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育題

教育題

發布時間: 2024-12-08 21:36:51

教育學論文題目

關於教育學論文題目

教育是對人的完善,就是實現人的內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統一。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教育學論文題目,希望你會喜歡!

教育學論文題目1

1、城區學生與農村學生的對比研究

2、傳統教師評價的負面影響

3、傳統作文教學的誤區研究

4、詞彙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5、大學生選擇教育類專業的心理相關研究

6、大眾媒體對小學生的影響分析

7、當代兒童對兒童文學的期待與要求

8、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開發與管理研究

9、東西方教育模式與人才培養研究

10、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研究

11、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2、兒童課外文學閱讀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13、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佔的比重、地位及意義

14、改革開放以來小學作文教學方法的多元現象研究

15、改進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16、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17、關於文學欣賞的研究

18、合格教師基本標準的探究

19、緩解教師心理問題的措施、途徑的研究

20、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

教育學論文題目2

1、家庭環境對學生個性養成與心理成熟的影響

2、家庭教育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

3、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配合問題的研究

4、教師的教學能力研究

5、教師的科研能力研究

6、教師的素質研究

7、教師的學歷水平研究

8、教師發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9、教師發展的內在動因探究

10、教師發展對教學質量提升的相關研究

11、教師發展對於提升教師職業素養的相關研究

12、教師發展對於學校課程改革的促進研究

13、教師發展過程中可用資源的梳理與歸納研究

14、教師發展進程中內在障礙的分析與對策研究

15、教師發展進程中外在困難的分析與對策研究

16、教師發展於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作用

17、教師發展與教育改革的關系研究

18、教師發展與學生成長的關系研究

19、教師發展在專業化進程中的價值探索

20、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與改革研究

21、教師能力發展內涵與途徑的思考

教育學論文題目3

1、教師人格發展內涵與策略的研究

2、教師如何適應新課程背景下的職業生活研究

3、教師使用新教材出現問題的研究

4、教師思想發展內涵與途徑的思考

5、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研究

6、教師知識發展內涵與途徑的思考

7、教師職業發展階段界定與標志的思考

8、教師職業生活規律的相關研究

9、教師智慧發展內涵與策略的思考

10、教師自我教育的途徑與策略探究

11、教學組織形式:小班化教學研究

12、教育類專業學生就職前的知識儲備研究

13、教育類專業學生就職前的專業思想形成研究

14、教育類專業學生就職前角色轉變過渡的相關研究

15、教育實習後的專業認同變化研究

16、課程改革與小學語文學科課程關系的研究

17、課改背景下的「好課」標準的研究

18、課改背景下的學生作業的研究

19、課改背景下的語文課程發展性教育評價研究

20、課堂教學改革困境的研究

21、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德問題研究

22、課堂教學新境界的研究

教育學論文題目4

1、教育資源差異化對房地產價格的影響

2、農民工隨遷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對策研究

3、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啟示

4、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對家庭義務教育決策的影響

5、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6、遼寧省農村義務教育教師資源優化配置研究

7、綠色教育視野下華德福課程思想研究

8、大學和中學孝廉文化教育有機銜接研究

9、HW公司互聯網教育商業模式研究

10、淺談盧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實踐中的應用

11、西部大開發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投入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分析

12、教育信息化中數據處理與數據可視化研究

13、基於教育傳播學視角的高中地理課堂多媒體教學研究

14、家庭因素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5、遠程教育運用於羽毛球教學的方法研究

16、現代遠程教育中學生管理問題研究

17、盲聾啞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現狀調查研究

18、後平權時代美國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

19、我國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分析

20、高中生異性交往中理想異性的特徵現狀調查及教育對策

21、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政府角色研究

22、城市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

23、初中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城鄉差異分析

24、視頻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5、鐵嶺市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26、高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效性的實證研究

27、基於體感交互的教育游戲的設計與開發

28、心理游戲在中小銜接心理教育中的策略探究

29、基礎教育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建構研究

30、數字化游戲的教育價值及其課堂實踐研究

31、雲南邊疆地區衛校學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干預研究

32、縣域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33、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34、縣域政府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35、二戰後台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變遷研究

3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發與實踐

37、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研究

38、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融合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39、孟子人性論在當代道德教育中的價值

40、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41、農民工隨遷子女基礎教育公平的問題探究

42、基於兒童本位理論下學齡前兒童教育類APP的交互設計研究

43、農民工隨城子女教育公平問題研究

44、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

45、新媒體環境下中學語文教育網站建設研究

46、高職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社會支持對總體幸福感的影響及教育對策研究

47、美國「家庭學校」教育方式在中國的推行方案研究

48、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能力需求與勝任的分析

49、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課程觀形成的敘事研究

50、涼州區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

51、智能教育物理平台中基於前向推理的解題子系統的研究

52、農村學前教育教師信息素養現狀與改進路徑研究

53、我國教育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關系問題研究

54、高等職業教育信息化資源共建共享研究

55、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研究

56、我國義務教育政府支出責任分擔機制研究

57、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中的教育公平問題研究

58、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性研究

59、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60、中國民辦培訓教育辦學規制問題研究

61、微視頻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應用研究

62、湖北省基礎教育信息化投資效益分析

63、基於情境創設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研究

64、基於雲計算的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研究

65、美國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路徑研究

6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農村教學點發展案例研究

67、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生求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

68、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69、中芬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對比研究

70、農民工子女教育發展對策研究

71、湖北省黃梅縣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證研究

72、聾啞學校科任教師參與班級管理的現狀和對策研究

73、盤錦市農村貧困兒童教育問題研究

74、後現代視角下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研究

75、延邊州義務教育信息化建設調查研究

76、延吉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現狀及對策研究

77、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對社會流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78、毛澤東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

79、黑龍江省教育考試機構發展改革研究

80、武威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研究

81、民國時期公民教育研究

82、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特崗教師教育信念研究

83、財政性教育經費對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

84、基於政策視角的廣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

85、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交流制度研究

86、游戲教學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87、教育管理視角下的高中生學習倦怠研究

88、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現狀及管理對策研究

89、解構基礎教育的性別迷思

90、人際與群際視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歸因的特點及其教育干預

91、中國和新加坡的英漢雙語教育政策比較研究

92、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課程體系優化研究

93、學校教育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有限性研究

94、台灣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評述及啟示

95、教育轉移支付對義務教育供給及均等化影響的研究

96、基於信息技術的`義務教育階段酸和鹼教學研究

97、全球化時代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研究

98、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城鎮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

99、農村失學兒童的受教育權保護現狀及救助對策

100、我國城鎮居民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研究

101、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模式創新研究

102、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

103、學校教育中勞動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研究

104、我國殘疾兒童義務教育保障問題研究

105、教育不公平的影響機制研究

106、無錫市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問題及對策的研究

107、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對當代教育的啟示

108、公共政策視角下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流入地義務教育同城待遇研究

109、洛克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家庭教育的影響

110、孔子與耶穌教育哲學思想比較研究

111、我國財政分權對地方義務教育供給的影響

112、教育虛擬社區倫理失范歸因及應對策略研究

113、教育虛擬社區倫理失范預警模型構建研究

114、學校教育中民族文化傳承困境研究

115、基於增值評價的教育公平研究

116、呼和浩特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問題研究

117、基於教育技術學語境的先秦儒道技術思想價值闡釋

118、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分析及策略研究

119、我國青少年的孝道問題與教育對策研究

120、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供需關系研究

121、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體制改革的探索研究

122、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研究

123、日本對非洲數學和科學教育援助研究

124、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5、S教育培訓公司知識型員工激勵問題研究

126、民國時期福建省教育視導制度研究

127、基於學校教育視角的家校合作的個案研究

128、大數據背景下網路教育發展的困境和出路

129、論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與自我發展

130、課堂教學中的性別教育研究

131、消費文化語境中青少年社會責任感教育研究

132、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研究

13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學教師計算機焦慮的狀況研究

134、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懲戒問題研究

135、社區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研究

136、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當代啟示

137、教育手段的正當性研究

138、同儕互助在提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的案例研究

139、基於移動終端的微資源設計與開發

140、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研究

141、江西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對策研究

142、適應素質教育的小學建築更新改造的設計研究

143、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人教育觀念的變遷

144、家庭教育方式、家園合作共育對幼兒自信心、獨立性的影響研究

145、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146、基於羅爾斯正義思想的我國教育公平問題研究

147、社會工作視角下的城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問題

148、農村人口遷移對城市教育投入的影響研究

149、新疆沿邊經濟帶教育、就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150、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證研究

