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思品教學論文

思品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 2024-11-11 19:49:53

㈠ 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篇1

參加工作以來,始終不敢懈怠,認真教學的過程中,也注意學生的思想政治情況,認真分析,思考,希望能幫助他們……

德育工作的對象是學生。他們有血有肉,有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他們年輕,勇於探索、勤於思考,但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定型,可塑性極強。學生一方面在學校和課堂上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正面教育,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接觸和參與社會活動。假如他們發現自己接受的思想教育與某些實際情況不相吻合,甚至撞車時,他們就會迷茫、徘徊、懷疑,甚至極力排斥正面教育。

杜威認為:學校德育不應背記某些規則,良訓箴言,關鍵是發展道德判斷力,才能適應變化著的社會。平平庸庸,唯唯諾諾雖不是壞學生,但已不適應現代社會對人的品德要求(開拓、進取、創新素質)。

只有將社會要求的價值觀轉化為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化),外在的道德規范經個體分析、判斷、選擇、嘗試,才能形成自己的信念;只有在實踐中切身感受,知行統一,情理交融,才能持之以恆,只有具有主體精神的人,才能自覺行動,而真正的權威也正是來自於人內在的精神力量。隨著主體自身成熟,這種外在權威形式逐漸轉換為青少年內心的某種覺悟和信念,開始有意識地自覺地服從自己,即走向自律。但應該看到,學生在其道德意識建構過程中,情緒性動機、遵從權威和功利性動機占很大比重,效果與動機很難統一,這決定自律的不穩定性。

青少年學生存在的問題表現在自我評價障礙、意志薄弱、人格障礙、挫折心理等自處逆境仍然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從而培養對未來生活的適應性和調節周圍環境的能力。當今時代充滿著競爭、挑戰和風險,青少年需要挫折教育、改革開放需要挫折教育,社會呼喚挫折教育,那麼,如何提高學生挫折承受力和適應能力呢?當學生遭遇失意、失敗時,教師要增強其挫折心理免疫力,克服輸不起的心理障礙,從跌跤中學會走路,在水中學會游泳。此外,人不可能在「真空世界」中生活,在學生中開展負面教育(反面教育),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克服保姆式的教育。當代西方德育課大多數都引進美國科爾伯格的道德認識發展理論,採用道德難題討論方法,把培養判斷力作為德育的中心任務。一是不要簡單地告訴學生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而要讓學生參與德育實踐,對善惡作出評價;二是德育要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和決策能力的培養。

科爾伯格設立不同的道德兩難問題(情境),如海因茨偷葯的故事,供學生討論,或者提供體驗道德疑難問題的實踐機會,幫助學生正視問題所固有的道德內容,引出學生談出所作的判斷基本理由,並鼓勵他們以不同的道德觀相互交談,目的在於發展學生道德認識能力,選擇能力,判斷能力,更加適應社會生活。應該指出的是,學生在進行道德選擇時,不但要有行為上的自由,而且要有理智上的自由,不但要有外在規定他律性的保障,而且要有內在需求自律性的支撐

在班級中,讓學生明白是班級的主人,讓學生承擔各種對集體負責的角色,引導他們對班級負責,激發學生履行道德責任的動機,強化因履行道德責任而引起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對責任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比較自覺地進行自我教育,培養較強的`自主自製能力、是非判斷和交往協作能力等。 自身發展中處於主體地位,品德發展也存在自我構建的問題。主體所具有的獨立、自覺、能動和創造的內在特性,是主體得以確立的內在依據和根本標志。如果我們不能說服學生應該自育,而又想塑造學生品德,那隻會是徒勞,因為外在道德觀念必須為道德主體所認同,才發揮作用。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道德准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親身體驗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給教師的建議》1984年版,P348)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抓在實處,要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相結合起來,要堅持重心下移、虛功實做,提倡和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當前,思政工作要特別做好的幾件主要事情有:一是要堅持「五位一體」工作思路解決好貧困生的生活問題;二是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每一個人都是人才,一個學生心理不健康,思想就會出偏差,行為就會出偏差;三是要切實採取措施解決好學生課外生活問題;四是要加強後勤保障服務;五是要加強與轄區有關部門的溝通和聯系,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

在這所寄宿制的學校里,怎樣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顯得尤為重要。學校還可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利用「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藝活動,舉辦徵文比賽、演講比賽、書法比賽、召開主題班會、過組織生活、參觀革命紀念館、游覽名勝古跡、名山大川。這些具體活動,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寓教於樂,使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中受到各種教育,不厭其煩地進行思想教育。在每次犯錯誤之後,幫助學生分析自己所犯錯誤,找出各自之間的共性,以促使其努力改正。這並不排斥適當的紀律處分,因為處分也是教育手段的一種。另有一部分學生,明知這樣做不對,可就是這樣做了,究其原因,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對這部分學生,我們一方面要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況會有所好轉;另一方面又要密切注意他們的思想動向,如有異常,隨時提醒,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政治合格離不開學校德育工作,離不開耐心細致的學生思想工作,離不開對學生道德情操的長期培養。

