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育敘事
1、教師專業化發展關鍵在於積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問題越來越引起教育界有識之士的關注。教科研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廣大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要途徑,它不再是教育專家和科研工作者的事情。除了教育行政部門的提倡和要求外,教科研真正的動力應該是來自於學校,來自於廣大教師發展的內在需求。教師內在的需求是自我成長,自我成長的關鍵在於廣大教師是否能夠沿著一條比較正確的方向不斷成長。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思考、不斷記載自己成長的心歷。教師專業成長亟需解決的問題,包括教師專業成長記錄、教研交流平台的豐富性、交流的主動性和自發性。
2、網站、博客、即時交流軟體、Moodle等不同形式的網路教研方式並呈,各有長處。網站適合於行政機構、教研管理機構為主體來使用,博客適合在個人為主體來使用。即時交流工具主要是QQ群,還有UC群和MSN。
3、博客及團隊博客的功能可發揮獨特的作用:A、博客為廣大教師個人的加速成長提供了空間和可能,博客團體可以為學校團隊、學科團隊、小組團隊的加速成長提供了空間和可能。個人博客、小組(教師、學生、家長)協作博客群組(群組可以是兩個人,也可以是三個人直至更多)、學科博客群組、新項目(課程、校際之間項目聯動、科研項目開發)開發群組、區域博客群組、聯片博客群組、結對博客群組等都是不同形式的博客團隊。成為我們新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成長方式。B、教師成長需要榜樣也造就榜樣,而發揮榜樣作用需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是關注和提升榜樣,二是宣傳和展示榜樣。博客是關注和提升、宣傳和展示榜樣的好平台。C、博客具有彰顯個性的性質,與新課改提倡的精神完全符合。
4、浙江省教研室自上學期,力推攜手博客群,並採取新建省教研網,擴充網站空間,設立專職教研員,召開各學段各學科的網路管理員,召開網路教研會議等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網路教研,博客的推廣和使用是網路教研中的核心部分。
5、我市經濟發達,網路普及程度較高,對於開展本課題研究有較好的硬體保障。
6、我市建立和使用網站等各種方式進行網路教研歷史久,成績顯著。如:瑞安十中尹瑞文老師的「中學語文教堂資源網」在全國負有盛名,網站開辦六年,點擊數達4千萬次。多次在全國、省級評比獲獎。課題組組長李日舟老師的工作網站「瑞安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網」自01年開始建站,在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將近三年的內容轉到博客後,居成長博客全國技術群組第一,攜手博客群組第二。我市現有11個以瑞安教師為成員的QQ群用於工作交流。
目前,我市安陽實驗中學在網站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群平台,真正使用博客的近50多位教師,接近教師總數的1/3。另外至少有100位教師目前已經擁有博客。教師因工作使用網路,提高個人專業成長的數量大約在2000位左右,占所有教師總1/4多。
6、快速發展的網路技術可能會有更新、更好的形式出現。但在可預見將來,但不會淘汰或廢止博客這種形式。
哈貝馬斯曾經提出從工具理性走向「交往理性」,構通行為真正互動和理解的四條有效性原則:即表達的可領會性、陳述的真實性、表達的真誠性和言論的正當性。他還提出達到「交往理性」的社會標準是﹕
第一,理想的語言情境向每一個感興趣的主體開放,使之可以參與話語並為自己的觀點辯護;
第二,它能擺脫強制、統治、權力游戲等純粹工具性和策略性的動機;
第三,它能把那些潛在於我們的斷言中的認知性的、規范性的、表現性的三種有效性要求區分出來,並且僅僅通過辯論達到這種區分;
第四,它能使人們自由地就民主意志之形成、政策連續的基礎達成共識;
第五,它的結果是一項合理的同意,這項同意可以根據進一步的協商進行修正。博客正是基於這一需求標准而產生的形式。
到目前為止,以「教育博客」為主題的研究在國內外的學術刊物中已有部分涉及,只是尚待進一步理論化和系統化。美國創造網路探究教學WebQuest之父Doge倡導在WebQuest的設計中加入Blog的新元素,促進師生在網路上的思想交流,而且自己親自建立了一個Blog(),在上面記錄了自己平日的所思所想。這應該是教育博客的最初形式。
在博客者群體中,我們最為關注的是教師。盡管至今還沒有中國教師博客的准確統計,但從GOOGLE關鍵詞檢索「教師博客」記錄條數高達807萬條,與「課程改革」(1240萬條)、「基礎教育信息化」(1200萬條)成為基礎教育領域搜索信息量最大的三個關鍵詞。中國中小學教師博客的特點是﹕
l 教育博客者壓倒多數是「草根」的普通教師,也有少量教育研究工作者。教師用博客記載著他們的思想和成長軌跡,最為關注的兩個話題是課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
l 教師博客者對博客有強烈的歸屬感,期待將自己的聲音傳播於社會之中,用非主流的「話語」和網路傳播方式來確立教師的社會地位。
l 教師博客功利性相對較少,至少在目前學校和地區的博客群中很少有庸俗的名人效應和眼球經濟。
3、教師專業發展相關定義及理論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生活中,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習得教育技能,實施專業自主,體現專業道德,逐步提高從教素質,成為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化發展過程。簡單的說就是教師從一個「普通人」變成「教育者」的專業化發展的過程。
教師專業化的內涵包括專業知識結構、專業技能和專業道德素養等方面。
國內林崇德教授認為:教師的知識可分為本體性知識、文化知識、實踐知識和條件性知識。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本體性知識有四個要求:一是對學科知識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二是既懂得本學科的歷史,又掌握該學科的新進展;三是與本學科相關的知識;四是能夠把本學科知識變成自己的一種學科(學術)造詣,並能清楚表達出來。教師扎實的本體性知識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證。文化知識的廣泛性和深刻性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全面發展的效果。它能滿足每個學生多方面的探究興趣和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幫助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客觀世界;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學科知識;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學科知識,如學習教育哲學就需要思維哲學、倫理學、社會學、認識論、社會哲學等學科的知識基礎。提高在學生和家長中的威信。實踐性知識指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境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這種知識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關於教學的傳統研究常把教學看成是一種程式化的過程,忽視了實踐知識與教師的個人特點。實踐性知識的積累需要教師有反思型思維和教學能力的具備。條件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知識。這種知識是廣大教師所普遍缺乏的。包括:學生身心發展的知識、教與學的知識和學生成績評價的知識。
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是不夠的,教師要注意研究和更新教師知識的性質、範式、組織和內容,以保證教師這「一桶水」不是「死水」,而是源源不斷的流水,給學生的「一杯水」也是長流不息的「新水」。
教師的專業技能由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技巧和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所構成。教學能力由一般教學能力和具體學科教學能力構成。一般教學能力指各種各樣教學活動所涉及的能力,主要有:教學監控能力、教學認知能力、教學操作能力。
(1)教學監控能力。指教師為了保證教學的成功,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而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教學諸能力中最高級的能力。
(2)教學認知能力。指教師對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學習者特點、教學方法與策略以及教學情境的分析判斷能力。主要表現為:分析掌握教學大綱的能力;分析處理教材的能力;教學設計能力;對學生學習准備性和個性特點的了解、判斷的能力等。在教學能力結構中,教學認知能力是基礎能力。
(3)教學操作能力。指教師在實現教學目標過程中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從手段看,表現為:第一,言語表達能力,如語言表達的准確性、條理性和連貫性等;第二,非言語表達能力,如言語的感染力、表情、手勢等;第三,選擇和運用教學媒體的能力,如運用教具的恰當性。從內容看,表現為:第一,呈現教材的能力,如恰當地編排呈現內容、次序、選擇適宜的呈現方式等;第二,課堂組織管理能力,如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教學活動形式的組織等;第三,教學評價能力,如,及時獲得反饋信息的能力,編制評價工具的能力等。
