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育教學反思
Ⅰ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1
《企鵝寄冰》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能激發幼兒與朋友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友好情感。從中可以讓幼兒了解冰受熱會融化的道理,所以這是一節發展幼兒多方面能力的教材。整堂課上下來覺得幼兒的思維很活躍,特別喜歡說,幼兒對企鵝送禮物這個故事基本上能夠理解,能夠體會到朋友之間的美好情感。覺得他們真的很棒!而我這個老師卻做的不是很出色。
經過課後反思,我總結了一下幾點:
第一,我在啟發引導問題這一方面,還不夠自然,有時候孩子回答問題好了之後,我卻不知道如何回應他,還要思考一下再給他回應,這方面真的非常欠缺。
第二,怎麼把幼兒的回答引導到主題上也是非常關鍵。孩子畢竟年齡很小,有時候他很願意回答,但是總是回答不到那個點上去,這時候如果我跟著他的思路走,就是分散幼兒的注意力,他們學習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這一點非常重要!有經驗的老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然後自然而然地引導到課的主題上去,這樣幼兒學的開心,效果也非常好!
第三,我的隨機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幼兒的思維很廣,上課時老師必須靈活掌握每個孩子的心!有時候一個小忽視,孩子就容易受傷。今天我在提問的時候,葛征宇忽然說:「老師,我舉手了你都沒叫我!」臉上很失落,我馬上說:「我看見你了,但是有好多小朋友也在舉手,一個一個來,待會讓你回答,好嗎?」我馬上就讓葛征宇說一說,說完了他就很開心。雖然我反應的不是很快,但是也抓住了孩子的心!所以以後我的隨機應變能力還需要增強啊!
今天的課讓我既感到失落又感到輕松!作為一個教師,需要學習的東西真的好多好多,只有經過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更新的理念,更好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2
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開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個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針對必須的數學教育目標為幼兒供給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等很多活動機會,讓幼兒在活動區內發揮其進取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自我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那麼,幼兒園數學活動區應如何開展呢筆者根據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在那裡談談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教師對本學期的數學活動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有什麼樣的目標就要研究設計到達某個目標的數學活動區。把教育意圖貫穿到數學活動區資料,創設一個與數學目標相一致的良好環境。比如,本周小班數學活動的目標是「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能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顏色的物體」。那麼,小班教師在當周設置計算活動區時,就應圍繞著這個目標來供給材料。
數學活動區操作材料的投放是十分關鍵的。操作材料是教育的媒體,是幫忙幼兒系統地建構數學知識及誘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工具,是施於操作動作,使外部物質動作,逐步進化到內部概念化動作的物質支柱,供給材料不單是活動前的准備,還是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思維本事整個教育過程所需的重要手段。所以,供給操作材料要充分研究到幼兒各年齡段的認知特點。例如,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好模仿,學習目的性差,任務意識淡薄。他們對活動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興趣。而到了大班,他們的學習目的性能增強了,能為完成學習任務做出努力,重視學習結果和評價。小班和大班認知特點不一樣,同樣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樣,一次大班教師利用印章、實物練習數的組成,效果很好。所以,要把學習任務融入材料之中,如增加些作業單之類的材料,幼兒按作業單的要求,配合實物進行操作他們會感興趣,活動中不僅僅能得到有關知識的練習,還能培養任務意識,使它們從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增強自信心。所以,在投放材料時要注重幼兒各階段的認知特點。
在以中班數學《排一排》活動為例來說明一下,《排一排》活動是在幼兒已認識、熟悉的基礎上進行活動的。
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讓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方法,在第一個活動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五個大小不一樣的西瓜圖片,首先讓幼兒明白這些西瓜是大小不一樣的。讓幼兒想辦法,如果要把西瓜從小到大排一排,怎樣辦在孩子想辦法的基礎上教給孩子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排序的辦法。
2、能按要求進行比較物體並排序。例如:我為寶寶們准備了大樹的圖片,目的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動手本事和觀察力,也是對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一個升華。
3、培養幼兒的目測本事和邏輯思維本事,這一目標主要體此刻第三個活動中,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盒子的薄厚,這也是我運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在活動中,我還運用了游戲法、尋找法,經過游戲活動,能促進幼兒對物體空間形式的正確認識。如:分給幼兒不一樣粗細的樹木圖片,引導幼兒由粗到細排列,引導幼兒每次從中取出最粗的,一向到取完為止。然後,再按由細到粗的順序把樹木一棵棵收起來,放回原處,無形中培養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總之,本節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
上述方法在教學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對於本節課,雖然從整體上看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我覺得也存在著必須的不足之處:
1、整節活動,孩子都在圍繞教師設計的思路走,沒有自由探索的空間,我想這是我設計活動的一個誤區。