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篇2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斷創新思路,拓展視野。而堅持「以文化人」理念,充分發揮中華傳統文化的正能量,讓大學生在優秀文化氛圍中凈化靈魂、升華人格、完善自我,正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味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新視野,它有利於探索出具有親和力、說服力、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策略,真正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構築大學生精神世界,開發創新潛能,塑造美好心靈的動力、導向和保證的作用。

1 傳統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目前諸多高校忽視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特別是傳統文化教育被弱化,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只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形成以提高就業率為導向的功利式的教育培養模式,大學生除了對本專業課程的學習外,絕大多 數時間用於外語、計算機的學習,忙於考取各種證明自己就業優勢的「證書」,似乎道德的修養、人格的完善、自我缺點的不斷改正等精神追求在他們眼中完全是「無用」的事情。這種學校培養模式直接導致當代大學生接受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不夠,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應有的了解,傳統美德觀念淡薄,思想上出現傳統文化斷層,甚至一些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判斷存在偏差,追求西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給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一些大學生在觀念、道德上產生了錯位和傾斜,主要表現為:其一,民族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滑坡。一些大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對祖國,對民族的感情淡薄了,缺乏對集體與社會的整體觀念和社會責任感。其二,理想追求淡化,缺乏遠大目標。以個體自我價值實現為核心,過分注重眼前利益,功利思想嚴重,有的陷入極端個人主義的泥坑。其三,自我意識膨脹,行為失范,不能正確把握高尚與卑劣、榮譽與恥辱的界線,如校園中出現的考試作弊,損害盜竊公物的現象,甚至出現犯罪現象。另外,部分大學生貪圖安逸,缺乏積極進取精神,追求生活享受,早把學業拋至腦後,終因成績不合格或違反校紀而處於退學的邊緣。

2 「以文化人」是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視角

2.1 何為「以文化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是塑造合格社會公民的人文環境和文化基礎。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文化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就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概言之就是「以文化人」。「以文化人」來自《易·賁》的一句話:「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里的「文」與「化」,分別指的是「人文」這一實體及其「化成天下」的功能。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用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讓文化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人的思想意識和言行舉止,從而提升人的思想覺悟、道德修養、精神境界和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2 傳統文化是「以文化人」的寶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思想是培養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樹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財富。「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精神是激發大學生積極進取的不懈動力,使他們摒棄安於現狀、追求享樂的意識,在成就事業、奉獻社會的征程中懷揣創新的沖動和開拓的激情,敢於超越自我、善於拼搏進取,為再振中華雄風再作貢獻。「厚德載物,仁者愛人」,美德是滋養大學生寬容人格的心靈養分,教育他們增強同學間的親和力與融合力,避免過激和對抗行為,既有利於大學生健康成長,也有利於和諧校園的建設。「以誠相待,言而有信」,觀念是培養大學生誠信品質的人生信條,幫助大學生培養良好的誠信行為習慣。「慎獨內省,見賢思齊」,氣度是加強大學生道德修養的人生箴言,引導大學生把道德由外在的約束轉化為內心的自覺,把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實踐,做一名見賢思齊、慎言篤行、知行合一的大學生。

3 傳統文化視野下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舉措

3.1 物質情境上的傳統文化滲透物質情境上的傳統文化滲透能夠創造一種文化情境、一種文化氛圍,容易啟迪、陶冶和塑造大學生,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因此,我們切不可忽視建設富有傳統文化底蘊的校園環境和營造出高尚健康的具有教育力量的人文氛圍。如在校園的一些地方樹立傳統文化中的名人塑像,選擇那些蘊涵著傳統文化教育精華的典籍和經典的文學作品中的格言、名句作為警句融入到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每個場景,使校園中的建築、櫥窗、板報、橫幅、標語、路牌,乃至草坪中的警世語,都可以成為對學生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讓學生通過具有欣賞價值、激勵作用和教育感染力的景緻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從而達到促進學生進取,滋潤著大學生的心靈,以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目的。

