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市場配置資源教學設計

市場配置資源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4-10-29 17:47:24

1. 有關教育方面的畢業論文怎樣去確定題目,要范圍比較小

提供一些教育方面畢業論文題目,供參考。
1、教師心理素質現狀及應對策略研究
2、單親家庭、貧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研究
4、學習困難學生的特徵及其干預研究
5、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6、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7、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因素研究
8、創造型教師成長的心理學研究
9、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現狀及問題
10、當前教師職業倦怠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
11、高校擴招後就業現狀研究
12、網路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13、中學生網路成癮及對策研究
14、中(小)學生厭學問題及對策研究
15、獨生子女問題研究
16、獨生子女教育問題研究
17、獨生子女社會問題研究
18、學習困難學生現狀及對策研究
19、學習困難學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20、獨生子女問題行為及對策研究
21、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
22、高校大學生勤工助學研究
23、當前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24、教育生態環境研究
25、外國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與我國教育改革(這是論文方向,自己確定小標題)
26、外國教育制度研究(這是論文方向,自己確定小標題)
27、外國教育思想研究(這是論文方向,自己確定小標題)
28、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9、我國義務教育投入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30、淺析稅費改革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狀況
31、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問題探討
32、「一費制」的實施對學校辦學經費的影響
33、我國現行義務教育投資體制的弊病及其改革
34、我國教育投資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
35、論擇校費與教育公平
36、論教育的經濟功能
37、論教育產品的屬性與學校辦學的市場化運作
38、加入WTO對我國教育的沖擊與對策
39、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與學校關系的探討
40、我國現階段義務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對策
41、我國學校教育資源使用效率的現狀、原因與對策
42、教育供求調節的兩種模式對比——政府調節與市場調節
43、我國基礎教育投資地區差異分析
44、教育篩選功能在勞動力就業市場中的發揮與失效
45、我國民辦學校辦學的困境及其改革
46、我國高校助學貸款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
47、我國高校擴招的利弊分析
48、論建立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49、目前我國中小學校教育經費來源渠道分析
50、論公辦教育投資效率不高的體制根源
51、中小學校負債辦學問題研究
52、學校管理審美化研究
53、人性理論對學校管理實踐的指導作用
54、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論減負
55、中小學有效領導的構成與方法
56、人際關系在學生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57、教師工作積極性激勵的有效性
58、建立學校內部完善的激勵機制
59、對獎勵的有效性的探索
60、校長(班主任)的領導影響力構成與建立
61、班主任的領導素質
62、校長(班主任)領導威信的建立途徑
63、學校改革的動力與策略
64、學生(教師)非正式群體的認知與管理
65、師生進行有效溝通的策略
66、學科教學中學生的合作學習研究
67、學科教學中學生的探究學習研究
68、中(小)學生學習方式改革初探
69、教學評價改革探索
70、成長記錄袋使用研究
71、如何指導學生寫學習日記
72、多元評價的實踐探索
73、如何聽課與評課
74、新課程實施中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的研究
75、學科教學中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的研究
76、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探索
77、加強學科教學的現實性和應用性研究
78、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
79、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理念與策略
80、新課程理念與教學改革
81、教師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82、學生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83、學校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84、教學反思的作用與方法研究
85、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究
86、加強學科聯系的探索
87、教師協作教學的探討
88、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
89、網路文化與學校教育關系研究
90、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與局限研究
91、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與教師積極性的調動研究
92、網路情境下的學習方式(途徑)研究
93、大(或中、小、幼)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94、學生智力(或創造力、非智力因素)開發培養研究
95、教師(或學生)心理壓力及其應對策略研究
96、學習困難學生(或差生)的成因及教育對策研究
97、課堂教學情境中的師生互動研究
98、能力(或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的研究
99、學校(或班級)環境建設研究(校風、班風、學風)
100、品行(品德)不良學生的轉化研究

2. 理化檢驗技術研究論文範文怎麼

在現代技術中,理化檢驗是指藉助一些測量工具進行物理化學方面的測試和檢驗,因而又稱“器具檢驗”。下面是我精心推薦的一些理化檢驗技術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理化檢驗技術論文篇一:《試談理化檢驗質量控制考核中有關技術》
【摘要】 隨著最近幾年國家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項科研工作也不斷擴大。理化檢驗是我國進行科學研究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衛生監督管理方面。而理化研究由於其高要求的精密性而要求在檢測的過程中必須提高檢測的准確率,質量控制是一種提高准確率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對於不同的檢測,質控控制的技術也不一樣。

