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教育
① 皇家國際教育好不好要真實評價
是專業度比較強的機構,之前帶孩子去咨詢過留學,雖然最後沒選擇他們,但過程中印象還是比較好的。不像其他機構一直跟你吹成績,吹申請過的案例有多強,就是實事求是和你分析,這一點真的不錯。有看了一下他們的服務項目,比較全面,也有一些課程可以選擇。
② 中國哪個朝代對皇子的教育最嚴格
我國歷代明君聖祖對皇子的教育都十分重視,但若論對皇子們教育最嚴格,皇子們學習最刻苦,恐怕要數滿人執政的大清王朝。也許正因為如此,才使少數民族統治以漢族為主的中國長達296年之久。
皇太極登基以後,廣泛吸納漢族文化,他本人也刻苦學習漢文化,成為中國歷史上智謀武略超群的帝王之一。他的兒子福臨(順治皇帝)是個刻苦學習,勵精圖治的帝王。福臨曾說:「朕極不幸,五歲時先太宗早已宴駕,皇太後生朕一身,又極嬌養,無人教訓,坐此失學。年至十四,九王(多爾袞)薨,方始親政。閱讀諸臣奏章茫然不解,由是發憤讀書。每晨牌至午理軍國大事外,即讀書至晚,然頑心尚在,多不能記。逮五更起讀,天宇空明始能背誦。計前後讀書讀了九年,曾經嘔血。」這是實情。他曾在座右自書:「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少年人」,以警策自勵。
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後才確立正規制度。康熙在位的時候,諸皇子分居讀書,據《養吉齋叢錄》記載:「我朝家法,皇子、皇孫六歲,即就外傅讀書。」意思是皇子虛歲滿6歲便開始讀書,早5點到下午3點,共10小時。一年只能休息5天,即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此外連除夕都不能放假。康熙皇帝年幼讀書,自己曾累得咳血,故四書五經能倒背如流,而乾隆皇帝14歲就能做到這一點,故深得康熙喜愛。
到了雍正初年,為了便於皇子的讀書,就在宮中設立尚書房,道光以後統稱上書房。上書房坐落在今故宮內干清門的左側,上書房之所以設在這里是為了「近在禁御,以便上稽察也」。雍正帝還親筆題寫了「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名理為先 」的楹聯懸掛其內;乾隆帝對上書房也十分重視,他給上書房題的楹聯是:「念終始典於學,於緝熙單厥心。」雍正設立尚書房還另有玄機,一是不明確嗣君,不會引發爭奪皇權的明爭暗鬥;二來可以從受教育程度評判諸皇子的優劣;三是在秘密立嗣時,可以有多項的備選;再就是諸皇子的受教育程度高,對國運的昌盛興隆,也是大有裨益。
上書房每天的上課時間很早,五更剛過,天還全黑著,皇子就要打著燈籠到上書房上學了,一直到下午的黃昏時分,方始完成一天的學業。中午由侍衛送來飯食,皇子和老師分桌而食。老師大都是皇帝欽點的漢籍大臣,以講授儒家經典為主,並根據不同的年齡教學。剛入上書房讀書的皇子,先跟老師識字和誦讀,老師寫出一則句子,皇子跟著念,反復誦讀,牢記於心,直至背得滾瓜爛熟。隨著年齡漸長,理解力增強,再進讀書史,由老師糾舉錯謬,講授書史的意旨。夏天雖熱,皇子讀書時卻不允許使用扇子祛暑,每學一個字,即要寫100遍,一段課文,要朗誦120遍。到了十二歲,又安排滿文和蒙古文教師,教授滿文和蒙古文,十四歲再學習弓矢騎射和技勇。直到皇子十六或十八歲,結婚之後需分府而居,方才停止。
上書房的老師多是由重臣兼任,教學紀律很嚴格,皇子不聽話,有可能會被罰站甚至罰跪。相傳,乾隆有一次巡視上書房,看到時任上書房總師傅的王傑,正在責罰讀書不用功的皇太子(後來的嘉慶皇帝)下跪,就生氣地讓皇子站起來,說:「教者天子,不教者天子,君君臣臣乎!」意為自己的兒子讀不讀書都照樣做皇帝,責怪王傑沒有君臣之禮。王傑答道:「教者堯舜,不教者桀紂,為師之道乎!」意為皇子雖然讀不讀書都可做皇帝,但書讀得好的,就有可能成唐堯與虞舜這樣的聖主,不讀書的,則有可能成為夏桀與商紂這樣的無道暴君,所以責罰皇子是在盡自己的為師之道。乾隆聽了覺得有道理,又令皇子復跪。
