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走絲教學
巧妙應對課堂突發事件,熟練駕馭課堂教學。
(一)幽默法
針對學生的「責難性」問題、「攻擊性」問題、「挑釁性」問題的刁難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難方式,幽默地、體面地、不傷大雅地予以還擊。還擊時,發揮摧枯拉朽的威力,在笑聲中揭露其行為或言論的實質。如一位教師走向教室,剛剛推開虛掩著的教室門,忽然一隻掃帚掉了下來,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師的講義夾上,課堂上一片嘩然。這分明是學生乾的惡作劇,可這位老師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輕輕地拾起掉在地上的講義夾和掃帚,自我解嘲地笑著說:「看來我工作中的問題不少,連不會說話的掃帚也走上門框,向我表示不滿了。同學們,你們天天與我一起相處,對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們課後也給我提提意見,幫助我改進工作吧!」課堂上一陣竊竊私語後,很快地安靜下來了。這位教師面對損害自己的行為以幽默帶過,既顯示了教師的詼諧大度,又讓自己擺脫窘然處境,還為學生創設了自我教育的情境。
(二)寬容法
寬容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一種理解和信任,它不是軟弱,不是無原則遷就,更不是縱容與包庇。寬容要使學生能在靈魂深處反省,要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仁厚與良苦用心,促使學生自我教育。如,一位老師收到學生一張字條,上面寫著:老師,你以為當老師就可以壓服學生嗎?你高昂著頭,鐵青著臉,像個活閻王,但是,有誰怕你呢?落款為:你最討厭的、等待你處罰的學生。這位老師不是查處寫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讀了這封信,並檢討了自己工作方法的簡單粗暴,感謝這位同學給他敲了警鍾,並讓學生以後多給他提意見、寫真話。學生們對老師寬容感到由衷敬佩,師生關系從此更加融洽。
(三)警告法
對於較嚴重的違紀行為,教師要嚴肅地提出警告並立即制止。為了不影響上課,課堂上不必過多追究,但課後談話要抓緊進行。如,一位老師正在講課,忽然,後面的同學一個個都抿著嘴「哈哈」地笑。教師走到後面一看,原來是一個同學的嘴上貼了一張白紙條。教師怒不可遏,正要追查,但一轉念又改變了主意。只見他輕輕地將紙條撕下來,然後嚴肅地說:「搞這種惡作劇是對別人人格的侮辱,是不道德的行為。我向他提出警告,請他下課後到辦公室來一下。我相信他會主動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的」。接著,又繼續講課了。課後,一個「調皮鬼」果然來到了辦公室。
(四)分身法
由於學生惡作劇或違反紀律出現的突發事件,教師如果集中批評學生,就會影響全班學生學習。為了使教學能正常進行,又能脫身處理偶發事件,教師可以採用分身法。如,一教師正在講課中,突然兩位學生打起架來,不處理不行。於是這位老師布置了兩道緊密配合本節課教學的思考題讓學生思考(或者布置幾道作業題讓學生做),這樣,教師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能處理偶發事件,不致於顧此失彼。
(五)克製法
當某個學生的破壞性行為中暗藏著想贏得他人的注意願望時,可採用此法。如趁老師板書時,某生悄悄將一動物放入粉筆盒內,當老師再次取粉筆時發現了,這時如果教師採用言語反應,可能會正巧迎合了該生正在尋求的目的。而採用克製法,實際上是向該生表明,教師對他的攻擊行為完全可以保持泰然自若,無須大發雷霆,當堂追究,使之自討沒趣。
(六)嫁接法
有些偶發事件的出現已經引起了學生注意,教師想要讓學生重視集中於原定的教學內容十分困難。這時可以轉而發掘事件中的積極因素,把與課堂教學無關的偶發事件,引導到課堂教學上來。因勢利導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如一位語文老師正在講課中,突然一隻大灰貓追趕著一隻老鼠往教室里竄,大多數同學都好奇地觀看這精彩的場面,有的同學甚至追趕起來。這種情況下,教師沒有制止學生觀看這精彩的場面,而是隨機改變了自己原來的講課計劃,宣布允許學生觀看一會兒這個場面。然後利用學生這種好奇和興趣,並要求學生以這件事為素材進行口頭作文。這樣做既順應了學生的好奇心,又保證了課堂教學秩序,而且擴充了課堂教學信息,達到了語文課的教學目的。
(七)暫凍法
對一些偶發事件給予暫時的凍結,仍按原計劃上課,待課後或其他時間再來處理這一事件。如某班學生做完課間操回到教室,剛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有人發出「哎喲」、「哎喲」的驚叫聲,老師發現原來有人在一女生凳子上反釘了幾個釘子。是立即查找肇事者還是照常上課,老師選擇了後者,他幫助這位受害同學釘平了凳子,就繼續上課。課後科任老師建議班主任召開「板凳上的釘子從何而來」的主題班會,使大家受到教育,肇事者也主動承認了錯誤,以後再也沒有發生類似事件。
(八)調虎離山法
此法是指個別同學在即將失態的情況下,教師及時、巧妙地進行掩飾的方法。如,初一(1)班的教室里,學生踴躍地舉著手,有序地進行發言。當老師叫到第三次舉手的某個學生時,他終於因小便憋不住直往老師身邊跑。老師發現了他褲子前襠濕了,便隨手拿起茶杯裝作喝水,但茶杯偏又從該生身上滑到地上,老師把學生的褲子「弄濕」了。班上所有的學生都沒有發現這其中的蛛絲馬跡。老師說:「對不起,你去寢室換褲子吧,其他同學繼續上課」。事情發生前後不足兩分鍾,教師用「調虎離山」法把學生的視線巧妙地引向教師的行為舉止,既掩飾了學生的窘態,又把握住課堂教學秩序。
(九)因勢利導法
課堂教學一般都有嚴格的程序,教師要周密設計教學環節,恰當安排教學步驟。但在實際教學中,常常出現影響教學進程的信息,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改變教學程序。如,一位語文老師在講《美麗的公雞》時,原計劃第二環節按課文順序進行導讀,不料一上課就有位學生提出:公雞很驕傲,不美,為什麼課題是《美麗的公雞》呢?」教師立即意識到這個問題要害,如果從這里入手,更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便因勢利導,讓學生圍繞「公雞到底美不美」來仔細閱讀課文,並提出一串問題,讓大家討論。從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美。
(十)轉換思路法
有時由於課前教師對某個問題鑽研不夠,所以當講解到某個問題時就講不下去;有時因講課中突然受到某個干擾,如學生的突然提問、身體有病等,從而造成思路中斷。遇到這種情況,一是不應勉強去應付搪塞,而要想法先排除自我心理干擾,盡快溝通對教學構思的回憶,也可對某個問題暫時存疑不答。二是可隨機設問,轉換思路。教師在思路中斷時,可暫時停止講解,臨時布置學生朗讀課文或做練習,以便有充分的思考餘地,重新組織教學環節。
(十一)問題轉換法
此法是指教師對教學中的疑難引發的事件,設置新的問題,以激發學生思考,解脫自己困窘的方法。如於漪老師教《木蘭詩》時,認為詩中寫的不可信,有位學生提出疑問,「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是不可能的。十二年這么長時間同生活打仗,怎麼會認不出是女的呢?不說別的,一雙小腳在洗腳時會露出來的。老師說:「南北朝時婦女還不纏腳。」學生又問:「那麼中國婦女什麼時候開始裹腳呢?」這下子可把老師給卡住了,老師想了想說:比比誰「課後我們大夥兒都去查資料,先查到。」巧妙地設置了一個查資料,大家來回答的問題,既安定了學生的情緒又維護了課堂教學秩序。
(十二)增補法