教師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能力已成為21世紀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
(1)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能力;
(2)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
(3)使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與開展網路課程教學的能力
4、國際教育界有關教師專業發展的探索
從理論研究的角度看,西方沿著教師群體專業化——教師個人被動專業化——教師專業發展的軌跡,以獲得教師自主為核心,在教師專業化策略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
20世紀60年代,斯騰豪斯提出了關於教師在課程開發的作用的觀點,即「教師即研究者」。後來這一觀點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
20世紀70年代,英國開展了「教師即研究者」運動,此運動反對的是外來的研究成果、觀念對於教師的控制,它重視教師個人的自我意識、自我教育、個人的實踐或自我能力。這次運動中,教師開展研究成為教師解放自己、張揚自身主體性的職業生活方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將教師的成長及專業發展等課程開發融為統一的過程。教師的培養發展遵循「反思實踐者」範式。教師在以「參與」和「反思」為主要特徵的行動研究中不斷獲得對實踐的反感能力,使自己獲得專業發展。
埃利奧特在斯騰豪斯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教師即行動研究」教師不再把可能帶有偏見的專家思想視為當然,而是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提出問題、著手解決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和評價,在此過程中獲得專業自主和發展。
凱米斯在斯騰豪斯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教師即解放性行動研究者」。是在教師自己的共同體指導下展開研究,專家只是幫助形成共同體。這種情形保障了教師對研究過程的充分介入,使得教師「解放」自己及其專業,從而獲得專業自主和專業發展。
5、我國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
我國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對教師職業展開過討論,當時有一種很鮮明的觀點:「教師不獨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專業,......性質與醫生、律師、工程師相類。」目前,我國有關法律已經為推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證。
而對於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教授認為,專業發展是我國教師教育面臨的兩大問題之一。鍾啟泉提出了我國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三大問題:①教師教育理念尚待進一步到位;②教師教育制度尚待進一步完善;③教育科學尚待進一步改造和發展。這三點基本概括了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認可。
針對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鍾啟泉從理念層面提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兩點策略:①確立適應新時代需要的理想的「教師形象」;②確立相應於理想的「教師形象」的教師教育體制。劉芳則指出教師專業發展必須做到:①教師成為研究者,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使教師工作重新獲得「生命力和尊嚴」,顯示出不可替代性;②教師積極反思,使教師對自己、自己的專業活動直至相關的問題有更為深入的了解;③使教師任教的學校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地。
(二)教育博客與教師專業發展相關理論
教育博客可以利用「零障礙」的社會性軟體,用心靈書寫屬於自己的網路日誌的方式。教師可以方便地將教學、研究、生活等方面的精神與物質的成果上傳發表,形成教師個人的資源積淀。博客可以跨越時空形成網上頭腦風暴,成為支持教師隱性知識顯性化的重要途徑。
黎加厚、庄秀麗總結了教育博課發展的現狀及其展望,指出如果抓住了新課程和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和博客建設,就抓住了時代發展的脈搏,並且標志著教育信息化和教師專業發展進入了高級階段:教師主體意識覺醒和主動發展的階段。
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蔣鳴和教授最近通過對教育BLOG的研究,提出教育博客不僅是信息呈現的平台,而且由於它連接著人們的思維,因而它是教師群體思維互動的平台,是師生學習實踐共同體的環境或載體。教育學理論工作者應順應技術支持社會發展的現實,參與其中,以理論引領教育博客的發展。同時指出教育博客的興起,是教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奇特的現象——教育博客還為師生提供了發表自己思想的傳播媒體,讓公共話語權回歸到每一個教師自己手中,因而重構了社會的話語結構。人們在相互傳播溝通的過程中,反思、互動,進行思想的復制與創新交融。博客對每一個個體而言,將導致教師主體意識的覺醒;從群體的影響和社會長遠的歷史演進來看,將導致一種教育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變革。
教師博客的興起是中國基礎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這幾年來教育部門和專家一直全力推進的「校校通」工程教育資源建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似乎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倒是博客「無心裁柳柳成蔭」,成為教師專業發展和成長自發的、最有影響力的方式,對這一現象的解釋不能簡單歸之於青年人趕時髦,背後蘊含著深層次的社會成因。
長期以來,教師話語權的缺失是中國的教育的一大弊端。黨中央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後,教育部負責人首次提出「以人為本體現在兩個主體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為本,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二是辦學要以教師為本,教師是辦學的主體。」這一觀點至少至今似乎並未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和校長的共識,在中國教師教育協會中國中小學教師基礎調查(2004-2005年)中,65位縣(市)教育局長和1180位校長對加強民主管理列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議程認同度不高,僅20%左右,與調查的38000名教師對擴大學校民主管理的強烈願望(31%的教師把它列為學校發展第一位任務)形成鮮明反差。
這種教師話語權的缺失特別表現在課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初期,專家主導的推進方式造成話語權幾乎為「教育家」們所獨占,教師僅僅是受眾,是「洗腦」的對象,大量奔波在教育一線的教師是「沉默的大多數」,同時又產生表述危機,「建構主義」、「雙主體」、「主體一主導」一時充斥於各種會議、雜志、發言中,成為千遍一律的「套話、空話和廢話」,盡管不少人對充斥一時的標簽口號式的教育話語有很大程度的不認可感,但在權力話語下只能處於失語狀態。教師博客開創了一個個性獨立、民主的話語空間,技術的發展又使個人信息在網上傳播幾乎達到了「零成本」的地步,於是真實、鮮活的話語噴薄而出,教師博客的蓬勃發展體現了教師話語權的回歸。
(1)網路的快速發展使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理論的指引。如何解釋網路環境下人的個體與社會的關系?如何在網路環境下從「工具理性」走向「交互理性」的方向和途徑是什麼?如何分析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內在的互動關系?教育學應當對這些問題做出不僅僅是哲學意義上的回答。
(2)反對「工具理性」不應成為漠視科學技術的借口,鄙薄科學技術是歷史的倒退。在社會信息化的浪潮中,一個完全置身於網路之外的人至少不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論工作者。
(3)教育理論研究者只有投入「交往行動」才能起到專業引領的作用。研究者的角色必須進一步轉換,不僅僅是指導者,更應首先是「同伴」﹔不僅僅是開個人博客,更要融入社群的交往之中,可惜這樣的研究工作者目前太少。
(三)博客技術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中的運用情況
教育BLOG作為一種新興的網路學習工具,的確給走進它的教師在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等諸多方便帶來益處。
目前教育博客主要有以下一些存在形式:
1.個人教育博客
教育博客以創建寫作者的身份又可以分為教師博客、校長博客、教育管理者博客、學生博客等,根據其內容主題的權重大致可以做以下分類:
(1)教學反思類。透過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事件、對學生教育方式的反思,更多關注學生的個性品格發展,關注學生的成長環境、教育教學事件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學科教學類。學科的教案設計、課堂實踐、教學後記、學科資源等,探討本學科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模式,類似於學科教研網站,更側重於教學的實踐經驗與反思。
(3)教育管理類。許多校長、教育管理者用博客來記錄自己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思考和研究,在不斷的實踐和積累中,提高了對教育本質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時也對一線教師開展校本教研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4)知識管理類。將博客作為知識、信息的積累和管理工具,如教育理論的前沿觀點,教育科學的最新發展,對自身工作學習有益的信息資源,分門別類按照自己的體系進行集中儲存,身處信息社會,這個結構化的知識倉庫就是個人專業發展的加油站。
(5)成長檔案類。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故事,建立更加人性化的新型師生交流互動平台。
(6)家校溝通類。以教師的班級管理為主,記錄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建立起家長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橋梁。
(7)課題研究類。以課題研究的實時檔案和重要成果為主要內容
(8)文學創作類:以教師的文學作品和學生的學習生活日記、作文習作為主。
2、校園網站
隨著一部分校長、教育管理者參與博客的創建和寫作,教育博客開始從自發組織形式向有組織、有管理、有評價的方式過渡,出現了一部分以博客技術構建的校園網站和校園博客群。
以博客技術構建校園網站,將教師的教育敘事、校園新聞、學生作品、學校論壇搭建在一個平台上,而教育敘事成為網站的主體,充分發揮每一個老師參與的積極性,並且學校也建立了相應的激勵評價機制,對於促進教師的成長和專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
3、校園博客群在常見的以asp技術構建的校園網站上,增添博客功能模塊,教師的博客在校園網上發布,形成校園博客群。學校鼓勵老師用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映自己的教科研心得、收獲和成果,寫成教育敘事報告。這種研究更實在,更切合教學實際,更具有參考與借鑒價值,而且大多數教師覺得寫自己的教育故事與論文相比,更易下手,更有東西可寫。
❷ 如何利用教育信息技術促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應用於教育的每一個領域。它作為一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必然要對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教師要把信息技術熟練地運用於課堂教學之中,要把信息技術更加有效地與教學研究結合起來,還要憑借信息技術進行交流與合作。毋庸置疑信息技術在推動我國教育現代化的同時,實現了教師教育觀念和手段的變革,更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了校園,多媒體教學與計算機輔助教學取代著傳統而單調的「粉筆+黑板」的教學手段,並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形象性、直觀性、大容量的特點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大大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教育信息技術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正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農村教育帶來了生機,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沖擊和挑戰。農村的教師由於環境條件和自身素質所限,在先進教學設施的運用、網路普及和使用等方面遠不如城鎮老師,這樣嚴重製約著農村教師更快更好的成長。探討信息技術在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和運用,讓農村教師能更快地走上專業化發展。在教育發展的今天,網路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也顯得越來越突出和重要。做為一名農村地區的一線教師,以下是我就教育信息技術促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之路談談我的幾點認識,希望能得到教育同仁和專家的指導和批評。
一、農村教師的現狀分析1、農村教師教師的知識結構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
一方面老教師教學實踐經驗豐富,現代信息技術知識缺乏。大多數中老年教師以前沒有進行計算機教育培訓,由於年齡關系和條件的限制,他們也不願接受新生事物,不去主動學習信息技術,思想落後、年齡偏大、條件限製成為農村教師專業發展之路上的重要障礙。另一方面年輕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經驗明顯不足。隨著特崗教師進入農村,給農村學校注入了新鮮血液,特崗教師大都是本科畢業,有著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信息技術教學功底,雖然計算機操作能力很高,但在教育教學方面經驗明顯不足,不能很好地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他們現階段的主要精力還是投入在熟悉教材,掌握課堂教學的基本技能上。另外,信息技術教師還沒有做好迎接課程改革的准備。課程內容又不斷變化,給教師們的教學增加了難度。部分信息技術教師還未能勝任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2、信息技術運用教學的使用率不高。
由於農村學校教學環境仍然落後,有的學校上課仍然是一張課桌,一支筆,教師講課就靠一張嘴。條件稍好的小學和初中配備了多媒體教室,老師辦公室安裝了電腦,學生有了機房,每周能上一節信息技術課,只有小部分教室里使用多媒體教學。但由於條件所限和環境影響,這些學校的信息技術運用教學的使用率不高,許多多媒體教學設備長時間處於擱置狀態。
二、新時期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要求我校田老師,教齡已將近30年了,平時在學校是個踏實勤奮、愛崗敬業的好老師,她的語文課也上的很生動,但因為年齡偏大,加上地處偏僻農村地區,她對網路知識和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和了解幾乎是一個盲區。學校最初組織全校教師進行教育信息技術培訓時,她連電腦怎樣開啟都不會,更不要說製作課件和其他的操作了。當地的移動公司和學校今年准備和學生家長建立校信通平台,她們班的學生加入校信通的也不少。做為一名班主任老師,還要通過電腦和手機與學生家長聯系,她每次總是讓學校年輕的同事替她在電腦里編輯信息和發送。每提及此事她都顯得很無奈和無助,感嘆自己有些年齡偏大過時了。
類似上述案例中田老師的這種情況,在我們農村學校的老師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因為受到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的影響和受教育程度等原因的影響,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師對網路認識可謂是膚淺的。要提高這些農村中小學年齡層次偏大教師對於現代教師專業素養的認識,使其通過事實認識到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和網路對教學發展和創新的重要推動作用。教師可以通過網路及時發布校方的各種信息,也可以指導學生完成家庭作業,並且發布一些家長教育孩子的新理念和新方法等,對於提高學校和家庭的教育起著很好地橋梁作用。
在信息技術條件下,教育手段、教育環境及教師角色的轉變給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說,教師應該是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提高的學習者,這也符合「學習化社會」、「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校本教研相整合,提高教學水平,可以利用網路技術進行交流,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獲得專業發展的動力。
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許多年長教師感到困難重重,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當他們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特別是看到年輕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後,他們轉變了陳舊的觀念,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們利用晚上以及業余時間,互幫互教,勤學好問,持之以恆,堅持練習,尤其是幾位老教師不甘落後,學習勁頭十足。各位教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掀起了學電腦用電腦的熱潮。我們先後學習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信息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多媒體教學軟體的使用技巧、多媒體素材和課件的製作技術等。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挖掘潛力按需施教的原則,操作為主講授為輔、集中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形式,使教師學以致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化教學過程,並努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達到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要求,與素質教育的目標結合在一起。
