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4-12-08 07:05:52

① 對小石潭記教學的認識怎麼

在教《小石潭記》時,我做了以下嘗試:選准突破口,帶領學生進入小石潭的景,體會作者的感情。
一、以「畫」為突破口,帶領學生領略小石潭的美景。
每一首好詩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柳宗元的游記散文《小石潭記》同樣是一幅極美的畫。因此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設計了這個環節「畫小石潭」,讓學生展開想像,畫出自己心中的小石潭。學生為了要畫好小石潭,就必須深入閱讀譚文,以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構思畫面。這樣一來,既能提高學生主動品味課文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真正地走進小石潭的情境中。而在「評畫」的教學環節,學生一定要引用課文的原句,來評析每一幅畫的優點與不足。這樣,在評畫的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句子的理解,一個幽靜清秀的小石潭的形象也逐漸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展現在學生的心中。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就不再是一個抽象模糊的影像了。
二、以「音樂」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體會柳宗的情。
《小石潭記》不僅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美靜秒的景溝,還抒發了作者貶官後孤憂憤之情。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就以一首古箏樂曲為突破口,讓學生在音樂中思考:這段樂曲能為課文朗誦配樂嗎?因此,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就得結合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去思考,去品評:這段樂曲表現怎樣的感情?它與課文思想內容相吻合嗎?它能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嗎?在這里,音樂成為了一個媒介,在時緩時疾的古箏樂曲聲中,不似乎看到了作者孤獨的身影,觸摸感受到了作者悲涼憤懣的心情。音樂拉近了學生與作者的距離,引導學生走進文中創設的情境,與作者的感情形成了共鳴。
《小石潭記》的教學設計,以「畫」和「音樂賞析」作為突破口,力圖給學生營造讀出個人體驗和感情的環境,給學生自由展示的空間,以達到景在畫中現,情在曲中悟的目的。因此,只有善於找到突破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的深處。才能讓散文教學更活,更美,更精采。

語文八年級上學期第四單元的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目標:

1、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

2、欣賞散文優美、雋永的語言,感受江山的美麗多嬌,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培養愛我中華,熱愛世界的情感。

3、了解課文移步換景、融情於景的方法,學會寫參觀游覽的文章。

4、學會如何向遊人介紹當地的景物。

二、單元課時安排:共14課時

《小石潭記》2課時 《記承天寺夜遊》1課時

《阿里山紀行》2課時 《美麗的西雙版納》2課時

《藍藍的威尼斯》1課時 寫作3課時

口語交際1課時 專題交流或語文活動2課時

三、教學設想:

本單元都是些美文,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在誦讀中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發展語感,加深對寫景抒情類文章的體會和理解,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小石潭記》(一)

學習目標: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的意思,能熟練地朗讀課文。

課前准備: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初步讀順、了解課文

收集有關柳宗元的詩詞、文章、生平介紹,有關《小石潭記》的圖片資料等。

課堂學習:

第一塊:交流對柳宗元的了解: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視頻材料。欣賞並說出其中主要人物柳宗元。

2請同學們回憶以前學過的柳宗元的文章學生思考回答。

3請同學們根據課前准備,比一比誰對柳宗元的了解最多。學生發言,交流圖片資料。

第二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先自由朗讀課文,然後集體朗讀,再由個人朗讀。

2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再讀課文,嘗試用自己的話翻譯,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疑難字詞,准備交流。

3組織交流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4啟發學生歸納文章主要描繪了哪些景物。朗讀課文。歸納、交流。

5課文是按游覽順序來寫的,引導學生說說本文的寫作思路。思考交流。

課後作業:背誦並默寫課文。

第2課時《小石潭記》(二)

學習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並能說出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

課前准備:收集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並通過查找資料了解楹聯的背景和內涵。

課堂學習:

第一塊:引導聯想,體會並能說出作者的情感。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在黑板上寫一首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然後提問作者是誰集體回答。

2聯繫到作者坎坷的一生,以及被貶永州之後孤寂悲涼的心境,再提問,讀完這首詩你有什麼感覺?作者的心境如何?抒發了什麼樣的情感? 思考交流。

3找出文中反映作者同樣心境的語句。讀課文,尋找,交流。

4質疑: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後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小組討論後交流。

第二塊:品位探究文章語言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採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讀課文。