課堂教學中,有時由於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原來安排的教學內容半節課就讀完了,因為許多內容學生已經掌握了,所以提問對答如流,練習熟門熟路,很快就完成。出現這種情況,可以補充一些必要的教學環節,如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復述課文;或補充一些練習題,或組織學生討論,或組織小競賽、小測驗。有時也可求教於學生,如,讓學生出題目來考老師。
(十三)升溫法
學習困難生主要困難在於基礎知識不牢固,信心不足上。因此,他們答問時往往語無倫次,有時已接近答對了,卻突然停下,再也不作聲了,害怕答錯被人取笑。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不要讓他停止答問,而是簡單地重復他已回答正確的部分,並給予肯定和鼓勵,然後走進該生,用期待的眼光看著他,輕言輕語地點拔、提示。通過教師耐心地等待,熱情的升溫,冷寂的場面常常會突然地改變,終於能准確地完整地把問題回答出來。此時,教師要再一次給予肯定和表揚,他們會在以後的答問中表現得越來越出色。
(十四)討論法
當教師講到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時,學生們往往自發地在下面議論紛紛。如果立即制止這種現象,就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讓學生自由議論,然後選代表發言。這樣做可使全體學生的意見都表達出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如,一語文教師在教曹禺的戲劇《雷雨》時,當講到侍萍的一句話「老爺,沒有事了?(望著朴園,淚要湧出)」,學生便對侍萍的「淚」是「感動」之淚,還是「氣憤」之淚,當堂爭論起來。教師也就改變了原先的教學計劃,順應形勢,圍繞雙方爭論的焦點,啟發學生理順思路,得出統一的認識。
(十五)激將法
當教師和學生在情緒上發生對立時,教師千萬不可意氣用事,使用尖酸刻薄的語言刺激學生,更不能使用恐嚇以圖壓倒學生,可適當使用激將法,把問題推向深入,以取得學生信服的權威效應而信服教師的觀點。如,一語文教師在教《變色龍》一文,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提問學生:「『變色龍』有什麼特徵」?一陣寥落的翻書聲後,從後排站起一位同學回答,他露出一臉得意的神態,津津有味地對著《動物學》給變色龍描繪特徵。從語文課扯到動物界,頓時,教室里一片嘩然!開始這位教師怒形於色,准備感情用事,但理智提醒了這位教師。他掃視了一下教室,平靜地對這位學生說:「對,你說得很不錯,變色龍的特徵是這樣。可見你學得很活,能把動物學的知識與學習語文貫通起來」。然後,教師把話一轉,用激將的口吻轉向全體學生,很可惜,這位同學的智力沒有用到該用的地方,槌子沒有敲到鼓上,只要稍微聰明一點的同學,就不難看出,幽默大師契訶夫是借用變色龍「善變」的特徵來比喻……教師欲言故蓄,幾秒鍾後,同學們的思路很快納入正道,紛紛舉手發言,使那位同學感到不好意思,老師又鼓勵他繼續發言。
(十六)調整法
有時由於各種原因,上課時打亂了原計劃的課堂結構,例如忘記板書課題,忘記小結等。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從頭再來,時間不允許;如果立即補入某一環節,與教學進程不吻合。這時,可以適當地調整原計劃的課堂教學結構。如,一位教師在講「工程問題」應用題,當進行到課堂練習時,他邊指導學生做練習,邊回顧課堂教學,發現還沒有板書課題。他沒有驚慌失措,而是不動聲色地繼續往下進行,當課堂小結時,強調了本節課的內容,根據同學們的發言,寫上了課題。這樣,板書課題由原來的開篇點題調整為結尾點題,既點出了課堂教學的重點,又使課堂教學環節完整無缺,效果並不比原計劃差。
(十七)暗收法
對學生提出的有價值、有見解的看法,教師作出明確肯定判斷後,暗中加以吸收,並適當調整原來的教學方案,既鼓勵了學生,又使教學過程自然而流暢,取得更好效果。如一教師在教《范進中舉》時,開始設計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通過范進中舉前後的變化及人們對他態度不同的對比來認識文章的主題。在具體實施時,有的同學提出:范進、孔乙己都是深受科舉制度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他們在本質上是不是相同的?教師覺得這個問題提得好,便於揭露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於是立即改變了原來設計的教法,引導學生對比孔乙己與范進的異同特點,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題,同時也比較了寫作上的不同之處,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八)錯導法
智者千慮,難免一失。課堂教學中,有時老師出現一點差錯也是正常的。如板書錯誤、讀音不準、計算錯誤、演示出毛病等。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請學生幫助查找錯誤,如一位老師在推導弧長公式時,結果得到,出現了差錯,復查推導過程,未能查出。這時教師不僅沒有發慌,反而靈機一動,若無其事地對著學生說:「現在我要考考學生的注意力,看誰能發現老師推導的錯誤」,全班學生思考著、檢查著,紛紛舉手,把錯誤很快地糾正過來。發動學生共同探討和更正錯誤,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為教師贏得了時間。
(十九)懸掛法
課堂教學時,學生往往提出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使教師一時不知回答;或者教師回答了,因為缺乏思考,語言表達得不恰當,學生不滿意。如,語文老師在講《木蘭詩》中的「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時,有的同學突然問:「一說十年,一說十二年,木蘭從軍到底是幾年?」教師事先未考慮到這個問題,一時難以回答清楚。遇到這種情況,為了不影響課堂教學繼續進行,可以把問題掛起來,讓學生課後去尋找答案,以便學生能繼續安心學習,防止他們注意力分散。但課後或下節課上課之前教師要查找資料,盡快給學生以正確的答復,不要懸而不決。
(二十)注視法
當教師捕捉到有行為不當學生的眼神(如教師發現後排某生正在尋找機會欲將一漫畫往前排某女生背上貼)時,教師即刻以一種表示不滿的、強烈的、連續的目光注視該生,並同時輔以皺眉、揚眉暗示該生,使該生意識到教師已經感覺到他的那種不良行為。使用此法的優點是,教師既不使該生窘迫,又不使課堂混亂、教學節奏出現停頓的情況下,把不良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
(二十一)暗示法
當偶發事件發生時,教師並不中斷教學活動,而是用含蓄、間接的方法悄悄提醒當事人,消除影響教學的不利因素。使教學正常進行。如有一位特級教師在上觀摩課,聽課教師發現在上課過程中有一位學生走了出去,約幾分鍾後又有一位學生出走,過一會兒,兩位學生先後回來。可在這過程中,教師從沒有中斷過教學活動。這是怎麼回事呢?聽課老師鬧不明白。下課後詢問這位特級教師,他說:我在上課時發現一個學生臉上很難過,坐立不安,知道他可能要大小便,便踱到他身邊示意他出去。過了好一會兒這學生還沒有回來。我便猜想他可能來不及帶手紙,便悄悄讓第二個學生拿了草紙去廁所,果然他們就回來了。聽課老師恍然大悟,無不表示欽佩。教師用暗示的方法解決偶發事件既不影響教學程序,又能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比如,教師可以目光、手勢、臨近、提問等暗示方法來阻止學生講話、搞小動作等。
(二十二)提問法
