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反思
㈠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優秀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優秀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優秀6篇1
《編花籃》是首有名的河南民歌,它具有典型的豫劇風格。戲曲對於學生們來說總顯得較為陌生,它離我們的實際生活較遠。這樣一首帶有豫劇風格的歌曲,學生能唱好嗎?上課一開始,我就我國的戲曲向同學們稍稍做了鋪墊,從戲曲的種類、起源地以及服裝、唱腔等特點展開,沒想到學生聽了出乎意料地感興趣,有些學生對某些劇種還挺了解的,比如有的學生還向同學們介紹了他所了解的國粹京劇。他提到了京劇的臉譜,不同顏色圖案的臉譜就代表不同性格的人物。瞧這些鬼靈精,還真別小看了他們。這么一來,我心裡就有底了,孩子們對於戲曲並不排斥,相反還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來。我接下來順理成章地引入了歌曲《編花籃》,在初聽歌曲時,孩子們就被其歡快的旋律吸引住了,很多孩子在聽的時候就在不由自主地輕聲哼唱。我向同學們介紹了這首作品背景並向大家簡單介紹了豫劇的風格以及唱腔特點。學唱的過程中,還是感覺有難度的,畢竟帶有了戲曲元素,更何況這首民歌的旋律迂迴輾轉,起伏較大,不是十分容易上口。見此狀況,我首先把歌曲中出現的所有裝飾音一律去除以降低難度,在唱熟以後再逐句加入。戲曲元素的體現很大程度取決於裝飾音的把握,在教唱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示範,讓學生反復聽,反復模仿,不斷糾正。漸漸的,孩子們已經基本掌握了演唱。最後,我又讓學生欣賞了聯歡會上小演員表演的《編花籃》,讓孩子們不光做到聲似,並盡可能地做到形似。
小小的一首《編花籃》讓學生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由衷地希望他們能將我們的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優秀6篇2
面對21世紀的國際教育挑戰,音樂教育教學的全新方式,是每個音樂教師認真探索的問題。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音樂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卡巴列夫斯基認為:「音樂課枯燥無味是最無法容忍的,因此,引起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使所有的孩子們都喜愛音樂,並在音樂中成長,是學校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達爾克羅茲的教學宗旨是「體驗音樂,體驗情感。不能把教師自己的經驗強加於學生」;奧爾夫的「元素性」不是單獨的音樂,他是和動作、舞蹈、文學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參與的音樂,人不作為聽眾而必須參與其中;我國音樂教育新大綱要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態度和自信心,培養創造性和實踐能力。具體到教學過程中,則從一點入手,以談話方式和游戲方式導入,螺旋上升拓寬知識面,以學生參與體驗為主,盡可能的使音樂屬於每一個學生。
如何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鼓勵在音樂課上的創造性,愉快和求知的情緒學習音樂,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聆聽音樂的習慣,這是每個中學音樂教師認真探索的問題。我想這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引導和注意。
1、緊緊圍繞教學大綱與教材內容,挖掘創作因素。如:教學起始學生的器樂創作,教學中進行的節奏創作、變奏、迴旋演奏、結合創作多聲部合奏,動靜結合,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興趣和注意力。
2、通過欣賞表演活動又一次激起學生的創作慾望。在教學中想通過這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及好奇心,努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想像、表現、創造、理解能力,力爭突出音樂的特點。
3、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教師的愛護、鼓勵、關心、尊重,讓每個學生都懂得愛。去愛大自然、愛生活、愛學習、愛勞動、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優秀6篇3
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通過對教學《龜兔賽跑》這一案例進行反思,具體地分析探索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方面的反思與調整的過程與方法: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學內容不僅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並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教學中去,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悅,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在教學《龜兔賽跑》時,我安排了欣賞三段不同的音樂:第一段是兔子、小雞和小貓;第二組是烏龜、鴨子和小羊;第三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讓學生聆聽音樂並思考:這段旋律表現了哪一組小動物呢?第二步問為什麼你會認為這是這組小動物呢?此時學生會根據他平時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來很笨重,所以它的音樂聽上去很強也很沉重,而烏龜呢,它爬得慢,但身體沒有大象那麼龐大,所以音樂聽上去很平穩。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樂聽上去很輕松,也很活潑。第三步讓學生聆聽音樂模擬這一組動物走路的情景。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音樂藝術的美感。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目標的反思。