3.2 校本課程建設上的傳統文化教育學校領導應高度重視大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不能把大學生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看作是課外可有可無的,採取必修、選修及系列講座相結合的形式,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真正納入到教學計劃中。首先,處理專業學習和傳統文化學習的辯證關系,以「精」為標准,設置傳統文化必修課程一門,范圍應包括古代哲學、文學、藝術、科技、宗教、道德、教育等領域中的精華,這是對大學生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最直接、最迅捷的手段。同時,也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對大學生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要堅持把對大學生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同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真正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化為學生的內在素質和基本的價值理念,外化為自覺行為模式和行為規范。其次,根據學校師資狀況,以「廣」為標准,開設多門傳統文化選修課,如《周易》、《論語》、《詩經》、《唐詩》、《宋詞》、《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文化史》、《中西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中華民俗風情》、《唐宋詩詞鑒賞》、《中國傳統道德專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專題》、《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專題》、《中國古代思想史》等課程,全面滿足多數大學生的需求,提升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最後,學校應成立校文化素質教育中心,每年邀請校內外專家,舉辦系列專題講座,以「深」為標准,為大學生深度詮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3.3 課外活動上的傳統文化彰顯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形式有利於大學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入和內化。首先,在校內,可以通過校園網、校園電視台、校報、學生社團刊物等傳媒手段開辟專欄,在學生中廣泛地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校園傳媒的育人功能,使校園的每一處都體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氛圍。發動學校各級黨團組織及學生組織,積極舉辦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主題的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專題報告會、研討會、徵文、演講、討論、辯論賽、知識競賽、文藝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學生廣泛參與。在校外,可依託本地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大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知傳統文化精華,加深對傳統文化理論的深刻認識。如我校組織學生參觀長江邊的渡江戰役紀念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參觀馬鞍山市採石磯太白樓及當塗縣的太白墓園,感受一代詩人那與天地精神獨來往的宇宙意識,他親近山水的自然觀,他的想像力和浪漫情懷,這些實踐活動能夠在大學生思想觀念、道德認識和行為趨向等方面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讓傳統文化滲透大學生的心靈,為他們帶來無窮的啟示和滋養。其次,開展特色性的高校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中國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系國際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

國務院於2007年12月通過《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草案)》中增設清明、端午、中秋為法定假日,旨在弘揚、傳承民族文化和傳統美德。因此,在大學生中積極開展特色性的中國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賦予傳統文化鮮活的生命力和現代精神,建設大學生的精神家園,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強有力的載體。可現在一些高校忽視這樣有利的教育契機,對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存在思想上認識不夠,宣傳力度不夠,活動內容單調,形式泛化等問題,不能充分調動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洋節日到來之際,大學校園卻顯得熱熱鬧鬧。

4.對此我們應及時反思,找出問題的症結,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視,提高認識,抓住傳統節日有利時機,因勢利導地加強大學生的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等核心價值觀念的教育,並形成長效機制,讓大學生在輕松、祥和的節日氛圍中自然流露出愛國情懷、親情情節以及對國泰民安、合家團聚、事業有成的企望與尊崇,當這種情感和行動成為他們自覺自願的行動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勢如順水推舟了。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讓大學生了解每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起源和流變,挖掘節日中民俗的元素,喚起大學生傳統節日的認同感和參與到傳統節日主題活動的積極性。

三是高校有關部門充分發揮各級學生組織優勢,強化專項管理,在資金和政策上積極扶持,科學遴選和設計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組織學生過好節日,豐富和提升精神生活,促進高校學生常規管理。四是用現代的手段、創新的理念,使傳統節日的內容和形式更適應大學生的生活,讓傳統節日所蘊含的美好內涵如和諧自然、呼喚人情、關懷生命和嚮往美好,以一種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激起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熱情,體察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人倫親情,學會和諧生存的智慧和精神,喚起對真善美的追求。只有這樣,高校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才能成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理想平台。

;

㈡ 淺談思想品德教育論文(2)

淺談思想品德教育論文篇二

《淺談思想品德教育》

摘 要:小學作為學生第一個走進的集體,第一個受教育的地方,對學生一生所起的重要作用無可厚非,小學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更應該做好育人工作。對小學生不能僅限於課堂教育,還要拓寬德育教育的空間,擺正德育教育的位置,充分發揮各方面的教育功能,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提升德育教育的科研能力,根據一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規律,採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過內化和外化,發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幾方面素質的系統活動過程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健康發展。

關鍵詞:思想狀況;道德品質;現狀分析

一、當前小學生思想狀況現狀分析

1.與日俱增的社會壓力使小學生學習目的趨於功利

當今的小學生面臨著各種文化思想的沖擊,形成了較強的自我意識。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的壓力下,小學生較早地感受到了未來生存與發展的殘酷性。他們有的可能深刻體會到與同齡人之間生活上的貧富差距,使他們過早地開始考慮自己所要走的路,因此更加重視個人未來的發展。