2、活動中,孩子的興致不高,游戲活動不能吸引孩子的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感覺到不貼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有待改善教學方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要依靠必須的教育目標和資料,要依據各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要根據各個幼兒的實際水平;為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供給有利於幼兒主動活動的材料,使其在操作中學習粗淺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習興趣、發展智力。並且,養成喜歡動手操作、愛動腦思考,具有求知慾望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入小學學習做好准備。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理解知識,而是建構和發現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造者,並且幼兒的這種主角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
給幼兒一個空間,讓他們永遠向前;給幼兒一個條件,讓他們有自我的一片藍天。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3
在這次活動中,我所設計是的中班語言活動「小土坑」,活動的目標為三點:
1、學習看書,能理解圖意,根據圖意進行簡單講述。
2、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水面會成像的有趣現象並嘗試進行故事表演。
3、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在設計方案的時候,我根據我班的學習特點提出了在活動中需要探究的問題,即: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
在活動後,我根據活動中情況圍繞所提出的問題作以下反思。
1、幼兒閱讀時間的把握及形式的調整。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個環節中,我預設的內容是讓幼兒閱讀故事、講述故事。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講述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學習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幼兒存在的差距,並進行相應策略的調整,即:可以通過形式上的調整來保證每位幼兒有講述的機會,讓先看懂圖意的幼兒自己講,後看懂圖意的幼兒在集體中講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兒互相講,有了這樣一種互相協調的過程,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2、目標設定與方案設計中的一致關系。
在活動中,我所提出的問題是「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並且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根據問題制定了目標,但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所設計的環節多數還是比較傳統的,所要體現的」閱讀「要求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閱讀「的分量與」表演「的分量沒有什麼輕重,因此根據這類情況,我試想在設計環節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一致,如可以嘗試這樣來調整環節:幼兒在初次閱讀後,就可以安排幼兒表演的內容,幼兒在通過表演後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驗,然後教師在安排幼兒的閱讀活動,並重點放在指導幼兒的閱讀順序上,通過這樣的一種調整,就可能會更貼切於目標,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學習水平的,因此,在以後的故事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並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的。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4
新的一年又在孩子們的歡歌笑語聲中來臨了,本學期也將結束,為了檢驗幼兒經過游戲和活動是否能有所提高,我們在學期末特地制定了此測評標准來進行測評。測評是以五大領域的教育目標及資料為指導,經過對幼兒各種本事的發展進行的測試,我針對測評情景作下分析:
健康領域:
中班的幼兒,生活中有了必須的自我保護本事和自理本事,明白一個人在家時,陌生人來了該怎樣辦。他們能夠自我協調地走、跳、跑,也清楚地了解,當在生活中遇到但在戶外活動進行跳繩時,有的幼兒跳繩的技能有點弱,以後的戶外活動將著重對此進行練習。
科學領域:
本班幼兒對四季變化較有興趣,異常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場雪,孩子們異常開心,也對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常會問教師一些雪的問題,試圖去理解雪與人們及其他動植物的關系,孩子們卻對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興趣,但他們對自然角往往觀察到一半就再也不願去看了。
同時有的孩子也不太願去記錄自我的發現,孩子們比較缺乏觀察察記錄,也不會將自我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大家聽。幼兒在計算方面表現得還不錯,多數幼兒能熟練分辨7以內數字並且能以數表示物體的數量,常見的幾何圖形都能夠認識但少數幼兒還不能到達。
音樂領域:
幼兒演唱歌曲時聲音洪亮,但還能夠較有情感的地進行演唱。他們的節奏感也還不錯,可是有的幼兒對曲子的前奏和間奏的把握不好,相關知識相對貧乏,以後還需要在節奏樂、音樂欣賞方面多訓練。舞蹈動作表演方面表現還好,大部分聽到不一樣性質的曲子會做出不一樣的動作和反應,此方面應注重加強。
語言領域:
幼兒在教師的要求下,能隨意的朗誦一首已學過的詩歌,朗誦時做動作。中班幼兒對詩歌有點壓卷感,他們比較喜歡富有情趣生動的故事,對看圖講述,異常是看兩幅圖講講一個故事,幼兒還不能將他們很好的連貫起來。還不能繪聲繪色地進行講述,可在根據圖片進行講述或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情節資料,語言稍顯貧乏。
美術領域:
大多數幼兒能自我詳細著去畫簡單的物體,在色澤上選擇較鮮艷。對美術作品有美的欣賞。幼兒在多數幼兒會簡單的剪紙,但在做手工上僅有少數幼兒能一步一步跟上教師完整地折出個事物。泥塑活動中,動手本事和想像本事好的幼兒用泥塑塑造的小動物很形象,但有的幼兒只會簡單的物體形象。幼兒的發散思維,自我想像力、創造力還需要提高。
社會領域:
本班幼兒對四季變化較有興趣,異常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場雪,孩子們異常開心,也對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常會問教師一些雪的問題,試圖去理解雪與人們及其他動植物的關系,孩子們卻對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興趣,但他們對自然角往往觀察到一半就再也不願去看了,同時有的孩子也不太願去記錄自我的發現,孩子們比較缺乏觀察察記錄,也不會將自我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大家聽。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5
教師專業素養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徑。教師的成長等於經驗加反思。對於什麼是反思,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西方哲學通常把反思看作精神的自我活動與內省的方法。洛克認為經驗按其來源可分為感覺與反思(又譯反省),前者即外部經驗,後者即內部經驗;反思是心靈以自己的活動作為對象而反觀自照,是人們的思維活動和心理活動。也有人把反思定義為行為主體立足於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和情境的能力。筆者認為反思是個體在分析自我經驗、監控和評價自我行為的基礎上,依據某種標准對自己的經驗和行為所進行的批判性的思考。
為激發教師的研究意識,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在教研活動中,我們倡導幼兒教師寫教學反思,要求課後小反思——一每周大反思——一主題總反思。針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有效組織形成一條反思鏈,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在實踐中,有的教師得益非淺,而有的教師無所適從。翻開教師的反思筆記,存在著空、涪雜等現象,有些教師把教學反思看成是任務型、應付性的工作,如上了科學活動《沉阜,教師反思記錄:幼兒對探究活動有興趣,能大膽嘗試,觀察物體的沉浮現象,就是時間拖長了點;上了語言《桃樹下的小白兔》,教師反思:小朋友對故事感興趣,想像豐富,就是沒有注意麵向全體……諸如此類,反思浮於表面,也有點八股味道。教師的教學反思需要適當的引導。
教學反思說到底是教師的一種自我意識、思維習慣、批評精神。有時,經驗反思是教師個人的一種緘默知識,慣於理性思考的人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內省和剖析,從而進行自我調控。那幼兒教師應該從哪些角度去反思,如何引導教師寫教學反思呢本人就此談幾點不成熟的想法,僅供參考。
通過孩子們的介紹、設計,一幅「美麗的家鄉」的圖紙呈現出來了。在建構時孩子們都非常認真,各自都在忙著完成自己的任務,只見邵懷玉小朋友拿著雪花片積木在搭花和亭子,她先用紅色的雪花片做花蕊,並且嘴巴里孩子數「一、二、三、四、五、六,一共用了六片,接著她再用黃色的雪花片來搭花瓣,並且也數好了數。我走過去問:「你為什麼要數個數呢」她說:「這樣,我再搭的時候就可以搭一樣大的花了。」我聽完誇她真會動腦筋。經過這么一來。邵懷玉小朋友到游戲結束,一工搭了八朵花,每朵花都進行了合理地顏色搭配,並每朵花都一樣大,放在馬路旁邊看上去很勻稱,非常美麗,所以在點評時,我重點掌握了合理的運用數學知識,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6
一、主題內涵
告狀,從人際關繫心理學角度上來說,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發生某種沖突、矛盾而不能自行化解時出現的,藉助第三方力量來解決糾紛的一種特有的人際行為。幼兒的告狀,是指幼兒在他們自己認為受到同伴侵犯或發現某種行為與幼兒園的集體規則、教師的某項要求不相符合時,向教師發起的一種互動行為。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告狀是一種發生次數很頻繁的現象,它花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幼兒作為一個特殊的人類個體,他們的'告狀行為一定有許多不同與成人的地方。那麼,幼兒為什麼要告狀?教師怎樣對待幼兒的告狀行為?
二、案例描述與分析
案例一:下午的區角活動中,我給美工區活動的孩子分好了油畫棒和剪刀,這次美工區的活動內容是製作送給媽媽的賀卡,畔畔的作畫速度比較慢,因為他在畫畫時喜歡講講話,東張西望的,而坐在其前面的明明早早地製作好了,當他離開位置的時候,一不小心撞了畔畔的手臂,畔畔馬上質問明明:「你為什麼撞我?」明明連忙道歉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畔畔不聽,噘著嘴跑到前面來告訴我:「老師,明明推我的手,害得我畫錯了。」一副很難過的樣子。
分析:首先,應當看到畔畔告狀有他可取的一面。他懂得了上課的規則,這說明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想通過告狀來求得成人的幫助,從而矯正同伴的不好行為。從這個角度講,這是孩子處理問題能力的一種進步。但是,對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告到老師那裡,這會引起同伴的敵視,也會削弱獨立處理同伴間小糾紛的能力。
案例二:星期一上午孩子們正在閱讀室里進行閱讀活動,他們有的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同看一本書,有的自己選了一本書獨自坐在角落裡津津有味地看故事。這時候,燁燁突然很氣憤地過來「告狀」:「老師,《藍貓淘氣三千問》是我先找出來的,新新他不讓我看。」新新也不甘示弱:「書是我先拿到的!」兩個人在老師面前爭論不休,誰也不肯讓誰。我先安定了一下他們的情緒,接著,轉過臉來對新新說:「上次,你看《西遊記》時,寶寶硬是不給你看,你心裡感覺怎麼樣啊?」新新想了想說:「沒得看書覺得很不高興。」老師趁機說:「那你不讓燁燁看書,他也一樣會很難過的呀!你們兩個想想辦法,看看怎樣才能讓兩個人都開開心心地看書?」燁燁和新新聽了,商量了一下,決定兩個人一起看書,於是他倆就手拉手高高興興地坐到小椅子上看書去了。
分析:燁燁是為了求得老師的公正解決糾紛,請求保護而產生的告狀行為。在集體活動中,幼兒之間經常會出現意見不和、爭奪玩具和書籍等糾紛。當這些糾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一方就會告訴老師,以求得老師的公正裁決或給予保護。在活動中通過引導燁燁反省,並換位思考,相互間要理解、寬容,讓孩子不僅要知道別人的想法,還要理解他為什麼要有這種想法,讓孩子考慮一下他人的行為是否有合理的一面。給孩子創設一些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啟發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燁燁和新新聽了老師的話後,兩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到小椅子上一起看書去了。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7
一次玩結構游戲,小宇動手拿了龍龍的玩具,龍龍執意不肯。小宇用力打了一下龍龍,手還沒縮回來,嘴裡已經很順溜地冒出一句「對不起」,說完依舊繼續和龍龍爭搶玩具。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告狀。我走了過去,龍龍像見了救星一樣哭訴著說:「他搶我的玩具,還打我。」小宇理直氣壯地說:「我已經說了『對不起』了。」龍龍滿臉通紅,鼓著嘴出入意料地冒出一句讓人吃驚的話:「我打你一下,也給你說對不起。」順勢就要出手了。幸好我及時阻止,避免了一場「戰爭」。龍龍的這個舉動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孩子發生矛盾時一句「對不起」真能解決問題嗎?