2請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談一談喜歡的理由。各抒己見。

3引導學生歸納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思考歸納。

4引導體會寓情於景,以景抒情的表現手法。自由的有感情的朗讀。

5組織有感情地朗讀。個別朗讀。互評。

第三塊:拓寬延伸: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創設活動情景:為開發小石潭的旅遊資源,要在小石潭邊建造一座涼亭,請給亭子命名,並題寫一幅對聯。(導入)明確要求。

2利用課前收集的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作寫對聯的指導。交流,點評。

3為開發小石潭的旅遊資源,要在小石潭邊建造一座涼亭,請給亭子命名,並題寫一幅對聯。獨立思考。

小組討論。

4組織全班交流,評選最佳楹聯。交流,評選。

第三課時:《記承天寺夜遊》

學習目標: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文言文,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的意思,能熟練地朗讀課文。

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

課前准備:收集蘇軾的資料,了解寫作背景。

自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初步讀順、了解課文內容。

收集一些古人寫月的詩句。

課堂學習:

第一塊:音樂導入,引導「詠月」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展示多媒體課件,播放音樂。啟發聯想:月亮,以其皎潔的光輝,娟秀的姿影,曾激起多少詩人的靈感和詞人的遐想啊,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大門,走入月光下,一起來吟詠「寫月」的詩句。學生吟詠課前准備好的詩詞。

2總結:一縷月光能抒發人的情懷,或壯烈或纏綿。當人有心事時,把心托給明月,何嘗不是人生一種情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品味宋代大學問家的美文《記承天寺夜遊》進入新課學習。

第二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先自由朗讀課文,然後集體朗讀,再由個人朗讀。

2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再讀課文,嘗試用自己的話翻譯,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疑難字詞,准備交流。

3組織交流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4提問:作者寫此文時心情怎樣?從哪些詩句中可以看出。獨立思考,交流。

5組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體驗作者的心情。

第三塊:品味賞析,深入理解。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閑中生愁,對愁又能以超然的態度對待,這就是蘇東坡,人生仕途不順,難免心中不快,但卻表現得非常理性,透露出他胸襟的曠達與磊落,問:文中哪一句描寫最能體現這一心境?獨立思考,回答:「庭下交橫,蓋竹柏影也。」

2引導聯想:這短短三句話,是寫月光的高度傳神之筆,請同學們展開想像的翅膀,用散文的筆調描繪出這月下美景。學生書面描繪,交流,評點。

3品味賞析:說說這月下之景有何特點,給人以什麼感受,是如何傳神地表現作者當時的心境的。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4組織有感情地朗讀投入地朗讀

課後學習:熟練背誦課文。

本文篇幅很短,卻表達了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透露出他在被貶期間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在被貶期間,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之中,寫出了大量優秀的作品,請同學們課後查一下,看看這期間作者還寫了哪些優美詩句,把你喜歡的詩句整理下來。

第四課時:《阿里山紀行》(一)

學習目標: 反復讀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

品味文章富於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

課前學習:利用圖書館、網路搜集資料,了解阿里山的風土人情、秀麗風光。可以是圖片,文字,還可以是歌曲。(分組活動)

課堂學習:

第一塊:交流關於阿里山的資料,導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欣賞歌曲《高山青》,請學生向大家介紹你所了解的阿里山。每組派代表發言。結合搜集到的資料進行解說。如實物投影展示圖片等。時間:每人2—3分鍾。

2導入:阿里山的風光真是迷人,聽了兩位同學的介紹,我們還是意猶未盡,那就讓我們跟著吳功正再去游覽一番吧。

第二塊:品味語言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你覺得寫得好的地方可以反復朗讀,體會它好在哪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劃出寫的好的地方並做批註。獨立思考。

2指導:從多個角度去賞析從各個角度進行賞析。

如詞語用的精當、修辭、節奏感等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討論。

4布置任務:課後將好的詞語或句子摘抄在讀書筆記本上

第三塊:欣賞歌曲,朗讀優美語段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播放歌曲《高山青》欣賞,哼唱

2組織朗讀優美語段個別朗讀,互評

第五課時:《阿里山紀行》(二)

學習目標:理清文章內容,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課前學習:自學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

課堂學習:

第一塊:組織「我做導游」活動,學習移步換景的寫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阿里山的風光秀美如畫,你能讀出課文中描繪了哪些風景圖嗎?自讀課文,同桌或者前後桌討論完成。