【關鍵詞】 理化檢驗;質量控制;技術分析;物理;化學

理化檢驗就是藉助一些測量工具進行物理、化學方面的測試和檢驗,因而又稱“器具檢驗”,這種測量工具或器具都是非常精密,比如說一般常用的測量工具有千分尺、千分表、驗規、顯微鏡等等。隨著我國對於衛生行業的改革和對衛生監督管理的加強,衛生部含拆門在進行檢測的時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理化檢驗是衛生檢測的一種重要手段,它為監督執法提供更加精確的檢測數據,在勞動衛生監督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1 理化檢驗質量控制考核中有關技術

根據多年來眾多研究者不斷的探索發現和 總結 ,理化檢驗質控考核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濾膜上沉著的金屬含量分析 這種技術就是運用化學 方法 ,通過添加相關化學劑使其沉澱然後過濾,對過濾金屬進行類型、含量多少等分析。濾膜沉著的金屬樣品的穩定性比較高,在正常環境下不會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損失,在進行濾膜上沉著的金屬含量分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灰塵的污染,提取考核樣品的時候應注意對工具的消毒、乾燥處理,以免發生污染,致使考核結果數據不準確。考搏老笑核完成後要將樣品放入潔凈的乾燥器中。

1.2 固體鹽中金屬含量分析 顧名思義,這中理化檢驗考核技術就是通過對固體鹽類中的金屬含量和類型進行考核,同濾膜沉著的金屬樣品一樣,固體鹽中金屬樣品也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在提取樣品的時候應注意樣品量不宜過多,在提取樣品前一定要對其進行乾燥處理,乾燥基含的時間至少在一個小時以上,考核完成後要將樣品放入潔凈的乾燥器中。

1.3 活性炭管吸附有機毒物含量分析 這種技術考核原理是化學親和力的作用,因為活性炭管的吸附有機會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如果運用物理辦法則不容易對其進行分離,用化學親和力將其分離和樣品考核分析。在日常的樣品保存中要注意防塵和防潮。因而,活性炭管吸附有機毒物樣品不適宜保存在冰箱里。

1.4 水溶液中毒物含量分析 水溶液中待檢測的毒物考核樣品很多,比如:水溶液中氯化氫含量、水溶液中三氧化鉻含量等,水溶液中待檢測的毒物考核樣品的穩定性比較差,在正常自然狀態下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比如當環境溫度升高了,就會增大樣品水分的自然蒸發,在樣品保存的時候,如果水溶液瓶蓋密閉不嚴也會導致水分蒸發。所以,考核水溶液樣品的保存非常重要,在保存的時候要注意放在溫度不會發生變化的環境里,冰箱或者冷藏箱就是很好的方式,同時還要注意樣品瓶是否密封好。

2 樣品考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2.1 樣品考核流程要嚴格按照規范標准 對於理化檢驗的質量考核,國家出台了相關的流程規范標准。因此,在實際的操作中要嚴格按照規范標准,以防出現錯誤或者測試不準。在考核前應將操作分析的計劃詳細書寫清楚,按照相關指標和標准配置試劑,同時要取少量的考核樣品先試驗分析,主要是檢測其濃度,以決定分析所用考核樣品的取樣量。在實際的考核過程中,首先做好標准曲線,包括空白點共五個點,每點做六份,計算變異系數小於百分之二,列出回歸方程,計算回歸系數。為了提高考核的准確率,應該取考核樣品3份按標准曲線同樣的方法進行操作,然後計算這三次測定的平均值作為最終測定結果,注意還要計算其相對標准值,標准值應小於百分之五,否則就說明誤差過大,數據不能作為測定結果。注意書寫過程中各種格式及單位等要嚴格按照標准格式。

