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教育局
翁源科教信息網 教育網市廣t電服務電話 7625650 2181026 計0生專h用郵箱: wyjyjsh@762。。 電話內:2182574 辦4公1室: wykjj@850。。 (投稿請發容此郵箱) 教育股: wykjjjyg@546。。 人l事股: kjrs2008@126。。 招生辦3: wyzsb2007@820。。 教研室: gdsgwyjys@724。。 教儀站: gdwyjyz@263。。 計3財股: wyjc520@623。。 qz腸飽〕pjㄡa回xh&mb庖i
㈡ 翁源縣的教育
縣城幼兒園
1956年10月,附城小學創辦幼托班,招幼嬰50名,多是機關幹部子女,由3位女青年看護。1961年2月,遷蔡屋樓側,建有平房20間。後建教學樓2座,宿舍樓1座,共1800平方米,改稱翁源縣屬機關幼兒園,分大、中、小16個班。幼兒874人,教職工44人。幼兒中午留園開飯。
1982年,商業局、建築公司、人民醫院、氮肥廠等單位,公辦起7間幼兒園。入園幼兒683人(不包縣幼兒園)。幼兒園貫徹教育部頒定的教育方針、教學大綱。教育內容有: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教育、語言、計算、常識、音樂、美術8項。幼師採用幼燈、木偶等教具,進行直觀、形象、多練的教學;同時開展適應幼兒心理、生理特點的游戲活動,增進幼兒身心健康。
1987年縣城有幼師64人,其中幼兒師范畢業的8人,參加幼兒師范函授畢業的30人,達到學歷合格的師資佔43.7%。
農村幼兒園
1985年,全縣農村辦起托兒所、幼兒園617間。入幼託人數19497人,占幼兒總數的91.2%。1960年農村托兒所停辦。
1981年,農村體制下放,群眾集體開辦的幼兒園26間,51班,入幼兒1500人。同時有9個鄉、鎮村辦起學前班。
1987年統計,全縣有幼兒園26間,51個教學班,入園幼兒1590人。農村學校附設一年制學前班134個,3684人。入園(班)幼兒3~5周歲達25.2%,6周歲達64.8%。 民國元年(1912),將明倫高等小學堂改為縣立高等小學,年招收學生1班。課程開設有:修身、國文、算術、中國歷史、地理、手工、圖畫、唱歌、體操。此外,男子加課農業,女子加課縫紉。20年代創辦翁源縣立第一女子國民學校,春季招生36人。開設課程比縣立高等小學少歷史、地理兩科。這兩間學校設有圖書閱覽室和學生成績展覽室。體育活動有鞦韆、浪橋、滑梯、排球、乒乓球等項目。
民國2年(1913),設於南浦社學的第五區區立五鳳高等小學開始招生,間年招生一個班,春季始業。民國9年,三華中學附設一所高等小學,民國12年春遷周陂,為第二區區立高等小學,民國14年,教育部通令小學改制,分小學為初級、高級,初級修業7年,高級2年,縣立高等小學及南浦、周陂高小同時改為2年制。民國15、16年,先後在壩仔設第三區區立高級小學,在第六區設南浦私立高級小學。民國18年在利龍設第七區區立高級小學。民國20年,設三華高等小學。民國23年,在江鎮鄉設第四區區立高等小學,5年後遷新江太平寺初級小學。民國31年,全縣有中心國民學校16間,96個班,學生3840人;保國民學校145間680個班,學生14960人;私塾67間,學生687人。
1949年9月15日翁源解放。縣文教科接管全縣小學校,根據各鄉村命名某鄉(村)人民小學,接收原各校的財產和經費。1952年下半年,各鄉鎮小學和村校改為公立。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由縣財政負擔。1953年,縣決定辦好鄉村完全小學,具體指定龍仙、周陂、三華、利龍、翁城、展旗6間完小。1958年公社化,國務院頒布《關於教育事業管理權力下放問題的解決》,教育領導體制下放公社統一管理。各社為了「大躍進」,常抽調師生勞動,影響學習。此後幾年,國民經濟呈現「馬鞍形」發展,教育也隨之波動。因1957年整風反右,部分教師被劃為右派而開除出隊,教師不足,1958年開始吸收部分民辦教師(以當地集體負擔工資、糧食,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同時,小學由241增至301間。
1961年12月,縣文教局總結1958~1961年的經驗教訓,強調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確保教育質量。各校開展教學研究,扭轉局面,教學秩序逐步正常。1962年,貫徹「調整、充實、鞏固、提高」的方針,對學校進行整頓,壓縮教職工老弱病殘者264人。1963年下半年,中央批准「全日制小學工作條例四十條」(試行草案),強調必須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智育方面的教育,必須注重語文、數學教學。同時把部分公辦小學轉為民辦公助,教學秩序恢復正常,學生成績回升。
「文化大革命」期間的1967年至1968年,農村公辦小學下放到大隊來辦,實行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縣城學校則派工人宣傳隊進駐。各校批判「智育第一」和「師道尊嚴」實行「開門辦學」,「走出去、請進來」,即把學生帶到社會上進行現場教育、實地學習,把貧下中農、老革命請進學校憶苦思甜、講種田知識、講革命斗爭故事。每星期雖有幾節文化課,但普通都取消全國統編課本,自編工農兵知識教材,語文課則以《毛主席語錄》為主。1967年下半年起,小學學制縮短為5年,同時取消升學考試制度,採取貧下中農協會或大隊革命委員會推薦辦法。1969年後,雖然學校秩序逐步正常,但仍以生產勞動和政治活動取代大部分課程教學。學校盲目發展,教師濫竽充數,各校大辦小農場、小工廠,以勞代教,學生難以學到文化知識。