151、沈陽市民辦教育發展對策研究

152、大連金州新區教育綜合改革案例研究

153、話語視角下教育理論與實踐關系的反思

154、基於教育生態學視角的教師專業發展問題研究

155、精神分析思潮的道德觀及其道德教育價值

156、論教師的教育習慣及其更新

157、國家教育考試舞弊防治及其改進研究

158、外來務工者子女自信心的問題及教育策略

159、秦皇島市高職生心理健康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

160、夏邑縣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

161、中美教育游戲評價指標體系比較研究

162、城鄉一體化視角下的教育公平問題研究

163、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模擬平台設計與開發

164、中韓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的比較研究

165、基於生態學視角的學校道德教育研究

166、我國農村離異家庭兒童道德教育研究

167、城市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受教育權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

168、經驗道德認識論及其道德教育啟示

169、學校禮儀教育的失落及其可能出路

;

② 教育心理學題

1、制度化教育階段開始於:近代。
2、各國的學校教育系統基本形成於:19世紀末。
3、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義務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教學法的最早倡導者是:孔子。
5、「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6、建國初期,對我國教育理論體系影響較大的蘇聯教育家是:凱洛夫。
7、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
8、古代中國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藝,它包括:禮、樂、射、御、書、數。
9、在古代印度,能夠享受最好教育的是當時的最高種姓:婆羅門。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規教育形成的主要標志是形成近代的:學校教育系統。
11、中國的科舉制度開始於:隋唐時期。
12、戰國後期,我國出現的具有世界影響的教育文獻是:《學記》。
13、在古希臘,最早提出發現法的大教育家是:蘇格拉底。
14、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柏拉圖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國》。
15、在人類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學說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
16、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於:誇美紐斯的《大教育學論》。
17、強調教育學的心理學和倫理學基礎,奠定了科學教育學基礎的教育家是:赫爾巴特。
18、資產階級傳統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
19、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義與教育》。
20、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以兒童中心主義著稱的美國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層次結構和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學為目標,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
23、職業教育是以生產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以生產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以(就業)為主要目標的學校教育。
24、英國教育家洛克將那種既有貴族氣派,又有資產階級創業精神和才幹,還有強健的體魄的人稱之為(紳士)。
25、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和現象的根本特徵,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26、規定著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系統,包括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企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制度中(學校教育制度)。
27、西歐中世紀早期的教會學校主要學習神學和七藝,七藝包括(修詞、音樂、算術、幾何、文法、天文、辨證法)
28、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清朝末年的(「廢科舉,興學校」)。
29、中國近代完備的學制系統產生於1902年的「壬寅學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學制」)。
30、宋代以後,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依據的是(四書五經)。
31、歐洲中世紀用於對普通貧民子弟傳授宗教及讀寫知識的教會學校中(教區學校)。
32、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記載〈論語〉中。
33、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
34、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家有義大利的(維多里諾)、法國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張讓兒童順其自然,甚至擺脫社會影響而發展的教育家是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
36、蘇格拉底的問答法分為三步,第一步稱為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叫定義,第三步是助產術。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徵是「以曾為師」,「以吏為師」。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篤德》。
39、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愛彌兒》一書中。
40、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學》標志著教育學成為一門規范的學科。
41、杜威是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義與教育》。
42、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教育發展的最終決定因素是:社會生產力。
43、一定社會條件下,決定教育領導權的社會因素是:政治經濟制度。
44、美國人力資本理論的代表者舒爾茨認為,教育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是:33%。
45、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具有雙重文化屬性,即傳遞和深化文化與:構成文化本體。
46、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稱為:學校文化。
47、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
48、一定社會條件下,制約教育的性質和發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會因素是:政治經濟制度。
49、教育的發展受政治經濟制度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制約,但教育又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具有(相對獨立性)特徵。
50、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主要的途徑是(學校教育)。
51、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首先表現為對教育發展的(動力作用),而且還能為教育的發展指明方向、預示結果。
52、學校教育進行的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高效率)的再生產。
53、學校物質文化有兩種表達方式:一是(環境文化),二是(設施文化)。
54、學校精神文化可分為如下四種基本成分:(一是認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價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5、學校的組織和制度文化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一是保證學校正常運行的組織形態,二是規章制度,三是角色規范。)
56、美國生物社會學家威爾遜認為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是:基因復制。
57、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認為,人的發展完全是由環境決定的。這是一種:外鑠論觀點。
58、內發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的:自身的內在需要。
59、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的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這是一種:內發論的觀點。
60、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認為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機制。
61、遺傳素質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是:提供物質前提。
62、個體發展過程中,在一定年齡階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徵稱為:年齡特徵。
63、個體身心發展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的時期稱為:關鍵期。
64、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的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
65、人的身心發展包括兩個面:(一是生理的發展,二是心理的發展。)
66、人的心理發展是人的發展的重要內容,包括(認知和意向)兩個方面的發展。
67、關於身心發展的動因問題,主要存在著內發文化、外鑠論、多因素相互作用論等不同的解釋。
68、從活動水平的角度看,個體的實踐活動由生理、心理和社會三種不同層次和內容的活動構成。
69、19世紀英國哲學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說」,強調外部的力量決定了人的發展狀況。
70、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認為,個體認知發展依次經歷了感知運算水平、前運算水平、具體運算水平、形式運算水平的發展過程。
71、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研究證明,人的道德認知的發展經歷了從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後世俗水平的發展過程。
72、根據各級各類學校任務確定的對所培養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培養目標。
73、教育目的可以發揮下列哪幾種作用?:導向、激勵和評價作用。
74、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
75、毛澤東提出新中國第一個教育方針是在:1957年。
76、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徵是:培養創新精神。
77、美育最高層次的任務,在能力方面表現為:創造美。
78、馬克思認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79、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人的總的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80、美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他們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81、教育目的的層次包括(國家的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師的教學目標)。
82、智育是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與學習有關的(非認知因素)的教育。
83、體育是授予學生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技能,發展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的(自我保健認識)和體質,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增強其(意志力)的教育。
84、勞動技術教育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
85、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所確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不包括:無差別原則。
86、學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嚴的權利指的是學生的:人格尊嚴權。
87、一般來說,教師所扮演的職業角色不包括:服務者角色。
88、聯合國大會所通過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兒童僉權益的《兒童權利公約》頒布於:1989年。
89、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於其職業角色的:多樣化。
90、學生發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轉變為現實性的條件是(個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91、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主觀能動性主要表現在他具有個人的愛好、興趣、追求,有個人的(獨立意志)。
92、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所確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是:(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觀點和意見原則、無歧視原則)。
93、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中對中小學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學生是在國家法律認可的各級種類中等或初等學校或教育機構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94、作為權利主體,學生所享有的僉權利主要有人身權和(受教育權)。
95、教師職業從性質上來說屬於(專門)職業。
96、一名教師是否能較好地履行教師角色,根本上還在於教師的(專業素養)。
97、教師所需具備的專業素養主要包括(學科專業素養和教育專業素養)。
9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對教師概念作了明確界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教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99、在教師的聘用上目前我國實行的是(教師資格制度)。
100、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與學上構成(授受)關系。
101、師生在人上是(民主平等)的關系。
102、課業及進程是指:課程。
103、課程可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
104、根據課程的制定者的不同,課程可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105、課程結構的編制是指:課程設計。
106、學科標準是指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也稱教學大綱。
107、學科課程標准(教學大綱)的構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說明部分)。
108、新課程改革要改變過去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
109、課程目標有五個方面的規定性,它們是:時限性、具體性、預測性、操作性和指導性。
110、課程的組織方式或設計課程的種類被稱為(課程類型)。
111、基礎型課程是一種注重學生(基礎能力)培養的課程。
112、從課程任務的角度,課程可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三種類型。
113、從課程制定者角度,課程可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三種類型。
114、一定社會培養人的總要求一般稱為(教育目的)。
115、制定課程目標的基本依據主要有三方面,即(對學生的研究、對社會的研究和對學科的研究)。
116、從狹義上理解,制定某個學程的具體過程是(課程設計)。
117、影響學生學習特點的因素是(基礎因素、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18、學生學習的特點有四個方面,分別是(獨特性、穩定性、發展性和靈活性)。
119、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20、最早的教學過程思想即學、思、行統一的觀點,其提出者是:孔子。
121、以個體認識論為基礎提出教學理論的教育家是:誇美紐斯。
122、試圖以心理學的「統覺理論」來說明教學過程的是:赫爾巴特。
123、學生通過認識書本知識去認識客觀世界,這反映了下列教學過程特點中的:間接性。
124、形式教育論的倡導者是:洛克。
125、實質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
126、教學過程階段的中心環節是:領會知識。
127、孔子提出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要求在教學法中貫徹:啟發性原則。
128、孔子要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是說在教學中要貫徹:鞏固性原則。
129、《學記》中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是要求教學中貫徹:啟發性原則。
130、《學記》中說:「不陵節而施。」下列哪條教學原則與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循序漸進原則。
131、最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爾巴特。
132、《學記》中要求「學不躐等」,是說在教學中要貫徹:循序漸進原則。
133、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稱為:談話法。
134、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活動稱為(教學)。
135、學校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的原則。
136、孔子把學習過程概括為(學、思、行)的統一過程。這是最早的關於教學過程思想。
137、19世紀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試圖以心理學的(統覺理論)來說明教學過程。
138、教學過程的特殊性表現在(間接性、引導性、簡捷性、交往性)等方面。
139、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
140、實質教育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和斯賓塞)
141、形式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發展智力)。
142、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有(引起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檢查知識。)
143、根據教學目的和對教學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准則叫(教學原則)。
144、直觀手段一般可分為(實物直觀、模像直觀、語言直觀)
145、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是(講授法)。
146、考試的核心環節是:命題。
147、一個測驗能夠正確地測量出它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稱為測驗的:效度。
148、如果高水平學生在測驗項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學生只能得低分,那就說明下列哪種質量指標高:區分度。
149、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加以論證的是:誇美紐斯。
150、設計教學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
151、在下列教學組織形式中,有利於高效率、大面積培養學生的是:班級授課。
152、柏克赫斯特創立的教學組織形式是:道爾頓制。
153、教學活動中師生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而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稱:教學組織形式。
154、為達到某種預測效果所採取的多種教學行動的綜合方案稱為:教學策略。
155、以教學組織形式為中心的策略就是:形式型策略。
156、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157、備課的內容包括:(了解學生、鑽研教材和制定教學計劃。)
158、常見的教案有(講義式、提綱式和綜合式)三種。
159、根據教學任務可將課的類型劃分為(單一課、綜合課)兩類。
160、課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各組成部分進行的順序、時限和相互關系稱為(課的結構)。
161、綜合課由(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等部分組成。
162、考試的方式有(口試和筆試)兩種。
163、考試命題的質量指標主要有信度、效度、區分度和難度。
164、學業成績的評定可以彩(記分和評語)兩種形式。
165、常用的記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級制)兩種
166、等級制記分法包括(文字等級記分法和數字等級記分法)。
167、班級授課制是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集體上課。
168、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的是清政府於1862年高於北京的(京師同文館)。
169、外部分組包括(能力分組和興趣分組)兩種。
170、外部分組是指打破傳統的按(年齡)編班的做法,改由按學生的(學習能力或學習興趣)來編班。
171、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徵有(綜合性、可操作性和靈活性)。
172、教學策略按構成因素可分為(內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綜合性)。
173、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的是:正確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教育。
174、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下列哪二者之間的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175、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反映了德育的:疏導原則。
176、從德育的角度來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則。
177、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178、根據一定的要求和標准,對學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斷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評價法。
179、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說服教育法。
180、「桃李無言,下自成蹊」這句話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榜樣示範法。
181、馬卡連柯提出的「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182、狹義的學校德育即指(道德教育)。
183、學校德育具有(社會性、歷史性、階級性和民族性、繼承性與世界性)等特點。
184、德育內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構成。
185、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化)的統一過程。
186、德育過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187、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發展的(主體)。
188、自我評價能力是進行自我教育的(認識基礎)。
189、德育的基本途徑是(政治課和其他學科教學)。
190、為達到德育目的採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者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是(德育方法)。
191、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提高學生道德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德育方法是(說服教育法)。
192、說服法包括運用(語言)進行說服的方式和運用(事實)進行說服的方式。
193、榜樣包括(偉人的典範、教育者的示範和學生中的好榜樣)。
194、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熏陶)等。
195、品德評價法通常包括(表揚獎勵、批評處分和操行評定)等能力構成。
196、在知、情、意、行四個德育環節中,(知)是基礎,(行)是關鍵。
197、「潤物細無聲」這句話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法)。
19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體現的德育方法是(榜樣示範法)
199、在德育認知模式中,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范且兩者不可兼行的情境或問題中做(兩難問題)。
200、實際鍛煉法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201、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202、根據一定的要求和標准,對學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斷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評價法),是對品德發展的(強化)手段。
203、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教育和教學行政組織單位是:班級。
204、正式提出「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05、在19世紀初期出現「導生制」的國家是:英國。
206、班主任既通過集體的管理去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支影響集體,這樣的管理模式稱為班級:平行管理。
207、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定班級總體目標,並化為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使其與班級目標融為一體,以此推進班級管理活動、實現班級目標的管理方式,稱為班級:目標管理。
208、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人。
209、班集體在育人方面突出價值的實現是通過:集體教育。
210、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權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211、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12、17世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總結了前人和自己的實踐經驗,並在其代表作《大教學論》中對班級組織進行了論證。
213、在19世紀初斯,英國學校出現了(導生制),這對班級組織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14、中國採用班級組織形式,最早的雛形始於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京師同文館)。
215、通過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經常性活動是(班級常規管理)。
216、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是(班級平行管理)。
217、班級成員在服從班集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參與班級管理的一種管理方式是(班級民主管理)。
218、將傳統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轉變為強調自我、自控的目標管理方式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出的。
219、在班級管理中,通常我們把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稱為(班主任)。