2.2 考核過程中各器具及試劑運用的注意事項 首先是實驗所用的吸液管,要求必須使用取得計量認證的單位生產的標准計量器具,或者是經過了考核人員本人的校正,因為吸液管的指標參數也會影響著測試的准確性。整個分析考核樣品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吸取標准試劑和考核樣品溶液的劑量。其次是對實驗所用的蒸餾水的注意,樣品分析過程中,蒸餾水的質量會深深影響著化學分析鉛的空白值,最終影響著分析結果。而分析試劑的純度也會對分析結果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實際考核中,為了保證考核樣品結果的准確性,應使用重蒸餾水和分析純以上試劑,氣相色譜的考核用GR級色譜純試劑。

3 結 語

理化檢驗質量控制考核並非一項復雜的工程,但是由於其檢測結果的重要性就要求了檢測結果必須更加的精確,因此在考核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各項操作嚴格按照標准規范進行,保護樣品不受污染,檢測結果 報告 一定按照相關格式要求,全面、准確。通過各方面的規范操作來加強理化檢驗的質量控制。

參考文獻

[1] 黃家鈿,李誠,杜宏,張茵,方辰.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新模式的構建[A].浙江省醫學會.2012年浙江省醫學 教育 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浙江省醫學會,2012.4.

[2] 關於舉辦全國材料理化測試與產品質量控制學術研討會暨《理化檢驗》創刊40年慶典活動的徵文通知(第一號)[J].理化檢驗(物理分冊),2012,02:92.

[3] 張雲霞,蔡望偉,周代鋒.以素質教育為導向,深化醫學院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海南醫學,2011,15:135-137.

[4] 張秀麗,廖興廣,張蒙,高葆真.2010年河南省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考核結果的評價與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1,07:856-857.
理化檢驗技術論文篇二:《淺談茶葉理化檢驗樣品制備技術》
摘要:本文初步分析研究了茶葉理化檢驗樣品的制備技術,並且從挑選與加工新鮮葉子、預處理與磨碎毛茶、均勻混合與分裝磨碎樣品、檢驗樣品的均勻穩定性、檢測特性數值等方面對茶葉理化檢驗樣品制備技術進行了分析,最終提出了對標准化樣品進行定值時,可以把定值根據轉向實驗室所提供的檢測相關數據等發展建議,希望可以為我國的茶葉質檢事業發展添磚加瓦並且奉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茶葉 理化檢驗 制備樣品

全球三大飲料之一便是茶葉,與 其它 飲料相比茶葉更加的實惠和經濟,因此茶葉的飲用范圍也在逐漸的擴大,擁有越來越大的消費人群,並且已經成為了21世界健康飲品的首先選擇對象。可是,伴隨著迅速發展壯大的商品經濟,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偽劣產品,茶葉也不能被排除之外。為了能夠滿足商品市場的要求,對各種形式的假茶葉進行嚴厲打擊,有效整頓非常混亂的茶葉市場,迫切需要對茶葉進行理化檢驗。

一、茶葉理化檢驗標准化樣品概述

對茶葉進行檢測的內容包含了檢驗茶葉的品質、理化標准以及衛生標准等。其中,理化檢驗程序重點是對出物水浸、水分、茶多酚、咖啡鹼等指標進行檢驗;衛生檢驗則是對存在於茶葉中的六六六成分等各種殘留農葯實施檢測,以及重金屬與微生物等項目的科學檢驗。

標准化樣品具體是指一種或是各種均勻充足以及特點價值已經確定了的物質材料,主要用途是對設備儀器、評測方式以及材料具有的賦值進行校準。當前,通過國家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有關單位研究製作、並且由我國標准物質機構特定銷售的是存在於茶葉中的具備賦值特點的無機元素的茶葉標准樣品。其它能夠對茶葉理化各個指標體現的賦值標准化樣品始終沒有地方購買。為了可以有效提升全國檢測茶葉機構的工作能力,加強檢測機構對數據進行測定的可靠性,勢必要設計針對茶葉理化各個指標所產生復制標准化樣品,這也成為了各個檢測單位對實驗室檢測茶葉項目技術水平客觀了解的事實根據。