當發現某些學生注意力分散時,就請他回答問題或演算習題,強制他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如,一位數學老師在課堂上發現兩位同桌學生在低頭玩東西。她略一思索,立即指名其中一人答問,一人板演。他倆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弄得不知所措。結果答非所問,引起一陣鬨笑。以後,他們上課再也沒有玩東西。
(二十三)沉默法(停頓)法
由於中小學生(特別是小學生)注意力保持不長久,所以課堂上往往會出現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竊竊私語或東張西望或搞小動作等。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教師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批評這些學生,不僅收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影響課堂教學按預定計劃進行,甚至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時,教師可以突然停止講課,沉默片刻。此時無聲勝有聲。沉默既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思維,還能起到維持教學秩序的作用。
(二十四)接近法
在教學過程中,當發現學生中有不安定的苗頭,如有人坐立不安、玩東西、看圖書、打瞌睡,甚至想搞惡作劇時,教師可一邊講課,一邊不動聲色地走到有關學生身邊站站,或輕輕拍拍肩膀、摸摸頭。教師只要露出開始向行為不當的學生走近的意向,就會使該生的不當行為迅速改變。
(二十五)表揚法
數學老師王剛正准備講課,突然調皮學生小華(經常遲到)滿頭大汗地走進教室,全班同學鬨堂大笑。王老師沒有批評,而是不失時機地說:他跑得滿頭大汗說明他「大家不要笑,根本不願遲到,還有進取心,讓我們為他的進取心鼓鼓勁吧!」話音剛落,一片掌聲。這位同學又羞又愧又感動。從此,再沒有遲到過。
(二十六)特殊法
課堂上,有時也會發生一些「特殊事件」,應該「特殊處理」。如有時因天氣悶熱,課堂上突然有人生病暈倒。這時教師不要驚慌,應布置學生自習,自己到患病學生身邊察看,同時派班幹部到衛生室請衛生室保健老師前來。然後,根據病情輕重決定處理辦法。安定後再繼續講課。如一位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上課時,因鬧肚子把大便拉在褲子里,小朋友擔心同學們嘲笑和教師訓斥,想哭卻不敢出聲,非常難受。老師發現後,講課暫告一個段落,給全班布置朗讀課文,不動聲色走到這位小朋友面前,將這位小同學帶出教室,一邊安慰他,一邊幫他擦洗干凈,然後向本校有孩子的老師借褲子幫這位小同學穿上,又很快悄悄地回到教室上課。
(二十七)情感法
借班上課或接任一個新班級,師生間互不了解,互不相識,課堂上有可能面面相覷,表現淡漠,甚至形成僵局,影響教學正常進行。遇到這種情況教師要和學生先溝通感情,如師生共同做游戲,講故事等。這樣可以很快縮短師生間距離,在短短的幾分鍾內使師生的情感融洽,然後再開始講課。
(二十八)誘導法
就是藉助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等方法,以引路、搭橋、開竅、點拔之作用,使教師的「講」誘導出學生的「想」,教師講的「點」能帶動學生的「面」,使之平中出奇,難而可及。此應變法適用學生因章節的內容理論性強且抽象、枯燥乏味而興趣不濃,造成注意力下降,昏昏欲睡的課堂場面。運用此法,可調動學生身心的部分能量,引起感情和理智上的共鳴,變枯燥無味為興趣盎然精神振奮的教學氛圍。但教師的教學風格一定是要民主開放型的,這是應變成敗的關鍵,如果師生心理不容,勢必會啟而不發,誘而不導。
(二十九)旁敲側擊法
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作正面的回答,而是巧妙地避開話題,從側面提出———看似與主題無關的話題,幫助學生作勢能積貯,即引導他們去形成一種解決問題的動力准備狀態,以此來達到啟示、提醒之目的,讓其在思考中自尋答案。此應變策略常是針對某些問題正面回答很難解釋清楚,且易造成觀點的對立拉鋸戰,但又不能在回絕的情況下採用。
(三十)設懸激奇法
懸念往往給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種強烈的想念和掛念,使人對所講內容產生一種急於追問下去的心理。當學生產生精神上的疲倦、興趣降低時,教師可以迅速調整授課角度,創設懸念情境,以此造成學生企盼、渴知的心理狀態,以加速思維。
採用此法應變,要尋找最佳設懸時機進行,使教材的內容與授課情境渾然銜接。
課堂上偶發事件的表現變化莫測,以上所列舉的應變策略只有一般意義,不可能囊括所有情況。事實上,在具體的應變中,任何一種策略都不可能是絕對單純和萬能的。它往往只適用於各種不同對象、不同情境、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應變要求,因而都具有其內在的邏輯關系,運用時要求教師必須針對課堂具體問題情境,准確把握有關對策,絕不能將其孤立化、公式化和模式化。唯有著眼全局,把握全局,在符合課堂教學活動具體需要、符合教學基本原則下靈活運用,才能取得應變的最佳效果。
⑵ 學生對老師的評價(評職稱用的 )300到500字
我於XXX年考入XXX師范專科學校XX系。XXXX年XX月畢業,分配到XXXX中學工作。1988年,恢復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後,我被評為中學物理XX級教師。
XXX年XX月,晉升為中學物理XX級教師。XX年XX月,調入XXX鎮中學直到現在,教齡總計達XX年。
自XX年調入XXX以來,我一直擔任物理教學工作,期間並擔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年級組長、政教副主任、教導主任任職時間可作班主任任職時間)。XX年擔任年級組長。XX至XX年擔任政教處副主任。XXX年XX月起,任教導處主任,主持全校的教務管理工作。XX年至今,一直擔任XX鎮物理中心教研組組長,主持XXX鎮的初中物理教研工作,並協助XX區教研室的物理教研工作。XX年1月,報名參加由XXX師范大學任主考學校的本科自學考試,專業為教育管理,2002年6月畢業。
回顧過去的11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傾心教育,為人師表
身為教師,為人師表,我深深認識到「教書育人」、「文以載道」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多年來,始終具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崇高的品德修養,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教書育人的思想,積極實踐「三個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思想素養,熱愛、關心全體學生,對學生的教育能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科學的世界觀。每天堅持早到晚歸,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甚至還放棄節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關工作;甘於奉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絕對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學生和教師心目中,具有較高的威信和較好的教師形象。2000年,我光榮地加入了 。