2、要加大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方面的培訓力度。
雖然,我們以前也開展過類似的教師專業化培訓,但這些培訓往往只是流於形式。比如說,市裡組織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考試,很多農村教師往往在短時間內並不能完全掌握其中的知識和技能,在考試前就拚命突擊一段時間應付考試,考試結束後,這些老師就放棄了對專業知識的鞏固和掌握,在教學中仍然不能進行教學的創新。實踐證明,這樣的應付考試的培訓方式對於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成長是起不到實際作用的。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有助於加快知識更新速度、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利用網路和多媒體技術,可以構建信息豐富的、反思性的學習環境和工具,允許學生進行自由探索,極大地有利於他們的批判性、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教育信息化能夠突破教育環境的時空限制,有助於加強課堂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可以模擬大量的現實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入課堂,使學生獲得與現實世界較為接近的體驗。眼下,農村教師專業化成長之路,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讓他們盡快掌握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培訓就顯得非常重要。
3、以教師博客為起點,積極促進教學反思隨著網路信息技術不斷深入發展,教師博客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和時尚,
成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師利用互聯網的博客技術,以文字、多媒體等方式,將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課件等上傳發表,超越傳統時空局限,促進教師個人隱性知識顯性化,並讓全社會共享知識和思想。教師博客為教師的繼續學習、經驗交流、教學反思等提供了一個快捷、有效的途徑。教師博客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潛能,要高度重視教師博客平台的搭建與完善。
學校加強引導,鼓勵教師在博客上寫教育敘事。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並不是什麼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那種連續記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師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每一位勤於思考的教師,都有他自己的體系、自己的教育學修養。」教育敘事就是教師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不是去寫那些連自己也不理解的概念性論文,而是基於學校真實生活,去關注發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事情,尋找其中有意義的細節,然後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從而改進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可以說它是電子版的或加強版的教育日記。與傳統的教育日記相比,它交流方便,傳播快捷,並且更注重反思與創造,它更符合廣大教師的教學實際,給教師提供了一種新的教研視野。因此,也更受廣大教師的歡迎。
4、以教師為主體,實現教學設計的合作。
研究表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從根本上說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教育問題。教師要將新的技術整合到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他們要學會使用新的技術技能,要通過教師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還要能夠在新的不同的情境下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教學設計方案完成後各組要向全體教師展示設計方案,進行討論評價,並提出修改意見。分析自己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的成功之處,總結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整合模式。比較教學過程與教學設計的差距,審視實際教學活動與自己的教學理念之間的差距,找出學生實際學習效果與預期教學目標之間的差距,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教學的具體設想。
隨著農村信息技術的傳播和普及,學校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的投入,注重學校網路的建設,這樣就給農村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利用網路進行備課,讓農村老師足不出戶,就能了解當前最先進的教育思想,就能與全國知名老師進行交流和互動,農村老師利用網路可以搜索中更多更詳盡的教學資料和教學資源,老師們的視野開闊了,他們才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認識到網路給教學帶來的巨大變化。老師們利用網路進行備課,他們可以集中優秀老師們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使農村老師努力趕上城市老師,也讓農村的學生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信息化教育為我們展示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個適應性的社會過程,它的發展取決於它是否能很好地適應教育環境及如何為教育服務。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回顧過去,反思有哪些成績值得發揚,有哪些教訓需要吸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培訓學習、不斷實踐、展望未來,為實現農村中小學教學教育現代化繼續邁進。我們將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提高、不斷積累經驗,為教學全方位工作實現教育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❸ 什麼是數字故事,有什麼教育意義
數字故事的教育意義
美國著名的認知科學和學習理論專家Roger C.Schank指出:「人類生來就理解故事,而不是邏輯。」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回憶童年時代的學習生活時,所學的那些公式和課文,可能大部分都忘記了,但是,教師講過的故事卻永遠不會忘記。腦科學的研究也表明,當人腦的記憶鑲嵌在豐富的故事背景中時,記憶的效果最好。
講故事是一種人類生來就具有的能力和需求,講故事也是一門古老的教育藝術,從遠古先民用燧石在岩壁上刻畫,到口耳相傳的人類朦朧期教育;從孔孟、三字經、史記,到今天的文學、電影,故事歷來就是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內容。為什麼故事能在教育史上延續千年?這是因為,故事的本質是人類經驗和歷史的載體,它濃縮了每一個個體的經驗閱歷、思想和情感,人們用故事表達自己,與他人溝通,分享人生和價值觀,追求生命和意義,所以說,故事是世界永恆的主題。當歷史進入到2l世紀的數字化時代,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數字故事(DigitalStorytelling)很自然地受到師生的歡迎,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媒體素養,對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
數字故事的由來與發展
數字故事是20世紀計算機進入教育教學應用的產物。20世紀90年代初期,達納?溫斯洛?阿奇利(DanaWinslow AtChley)作為數字故事的先驅者,嘗試用計算機把過去的老照片配合自己的講述製作成數字故事,受到觀眾的歡迎。隨後,他開始幫助人們製作數字故事,影響到越來越多的人參與數字故事的創作,並且在舊金山成立了第一個數字媒體中心,也就是現在的數字故事中心CDS(Center for DigitalStorytelling)。2002年11月底,來自8個國家以及美國25個州的代表聚集一起,成立了數字故事協會(Digitalstorytelling Association),數字故事迅速在世界流行起來。
進入網路時代後,一批數字故事網站興起,受到數字故事愛好者的熱捧。例如,數字故事中心網站是一個國際性、非贏利性的數字故事培訓組織,從事數字故事項目的開發和研究,為不同的人群(普通群眾、學生、教師、培訓人員等)提供必要的學習案例和學習資源的支持,此外,該網站的新聞欄里還公布數字化故事敘述方面的會議、專題討論會等。