從兩個孩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把「對不起」這句話當成了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葯」,他們認為如果欺負了別的小朋友只要說了「對不起」,而另一個小朋友就一定會說「沒關系」,接下來就沒事了。在他們眼裡一句「對不起」幾乎是萬能的。所以,他們才理所當然地一邊做傷害別人的事,一邊「對不起」脫口而出。
出現這樣的情況,和我們處理幼兒矛盾時的方法有直接關系。我們教師普遍用的方法是: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就事論事,先批評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後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該道歉的道歉,該玩的繼續玩。我們只教會了幼兒說「對不起」,卻沒有教幼兒怎樣才能不用說「對不起」。我們這樣做不過是教會了孩子使用禮貌用語,而忽略了幫助孩子在交往中解決矛盾的能力。搶玩具事件中,小宇肯定知道搶玩具是不對的,但他還是搶了,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會常說「對不起」。他們做事前從不想後果。
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不會明白「對不起」只是對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說句「對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並願意改正,但對對方造成的傷害仍然存在。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幼兒明白,說了「對不起」以後,事情不是結束了,接下來,該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我們可以把這種精神上的安慰轉化成幼兒能夠明白的具體行動上的安慰,讓幼兒看得見,摸得到,便於執行。如讓幼兒幫助對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淚等等。這樣,幼兒通過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不僅有機會釋放心中的愧疚,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漸漸學會在行動之前多想想行為的後果,這樣對孩子才更有教育意義,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律,從源頭上防止矛盾的發生。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8
嘉傑經常與其他小朋友發生沖突,難以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他會推倒別人的「建築物」,將積木拿來自己玩,還會強行拿走別人沒有做完的手工作品,甚至看到別人的東西掉到地上,他也要故意踩上一腳。這些行為常常影響他與其他孩子的正常交往,我曾無數次提醒、引導,也曾多次批評他,但收效不大。為此,我在思考如何幫助躍躍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引導他學會交往、協商、合作。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他衣服後面的帶子散了,叫我幫他繫上,我故意以忙為由讓他找別的小朋友幫忙。嘉傑找到冉冉,說:「你能幫我系一下帶子嗎?」冉冉說:「我不給你系。」躍躍說:「為什麼?」冉冉不慌不忙地說:「因為你剛才不好好和我玩,還推我。」嘉傑只好去找瑞瑞,瑞瑞說:「我不給你系,昨天你還搶我的積木。」結果,嘉傑轉了一圈都沒人肯幫他。看到他低著頭很沮喪的樣子,我便走了過去:「嘉傑,你想知道為什麼小朋友都不願意幫助你嗎?」這時,有好幾個孩子七嘴八舌地說起了嘉傑以前做得不對的事情。此時,嘉傑沒說話,頭低得更低了。於是,我為他打了圓場,並趁機給了他一些如何與同伴交往的建議。
這件事對嘉傑觸動很大,使他感受到了不良行為習慣帶來的後果,有了主動調整自己行為的意識。此後,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嘉傑慢慢改變了不良行為習慣。實踐證明,讓孩子了解自己的不良行為帶給同伴的感受,體驗自己被拒絕的感受,比說教更有效。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9
孩子們升入中班後的第一次美術活動是「藕印添畫」,即用切好的藕段蘸上顏料在畫紙上拓印,再用棉簽蘸顏料想像添畫各種形象。設計方案時,我仔細分析了教材,也學習了曾經組織過該活動的教師撰寫的觀察反思,認為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孩子們由於生活經驗有限,想像添畫的內容比較單一。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將孩子們可能添畫的種種形象一一加以示範,以豐富孩子們的繪畫語言及表現素材。但結果出人意料,孩子們的畫面普遍單調,所表現的也無外乎花朵、太陽等。我感受到了這次教學活動的失敗,但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於是,我向組織過該活動的教師求教。經過比較,我發現那個教師班裡的孩子所表現的畫面也非個個別出心裁,但整體來看十分豐富和豐滿。原來,那個教師在示範引導時要求孩子畫面要豐滿,形象要豐富,然後就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孩子們願意畫什麼就可以畫什麼。而我則一再強調「要畫和別人不一樣的,不能和老師畫的一模一樣」。還因為擔心孩子們表現的畫面形象太單一,而著重要求每個人必須畫兩樣。我的初衷是希望每個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畫面來,結果由於要求太多,不少孩子無所適從,只能選擇最簡單的花朵、太陽來畫,有可能出現的精彩就這樣被我「周全」的指導扼殺了。
不論什麼活動,教師的指導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的指導應該明確、到位,不能有太多的要求,否則孩子會無所適從,影響表達表現。特別是在藝術活動中,教師只有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放手讓他們去嘗試,孩子才能大膽地去想像,才能創作出精彩的真正屬於幼兒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通用10篇)10
幼兒建構游戲的主題,通常是以教師的語言啟發,故事講述,物體認識,情景渲染等形式烘托產生的。語言、數學教學所形成的知識印象是結構游戲開展的基礎,而美術的構圖、布局,計算的空間圖形及數量認識又是結構游戲得以發展的條件。