二、茶葉理化檢驗標准化樣品制備技術

(一)挑選與加工新鮮葉子

影響茶葉理化指標數值的因素主要包括茶樹的種類、產茶的時間、原材料的鮮嫩程度以及加工環節等。要想從根本上對原材料整體質量進行控制就需要挑選相同的種類、相同的茶園、根據一致的採摘要求對鮮葉實施採摘。並且在相同的步驟下加工生產等級相同的毛茶樣品。需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毛茶所含水平有效控制。保證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就是茶葉所含的水分,毛茶樣品要想成為標准化的茶葉樣品,其含有的水分應當在6.5%以下。另一方面是對原材料的鮮嫩程度進行合理控制。加工茶葉使用鮮嫩程度良好的茶葉,不僅消耗較高的成本,同時出現較多的絨毛也對制備均勻樣品非常不利。製作茶葉標准化樣品,最好選擇一芽的對夾葉或者三四葉的新鮮葉子作為原材料,使用二級或者二級以下作為毛茶的原材料。曾經根據以上的要求製作了一些茶葉的相關樣品,已經被實驗室國家認可組織作為了驗證茶葉能力的標准化樣品。不但具有較低的成本,並且在開始就已經對其均勻性獲得了保障。

(二)預處理與磨碎毛茶

剛剛加工出來的毛茶通常會包含一些雜物。為了能夠確保整批毛茶統一的質量標准,迫切需要挑剔全部茶葉,同時除去茶梗與石粒等,可以避免這些雜物對指標 產生的影響。國際相關標准對茶葉理化檢驗樣品進行了規定必須使用磨碎之後的茶葉,因此,在預處理的前提條件下,必須磨碎處理毛茶的樣品。磨碎之前,首先要清理干凈磨碎設備,其次放入一小部分樣品實施磨碎,並且清理掉這些磨碎樣品。最後開始對樣品正式進行磨碎,選擇孔徑在0.6毫米到1毫米之間的篩子對磨碎樣品進行篩選並且將其作為制備樣品。

(三)均勻混合與分裝磨碎樣品

制備標准化的樣品與平常檢測使用的樣品不同。制備一次樣品的數量比較大,為了能夠確保樣品具有較高的均勻性,必須在進行分裝操作之前充分混合均勻篩選後的磨碎樣品。樣品在混合均勻之後分別盛放在乾燥清潔的設備中,蓋緊瓶蓋,為保存茶葉樣品提供一個密閉、乾燥、避免陽光照射的環境。

(四)檢驗樣品的均勻穩定性

隨機在整體樣品中選擇超過10個樣品後檢驗其均勻性。檢驗均勻性可以使用待測項目,選擇具有代表性或者對不均勻樣品產生敏感的項目。對每一個抽取的樣品,通過相同的檢測人員在不變的環境條件下測試2次以上。應用單因子方差對檢驗結果進行分析,充分驗證樣品之間不會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只有這樣才能證明其是均勻的樣品。在驗證茶葉能力所需樣品的均勻性檢驗工作中,選擇了總灰分和粗纖維等相關項目檢驗均勻性。由於前期制備均勻樣品工作操作正確,應用單因子方差對上述檢驗均勻性結果進行驗證表明其具有均勻性。上述茶葉項目在密閉與乾燥的環境中狀態穩定,因此,上述項目應用的樣品可以不進行穩定試驗。

(五)檢測特性數值

檢測某一個特性數值,通過需要具備檢測茶葉能力的幾十家實驗室,根據國家規定的檢測方法,應用各個實驗室之間的聯合檢測方法,聯合定值對應的特質數值。也就是根據相關准則規定的方法,統計和計算各個實驗室獲得檢測結果,最終確定標准化樣品各個特性數值體現出的測量的不確定性。

三、茶葉理化檢驗樣品的發展

我國當前正在努力對各種能力開展計劃驗證,在驗證茶葉能力的各項活動中,參與單位具有極高的積極性,參加個別項目的實驗室超過了百家。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深刻的意識到制備大量樣品非常不容易,在制備樣品過程中,怎樣保證樣品具有均勻性以及對其進行有效檢驗等工作耗費了較多的財力與精力。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認為可以憑借驗證茶葉能力這個機會,增加制備驗證樣品的數量。由於每一次驗證茶葉能力之後剩餘的樣品都已經通過了均勻性檢驗,同時在驗證能力過程中進一步獲得確認;通過驗證能力又可以產生一些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優秀實驗室。所以,對標准化樣品進行定值時,可以把定值根據轉向這些實驗室提供的檢測相關數據。比如:可以將某種樣品相關項目所需的標准數值規定為各個實驗室得出的測定數值中的中位值,把標准化的IQR定義為標准偏差。假如能夠科學有效的應用這些資源,不但能夠大量減少制備與驗證茶葉標准化樣品所需的成本,同時也促使定值的結果更加無限接近真實數值,符合了各個質檢單位對茶葉理化檢驗標准樣品產生的要求。