在英國、加拿大、奧地利等多個國家,都相繼建立數字故事中心的門戶網站,建立社區,並搭建論壇,如英國數字故事中心網站。在亞洲數字故事網站中,還成立了「數字故事圈(Digital StorytellingCircles)」。「數字故事圈」是指一些普通的人緣於相同的愛好而形成一個固定的團體,他們相互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數字故事。這個愛好數字故事的小組,每隔一個月或一周舉行聚會,彼此交流。此類聚會活動對所有數字故事愛好者開放,是數字故事愛好者的交流平台。
此外,還有專門面向教師的數字故事資源網站,這是數字故事資源的集合,幫助教育工作者創建功能強大的數字故事,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各種數字故事資源,包括教程、最新的案例、教師的反思等。
數字故事在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被廣泛應用於教學活動中,如結合探究式項目的學習、語言教育、數字故事競賽等。例如,美國阿拉斯加教育技術協會(ASTE)啟動了一個數字故事項目,舉行有關數字故事設計的iDidaMovei比賽。日本從2002年開始每年由大阪專區教育委員會和吹田市以及箕面市教育委員會聯合舉辦一次數字故事競賽,競賽的對象主要是面向高中生和大學生,數字故事的主題各異,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
2001年,我在廣州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一個國際項目,一批來自澳大利亞的教育培訓專家在培訓班介紹並展示了澳大利亞學生設計製作的數字故事作品,當時,我就感受到了數字故事對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的魅力。之後,我指導研究生畢業論文時,從國外文獻上了解到「Digital Storytelling」在歐美和澳大利亞等地教育中被普遍採用,對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很有價值。從那以後,我的研究生在上海、蘇州、無錫、海鹽等地的中小學開展教育研究,將數字故事的教學策略運用到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教學,受到了師生的歡迎,教學效果很好。
2007年後,教師博客逐漸在國內普及,教育敘事因受到廣大教師的喜愛而流行。在教師培訓活動中,我發現可以培訓一線教師用PPT將教育敘事製作成數字故事。在教師培訓活動中最早使用數字故事的是在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中,我們將「泰迪的故事」設計成PPT數字故事,在教師培訓班播放,許多教師被故事感動得落淚。「泰迪的故事」取材於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國際圓桌會議上,美國一個著名的「與眾不同」網站上面的《三封來信》感人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因母親去世而陷入困境的學生泰迪由於教師的關心而改變了命運。現在,《泰迪的故事》PPT在全國各地的教師培訓中廣為流傳,成為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經典教材範例。
2010年9月,受到《泰迪的故事》的啟發,上海市教育工會組織了上海優秀女教師數字故事設計比賽。同年,上海音樂學院創作的《詠嘆夜鶯》講述了周小燕教授的故事,在教師節會場上讓許多觀眾深受感動。
近年來,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團隊積極參與了上海、山東、大連、深圳、新疆、四川等地的教師數字故事培訓班,並建設了數字故事網站,促進了數字故事在國內基礎教育領域中的普及。
現在,許多學校將數字故事運用到學校的德育工作、課堂教學情境創設、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高級思維能力培養中,數字故事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
數字故事的設計和運用
數字故事在國外的應用研究是多種多樣的,不管是基礎學科,還是拓展性學科都用講故事穿插其中,特別是在小學生的表達能力、閱讀和書寫能力的培養方面,都用到講故事。而數字故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更是非常平常,如將信息技術與教學相融合來進行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另外,以項目、競賽、數字故事圈(Digital Storytelling Circles)以及與學科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的數字故事活動,也已經非常普及。
數字故事與其他教學方式相比,其最大的特點是將感情融入教育傳播之中,能夠有效激發教師工作熱情,樹立熱愛學生的信念。數字故事用於課堂教學,有利於改進教育方法,增強吸引力,促進師生思想深度互動,將知識技能教育與情感態度教育融合,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學生設計、策劃、語言、音樂、藝術、邏輯等綜合素養。一線教師要充分認識數字故事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把數字故事作為校園文化建設、師德教育、課堂教學等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廣泛開展數字故事製作與應用活動。
教師可以利用已有的電腦以及PPT軟體,根據自己當前的教學目標,設計故事主線,並收集和加工相關的圖片、視頻、音樂、動畫等素材,按照講述故事的形式製成3分鍾~5分鍾的PPT。製作數字故事一般為以下幾個步驟:
1.選題,注意結合教學目標,同時要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
2.設計好故事主線,要構思好故事發展的線索,並考慮好與之相對應的圖片或者視頻,以及旁白和時間,用什麼樣的背景音樂等。
3.用PPT等多媒體編輯軟體,將收集的材料按照故事講述的順序組合起來,注意美化圖片效果,配以與內容相匹配的背景音樂。
4.在教學中試用數字故事,讓學生在欣賞和感受中體驗數字故事。
5.總結數字故事的使用情況,找出優點和不足,以便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今年10月,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將舉辦2012年的全國數字故事大賽。在過去的兩年裡,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頒布了數字故事評價的四條標准:「故事性、藝術性、技術性、創新性」,正式啟動了數字故事在基礎教育中的推廣工作,通過這項全國性的比賽推動,數字故事在國內的被關注和相關研究將進入新的階段。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
❹ 信息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作文 350字
回首三年前,學校的小班之舟,剛剛起航.我們不知道小班化是什麼,我們到處學習參觀,我們摸著石頭過河.轉眼間我們的這支並不雄壯的小舟已經乘風破浪的航行到了南京市新教育改革的前沿.很多老師在學校的新的教育理念下不斷前行,取得了很豐盛的成果,聲名在外.
24中的小班化之船,不是一艘豪華巨艦,他沒有絢麗的外表,沒有雄厚的物質實力,有的卻是全校師生團結一致的內在動力,有的是新教育改革的理念,有的是老師和學生的真摯的情感,這些促使著我們一直不斷的努力著,前行著!
我一直是一個比較懶散的人,做事常常憑著感覺和興趣去做,也比較容易沖動.做學生時,從來都不是上進的學生,做老師後,也不曾是個上進的老師.自我感覺是一直被學校「逼」著走上了這條新教育改革之路的,可是就是在這樣的「逼迫」之下,我也有了不少的收獲,回頭看看,非常感謝這份「逼迫」.
在剛剛進行完的市先進教研組評選的資料收集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為數不多的幾張證書,幾乎都是在學校小班化後取得,而自己在教師專業上的發展,也是在這三年有了飛速的發展,真的非常感激小班化給我的教師生涯帶來的轉變.
24中今天的發展,凝聚著很多老師和領導的心血,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是學校不斷的和信息技術的結合,幫助我們的老師上了一個又一個的平台.從教育敘事的撰寫,到魔燈技術的培訓、思維導圖的運用、教學案的一體化、電子視頻相冊的風靡、smart電子白板的大膽嘗試、WORD試卷王的運用操作、直到今天對MP-Lab萬用拼圖的操作培訓,這些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走到了全市前列,甚至走到了全國的前列,所以才有了地理學科全國賽課一等獎、語文學科長三角地區賽課一等獎、政治學科南京市賽課的一等獎,才有了南京市CAI賽課三個一等獎,才有了很多慕名而來的學生和家長,才有了那些一批批參觀學習的外省市學校.
而我也是受惠者之一,我的教育博客中,經常看見鼓勵的回復,支持我不斷的奮斗.魔燈點燃了心中激情之火,製作思維導圖譯成了維語被遠道而來的新疆校長帶回了他們的家鄉---克拉瑪依,教學案一體化提高了課堂效率,嘗試著用smart電子白板上課,利用WORD試卷王出了月考試卷、日常練習卷,聽了三節MP—Lab的小學公開課,第一次領略了如此有趣的數學課,真的是大開眼界.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更是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帶來了新的理念.如果今天你還沒有運用這些,那麼,行動起來吧,讓信息技術豐富你的課堂,讓信息技術改變你的理念,讓信息技術解放你的大腦,讓信息技術為你創造更多彩的生活!
周日下午2:00有MP—Lab萬用拼圖的專家莊惠娟博士在學校會議室為我們做MP—Lab萬用拼圖實用講座,請所有的老師們有時間都來聽聽,領略以下會移動的三角行,會翻跟頭的四邊形,會唱歌的圓!
