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電磨教學

電磨教學

發布時間: 2025-02-05 04:08:38

㈠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前半部分提供的線索及各種動物的特徵,編出多種合理的情節來結束故事。

2.安靜鑽心地傾聽他人講述,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

3.懂得在危急的時候,不僅需要他人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要設法自救,才能獲得平安。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大班29號掛圖

活動流程:

簡短談話---提問---幼兒討論、講述(小組、個別、兩兩)

活動過程:

1.提出故事題目,進行簡短的談話,激發幼兒續編故事的興趣。

故事小老鼠旅遊,講的是小老鼠和朋友們一起去旅遊,在路上突然發生了危急的事,怎麼辦呢?請小朋友聽老師故事的前半段,然後動腦筋想辦法把故事編完。

2.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段,突出詞語:機靈。

講述後提問:朋友們是怎樣幫助小老鼠的?小老鼠自己有辦法救自己嗎?用什麼辦法?

3.幼兒小組討論,幫助歸納出各種合理情節結果。

4.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續編的部分。

5.幼兒兩兩結伴講述故事後半段。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活動,讓幼兒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他們愛的無私和偉大。

2、在感受被愛的基礎上,學會理解、關心、孝敬父母,激發幼兒感恩他人、感恩社會的情感。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造能力,並豐富他們的想像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感恩。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父母之愛

活動難點:懂得如何孝敬父母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向父母了解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他們付出的辛苦。與家長共同收集有關公益活動的資料(如四川地震社會各界捐款、救人等資料)。

2、物資准備:動畫歌曲《小烏鴉愛媽媽》,關於家長照顧孩子的課件,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歌曲《感恩的心》。四川地震有關畫面(捐款、救人場面等)。投影儀。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註: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活動過程:

一、動畫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導入。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動畫歌曲,請你們認真看,仔細聽,然後回答老師的問題。(播放動畫歌曲)

提問:

動畫中都有誰?歌曲里唱了什麼?

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感受?為什麼?

教師小結:小烏鴉是烏鴉媽媽辛辛苦苦撫養大的,現在媽媽老了,小烏鴉在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恩。那我們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把我們撫養大的呢?

二、看課件。了解爸爸媽媽是如何把自己撫養長大的。

畫面一:家人給寶寶喂飯。

畫面二:家人給寶寶洗澡。

畫面三:家人給寶寶穿衣服。

畫面四:爸爸帶寶寶去動物園玩。

畫面五:媽媽教寶寶學走路。

畫面六:一家人去郊遊。

畫面七:媽媽帶孩子學習滑旱冰。

提問:

1、朋友們剛才我們看到了爸爸、媽媽為寶寶做了哪些事?你們的爸爸媽媽為你們做過哪些事情呢?

2、他們為你們付出這么多的辛苦,小朋友的心裡有什麼感受?

教師小結:其實爸爸媽媽為了小朋友的健康也付出了很

多心血,特別是你們生病的時候,他們是怎樣照顧你們的呢?

三、了解自己生病時爸爸、媽媽的做法和心情。

1、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

2、請一名家長講述。(現場請家長講述)

今天,老師特意請來了一名小朋友的媽媽來到這里,現在我們掌聲歡迎這位媽媽到前面來就坐。

(家長講述見附件)。

教師:小朋友們,讓我們再一次用掌聲感謝這位媽媽給我們帶來這么感人的故事!

提問:

1、這位小朋友生病的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心裡感到怎麼樣?

2、當針扎到孩子的臉上的時候,孩子大聲哭了,爸爸和媽媽怎麼樣了?

3、為什麼爸爸、媽媽也跟著掉眼淚呢?

4、聽了這個故事以後,你心裡有什麼感受呢?

教師:既然我們都知道了爸爸、媽媽是這么的愛我們,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呢?(幼兒自由講述)

四:懂得應該如何尊重他人、孝敬長輩。

1、幼兒之間互相捶背。

幼兒站成一橫排,全體向右轉,後面的小朋友給前面的小朋友捶背,再反方向轉過來,後面的小朋友給前面的小朋友捶背。

提問:

a、剛才別人幫助你捶背的時候你心裡感到怎麼樣?

b、你幫助別人捶背的時候你心裡感到怎麼樣?