2組織「我做導游」活動,帶領大家領略阿里山的秀麗風光。

要求:理清游覽線路,說出每個景點的特徵,可以適當運用文中的語句,但不能照搬。獨立思考:再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行蹤的詞語,理清游覽線路。抓住關鍵詞句概括景點特徵。

3組織小組討論組內共同探討

4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5引導學生歸納移步換景的寫作特點歸納、小結

第二塊: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帶領大家游覽我們美麗的校園

要求:理清游覽線路,說出每個景點的特徵。 獨立思考

同桌共同探討

2組織交流,評選最佳導游。交流,評選

第三塊:學生小結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 組織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情況作小結小結。談感受、收獲。

第六課時:《美麗的西雙版納》(一)

學習目標:了解西雙版納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培養自學的能力。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利用多媒體展示西雙版納的圖片,導語:西雙版納是美麗而神秘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它的獨特韻味。欣賞西雙版納優美的風景。

2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美麗的景觀?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讀課文,思考。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第二塊:自學課文,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指導:對文章的賞析,可以從寫作手法、運用修辭、詞語運用、語言特點等方面進行,也可以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回顧,交流

2組織活動;假如由你來當老師,你覺得要讓大家知道些什麼?獨立思考:結合參考書、指導的內容,自己對文章進行分析,做讀書筆記。

3組織小組對疑難問題交流討論交流、討論,加深理解

第七課時:《美麗的西雙版納》(二)和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把握本文通過對照手法表現豐富的思想感情的寫法。

培養質疑解疑的能力。

課前學習:搜集更多的資料了解西雙版納。

課堂學習:

第一塊:交流自學成果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組織學生交流上節課的自學成果交流

2引導點評,點評,

第二塊:質疑解疑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對本課的內容還有什麼疑問?質疑解疑

2組織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對同學進行評價。

第三塊:課堂小練筆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請你做一名導游,就你所了解的西雙版納設計一段詳細的導游解說詞。結合課文和搜集到的資料構思寫作。

2組織交流,點評,總結交流,點評

第八課時:《藍藍的威尼斯》(一)

學習目標:了解威尼斯的風光和文化藝術。

欣賞生動形象、瑰麗絢爛的語言和貼切新鮮的比喻。

課前學習:查找資料了解威尼斯。

課堂學習:

第一塊 :情境導入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談談你心目中的威尼斯。介紹自己所了解的威尼斯,

展示圖片、故事傳說等。

2導入:作家馬信德筆下的威尼斯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著他一起去感受威尼斯的迷人魅力吧。自由閱讀課文

第二塊;整體感知,解決疑難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思考:課文向我們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風光?你最喜歡哪些?為什麼?自由讀課文,思考

2組織交流交流

3你對本文還有什麼獨特的感悟和發現?

(結合探究練習三、四)就課文疑惑提問,解答。

第三塊:賞析語言和精彩的比喻。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威尼斯是迷人的,而作家的語言更是充滿了獨特的魅力,將威尼斯的美麗展現得淋漓盡致。請大家再讀課文,賞析文章的優美語句。自由讀課文,思考,劃出優美的語句,做批註。

2組織交流、小結交流

3指導完成探究練習一思考,練習,交流

第四塊: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任選校園一景為對象,運用比喻寫一段話。思考,仿寫。

2組織交流評價交流,互相點評

第九、十、十一課時:寫作、修改文章

本單元課文是寫景散文,語言相當優美,在課文學習之後,運用所學知識寫參觀游覽的文章,既是一次寫作訓練,更是對課文學習的一次復習和鞏固,還可以提煉他們的語言。仔細的觀察,合理的順序,生動的語言是寫好參觀游覽文章的基本要求。

課前准備:參觀游覽常州名勝:艤舟亭、紅梅公園、恐龍園等。

第九、第十課時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綜觀這一單元的文章,都是寫景散文,你發現它們有什麼共同之處嗎?思考。

2寫參觀游覽的文章有哪些要求?自讀《寫參觀游覽的文章》,歸納注意點

3寫作訓練寫作。

4組織修改,著重修改標點符號。自讀《修改作文》短文,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十一課時:作文評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出示評改標准和要求組內交流,互改

2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

3指導學生評分

第十二、十三課時:專題交流和語文活動(安排在平時的教學中)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A 組織學生收集關於柳宗元的資料並交流

