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教學版
活動目標:
1、誦讀《百家姓》,了解中國人的傳統姓氏文化。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通過誦讀《百家姓》認識生字。
3、學生展示誦讀《百家姓》的成果。
活動重點:
採用多種方法誦讀《百家姓》,正確、規范姓氏讀法。
活動課時: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 啟發談話,導入活動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我國的經典詩文有哪些,你們知道嗎?
學生討論交流。
(出示課件:告訴學生,我國的經典詩文有《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論語》等。播放視頻
一年級,同學們已經背誦了《三字經》,了解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這學期,同學們又誦讀,背誦了《百家姓》。不知道同學們願不願意在這節課上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呢?
二、 誦讀匯報:
(出示《百家姓》課件。)
1、 集體誦讀《百家姓》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褚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
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姜
……
2、小組比賽誦讀 (要求吐字清楚,讀音正確)
分為紅、黃、藍、綠四個組
(1)紅組誦讀:
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雲 蘇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2)黃組接著順序誦讀
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
樂 於 時 傅 皮 卞 齊 康 伍 余 元 卜 顧 孟 平 黃……
(3)藍組再接
和 穆 蕭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貝 明 臧
計 伏 成 戴 談 宋 茅 龐 熊 紀 舒 屈 項 祝 董 梁……
(4)綠組接讀……
杜 阮 藍 閔 席 季 麻 強 賈 路 婁 危 江 童 顏 郭
梅 盛 林 刁 鍾徐 邱 駱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3、 誦讀擂台賽。
A同學:我知道百家姓還有
虞 萬 支 柯 昝 管 盧 莫 經 房 裘 繆 干 解 應 宗 丁 丁 宣 賁 鄧 郁 單 杭 洪 包 諸 左 石 崔 吉 鈕 ……
B同學:我也知道
程 嵇 邢 滑 裴 陸 榮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曲 家 封
芮 羿 儲 靳 汲 邴 糜 井 段 富 巫 烏 焦 巴 弓……
C同學:我也想說
……
有多少同學願意參與都可以,能說多少說多少
(目的是鼓勵更多的同學展示自己課外閱讀的成果,激勵全體同學以後繼續參與課外閱讀的熱情。老師提出誦讀要求:讀准字音,認清字形,從而達到識字的目的。會背誦的同學就背誦。)
三、 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誰知道中國姓氏的來歷呢?其實每一個姓氏背後都有一個傳說。
誰願意告訴大家,你知道哪一個姓氏的故事呢?
1、 同桌商量、准備交流
2、 老師引入故事話題
1)我姓張,我就講講張氏背後的故事吧。
在很久遠的過去,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的兒子揮很聰明,喜好狩獵,發明了弓箭,被任命為弓正,賜姓張;此外,晉國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子孫也稱為張氏。
張姓氏的名人有:西漢大臣張良;東漢科學家張衡、書法家張芝和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偉大作品;還有現代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等。
2)請姓王的學生講講王氏背後的故事吧。
3)請姓李的學生講講李氏背後的故事吧。……
(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家的姓氏來源感興趣,願意去看書了解。)
四、 游戲活動
1、出示課件,讓學生讀一讀(邊拍手邊讀《姓氏歌》)
你姓什麼?我姓李。 什麼李?木子李。
他姓什麼?他姓張。 什麼張?弓長張。
木子李,禾子季。 弓長張,立早章。
古月胡,口天吳。 三橫王,草頭黃。
言午許,雙人徐。 耳東陳,干溝於。
中國人,百家姓。 百家姓,一家人。
(讀《姓氏歌》的目的是讓學生復習《語文園地二》中的「讀讀記記」和在趣味活動中認識更多生字。)
3、 介紹自己的姓氏(要求每個人都要介紹)
1)介紹前,老師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學在介紹時,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帶微笑看著全體同學來介紹
2)開火車,來介紹。
如:楊玉麒同學介紹說:大家好!我姓楊,木字楊
李惟鑫同學介紹說:大家好!我姓李,木子李
王李卿卿同學介紹說:大家好!我姓王,三橫王
……
(這種游戲又是一種學生掌握學習生字的方法。並能鼓勵學生在同學面前學會大膽,有禮貌的交流)
3)同學評一評,誰介紹的好。
4)同學之間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關中國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觀看有關中國《百家姓》的表演唱視頻。
(目的是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同學們更多地了解中國的《百家姓》
5、 活動總結:同學們,中國的古代傳統文化,經歷了歷史風雨的洗禮,仍然流傳至今,必然有他存在的原因。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課外閱讀中,學到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6、 結束語:
大家一起來說:不管我們姓什麼,我們都是中國人!
板書: 中國姓氏知多少
不管我們姓什麼,我們都是中國人!
課後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課對《百家姓》誦讀,交流,講解姓氏來歷,讓學生對中國姓氏文化有了一個初步了解,同時也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為以後的國學誦讀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在讀文中認識了不少生字,總的來說,本次活動課效果還是比較好的,達到了預期的活動目標。
不足之處,學生在講姓氏背後的故事時,講得不夠准確,完整,
說明學生的口語交際方面還有待於加強訓練。
B. 《百家姓》大班社會教案
《百家姓》大班社會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百家姓》大班社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百家姓》大班社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大膽地交流關於名字的由來,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
2、通過講解、討論,了解百家姓的含義。
3、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活動准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的名字的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寫有幼兒名字的海報,貼在黑板上。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寫有幼兒名字的海報導入
2、幼兒到海報上找出自己的名字。並學慣用「這是我的名字,我叫ⅹⅹⅹ」的句式表達。
3、教師:我們的名字都一樣嗎?