由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顯示發展水平。聯系學生的客觀實際,根據教師對課程標准和教材的把握,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提高教學目標設置的合適度,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為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在設計《烏龜賽跑》這一課時定下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讓學生初步感受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
2、通過創編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
3、通過創作表演第二次龜兔賽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使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滲透團結友愛的思想教育。通過反思,圍繞著學生年齡特徵和音樂感知等特點,重新設立教學目標:「通過對教具的直觀介紹及有關樂曲欣賞,充分體驗學生豐富的表現力,同時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及情緒。」課堂上,通過討論欣賞、比較欣賞、選擇欣賞等多種教學策略進行反思。
三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平等的融入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盡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全身心的感知並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四圍繞主體,緊扣主題,集體協作是反思教學必要補充。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小學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通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優秀6篇4
學生們一到音樂課就特別的放鬆,因為不用象上數學、語文課那樣規規矩矩,這正是音樂課帶給他們的「特殊享受」嗎?但是放鬆不等於懶散、無紀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堂課都需要在有序的紀律下進行。音樂課的常規訓練重點在於要對學生的站、坐、行、排隊、分組、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學生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松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關動作。如:聽音樂進教室;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階表示起立和坐下;用歌聲師生問好;用一小段輕快的音樂讓學生分組進行編創或表演等等。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在整個音樂課堂教學都在音樂中進行,既體現了音樂的語言性又突出音樂課的特點。
小學音樂教學是通過師生情感的投入,心靈的感悟來達成教學目標的,若不能確保學生具有好心情、好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於學生正在參與的音樂活動,教師不應是局外人、旁觀者、而應把自己置身於音樂活動中,把一切「教」的活動落實在「學」的活動中,有心做孩子們的帶頭人和夥伴。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感、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從而讓學生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如:二年級的表演課《小烏鴉愛媽媽》,我以滿腔的熱情參與到表演中去,先是扮演了烏鴉媽媽,全班的學生都是我的孩子小烏鴉;然後我再請一學生扮演烏鴉媽媽,我和其餘的學生扮演小烏鴉。整節課都是師生同演,學生的情緒放鬆了,課堂充滿了生氣,師生感情增進了,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感受了教育
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學生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
一、拍節奏法。即讓學生和著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
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學生和著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為單位。
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學生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優秀6篇5
新課程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演唱歌曲、為歌曲伴奏時, 我充分滲透了這一教學理念,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來表現大自然中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和形象。這一學習方式不僅為學生創設了寬松、民主、自由、自主的氛圍,更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創新思維,增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信心,增進了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友誼。通過合作,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得到了發展。