❺ 信息技術教育的圖書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雜志倡導現代教育理念,探索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新型教育模式;為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的現代化進程提供卓有成效的幫助;為教育信息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資源整合的服務平台。 《信息技術教》(已改名《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教育》雜志是一份「引領課程整合,服務教學需要」的中央級信息技術教研刊物,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辦: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
國際標准刊號:ISSN1672-1241
國內統一刊號:CN11-4993/TP
郵發代號:82-67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指定刊物
◆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
本刊讀者不僅適合於信息技術教育人員,而且更適合於廣大師生,閱讀本刊,將會有效地促進信息技術的掌握,有利於信息教育的普及 1.專題:教育信息化時事、熱點的及時、全面、深度報道
2.學術前沿:對話/訪談/觀點圓桌;架設產學研溝通、交流的橋梁
3.巡禮:區域、學校信息化經驗策略
4.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課程教法、學法的研討,教與學的設計及點評
5.課程整合:課程整合:整合案例的展示與剖析;整合實踐的所思所感
6.技術與應用:技術如何為教育教學所用:教學資源、課件、教育平台
7.域外采風:國外信息技術教育熱點、現狀、思潮等的展示與分析
8.課題在線:優秀課題展示,科研成果交流、課題資訊報道
9.數字社區教育敘事,數字前沿,網刊互動等
❻ 教師個人的教學教育敘事5篇
教育 敘事研究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研究 方法 ,自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國家興起以來,在教育領域受到廣泛關注。本文是教師個人的教學教育敘事5篇_老師教學教育敘事案例,僅供參考。
教師個人的教學教育敘事一 :
在教學一線工作了十八個年頭了。這十八年來,我一直把教育教學神聖職責的重託深深地紮根在頭腦中,我知道教育教學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是擔當著社會、家庭、人生發展路途中重要的航標,說他責任重大,我們社會常常提到這是一項培養社會脊樑的神聖職業,因而稱其為「百年樹人」。說他細小,小到落實在我們生活中的一飲一啄,落實到生活的細節,一言一行,一點一滴,處處是教育,時時有教育。如何把這一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承擔好,完成好、讓所有我教過的學生一生都能受益,成為道德高尚的,敢於擔當,有益社會,熱愛國家的人。做無愧於社會、家庭、學校、學生的老師,完成無愧於教師的神聖職責,這些成為我在教學工作中的指導思想。
人們常說教師是蠟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認為教師還是一位藝術家、雕塑家,教育教學過程就是在繪制一幅作品的過程,學校教育就是繪畫起步中線條的描繪,他需要教師用耐心觀察,用細心修補缺點,用欣賞和鼓勵來描繪藍圖,如果沒有起步的基礎,那麼在繪畫的完成後就會有缺憾。教師也是建築社會大廈和人生大廈的奠基人。學生就是一磚一瓦,教育他們的過程就是為大廈添磚加瓦的過程。只有好的磚瓦材料,扎實的地基,才能建築起穩固的大廈。因此我把教育教學當成雕琢藝術品,建立社會大廈的巨大工程。我注重無論當科任老師還是做班主任老師,都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他們,用言傳身教的方式來指導他們。我教授的是歷史課程,人們常常說「學史可以明智」,歷史既然是貫穿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一門學科,我在教授知識的基礎上,就把其中涉及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拿出來分析我們學生現在應該積累什麼,學習其中對人生有意義的 經驗 ,比如對於「時勢造英雄」的分析,我常常告訴學生:其實我們的人生都是均等的,為什麼有人成就了,有人被淘汰了?因為我們大自然遵守著一種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機會給每個人都是均等的,但是你們要學會抓住機遇,機遇更多的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我教過的幾屆學生中,在 畢業 時候給我發來簡訊或者來學校看望老師,仍舊提到老師的這些話一直影響他們,其中像李博雅同學在大學期間不懈努力,成為優秀的畢業生,回來向老師匯報的時候說「我記得您的這句話,她讓我抓住了很多機遇,也培養了我」。如果老師的一兩句話能帶來學生成長路途的前進的動力,能塑造出棟梁之才,那何止是家庭的幸福,也是社會的希望啊!社會發展需要什麼?人才啊!我們現在常常講:科教興國,教的種子在哪裡?教的結果從哪裡得到?學校就是一個播種種子,培育幼苗,扶植小樹的重要場所啊。教的結果是在良好的成長環境下,在師長的呵護中開花結果的,是在社會中落實的。
我們社會曾經贊譽過老師,說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蕾。也有很多人說教師的教學是「良心活」,通過十多年的教學生涯,我深深地理解了這句話。孩子幼小的心靈成長歷程中,教師真的起很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言行可能成為一個學生樹立正確人生的指路燈,也可能成為擊碎花蕾的暴風驟雨,它不僅影響到學生,而且還能影響到社會-----給社會輸送怎樣的人才。為了把愛和美德播撒進學生心田,我在教學之餘翻閱了大量的心理學書籍,並寫出了《運用心理學引導教學》《把握學生的心理進行歷史教學》《讓快樂融於孩子的學習世界》等多篇論文,同時從衣著和言行中盡力做到,不讓學生去做,自己不做,告訴學生應該勤奮學習,我努力自己做勤奮的老師,因為高中學生正好處於青少年過渡到青年的波動時期,在心理和生理出現變化時期,他們既渴求一種正確的幫助和引導,又故弄深沉,努力裝成一種成熟,在教學中我就深入學生中間做學生朋友,做能和他們貼心的師長,經常和他們談論一些他們自己的,或者所關心的熱門的事件,或者周邊朋友的事情,我在和他們談論中把正確的認識灌輸到談話中,將知識的佔有提升為精神的追求。功夫不負有心人,許多學生願意和我談心,一個叫邸鑫的學生,在思想上遇到困境時候,家長給我打電話,說孩子自己都說願意和我談,願意聽我的勸解,希望我能開導他。許多學生至今當遇到問題的時候,還能和我談談,聽聽老師的意見。「真愛」和「用心」是哺育花朵的甘露,是學生成長的階梯。 除了心靈的引導外,教師還有一個神聖的職責,「傳道授或解惑也」。傳授知識,答疑解惑,要給學生一碗水的知識,教師要有擁有源源不斷的泉水,要想擁有江河,需要教師不斷充實自己,既要提升自己的知識含量,還要有能把泉水注入學生身體的方法。教學相長,活到老學到老,學業原本就是學無止境,因此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多年,我努力做到 愛崗敬業 ,勤奮踏實。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學習和豐富教育、教學理論,吸取最新的教育理念,積極進行自身的完善。在工作中認真學習和實踐 「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履行教師職責。積極投入到教育教學的科研活動中。先後參加了省市的一系列科研競賽活動,分別獲多項成果獎。 教學既要勤於思考也勇於實踐,我將生活的體驗上升為理性的思考,平時勤於收集、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撰寫教學心得,將教學的體會上升為理論的探討,誕生了一篇篇教育理論研究論文,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了。並在大慶市社會科學優秀科研評比中獲得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並且給予通報表彰。。思考要運用在實踐中,在教學中我注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運用 教學方法 ;例如針對現在學生迷戀電腦電視,缺乏歷史知識積累,我從當今新聞 熱點 切入,利用歷史事件的分析和當今實事聯系,即提高學生興趣,又爭取做到「史為今用」。教學中注重興趣,知識夯實中注重嚴抓嚴管,處理習題中注重分析方法、把握脈絡中注重重點難點突破,使學生學習有條理,有興趣,有方法,有落實。
在擔任班主任期間,本著「為了一切的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和人格」的思想,在教育學生方面牢固本著服務於學生的思想,當學生的引路人,做學生的貼心人,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以落到實處為依據,做到勤教育,巧引導,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頑皮的學生慢慢的懂得感恩,知道對錯,能夠抑制自己不良習慣,開始投入學習中,使得學習成績得到良好的提升,得到家長及學生的認可和好評。
教學的過程是辛苦的過程,是心血和汗水的積累才能開花結果的過程,它不會馬上得到回報,也許真正的回報和巨大的效果需要等到十幾年或幾十年後才能真正體現。教學的過程也是快樂的,和一群學生一起凈化自己的心靈,感受著春天的氣息。學生也是需要用嚴和愛才能引導他們走入人生的正道。在摸索中前進。有過喜悅,也經歷過波折。看著自己的學生能有收獲,就像看見自己作品能有成果一樣高興。「親其師而重其道」;我將盡力以生花妙筆傳知識之道、精神之道,以一個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釀造精神的醇酒。我深深感謝領導和各位老師對我的認可和支持,我希望用自己的雙手能托起明天更加燦爛的輝煌。