各科教學活動為幼兒建築游戲的順利開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反過來,建築游戲的開展也同時鞏固深化了各科教學。幼兒在裝飾美化游戲環境和建築物的活動中,必須充分運用美術教學中所學到的造型設計、布局變化、色彩搭配、整體與局部的正確處理等一系列知識技巧,來提高建築水平,這樣,同時也促進了美術教學的發展。因而,游戲的開展和教學是對立而又互為統一的。
總之,結合各科教學活動進行建築構造,在利用建築成果進行其它游戲,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建築興趣,而且促進了孩子的思維和想像的發展,發展了游戲,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極大的滿足。
;Ⅱ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通用13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通用1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1
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團體活動有了一些思考,並嘗試著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日,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團體行動。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觀察,談論著什麼;有的站在新貼出的活動區記錄表前,尋找著自我的名字,議論著誰的紅花最多;有的乾脆走到桌前,翻閱起教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為孩子們都在做著有意義的事情,說著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簡便,給他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我決定先干什麼,後干什麼,這對他們今後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我的行為,構成必須的時間觀念,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裡,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生活得更簡便些。
幼兒園的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歷來由教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為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團體進行。當然,班級里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著,他們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為了不"亂",教師必然要規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本事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教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幼兒與教師的關系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可見,過多的團體約束會影響幼兒的主動發展,應當盡早改革。
教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我支配自我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情景決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學習合理地使用時間,安排自我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煉,能夠使孩子構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為幼兒今日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趣味創造了條件,並且為他們今後從容地應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2
因為我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家住農村,那裡的習俗有過會鬧社火等活動。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見過舞龍,對舞龍有著必須的認知,此素材來源於幼兒生活,所以活動中孩子們進取性很高。
中班的孩子,熱愛健康活動,每一次的健康活動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其中。熱身運動充分調動幼兒的進取性,同時也為後續的活動做好鋪墊,使的整個活動更加完整,連貫。讓幼兒在完整的游戲情境中感知游戲。
整個活動中幼兒能按照規則游戲,可是在拿著彩繩「舞小龍」時候幼兒動作單一,創造性不夠,這需要教師多方面,多維度的為幼兒引導,激發幼兒的創造性。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個環節中,我預設的資料是讓幼兒閱讀故事、講述故事。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講述的機會。
分析情景能夠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學習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研究到幼兒存在的差距,並進行相應策略的調整,即:能夠經過形式上的調整來保證每位幼兒有講述的機會,讓先看懂圖意的幼兒自我講,後看懂圖意的幼兒在團體中講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兒互相講,有了這樣一種互相協調的過程,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3
來幼兒園當中班老師有三個月了,在這三個月的教學中,我的感觸挺多的,記下來以便日後學習參考用。
來到幼兒園首先給我的震撼就是顛覆了我對傳統幼兒園的概念,幼兒園里的孩子雖然小,但他們也是有教學任務的,只不過他們的教學任務並不是教孩子認識多少漢子,學會多少數學題,幼兒園的目的是開發孩子的腦細胞突觸,增進孩子大腦的發育。比如說,我認識的一個兩歲的小孩子,他可能背過三字經,現在卻背不出來一句,也可能他還不會做一道算術題,但每一個第一次看見他的人都會驚嘆:這個孩子太聰明了。為什麼?因為他的眼睛給人的感覺是有靈氣的,而且他看一件事情的思維方式比同齡人要強很多,也可以說超出了他這個年齡段孩子該有的思維。也比如我們平時會看到這樣一個孩子,他聽不懂大人的話,而有的孩子,你跟他說的話他能理解,這就是孩子的差距。