2.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落後使小學生思想政治觀念淡薄

當前大多數小學校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陳舊、方式滯後,不能較好地適應新時期、新形勢下的中小學教育的需求。形式單一,內容單調的思想政治教育會使學生產生形式主義的思想。而這種常規的,一成不變的方式,也使得學生的思想過於程式化,而不會形成一定的習慣方式深入學生的精神思想領域。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單一,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抵觸情緒。如一味地表面說教,不深入、多層次、多角度地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加以引導,只會讓現今個性十足的小學生產生逆反心裡,在心中對這種灌輸嗤之以鼻。

3.過度溺愛式的家庭教育使小學生性格出現缺失

當前的小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庭的中心。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生活的不斷提高,不再使孩子受老一輩的苦,成為眾多家庭養兒育女的基本准則。因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不經意地對孩子嬌生慣養、百依百順,千萬百計地為孩子提供家長力所能及的各種物質生活條件。有時,為了袒護孩子,家長甚至不能夠正視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一味地找各種理由為孩子的錯誤和過失而開脫。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了過分依賴且極度自我的性格傾向,在這些孩子的思想意識里,沒有尊重、沒有理解、沒有包容。

4.內容不健康的網路文化改變著小學生的思維方式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網路教育已經成為很多小學的必修課。學生們在接受科技的先進帶給他們生活改變的同時,也被動接受著一些不健康的網路文化對於他們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審美取向以及道德觀念的侵蝕。小學生處於一個自製力相對薄弱的階段,往往更容易被網路上的虛擬世界所吸引。小學生經常會因為好奇而接觸不健康的網路內容,因為沒有自控力而沉迷。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會使人長期淪陷於虛擬的網路世界,對於現實世界中的許多問題處於無措狀態。人際關系淡漠、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孤僻、情緒暴躁等行為隨之頻現,嚴重地影響了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二、小學生道德品質的影響因素

1.教師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在學校,小學生沒有任何方式可以免於從教師那裡獲得道德態度、道德信仰和施行行為習慣,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始終是影響學生品德發展的強有力因素。主要表現在:教師廣博的知識和對道德品質深刻正確的理解是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的重要力量。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是影響學生道德行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所流露出的期望情感往往決定學生行為發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自己的言行,使學生的道德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借模仿的榜樣。教師的以身作則,不僅滿足學生相互尊敬的情感需要。同時,教師在具體活動中表現的高尚道德品質,也使學生的道德理想具有現實的基礎,從而激勵學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此外,教師對待小學生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小學生品德的發展。

2.教學是一項最經常、最主要的教育活動,是影響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學校通過各科教學,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僅被歷代教育家們所重視,教育的實踐活動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教育途徑的有效性。首先,通過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政治觀點、思想觀點的形成和道德品質的發展,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向學生傳授法律常識、品德修養常識、社會發展史等,不僅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觀點,而且使學生進一步懂得了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認識了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等,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其次,通過文化課的學習,使學生逐步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為學生良好的品德發展提供理智工具。

3.學校的環境對學生品德的發展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學校的環境是指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在這個環境中,人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對學生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如果一間學校或一個班級的主導因素不健康,將會影響到該集體的絕大多數人員。

4.家庭因素是基本的影響因素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獨生子女政策的落實,許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對孩子提出的任何物質上的要求都盡力去滿足而忽視運用正確方法對子女進行品德教育。有一些父母關系不和的矛盾家庭,孩子長期生活於恐懼、驚慌的狀態中,家長自身品德粗劣對孩子成長起著很壞的影響。

5.社會因素

當今信息社會,學校教育往往抵抗不住社會不良風氣的滲透,學生會自發地或偶然地接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一些活生生的不良事例比學校教育來得更加直接,易於接受,在教育與現實的矛盾中小學生分析判斷能力差,不能理性地處理問題,逐步影響著小學生的思想。

三、如何加強小學思想品德工作

1.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在工作始終,大力宣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樹立中小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真正從學生的思想入手,使他們意識到努力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追求功名上的一得一失,更重要的是長大以後能夠發揮自己的力量,為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作出貢獻。

2.改變傳統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

小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轉變過去單一、陳舊的工作模式,就要從多方面入手,推陳出新,真正地從本質上有所轉變。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學生現存的問題,並加以正確的分析和引導。平等的交流、友善的勸導是培養學生對老師的信任的有效途徑,這種方式比過去單純的說教更容易讓學生從心理上真正接受。學校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多組織一些有意義、有內涵的文體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責任感,提高小學生自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構建健康向上的網路文化,營造積極進步的網路環境