B組織學生搜集關於阿里山的資料並在課堂上簡短交流。

C 查找資料了解威尼斯。

D 搜集更多的資料了解西雙版納。A.收集有關柳宗元的詩詞、文章、生平介紹,有關《小石潭記》的圖片資料等。

B 利用圖書館、網路搜集資料,了解阿里山的風土人情、秀麗風光。可以是圖片,文字,還可以是歌曲。(分組活動)

D 搜集資料,可以是圖片,傳說,當地風土人情等

2收集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並通過查找資料了解楹聯的背景和內涵。利用網路、圖書館,查找資料

3為開發小石潭的旅遊資源,要在小石潭邊建造一座涼亭,請給亭子命名,並題寫一幅對聯。獨立思考,創作對聯。

4活動:假如你是導游,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帶領大家游覽我們美麗的校園。

要求:理清游覽線路,說出每個景點的特徵。思考,討論,交流,點評

5請你做一名導游,就你所了解的西雙版納設計一段詳細的導游解說詞結合課文和搜集到的資料構思寫作。

6參觀游覽常州名勝:艤舟亭、紅梅公園、恐龍園等。利用星期日參觀游覽常州名勝。

7組織學生寫單元學習小結

提出要求。結合本單元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獲:分析得與失,對自我正確反思和分析。

③ 寫景文言文教案

1. 如何寫景作文指導教案

如何寫好景物描寫的文章 (1)要細致觀察,寫出景物的特點。

如「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嫩」和「綠」就是春草的特點。 (2)有順序地進行觀察、描寫。

如時間順序、移步換景、由總到分,由面到點,由物到人,由實到虛。要有次序地進行觀察。

還要注意觀察景物變化的過程,細致入微地觀察,就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徵。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濟南的冬天》 雪後山景按空間順序由高到底,由山上到山尖到山坡到山腰。

(3)多角度描寫景物 1、正面、側面相結合 2、實寫、虛寫相結合(以虛襯實)3、人的各種感官相結合 (味、觸、視、聽、嗅 等)4、動靜相結合 5、恰當的觀察點多方位描寫,注意寫景的順序選擇6、巧用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

2. 黃鶴樓 古文教案

[教學步驟] 一.導入: A.提問:三大名樓?及與之有關的各名文? 湖北:黃鶴樓 崔顥《黃鶴樓》 湖南:岳陽樓 范仲淹《岳陽樓記》 江西:滕王閣 王勃《滕王閣序》 B.講故事:傳說李白登臨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詩而作罷,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二.朗讀: 師范讀,生齊讀. 強調注意節奏(音韻兼顧意義),及聲調的抑揚、速度的急緩 (如:讀「空」應低沉婉轉,聲音略為延長;「晴川」句可讀得恬淡自然。)

三.師生探究: A。讀了這首詩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生1:我喜歡「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因為它對仗工整,用詞優美,我眼前好像能出現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畫面。 生2:我也喜歡這一句。

「歷歷」「萋萋」兩個疊詞讀起來流暢、舒緩。感覺非常寧靜。

生3:我喜歡「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它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它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生4:我喜歡「白雲千載空悠悠」句。給人一種悠閑適意的感覺。

生5:不。這句我感覺到的不是悠閑,而好像是孤獨寂寞。

因為「空悠悠」顯得空空盪盪,使人頓時心生惆悵。 生6:我喜歡「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句。

江上煙霧迷朦,真彷彿人間仙境。 生7:我讀來煙波浩渺,卻又聯想到前途的迷茫,想詩人也因此而生離愁別緒吧。

師:(贊賞地)同學們都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解讀這首詩,從各個角度品析了詩的韻味,意境。它確實通過描寫詩人登臨黃鶴樓的所見,表現詩人的思鄉愁緒,這從最後一句可分明地看出。

剛才同學們爭論「空」字的意味,很好。就是要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敢於有自己的見解。

首聯和頷聯中都出現了「空」字,詩人登上此樓,發現仙人已去,只留下一座樓宇,天地間也只有漂渺無依的浮雲,理解為「清廖孤寂」是不是更有道理些呢?(生點頭)千年已逝,一切都如過眼雲煙,在這種清廖孤寂中詩人自然生發歲月悠悠,世事茫茫之感!(生點頭)。 (品味與爭論使同學們覺得自已是課堂的主人。)

