車站、電影院、少年宮分別在學校的哪面?再要求學生像老師一樣提出誰在誰的哪面這樣的問題,當學生提到如「超市在學校的哪面」的問題時,我及時評價,這個問題提的好,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下像這樣不是正對著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超市是在哪兩個方向的中間,接著介紹這是右上角(東北方向,並畫箭頭板書出這個方向),用右上是東北面幫助學生記憶這個方向。然後再提出你還能提出一個也不是正對著的問題嗎?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都能仿照前面的同學提出問題,這個環節我讓學生自己說是什麼方向,如果有學生說是「北西」、「南西」等說法時及時糾正(先橫著讀在豎著讀,簡記先橫後豎)。在這個環節後,我又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說方向,如:電影院在少年宮的哪面?學校在超市的哪面等,通過多認多說進行鞏固,最後再進行練習。

在練習的環節,最後一道練習情況並不良好,我忽略了學生層次的差異和方向板的合理利用。因為生活中的方向與平面圖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將平面圖上的方向正確引入到生活中,這是一個關鍵。學生習慣上知道上北下南,於是教學生面對實際方向,按「東南西北」四個字的順序沿順時針方向90度90度的轉動。這樣仍然有一部分同學難以掌握,需以後解決。

B. 《認識公頃》教學反思

      《認識公頃》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公頃和平方千米》跡好第一部分內容,在此之前學生雖然已經初步掌握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也初步有了了解但對於公頃,學生還不能直觀感受到它的太小,便對於建立正確的表象比較困難.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建立1公頃有多大的表象。這節課從學生所熟悉的情境入手,

先從學生已有的舊知「平方厘米平萬分米、平方米常用的面積單位入手勾起學生的回憶建立知識的鏈接點引走己學生的認識沖突喚起他們學習親新的更大的面積單位需要切入新題。

接著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認識公頃敏燃」所想到的。提出問題例如有「什麼是公頃」" ;公頃有什麼用途?用到哪裡」「公頃與平方米有什麼關系」....最讓人驚喜的是有學生提出用字母怎麼表示「公頃」.這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姿拿鉛而 探索「公頃「來全面的認識它。

在教學中,要積極建立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出示天安門廣場故宮等佔地面積資料形成意象再結合我們熟悉的校園和科技館.建立1公頃大約是多大面積的空間觀念讓學生進一步明白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

「公頃」這個概念在被學生感受類比,遷移中構建,深入學生心目中的一個面積單位, 在最後與平方米之間相互轉化的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推算出二者轉化的規律所在.達到熟練推理地步,這也是進一步深化」公頃"認識的一方面。

總之,本節課的學習要多角度帶著學生來認識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後面掌握和靈活運用情況。

C. 《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設計

公頃、平方千米要怎麼來學習呢?學會這部分內容由怎養的教程呢?下面就有我來講解一下《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設計這部分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體會面積單位換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2、認識公頃、平方千米等面積單位。

3、能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換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體驗1公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發現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正確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的表象。

活動准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自主發現如果用於計量面積很大的土地,需要用公頃和平方千米作單位比較方便。

2、使學生進一步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差猜槐水平。

活動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在括弧里填入合適的面積單位。

(1)一張銀行卡的面積大約是40( )。

(2)數學書的封面面積大約是2( )。

(3)我們所在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 )。

(4)我校田徑場的面積大約是1( )。

2.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面積單位?聯系實際說一說。

二、揭示課題

面積單位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此之前,同學已經學習和掌握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這些較小的面積單位。在生產、生活中,往往需要度量較大圖形的面積,如:某林業局要對當地一塊沙漠地區進行綠化,綠化區域是一個長為5千米、寬為4千米的長方形,他的面積是多少?學生列式計算,5000×4000=20000000平方米,即面積是兩千萬平方米,用學過的面積單位平方米來表示這個較大的數不方便,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的內容。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與“平方千米”。

三、活虛友動感知1公頃的大小。

1.你認為1公頃到底有多大呢?請你發揮自己的想像猜一猜。

2.師指出: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算一算:1公頃等於多少平方米?(板書:1公頃=10000平方米)公頃是比平方米大得多的面積單位。

3、2公頃有多大呢?5公頃呢?

4.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到底有多大?聯系日常生活實例找一找。

5.出示邊長為50米的場地。

(1)這個正方形有1公頃嗎?你是怎麼判斷的?

(2)多少個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頃了?你會怎麼把它們拼起來呢?

(3)展示各種拼法。

6.出示邊長10米(幾位同學手拉手為邊長)的圖。

(1)這個正方形有多大?

(2)多少個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頃了?你會怎麼把它們拼起來呢?

(3)展示各種拼法。

7.你能判斷我們整個學校有多大嗎?你是怎樣判斷的?多少個這樣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我們的教室面積有多大?多少間教室面積大約是1公頃?

8.在我們學校周圍有沒有1公頃大小的地方?能舉例說明嗎?

小結:在估計時,你們都運用了什麼 方法 ?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1公頃的大小,形成1公頃的表象。)

四、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1、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它比兩個天安門廣場的佔地面積還要大。

2、平兆啟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頃之間有什麼關系?1平方千米等於多少平方米?等於多少公頃?學生進行面積單位的換算。由此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

天安門廣場的面積為40公頃,1平方千米相當於幾個天安門廣場的佔地面積呢?比兩個天安門廣場的佔地面積還要大,相當於2個天安門廣場的面積。
《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藉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

【重點難點】

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公頃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面積單位?(讓學生比劃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現在請你看一看,想一想,下面填寫什麼單位合適呢?