教師個人的教學教育敘事二: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本人自20__年7月從綏化師范專科學校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帶著實現理想,感恩社會之心,一直滿負荷的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努力做好教學科研工作,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讓歷屆學生既能學好知識,又懂得如何做人。自參加工作以來,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業務進修,經過不懈努力,20__年6月本人又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師大計算機教育專業,既開拓了視野,又拓展了知識面。多年來,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始終名列前茅,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和贊許,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採摘萬花叢中一朵紅,播灑學子心頭一片綠。博採眾長,追求特色,經過刻苦努力,現實的我已經具有堅實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理論基礎,能系統的完整的掌握高中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和教材。准確的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揮灑自如的駕馭課堂,在知識和技能的遷移和轉化上有獨到的方法和教程。我注重走近學生,了解學情,在20__年教授高一學生時,我一開始我是帶著自信滿滿走進課堂的,可是一節課下來後,聽到的卻是批評,我知道那意味著什麼。這就是說我需要彌補的東西還有很多,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語速問題,我始終覺得語速快,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傳達給學生更多的知識,他們會獲益更多。於是在後來的授課中我盡量放慢語速,從而滿足學生的要求。在我的深刻自我 反思 之下,我知道了學生身上的惰性是很強的,所以必須對他們從嚴要求。按照這樣的要求,我加強了對他們的管理,漸漸的他們的成績開始有所起色。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不斷追求卓越,曾多次為本學科老師和學生出公開課,示範課。成績的取得是自己多年磨練的結果,也贏得了學校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認可,20__年6月20日,我的論文《硬碟數據恢復》被明水縣教師進修學校評為優秀獎,20__年5月10日,本人的論文《製作個人網站》又被明水縣教師進修學校評為一等獎,20__年5月5日,論文《上網收發電子郵件》一文被綏化市教育學院評為一等獎,20__年7月10日本人的論文《網路信息的獲取》又被評二等獎,20__年,本人在綏化教育學院組織的論文大賽中,所著的論文《淺談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一文也獲得優秀獎;本人也多次在學校出公開課,並獲得極高評價。
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本人也獲得了諸多榮譽,20__年8 月,我被明水縣教育局評為師德先進個人,多年來,我在承擔學校教學工作的同時,也不斷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如宋鳳海等同志,這些同志現已成為本學科的教學能手和骨幹教師。多年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本人已成為計算機學科帶頭人。
教育藝術並不神秘,哪一位辛勤耕耘的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成功的時候?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無不迸發出教學藝術的火花,哪怕是星星之火,那都是藝術的體現。我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堅持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肯於鑽研,勤於探索,以自覺、客觀的態度去研究教學藝術及規律,使之科學化,有序化,成為可以把握和操作的原理、方法、技巧。同時,不斷 總結 ,積極撰寫學術論文。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無論成功與失敗,辛勤勞動的背後,都充滿著艱辛與汗水,一位教師,既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既要注重教學的主導作用,更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我所講述的教育敘事材料,實際就是我多年教育教學思想發展變化的情況以及教育教學能力水平提高的情況。針對自己教學實踐中的親身經歷,內心體驗和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做了一些粗淺的感悟,有成就,也有很多不足。以後的教育之路仍是「雄關漫道」,擺在我們面前的仍是「山重水復」的局面。新的教改思路提示我們,教師不僅要用力教,還要用腦教,用心教,要塑造學生的心靈;不僅交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智慧;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始終相信,意志需要磨礪,生命需要鍛煉,在教育的天空下,從孩子們的心中飛過是我不變的選擇。
教師個人的教學教育敘事三:
回首來時多歧路,不用揚鞭自奮蹄
時間的列車風馳電掣地從身邊駛過,緊張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年又過去了,我試著把參加工作以來寫的教案和心得找出來,看著看著,鼻尖就有了一些酸酸的暖漾出來,心裡就順著時間軸慢慢倒帶,青澀是不消說的,但幸福在眉宇間也是無法掩飾的.覺得自己真是幸運,在自己喜歡的事業里每天一點一點撿拾開心溫暖和感動。
一、教學之路上的求索
20__年7月,我於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畢業,被一所美麗的校園所深深吸引,也為此離開熟悉的人和事,來到了我的第二故鄉,牡丹江。
剛參加工作時的生活異常的忙碌且充實,但我深知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文化 底蘊和教學技能尤為重要,因而在適應環境後,將大量精力投注在化學教學方法與技巧提升,教育科研中。我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新課程改革指引,我化學對教學有了一定的思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收獲:根據高中化學學科特點和不同知識內容
的特點,新課程標准下化學課的課堂教學可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如:探究——討論式教學法、啟發——討論式教學法、發現法、自學輔導法、實驗探究法等多種形式並舉。 化學教學中學生獲取化學知識和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實驗。進行實驗探究常採用小組實驗的方式。有效的小組實驗探究學習不但能互相促進,共同提高,而且真正培養了學生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發展了交往和審美能力,強調了合作動機和競爭意識,真正起到了合作學習的作用。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當學生爭先恐後地展示自己所設計的實驗方案,並要求用實驗驗證,而且很多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來評價其他同學的設計方案。培養了學生大膽、科學、嚴謹的作風,也暴露學生操作的弱點,能夠集體矯正。在我精心設計的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思路清晰了,學生能夠結合實際高頻率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除了常規的教學任務和學年事務外,我還參加了新教師的培訓課程,並在《第十七屆課改活動月-----青年教師匯報展示課》活動中表現優異。教學設計《鐵鹽與亞鐵鹽》在市化學學科研討活動中獲二等獎。10年順利完成全省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在新教師說教學設計比賽中獲一等獎。科研成果,教學設計,實驗技能,教學反思等均獲得省市一等獎和二等獎。在20__,__年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黑龍江省賽區學生培訓工作中,榮獲省級優秀輔導員稱號。
二、教育之旅的跋涉
20__年8月,我迎來了職業生涯的重大挑戰:擔任高一加強班的化學教學與高一學年幹事,一路與這些特殊的學生發生碰撞,磨合,從互相視作另類,到感情融洽。甚至11年陪著別人眼中的差生一起度過緊張的高三。其實真正與這些孩子接觸是,你會有很多驚喜,他們屬於感性人群,會在你咽炎發作時獻上「金嗓子」也會為NBA球星受傷而懊惱心痛不已,他們多彩多藝,能歌善舞,只不過學習習慣比較差,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要想掌握一個知識點,往往需要重復多遍。教育家們強調評價一個學生需要多方面綜合考量,而現實總是單以成績定位。高中階段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展示平台,設計多元化領域,這樣不僅能全面提高學生素養,還能刺激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個人覺得這些孩子要遠遠好於「書獃子」。 也真心呼籲教育能夠對這樣的學生給予公平的評價。我為這些孩子不甘心,也就付出更多心力來陪伴指導他們,經常夜裡11,12點還能接到學生的電話,詢問知識點,我為他們的認真驕傲不已。終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學業水平測試全員通過,高考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績。