《清稗類鈔》載,道光的第五子奕誴,某天倒了一杯茶,端給老師,說:「學生平時頑劣,讓老師費心了,請老師喝了這杯茶,接受學生的賠禮。」老師不疑有他,接過杯子就一飲而盡,喝完方才發覺茶里有尿味。面對得意洋洋的奕誴,老師罵又罵不得,打又打不得,只得獨自在旁垂淚。恰好此時,道光帝前來巡視,看到老師站在一旁哭泣,而不教授皇子讀書,很不滿意,就問原因。老師把杯子遞給道光,說是五阿哥給自己倒的茶,請皇上聞一聞。道光一嗅就知道是奕誴搞鬼,勃然大怒,當即責罰奕誴。後來奕誴被道光過繼給自己無子的兄弟,被徹底排除在繼承人之外,也就是因為他屢以失禮而獲譴。
總之,清代帝王重視皇子們的讀書學習,為歷代封建王朝所不及。清代12帝中雖有平庸之君,但沒有一位是昏君,與此不無關系。清代皇子們並不比我們現在的學子輕松,他們不因為生長在帝王之家而荒廢學業,所以與歷代封建王朝相比,清代皇們的整體文化修養比較高。當今「虎媽」、「狼爸」的苛刻教育方式雖頗受詬病,但溺愛教育更不可取。而清朝王室家教之嚴雖不能完全照搬,也值得當今家長們借鑒!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③ 古代皇子公主們是如何上課的
古代皇子公主們上課詳情:
一、皇族教育在制度上逐漸完善、正規
康熙在位的時候,諸皇子分居讀書,到了雍正初年,為了便於皇子的讀書,就在宮中設立尚書房,道光以後統稱上書房。上書房坐落在今故宮內乾清門的左側,上書房之所以設在這里是為了「近在禁御,以便上稽察也」。
雍正帝還親筆題寫了「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名理為先 」的楹聯懸掛其內;乾隆帝對上書房也十分重視,他給上書房題的楹聯是:「念終始典於學,於緝熙單厥心。」
二、古代皇家的教育無論是在讀書時間,還是學習內容上都極為嚴苛
與前朝相比,清代皇子讀書入學年齡早、學習時間長、規矩嚴、課程多。通常,皇帝選擇學問、品德最好的大臣教皇子讀書。
一般2、3歲開始,就開始了「早教」,枯燥無味的四書五經唐詩宋詞背起來,4歲小兒背個上百首不在話下。6歲,皇子們便要上書房,和現在孩子的讀書年紀差不多。比如在清代,要求皇子上書房是「卯入申出」,即凌晨五點上課,下午三四點下課。
皇帝選定良辰吉日為皇子開學,由於皇子地位尊貴,皇子和師傅互相行禮時,雙方用長揖代替跪拜。上書房的規矩極嚴,皇子讀書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許搖扇子;午飯時候,侍衛送上飯來,老師先吃,皇子們在另一旁吃,吃完不休息,繼續功課。
上書房只有元旦、端陽、中秋、萬壽(皇上的生日)、自壽(自己的生日)這幾天放假,一共5天,除夕也不放假。
皇子們學習的內容包括滿、蒙、漢等語言文字以及《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每個皇子都配有漢人師傅,人數多少不定,總管教學事務的稱「總師傅」。
學習儒家經典的方法是:師傅讀一句,皇子讀一句,如此反復誦讀百遍後,與前幾天所學內容合起來再讀百遍,周而復始不間斷。
三、皇帝、皇子對教學師傅非常尊重
雍正帝命皇子們對總師傅張廷玉、鄂爾泰行拜見禮、作揖,張、鄂二人「立受之」。乾隆帝對上書房的師傅們也十分尊重。
福建漳浦人蔡新入翰林院後,任總師傅30餘年,「諸皇子皆敬憚之」。他退休後,乾隆帝對他很照顧,並多次將自己的詩文寄給他。嘉慶帝對他也很尊重,在他90歲生日時特賜匾額,親筆題書「綠野恆春」四字。
(3)皇家教育擴展閱讀
宋朝皇儲培養制度:
一、培養階段
1、資善堂
所有皇子未出閣前均在此就讀,資善堂的官員及僚屬們承擔教育皇子、陪伴皇子讀書及保護皇子的任務。
2、東宮屬
皇儲封王、出閣後,皇帝為其選擇東宮屬官,以培養其各方面素質,並未其配備即位後的政治班底。
二、學習課程
一般經、史、詩賦、書法都要涉獵,大多把儒家經典作為重要的學習科目,對武事則不是很重視,比如,宋仁宗趙禎當皇儲前後,先後在資善堂學習了《孝經》、《論語》,宋讓宋仁宗既學習儒家經典,又注意對實際能力的把握和對前朝政治的了解。
其他皇子學習的有《孟子》、《尚書》、《周易》、《禮記》、《左傳》、《春秋》、《周禮》、《唐鑒》、《毛詩》、《陸贄奏議》、《三朝寶訓》等書,楊萬里作為趙惇的屬官,還為其編撰了《東宮勸讀錄》作為太子學習的課本。
三、從政訓練
除了文化課程,宋朝的皇帝們還十分注重培養皇儲們的從政能力。比如,趙真宗趙恆在被立為皇儲錢曾做過開封尹、總領開封府事宜;宋欽宗在做皇儲時曾任開封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