1981年,各校貫徹教育部頒發的《小學生守則》,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小學校長、教導主任的任免及教師調動改由縣教育局直接管理。1982年,大力宣傳、動員普及小學教育,並聯成「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以上,同時控制了學生流動現象,受到省教育廳嘉獎,評為「實現基本普及小學教育」先進縣。
1985年,國家教委提出恢復小學六年制。全縣開始採用六年制課本,對四年級採取分流措施。成績好的學生原五年制課本,較差的學生六年制課本。
建國後初級小學課程「文革」前設語文、算術、音樂、圖畫、體育、勞動;「文革」後增加常識。高級小學課程,「文革」前設語文、算術、自然、歷史、地理、音樂、圖畫、體育、勞動;「文革」後「自然」改為「常識」,取消歷史,龍仙鎮一、二、三小增設英語。 1949年9月16日,縣人民政府接管4間中學。10月,南浦、翁北初中改為公立。南浦初中改稱縣立第二初級中學(簡稱二中),遷龍仙冬瓜壢辦學;翁北初中改稱縣立第三初級中學(簡稱三中)遷江尾辦學。原縣立第二初級中學,為紀念徐尚同烈士,改稱尚同初級中學(簡稱尚同中學)。
1951年,一中易名羅江中學;二中易名八泉初級中學;三中易名北英初級中學。1952年春,高中部並韶關北江中學。全縣有4間中學,10個班450人,教職工40人。
1953年下半年,八泉、北英兩校並入羅江初級中學。其時,中學管理體制由專署下放縣。中共翁源縣委宣傳部,召開中學教師座談會,研究蘇聯教育理論,採取五段教學法進行教學。翁源缺外語教師,取消英語學科。
1956年秋,一中復辦高中,招生52人。同時恢復八泉中學,招初中2個班100人。第六完小(壩仔)戴帽辦初中一年級,招生50人。1957年下半年翁一中高中部並入八泉中學,八泉中學成為縣、市重點中學。
1958年秋,尚同中學開辦高中,招收學生50人。全縣有高中4個班,學生209人。初中4間,小學附設初中7間,共44個班,學生1285人,中學教職員工101人。各校走出校門,支工支農,大搞教育革命,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經常停課。翁一中改名為三華中學,成立學校公社,創辦廠場,要求學生勞動,自供自給。
「文化大革命」10年,從數量看,初、高中迅猛發展,統計前後10年數字,對比於下:
1966年:初中8間,50個班,學生2505人,教職工118人;高中2間,6個班,學生274人,教職工16人。
1976年,初中129間(含小學附設初中),301個班,學生10997人,教職員工492人;高中15間,93個班,學生4725人,教職員工209人。校數多,班額小。教師層層升級,教學質量下降。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為提高教學質量,1980年高中調整為9間,1983年調整為6間。1984年,按國家教育委員會計劃,開設職業中學,三華中學開農技班、畜牧班;壩仔中學開農機班、電器班;龍仙中學美術班、音樂班、體育班。1987年六里中學開蠶桑班、水產班。職業中學課程,採用普通中學課本,縮為二年制,稱乙種本,每周增設10節專業課。畢業生高考時,採用第二套試題。至1987年,普通完中有翁源中學、尚同中學、龍仙中學;農職完中有三華中學、壩仔中學、六里中學。初中有岩庄、松塘、江尾、周陂、礤下、廟墩、南浦、附城、鐵龍、新江、育英、紅嶺、官渡、壩仔二中工14間。學生11954人,教師626人。
㈢ 張樹玉個人生平
張樹玉的早期教育和教學生涯始於1978年2月至1981年8月,期間她擔任翁源縣思嶺小學的民辦教師,為當地教育貢獻了堅實的基礎。
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她進一步深造,進入韶關教育學院中文系中文專業學習,這段學習經歷無疑為她的職業生涯打下了扎實的文學功底。
從1983年7月到1985年8月,她在翁源縣壩仔中學擔任教師,積累了寶貴的教育經驗。之後,她在1985年9月至1987年8月期間,擔任了江尾中學的教導主任,開始涉足管理領域。
1987年9月至1992年1月,她在尚同中學繼續任教,期間還涉足了開發區工作,1992年1月至1993年5月,她以借用身份在翁源縣官渡開發區工作,並在1993年5月至1995年4月期間擔任建設部部長,開始了她的行政管理角色。
1995年4月至1995年9月,她升任翁源縣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同時繼續擔任官渡開發區建設部部長。同年,她還成為官渡鎮黨委書記,職責進一步擴大。
從1995年10月至1997年5月,張樹玉的職務進一步提升,她不僅是黨委書記,還擔任了開發區工委委員和農村部部長。1997年5月至1998年9月,她的職務繼續簡化,但仍保持為黨委書記和工委委員。
1998年9月至2001年12月,張樹玉轉任翁源縣糧食局局長,展現了她在不同領域的領導能力。2001年12月至2006年10月,她擔任機關事務中心主任,並在民盟翁源縣委員會中擔任副主委。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她的職務再次調整,成為翁源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翁源縣委員會副主委。自2007年1月至今,她一直擔任翁源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同時兼任縣總工會主席和民盟翁源縣委員會副主委,繼續為地方發展貢獻力量。
㈣ 翁源縣教育局怎麼樣
翁源縣教育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翁源縣教育局更多信息和資訊。
㈤ 想知道: 韶關市 翁源縣教育局人事股 在哪
你好!
幸福路目前沒有公交車通達,坐車到翁源客運站,下車後直接走路過去也可以,大約是1公里的路吧,如果覺得遠就搭摩的,3塊錢包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