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學反思
⑴ 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教學反思
平行四邊形和題型是小學四年級課文中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做好 反思 。下面是有我為你整理的 四年級數學 上冊教學反思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篇一
在四年級上冊中,教材專門安排了一個單元讓學生直觀認識四邊形,其中也初步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學生已經能夠從具體的實物或圖形中識別出平行四邊形通過活動知道了平行四邊形兩組對變相等這一特徵。而梯形是第一次出現。本節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從而抽象概括出它們各自的定義,分析四邊形內在的關系。
我設計這節課的過程中,我力圖體現以下理念:
一、關注知識形成的過程,關注學生的探究能力。
用發展的眼光來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探究中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遠比讓學生直接但卻被動地獲取現成知識結論要更加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學生的觀察、猜想、探索和創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開發和鍛煉。“紙上得來終覺淺。”以聽、記憶背誦接受而來的知識,理解較膚淺也易遺忘。而在體驗中自身感悟的東西理解深刻、印象久遠。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是不可能靠講授、聽而得來的,“能力”要在有效的活動中、探究中、應用中、實踐中鍛煉而成。
對平行四邊形的特徵研究,我本著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的 方法 ,先讓學生看課本上的主題圖,對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然後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有序探究,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從而得出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學生在匯報和補充的過程中,逐步把知識點完善起來,得到了有效地學習。
考慮到梯形的特徵比較簡單,而且把梯形與平行四邊形放在一起探究比較重復累贅,就在判斷中使學生產生矛盾,通過爭論中得出梯形的特徵和定義。
二、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新的課程標准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把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讓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課始,我選取了與學生生活最貼近的材料——校園,讓學生在校園里找熟悉的四邊形,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資源來源於生活。
課末,我讓學生思考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用處,截取了一些實際生活中的視頻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許多生活中的現象都是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篇二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四年級上冊的平面知識,圖形的特徵多,概念多,要區分的知識點也多,所以,在這節課的安排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處理:
一、加強操作,讓學生體驗數學。
一個生動學習情境的營造,可以引起學生的新鮮感和親和感,使他們情不自禁注入自己的熱情,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節課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學習比較多,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思,學生藉助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框架,在動手游戲中、在充分探索和交流的基礎上,感悟、體會到三角形的穩定性以及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
二、以小組合作為主,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
《數學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於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是啊,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應該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因此,我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也著重考慮到了這一點。在講授到將已經認識的這些四邊形進行分類的時候,我先讓學生想一想可以怎樣分類時,學生考慮到可以按邊分,按角分,這時,我順勢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藉助手中的工具進行分類。在分類的過程中,學生出現了多種分類的方法,再讓學生逐一匯報的過程中,我們漸漸統一了思想,按邊分將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分為一類,梯形單獨為一類,剩下的一般四邊形為一類。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為一類,其他的四邊形歸為一類。我覺得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體能動性,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研究,探索,發現獲得的知識,遠比我們直接教授給他們的學習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學設計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並且理解各個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同時難點也是理解各個四邊形之間的關系。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重難點,我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首先讓學生理解四邊形的概念,再用一個大的集合圈把認識的四邊形都圈起來,讓學生從整體上來了解所有具有四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這個特點的四邊形都屬於四邊形。其次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分類的過程,通過分類,讓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並且在匯報的過程中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學生深入理解了這三種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後,讓學生嘗試著用集合圖來表示他們三者之間的關系。最後我讓學生用一個比較大的集合圖來表示各個四邊形之間的關系,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很輕而易舉的就表示出來了,重難點也就不攻自破了。“潤物細無聲”,我覺得教學的重難點一定要在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過程中一點一點的融化在學生的頭腦之中。