低年級學生存在著好奇心強、愛模仿的特點。在學習和生活中,兒童總是喜歡親眼看一看,親耳聽一聽,親手試一試。因此,用表情和動物表現《大鹿》里的兔和鹿以及為歌曲編創歌詞及表演的環節,為學生展現自我個性、發揮想像力和展示表演能力設置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平台。用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演唱歌曲、為歌曲伴奏時,通過師生合作、男女對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歌曲的積極性,不僅使師生融為一體,更讓學生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大鹿》一課是希望通過兒童最喜歡的童話故事,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去探究音樂。但由於上課時小的細節還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點遺憾,我會進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總之,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每節課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學習的地方。
音樂課堂教學反思優秀6篇6
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 在教音樂課時我 應該學會反思、善於反思。那麼,音樂教學反思 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是我以後需要改進和完成的。
一、 在備課過程中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於語文、數學,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就可以先給自己設計這樣的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學生對本課的歌 曲或戲曲 熟悉程度如何「,」怎樣設計學習歌 曲或戲曲 的教學方式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學唱的教學環節中會出現哪幾種問題,如何對症處理「等等。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會覺得有的放矢,備課也不會流於形式。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果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特別有興致,或者無動於衷,就該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積累經驗教訓,並在平行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不是車間的流水線,一成不變,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五十名學生可能有五十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症下葯。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於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師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
三、 在課後進行各種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許多種,可以通過語言也可以通過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過交流進行集體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鑒意義的一種方式是編寫案例反思。所謂案例反思,就是通過具體的典型的教學個案,來研究和揭示其內在規律的一種寫作方式。雖然案例有其個別性、特殊性,但是也從中體現出了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等等。教師將這些典型案例通過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可以提供給同行借鑒。
自我反思,可以通過觀摩分析他人的範例來進行。許多事情還是旁觀者清。所以,教師應該多觀摩分析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樣內容的課,會有什麼不同,什麼相同,我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發,等等。最好也能在聽完課後寫成文字。音樂教師往往由於自身條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長,比如器樂,比如聲樂,要善於利用自己的特長,別人的特長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鑒,看看別人是如何來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㈡ 高中音樂課後的教學反思
高中音樂課後的教學反思(精選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音樂課後的教學反思(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音樂課後的教學反思1
中國歌劇,本身就是一個博大、多彩的領域。要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對其詳細介紹,讓學生對「中國歌劇」有全面的認識,不太現實。因此,只能從本課的中心——「音樂與戲劇」的關系入手,挑出要點,讓學生對中國歌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並盡力培養學生對這一藝術形式的興趣,帶他們入門,讓他們日後能主動地進一步去探索「歌劇藝術」的魅力。
在課程一開始,先以提問得形式幫助學生們回憶一下上節課得內容,讓他們對上節課「京劇」的相關知識作個回憶,聯想京劇的特點,有助他們這堂課的學習。
接下來進入正題。先通過師生的一些對答、互動,將中國地方劇種、中國新歌劇與歐洲歌劇三者連接起來,在看他們相同之處的同時,引導學生去探尋它們的區別。為了進入「中國新歌劇」這一主題,我將本課的切入點放在中國新歌劇的里程碑——歌劇《白毛女》上。因為本身這部作品,以前的課堂中欣賞、分析過,學生比較了解。為了把握每個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我設計了一個類似智力搶答的形式,由我給出關於《白毛女》得相關提示,逐個給出得同時,同學們搶答出這部歌劇的名稱。通過這一環節,課堂的學習氛圍明顯活躍了許多,也提升了學生們參與的積極性。
接下來一個環節是關於音樂體裁知識。剛剛觸及歌劇這個領域,大多數學生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緒,所以在這一環節中,將詠嘆調、宣敘調、合唱三者先從概念上分析,讓學生們學會分辨、理解三種不同的體裁形式,再從具體作品上讓學生聽辨、鞏固。在選用作品方面,我們引用了歌劇《江姐》的幾個著名選段,因為本身《江姐》這部作品學生們比較熟悉,對當中的人物比較了解,這樣有助於學生們在聽賞過程中將音樂與劇情聯系起來理解。