教師:既然互相幫助是那麼的快樂,以後我們就應該多關心、尊重、和幫助他人,這樣做別人快樂我們也會快樂。

2、教育幼兒孝敬長輩。

觀看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

提問:畫面上的小朋友和他的媽媽在干什麼?

教師小結:孝敬老人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希望小朋友們都能成為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教師:其實除了爸爸媽媽以外,還有很多人都非常關心和愛護我們,知道他們是誰嗎?

五、感受來自社會的愛與被愛,激發幼兒感恩他人、感恩社會。

教師啟發幼兒:

(1)、我們生活的環境干凈整潔,是誰的功勞呢?

(2)、我們每天都能吃到營養美味的食品,是誰的功勞呢?

(3)、前幾天我國四川省發生了特大自然災害,你們知道是什麼事情嗎?幼兒講述。

(4)、看課件(災區救援等畫面)

提問:

1、災情發生後,災區變成了什麼樣?你的心情怎樣?在這件事情上有什麼讓你感動的地方?你想為災區的人們做哪些事情?

2、你在電視上或是幼兒園里了解到人們都為災區做了什麼?

3、災區的人們會對幫助他們的人說什麼呢?你想對災區的人們說什麼?

4、請小朋友對所有關心過我們的人說一句話。

教師小結:我們要感謝我們的爸爸、媽媽把我們養育大;感謝親人對我們的關心;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們;感謝祖國給了我們這么好的生活環境!

六、幼兒表演手語《感恩的心》。

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請小朋友創編表演。教師播放音樂《感恩的心》,教師與幼兒共同隨音樂表演。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的安排,我認為遵循了新《綱要》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注重了教育內容的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情感發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幼兒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情感態度。作為一堂綜合活動研討課,要充分激發和調動幼兒情感方面的東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有情節的兒歌內容,感受兒歌中幽默,詼諧的語句。

2.嘗試用不同的形式朗讀兒歌。

3.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准備:

打呼嚕、模特步、交誼舞、蹦迪的音樂。

《叔叔睡覺打呼嚕》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呼嚕」聲導入活動。

放「呼嚕」聲,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麼聲音呀?你們家有誰會打呼嚕?呼嚕聲好聽嗎?你們喜歡聽嗎?為什麼?有一隻小老鼠卻覺得這個呼嚕聲好聽極了,像優美的音樂呢!這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欣賞圖片學習兒歌,感受兒歌中幽默,詼諧的語句。

1.完整圖片。

教師:請你一邊看一邊和旁邊的好朋友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分段理解兒歌。

(1)是誰在打呼嚕呀?叔叔的呼嚕樂壞了誰?為什麼它們會這么高興?那他們想干什麼?

(2)大灰鼠的全家都有誰?鼠家小姐聽著美妙的音樂做了什麼事情呢?請一個小朋友表演貓步,我們一起來學學鼠家小姐的模特步。

(3)鼠家兄弟真有趣,他們准備干什麼了?猜猜看為什麼要編貓怕鼠呢?

(4)現在該輪到誰出來了?鼠爸鼠媽穿了什麼?你們會跳交誼舞嗎?我們一起來跳一跳(放音樂)。

(5)聽:叔叔的呼嚕聲有變化了,這么活力四射的音樂,你想跳什麼舞呢,我們一起來跳吧?

(6)播放叔叔睡醒錄音:咦這是什麼聲音?大灰鼠做了一個什麼動作?猜猜它們會對叔叔說些什麼呢?為什麼叫叔叔明晚還要打呼嚕呢?

3.感受兒歌詼諧、幽默的風格,並為兒歌命名。

師:這個兒歌有趣嗎?那你覺得哪幾句特別有趣。(用兒歌句式說一說。)

我們一起看著圖譜說說這個有趣的兒歌。

4.給兒歌取名字。

5.完整朗誦兒歌

(三)提供相關材料,幼兒分組練習鞏固兒歌。

1.討論: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念兒歌,使兒歌讀起來更好聽,更有趣呢?