③ 教育學多選題選項中的包含關系選不選

以下是教育學的試題.其中包含了教育發展階段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學家及論著,,開頭部分漫漫找,你也可以到這個網站去找相關試題,:希望對你有用.教育學(復習)31.教育學: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2.在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我國的>>中:」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3.1632-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普及初等教育+班級授課.4.1806-赫爾巴特-繼承了康德的教育學講座->-標志著教育學已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5.1861-英國資產階級思想家,社會家-斯賓塞->-具有明顯的功利主義色彩.6.19世紀末-20初-美國-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學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社會-從做中學-有有經驗主義色彩.7.西方教育學-赫爾巴特(傳統教育學)-杜威(現代教育學)8.1956年-美國心理學家-盧姆->-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動作技能目標.9.1963-美-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結構主義教育思想.10.教育起源-一種社會現象,它產生於社會生活的需要,而歸根到底產生於生產勞動.11.教育的社會職能-降人從一個生物實體的人的轉化為一個社會實體的人12教育的深化-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它的社會職能,它就是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促進新生一代生長.13.教育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一種現象,在其它動物界是沒有的.14教育本質:把教育看作是培養人的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它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15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三者是相互聯系的,教育者是主導性因素.16奴隸社會的教育特徵-學在宮府-主要內容六藝-禮樂射御書數17唐學制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等級性特徵-六學二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崇文館,弘文館.18歐洲中世紀教會教育的內容-七藝(文學,修辭,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音樂)19狹義的教育是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20影響人發展的四個因素-遺傳,環境,教育,個體21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A遺傳因素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B遺傳因素的發展過程制約著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C遺傳因素的差異性對人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D遺傳素質具有可塑性.22社會環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外部的客觀的條件,對人的發展起著一定的制約作用.23教育對人的發展,特別大會對青年一代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24)原因:A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著人們的發展方向B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深刻C學校有專門負責教育工作的教師25從個體發展的各種可能變為現實這一意義上來講,個體的活動是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26如何使教育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A教育要適應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發展B――的階段性,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應有所不同C――的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27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作用:A生產力的發展制約著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B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著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教育結構C生產力的發展促進著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學組織形式的發展和改革。28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階段B教育是一種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手段C教育是發展科學的一個重要手段.29教育的生產性原理-教育能把可能的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力,是科學知識再生產和發展科學的重要手段,對提高生產效率和增加社會財富起到重要的作用.30教育優先於經濟發展(正確是相對的,有前提的)31教育的前瞻性:教育的發展所以要超前於競技的發展,是因為教育的周期性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未中經濟建設需要人才,必須提前培養;在現代化的生產中,知識是生產體系的心臟和大腦,沒有科學的知識,就不能從事生產和發展生產,而科學人才的培養,基礎是教育,因而經濟要起飛,教育須先行。32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A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a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b決定著受教育者的權利c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品德教育內容.B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偉大影響作用.a教育能為政治經濟培養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可以促進政治民主c教育通過傳播思想,形成輿論作用於一定的政治和經濟33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規律,對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具有能動作用.34教育獨立性的三種表現形式:A教育是一種轉化活動的過程B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C教育具有與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性.35義務教育-即以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36教育目的-是指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社會個體的質量規格的總的設想或規定.37教育目的結構,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組成部分及其相互關系.兩部分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養出的人的身心素質做出規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養出的人的社會價值作出規定.其中關於身心素質的規定是教育目的的結構核心部分.38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從事教育活動的主體依據自身的需要對教育價值作出選擇時所持的一種傾向.39個人本位論者主張A提出教育目的應當從受教育者的本性出發而不是從社會出發B教育的目的再於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人,增進受教育者的個人價值.個人價值高於社會價值。40社會本位論者主張:教育的目的要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個人的發展必須服從社會需要,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社會化,社會價值高於個人價值.41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是對立統一的歷史過程,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也為這種歷史過程所制約.A從社會歷史的總的進程來看,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是密切聯系的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的,因此總的來說,教育目的的兩種價值取向基本是一至的,而不是截然對立。B個人的發展與具體的社會現實之間是有矛盾的,這種矛盾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還很尖銳。C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個人與社會才能達到高度統一,教育目的的兩種價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42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培養」勞動者』或」社會建設者」B需要全面發展C具有獨立個性.43教育的目的是不變的,但其價值取向由應試教育――素質教育.44普通中小學教育的性質是基礎教育(不是義務教育)45智育:是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和發展他們的智力的教育德育:德育是引導學生領悟無產階級思想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組織和指導學生的道德實踐,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品德教育.美育:美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發展他們的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質的教育.勞動技術教育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46學校教育制度(學制)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它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47學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據?A首先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B學制的建立又受社會制度的制約,方應一個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要求C學制的建立,還要考慮到人口狀況D學制的建立,還要依據青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徵E學制的建立,還要吸取原有學制中有用的部分,參照外國學制的經驗.48現代學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趨勢?A加強學前教育及其與小學教育的銜接.B提早入學年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朝著綜合統一的方向發展D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a層次增多b短期大學迅速發展c開放性的招生政策和嚴格的選拔考試相結合,不拘一格培養人才d加強大學與新興工業的聯系和建立起多多種形式的教學科研生產聯合體E終身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視.49終身教育;指人的一生應該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永遠和接受教育聯系在一起.501902年-壬寅學制-未實施1904年-葵卯學制-中國實行近代學校教育制度的開始-以日本的學制為藍本.1922年-壬戌學制-六三三制51.中等教育-雙重任務為國家培養勞動後備力量和為高一級學校培養合格的新生.52.課程-是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和安排.53狹義的課程=學科.廣義的課程包括學科.54學科課程論主張-課程要分科設置,分別從有關科學中選取一定的材料,組成不同學科,分科進行教學.活動課程論-美,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他們反對分科教學,以活動為中心組織教學,強調以游戲,活動作業,手工,烹調,縫紉,表演,實驗為教學內容.55.學校的任務在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正確)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實用的知識才能.56我國課程的編訂的原則?A符合社會主義的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B適合各級各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C適合教學的認識規律D要有統一性,相對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靈活性.57教育計劃-是指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層次和類型學校的培養目標,由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學校教學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58教學大綱-是根據教學計劃,以大綱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59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三者是准層襄括又是相互聯系的,三者都是課程的具體表現形式.60.教科書-是根據教學大綱編寫的教學用書.61.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A在內容上要做到科學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統一B在教材的編排上,要做到知識的內在邏輯與教學法要求的統一C教科書的編排形式要利於學生的學習.62.教學-是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通過教學,學生在教師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積極引導下,主動地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體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發展的各性63」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由教與學兩方面組成,其中,學既包括學生在教師的直接教授下學習,也包括學生為配合教師上課而進行的預習,復習與獨立作業等自學活動,而教的目的就是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自主的學習.64教學的意義?A教學是嚴密組織起來得傳授系統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形式B教學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65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主的原則,教育質量就能提高(正確)66.教學的任務?A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為文化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B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C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品德和審美情趣,奠定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基礎67.德-赫爾巴特-五段教學法-預備.