B.那麼,你對這首詩有沒有不滿意的地方? 生8:「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句,寫草木茂盛,景物分明,給人清新可人的感覺,為何下句卻突然轉寫「愁」? 生9:頭三句每句中都有「黃鶴」二字,好像顯得重復羅嗦? 生10:詩人說「昔人已乘黃鶴去」,要是用「來」就好了,不就顯得那地方很美嗎? 生分組討論,力求每人都能談出自己的見解。每組推舉一個作中心發言。

生11:連用「黃鶴」三字,我們組認為是在強調黃鶴樓的得名,還可引人想像鶴的翩然身姿,仔細品去,回味無窮呢! 生12:仙人騎鶴西去的傳說讓人神往,三個「黃鶴」不僅讀來不覺累贅,反而不斷強化了傳說給人帶來的飄逸之感,當然更有仙人騎鶴而去的無限悵惘…… 生13:「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有同學認為寧靜,舒暢,是沒有將全詩統一起來讀,詩人在登臨黃鶴樓時,看「白雲千載空悠悠」,心中就有歲月悠悠,世事蒼茫之感,那麼再研究「晴川歷歷漢陽樹」句,我們認為應看作是一種凄美。 生14:我們在研究這一句時,揣測作者是不是一種反襯——景美也掩不住人在旅途的深深孤寂? 師(感嘆):是啊,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

生15:剛才有同學提出「詩人說『昔人已乘黃鶴去』,要是用『來』就好了,不就顯得那地方很美嗎?」這個問題,我們討論的結果是:詩人寫作此詩並不是為了表現黃鶴樓的美景,而是表現詩人的悵惘,思鄉之情。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討論的結果並不在於對錯,同學們只要能談出自己的見解,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了品味,解讀,有自己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我們不能完全脫離詩意去信馬由韁,而應在了解詩人寫作背景的基礎上,盡情去想像,去發揮。 (求異思維,摒除凡名家名篇就盲目崇拜的思想,勇於提出自己的觀點,勇於質疑。)

四、拓展,激發學生的想像能力,訓練學生表達能力。 這首詩不僅寫景,還充分抒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每一句都可說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畫,老師選擇了其中的一句,根據詩意,融入自己的想像和感受、體會,寫成一段小文,請同學們也模仿著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充分發揮想像,綴珠成文。 師示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金碧輝煌的黃鶴樓在陽光的照射下愈發顯得宏偉與壯麗。

登臨此樓,仰望長空,一碧如洗,唯有白雲千朵,懸浮於天地之間,沒有一絲雜色,就是那樣不沾煙火氣地潔白,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悠悠地飄盪。胸中的一切彷彿都被盪滌而去,怎麼不令人油然而生清寥孤寂之感。

生16:「睛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在溫暖陽光的照耀下,漢水平原黃鶴樓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在風的吹動下,那披著綠衣的生靈也會慢慢地跳起舞來,顯得那樣快樂活潑。再向黃鶴樓的東北角望一望,那彷彿是一個世外桃源。

在那個美麗的鸚鵡洲上,鮮嫩的芳草長得極其茂盛,讓人情不自禁想伸出手去撫摸,聞著它,似乎也正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芳香。 生17:「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太陽漸漸向西方墜落,遠處辛勤工作的人,已收好農具准備回家。

3. 求《小石潭記》的教案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字詞的含義。

2.學生熟悉課文,感受小石潭的美景。 3.體會文章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4.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分析: 學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並從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山水散文,本課教學准備通過誦讀和展示畫面引導學生感知美,並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習文章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教學 教學方法:探究式 合作學習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內容: 學生自讀,掌握文中字詞的含義,教師帶領學生疏通文意,熟悉課文,了解文章內容。

第 二 課 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二、教師范讀課文(放錄音,出示畫面) 三、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1、提問:小石潭給人的印象如何?(用一個字概括) 2、學生回答,教師引出「美」。 四、研讀課文,分析品味 (一)、展示小石潭的美景 1、小石潭的景色美不勝收,你讀了文章後頭腦中浮現出了哪些美麗的畫面?你能選擇一個景點和大家說說嗎? 2、學生自由發言,說說自己的發現。

3、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作幾句小結。 (二)、理解人物的「樂」 1、小石潭的景色如此美,讓人為之陶醉,如果你身處其中,會產生什麼感受呢? 2、引導結論:樂 3、小石潭到底有哪些樂趣呢? 4、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迅速在屏幕上現場出示) (三)、體會人物的「憂」 1、過渡:小石潭的美讓人樂在其中,但我們從文中也分明讀出了人物的另一種感受——憂郁,哪一句顯出了作者的憂郁之情? 明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解釋) 2、作者的憂從何而來呢? ①、朗讀第一段的一、二兩句及第四段。