1999年,順德各校設立政教處,我擔任本校政教處副主任並負責學校的德育工作。三年間,建立了比較嚴格、全面的教師和學生德育管理制度、考核評比制度和德育工作的具體方案。由於各項計劃、制度具有科學性、客觀性、可行性、激勵性,全校師生能以主人翁的姿態,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發揮了較好的德育效能。積極創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徑,認真總結德育工作經驗,積極撰寫德育論文,提高理論素養。2000年,《校外德育工作的研究與探索》一文獲順德市教師德育論文評比二等獎。我校還積極參與全省的德育科研工作,爭取科研課題的立頂,其中,《村鎮學校德育適應城市化發展需要的研究》是廣東省「十五」德育科研重點課題,本人一直是這個課題主要的主持者、參與者。富有成效的德育科研,有力地促進了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任務,學校以教學為主,這是辦好學校最基本的規律。在教學方面,能准確把握教學大綱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把各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力求教學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學技巧,講究教學藝術,教學語言生動,學生學得輕松,老師教得自然。
首先,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學工作者,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始終以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切實抓好教學工作中的各個環節,特別是備、輔、考三個環節,花了不少功夫,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探討;備——備教材、備學生、備重點、備難點、備課堂教學中的各種突發因素;輔——輔優生、輔差生、重點輔「邊緣」學生;考——不超綱、不離本、考題靈活、開發思維、迅速反饋、及時補漏。教學過程中,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狀態,改進教學方法,自始至終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宗旨,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個性、特長順利發展,知識水平明顯得到提高。所任班級學生的中考或鎮統考成績(及格率、優秀率和平均分)名列鎮或區同類學校的前茅。
其次,在切實抓好教學管理和教學調控工作的同時,堅持深入教學一線,與教師共同制訂並實施各種教學計劃,共同探討各種教學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廣泛聯系教師,了解實際情況,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聽課、評課,以事實為依據,以客觀的態度,從教學理論、教學創新和教學效果的角度進行評價,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近幾年來,我校教學成績名列全鎮或區
前年,受到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本學年始,順德屬於新課程改革實驗區,作為教導主任,我始終走在課程改革的最前列,組織全校教師對校本課程的說明與開發進行了專題講解,加速了我校校本課程的建立與使用。
第三,教研與教學互相促進。從1997年至今,我一直擔任鎮物理中心教研組組長一職,每學年的工作計劃、措施、組織、效能等方面,均得到全鎮各校老師和領導的高度評價,以及鎮教育辦和市教研室的贊揚。在2001年市中考閱卷工作中,我擔任物理組組長,工作出色,評卷結束後,由我獨立完成了《2001年順德市物理中考情況分析》,向市教研室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三、潛心鑽研,完善自我
從教22年,在較好地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我還善於進行教學研究,積累教學經驗,不斷錘煉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1、「青優課」評比。1993年參加佛山市「青優課」比賽,榮獲三等獎;1994年參加順德市「青優課」評比,榮獲二等獎。
2、撰寫教學論文。1990年,論文《是圓周運動還是平拋運動》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物理學會評為一等獎;1995年,論文《初中物理姐妹型選擇題的復習》在「全國第一屆理科考試與命題改革研討會」上被評為優秀論文一等獎;1996年,論文《不容忽視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流」》在「全國第七屆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研討會」上被評為優秀論文二等獎;1997年7月,論文《巧設比喻,化難為易》在《中學物理》雜志發表;2002學年順德區進行「新課標」實驗研究,本人撰寫的論文《重視物理「過程」教學》榮獲順德區優秀論文三等獎。
3、教學基本功比賽。1998年,我參加順德全市的教師教學基本功「六個一」(上一節好課、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寫一手好字、寫一篇好文章、編一份好題、答一份好題)比賽,成績突出,被評為順德市首批「教學能手」光榮稱號。
4、繼續教育。幾年來,積極參加各類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培訓,參加每學年的教材教法培訓學習;參加電腦初級、中級培訓並考試合格;參加普通話培訓,測試水平達二級乙等(80分);參加北京師范大學舉辦的主任高級研修班培訓,創新了理念,提高了水平。參加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管理本科自學考試,學習刻苦,成績優良,取得畢業。
四、精心哺育,培養新人
在教師幫帶和學生輔導方面,我特別注重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精心組織、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初中物理競賽,成績突出,1998年,輔導梁福林獲省級二等獎、徐錦添獲省級三等獎;2000年,輔導曾雲獲市級二等獎,等等。另一方面,在青年教師幫帶活動中,我校採取「一幫一」結對子幫帶措施,我負責幫帶的青年教師雷艷娥,成熟較快,2002年參加順德市青年教師教學大賽,榮獲市一等獎。
自1992年任現職以來,多次受市(區)、鎮獎勵,近七年年度考核中有四次被評定為優秀,2002年被評為順德市教書育人優秀教師。
成績屬於過去,何況教育教學這門藝術永無止境,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虛心學習,勇於創新,再創佳績。
歡迎追問啊
⑶ 我是一名六年級數學教師,22歲。去年剛考上的,班裡剛開始課堂紀律不錯,但後來上課就亂了,該怎麼辦
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及思考
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會教書,還要會育人,不僅要完成計劃內的工作,還要隨時做好准備解決突然發生的狀況。一個偶發事件的解決方式也許會改變你在學生心中的印象。
當您在課堂上遇到這種情況時通常怎麼辦?
正確、恰當的處理課上突發事件可謂是一種技能或是藝術,如果您就是一位教師,在課堂上遇到這些情況時通常怎麼辦呢?