結束語

目前,在制備茶葉標准樣品工作上,茶葉工作者具備了豐富專業的茶葉背景優勢,可是要想將驗證茶葉能力提升為茶葉的標准化樣品,還要對相關的研究程序作出進一步的分析理解,以便可以制備出具有穩定結果、准確定值、均勻樣品同時充分發揮法律效力的茶葉標准化樣品,也為我國發展茶葉質檢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GB/T8303―2002.茶磨碎試樣的制備及其干物質含量測定[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2009.

[2]CNAS-GL03.能力驗證樣品均勻性和穩定性評價指南[M].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2008.
理化檢驗技術論文篇三:基於工作過程的《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教學過程設計
食品理化檢驗技術作為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的教學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培養質[]量,因此,需要對課程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來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的課堂效果,教學過程是知識、 經驗 、方法、能力的整體綜合體現,教學過程既要體現做事的方式方法,又要重視知識的掌握和應用[1-2]。為了搞好該課程的教學工作,本文對《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進行教學過程設計,通過教學過程設計來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合乎企業要求的人才培養目標。

一、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開發

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的開發是以企業的理化檢驗的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的,將理化檢驗的工作過程設計成企業崗位需要的工作任務,並以該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學習情境,確定開發的流程,具體為首先對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進行調研,寫出 調研報告 ,分析企業理化檢驗工作崗位所要求的職業能力和工作能力,根據職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分析食品理化檢驗技術的課程結構,優化出該課程的課程體系,從而分析出課程的教學內容,制定出課程標准和實驗實訓指導書,然後進行教學設計。

二、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課程內容結構

在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選取上,根據國家和地方食品企業行業發展以及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培養目標,按照食品理化檢驗的工作崗位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根據“夠用、必需”原則來選取教學內容,按照職業性、實踐性的原則選取食品理化實訓教學項目。

三、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教學過程的設計

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採用具體的工作任務來引領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按照食品理化檢驗工作崗位的流程進行設計該課程的教學過程,從工作崗位所需的工作任務來選擇理化檢驗項目,檢驗項目選擇完成後,學生根據檢驗項目查找資料進行方案設計,方案設計確定出來後,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反復討論、修改,通過後才能實施,根據確定的方案,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實訓的各項准備工作,然後開始進行實訓操作,操作完成,對實訓的結果進行分析,再廣泛收集教師和學生們的意見,最後教師把問題反饋給學生,避免學生下次出現同類錯誤。《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見圖1。

圖1 食品理化檢驗技術教學過程的設計

四、推行基於工作過程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法

3. 怎麼利用技術多媒體小學音樂教學設計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極大地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教師應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資源寬廣等優點為教學服務。」那麼,在新課程標准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應該如何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其充分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在此,筆者就這個問題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 何謂多媒體音樂課

多媒體音樂課,即指「多種電教多媒體組合優化的音樂課」,也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音樂課」。尤其是後者,多媒體計算機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體的多元化、多樣化,具有突破時空的局限,運用多種藝術形式擴大容量的特點。它使音樂語言和文字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讓相對單一靜態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成為動態的審美對象,並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學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以取得最優化的教育效果。

二、 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育的作用

1、德育、美育作用。

音樂是一門融思想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學科,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是音樂教學重要的任務。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同時,必須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素材的組合、融入,生動直觀地表現歌曲所描繪的美麗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在看與聽的同時也得到美的體驗。

2、可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音樂教學同其它學科的教學一樣也有板書設計和適量的習題。如果把這些內容製作在課件中,就可以減少課堂上板書的時間,增大教學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用多媒體音樂教學可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狀況。教者可通過多媒體在課前或課後製作好譜列,上課時用投影大屏幕既清晰又新奇地分步或同步地展示和分析譜例和音響,有的課程還可採用多媒體手段(音視頻)結合演示授課。並通過音響感受擇選出最佳效果。