但我要說的並不是什麼所謂的天才、神童,這樣的孩子很少,不是沒有,但大部分孩子出生的時候還是一樣的,都是普通的嬰兒,至所以會有不一樣的成長結果,跟他們的成長經歷是分不開的。有的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他並不知道如何科學的教育孩子,給孩子真正想要的知識,讓孩子自由成長,這樣的孩子也可能會是很優秀的,但他們的大腦細胞浪費了很多,影響的他們可能會成為天才的可能。有的父母則乾脆是不管不顧,任憑孩子發展,這樣的孩子很危險,因為,他們會自發的跟外界學習新知識,而這個新知識有可能是好的,也不排除有壞的信息的傳入,以至於孩子有走向歧途的危險。還有一類父母,他們對孩子管理的'特別嚴,讓孩子學習很多東西,比如鋼琴、小提琴、舞蹈、繪畫等等,也不管孩子愛不愛上,這樣我個人認為會抹殺了孩子的童真,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把孩子的童年該有的童趣直接扼殺在搖籃里了。讓孩子多學點東西的想法是好的,但要讓孩子自主選擇。最後一類家長,就是既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又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即使先天有缺陷,但他也會不虛此生的。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4
這次主題活動前,由於我們對主題活動的總目標和小主題活動的分目標進行了認真地分析,所以在整個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能把握好主題方向,對預期所要到達的目標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了以前在開展主題活動時研究不夠全面的弊端。所以無論是組織的團體教學活動還是活動後的延伸,都始終圍繞主題目標進行,從而到達了預期的目標。這樣既幫忙幼兒提升了的相關經驗,又發展了幼兒的思維本事、語言表達本事、想像力和表達表現本事。但我們教師對有些動物的生活習性還了解的不夠,今後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我們要經過相關的渠道獲取相應的知識,這樣才能讓幼兒獲取比較正確、科學的知識。
在幼兒操作中,我也領略到了孩子們想像本事之豐富,一串飄動的風鈴、電話機上一個個數字按鈕,一條條蠕動的毛毛蟲、一隻只飄舞的蝴蝶都躍然紙上,一個簡單的圈圈在孩子的筆下演繹成了一幅幅優美的畫作。在活動最終環節中,一般都是以評價孩子的作品後結束活動。這次活動中,我還安排了一個小環節,就是在孩子自我介紹了作品中的圈圈畫後,出示了兩幅教師的範例。在這兩幅精心准備的範例中,教師把不一樣的圈圈畫物體進行了合理布置,成了兩幅畫面完整、結構合理的繪畫作品。我想經過這兩幅作品不僅僅讓幼兒欣賞圈圈畫的各種變化,重要的是傳遞給幼兒一個"美"的概念,讓幼兒提高美術欣賞本事的同時,促使幼兒畫面布局和建構本事的提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5
秋天的水果,這個活動進行完後,漏洞及不足之處頗多,我從以下幾方面做一下反思,以待在以後的工作教學中取得更大的提高。
1、准備不足。在講課之前就應當做到熟記教案並且做到備學生,並且在講課之前就應當預設到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怎樣對待。
2、注重表皮,無本質。本節教學目標應當讓幼兒更深層次的去認識一到兩種水果,經過一種水果深入到對其它水果的認識。能夠認識水果的"果皮、果核、果肉。"
3、教師對待課堂的突發情節不能靈機對待。像"幼兒到超市一個擠一個的拿水果,有個別幼兒拿起後還咬了一口水果"對待這種突發環節,教師不知所措,這時完全能夠引導孩子,到超市選水果應當是有規則的,能夠讓孩子們說說應當怎樣做,而不是一味的埋怨與訓斥。
4、缺少適當評價。我在活動中缺少教育機制,教育評價語言匱乏。像"你太棒了、你的手真靈巧、你真不錯。"評價語言單一。在活動中對於幼兒的每一次回答和表現沒有即使給予評價。在每個環節完成後沒有即使給予小結,尤其是作品完成後沒有給予總結性評價。《綱要》中指導教師評價應自然伴隨整個教育過程中,讓幼兒時時獲得成功體驗。
5、問題提出注意有效性。問題的提出總有指示性屬於無效提問。像"你喜歡嗎?你感覺漂亮嗎?"活動過程中問題的提出對於幼兒來說缺乏有效性,活動中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實踐性觀察與思考,明確參與目標,這樣活動有針對性,結果才會更有效。
6、上課下課毫無界限,應當做到有緊有松。
以上幾點不僅僅是在公開課活動後進行反思,更應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多注意多積累多學習,從而提高自我的教學質量。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6
前些日子,我教孩子們畫大頭像,開始我很擔心他們畫不好。我既想讓他們用鉛筆先畫,又覺得鉛筆畫不好,擦來擦去失去了本真的色彩。於是我就讓幼兒直接用黑筆畫。
我先給幼兒講解如何畫大頭像,讓幼兒不斷的觀察人物的形象特徵,並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當我開始讓幼兒在紙上畫的時候,我看了每一個小朋友的作品,讓我非常的驚訝,他們畫的人物居然基本上都是一個模樣,全是扎的馬尾辮子的小姑娘。我突然意識到,孩子的思想已經被老師禁錮了,產生了一定的固定式。都是圓腦袋,圓眼睛,長頭發……我讓幼兒停止了繪畫,繼續給幼兒看一些特別的案例,觀察每一個人物的形象特徵,讓幼兒了解到每一個人物有不同的特徵,並不一定腦袋都是圓的,有的可能是橢圓的,有的可能像一個三角形,什麼樣的形狀都有可能,讓幼兒的思維不斷地開拓。眼睛也有各種各樣的,有睜眼的,閉眼的,有大眼睛,小眼睛,而且各種形狀都有。於是我又讓幼兒重新繪畫。
這時我終於看到了我想要的效果。有的小朋友畫了一個正方形的腦袋,梯形的身子。而有的幼兒在畫的時候,由於帶筆還不能像大人一樣流暢,畫出的腦袋有點歪歪扭扭,而眼睛又放的位置並不是恰當的位置,我剛想制止,突然意識到這樣的作品或許真的會與眾不同。當孩子把自己的畫畫好後,我發現人物果然有了不一樣的感覺,那種感覺就是「孩子的味道」。有的幼兒在一開始不敢下筆,在我的鼓勵下,努力的在自己的畫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孩子在添加五官的時候,不像大人,他們有很多奇特的想法,鼻子有的選擇用三角形來裝飾。當一幅幅作品被他們描繪出來後我才發現,原來孩子的想法真的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所畫出的人物,讓我感覺與眾不同,甚至意想不到。