a、在講解詠嘆調時,我引用的是《江姐》中的選段—《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聽賞的同時,請學生們留意它與西方歌劇、與中國地方戲曲所存在的異同。其中,關於它與中國地方戲曲的關聯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相對比較有難度。我在最初設置問題的時候,沒能恰當地考慮到如今高一學生的實際水平,因此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課堂氣氛較為冷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因此,在課堂教學設置問題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時非常重要的,對於相對難答的問題,教師應該給出明顯的提示,輔助學生完成問題。
b、在講到宣敘調時,引用的是歌劇《江姐》中江姐與特務頭子在牢里的對話。
由於在前面那段聽賞中已經和學生們探討了音樂中沿用了川劇中的音調和打擊樂,因此在這里對學生們稍加提示,他們就能留心去聽音樂中蘊含的戲曲元素,通過聽—分析—再聽這樣的步驟,讓學生們通過實踐,把中國新歌劇和中國地方戲曲很好地聯系了起來。在課堂上,仔細地引導學生們聽賞一部歌劇作品,培養他們的欣賞習慣,等到以後學生們自己聽賞的時候,也就在潛意識中遵循了這樣的欣賞途徑。
c、在講到合唱時,引用的材料時《江姐》中學生們比較熟悉的一個選段—《紅梅贊》。在這一環節中,音樂上的東西講得少了,我們把重點放在了情感體會上。讓學生從音樂和表演者的表演上,展開聯想,把江姐與紅梅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圍繞一個「贊」字,感受整部作品的這一高潮。
講完了音樂體裁知識後,就該選用幾個典型的選段,讓學生們把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鞏固一下,因此選用了《綉紅旗》、《沒有眼淚,沒有悲傷》、《紫藤花》三個作品。在欣賞過程中,我從音樂理論、體裁形式、情感等幾方面不斷發問,抓緊學生的思路。最後留給學生一點討論的時間,讓他們歸納出中國新歌劇、中國地方戲曲和西方歌劇三者間的關聯。通過學生對這些方面的總結,讓他們在感受了中國新歌劇的魅力的同時,使這堂課在這個單元中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下節課進入西方歌劇做好准備。
在這堂課中,我沿用了初中教學中那種問題不斷的方式,對學生們不斷發問,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時刻抓緊學生的思路,鼓勵他們參與,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當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在選用段落欣賞上,對材料沒有進行很好的篩選,使得聽賞部分過多,佔用了學生們互相討論的時間,因此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對課堂程序、環節的把握應該再仔細斟酌一下。
高中音樂課後的教學反思2
《悉尼歌劇院》是要讓學生知道悉尼歌劇院是澳大利亞悉尼的標志,它不僅外型獨特,美麗,而且內部結構科學。同時要求學生能收集自己喜歡的建築物的圖片,並配上文字,向同學作介紹。根據課文的結構、語言以及教學重點,我採用了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 在課前,我就向學生布置語言直播廳的作業,要求收集有關澳大利亞的資料以及自己最喜歡或自己最想了解的各國的建築物的圖片或文字,而我則利用網路資源收集了有關的「悉尼歌劇院」和悉尼風光的影音資料,然後根據自己的教學思路製作了演示文稿。
在教學時比較注意引導學學生主動積極地朗讀語言。描寫悉尼歌劇院美麗、獨特的外形的這三個比喻句,我先利用媒體讓學生體會到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之處,再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反復誦讀,結果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文本,學生讀得聲情並茂,潛移默化中積累了語言,為語言的運用作了鋪墊。
在本堂課中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以講代練,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手、眼、腦、口等齊動,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掘,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網路上有關悉尼的影音資料畫面優美,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一下子對悉尼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同時課題也由出示的畫面引入十分自然,有生活氣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解比喻句和「巧奪天工」這個詞時,能配以多媒體演示,從不同的角度悉尼歌劇院的圖片資料幫助學生理解三處比喻句的貼切。
高中音樂課後的教學反思3
《歌劇之夜》一課的重點和難點就是在欣賞幾部著名歌劇的同時,了解歌劇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從這一點來說本課是比較成功的。
首先是教材的選用。歌劇是一種視聽結合的藝術形式,在中國發展時間比較短,也是學生們比較陌生的藝術形式,因此僅靠聽歌劇錄音是比較抽象的也是不完整的,更不用說理解歌劇的含義了。在本課中我選用了現代著名歌劇《貓》作為導入:
1、為學生節選歌劇中幾段重要的視頻,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歌劇中情節還可以讓學生直觀的了解歌劇中舞蹈、舞美等表現形式;
2、此歌劇採用擬人的手法,舞台化妝形象逼真,非常吸引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3、此歌劇中運用的各種藝術表現形式比較明顯突出,容易被學生理解;
4、使學生直觀的了解音樂與相關文化是緊密相連的;
5、學生能從此歌劇中獲得團結、友愛、寬容的教育意義。在實際教學中確實達到了以上的目的。
在選擇學生表現藝術的內容時,我選擇了表演唱《獵人進行曲》:讓學生感到歌劇並不是陌生的遙遠的,歌劇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也能唱歌劇!