教師:老師在這兒准備了2組物品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

2.幼兒分組自行選擇材料,嘗試不同形式的兒歌讀法。

3.請幼兒表演不同的兒歌讀法。

(四)創編。

教師:鼠大小姐的身材這么好,除了走貓步以外,還會干什麼呢?鼠家兄弟呢?鼠爸鼠媽呢?把我們編的兒歌也一起來朗誦一下吧。

(五)小結

教師:叔叔的呼嚕聲給大灰鼠一家帶來了快樂,他們一家是這樣的幸福。有時候、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不喜歡、不開心的事情,我們把不開心不快樂的事情換個角度想一想、做一做,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樣我們的生活會充滿幸福。

活動延伸:

1、活動區域:把兒歌圖譜投放入語言區,讓幼兒讀一讀,學一學,鞏固復習。

2、游戲區域:讓幼兒在小舞台分角色表演這首兒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了解區分磁鐵可以吸的物質,感知磁鐵特性。

2、了解磁化現象。

活動過程:

1、課前讓幼兒了解磁鐵可以吸什麼,再讓幼兒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體可被磁鐵吸住,哪些不行。引導幼兒進行分類。

2、組織幼兒討論:這些不能被磁鐵吸的是什麼材料的?能被磁鐵吸的是什麼材料的?

3、讓幼兒在活動室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能被磁鐵吸住,哪些不能?

4、磁鐵不能放在什麼地方?了解磁化現象。

《磁力可以穿過什麼

活動目標:

讓幼兒操作、探索、發現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現象。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猜想磁力可以穿過什麼,並在活動室里尋找磁力可以穿過的物品。

2、幼兒分類驗證材料:紙、木頭、玻璃、布、瓷、植物葉子、橡膠等。

3、教師小結:磁力具有穿透性。

《磁力的大小》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讓幼兒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動過程:

1、准備布、被子帶領幼兒觀察實驗:磁鐵能穿過布,但不能穿過被子。

2、引發幼兒討論:為什麼磁力可以穿過布穿那不過被子?

3、師生再次實驗:用磁鐵透過木盒蓋使別針動起來,引導幼兒認識到,隨木盒蓋的加厚,磁力最終動不了別針。

4、幼兒自己做實驗並記錄:為幼兒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鐵和別針,讓幼兒記錄大小磁鐵一次分別可吸多少別針。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的基本特徵,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離不開水。

2、激發幼兒樂於親近水,接觸水,熱愛干凈水環境的美好願望。並能關注周圍的水環境。

3、鼓勵幼兒發動身邊的人一起積極參加節約用水活動。

4、知道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了解解水的基本特徵,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

2. 教學難點: 激發幼兒保護水資源的願望,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活動准備

1.表明水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的圖片。

2.小水滴圖片,一杯水。

3.水污染圖片,故事《魚兒哭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我們的好朋友:「小水滴」想和小水滴成為好朋友嗎?說說生活中你見過的水是什麼樣的。

(幼兒自由交流)

二、活動進行

1.認識水,了解水。

(1)出示一杯水

請幼兒喝一下,說說水是什麼味道,什麼顏色

引導幼兒感受水的狀態(無色,無味,的液體)

(2)水是從那裡來的呀?

(自由討論)

教師小結:水從地下來,地球上儲存的水是有限的

2.感受水的作用

(1)水能為我做什麼呢?

幼兒回答(洗衣,做飯,每天喝水,小樹要喝水)

教師引導:生活中離不開水,人每天必須要喝水

(2)討論沒有水會怎樣呢?

幼兒自由討論

3.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觀看圖片 (局部地方缺水造成乾旱……)

聽故事《魚兒哭了》

幼兒說出「要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小結:如果沒有水地球上將沒有生命。所以我們要怎麼做呢?

怎樣做到節約用水呢?(自由交流)

三、活動延伸

音樂游戲:魚兒水中游。

製作「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宣傳標語。

小網路:

純水可以導電,但十分微弱(導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屬於極弱的電解質。日常生活中的水由於溶解了其他電解質而有較多的正負離子,導電性增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區分動物的習性,認識詞:小心、危險。

2、有初步識字興趣。

活動准備 各種不同習性的動物圖和字、提示性的詞句

活動過程

一、區分習性,認漢字

1、出示圖片:

請小朋友看一看,這是在哪裡?一些動物為什麼要用欄桿隔開?邊上寫著什麼?