A、上課時突然飛進教室一隻小鳥。
B、一位女生伏在課桌上哭了。
C、兩個男生打了起來。
D、發現某學生寫別的學科的作業。
E、正在上微機課時,某生把電源插座碰掉了。
對上述問題,您會怎麼處理呢?請暢所欲言。
我對幾個問題分別作了回答。
第一個問題:課堂上突然飛進一隻小鳥。
課堂上突然飛進一隻小鳥,當然會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這時,需要把課停下來,打開門窗,把小鳥放出去。然後幽上一默:連小鳥都想來參加我們的學習了,可見學習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讓我們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吧!接著繼續上課。
處理這樣一件事,大約需要3分鍾。處理得當,可以培養學生排斥干擾專心學習的能力,以及愛護鳥類的環保意識。
第二個問題:一個女生伏在桌子上哭了。
這種情況,多半不是她當時受到別人的欺侮。而有幾種可能:1、因為教材內容或老師的話引起了她的聯想,觸動了她的傷心處;2、對學習內容越聽越不懂,越不懂越著急;3、家庭里或生活中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形成了心裡難解的結;4、身體有病。
這時,可以輕輕地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對她說:「哪裡不舒服?還是心情不太好?如果有病,要抓緊治療;如果心情不好,可以先到宿捨去休息一會,課下咱們談談好嗎?有什麼困難老師會幫助你的。」
這種情況下,她一般如果能堅持學習,就會擦乾眼淚抬起頭來聽課;如果確實有病或心情很不好,就可以讓同學陪同她去醫務室或宿舍。然後繼續上課。
處理完這樣一件事,大約需要兩三分鍾,對上課不是沒有一點影響,但卻有另一種教育效果,即讓她本人和所有學生都接受一次愛心教育。
第三個問題:兩個男生打了起來。
老師先做一個體育裁判用的「暫停」動作,一是表示講課暫停,二是要求打架的孩子停下來。全班學生的目光、注意力就會集中到打架的人那裡。一般情況下,打架的孩子就會暫停下來。這時老師可以用詼諧的語言加以評判:「嗬,打起來了。看來矛盾夠激烈的。不會比中美兩國之間的矛盾更大吧?中美矛盾還是靠談判解決的呢,你們同學之間還有什麼解決不了的矛盾?這么著,你們現在別打了,免得影響大家上課,下課後,你們覺得確有必要一決雌雄,我去給你們當裁判、定輸贏。」在同學們的笑聲中,就會喚醒打架的孩子沉睡的羞恥心,冷靜下來。教師繼續上課。下課後找他們談話解決,最後使其握手言歡。
估計這樣下來要耽誤5分鍾左右,但可以讓學生懂得什麼叫做「化干戈為玉帛」。
第四個問題:發現某學生在寫其他學科的作業。
可以走過他身邊,輕輕敲一下他的課桌,示意他停下來。回到講台繼續講課,並注意該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有需要提問的問題,可以向他提問,促使他保持注意力。課下,可找他個別談一談,告訴他這樣學習不是好習慣,付出同樣的努力卻不會取得好效果。
這樣處理,不用專門佔用時間,也不會分散其他學生的注意力,輕而易舉,效果理想。
第五個問題:正在上微機課時,某生把電源插座碰掉了。
發現後,及時把電源插座插上。然後指導學生重新開啟微機。非正常關閉的微機打開時程序復雜一些,這時可以說:「某某同學碰掉插座,說明他比較粗心。不過,我們可以藉此機會學習在非正常關閉的情況下怎樣打開微機。」教師的表現要平靜、自然,使意外事故發生的副作用在教學內容的小小調整中完全抵消。
這樣處理,稍稍改變原來的教學計劃,對教學的整體效果不會有任何影響。可以使學生了解處理意外情況的一種技巧。
處理課堂突發事件,前提是要有愛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講究藝術和方法。教師不要輕易認定學生是故意搗亂,更不要動不動發脾氣,採取簡單化地呵斥、趕出教室之類的處理辦法。那樣去維持課堂教學秩序,好像也有效,但對課堂氣氛、師生情緒的影響很大,因而對教育教學效果也有直接的負面影響,因而是不可取的。 為了慎重起見,我們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課堂教學中偶發事件的類型
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按其類型分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來自外界的——外擾型
課堂教學不是封閉的,它與外部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隔斷外界的干擾。比如,教室內正在上課,忽然室外一輛汽車呼嘯賓士而過,或幾只麻雀作為「不速之客」飛進教室,「吱吱喳喳」地叫個不停,等等。
2、來自教師的——失誤型、困擾型
(1)失誤型。這是由於教師在課堂上出現講解錯誤、板書錯誤或實驗操作失誤等而引起的。曾聽過一節化學公開課,一位化學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前講道:「當我們把燃燒著的金屬鈉伸到裝滿氯氣的集氣瓶中時,將會看到鈉劇烈燃燒並生成大量白煙。」接下去演示實驗時,由於這位教師一時疏忽,沒有將沾在金屬鈉上的煤油擦乾凈,結果集氣瓶里冒出的卻是黑煙。類似這樣的失誤難免會引起課堂的騷動。
(2)困擾型。課堂教學中常常有這樣的情形,由於有的教師口齒不清,表達能力不強,或者由於教師對某些教學內容准備不充分,導致講解不清,學生聽不明白,於是你看我、我看你,互相觀望,或唧唧喳喳小聲議論。這屬於困擾型。
3、來自學生的——分心型、風頭型、糾紛型、惡作劇型
(1)分心型。由於某些學生不注意聽講;或者由於教師講的時間長,學生聽得倦怠了;或者由於學生自製能力差,教師在台上講課,學生在下邊打瞌睡,做小動作。這時教師若提問,他們往往會答非所問,這必然會出現鬨堂大笑。
(2)風頭型。一個班學生幾十人,難免有幾個愛出風頭的人。如果平時這個班紀律性不強,那麼這幾個愛出風頭的人往往會向教師發難。他們或在教師講課時,故意提出一些不該提的問題,有意為難老師;或在回答問題時,故意答非所問,引發學生鬨堂大笑;或者與下邊同學打鬧、嘻笑。
(3)惡作劇型。「惡性突發事件」一般是指由於學生的故意,或帶有一定目的所製造的相對於老師來講的「突發性事件」。在種情況之下,有時學生甚至是有預謀的,他們的本來就想看你失態,從而達到擾亂課堂或者取笑老師的目的。如果教師不能迅速的控制局面並加以妥善處理,勢必會造成更大的混亂情況,甚至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傷害,也有可能造成師生之間的長期對立,那樣的話,嚴重後果是無法估量的。
有的學生對教師的某些做法不滿或抱有成見,在課堂上伺機發難。也有極個別學生品質極差,在課堂上故意搗亂。這樣產生的偶發事件就是惡作劇型。例如,一位劉老師新接手一個差班的班主任,上第一堂課,她剛把手伸進粉筆盒掏粉筆,突然觸到一個冷冰冰軟綿綿的東西,嚇得她尖叫一聲。大家一看,原來是一條中指大小的冬眠水蛇,在傾倒的粉筆盒邊蠕動,原來是班上幾個調皮大王害怕劉老師要集中火力整治他們,合計著要先給劉老師一個下馬威。
(4)糾紛型。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形,教師正在認真上課,下邊的同學也正在專心聽課,突然同座位或相鄰的兩個同學突然爭執起來,輕者發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讓,甚至大打出手,這就屬於糾紛型。
課堂教學中偶發事件的處理藝術
當課堂上出現偶發事件時,教師應如何妥善處理呢?由於課堂教學中偶發事件往往是事先預料不到的,所以應變時必須因勢利導,隨機應變,其方法技巧應隨著情況的不同而不同,沒有什麼統一的可機械照搬的模式。但仔細分析起來,它還是有一些方法技巧可尋。現結合別人的或筆者的一些教學經歷,簡要地談談發生偶發事件時的一些應變策略。
作為老師,你的理解和寬容,以及機智和幽默都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在課堂上一定要冷靜沉著,不要主觀臆斷。你一個輕率的批評很可能就冤枉了學生,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會造成大的損失,同時也完不成課堂教學任務。
誠懇的態度,真誠的心靈溝通也是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的一把金鑰匙。現在的中學生是非觀念和判斷能力很強,老師的態度會使他們非常敏感地做出反應。處理問題時蠻橫粗暴,冷嘲熱諷,或者充滿對學生的不信任,學生都有可能對你關上心靈的窗戶。如果你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確實是為了他們好,他們是非常樂意接受你的教育的,並且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詼諧自嘲的方法來化解矛盾,能夠增加學生對老師的親切感,進一步融合師生關系,為以後的工作打好基礎。
1、以變應變法。當課堂教學超出原來的設想,突然出現意料不到的情況,且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變應變。例如,上海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上課時,幾只蝴蝶飛進了教室,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於漪老師是怎樣處理的:她首先讓學生把蝴蝶趕走,然後讓學生以蝴蝶飛進教室為題打一詞牌名,同學們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時,於漪老師給出了答案:「『蝶戀花』啊,因為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在同學們一片會意的笑聲中,於漪老師又開始了她的講課。
2、借題發揮法。把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巧妙地融進自己的教學之中,利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意外情況,借題發揮大做「文章」。筆者也碰到過前面所講的麻雀飛進教室的那種情況,我借「不速之客」麻雀的出現,給大家講了一個「麻雀的冤案」的故事:「五、六十年代,我國曾經把麻雀與蒼蠅、蚊子一樣列入害蟲名單,在全國開展消滅麻雀的運動,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糧食。但事後的實踐表明,麻雀卻是蒙受了冤屈,因為麻雀對人類的益處遠遠大於它對人類的危害。」然後,我就以此為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哲學道理加以分析。同學們對此熱烈響應,興趣十足。有的從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說明麻雀對人類時有利有弊,但利大於弊,我們看問題應抓住本質和主流;有的運用普遍聯系的原理,分析消滅麻雀會破壞生態平衡;還有從認識發展的角度,說明人類對麻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這樣,我就巧妙地借麻雀的出現做出了一篇文章。