其次,教學方法。在本課中我採用了歸納的教學方法。在一邊了解歌劇情節的同時,一邊幫助學生觀察每段中所用的表現形式。有一些是以前接觸過的,例如音樂、舞蹈、詩歌等,教師稍作引導學生就可以發現了;而有些是新接觸的,我首先讓學生觀察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然後再作總結得出新知識的含義,例如在學習「詠嘆調」時我讓學生觀察演員在唱歌時的背景(受到群體排斥經過各種努力無法
得到群體原諒的情景下),演唱形式(獨唱),內容題材(抒情),演員角色(主角),從而得出「詠嘆調」的含義:歌劇主人公在特定情景下內心情感的抒發,善於表情,一般為獨唱。並且引導學生結合字面意思加深理解。
不足之處:1沒有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能是有些問題提的過於簡單。2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不夠嚴謹,比較隨意。
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教材,發掘教材,從而提高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中設計問題的水平,使每一個問題都有深度、設計巧妙、能增加學生的興趣。
高中音樂課後的教學反思4
總結本學期音樂教學,我堅持貫徹音樂課程的「培養興趣,發展音樂感受、鑒賞、表現、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學生情感體驗,陶冶情操」的總目標,把音樂教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具體落實到讓學生喜歡音樂、愛上音樂課方面上來,把教學中的過程及方法,作為教學目標來追求,把知識技能融於學生喜愛的各種趣味性實踐活動來體現,把培養學生豐富的生活情趣做為教學目標來設置。在教學中,我努力實踐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音樂興趣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發展,注重音樂實踐的基本理念,並認真把它們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在教學中,積極思考面對學生教什麼、誰來教、對誰教、怎麼教,預見目標能否達到和實現,牢固確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學原則。通過每節課的教學不斷檢查已成的教案,針對課堂教學的進展,學生的需求,及時加以補充、修改、完善。深入挖掘音樂教學資源中的音樂審美要素。將圍繞學習材料中的審美要素的體驗和表達設計出明確的學習行為滲透在教學目標之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揭示學習內容中審美因素,課堂中的語言美,選擇美的音像,動作美,音樂作品處理美等。將這些點滴的美貫串整節課中,使學生對音樂審美的體驗和感受得到步步深入。在教學過程中追求以音樂為主體,追求教學環境的美和學習過程的優化,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化,設計適合學生課堂參與音樂學習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如:聽,看,唱,舞,表演,創作等,使學生在音樂活動實踐中不知不覺中體會到更多的美,在追求美的學習過程中認識和享受美,在表現美的過程中創造美!