可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有利於音樂審美情境的創設,為師生的音樂情感體驗提供了條件和環境,而且具有很強的人機交互能力,因此有利於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音樂教學模式,將教師與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特別是對於學生來說,多媒體技術為實現新的音樂學習目標提供了便利工具,為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打開了大門,幫助學生組織、建構和完成多項音樂學習任務,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其應用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單一的課堂學習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徑發展,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獲取音樂知識,還可以藉助於多媒體課件或信息,網路在計算機室或家中等場所朝進行個別化學習。

三、音樂課中多媒體應用的一些誤區

雖然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機械性。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講究以情動人,因而它需要音樂教師的情緒投入,並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生在活動中表露的情感進行具體的分析判斷,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這些是多媒體技術所不能勝任的。有的音樂教師卻走進了這樣一個誤區,認為一節課所涵含的文化面越廣,使用的教學手段、教學教具越多,就越能顯示出教師思路的新穎和教學水平的高超,於是不管是公開課,還是調研課,或者評優課,課堂上幾乎都有電教媒體,而且更換頻繁,看得學生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記憶深刻的是有一次參加教學觀摩活動,聽了一節音樂公開課,課題為《小烏鴉愛媽媽》,由於歌曲內容具有一定的情節性,教師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就把整個教學過程編成故事,以動畫的形式,再配上音樂播放,學生津津有味地一會兒看動畫片、欣賞圖片,一會兒還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分角色表演等等,這樣的課,學生的興趣是調動起來了,但學生的聽覺聯想卻被忽視了,以至於一節課下來,留給學生印象深刻的只是動畫形象和故事情節,而歌曲的主旋律卻不熟悉,這樣的音樂課能說是成功的嗎?我不由大惑:為什麼一定要用多媒體?又有表演和創作?一節課大部分時間都在欣賞畫面,根本沒有時間讓學生去仔細體驗音樂、感受音樂,學生又哪來表演的激情和創作的靈感?課後詢問這位教師,她說:「這是公開課,要有教學形式的創新,才能體現新課程理念呀!」恍然大悟,原來她把新課程改革僅僅理解為在傳統教學手段上加入多媒體,僅僅理解為教學形式的創新!

四、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正確應用多媒體

首先、一定要處理好教師與多媒體的關系。

1、音樂教師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使用現代教學媒體的能力和水平,進入教學藝術境界,另一方面,還要注意拋棄過分誇大多媒體的作用的錯誤傾向。現代化教學媒體,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工具,教學媒體必須依靠教師精心設計,操作,才能發揮它的效能,它是不可能替代教師的工作的。

2、教師對學生特有的人格影響,情感的教育是任何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

我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劉德昌老師他在課例點評中強調:「要適度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師不要忘記自身教學能力的體現,不要完全藉助音響;教師教學語言在逐步散色,脫離了與學生交流情感的過程。師生對話很有必要,人—機對話代替不了人—人對話。作為情感教育的音樂教育更是如此。比如:在教授五年級第九冊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學生對歌曲旋律也許略知一二,但對於歌中唱到的人和景就不太了解了。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境,於是我將台灣的地理﹑風土人情及澎湖灣的美麗風光等錄象資料做進了課件,讓學生通過最直觀的畫面了解寶島台灣的人與景,並且結合教師精心組織的語言導入本課課題。在讓學生欣賞澎湖灣風光的時候,我將《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曲進行聲情並茂的現場范唱,而不是讓他們聽磁帶里的范唱。當時,我發現同學們似乎被老師有感情的范唱感染,也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基於這是一首來自台灣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我適時引導學生了解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熱愛祖國,為祖國大一統事業祝福!我讓學生也談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說:「從現在就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為祖國統一事業作出貢獻。」……看著孩子們發自內心的豪情壯語,我也被感動了。最後全體師生共同唱響《我的中國心》結束課堂,課堂頓時被濃濃的愛國情包圍著,每個人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靜。

其次、要分辨主體與輔助的關系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只能起輔助教師教學的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著名教育家劉德昌老師也曾告之我們:「教師應當把握住自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多媒體只作為音樂課堂的輔助工具,不要過分依賴。」多媒體對於音樂教學來說,就象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得當,便能提高教學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反之,如果使用不當,喧賓奪主,也會沖淡音樂教學本身,甚至影響和降低教學質量。例如盲目地依賴於多媒體技術,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教師上課不停地按鍵邊放邊講,成了一個「解說員」這不僅以計算機的思路限制和取代了教師和學生的思路,人成了機器的奴隸,而且改變了音樂教學作為人文課程的學科性質,師生間和諧的人性關系被冰冷的人機關系所取代。