3、將「錯」就「措」法。一位政治老師,誤把「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都是有聯系的」。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礙於面子,將錯就錯,不加糾正,是絕對要不得的。但如果我們能夠「借」錯生智,來個將「錯」就「措」,卻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學機智。還是那位政治教師,他及時發現自己出現了口誤,但學生卻沒有發現,這時他及時對學生說:「你們好好想一想,老師剛才講得對嗎?能不能把事物的普遍聯系理解成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呢?」聽了老師的提醒,學生就會重新審視和思考,並發現錯誤。
4、實話實說法。面對自己的失誤,前面提到的那位化學老師卻採取了另外一種處理方法,那就是實話實說,不文過飾非,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當面對集氣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煙,而是黑煙,同學們愕然的表情時,這位化學老師隨機應變:「這塊金屬鈉為何燃出黑煙?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其貯存方法。」全班同學立刻由驚愕變成活躍,一位同學搶著發言:「金屬鈉性質活躍,不能裸露在空氣中,而是貯存在煤油中!」「你說得對!」教師滿懷歉意地對大家說:「剛才就是由於我的疏忽,實驗前沒有將沾在金屬鈉上的煤油擦乾凈,結果發生了剛才的實驗事故。為了揭示上述錯誤原因,我不準備回頭處理煤油,而是將沾有煤油的金屬鈉繼續燃燒下去。請大家想一想,燃燒的過程中,煙的顏色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黑煙之後將出現白煙!」結果再次演示實驗證明了大家的預言。當化學教師宣布:「同學們,你們的預言實現了!」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僅有學生的,而且有聽課教師的。是化學老師坦誠的襟懷,實事求是的品質,靈活的教學機智贏得了大家的贊賞。
5、因勢利導法。所謂「勢」,是指事情發展所表現出來的趨向。處理偶發事件時,要注意發現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意義,然後或順勢把學生引向正路,或逆勢把學生拉向正軌。前面提到的那位劉老師,就巧妙地運用了這種方法,將消極因素化成了積極因素。她待同學們的笑聲稀疏下來,帶著餘悸平緩地說:「據說每位接我們班的新老師,都有一份大家贈送的特殊禮物,比如王老師的灰老鼠,鄭老師的大王蜂……而我呢,你們送了一條水蛇。」她微微笑了笑,指著那條蛇說:「我是第一次這么近看到蛇,剛才還摸到它,著實嚇了我一跳。不過我覺得捕捉這條蛇的同學挺行,至少他挺勇敢,有一定的捕蛇經驗……不過,我相信,憑他們的能力,不僅僅能做到勇敢,還應該做出點其他什麼,老師相信你們。」那幾個調皮學生原本等著看「戲」挨克,卻沒料到劉老師還表揚了自己,那可是自己非常難得的,可不知怎麼就是高興不起來,只是獃獃地聽著劉老師講有關蛇的知識……第二天早晨,劉老師又踩著鈴聲走進教室,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她意外地看到,講台上的粉筆盒裡插著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鴉雀無聲……從此,這個班變了。
6、暫時懸掛(冷處理)法。就是把在教室中發生的偶發事件,採取淡化的方法,暫時「擱置」起來,或是稍作處理,留待以後再從容處理的方法。這種方法多用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發生了爭執對立,或課堂教學中個別學生發生了一些較嚴重的違紀事件時。因為發生偶發事件後,學生多半頭腦發熱,情緒不穩,很難心平氣和地接受教育,甚至會產生更嚴重的逆反情緒,使局面難以收拾;而老師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備和冷靜的分析,如果貿然進行「熱處理」,難免發生失誤或難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一位教室上課時,剛走進教室就看見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張同學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讓。這位老師沒有慌張,也沒有大聲訓斥學生,而是微笑著說:「怎麼啦,你們倆,都已經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還不會處理?雙方冷靜一下,相信你們能夠自己解決的。好,我們開始上課。」隨著老師的話語,同學們鬆了一口氣,小王和小張也松開了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一場「龍虎爭斗」平息了下來,既避免了事態的激化,又沒有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更主要的是讓學生自己解決糾紛,更體現了這位教師的現代教育意識。
7、愛心感化法。偶發事件經常發生在一些差生身上,他們自尊心強,同時自卑心理也較重,他們十分渴望得到老師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錯,也希望得到原諒。作為教師,應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注意把嚴肅、善意的批評與信任、鼓勵結合起來,把「盡量多地要求」與「盡可能多地尊重」結合起來,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訓斥加批評甚至是體罰或變相體罰等方法簡單粗暴地處理,以免激起師生之間的矛盾,造成師生之間對立情緒的擴大。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塞所說:「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更有細致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
8、巧給台階法。課堂上,對於那些好出風頭或惡作劇的學生,在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時,要注意給他們台階下,千萬不能鬧對立,避免把矛盾擴大。對偶爾犯錯誤的同學更應如此。
刊載,小學二年級的李老師上課時剛出現在門口,正在舌戰中的女同學立即七嘴八舌向他告狀,說小王把沙子撒進了小麗的眼。小王矢口否認,小麗則邊擦眼淚邊嚎啕大哭。整個教室處於一片混亂之中。
李老師通過觀察,很快作出判斷:小王欺負小麗,但小麗的眼裡並沒有沙子。她的哭聲只是想借老師的嘴批評小王為她出氣。怎麼辦?如果當堂查問,勢必影響上課。如果不問,小麗則會泣個不停。李老師先叫同學們靜下來,然後從口袋裡掏出手帕,幫小麗擦眼淚:「不要哭,讓老師幫你把沙子弄出來。」說著,一本正經地檢查小麗的眼,並且幫她吹了幾下。邊吹邊問:「還有沙子嗎?還痛嗎?」「不痛了。」那位學生巴不得趁機下台。李老師進一步給她台階:「不痛就不要哭了。哭鼻子不是堅強的孩子!——這件事到底怎麼回事,咱們下課再說。現在上課。」小麗真的不哭了,班上立即靜下來。課進行得很順利。
9、巧妙暗示法、個別提醒法、重點提問法、幽默調侃法。這些方法多用在那些上課精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而導致分心的學生身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教師可視情況用語言、眼神、手勢等作暗示;如果暗示法不起作用時,教師可換用個別提醒法,可以邊講課邊走到該生身邊,或親切地摸摸他的頭,或輕輕地敲敲他的書本和課桌;如果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見效,還可以嘗試重點提問法,通過個別提問,強迫他把注意力轉移過來。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生在課堂上適度地進行幽默調侃,也是喚起學生注意,避免學生分心型偶發事件發生的有效方法。如發生學生打瞌睡,隨機說了句詩:「春風吹得書生醉,莫把課堂當睡堂。」同學們一笑,那位同學睡意全無了;再如對於個別開小差的學生,可隨機說道:「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但唯有一心不可二用,上課時一定要集中精力。」
10、停頓休整法。當學生精神疲勞,將要發生分心型情況時,教師可暫時停止上課,或讓學生閉目養神休息幾分鍾,或做做小游戲,唱上一支歌,或講個幽默風趣的小故事……。待學生精力恢復,注意力集中時,再講課,效率會大大提高。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和教育過程中有三個源泉:科學,技巧和藝術。」作為這三個源泉的高級能力,教育機智是教師智能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師威信的高低和教學質量的優劣。從很多人的看法來講,教育機智彷彿是一時的心血來潮,靈感突發,但我認為,教育機智它實際上是教師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素質、素養,日常的教學工作的總結與積累,以及與教師個人具體工作想結合的一種綜合的教育能力,一種通過長期的積累而形成的一種品質。比如我上面提到的例子,很平常、很普通的事情,我們做教師的幾乎每個人都能夠遇到,但要真能夠做到恰如其分,得心應手,卻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我本人來講,就在這種過程中犯過很多錯誤。它除了自身的素質之外,仍然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加上我們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加上我們對自己所教學生的深厚的愛,我們就會把這種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升為一門教育藝術。