我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構思上也積極結合新課標理念,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較好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如:同時把聽音練習、情緒感受等「雙基」很巧妙地融入聆聽欣賞中,並將其與歌唱、表現和評價幾個環節構成有機的整體,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習、體驗,獲得對音樂知識的認識與提高,取得 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比較注意滲透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學生看指揮唱,看指揮進行創作表現,引導學生把握歌唱的力度與控制氣息運用等都做得很好。從教育手段上看課件製作根據教學和學習的.需要精心雕琢,體現「無言的教育」和「有聲的教育」不同教育功能的並舉與統一。我想,如果每位音樂教師都堅持這樣設計教學,實施教育,相信音樂鑒賞的學習對高中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必然會與音樂審美素養同步得到提升。
總結上學期的教學我認為自己就現有條件還不夠完全滿足學生的願望,需要在今後、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進一步提高諸多能力,以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滿足學生在學習中的不同希望。 從現有的音樂教學資源來看,教材上的內容還不夠豐富,有些內容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要完成單元主題目標,還遠遠達不到要求,需要從各方面加以汲取、補充,而問題是有些急需的課程資源卻難以尋覓,「巧婦難為無火米炊」,造成在教學過程中出現難以表達,學生難於體驗,接受的現象。
因為剛從學生轉變為老師有時因各種因素,心理上有時產生的穩定及厭煩情緒,特別是在工作壓力大,備課受到阻礙時,情緒易產生波動。這種不良情緒有時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甚至無意間傷害了學生,我覺得這是值得自己認真反思的問題,做為一名老教師,無疑這是錯誤的,不該發生的。原則地說,這是職業道德問題,是敬業態度問題,在今後工作中,必須堅決糾正。
回想上學期我感覺自己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像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中的自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充耳不聞,學生對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導致學生失去了對音樂課的熱情。因此我這學期每堂課前都要盡力搜集、准備大量的音像資料,精心備課,多讓學生「動」;高中生思想逐漸成熟,具有自己一定的世界觀,已具備一定的分析、判別能力,單純的聽覺欣賞也許太「悶」,很難提起興趣來,於是,我准備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一次實驗,讓學生「動」起來。 在課前設計時,我想突破欣賞課沉悶的模式,在教學方法的模式上設計較多的活動,盡力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拓展參與點、擴大參與度,看看是否能讓課堂 「活」起來。
我想在下學期的音樂課應該讓學生自己感受音樂,激發和提高他們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生動的教學內容吸引他們喜歡音樂課!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自覺地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與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勤於思考,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高中音樂課後的教學反思5
在高中教學中,雖然音樂並不像語文、數學那樣與高考緊緊聯系,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其質量高低,也是極為重要的,它對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有著其他科目所不具備的優勢。但因各種原因,傳統的音樂教學只是注重教師的「教」, 無論什麼類型的課,教師只重視灌輸,而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減弱甚至厭惡。音樂新課程改革強調了「以審美為核心」,提出了「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提供學科綜合」等新的教育理念。音樂教育的重心正從單純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播,轉向注重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的培養,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的形成,以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新課改的大潮下,作為高中音樂教師 我們有必要對教學進行認真的反思。
一、首先要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有關研究表明:任何一種音樂能力,都是在音樂感受能力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在教學中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激勵學生對所音樂發表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盡可能地為學生樹立終生學習和享受音樂的目標奠定基礎。
高中學生在生理、心理上已經逐漸成熟,經過多年的學習,他們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有一定的知識面,對於事物也有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初步建立了審美觀。而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課的
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和音樂知識,所以音樂課又被認為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音樂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因此在教學時,如果對學生一味的進行灌輸,把音樂課上成枯燥的「解剖課」,這是絕對行不通的,現在的音樂課應在符合他們獨特年齡和心理特點基礎上 在音樂的內容和含意上作更寬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樂文化的高度上欣賞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樂更貼近學生已有的知識,並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才能寓教於樂,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這樣的音樂課才可能更容易被廣大的學生接受,也較容易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進而培養他們主動參與對作品的感受體驗、分析、理解,即「人文式」取代「顯微鏡」式。
二、創設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慾望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和學生們建立了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多想,多問,多做,開發創新意識,發展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創造性個性品質。我的具體做法是嘗試創設「創造性學習」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欣賞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中,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發展他們創造性思維能力。如:欣賞情感之聲中的《陽關三疊》,用表情和肢體動作來完成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對音響感知與感情體驗的作品,如《二泉映月》,我啟發學生閉上眼睛體會盲人作者其心境,執著,不屈服的性格和對光明的希望。我覺得創造性學習教學情境的運用使我的音樂課堂更加活躍,學生更有自我表現的慾望了。