互聯網自身的健康發展要求網路文化逐步走向積極、文明,廣大民眾也熱切期盼著一片純凈的網路空間,這是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小學生很大一部分網路文化的受眾群體,深受其影響。加強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有效地加強網路文化的建設和管理,堅決肅清網路文化中所存在的負面的、消極的、有危害性的內容,避免不良網路文化對小學生思想和身心健康的侵蝕。充分發揮網路文化積極進步的一面,利用其傳播優勢,使小學生廣泛接受中國的優秀文化和先進思想,促使其人格健康發展。

㈢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論文篇1

試論思想政治教育溝通

摘要:本文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溝通進行闡述,根據教育理論分別對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含義以及相應的構成要素進行研究分析,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從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功能以及信息發送者、信息接收者和溝通方式四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有效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溝通 思想政治教育溝通 過程 功能 途徑

1 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含義及研究意義

1.1 溝通的含義

溝通是一種信息傳遞的過程。具體來說,它是在一定的目標的指導下,通過合適的渠道信息傳遞者向信息接收者發送特定信息,以尋求理解、反饋的過程。我國現有文獻資料對於溝通的定義眾說紛紜,因為不同的文獻資料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現代漢語詞典》將“溝通”定義為“使兩方能夠連通。”而《英漢辭海》則認為“溝通”是“共同使用,使周知,傳遞知識或消息等;也指傳遞消息或音訊,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等”。筆者對“溝通”的理解是溝通者之間為了尋求理解而通過一定的渠道進行的信息和思想的交流。

信息傳遞過程包含信息、信息的發送者與接收者、環境、渠道等幾個要素。

1.2 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含義和類型

①含義:所謂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就是通過信息溝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進行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雙方理解的過程。信息的發送者與接收者分別扮演教育者與受眾。發送者發出的信息就是教育溝通的內容,雙方採取的教育溝通的方式或途徑就是溝通渠道。②類型:從教育溝通方式來分析,教育溝通除了可以通過口頭和書面兩種形式進行以外,還可以通過傳媒溝通實現。日常的寫作、閱讀和信件往來均屬於書面溝通形式,討論、演講或談話等形式屬於口頭溝通。現代信息技術盛行後才出現了以電話、網路、電視為主的傳媒溝通。

1.3 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構成要素

通過上文進行分析,我們明確了信息溝通的五個構成要素,同樣發送者、接收者、信息、環境以及溝通渠道共同構成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五要素。

1.3.1 發送者。①導向性:通過與信息接收者進行溝通,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信息發送者以社會普遍接受的思想和行為對接收者進行引導,使其樹立高尚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②主動性: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信息發送者應該具備高尚的馬列主義信仰,同時能夠掌握扎實的黨政方針,以及政策理論,明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效的溝通才能具備現實意義,並且希望運用自己的知識育德育人、回報社會。

③示範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遞過程中,信息發送者的個人品德和能力水平直接影響信息接收者的思想和品行,這種影響作用具有一定的示範性。④釋疑性:思想政治教育溝通過程中,信息發送者比接收者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善,而且擁有的人生閱歷更加豐富,看問題的角度更全面,而且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更獨到。信息發送者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人生閱歷為信息接收者答疑解惑,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對信息接收者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指導。

1.3.2 接收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中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分別由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來承擔。在進行信息溝通的過程中,對於信息接收者來說不是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進行單方面被動的接收,而是要作為主動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受眾,其思想和行為的形成也充滿個性。具體來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主要有能動性、感染性和可塑性三個特點。

①能動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溝通過程中,信息接收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知識層面分析判斷接收的信息是否科學合理,同時給出自己的政策和建議。通過各種途徑,信息接收者與發送者進行信息的溝通,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溝通的目標。

②感染性: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過程中,信息接收者將積極參與溝通的熱情傳遞給信息發送者,使信息發送者受到感染,以此來激發信息發送者的興趣,使其產生責任感,同時以自己端正的品行對信息發送者的道德品行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發送者的人文素養。

③可塑造性:信息接收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過程中,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體系,藉助分析研判能力,通過分析處理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進而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認知,外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1.3.3 溝通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主要涉及心理、道德、政治、思想等多個方面,因而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過程中,溝通信息要包含心理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信息、政治教育信息,以及思想教育信息等。

①心理教育信息:指的是將心理疏導方面的信息傳遞給信息接收者以解決其思想行為問題,通過正確的行為或思想的疏導幫助其戰勝困難挫折。

②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信息應強調正確處理個人、集體和國家三方的利益關系,幫助信息接收者樹立正確的市場經濟觀念,避免其受利益驅使破壞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和三方利益的平衡狀態。

③政治教育信息:政治教育信息指的是黨政理論和方針大政。具體到日常生活,政治教育信息指的是人們的政治信仰、政治理念,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傳播黨的執政理念和理論方針,幫助信息接收者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理解黨政方針理論。