②分析:小石潭所處的地理位置極為偏僻,人跡罕至,雖然景色奇美,但過於幽靜冷清,時間長了,讓人感到寂寞難耐,悲從中來。我們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也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分不開的。

3、作者背景簡介。(屏幕出示) 4、學生嘗試著將情與景結合起來,解釋作者心情憂傷的原因。

5、教師小結: 作者是被貶官到此,不幸的遭遇令他感傷,本來想寄情於山水,遣散心中的郁悶,小石潭的美景使他驚嘆不已,流連其中,得到了不少樂趣,暫時忘記了心中的痛苦,可是小石潭風景雖美卻過於幽靜冷清,遊玩的時間一長,寒氣透骨,難免觸景生情,不由得憶起了自己的坎坷命運,憂郁、悲涼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來。 五、總結全文。

六、拓展練習: 觀察自己的學校,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寫出景物的特徵和你的感受。 附板書設計: 景色美 樂在其中 偏 貶 遠 謫 幽靜冷清 觸景生情 抑鬱憂傷 景 情景交融 情 [教學目的] 1. 學習按照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徵,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

2. 體會本文融情於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3. 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為」在文中的用法。

[教學重點] 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准確描寫。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教學過程] 1. 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流」導入。

2. 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中期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

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鬱,所以就以遊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心的愁悶。他在永粥發現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於景,抒發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鬱憂傷之情。

他所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託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 生初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 4. 師范讀課文,生輕聲跟讀,並補充。

參差 寂寥 搖綴 隸 愴 5. 師生共同疏通文意。 (1) 古今異義。

去:(古)離開 (今)前往,到某處 怡然:(古)靜止不動的樣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樣子 小生:(古)年輕人 (今)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2) 一詞多義 以:①全石以為底(介詞,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譯) ③以其境過清(介詞,表原因) 為:①全石以為底(動詞,當「作為」講) ②為坻,為嶼,為堪,為岩。(動詞,「成為」) 清: ①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詞,清澈) ②以其境過清(形容詞,冷清) 可:①潭中魚可百許頭(副詞,大約) ②不可知其源(助動詞,能夠) 差:①參差披拂(形容詞,長短不一)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動詞,交錯) (3) 翻譯 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③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4) 判斷。「若」「似」「如」都可以用來打比喻,但有時不一定是打比喻。

試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聞水聲,如鳴佩環。

( ) ②皆若空游無所依。( ) ③似與游者相樂。

( ) ④天涯若比鄰。( ) [課堂練習] 1.讀,背。

2、翻譯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深。

4. 人教版 八年級 三峽 文言文 寫景散文 如何描寫

從三峽全長七百里中看,兩岸山都是相連的,沒有中斷的地方.山嶺重重疊疊,連綿不斷,把太陽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絕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漲滿上山岡的時候,無論是上行還是下行,都被阻絕了.有時皇帝的詔書急需傳達,那麼,從白帝到江凌,雖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發,晚上便到,即使乘飛奔的馬,駕者烈風也沒這樣快.

每當春冬的時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綠的深譚,迴旋著清波,倒影著兩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怪的柏樹,懸崖上流下的瀑布,飛花四濺,在山峰和樹林之間飛濺,水清、樹榮、高山、草盛,確有許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樹林蕭瑟冷靜,山澗寂靜,猿猴啼啼的長叫,持續有很久,凄慘的聲音異常,在山谷久久回盪,所以打漁的人說:"巴東三峽巫峽最長,聽見猿聲後,眼淚沾濕了衣服.