我突然意識到有很多時候,老師都把孩子的思想固定化了,經常會指導孩子你畫這,你這樣畫,那樣畫。然而孩子或許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的世界是跟大人不一樣的。我們應該盡可能的讓孩子去展示自己的世界,不要過多的干涉,讓作品中具有孩子的味道。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7
這學期我被調配到了中一班。對於一個剛剛帶完大班的教師而言,總覺得中班孩子們在自理本事方面有些欠缺,加上經常聽到家長來傾訴孩子在家什麼事都不做,不會自我吃飯,不會自我穿衣,自我的玩具不會整理等等,所以我針對這些情景,對這節課進行了精心安排。
在活動中我首先用了提問的方式導入,"你們的小手會幹些什麼",讓幼兒為活動中兒歌進行仿編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讓幼兒領悟到自我在身體方面的成長。
我根據兒歌的資料進行了活動前教具的准備,用圖片的形式將兒歌表現出來,順利地引導幼兒理解並掌握了兒歌的資料,簡便地解決了活動的重點。在我的引導下,活動中幼兒能將自我的照片、物品進行簡單的講述和比較,並能說說"自我在家會做哪些事"。經過讓幼兒自由講述,滿足了孩子們"我要說、我想說"的慾望。之後我就藉助課前根據兒歌的資料製作了相關的圖片(爸爸、媽媽、奶奶、我、衣服、小腳、桌子、花燈),在我朗讀兒歌時,按兒歌順序一一出示,這樣幼兒就能很容易的看著圖片把整首兒歌念出來。我還在活動中帶孩子們團體朗讀,並且採用了接力朗讀和單人朗讀的方式,激發了幼兒朗讀的興趣,加深了幼兒對兒歌的記憶。
活動結束後,我發現我在活動只重視了幼兒的記憶詩歌資料,卻把仿編忽視了,只是我把孩子們會做的事,編入兒歌中,卻對於教學目標沒有完整地完成。我覺得,在活動中應當讓幼兒用"我會xx"的句式進行大膽的表述,並根據孩子們說的資料及時的,使幼兒把兒歌中的資料自然的遷移到了自我的現實生活經驗中,也自然地進入了第三大環節創編兒歌中。這樣孩子們才能進取地創編出自我的兒歌,讓他們體會到了創編的歡樂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下次在開展這個活動時,我必須會圍繞目標來實施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8
本周我們進行了中班語言《大樹和小鳥》一課三論研討活動。我對本次活動做了如下反思。
《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的語言本事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喜歡說的語言環境。在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氛圍。整個活動環節層層遞進,幼兒的注意力也相對集中,第一環節導入部分,我是先出示大小字樣,讓幼兒自我先說一說是什麼。因為在平時的活動中,我發現有很大一部分的幼兒都認識大和小這兩個字。所以我想讓這兩個字作為我的導入環節,從而引起幼兒的興趣。
但經過教師們的討論覺得這個討論環節不是異常好,應以情感投入來導入。在教具方面:我沒有在黑板上畫出一句一句線條,導致幼兒看圖片很費勁,不知是從上到下,還是從左到右。在最終一個環節仿編活動,"高高的大樹上除了住著小鳥,還住著誰呢?"這邊語言應當再精煉一點能夠說"還住著哪些小動物呢?"在整個活動中,在於體驗大樹與小鳥之間互相友愛、相互依存的情感。這一環節能夠說是體現的不明確,我是強加給他們的概念。甚至沒有小朋友能體會其中的情感。所以幼兒在學習兒歌時,只記住了兒歌而忽略了情感的表達。而本次活動目標旨在讓幼兒既有情感的表達又學會了兒歌。所以我並沒有完全的到達預設目標。
經過本次活動我要時常告誡自我以後心中必須要裝著活動的重難點,活動前要想想用怎樣的方式、怎樣的語言來突破這個重難點,怎樣樣說孩子才能明白,才能理解,才能到達預期的目標。期望在以後的活動中,我能有新的突破。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9
蘑菇是幼兒經常在很多的故事活動中能接觸到,易被幼兒所接受。《蘑菇房子》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童話故事,故事內容簡單易懂,把蘑菇和蘋果、椅子、桌子等比較,更主觀易記。本課內容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清楚地說出蘑菇的成長過程。鼓勵幼兒按照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像,激發幼兒的創造思維。
在活動的開始環節,我以提問的形式展開活動,以孩子自己住的房子為線索,自由描述自己家的房子,然後喜歡什麼樣的房子展開聯想,然後引出故事主角。分段理解故事內容。以書本形式帶幼兒閱讀故事,出示圖片,幼兒觀察、想像故事內容,並講述自己的觀點。然後再揭示故事內容,這樣更有益於幼兒記憶。另外,在故事講完後,重點講解一、二、三、四的認讀。結合故事,幼兒能很快的理解和認識。
在學習童話故事過程中,我採用多種形式來引導幼兒學習、開口說、操練。一開始讓幼兒觀察提起興趣,然後是集體閱讀,大概理解故事內容,抓出重點進行重點記憶,之後再進行自由閱讀嘗試講述故事,幼兒自由講述時,教師及時發現問題給予幫助和提示,然後再集體講述。在很好的理解了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角色扮演,幼兒興趣很濃。最後,再讓幼兒進行自由創編,幼兒思維活躍。
但在活動過程中,發現有部分幼兒不願意開口說,不管是在自由想像還是集體講述時都是甚少開口,不管是鼓勵還是提問的方式都不願開口說,這是我們班一個一直存在卻無法解決的問題。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10
對於梯形,大多數孩子都對它有著感性的認識。這節課我結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設計了找圖形、剪圖形和畫圖形等環節。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強化這種感性認識,同時,透過比較,透過老師的點撥,把這種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整節課由「找圖形」導入,學生在找的過程中,能體驗到一種親身參與,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找圖形的過程中,讓幼兒把梯形和其他圖形分開來,這樣很大程度上結合了幼兒對梯形的感性認識。在找圖形之後,我沒有讓幼兒直接拿材料出來剪,而是讓他們把梯形和長方形重疊起來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認識梯形的一些特徵,這樣更強化了幼兒的感性認識。
在剪梯形環節中,讓幼兒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剪,讓它變成梯形。這個過程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動手潛力和對梯形基本特徵的認識潛力。幼兒剪梯形雖然有的剪的不是很到位,浪費了些時間,但我認為這很真實,這是他們很寶貴的一個自主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我就獲得了對梯形特徵的直接經驗。