④思想教育信息:具體來說,思想教育信息主要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

1.3.4 溝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渠道,即信息處理雙方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方式或途徑。包括藉助語言、文字、表情、動作等方式來實現溝通。

1.3.5 溝通環境。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環境是同時涵蓋了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兩方面內容的信息溝通的環境。這個環境是相對具體的、動態的環境,是諸多因素互聯而成的系統,通常情況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1.4 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特徵

①階級性:通常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具有鮮明的無產階級立場和黨性,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階級性。信息交互雙方、溝通渠道等共同構成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幾要素,因此信息溝通具有共性,但同時它也是黨政理論教育的主要途徑,因而它所代表的階級和政治信仰有鮮明的特色,其任務和目標受黨的總體目標的制約和影響。

②互動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中,信息交互雙方關於情感、思想和信息的雙向的交流和溝通,在一定程度上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互動性。

③時代性。這是指信息溝通的渠道、環境和內容能夠體現出時代發展特點,溝通內容能夠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持續更新,溝通環境不斷優化,因此,需要對溝通的渠道進行不斷地探索。

④層次性。思想政治教育溝通能夠針對受眾的職業、年齡、性格、知識結構等設定相應的教育溝通層次和溝通目標,並且在信息溝通中適時調整溝通方式和溝通內容,進而滿足信息接收者的需求。

2 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途徑

2.1 科學認識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功能價值

通常情況下,引導、交流、感染和釋疑糾偏這是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主要功能。對於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來說,無論何種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通過互動,進而使受教育者的真實思想,以及道德狀況等讓教育者有個准確的掌握。對於受教育者的發展情況,一般情況下,通過理論、政治、道德和心理信息等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同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可以對受教育者進行引導,進而調動起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2.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信息發送者素質

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時,信息發送者是教育者,是負責組織協調的一方,把控著信息溝通的內容、方式和目標任務,因而信息發送者的知識結構和人文素養對教育溝通的成效能夠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為確保教育溝通取得實效性進展,教育者必須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人文素養,以期從人格和專業講學方面對信息接收者產生好的影響。對於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信息發送者來說,能力素質是關鍵。

①創新能力。在溝通的環境、對象等方面,與以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需要創新溝通的方法、渠道、機制等,在我們的意識形態領域,敵對勢力之間的爭奪異常激烈。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信息發送者面對這種形勢,需要對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和強化。

②觀察思考能力。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信息發送者的觀察思考能力。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信息發送者,在思想方面需要意識到通過觀察思考得出結論,進而對行為進行指導的重要性。

③表達能力。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按照準確、流利、順暢、簡潔的原則,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信息發送者需要全方位的培養表達能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自身的口頭表達和筆頭表達。

④組織協調能力。對於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來說,為了形成強大的合力,一方面需要進行語言和行為上的交流,另一方面對各種教育資源和因素進行組織。對人與人、人與組織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為進行有效溝通奠定基礎。

⑤心理承受能力。受個人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信息接收者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知識層次、職業屬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

2.3 思想政治教育溝通信息接收者積極參與溝通

2.3.1 信息接收者有進行溝通的願望。信息接收者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對於提高思想行為的重要性,強化參與溝通的願望。調整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要我溝通”向“我要溝通”的轉變,為溝通的順利進行、掃清心理障礙。

2.3.2 信息接收者吸收和消化信息。通常情況下,信息接收者對溝通信息的吸收和消化,將內化的思想觀念外化為行為也包含在內。為了提高自身的思想、行為境界,信息接收者需要評價自身內化的思想觀念,同時鞏固正確的行為,糾正錯誤的或不合時宜的行為。

2.3.3 信息接收者及時反饋信息。當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持續一段時間後,信息接收者需要將溝通結果及時主動地向信息發送者反饋,進而對信息的掌握情況和溝通效果進行判斷,同時制訂下一輪的溝通方案。

2.4 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方式要多樣化、現代化

在個性特徵方面,與以前相比,當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溝通受眾發生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利益取捨、行為選擇等方面變得更加開放、現實、自我和隨意。所以,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溝通的過程中,需要重視這些變化,根據受眾的特徵實現溝通形式的多樣化、現代化。

參考文獻:

[1]林紅.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方式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11).

[2]周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際溝通障礙的分析與對策[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2(01).

[3]孟益宏.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激勵理論[J].高教論壇,2003(1).

[4]高新華等.情感溝通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臨沂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2(25).

[5]劉光.思想政治教育中溝通的內涵及其應有地位[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04).