再一輪教學循環,承擔新高一13班班主任的工作是我工作以來的夢想,但絕沒有想到會遇到那麼多「突發事件」。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失蹤事件。一名女同學在第三節課沒有回班級,經過簡單詢問和尋找後我慌了,急的團團轉。這時我向一名老教師求助,經過一番指點後,順利找到了學生。問其原因,悶不做聲,然後顧左右而言他----半個小時後孩子吞吞吐吐承認了「早戀」跡象。她不知道高中戀愛對不對,也不知道要不要表達這份情感。這時,學校的班主任培訓發揮了重大作用,耐心的傾聽,溫和指導,最終學生平靜的回到班級繼續學習。
這件事讓我明白兩件事,一:學生正處於不斷成長階段,很多事情不能理性判斷和解決,需要成人給予積極指導,而過程中必須有耐心,試想如果教師慌張報警,或直接找來家長,孩子又怎麼能吐露心聲。要想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必須提前學習,了解青少年心理。二:作為年輕教師,虛心請教很重要,前輩的方式方法是在實踐中慢慢積累的,是解決常見問題的「良葯」。這樣才能使年輕人迅速成長,少走彎路。
我深知行動大於語言,為此我付出了許多,作業批改的最多,與學生談話不計其數,班主任培訓認真聽講。積極主動參與各種進修,這些努力成效明顯,12年11月至14年2月先後9次獲得班級質量管理獎,學段質量超標獎。這些獎勵督促我進步。學校領導對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獲得14年局級記功獎勵,校巾幗貢獻獎,我深知這些榮譽是領導和老師們對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對年輕教師的期待,我一定不負眾望。
參加工作以來的種種在頭腦中愈發清晰,我感動著學生的純真和善良,欽佩著競賽學生的執著堅持,體會著做班主任的辛苦和充實,與學生相處並不斷學習著,教書育人不單單教育學生,更在於過程中不斷的自我提升。「回首來時多歧路,不用揚鞭自奮蹄」,我將繼續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分分秒秒地珍惜寶貴的時間,真真切切地愛著所有的學生,踏踏實實地做著該做的工作。
教師個人的教學教育敘事四:
在班級管理中,真是有許許多多的學問。教學是常備常新,班級管理也是如此。開學初,我在思考:這個學期怎樣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更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所在呢?在一次偶然的課間,天氣非常的沉悶像是馬上要下雨的樣子,我漫步在操場的花壇旁無意間我發現很多的螞蟻在集體搬運一個遠遠大過它們身體幾十倍的食物。當時我深深的被這群團結力量如此強大的螞蟻感動了。哎,有了,前幾天還在苦思冥想的管理問題有了眉目了。我高興得像個孩子不停的說:我們五年三班不正需要這種螞蟻精神嗎?螞蟻是團結的象徵,是力量的象徵。37個同學37隻螞蟻。對,號召全體同學學習螞蟻精神,時刻記住團結就是力量。手拉手共同進步是我們不變的信念。時刻記住憧憬未來做好時代的主人是我們肩負的責任。站在我旁邊的學生見我自言自語的說就我問:「李老師,你有什麼了?」老師有了使我們班成為優秀班集體了的法寶了。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照射到'老師和集體的光芒'。我決心把五年三班打造成螞蟻團隊。我想出了這個值得嘗試的'打造螞蟻團隊'方法。也就是把全班學生分成六個小螞蟻團隊,每個小團隊以'小螞蟻'的圖案粘貼。它的寓意在於,每個同學都是班級里的一隻小螞蟻,由一個個小螞蟻團隊完善成一個大的螞蟻團隊。,班集體就是由這樣的'小螞蟻團隊'才能組合成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平時在團隊中開展競賽,使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課上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和孩子們說了我的想法,沒想到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不到十分鍾的功夫,一個個'小螞蟻團隊'就自由組成了。每個團隊的名字也從孩子們精靈般的小腦袋瓜里產生了。分別是:向日葵,成功,陽光,釘子,超越,愛心,。帶著同學們美好期望的一個個'小螞蟻團隊'產生了。怎樣才能有效發揮它的作用呢 ?又是我要思考的問題。為了使競爭真正成為動力,而不造成傷害,我結合即將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創意讓每個'小螞蟻團隊'爭奪金,銀,銅牌。採取每周一評的形式實現。
教師個人的教學教育敘事五: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後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游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艷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游戲、小表演、猜> 謎語 、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而且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小活動是最好的,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可以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
課堂控制能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具體做法是:教師說「1、2、3」,學生馬上作出回答「請坐端」師:「1、2」生:「安靜」、「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編兒歌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教學。如:「上課鈴聲響,安靜等待老師進課堂。」(教育學生不要大聲喧嘩);「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 「耳朵耳朵看哪裡?耳朵耳朵在聽講。」課程進行一半時可以活動一下
如:??「點一點,搖一搖,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對「笑一笑,哈哈哈」特別感興趣,當說「坐會好」時,都坐得很好了。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奏感。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我們要認識到在一年級課堂里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抓好紀律的關鍵。你要求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須事先讓他們清楚。然後,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麼,怎麼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麼放,都要說清楚。一開始的細致對以後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 兒童 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於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製里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說「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說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說:「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說?」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悅,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 總之,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最後要強調的是,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教師要吃透教材內容,了解教學大綱,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鍾要質量。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學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緊湊性,要注意教師口語表達的藝術性。每上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彌補。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所進步,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總之一句話:愛心+耐心+細心
當一名好啟蒙老師不簡單呀!
教師個人的教學教育敘事5篇相關 文章 :
★ 教師個人的教學教育敘事3篇
★ 教師個人教育敘事優秀範文
★ 教師個人教育敘事範文
★ 教師的教育敘事3篇
★ 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敘事6篇
★ 教師教育敘事匯總
★ 關於教師個人的教育敘事
★ 教師教育敘事範文及案例分析
★ 教育敘事:教師個人的教育事業
★ 關於激勵的教師教學教育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