學員思考題:
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
1、因為剛換老師的第一次課,學生突然說:我想某老師了,其他學生跟著附和;
上課過程中,家長突然進來給老師說有事情,要帶走孩子。
2、有一個孩子要在辦公室上網,被所帶老師批評,他把書和課堂作業本都撕掉了,大哭。他回到了班級,態度很差,馬上就要上課了,很影響其它孩子上課。
3、一個少兒在上課的時候從椅子上掉了下來,惹得全班鬨堂大笑,整整有幾分鍾孩子沒有靜下來。
4、父母打斷上課,因為偷了家裡的東西,在課堂上大打出手,影響教師授課
5、課堂上發現蟲子,引起大家的恐懼感,課堂一片混亂
6、學生生病現象:突然肚子痛了,吐了
7、課堂上有懲罰措施,當小朋友沒有做對或做好就要懲罰跳人妖舞呀企鵝舞,但有的小朋友就是不配合,不接受懲罰。
8、在游戲中,一個小朋友被另一個小朋友絆倒了,大哭不止,無法正常上課。
9、在玩游戲時,小朋友把老師的教具損壞了。
10、老師正在授課,突然有小朋友打斷話題,要跟老師拉家長
⑷ 小學常用的教學技能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是一種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也是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具體地說,又可以分為講述、講讀、講解三種方式。
講述:教師向學生敘述、描繪事物和現象。
講解:教師向學生解釋、說明、論證概念、原理、公式等。
講讀:教師利用教科書邊讀邊講。
以上三種方式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在教學活動中經常穿插結合地使用。
講授法的優點在於,可以使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的知識,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於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講授法的缺點在於,容易束縛學生,不利於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而且對教師個人的語言素養依賴較大。
教師運用講授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講授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教師講授的概念、原理、事實、觀點必須是正確的,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備課和教學。
2.講授要做到條理清楚、重點分明。講授邏輯清楚,學生才能夠理解清楚。
3.講究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水平直接決定著講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須不斷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首先要做到語言清晰、准確、精練,既邏輯嚴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動形象、富於感染力,這對於小學生尤其重要;再次,還應當注意語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講究抑揚頓挫。
4.注意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小學生的注意時間有限,在整節課中完全採用講授法很難取得良好效果,教師應當善於將講授法與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交叉替換使用,避免學生因長時間聽講出現疲勞和注意渙散現象。
(二)談話法
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藉助啟發性問題,通過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談話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獨立思考進行學習。
談話法的優點在於,能夠比較充分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對於學生智力的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助於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談話法的缺點在於,與講授法相比,完成同樣的教學任務,它需要較多的時間。此外,當學生人數較多時,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談話法經常與講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教師運用談話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充分的准備。圍繞什麼內容進行談話?提出哪些問題?提問哪些學生?以及學生可能做出什麼樣的回答?怎樣通過進一步的提問引導學生?等等,教師都應當在事前周密考慮和安排。
2.談話要面向全體學生。盡管談話只能在教師與個別學生之間進行,教師還是可以通過努力吸引所有的學生。首先,談話的內容應當是能夠引起全體學生注意的、在教學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問題。其次,教師應當盡可能使得談話對象有代表性,比如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再次,在談話時適時加以適當的解釋、說明作為補充。
3.在談話結束時進行總結。在談話中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表達得不夠准確、精練,因此在談話的最後階段,教師應當用規范和科學的表述對學生通過談話所獲得的知識加以概括總結,從而強化他們的收獲。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圍繞某個問題發表和交換意見,通過相互之間的啟發、討論、商量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討論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藉助獨立思考和交流學習。
討論法的優點在於,年齡和發展水平相近的學生共同討論,容易激發興趣、活躍思維,有助於他們聽取、比較、思考不同意見,在此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此外,討論法能夠普遍而充分地給予每一個學生表達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機會,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且有效地促進學生口頭語言能力的發展。討論法的缺點在於,受到學生知識經驗水平和能力發展的限制,容易出現討論流於形式或者脫離主題的情況,對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這需要教師加以注意。
教師運用討論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選好討論內容。首先,要選擇那些有討論價值的內容,一般來說,討論內容應當是教學內容中比較重要的事實、概念、原理等。其次,要選擇難度恰當的內容,一般來說,過於簡單或過於復雜的內容都不適當,前者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後者則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2.肯定學生各種意見的價值。對於未知的東西,任何意見都是有價值的。學生總是從自己的邏輯出發去理解和思考,因此各種不同意見盡管可能離正確答案相去甚遠,但卻最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想法。教師不應當「裁判」,急於指出各種意見正確或錯誤,而要讓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充分的討論理解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以及為什麼對、為什麼錯。
3.善於引導。教師應當在學生討論時全面巡視、注意傾聽,善於捕捉討論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在討論遇到障礙、深入不下去時教師適當點撥,在討論脫離主題時加以提醒,在討論結束時幫助學生整理結論和答案,等等。這些對於討論法的運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獨立操作,觀察和研究這種操作引起的現象和過程,以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實驗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自主的學習。
實驗法的優點在於,學生是通過親身活動從感性知識過渡到理性認識,認識的過程比較完整。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求實的科學態度、探究的科學精神和熱愛科學的情感也能夠得到培養。
教師在運用實驗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准備工作充分。在實驗之前,教師要就實驗的目的、內容、步驟、儀器的使用和操作要領向學生做清楚的交代,並且保證學生明確。
2.及時、具體地指導。小學生獨立完成整個實驗過程是比較困難的,教師要適時地提醒他們實驗步驟、操作規范等。當然,這種提醒應當是在需要時進行,並且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針對個別學生還是全體學生。