提示,聯系,總結,應用-由教師在課堂內圍繞書本知識而進行.美-杜威-五步教學法-困難,問題,假設,驗證,結論-兒童在戶外圍繞活動而進行.68蘇聯教育,心理學家-贊可夫-」教學與發展」實驗-」最近發展區」理論-以盡可能的教學效果來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69美-布魯納的教學過程論.(了解)P19070蘇聯-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理論-教學過程最優化P19271我國當前教學過程性質的認識?A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B教學過程也是一個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72.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階段A引起求知慾B感知教材C理解教材D鞏固知識E運用知識F檢查知識,技能和技巧73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階段組織進行教學過程具有普通的指導意義.A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B注意階段之間的內在聯系不要割裂C每個階段的功能都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74教學過程中的幾種必然聯系?A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的必然聯系a學生認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間接經驗b學校間接經驗必須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c防止忽視系統知識傳授或間接經驗積累的偏向B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的必然聯系a智力的發展依賴於知識的掌握,知識的掌握又依賴於智力發展b引導學生自覺地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才能有效地發展他們的智力c防止單純抓知識教學或只重視能力的發展的發展的片面性C掌握知識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聯系a學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識為基礎b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積極的態度才能使他們的思想得到提高c學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動他們積極地學生知識D智力活動和非智力活動的必然聯系a非智力活動依賴於智力活動,並積極作用於智力活動b按照教學需調節學生的非智力活動才能有效地進行智力活動,完成教學任務E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動性的必然聯系a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學生簡捷有效地學習知識發展身心的必要條件.B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教師有效地教學的一個主要因素c防止忽視學生積極性和忽視教師主導作用的偏見.75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要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依據-反映學生的認識規律.基本要求:A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教學手段B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C重視運用語言直觀.76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反映了學生的認識規律.基本要求:A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B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C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D發揚教學民主.(辯)引-孔子-<<論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即條件論原則77循序漸進-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的認知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依據-首先是被科學知識本身的嚴密系統性決定的,其次是由於學生認識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步深化的過程.基本要求:A按照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B抓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C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判)->」學不蹋等」」不陵節兒施」提出」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78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性中,能根據要求迅速再現出來,以利知識技能的運用.依據-鞏固掌握知識是學生接受新知識,順利進行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熟練地運用知識的條件.基本要求:A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B重視組織各種復習C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79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容,方法,份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基本要求:A了解學生發展水平,從實際出發進行教學.B考慮學生認識發展的時代特點.80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施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各有其特點,由其在智力才能方面,更有他們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擅長,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揚長避短,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上各種有用的和傑出的人才.要求:A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學.B採取有效的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81.較學方法-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實踐和理論的發展而發展的.82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主要依據?A教學目的和任務.B教學過程規律和教學原則.C本學科的具體內容及教學法特點.D學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裡和認知感.E教師本身的條件,包括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個性特點.F學校與地方可能提供的條件,包括社會條件,自然環境,物質設備等,G教學的時限,包括規定的課時與可利用的時間.H預計可能取得的真實效果.83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是一種創造性活動,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要根據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統一考慮.萬能的方法是沒有的,只依賴於一二種方法進行教學無疑是有缺陷的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法定」,每個教師都應該當恰當地選擇和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表現自己的教學藝術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84.講授法-教師通過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談話法-又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知識去反復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演示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或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鞏固知識的方法.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辯明是非真偽以獲得知識的方法.研究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探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方法.85.問題-發現教學: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對問題的獨立研究來發現、獲取知識的教學。86程序教學-是一種使用程序教材並以個人自學形式進行的教學。87.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88.班級上課制-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照年齡於知識成度編成固定的班集,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學生集體上課。89分組教學-就是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把他們分成水平不同的組進行教學.90班級上課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91班級上課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為什麼?A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和達到一定的質量.B以課為單位教學比較科學.C便於系統地傳授各種知識.D能夠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92.課的類型和結構?根據教學任務(傳授新知識課、鞏固知識課、培養技能技巧課、檢查知識課)根據主要的教學方法(講授課、演講課、練習課、實驗課、復習課)。新授課的結構:組織教學,檢查或復習,提出新課的目的,內容要點與學習要求,講授新課,小結,布置作業。技能課:組織教學,提出培養技能技巧的目的要求,教師講解原理,範例或作示範操作,在教師指導下獨立進行練習,小結,布置作業。復習課:組織教學,提出復習目的與要求,引導學生復習,小結,布置作業。綜合課:組織教學,檢查復習,提出教學目的並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教學的輔助組織形式:作業、參觀、講座、輔導。93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94備好課必須做好三方面的工作.A鑽研教材B了解學生C考慮教法.95.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A明確教學目的B保證教學的科學型和思想性.C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D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計劃.E組織好教學活動,F布置好課外作業.96.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97.現代教育評價有顯著的特點?它是以促進學生發展和達到教育和教學目標為中心的評價,不僅重視測量學生的知識,而且重視測量學生的智能與品德;不僅重視總結性評價,而且重視形成性評價;不僅由評價者作評價,而且注意自我的評價作用;不僅用於評價學生的學習,而且用於評價課程教師教學和教育的各個方面。98.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教學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對學生現有知識水平、能力的發展。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進程中對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的及時評價總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一個學期或一門學科終結時對學生學習成績的總評,也稱總結性評價。99想對性評價是是用常模參照性測驗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定。絕對性評價用目標參照性測驗會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定。100.教學評價的原則?A客觀性原則B發展性原則C指導性原則D計劃性原則。101.教學目標是評價學生學業成績優劣的唯一質量標志。102.電化教學,就其本質來說,它是屬於現代教學論范疇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103電化教學-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媒體恰當結合,傳遞教學信息,以實現教學的優化。104.電化教學的作用?A提高教學質量B增進教學改革C擴大教學規模D促進教學改革。105.教育學上的德育,則是相對於智育和美育來劃分的,它的范圍廣,包括培養學生一定的思想品質和道德品質。106.德育的功能?A培養學生的品德,制約他們的發展方向。B決定學校教育的性質。C影響社會的穩定與發展。107.德育的過程?A德育的過程是教師教導下學生的能動性的道德活動過程。B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C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品德發展矛盾的積極轉化過程。D德育過程是提高學生自我能力的過程。108.毛澤東早年《體育之研究》指出「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於體,是無德智也。「體者載知識之本而寓道德之舍也。」109.教師勞動的特點?A強列的示範性B獨特的創造性C空間的廣延性和時間的連續性。110.教師價值具有明顯的滯後性和明顯的隱含性。111.學校管理是學校管理者通過合理的組織形式和運行方式,充分發揮學校人、財、物、時諸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活動。112.學校管理體制:是指學校內部各種管理關系的體系和制度,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校領導的體系和制度,規定學校由誰決策和組織實施;二是學校組織機構的體系和制度,規定學校設置什麼機構各機構的職責、權范圍及相互關系等。113.古代學校教育與現代學校教育的區別:基本與生產勞動脫離的;學習教育為奴隸主階級和地主階級所壟斷,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學校成為了統治階級培養統治人才的場所;學校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學和治人之術;教學的組織形式是採用個別教學;學校與社會生活脫離,學生的思想和生活被困於狹小的天地,所以古代的學校教育是一種封閉的教育。――現代的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發生著密切聯系,越來越緊密結合;自然科學的教育內容大為增加;學校教育的任務,不僅是培養政治上所需的人才,而且還擔負著培養生產工作者的任務;學校教育不再為少數剝削階級所壟斷,而是逐步走上大眾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漸普及,成人教育日趨發展;班級授課成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越來越被廣泛地採用;學校教育不再受圍牆的限制,走向多種形式學,並與社會發生密切聯系,逐漸成為一個系統。114.國外課程改革的趨勢:重視課程內容的理論化、綜合化。強調知識的系統化、結構化。重視智力開發與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個別差異。115.智力活動;主要指為認知事物,掌握知識而進行的觀察,思維,記憶和想像等心理因素活動。非智力活動:主要指認知事物,掌握知識過程中的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動。116教育原則是有效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即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應貫徹於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漸性原則、鞏固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