[6]談志興,李永玲.有效說服教育諸因素分析[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2(06).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論文篇2

淺析網路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網路的普及和應用是一把雙刃劍,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大學生網路道德問題的出現要求我們必須建立起符合網路時代特點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引導大學生正確利用網路,有效的開展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網路;道德;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精神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網路道德問題的表現

隨著互聯網在高校校園的日益普及,網路的負面影響在大學生群體中也日漸凸顯,本來大學生上網進而掌握網路技術,是有益於學習的好事,但是很多大學生上網不是用來查找資料,而是沉迷於網路游戲,聊天,甚至許多人因為沉迷於網路而荒廢了自己的學業。

由於互聯網的開放性,信息龐雜多樣,網路信息往往魚目混珠、真假難辨,大學生的識別能力和判別力尚不成熟,部分大學生對互聯網使用不當,因而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一)大學生道德情感弱化,人情淡漠。

互聯網一方面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人們的溝通不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但是由於網路數字化的存在。使人與人的交流變成人與數字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停留在了網上。許多大學生和自己家人交流反而變少,同學、師生之間的感情聯系變得單薄了,從而導致了部分大學生道德感情冷漠。我們看到現實生活中的虐兔案、葯家鑫案都是大學生道德情感冷漠的重要表現。

(二)部分學生道德心理發展錯位。

在網路的環境中,由於其虛擬性的特點,大學生就追尋快樂的原則,有時候,會忽視社會道德隨意的發表自己的觀點;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在發表一些言論的時候往往會考慮社會規范和道德來發表自己的觀點,網路內外這兩張截然不同的觀點,極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價值觀念扭曲,在虛擬的空間追求低級而無限的刺激,甚至淪為網路的奴隸,無法再網路中自拔,形成人格發展錯位。

(三)大學生價值觀迷失。

由於網路開放性的特點,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在網上不斷的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特別是西方國家藉助網上的優勢,宣揚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權觀念。這就加劇了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間道德,文化的沖突。部分大學生的思想激進,容易也渴望接受外來信息和思想,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網路思想,部分學生取捨不當,便會在人生觀、價值觀上扭曲。

(四)一些大學生民族認同感弱化。

網路的開放性促使了國際間的信息文化交流,但是同時,由於西方國家在網路上佔有壟斷地位,他們通過網路向人們傳遞的是一種充斥漢堡,快餐,好萊塢電影,可口可樂這樣的文化精神。這樣的文化是人們從內心感覺到了一種愉悅;他們引領著一種追求西方文化的潮流,但是由於網路的開放性,人們往往會淡化對這些產品的民族屬性的探究,這些東西慢慢的滲透到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因為大學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人群,他們受到西方這種網路文化的影響,將非理性消費主義和絕對自由的個性標榜為自己的個性。

這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因為網上那些消費品和個人行為沒有嚴格的國籍區別,從一定程度上會降低人的警惕性。互聯網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也將商品、文化、個人行為的國家距離弱化了。西方國家強調了信息以及商品流動的自由化,但這種自由變相的變成了推銷自己文化的行為。

傳統社會雖然缺少網路這種先進技術去給們的生活帶來一些便利,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比較多,人們的道德行為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和人的監督,青年道德意識比較強烈。而網路的隱匿性很容易造成大學生道德人格的缺失,引發一系列不道德的網路行為甚至是網路犯罪行為。總之,隨著信息網路在我國高校的迅速普及和高校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展開,高校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加強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當前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網路開放性以及時空無局限性等實質是引發大學生道德問題產生的實質。

大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受到道德以及他人言論等等現實因素的約束,在言論以及個人行為上非常注意,大學生在網路活動中可以擺脫現實生活的各種制約,自由發表自己的言論甚至可以使自己的言論在全球范圍內傳播。這樣比較鬆散的環境會使大學生的思想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沖擊,這樣失去控制的言論的言論環境會使大學生有一種自由感和輕松感,在說話上會無所顧忌。網路突破了人與人之間的地域限制,你可以喝任何素不相識的人進行交流,在網路環境中,沒有嚴密的管理機構和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大學生極易因為這種隱蔽性和寬松性而產生各種網路道德失范。

(二)網路中一些不良思想的滲透。

由於網路發展速度過快,缺失有效的輿論監督體系,人們無所顧忌的發表自己的言論。大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新鮮的思想,西方一些文化也藉助網路這個媒體對我國的文化進行滲透。影響了大學生的身發展。同時,在某些情況下,由於不良信息的誘導,可能有些同學又會受到影響,甚至走上網路黑客等一些犯罪道路。

(三)大學生的自身原因。

大學生進入大學,剛剛脫離了家庭的約束,自製力比較差,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但很容易把握不了分寸,過度沉迷於網路世界中。在很多大學中,每年都會出現一些因為過度沉迷於網路而荒廢學業被勸退的一些學生。在網路中,尤其是網路游戲中,許多人會再那裡找到成就感和滿足感,甚至感受自身價值的極大化和他人對自己的關懷。當在網上獲得的快樂不現實多時,他們就會把更多的經歷和時間投入到網路世界中;當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就更加傾向於在網路中尋求虛擬的安慰,消極的逃避現實的矛盾。這樣,就會引起大學生覺得個人安全感下降,在和人的溝通交流上存在問題,最終難以融入社會。