5. 幫我寫一篇300字的寫景文言文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繞泰安城下,酈(lì)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

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dèng)幾不可登。

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cú lái)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

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

稍見雲中白若摴(chū)蒱(pú)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jiàng hào)駁色,而皆若僂(lou第二聲)。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

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雜樹,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頂。

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里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讀姚鼐此文,乃知古之人誠不我欺也。 2.酈道元所謂環水也 余所不至也(以上兩句用句末語氣詞「也」表示判斷,主語「此」省略。

判斷句) 3.此東海也(用句末語氣詞「也」表示判斷。判斷句) 4.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用副詞「皆」表示判斷,「皆」相當於「都是」。

判斷句) 最後一句,賓語前置。想了想,現代人寫文言文肯定寫得不好,借用了姚鼐的文章,寫得很好的,。

6. 寫景的文言文有哪些

《水經注·河水·孟門山》: 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

楊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 金盤炫日,光照雲表,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歌詠贊嘆,實是神功。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一宿體寧,兩宿心怡,三宿後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堂東有瀑布,水懸三尺,瀉階隅,落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佩琴築聲。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袁家渴記》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土婁)為類。 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

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枕席而卧,則清冷冷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

柳宗元《小石潭記》: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陶淵明《桃花源記》 王勃《藤王閣序》 范仲淹《岳陽樓記》 歐陽修《醉翁亭記》 李格非《洛陽名園記論》 晁補之《新城游北山記》: 於時九月,天高露請,山空月明,仰視星光皆光大,如適在人間。

蘇軾《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李孝光《雁山十記·觀石樑記》: 月已沒,白雲西來如流水。 風吹橡栗墮瓦上,轉射岩下小屋,從領中出,擊地上積葉,鏗鏜宛轉,殆非世間金石音。

劉基《清風閣記》 唐順之《竹溪記》 袁宏道《滿井游記》 王質《游東林山水記》 徐霞客《游恆山日記》《游太華山日記》《游雁宕山日記》《游蘭溪》 譚元春《再游烏龍潭記》 差不多了吧,個人認為古文寫景還是《水經注》看的爽,表達清晰,語言干練,意境優美。 蘇軾曾說:「今我樂何深,水經亦屢讀。」

7. 甲乙兩文篇末的寫法有什麼共同點

3.【甲】 【乙】兩文中描寫月色的句子分別是什麼?同是描寫月色, 兩文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5 分) ⑴寫月語句 ⑵描寫方法 4.【甲】 【乙】兩文篇末的議論分別表露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或感 情?(2 分) 【答案】 1.⑴窗戶⑵原來⑶僅僅,只是⑷美妙 2.⑴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⑵怎麼能講給那些世俗 的人聽呢? 3.⑴【甲】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乙】月 影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⑵【甲】直接描 寫與間接描寫相結合,通過比喻描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過竹 柏的影子,間接地寫出了月光的明亮。 【乙】文通過對月下景物的描 寫,間接表現了月光的別樣趣味。

4. 【甲】文表現出作者豪放曠達的人生態度,也隱含著被貶後內心 的悲涼與 *** 。 【乙】文表現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以自然山 水為樂的情感。

作業布置: 仿照附二內容對初中階段寫景文言文知識點梳理。 教學反思: 本課時文言文教學設計, 實為拋磚, 希望能提醒大多教師從一個 新的角度去探討文言文復習教學的方式, 在指導上更細致, 考慮更全 面。

不僅文言文,我在現代文閱讀復習上也採取了這種方式,把現代 文根據內容或主題分為幾類,從中總結共同點,方便學生閱讀比較, 同時也能做到舉一反三, 減輕學生的復習負擔。 通過前一階段復習看 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本課時教學在主旨把握的復習上用時較多, 因為這是解決多數問 題的關鍵, 課內的文言文篇幅不多並較容易把握主題, 所以應重在向 課外延伸,訓練學生應用能力。 不足之處主要可能是部分知識點上以偏概全 ,解決問題不夠全 面;學生運用能力訓練不足;基礎知識訓練較為簡單。

所以建議老師 們在復習時,鞏固基礎知識積累,加強運用練習。 附一:板書(突出重點即可) 附二:預習部分寫景文言文知識梳理。

熱點內容
同步訓練語文答案 發布:2025-01-21 07:34:59 瀏覽:726
托尼英語 發布:2025-01-21 06:39:48 瀏覽:208
自救英語 發布:2025-01-21 06:29:55 瀏覽:178
個人師德師風學習第二階段總結 發布:2025-01-21 05:37:26 瀏覽:970
異地教學 發布:2025-01-21 02:48:52 瀏覽:483
整形多少 發布:2025-01-21 02:43:57 瀏覽:930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發布:2025-01-21 00:50:22 瀏覽:316
輕輕課堂老師端 發布:2025-01-21 00:38:15 瀏覽:724
浪哥教學 發布:2025-01-21 00:07:15 瀏覽:143
小學教師資格證多少分及格 發布:2025-01-20 21:44:22 瀏覽: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