3.幫助學生總結。由於年齡特點,小學生很容易被實驗的外在和表面因素吸引,比如實驗儀器的新鮮、實驗中某種變化的趣味,往往會使他們忽略了最重要的結果和根本目的,因此教師要幫助他們總結實驗的收獲,比如寫出簡單的書面報告,或者組織進行口頭匯報。
(五)實習作業法
實習作業法是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在課內或課外進行實際操作,將已學知識運用於實踐的教學方法。實習作業法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實習作業法的優點在於,通過將書本知識運用於實際,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並且在這樣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各種能力。
教師運用實習作業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提出明確要求。實習作業總是在學習某種理論知識之後進行的,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實習作業的目的和具體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活動效果。
2.選擇恰當的方式。實習作業法的具體方式是十分多樣的,如測量、測繪、製作、栽培、飼養等,教師要根據所學知識的性質和特點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具體方式。
3.做好事後的檢查。教師要在學生完成實習作業後給予檢查和評價,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的得失。
(六)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各種練習,從而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練習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實踐性學習。
練習法的優點在於,可以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各種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過練習形成、鞏固和提高的,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各種及時、集中的練習,能夠在這方面取得比較迅速的效果。
教師運用練習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進行練習,怎樣才是達到了練習的要求,使學生的練習具有目的性和自覺性,避免練習的盲目性和機械性。
2.指導正確的練習方法。教師要在練習之前講解和示範正確的練習方法,並且保證學生基本掌握,以便提高練習的效果。
3.合理安排練習步驟。教師應當使練習有計劃地進行,循序漸進。
4.科學掌握練習量。技能技巧的練習需要一定的練習量,但並不是越多越好,超過學生承受能力的練習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確定練習量。此外,一般來說,分散練習比過於集中的練習效果更好,將某種練習分成時間較短的幾次完成要比一次性安排更為科學。
5.及時給予學生反饋。要使學生及時知道練習的結果,以便糾正錯誤和鞏固成績。
6.練習方式要多樣化。要防止單一、重復的練習方式,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將口頭的與書面的、記憶的與操作的、課內的與課外的……等不同方式結合使用。採取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可以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提高練習的效果。
(七)參觀法
參觀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到校外觀察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從而獲取新知識或驗證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得直接經驗。
參觀法的優點在於,能夠有效地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和領會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從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根據與學習有關知識的順序,參觀法又可分為三種。(1)准備性參觀:在學習某種知識之前進行;(2)並行性參觀:在學習某種知識的過程中進行;(3)總結性參觀:在學習某種知識之後進行。
教師運用參觀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做好參觀的准備。教師應當事先到參觀地進行實地考察,全面了解各種需要注意的問題,並且據此做好參觀計劃。教師還要為學生做好參觀動員,讓他們了解參觀的目的,明確參觀的要求和任務,如是否要做筆記、收集哪些資料等,以及明確參觀的注意事項。
2.指導參觀的進行。在參觀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和引導學生,如提出啟發性的問題,提示值得注意的細節等,避免「走過場」或走馬觀花。這對於小學生是十分重要的。
3.總結參觀的收獲。參觀結束後,教師要幫助學生做好總結,如可以要求學生寫出參觀心得或報告,根據參觀所得製作圖表模型等。
1.分析法
分析法是用於前後環節的教學內容在邏輯上是逐層深化關系的銜接方法。後一環節的教學內容是對前一環節內容的進一步深化。運用分析法首先要講清前一環節教學內容的基本思想和含義,這是進行分析銜接的前提;其次,向學生揭示該節的思想、含義和將要繼續發展的方向,使學生為下一節的學習做好心理准備;最後,自然地引出下一個教學環節。分析銜接方法層層深入,使整個教學過程富有邏輯性和緊湊性。
2.演繹法
演繹法是用於前後環節的教學內容在邏輯上是推論關系的銜接方法。使用該法進行過渡,首先,要復習前一個環節所得出的一般性結論或定律,這是進行演繹性銜接的前提;其次,要向學生揭示該節的結論或定律將要推論或應用的方面;最後,順勢引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3.激趣過渡法
激趣過渡法是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的一種過渡方法。尤其是在轉換教學問題時,更須及時針對教學內容創設新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
師:從前,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一個小漁村,村裡住著一老一少兩個漁夫。有一年,他們從4月1日起開始打魚,並且每個人都給自己訂了一條規矩。老漁夫說:「我連續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輕的漁夫說:我連續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路遠的朋友想趁他們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們,同時想享受一次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 。可他不知道選哪個日子去才能同時碰到他倆,同學們,你們會幫他們選一選嗎?(屏幕上打出兩個漁夫的對話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歷)
有趣的故事情境,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一下子就能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學生們迫不及待地想找到問題的答案,過渡自然而然就成功了。
4.穿針引線法
穿針引線法是教師根據整個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系或共同特徵來進行過渡的方法。這種前後一貫的過渡形式,有如裁縫師傅穿針引線,如果技巧高超,過渡自然,會給人一種渾然一體、天衣無縫之感。
5.啟發性類比法
啟發性類比法是用於前後環節的教學內容具有類比關系的銜接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使學生順著聯想的思路,從一個教學環節進入另一個環節的情形。首先,講清前一個環節中類的特徵,尤其要突出與下一個環節的類有可比之處的特徵,以使學生能夠很容易進行類比聯想;其次,揭示前後環節可類比的方面;最後,引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6.懸念過渡法
學生高效率的學習,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思維環境和心理態勢。懸念過渡,就是以激發求知慾,發展學生思維為目標的過渡方法。
多數老師講「1000張紙疊在一起厚9.2厘米,平均每張紙厚多少毫米?」這道題目時,先讓學生做,再請學生報答案,然後評論一下對錯,就算講完了。事實上,這個問題的價值還遠不止於此,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也遠不止於此。如果老師能利用好這個問題,就能發揮更大的教育價值。比如,引導學生發現一張看起來沒厚度的紙,原來還是有厚度的,如何量出肉眼難看到的厚度?原來還可用數學的層疊與平均數來算紙的厚度,那頭發絲能不能算出它的直徑或重量?
懸念過渡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在對教學內容的仔細揣摩的基礎上設置懸念,使學生產生求知慾,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7.激勵過渡法
教材中有些知識較淺顯,學習難度不大,還有些知識雖然有些難度,但與前面學過的某些教學內容相關或類似,學生已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可採用激勵過渡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