三、運用用多種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現有樂器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台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四、聯系實際,積極實踐 讓學生更深的了解音樂
音樂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課堂上的東西和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從每個學生的基礎入手,把握好重點,一點一滴的逐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讓學生更深的了解音樂。在加強音樂課堂教學的同時,針對中學生課時少的現狀,積極開發和利用音樂課程資源,開展課外及校外的方方面面的音樂活動,讓音樂活動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讓學生的生活中處處充滿音樂。合唱
就是一個參與學生廣泛,凝聚學生的最好機會,所以,做好每次的合唱教學與開展活動至關重要。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愉悅感受和積極參與為出發點,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修養為目的。中學生正處富於想像的年齡,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用音樂打開學生想像的閘門,通過審美實踐,純潔和豐富情感、美化心靈、完善人格,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使他們以審美的態度感悟人生,認識社會,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是我們音樂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我們要積極響應新課改號召,努力實踐,為社會和國家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
高中音樂課後的教學反思6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音樂是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近幾年高考基本能力學科的開設, 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音樂教師也應該學會反思、善於反思。那麼,音樂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一、 在備課過程中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就可以先給自己設計 這樣的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學生對本課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樣設計學習民歌的教學方式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學唱民歌的教學環節中會出現哪幾種問題,如何對症處理」等等。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會覺得有的放矢,備課也不會流於形式。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果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特別有興致,或者無動於衷,就該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積累經驗教訓,並在平行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不是車間的流水線,一成不變,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五十名學生可能有五十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症下葯。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於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師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
三、 在課後進行各種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許多種,可以通過語言也可以通過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過交流進行集體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鑒意義的一種方式是編寫案例反思。所謂案例反思,就是通過具體的典型的教學個案,來研究和揭示其內在規律的一種寫作方式。雖然案例有其個別性、特殊性,但是也從中體現出了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等等。教師將這些典型案例通過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可以提供給同行借鑒。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過觀摩分析他人的範例來進行。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築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還是旁觀者清。所以,教師應該多觀摩分析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樣內容的課,會有什麼不同,什麼相同,我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發,等等。音樂教師往往由於自身條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長,比如器樂,比如聲樂,要善於利用自己的特長,別人的特長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鑒,看看別人是如何來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㈢ 聲樂教學反思(通用3篇)
聲樂教學反思
1. 精煉准確性
在聲樂教學中,語言的精煉准確至關重要。正確的歌唱方法主要通過訓練獲得,而訓練應在有限時間內進行,因此,老師的教學語言需精煉而又准確,以抓住教學中的主要矛盾,體現教學重點,解決聲音問題,使學生理解透徹。常用提示如「氣息深沉、下巴放鬆、笑肌提拉」等。避免空談理論或泛泛而談,導致學生迷茫,演唱時無所適從。
2. 辯證統一性
聲樂教學需處理整體目標與局部訓練的辯證關系。教師心中有總目標,但在具體教學中,不能直接將未來目標施於當前,需在歌唱技巧、音樂處理、音樂感受和創造思維綜合訓練中,平衡整體要求與局部訓練。如強調聲音高位置同時注意氣息控制,否則可能產生不良聲音效果。教學中,教師需具備客觀敏銳的聽覺,全面的分析能力,確保教學的辯證性和統一性。
3. 形象比喻性
教學語言的生動形象化有助於學生理解抽象概念。通過日常活動和感覺的比喻,將發聲狀態具體化,如「聞花動作」來感受氣息下沉,或「聲音坐在氣上滑出去」來體會發聲效果。這樣的比喻語言更易於學生理解和接受。
2. 現狀分析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現狀存在生源差距大、實踐能力培養不足等問題。生源基礎差異大,集體課難以照顧個性差異,導致學習效果分化。同時,教學內容與幼教實際脫節,實踐操作能力培養不足,影響學生音樂表現能力。
3. 改革探索
針對現狀,提出改革策略。加強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興趣,豐富課堂內容。擴大招生宣傳,提高生源質量。加強實踐能力培養,組織多樣活動,提高學生舞台表演和實踐操作能力。鼓勵學生接觸實際教育環境,如幼兒園、藝術中心等,增強教學與現實的聯系。
4. 結論
通過教學反思和改革,聲樂教學在精煉准確性、辯證統一性、形象比喻性方面得到提升。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特點,強調實踐能力培養,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以適應幼教需求,為培養高素質幼兒音樂教育人才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