四、實物課件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本節課,我一些與內容有關的課件進行教學,它使我縮短了教學時間,大大提高了我的課堂效率。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特徵時,應用了實物課件。當小組研究完四邊形的分類時,我讓幾名學生到講台前來演示驗證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過程,在學生演示完之後,我用實物再一次演示了驗證的過程。實物課件不僅讓學生直觀的看到了驗證的過程,而且又一次在學生的頭腦中加深了印象,有效地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用一些實物圖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圖形的存在,課堂的效果也非常好。現代的課堂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粉筆和黑板的時代了,作為新世紀教師的我們,還應該大膽使用多媒體課件這一教學手段來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
學無止境,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踏實教學,讓自己的數學課堂越來越吸引學生。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篇三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一課,我主要讓學生通過畫四邊形、貼四邊形使學生認識所學的四邊形。接著通過同桌合作畫四邊形、給四邊形分類、交流分類的理由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所見過的四邊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理解並抽象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徵。而後通過擺一擺、畫一畫加深理解這兩種圖形,並會用集合圖表示。最後通過玩平行四邊形木架,讓學生認識到平
行四邊形易變的特性,來了解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的應用。
學生雖然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有了一些認識,其餘的了解甚少,如有些學生能夠畫出梯形,但對它的了解還是不夠的。如果課前能夠事先准備好幾個大一點的、並塗上顏色的四邊形的話,這樣學生的視覺感覺就會更清楚、明白些,認識效果可能會更好。在學生探究完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後,學生自己能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就行了,老師可再通過習題來驗證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掌握情況。而我在教學中,讓學生抓重點詞、反復讀,其目的是想讓學生記住定義,其實效果並不理想,其實學生只有對知識理解了才能牢記概念。
猜你喜歡:
1. PPT怎麼製作動畫課件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 PPT模板怎樣製作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動畫
3.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設計
4. 怎麼製作PPT課件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5. 人教版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⑵ 設計並實施一堂課,點明如何優效的設計意圖、策略、方法。寫出實施後的反思。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第一部分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路》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P88~89頁,《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完成教材第89頁的做一做,練習十七的第1—2題。
二、關於教學目標的設計
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探索並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計算梯形面積。
2、能力目標:靈活運用旋轉和平移的知識,探索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滲透遷移和轉化的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參與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陶冶情操。
三、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是:
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的依據是:
1、要求學生在觀察、推理、歸納的能力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
2、主要源於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新的教學理念。運用轉化的數學思想,用多種方法探索並掌握梯形面積公式,能解決相關的問題,綜合了解平面圖形的內在聯系。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新圖形面積研究的策略意識,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自信心。
四、關於教學重點的確定
本堂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索並掌握梯形面積。
五、關於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學方法以觀察、推理、歸納的能力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針對教學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採取多樣的教學方式,拓展數學學習的渠道。
六、教學具准備
每人准備剪好書後的方格紙上的三個梯形。老師准備好等腰梯形、一般梯形和直角梯形各一對。並准備好磁鐵。
第二部分 課堂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探索並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用梯形面積計算公
式計算梯形面積。
2、能力目標:靈活運用旋轉和平移的知識,探索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滲透遷移和轉化的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參與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陶冶情操。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
出示(點)展開想像引到(線段)又通過想像引到互相垂直的兩條線段
同學們看這個圖形,你會想到什麼?(平面圖形的底和高)想像這是什麼圖形的底和高,用工具在作業紙上將想像圖形的另一部分補充完整,並在圖下寫出你所知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字母表達式。
學生匯報時板書所學圖形的圖片及面積公式,回憶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過程,引出轉化的數學思想。在學生匯報梯形引出課題,並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由點開始學生就展開想像,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中打開了思維,輕松自然的引出各種已學平面圖形的面積,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即復習了舊知,又引出了新知,而且培養了學生以發展的眼光看數學,逐步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聯系已學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猜一猜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能是怎樣的。基於平行四邊形面積和三角形面積都與底和高有關,學生可以大膽猜測,然後探究驗證。桌上的學具超市裡放有直角梯形、一般梯形等若干個,有完全一樣的,也有不一樣的。然後分組探究。具體做法:
⑴自選學具。(每個小組發如下梯形圖片和探究表各一份)
形狀個數拼成的形狀結論
……
⑵提出要求:
①做一做:利用手中的學具,選擇你所需要的梯形,或拼、或剪…轉化成一個以前我們所學的圖形。
②想一想:可以轉化成什麼圖形?所轉化成的圖形與原來梯形有什麼聯系?