2、讀詞:小心、危險。

3、為什麼要有「小心」、「危險」的標志?

4、講一講哪些動物是兇猛的,會傷害小朋友和小動物的。

5、如果你們發現有危險的動物,可是別人還沒有發現,你們會怎麼辦?

(出示相應的漢字卡片「小心」、「危險」)

6、平時你們看見寫有「危險」或者「小心」的地方應該怎麼樣?

7、哪些動物是溫順的?小朋友見到溫順的動物會怎樣呢?

二、游戲:「去森林」

1、交代規則:

(1)出示提示牌,讀一讀

(老虎來了「危險」——快快跑,

看見獅子「小心」——不講話,

看見老狼「小心」——蹲下來,

小雞來了「安全」——做游戲,

看見小鴨「安全」——輕輕走)

(2)教師出示提示牌,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2、帶小朋友去戶外花園環境中進行游戲。(要求小朋友邊看指示牌邊做動作)

延伸活動

「寫漢字」有許多兇猛的動物,也有溫順的動物,可指示牌不夠怎麼辦?

(幼兒書寫提示牌)

提示與建議

指示牌中的短句可根據孩子的識字量經常更換,增強孩子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於傾聽他人的講述,能為同伴的進步而感到高興,體驗新年的快樂。

2.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及大膽自我表現的能力。

3.知道新年過後自己又長大一歲了。

活動准備:

1.慶新年音樂帶、詩歌《一年過去了》。

2.為幼兒貼上紅五星,表揚他們的成績;提出新的要求,鼓勵幼兒在新的一年裡要有更大的進步。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新年來到了 小朋友們,咱們一起動手把教室裝扮得這么漂亮,這是為什麼呀?(新年到了)對,咱們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是為了迎接新年。

2、詩歌《一年過去了》――結合詩歌內容和自己的生活談談自己是怎樣過新年的?

(1)提問:詩歌中都講了什麼?你覺得在這一年中你自己有變化嗎?長高了嗎?重了嗎?咱們再來想想看老師都教會了你什麼呢?也算算看我們離上一年級還有多長時間? 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一年中都長高了、長胖了,也學會了很多本領,看著你們長大快上小學了,老師也很開心。

(2)講講自己是怎樣過新年的。(提示環境、衣著、交往等方面) 你們自己又是怎樣過新年的?(放鞭炮、禮花、穿新衣、參加聚會、走親戚、拜年、收壓歲錢。)

教師小結:原來每個小朋友的新年都過得這么有意思啊,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去親戚家吃飯,還可以收到壓歲錢,因為我們小朋友年齡小,所以我們可以看大人放鞭炮。

3、請幼兒自己或結伴選擇表演道具,同老師一起隨音樂自由舞蹈,師生同歡樂。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活動中進行歌舞表演。

2、發揮幼兒想像,繪畫或者利用各種材料製作新年來到了。

附兒歌:

一年過去了 一年過去了,新年又到了。 量量看,我高了多少? 稱稱看,我重了多少? 想想看,老師教我的本領學會了多少? 算算看,離上一年級的時間還差多少? 媽媽呀! 我又長大了一歲,進步真不少。 老師誇獎我真好!真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操作,讓幼兒充分感知利用多種工具磨米粉的整個過程,會把操作中不同的結果真實地記錄下來。

2、對磨米粉活動有興趣,具有初步的觀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3、感受電磨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激發幼兒對科技新產品關注的興趣。

活動准備:

1、活動前,幼兒已向家長了解有關磨米粉的經驗;並在活動區域內嘗試使用過小石臼、小石磨兩種工具。

2、小石臼、小石磨、電磨若干,浸好的糯米,記錄的紙(附後)、筆。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品嘗糯米粉做的圓子,知道糯米粉可以做成好多種人們喜愛的點心。

1、「你們吃的是什麼?」(圓子)「它是用什麼做的?」(糯米粉)「糯米粉還可以做出哪些好吃的點心?」(元宵、湯團、米糕等)

2、「糯米粉是由糯米磨出來的,你們知道糯米是怎樣變成糯米粉的嗎?」(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進行猜測、講述。)