④ 2019年教師招聘教育綜合知識試題(附答案)

一、填空題(在下列每題的空白處填上正確的字詞,每空1分,共17分)

1、楊賢江寫的《》,是我國第一本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

2、教育的本質是()。

3、我國封建社會的教育內容是()、()。

4、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是()。

5、()的教學組織形式是由誇美紐斯正式提出並推行的,1862年我國在()首先執行了這個制度。

6、1903年頒布的(),是中國最早實行的近代學制。

7、普通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學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是師范學校的一門公共必修課程,是()相結合的學科。

8、義務教育,也叫(),是由國家用立法形式確定下來強制實行的國民基礎教育。

9、教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10、教學手段就是指教師和學生進行()以及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

11、現場教學和個別指導是中小學教學的()。

12、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是備課、上課、()、作業批改(成績考核)四個環節組成。

13、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是()滲透德育。

14、我國中小學的教學內容,具體體現在中小學各類()和各科課程標准、教科書之中。

15、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二、選擇題(下列四項備選答案中有一項正確答案,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內,每題2分,共26分)

16、「長善救失」、「教學相長」的教學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⑴《論語》⑵《孟子》⑶《學記》⑷《勸學篇》

17、西歐最早出現的教育專著是():⑴《大教學論》⑵《論演說家的教育》⑶《普通教育學》⑷《我的教育信條》

18、「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教學思想是由(二)提出的:⑴贊科夫⑵巴班斯基⑶蘇霍姆林斯基⑷凱洛夫

19、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⑴和諧教育思想⑵教學過程最優化⑶教學發展觀⑷全面發展觀

20、我國最早的學校教育機構是():⑴癢⑵序⑶校⑷學

21、講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⑴講述、講解、講讀、講演⑵講述、講解、報告、講演⑶講讀、講演、講評、講述⑷講述、講解、講評、報告

2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⑴教育的性質⑵教育的方法⑶教育的效益⑷教育的規模

23、普通中小學教育的性質是():⑴做人教育⑵職業教育⑶基礎教育⑷專業教育

24、中小學的「雙基」教學是指():⑴基礎知識,基本技能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⑶基礎知識,基本理論⑷基礎理論,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學生的發展中具有():⑴積極作用⑵影響作用⑶制約作用⑷導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體的發展中起():⑴主導作用⑵主動作用⑶領導作用⑷能動作用

27、良好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標志是():⑴有明確的奮斗目標⑵有健全的組織系統和領導核心⑶形成了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⑷有嚴格的規章制度與紀律

28、教師的勞動價值主要體現在教育勞動的():⑴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⑵主體價值⑶創造價值⑷教育價值

三、簡答題(共32分)

29、為什麼說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6分)

30、簡述教育對發展生產力的作用?(6分)

31、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8分)

32、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33、什麼是教學?教學的任務是什麼?(6分)

四、論述題(34、36兩題任選一題,35題必做,共25分)

34、學習教育學有何意義?(11分)

35、為什麼說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科學地解決了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矛盾?(14分)

36、在教學中如何貫徹啟發性原則?(11分)

要求:①論述要觀點正確,論據充分,條理清楚;②論述要理論聯系實際;③每題字數不得少於200字。

試題 答案

一、填空題:

[評分說明](1)共15小題,17個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標准答案為准,填正確記1分,不填或填錯不記分。

[標准答案]1、新教育大綱2、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3、五經、四書4、「教育必須為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5、班級授課制京師同文館6、癸卯學制7、理論性和應用性8、強制教育9、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矛盾10、教學活動11、輔助形式12、課外輔導13、通過各科教學14、課程計劃15、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間的矛盾

二、選擇題:

[評分說明](1)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2)以標准答案為准,選擇正確,每項記2分,選擇相近(或相似)答案或者選錯不記分。

[標准答案]16.③17.①18.②19.①20.①21.①22.①23.③24.①25④26.①27③28①

三、簡答題:

[評分說明](1)共5小題,共24分;(2)每小題按標准答案的要點記分;要點正確記分,要點不正確或未答出要點不記分。

[參考答案]

29.答:①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著人的發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深刻(2分);③學校有專門負責教育工作的教師。(2分)

30、教育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反過來,它對生產力的發展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1)通過教育可以實現勞動力的再生產,把可能的生產力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從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3分)(2)教育還可以實現科學知識和技術的生產和再生產。(3分)

31、答:(以下各點各2分)(1)教師勞動的創造性。(2)教師勞動的復雜性。(3)教師勞動的示範性。(4)教師勞動的長期性。試題來源www.kao910.com

32、答:(以下各點各1分)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教學內容正確;教育方法恰當;教學結構緊湊;教學組織合理。

33、答:教學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是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學生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積極主動地學習系統文化科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發展個性的培養人的活動。(2分)普通中小學教學的任務一般包括如下幾項:(以下各點各1分)(1)向學生傳播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教學要完成的首要任務,通常稱為「雙基」教學。(2)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3)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增加學生的體力。

四、論述題:

[評分說明](1)共3小題,每題10分,共30分;(2)每小題按標准答案的要點評分:要點的觀點正確,展開論述,論據充分,聯系實際,條理清楚記分;要點的觀點正確,或未展開論述,論據不充分,或未能聯系實際,條理不清楚,只記該要點得分的1/2;要點的觀點錯誤則不記分;(3)字數在200字以下,150字以上在小題總分中扣1分;150字以下在小題總分中扣2分。

[參考答案]

34.答案要點:學習和研究教育學既是我們做一個教師的起點,也是我們做一個教師的最終追求。(1)有利於提高我們對教育事業戰略地位的認識,熱愛教育工作。(2)有利於掌握教育規律,增強教學能力。(3)有助於提高我們高尚的師德修養,自覺為人師表。(4)有助於更好地學習其它各門教育學科。

35、答案要點:(1)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的涵義(2分),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從事教育活動的主體依據自身的需要對教育價值選擇時所持的一種態度傾向。(2)關於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爭論(3分):個體本位論、社會本位論、實用主義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科學地解決了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矛盾。a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指在資本主義初期舊式分工使人的發展片面化,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大工業生產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條件下,工人「體力和智力的統一、和諧和充分、自由的發展學說。(3分)b.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矛盾,實際上是社會歷史過程中社會矛盾的一種體現。(6分)①從社會歷史的總的進程來看,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是密切聯系的,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的。因此,總的來說教育目的兩種價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對立的;②人的發展與具體的社會現實之間是有矛盾的,這種矛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還很尖銳;③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個人的發展與社會才能達到高度統一,教育目的的兩種價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6、答案要點:(1)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貫徹本原則的基本要求: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4)發揚教學