③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並嘗試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⑶小組合作,操作、觀察、交流、填表,教師參與討論。
【設計意圖:此環節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廣闊的天空,順其天性,自然調動已有的數學策略,突破教材以導為主的限制,以學生活動為主。凡是學生能想到、做到、說到的教師不限制、不替代、不暗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發揮才智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思維空間,在這里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剪拼一個梯形,擺拼兩個梯形,使學生通過嘗試——失敗——成功的親身體驗,主動發現公式,注重了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從而有效地突出本節的重點,突破本節的難點。】
⑷全班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藉助課件演示)
a、學生可能從以上梯形中選擇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者一個長方形。他們可能得出以下結論: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高等於梯形的高。每個梯形的面積等於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學生還可能會有以下做法。
b、沿梯形的對角線剪開分成兩個三角形
c、把一個梯形剪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d、沿等腰梯形的一個頂點做高,剪拼成一個長方形
e、沿梯形中位線的兩端點分別向下做高,剪拼成一個長方形
f、從梯形的兩腰中點的連線將梯形剪開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對學生以上的做法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只要學生能把以上意思基本說出來,再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互補,使結論更加完善。
(其中第一種方法重點解決,其他方法學生匯報幾種算幾種不做一一詳解。)
⑸歸納公式。根據探究表的結論,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字母S表示面積,用a和b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高,那麼上面的公式用字母表示:
S=(a+b)h÷2
【設計意圖:對多種方法各抒己見,在交流的過程中互補知識缺陷,學生在猜想—操作—爭辯—演示—叛變—互補的過程中深刻的理解梯形面積的推導,糾正學生的錯誤猜想,鞏固正確的推導思路。】
(五)深化鞏固
1、嘗試計算
a、計算一個一般梯形的面積。
b、梯形面積計算幫我們完成很多偉大的壯舉,介紹三峽水電站和南水北調工程。出示例題:
(1)我國三峽水電站大壩的橫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如下圖),求它的面積。
(2)一條新挖的水渠,橫截面是梯形(如圖)。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藉助模型和課件讓學生了解橫截面、渠底、渠高等詞義。在兩道題中任選一道解答。
【設計意圖:運用公式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這一環節通過練習既能鞏固公式,又有利於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同時感受祖國偉大的壯舉,從而產生愛國主義情懷。】
2、學生觀察圖形,解決以下問題:梯形的上底縮小到一點時,梯形轉化成什麼圖形?這是面積公式怎麼變化?當梯形的上底增大到與下底相等時,梯形轉化成什麼圖形?這時面積公式怎麼變化?當梯形的上底增大到與下底相等,並且兩腰與下底垂直時,梯形就變成什麼圖形?面積公式怎麼變化?從這幾個公式的聯系,可發現什麼規律?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為了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次推向高潮,通過運用梯形面積公式計算其他圖形,讓學生體會知識結構的內在聯系,從中培養了學生構建知識系統的能力和知識遷移及綜合整理的能力。】
3、總結,反思體驗
回想這節課所學,說說自己有哪些得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是再次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回憶過程中更清晰地認識到這節課到底學了什麼,通過談感想,談收獲,學生間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第三部分 課堂教學反思
《教後反思》
五年級下冊88頁《梯形的面積》是多邊形面積計算中的一部分,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梯形的特徵,並且學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通過出示學具超市—小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公式—應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構建知識體系完成教學目標。梯形的面積計算的推導方法是對前面所學的幾種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方法的拓展和延伸。通過本課時的學習,能加深學生對圖形特徵以及各種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的認識,領會轉化的數學思想,為今後學好幾何圖形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於學生已經經歷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他們完全有能力利用的所學的方法進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因此,我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完成這一探索過程。對於個別學困生,我則通過參與他們的討論,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供給學生幾種不同形狀的梯形去探究,目的是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過程。有了操作和討論作鋪墊,公式的推導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讓他們自己歸納公式。在「操作、觀察、分析、討論、概括、歸納」這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中,學生親歷了一個知識再創造的過程,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具體操作時,因我理念不到位,素質有待提高,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環節。分析如下:
突出體現了兩個亮點:1、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允許學生在學具超市中任意選擇不同的梯形,或拼擺、或割補成已學圖形,讓學生自己在操作的過程中去觀察、探索、發現、領悟轉化的數學思想,獲取數學知識。2、設計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想、說、拼、議、評、等過程中復習舊知,學習新知。這些都有利於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在上課時也顯示出幾點缺陷,1、學生匯報時我沒有注意讓學生對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行作重點理解,因而在引導公式時學生理解有難度,我才又在投影下重合兩個梯形,讓學生體會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造成學生失敗後再補救的局面。2、公式的推導形式單一,造成這一現象源於學具准備不科學。或教師引導不到位。3、學生用字母代數推導公式時,我不注意先設定圖形的那一部分分別用哪個字母表示,而是直接讓學生生硬的套用,顯示出教師上課的隨意性。以上種種說明我的教學理念還很滯後,有待於更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