再次、使用多媒體要服從教學實際需要,這樣才有利於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

教學中不能為直觀而直觀,為教學媒體而教學媒體,而是要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突出音樂性,不搞「花架子」,更不可喧賓奪主。例如:在學習一年級第一冊第7課欣賞曲《小青蛙》中,我設計了小青蛙、荷葉、月亮、狂風、暴雨、公雞等不同形象。隨著音樂旋律、節奏、力度的不斷變化,在視屏上分別出現了美麗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蟲、在荷葉上跳躍的場面;小青蛙勇敢地面對暴風雨的侵襲;風雨過後,太陽在公雞的啼叫聲中升起,小青蛙繼續勞動在湖面上的情景。然後讓學生進行模仿,又根據音樂力度的強弱、速度快慢、音色的變化完整地展現了故事的起始、經過和結果,學生加深了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這就需要教師預先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做好教學設計,確定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目的、方法,來達到輔助教學,獲得實效的最終目的。

最後、要認清優勢與局限的關系

選擇製作多媒體時要從多種因素綜合考慮,選擇那些符合教學上實用,內容上正確,形式上美觀,製作上經濟,手法上創新等要求的多媒體,以實現整體優化的目標。

比如,第三冊「音的高低」一課,學生最容易把聲音的大小和音的高低混淆起來。在教學中,我就把「音的高低」概念講解交給了《音樂殿堂》來完成。軟體中有一個活潑有趣的卡通小精靈,就是他帶領孩子們暢游音樂的宮殿。打開「知識的宮殿」時,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間布置得較為凌亂的卡通房間,小精靈告訴我們:這間屋子裡放的都是與音樂有關的物品。根據上課內容的需要,點擊了放在暖爐上的一個娃娃,這是娃娃一邊向上跳,一邊講解什麼樣的音是高音,並用女聲尖叫聲為例子,既生動又形象:點擊了放在暖爐下的一個娃娃,他一邊向下跳,一邊講解,並以大提琴渾厚的低音效果來示範。學生在學習時有如看動畫片,興致十分高。演示結束後,學生能很快並且准確回答「高音」與「低音」的概念。優秀的媒體教學作品不僅需要優秀的教學設計,更需要優秀的二維動畫片、三維形象美工製作人員,需要高配置的電腦與大型製作軟體。可以這樣說:需要各種非常專業的人士共同參與。由於技術與設備等方面的條件限制,基層學校無法實現大家理想中課件的各種表達形式。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從考察市場上已有的教育軟體著手,認清優勢和局限的關系,將其對學習活動極具價值的部分引入教學活動,各取所長,整體優化。

總之,在實踐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多媒體技術與音樂課教學的有機整合,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它可以創設音樂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思維發散,培養學生想像美;引導藝術創新,發展學生創造美。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普及,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還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其技術的先進性,優越性,智能化將得到充分的體現。然而多媒體音樂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手段,不能對傳統的教學手段全盤否定和排斥,而應該把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師的生動啟發和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技術輔助手段,它只能與課堂教學規律及特點相適應,多種教學手段協調互補,才能體現其強大的生命力,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熱點內容
一年級拼音教學設計 發布:2024-12-23 10:56:24 瀏覽:960
新師德與教師教育心得 發布:2024-12-22 21:58:52 瀏覽:981
化學表面處理 發布:2024-12-22 21:51:56 瀏覽:428
生物考前指導 發布:2024-12-22 20:58:00 瀏覽:786
初一生物卷子 發布:2024-12-22 19:59:11 瀏覽:292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發布:2024-12-22 19:53:36 瀏覽:465
加滿一箱油多少錢 發布:2024-12-22 19:05:29 瀏覽:564
傷口發炎怎麼辦 發布:2024-12-22 17:22:51 瀏覽:517
金陽教師招聘 發布:2024-12-22 15:27:28 瀏覽:594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怎麼樣 發布:2024-12-22 15:07:01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