⑤ 好的教育學論文題目

好的教育學論文題目(精選7篇)

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傳統的教育學理論與方法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不斷地應用,在促進整個教學水平提升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好的教育學論文題目,歡迎閱讀參考。

好的教育學論文題目 篇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的素質教育已經成了目前教學工作當中的重點。體育教學作為目前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手段,在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提升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目前的教育工作當中,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不斷地應用,教學理念以及方法都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如何將這些教育學理論與方法應用到體育教學當中,已經成了目前體育教學工作必須要研究的重點。因此,必須要強化教育學理論與方法在體育教學當中的應用研究,從而更好地發揮出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與理念的作用,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為現代化建設工作提供綜合素質強的優秀人才,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教育學;體育教育;應用

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傳統的教育學理論與方法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不斷地應用,在促進整個教學水平提升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體育教育作為目前教學工作當中的重要環節,在促進學生身體素質以及綜合素質提升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體育教學工作當中,由於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許多教學工作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現代化的教育學理論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所以說,通過強化教育學在體育教育當中的應用研究,能夠更有效地促進目前體育教學工作水平的提升,從而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進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一、現代教育技術促進體育教學模式變革

教學模式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學理念以及理論的基礎之上,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最大限度提升教學工作的水平。對體育教學來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學生、教師、教育技術以及教學內容,這四個因素相互影響、相互結合,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更好地開展相應的體育教學工作。在以往的體育教學模式當中,應試教育的影響十分明顯,教師採用的也多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沒有給予充足的重視。而在現代教育學的應用之下,能夠更好地促進現代教育技術的實施,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對現代教學體育技術來說,它不僅僅是教師教學工作當中的一種工具,還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刺激點,學生能夠在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當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主動去學習知識、發現知識。特別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夠更好地進行差異化教學工作,實現學生個性的發展,為其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教育學應用在促進學生思想素質提升中的作用

對體育教學工作來說,不僅需要讓學生進行基本體育常識以及體育技巧的掌握,同時還應該發揮出體育教學在提升學生思想素質水平當中的作用,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實現更為全面的發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採用的往往是說教式的方式,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思想教育,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而在現代教育學理念的應用下,能夠更好地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比如,在教學工作當中,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學生播放一些奧運健兒的優異表現視頻,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我國運動員的實力,更好地提升其愛國精神。通過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一種全新的教學環境下,更好地學習體育知識,促進自身思想素質的提升,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對體育教育工作來說,教育者必須要認識到其在整個教學工作當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現代教育學理論與方法的應用,更好地促進學生技能培養的同時,促進其思想水平的提升。

三、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

在開展體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提升自身對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的重視程度,應該讓學生了解到體育學科的發展以及未來的用途,在掌握相關體育技能的同時,更好地強身健體。同時現代教育理念的應用,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以及進行體育技巧的培養,更好地提升其體育學科的素養。對動作要領的教學工作來說,體育教師不能夠僅僅進行簡單的描述,而需要通過各種現代教學理念與手段的應用,提前進行課件的准備,從而更為有效地將體育技能的過程展示在學生面前。為了減少教師單調的講述,可以利用智能語音教具系統,製作相關內容的有聲課件,通過點讀筆的點觸,直接播放音樂和顯示節拍,方便學生的學習,也能寓教於樂,讓枯燥的課堂變成充滿活力的課堂。在目前的教育學工作當中,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不斷地應用,教學理念以及方法都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如何將這些教育學理論與方法應用到體育教學當中,已經成了目前體育教學工作必須要研究的重點。但是目前由於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許多教學工作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現代化的教育學理論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所以說,通過強化教育學在體育教育當中的應用研究,能夠更為有效地促進目前體育教學工作水平的提升,從而利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進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好的教育學論文題目 篇2

1、教師心理素質的對策略研究

2、單親家庭、貧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研究

3、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研究

4、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和教育

5、學生的逆反心理的調查及解決方案

6、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倡導和措施

7、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因素研究

8、品行(品德)不良學生的轉化研究

9、我國當前基礎教育當前的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10、當前教師職業倦怠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

11、高校擴招後就業現狀研究

12、網路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13、中學生網路成癮及對策研究

14、中(小)學生厭學問題及對策研究

15、獨生子女問題研究

16、獨生子女教育問題研究

17、獨生子女社會問題研究

18、學習困難學生現狀及對策研究

19、學習困難學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20、獨生子女問題行為及對策研究

21、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

22、高校大學生勤工助學研究

23、當前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24、教育生態環境研究

25、外國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與我國教育改革(這是論文方向,自己確定小標題)

26、外國教育制度研究(這是論文方向,自己確定小標題)

27、外國教育思想研究(這是論文方向,自己確定小標題)

28、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9、我國義務教育投入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30、淺析稅費改革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狀況

31、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問題探討

32、「一費制」的實施對學校辦學經費的影響

33、我國現行義務教育投資體制的弊病及其改革

34、我國教育投資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

35、論擇校費與教育公平

36、論教育的經濟功能

37、論教育產品的屬性與學校辦學的市場化運作

38、加入WTO對我國教育的沖擊與對策

39、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與學校關系的探討

40、我國現階段義務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對策

41、我國學校教育資源使用效率的現狀、原因與對策

42、教育供求調節的兩種模式對比——政府調節與市場調節

43、我國基礎教育投資地區差異分析

44、教育篩選功能在勞動力就業市場中的發揮與失效

45、我國民辦學校辦學的困境及其改革

46、我國高校助學貸款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

47、我國高校擴招的利弊分析

48、論建立教育成本分擔機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49、目前我國中小學校教育經費來源渠道分析

50、論公辦教育投資效率不高的體制根源

51、中小學校負債辦學問題研究

52、學校管理審美化研究

53、人性理論對學校管理實踐的指導作用

54、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論減負

55、中小學有效領導的構成與方法

56、人際關系在學生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57、教師工作積極性激勵的有效性

58、建立學校內部完善的激勵機制

59、對獎勵的有效性的探索

60、校長(班主任)的領導影響力構成與建立

61、班主任的領導素質

62、校長(班主任)領導威信的建立途徑

63、學校改革的動力與策略

64、學生(教師)非正式群體的認知與管理

65、師生進行有效溝通的策略

66、學科教學中學生的合作學習研究

67、學科教學中學生的探究學習研究

68、中(小)學生學習方式改革初探

69、教學評價改革探索

70、成長記錄袋使用研究

好的教育學論文題目 篇3

1.朗讀教學研究綜評

2.朗讀與朗讀教學研究

3.小學語文教學與文學教育之關系探討

4.語文教學有效性研究

5.閱讀教學對話研究

6.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

7.作文教學研究

8.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

9.培養學生閱讀的策略研究

10.小學課堂教學設計探新

11.家庭文化氛圍與小學生個性

12.小學學科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13.小學學科教學中發散思維的培養

14.小學學科課程軟資源開發研究

15.小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培養的研究

16.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7.小學課堂的時間管理策略

18.小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的養成

19.小學學科教師的心理教育能力研究

20.課堂教學與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21.試論赫爾巴特教學形式階段論的合理因素及其缺陷

22.試比較儒墨兩家關於人性論及教育作用問題的異同

23.孔子關於師德的論述及現實意義

24.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探析

25.歌曲與童謠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26.游戲教學,適應天性

27.淺談「任務型」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28.激勵英語學習興趣之我見

29.現代教育條件下的小學班主任素質結構研究

30.獨身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研究

31.家庭環境對小學生優良個性養成的影響

32.影響學校德育的社會環境因素的研究

33.小學教師現狀的調查研究

34.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困境的研究

35.班主任素質與良好班集體形成的相關研究

36.學生厭學、輟學、出走、青少年犯罪的調查及其教育對策

37.小學生理想、學習目的、興趣、自主意識以及價值觀、道德觀的調查與教育研究

38.小學生勞動觀念、勞動習慣的現狀調查研究

39."品行弱勢學生"的教育策略

40.網路不良文化對小學生的負面影響的研究

41.小學閱讀教學策略淺論

42.洛克教育思想與當今新課程改革之異同

43.洛克教育思想淺析

44.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淺論

45.小學寫作教學策略淺論

46.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策略淺論

47.小學識字寫字教學策略淺論

48.小學語文教學的訓與練

49.Solo理論與實踐

50.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

51.拼音教學與創新思維啟蒙

52.識字教學與創新思維的發展

53.詞語教學與主動學習精神的培養

54.句子教學與「閱讀鏈接」

55.文本解讀與教學策略

56.教學設計與以學定教

57.閱讀教學中的「悟」與「解」

58.如何使語文教學走向自主學習

59.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機制

60.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61.課程資源問題探究

62.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的是與非

63.語感能力培養的策略

64.初等教育學院06級本科畢業生數學素養對實習效果的影響調查

65.初等教育學院06級本科畢業生基本教學技能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66.小學「三角形三邊間關系」的教學研究