二、提供石臼、石磨,讓幼兒在實踐操作中,比較出兩種工具磨米粉的異同。

1、提出第一次操作要求:「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兩個碗,兩個碗里都有一樣多的糯米,請你們先選擇一種工具,把第一碗米粒磨成米粉。米粉磨好後,再把你使用的時間(磨好後向老師詢問時間)記錄在每人記錄紙上相應的時間空格里。」

2、讓幼兒在同一時間起,開始操作磨米粉(任選一件石臼或石磨工具),教師巡視指導,鼓勵每個幼兒完成任務並記錄。

3、同法,讓幼兒使用另一種工具將第二碗米粒磨成米粉,並在記錄紙上相應的時間空格內,記錄所用的時間。

4、最後,讓幼兒觀察、比較,剛才用兩種工具磨出的兩碗米粉在粗細上的不同,並把結果記錄在操作紙上相應的粗細空格里。

5、「小朋友,你們的米粉是怎樣磨出來的?」「用了多長時間呢?你覺得用什麼工具磨出的米粉比較細一些?」

(請幼兒根據自己操作紙上的結果,表述用兩種不同工具磨米粉的過程、各自使用的時間和磨出米粉的粗細程度。)

幼兒操作後共同得出結論:用石臼磨米粉用的時間長,磨出的米粉比較粗一些;用石磨磨米粉用的時間短,磨出的米粉比較細一些。

三、提供電磨,讓幼兒在實踐操作中,充分感受電磨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激發幼兒對科技新產品關注的興趣。

1、出示小型電動磨米粉機器,請幼兒比一比它與石臼、石磨在外形上的不同。

2、觀看教師用電磨磨米粉的過程,並讓幼兒表述操作的過程。

3、繼續提供同樣多的人手一份糯米,請幼兒分別操作電磨(在教師的幫助下按開關),並再次在記錄紙上記錄電磨磨米粉使用的時間、米粉粗細的結果。

幼兒操作記錄後,進行交流講述,最後得出三種工具磨米粉的不同結論:

石臼磨米粉--速度最慢,最費力,磨出的米粉較粗一些;

石磨磨米粉--速度稍快,少費力,磨出的米粉較細一些;

電磨磨米粉--速度最快捷、不費力,磨出的米粉最細膩。

師小結:電磨是人們發明的科技新產品,用電磨磨米粉又快、又省力、又衛生,帶給人們很多的方便,是人們的好幫手。

4、請小朋友回去再找一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科技新產品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活動延伸:

1、將幼兒磨出的米粉,和幼兒一起做成簡單的小點心,讓幼兒品嘗。

2、請幼兒帶一些小型的科技新產品來幼兒園,比如:削蘋果機、豆漿機、榨汁機等,激發幼兒對科技新產品關注的興趣。

活動建議:

受石臼、石磨、電磨的限制,本活動易採用8-10人分組教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引導小朋友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小朋友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象。

2、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激發小朋友觀察、發現、探索自然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

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幼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麼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麼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小朋友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小朋友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幼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現象嗎?

(發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象「小朋友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麼?(水蒸氣)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什麼?

為什麼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麼會下雨」的科學現象)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裡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麼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1、請小朋友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請小朋友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總結小朋友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小朋友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思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圖片、欣賞課件、游戲表演,一環緊扣一環,過渡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小網路: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是由大氣循環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唯一方法。從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發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

熱點內容
師德與師愛學習感悟 發布:2025-02-05 10:38:15 瀏覽:134
高一物理錯題 發布:2025-02-05 06:36:32 瀏覽:365
宜興工藝美術職稱查詢系統 發布:2025-02-05 05:25:30 瀏覽:316
高考答案語文2017 發布:2025-02-05 05:02:33 瀏覽:678
電磨教學 發布:2025-02-05 04:08:38 瀏覽:496
被老師摸屁股 發布:2025-02-05 04:01:01 瀏覽:453
石家莊市第八中學 發布:2025-02-05 02:58:10 瀏覽:487
雲計算教學大綱 發布:2025-02-05 02:37:28 瀏覽:620
滾幣教學 發布:2025-02-05 02:37:27 瀏覽:679
英語教學設計英文版 發布:2025-02-05 02:27:46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