在畫圖形的環節中,讓幼兒在很多圖形中選出是梯形的給予塗色,進一步加深對梯形的決定和認識。
當然,在設計問題這塊上,我做的還很不夠,很多問題問的比較隨意,並且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性與引導性,這點還需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在這個活動中我可能太吝嗇對幼兒的評價了。幼兒有些地方做得很好,我只是「恩」或者「好」簡單帶過,這樣無形中扼殺了孩子的一些很有創造性的想法,也降低了孩子們思考的用心性。我注意到了這點,但是自我也感覺到自我的評價缺乏感染力,這點是需要在以後教學中多注意的,需要向有經驗的老師多請教。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11
傳統游戲,「搭山洞」、「過山洞」活動能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和合作精神,深受幼兒喜歡。為了能滿足幼兒興趣和鍛煉的需要,在安全衛生的環境和教師的合理指導下,用心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創造力和合作潛力,我精心設計組織了《搞笑的山洞》體育活動。
《搞笑的山洞》這節課,能滿足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需要,也是幼兒十分喜歡的體育活動。本活動首先讓幼兒以人體動作「搭山洞」進行游戲,之後探索紙棒山洞和鐵圈山洞的玩法,和嘗試多種過山洞的方法,鑽山洞游戲簡單易行,隨時可做,搞笑又實用,避免了活動中單調的動作練習帶來的枯燥乏味,讓幼兒學得快樂,練得簡單。整個活動動靜交替,張弛有度,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不足之處是:活動中幼兒鑽鐵圈山洞時有的幼兒沒掌握好技巧,經常把圈碰倒,另外,在今後的活動中要調整好幼兒的活動量、活動密度、難度,又要注意個體差異,使不一樣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透過自我適度的努力,實現各自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12
在《長大了》活動中,當活動進行到仿編兒歌資料時出現了讓我覺得比較棘手的問題,幼兒在仿編兒歌時總是轉可是彎來,總是圍繞自我說,思維受到了限制,而聯想不到自我的東西也會變長變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導上出了偏差吧,因為剛開始我只是口頭上簡單地解釋和引導了一下,似乎有點高估了幼兒的抽象思維本事,之後我便用食物和動作進行引導,這時才有一部分孩子反應過來。
1.整節活動,孩子都在圍繞教師設計的思路走,沒有自由探索的空間,我想這是我設計活動的一個誤區。
2.活動中,孩子的興致不高,游戲活動不能吸引孩子的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感覺到不貼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有待改善教學方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要依靠必須的教育目標和資料,要依據各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要根據各個幼兒的實際水平;為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供給有利於幼兒主動活動的材料,使其在操作中學習粗淺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習興趣、發展智力。並且,養成喜歡動手操作、愛動腦思考,具有求知慾望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入小學學習做好准備。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理解知識,而是建構和發現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造者,並且幼兒的這種主角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
給幼兒一個空間,讓他們永遠向前;給幼兒一個條件,讓他們有自我的一片藍天。是提高幼兒的閱讀本事及語言表達本事。在設計方案的時候,我根據我班的學習特點提出了在活動中需要探究的問題,即: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本事的發展在活動後,我根據活動中情景圍繞所提出的問題作以下反思。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學反思 篇13
藝術活動《買菜》是主題活動《香香的蔬菜》中的一個活動內容。活動的導入部分,我以談話的形式和幼兒說說跟家人一起買菜的經過。為幼兒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以商量的口吻給幼兒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回憶自己買菜的經歷,通過簡單地講述菜的品種為活動的創編環節作簡單的鋪墊。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我採用完整教學的方式讓幼兒學唱,通過形象的圖片,簡單的動作讓幼兒很快理解了歌詞內容並產生主動學唱的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學唱歌曲的過程中。在創編環節中,我給幼兒布置了既簡單又略帶困難的任務,簡單的是讓每位幼兒畫出一種自己想買的菜,困難的是讓幼兒想像如何設計相應的歌詞,這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空間,雖有難度,但不少幼兒還能根據菜的不同特徵編出相應的歌詞,唱著自己編出的新歌,孩子們的自信心更強了,演唱的慾望也更高了。
在新授歌曲時,我注重將活動的程序一步步地進行下去,而沒有充分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和消化程度,雖然看到歌曲中有難點,但沒有重點拎出來單獨學唱,或在練習時放慢速度,以至於幼兒跟唱的次數略少些,沒能將歌曲完全掌握。
在創編歌曲時,幼兒對唱詞部分的節奏型掌握較好,能編出「豆腐白又嫩呀、蘑菇白又白呀」等歌詞,但在說詞部分幼兒沒有將最後一種菜用三個字來表達,如果我當時及時採用對比的方式讓幼兒來辨別,如孩子們編出了「大蒜、絲瓜、螃蟹」,我可以說:「那我說成大蒜、絲瓜、大螃蟹哪種說法好聽呢?」相信孩子們在這樣的對比下一定會發現創編的規律。同時,對於幼兒創編出來的新歌詞,我應該讓大家一起重點學唱這幾句,然後再將歌曲完整地唱出來,相信這樣效果會更加好。
還有就是在我第一遍清唱後,讓幼兒說說買了什麼菜,當幼兒說出菜名時,我應該直接聯繫到歌詞上去,然後出示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