67.芻議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68.小學估算教學研究

69.幫助學困生獲取數學學習積極的情感體驗

70.數學教學應體現自然的過程

71.高度決定視野——論小學教師的數學素養

72.角度改變觀念——也談數學教學的效率

73.幫助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74.小學數學程序性知識教學初探

75.小學數學陳述性知識教學初探

76.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初探

77.低年級兒童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78.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小學數學教育的啟示

79.當代小學名師專業成長對職前教師教育的啟示

80.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現狀調查分析

好的教育學論文題目 篇4

1 城區學生與農村學生的對比研究

2 傳統教師評價的.負面影響

3 傳統作文教學的誤區研究

4 詞彙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5 大學生選擇教育類專業的心理相關研究

6 大眾媒體對小學生的影響分析

7 當代兒童對兒童文學的期待與要求

8 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開發與管理研究

9 東西方教育模式與人才培養研究

10 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研究

11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2 兒童課外文學閱讀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13 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佔的比重、地位及意義

14 改革開放以來小學作文教學方法的多元現象研究

15 改進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16 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17關於文學欣賞的研究

18 合格教師基本標準的探究

19 緩解教師心理問題的措施、途徑的研究

20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

好的教育學論文題目 篇5

1. 教師人格發展內涵與策略的研究

2. 教師如何適應新課程背景下的職業生活研究

3. 教師使用新教材出現問題的研究

4. 教師思想發展內涵與途徑的思考

5. 教師心理健康現狀研究

6. 教師知識發展內涵與途徑的思考

7. 教師職業發展階段界定與標志的思考

8. 教師職業生活規律的相關研究

9. 教師智慧發展內涵與策略的思考

10. 教師自我教育的途徑與策略探究

11. 教學組織形式:小班化教學研究

12. 教育類專業學生就職前的知識儲備研究

13. 教育類專業學生就職前的專業思想形成研究

14. 教育類專業學生就職前角色轉變過渡的相關研究

15. 教育實習後的專業認同變化研究

16. 課程改革與小學語文學科課程關系的研究

17. 課改背景下的「好課」標準的研究

18. 課改背景下的學生作業的研究

19. 課改背景下的語文課程發展性教育評價研究

20. 課堂教學改革困境的研究

21.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德問題研究

22. 課堂教學新境界的研究

好的教育學論文題目 篇6

1. 前談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及其發展

2. 小學地方性課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課的構想

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影響

4. 某市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5. 新課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讀

6. 淺談小學「學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7. 美國小學教師教育的基本特點及啟示

8. 小學習作評改的策略研究

9. 研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現狀的分析及其啟示

10. 中美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及啟示

11.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教師的審美素質

12. 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和的問題與對策

13. 集美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調查研究

14. 試論小學生學習習慣的發展特點及其培養

15. 當前語文課堂評價的誤區與矯正

16. 不同家庭結構對兒童個性的影響

17. 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及其培養策略研究

18.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19. 網路成癮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20. 小學習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初探

21. 試論家庭教育在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中的作用

22. 關於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職業認同感調查研究

23. 當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4. 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25. 新課改背景下的閱讀教學誤區初探

26. 淺析中國現代母親教育

27. 關於課堂提問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的思考

28. 傳統個別化教學與網路個別化教學之比較

29. 某校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班學生職業意識初探

30. 市小學生課余培訓調查研究

31. 研究型教師的成長策略

32. 淺談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策略

33. 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34. 台灣「感恩教育」教學範例闡析

35.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課堂教學

36.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探究

37. 淺析當前教師評價體制

38. 在數學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的策略

39. 重塑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

40. 淺談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41. 論推廣少兒經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敗關鍵

42. 放飛語文課堂 開辟求知天地

43. 「任務驅動型」口語交際教學模式的構建

44.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造型之比較

45. 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46. 中美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培養目標的比較分析與啟示

47. 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新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48.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誤區初探

49. 市民辦小學現狀調查與研究

50. 新課程背景下討論法的探索

51. 關於小學生視野中優秀教師的調查研究

52. 小學教師「隨班就讀」教育教學能力的研究

53. 感悟:詞義教學的新策略

54.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較及思考

55. 小學科學教學中「有結構材料」的研究

56. 大學生團體心理咨詢內容分類研究

57. 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的應用與設計

58. 農村小學開設科技活動課的初步研究

59. 21世紀中小學健康教育新思考

60. 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初探

61.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62. 小學古詩教學要加強審美教育

63. 信息時代小學美術教學的策略

64. 淺談小學科學課科學探究活動的現狀和策略

65. 關於小學口算教學的幾點思考

66. 小學教師教育的優勢及其啟示

67. 小學數學生成性課堂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68. 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的誤區及改進策略的研究

69. 信息技術條件下小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70.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誤區及對策

71. 小學生數學建模能力培養策略

72. 試論當前小學的科普教育

73. 小學生課外閱讀策略探究

74. 試論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75. 試論金庸武俠小說對小學生的影響

76. 淺談互聯網對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

77. 高等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和發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小學教師素質之見

78. 「概率統計思想」教育對培養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影響

79. 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探討

80. 生命教育呼喚對話教育

81. 市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調查研究

82. 電子檔案袋在小學評價中的應用

83. 淺析小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培養

84.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現狀調查及相關因素研究

85.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的比較研究

86. 淺談檔案袋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87. 高等教育質量觀述評

88. 學校管理中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研究

89. 初探新課改下的家庭教育與小學生厭學的關系

90. 小學語文教師「口語交際」課專業素養問題初探

91. 關於師范生教育觀現狀的調查研究

92. 學校情景下兒童肥胖症的綜合防治模式研究

93. 新課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轉變的思考

94. 新課程背景下良好班集體形成的策略研究

95. 「先行組織者」與古詩教學詞句疏通

96.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程的整合

97. 淺析新課程理念下的識字教學

98. 學習風格的差異與教學研究

99. 淺析另類兒歌的思想傾向及形成原因

100. 淺析體態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01. 小學英語快樂教學的誤區及其原因探討

102. 晏陽初的平民教學觀及其當代價值

103. 中美兩國小學教育專業(本科)教學方法之比較與思考

104. 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

105. 美國小學教育專業碩士課程方案的分析與思考

106. 從《賣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學童話教學的審美教育

107.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校長的用人藝術研究

108. 中小學科學教育人文化的思考

109. 小學教師指導研究性學習能力的研究

110. 現代小學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

⑥ 《幼兒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7《幼兒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

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後半階段,前面與o~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後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以下是關於《幼兒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希望大家認真學習!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b )國家教委正式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規定: 「幼兒園是對3周歲以上 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D.1998年

2.幼兒園教育應以( d)為基本的活動方式?

A.學習 B.上課 C.玩耍 D.游戲

3.以「生活教育」為理念,創辦中國化、平民化的幼稚園,建立生活教育課程理論體系的是( d )。

A.陳鶴琴 B.張宗麟 C.張雪門 D.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個體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義的因素是( c )。

A.成熟 B.生長 C.遺傳 D.發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備的情況下,在教育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c )。

A.教育者的主導性 B.受教育者的主動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譽為「幼兒教育之父」的是( d )。

A.蒙台梭利 B.柏拉圖 c.洛克 D.福祿倍爾

7.兒童的發展是通過( a )。

A.對物體的操作和與人的交往而發展的

B.聆聽教師講授知識而發展的

c.觀察教師的操作過程而發展的

D.觀看電視卡通節目而發展的

A.基礎教育 B.啟蒙教育 C.屬於義務教育 D.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

9.實現保教合一的前提是(b )。

A.良好的工作夥伴與師生關系 B.教師的保育意識

C.保育員的工作態度 D.幼兒的自理能力

10.「發展適宜性原則」是美國針對幼兒教育界普遍出現的( c )傾向提出來的。

A.幼兒教育多元化 B.幼兒教育制度化

C.幼兒教育小學化 D.幼兒教育特色化

11.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主要是指( c )。

A.購買大型玩具 B.安裝塑膠地板

C.合格的物質條件和良好的精神環境D.選擇較清靜的場所

12.所謂( b ),就是把兒童所應該學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統地教授兒童。

A.吸收的心智 B.「整個教學法」c.全面教育 D.教、學、做合一

13.幼兒主動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c )。

A.游戲 B.交往 C.活動 D.遊玩

14.尊重和保護幼兒原則並沒有明確要求( d )。

A.尊重幼兒的基本權利 B.尊重幼兒的人格尊嚴

C.尊重幼兒的觀點、意見 D.尊重並同意幼兒的主張、決定

15.幼兒教師了解幼兒的最好的信息源來自( c)。

A.同齡人 B.社區人士 c.家長 D.教養員

二、填空題(共15題,每題1分,共15分)