三、如何加強大學生網路思想政治教育

(一)運用網路抵禦西方文化的滲透。

要加大在互聯網上進行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教育的力度,在網路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個正確的政治導向。同時,要圍繞一些重大的政治問題、意識形態敏感問題、影響穩定大局的問題,旗幟鮮明的發表言論,進行積極的引導,對錯誤思潮大力開展批評。加強對網路文化的管理和引導,打擊網路犯罪,清除網上文化垃圾,規范網上行為,盡量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網上生活空間,是互聯網的文化秩序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二)運用網路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要通過網路這個平台,開展各種各樣的弘揚民族精神的活動,向大學生傳達一個健康向上的思想,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方面可以加強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使大學生的責任感加強,道德感增強,從而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民族認同感的增強也可以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大學生能夠自覺地抵禦西方一些敵對勢力對我國思想層面上的滲透。

(三)利用網路的特點,開展豐富的活動,使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網上和網下的聯合。

比如很多學生現在都有了自己的電腦,輔導員和班級同學可以組建一個群,大家在網上可以聊自己的思想,文化活動等等心裡上的問題,那麼輔導員可以從中及時的發現一些問題並加以引導。但是前提是這個活動必須營造出一個輕松和諧的范圍,而不應該一味的以嚴肅為主,要注意結合網路本身的特點。

(四)注重大學生的網路心理健康問題。

隨著網路時代的各種問題的逐步顯現,大學生中開始泛濫的各種症狀,例如“網路心理障礙”,高等院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必須開設針對性的心理指導課,讓大學生及時了解“網路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特別是怎樣預防諸如上網成癮、信息焦慮和人際孤僻等,做到防範於未然,對已出現不同程度的“網路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做好咨詢、調適和治療工作,使網路時代的大學生能健康地成長,使他們重新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我們可以利用網路這種不受空間局限性的特點,建立一些大學生易於接受的交流界面,以平等、寬容的心態面對大學生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問題,使大學生的心理輔導不局限於面對面的交流,解決傳統心理咨詢中出現的咨詢對象的戒備心理,是工作的深入性、有效性達到應有的水平,建立起符合網路時代特質的網上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五)培養一批高級復合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既要注意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理論水平,提高他們做政治工作的水平;同時,也要提高、培養他們使用網路信息技術的水平。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能從根本上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網路運行在政治思想上的正確導向,又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網路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使思想政治教育網路處於一種良性的運行形態中。

總之,我們要利用好網路這個媒介,是他成為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將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這樣,才更加有利於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使大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投入到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參考文獻:

[1]周長春.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2]李佳國.當代文化變遷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3]馮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4]邱香.創新工作模式是做好青少年網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2).

[5]李建平.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與教學[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419-433.

㈣ 什麼是思品小論文

思品小論文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為了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深化思品課教學成果,要求學生運用思品課學過的道理分析、解決現實問題撰寫的短小、精悍的議論文章。由於所針對的是初中的學生,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閱歷、知識儲備等因素,思品小論文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運用的是初中思品課所學習的原理,當然也包括學生所悟到的一些基本的經濟、哲學知識和生活知識。
2、分析的是現實生活中自己遇到的問題或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與思品課所學緊密相連。
3、篇幅比較短小,一般在幾百字以內。不要求學生多麼系統的闡述,在某個問題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或精彩的論述就可以。
4、觀點比較鮮明,論述符合思品課的基本觀點,不能發表與此向左的議論。但可以是對以上觀點更進一步的深層次闡述和自己學習後的體會等。

熱點內容
胡姓班主任 發布:2025-01-22 23:37:52 瀏覽:182
熬夜班主任 發布:2025-01-22 23:18:50 瀏覽:154
九年級上冊化學題 發布:2025-01-22 23:08:25 瀏覽:156
美國簽證歷史 發布:2025-01-22 19:52:18 瀏覽:68
班主任初次自我介紹 發布:2025-01-22 18:52:34 瀏覽:160
微信圖標怎麼點亮 發布:2025-01-22 17:24:14 瀏覽:861
岳西縣店前中學 發布:2025-01-22 15:54:05 瀏覽:507
海安教育信息網 發布:2025-01-22 15:18:43 瀏覽:491
校園網屬於區域網嗎 發布:2025-01-22 15:13:34 瀏覽:915
貸款買房怎麼 發布:2025-01-22 15:08:32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