計算機鍵盤上的小按鍵,面積大約1( )

數學書的封面,面積大約4()

教室的面積大約50 ( )

一個 籃球 場的面積大約是200 ( )

提問:在我們班同學中,有人去過蘇州工業園區的金雞湖嗎?大不大?你知道金雞湖的佔地面積是多少嗎?(學生估計面積,之後課件呈現:金雞湖的總面積為740公頃)

2、揭題: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時,通常用公頃作單位。(板書:公頃 字母符號是:ha)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新的面積單位——公頃。1公頃有多大?它跟平方米的進率是多少?生活中哪裡能找到1公頃?

二、自主探究,認識公頃

1、認識1公頃的含義。

談話:我們以前學過的面積單位都是根據邊長一定的正方形面積來確定的。例如:1平方厘米是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

1平方分米是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

1平方米是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

1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

100米有多長呢?你能結合實際說一說嗎?想像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指出:這樣大的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公頃。1公頃有多少平方米呢?先讓我們獨立算一算,再與同桌交流。得出:1公頃=10000平方米。

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提問: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1公頃,下面我們實際感受一下,好嗎?

(1)(來到操場)讓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要求估計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2)讓我們來算算看,我們班級前面的這個廣場面積大約有多少?

操場一邊長大約100米,相鄰的一邊長大約30米。計算:

100×30=3000平方米 10000÷1900≈3(個)(用計算器計算)

大約我們學校這樣的操場3個才能有1公頃。想像一下,有多大?

提問:我們知道我們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兩個教室的面積就是100平方米,要有多少個教室的面積才是1公頃呢?你能想像得出嗎?

在生活中,你還能哪裡找到1公頃呢?

3、進行單位換算。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你能解決下面的問題嗎?出示“試一試”中的題目,請學生用計算器算一算。(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這塊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頃?)

完成後,要求學生把解答過程和單位換算的方法與同學進行交流。

簡要小結:把以平方米作單位的數量改寫成以公頃作單位的數量時,可以用原來的數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來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四位。

4、鞏固練習

P93“練一練”第3-5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討論這個 足球 場的面積是不是有1公頃。

三、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公頃“信息發布會”

素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總面積達3500000平方米,合()公頃;敦煌莫高窟被譽為“藝術瑰寶”,石窟里的壁畫為世人所驚嘆,其總面積約5公頃,合約()平方米。但都已遭受帝國主義的毀壞。

讀了這兩題,你有什麼感想?

2、開發商的 廣告

某市剛剛新建了一個小區。聰聰跟爸爸一起去看房子,走到小區門口看見一則廣告牌:

小 區 簡 介

本小區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是×市綠化示範小區。佔地面積12公頃,其中公館、 兒童 游樂場、老人健身房、 網球 場、道路等公共設施佔地1.5公頃,綠化面積為達5公頃。……

聰聰在小區里走了一圈,發現該小區共新建了住宅樓75幢。聰聰估計了一下每幢樓的長約80米,寬約10米。請你跟聰聰一起算一算,房屋開發商的廣告是否真實?

四、課堂小結: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問題?
《公頃、平方千米 》教學 反思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 經驗 和實際認知水平,對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分別安排了不同的學習活動,體現了不同的教學目標,認識公頃,不僅讓學生認識其含義,而且還讓學生通過觀察、計算、推理和想像等活動,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對於平方千米,重點是讓學生認識其含義,並探索平方千米與平方米、公頃之間的進率,學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時,通過室外活動讓學生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如,通過觀察一個面積接近1公頃的操場的大小,直接感知1公頃大小;通過觀察100平方米正方形的大小,並通過推算和想像間接感知1公頃的大小;通過在具體情境中選擇中選擇合適的土地面積單位,進一步豐富感知,並逐步明晰1公頃實際大小的表象。認識平方千米,通過相關的圖息和例子讓學生體會到平方千米是測量和計算大面積土地的常用單位。

猜你喜歡:

1. 2017年人教版5年級數學期末試卷

2. 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運用論文

3. 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期中試卷分析

4. 圓的周長教學反思

5. 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設計

6. 五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土地的面積教案

熱點內容
教師資格認證申請表 發布:2024-11-23 05:31:33 瀏覽:99
北師大語文二年級下冊 發布:2024-11-23 04:55:43 瀏覽:37
班主任要借錢 發布:2024-11-23 03:53:53 瀏覽:102
錄取通知書班主任一起拆封 發布:2024-11-23 03:16:01 瀏覽:545
涼涼古箏教學 發布:2024-11-23 02:54:44 瀏覽:133
暑期進書屋 發布:2024-11-22 23:31:26 瀏覽:327
考證考哪個 發布:2024-11-22 23:31:25 瀏覽:469
糖畫的歷史 發布:2024-11-22 21:43:32 瀏覽:546
畢業後教育 發布:2024-11-22 20:40:30 瀏覽:189
技術學校老師 發布:2024-11-22 18:13:07 瀏覽: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