1.幼兒園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幼兒園既有教育性質,也有福利性質。

2.德國學前教育家福祿倍爾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被世界譽為「學前教育之父」。

3.急速的社會變遷不僅表現在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上,而其也表現在人們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等變化上。

4.皮亞傑提出兒童心理發展的四個基本要素是成熟、練習和習得的經驗、社會性經驗、具有平衡過程自我調節作用的。

5.幼兒園教育目標是完成幼兒園教育任務,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

6.幼兒園質量高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7.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5個領域。

8.幼兒園環境主要有教育性和可控性兩個特點。

9.幼兒的結構游戲按技能分,有接插、鑲嵌、排列、組合、粘合、穿孔、編織等類型。

10.表演游戲中最為常見的是幼兒表演,它是以故事、詩歌等文藝作品為藍本,由幼兒按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在游戲中自編自演。

11.幼兒在游戲中想像、探索、表現、創造的時候,也是幼兒自主性得到極大提高和體現的時候,是游戲功能正在實現的時候,所以教師應予以尊重、鼓勵。

12。幼兒游戲是對幼兒生活的反映,其生活經驗是幼兒游戲的基礎和源泉。

13.幼兒園課程的實施要通過擬定各層次的教育教學計劃,並通過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以及一系列具體的教育活動來進行。

14.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品德和個性形成的兩個重要環境和教育因素。

15.幼兒園和小學雙方都把培養兒童的基本素質作為銜接工作的著眼點,共同創造合理的過渡期的外部教育環境與條件,搞好銜接工作。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1.尊重幼兒的合法權利是指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意願安排教學活動。

答:錯誤。

教師尊重幼兒的合法權利是指尊重幼兒的意見和需求。

2.幼兒園必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不能讓文化課占據主要內容。

答:正確。

游戲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能夠滿足幼兒各種身心需要,是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活動,自然也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基本形式。

3.在德育實施過程中,首先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自尊心。

答:正確。

尊重兒童首先要尊重兒童的人格和自尊心。教師不能因為兒童年幼無知而任意諷刺、挖苦兒童,更不能恐嚇、體罰兒童,那樣會傷害幼兒自尊心,不利於兒童成長。

4.游戲是一種獨特的活動,與幼兒生活、學習等沒有聯系。

答:錯誤。

幼兒的游戲滲透各個方面,生活、學習等活動也可以變成游戲。

5.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工作是由幼兒園和小學來完成。

答:錯誤。

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幼兒園、小學、社會等多方面互相配合完成。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學前教育發展的新趨勢。

答:(1)學前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模式的多樣化。(2分)(2)學前教育目標的整合化。

(1分)(3)學前教育機構類型的多樣化和社區化。(1分)(4)學前教育方法的科學化。(1分)

2.什麼是現代兒童觀?

現代兒童觀認為:(1)兒童是人,具有與成年人同樣的一切基本權益,具有獨立的人格。(1分)

(2)兒童是一個全方位不斷發展的「整體」的人,應尊重並滿足兒童各種發展的需要。(1分)

(3)兒童是自主建構的個體。(1分)

(4)兒童是處於發展初期的幼稚的個體。教師應努力地呵護、照料和關心他們。(0.5分)

(5)兒童具有巨大的學習潛能,應最大限度地發展兒童的潛力。(0.5分)

(6)兒童以生活和游戲為主要活動。(0.5分)

(7)每一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0.5分)

3.教師可以通過哪些方面實現對幼兒游戲的指導?

答:游戲是幼兒自主的活動,並不是說幼兒的游戲不需要教師的指導。相反,教師在幼兒游戲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指導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1)尊重幼兒游戲的自主性。(2分)(2)以間接指導為主。(1分)(3)按幼兒游戲發展的規律指導游戲。(1分)(4)按各種類型游戲的特點指導游戲。(1分)

4.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1)教育教學任務、兒童的主導活動及學習方式不同。(1分)(2)作息制度和生活管理方式不同。(1分)(3)師生關系不同。(1分)(4)環境設備的選擇和布置方式不同。(1分)(5)社會及成人對兒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1分)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聯系實際談談教師在組織上課(集體教學)時,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答:(1)關注幼兒的內在動機和需要。要注意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和需要。集體教學由於幼兒人數多、個體間差異大,要能夠及時正確發現和把握來自幼兒的共同動機,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隨時針對大部分幼兒所產生的新動機進行調整,使預設的活動能夠生發出新的環節與活動。(5分)

(2)強調同伴之間經驗的分享。幼兒之問經驗的交流、分享是豐富幼兒經驗的`重要途徑,但是傳統的集體教學比較強調幼兒統一行動,忽視幼兒之間的交流、分享的意義。因此,在組織集體教學時,教師應有意識地把集體教學和分組互動結合起來,增加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增加智力碰撞的范圍與次數,讓幼Jill隨時與同伴交流經驗,通過批經驗的分享來促進幼兒的發展。(5分)

(3)重視幼兒自主規則的建立。集體教學時,因為參與活動的幼兒比較多,教師應重視活動規則的建立,使得教學活動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但活動規則並不是由教師硬性制定的人為限定規則,而是通過激發幼兒對規則的內在需求,進而在反復的嘗試過程中體驗到規則的公正與互惠,最終使規則內化為他們的實際自覺行為。(5分)

2.列舉幼兒園家長工作的主要形式並談談其作用。

答:(1)家長會是面向全體家長的會議。有全園性的家長會,也有班級的家長會。(2分)

(2)家訪是園所進行家長工作的一種重要而又有效的方式。目的在於深入了解幼兒在家中的生活情況、家庭環境以及家長的教養態度、方法和認識等,從而為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家訪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園所的情況,包括進步和不足等,和家長共同探討教育措施,爭取家長的密切合作。(2分)

(3)家長學校面向家長開放,其主要宗旨在於向家長系統宣傳和指導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家長學校由園所管理,通過講座、討論、參觀等形式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能力。

(2分)

(4)咨詢活動。咨詢活動是幼兒園從理論上給家長提供輔導,使家長有效地配合幼兒的教育工作。園所可以不定期地舉辦咨詢活動,以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意識及教育孩子的能力,解答家長在育兒過程中的疑問和難題。(2分)

(5)開放日制度是家長來園所參觀各種保教活動、參加運動會和元宵燈會及節日慶祝活動等,使家長具體了解幼兒園的工作,看到自己孩子在集體中的表現以及老師的教育要求和方法,增進對園所工作的感性認識。同時,家長通過對同一年齡幼兒行為和能力的對比,從側面認識自己孩子的發展水平,改進家庭教育的制度。(2分)

(6)家長接待日是指由園所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園長或主要管理者接待家長的來訪。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也可設立意見箱收集家長的意見,從而更好地改進和完善園所工作,拉近家長和園所之間的距離。(2分)

(7)家長委員會由各個年齡班選出的家長代表組成,參與幼兒園的民主管理,參與幼兒園重大問題的討論和決策。同時,家長委員會也是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橋梁,促進家園的合作。(1分)

(8)電話聯系是指教師通過電話與家長取得聯系,以便及時溝通幼兒在家或者在園的情況,迅速處理一些應急性的問題。通過電話聯系,教師可以簡短地向家長介紹嬰幼兒在園的表現以及生活學習情況,家長有事情也可以及時地通過電話告知教師。(1分)(9)書面聯系的形式包括家長園地、家園通訊、宣傳報、聯系手冊、問卷調查表、徵求意見書等,通過上述書面聯系方式,使家長和園所之間有了良好的溝通渠道,便於雙方配合一致地對幼兒進行教育。(1分)

;
熱點內容
爆炸化學方程式 發布:2024-12-14 08:58:07 瀏覽:328
冰激凌英語 發布:2024-12-14 08:05:49 瀏覽:684
虹口物理 發布:2024-12-14 08:05:45 瀏覽:746
結婚戒指帶哪個手 發布:2024-12-14 07:37:54 瀏覽:296
萬人迷老師養成寶典 發布:2024-12-14 06:52:07 瀏覽:253
打碟教學 發布:2024-12-14 06:30:22 瀏覽:182
2015全國卷英語 發布:2024-12-14 06:16:03 瀏覽:436
老師美女誘惑學生圖片 發布:2024-12-14 05:53:01 瀏覽:217
重慶有哪些專科大學 發布:2024-12-14 05:24:28 瀏覽:248
和老師表白 發布:2024-12-14 05:10:37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