4、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每個人的名字都不一樣,有的名字有兩個字,有的名字有三個字,還有一部分是四個字的。
二、尋找姓的秘密
1、教師: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什麼?你們的姓是怎麼來的?能不能改姓呢?為什麼?
2、教師小結:寶寶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所以,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是跟媽媽姓。
3、教師:你姓什麼?你知道有哪些姓嗎?
4、幼兒講述,教師記錄。
三、鞏固認識自己的姓氏
1、教師:你的周圍有沒有和你同姓的人?你知道哪些人和你的姓一樣嗎?
2、教師:我們中國的地方可大了,一共有十幾億人口,所以有好多姓,那麼多的姓在古代就編成了一本書,我們就叫它《百家姓》。
3、教師出示《百家姓》的書,並讀一讀百家姓的內容,讓幼兒感知豐富的姓氏。
四、探索名字的奧秘
1、教師:我們小朋友的姓是跟爸爸或媽媽的,不是隨便起的,那你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小秘密嗎?
2、鼓勵幼兒講述家人給自己取名字的過程或意義。
3、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爸爸媽媽不是隨便給我們取名字的,我們小朋友的名字是有一定意義的,表達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對我們美好的祝願。
五、結束活動:《我為朋友取名字》
教師:喜歡自己的名字嗎?你除了這個名字,還有別的名字嗎?別人會怎麼叫你?你願意為朋友取一個既特別有好聽的名字嗎?
對於這一知識的接受,幼兒還是較容易的。對自己的姓的.認識,及其含義也較有興趣。一個個七嘴八舌的要講一講。
在這一結束活動中,幼兒能很積極地說出自己名字的好,發言較熱烈。
《百家姓》大班社會教案2
【教學目標】
1、勇敢地溝通有關名稱的來源,清楚自個兒名稱的獨特性與涵義。
2、通過解說、探討,清楚百家姓的涵義。
3、體會我國姓氏的充實,啟發孩子認知百家姓的興致。
【教學預備】
1、預先請孩子向爸爸媽媽們清楚自個兒的名稱的寫法、涵義與起名字的故事。
2、寫著孩子名稱的海報,貼於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展示寫著孩子名稱的海報道入
1、師:你能找著自個兒的名稱在哪兒嗎?
2、孩子到海報上找到自個兒的名稱。並學慣用「這就是我的名稱,我叫ⅹⅹⅹ」的句式表述。
3、師:我們的名稱都相同嗎?
4、幼兒教師總結:我們人人均有一個名稱,人人的名稱均不一樣,有些名稱有2個字,有些名稱有三個字,另外還有一些是四個字的。
二、找尋姓的奧秘
1、師:名稱內的1、個字是啥?你們的姓是怎樣來的?可不可以改姓哩?為何?
2、幼兒教師總結:孩子是大人的小孩,因此,有些小孩是跟父親姓,有些小孩是跟母親姓。
3、師:你姓啥?你明白有哪一些姓嗎?
4、孩子述說,幼兒教師記錄。
三、加強認知自個兒的姓氏
1、師:你的四周有沒與你同姓的人?你明白哪一些人與你的姓一樣嗎?
2、師:我們我國的地才能大啦,總共有十幾億人口,因此有很多姓,如此多的姓在古時候就編成了本書,我們便叫它《百家姓》。
3、教師展示《百家姓》的書,並讀一讀百家姓的內容,讓孩子了解充實的姓氏。
四、探究名稱的秘密
1、師:我們孩子的姓是跟父親或母親的,不是任意起的,那你們的名稱是怎樣來的,有何小奧秘嗎?
2、勉勵孩子述說家裡的親人給自個兒起名字的過程或意義。
3、教師總結:原本我們大人不是任意給我們起名字的,我們孩子的名稱是有一定意義的,表述了大人對我們的希望,與對我們幸福的祝福。
五、完結教學:《我為夥伴起名字》
師:喜愛自個兒的名稱嗎?你除這一個名稱,另外還有其它的名稱嗎?其它人會怎樣叫你?你樂意為夥伴取一個既特別有美妙的名稱嗎?
相對於這一知識的接受,孩子還是較易的。對自個兒的姓的認知,及其涵義也較有興致。一個個七嘴巴八舌的要說說。
在此一完結教學里,孩子能非常踴躍地講出於己名稱的好,發言比較熱烈。
【教學反思】
《百家姓》原來是非常繁雜的,特別相對於小孩而言,因為知識的貧乏,更加是非常難理解這當中的來源與秘密。那作為教師應當詮釋的使它變的簡易明啦,讓小孩愉快與其摩擦、談話、並產生感情!然而我的這堂課沒達到這樣的效果,可講小孩只是在我的解說里,粗略的認識了一下,並沒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並產生興致。我想是我沒注重這堂社會課,總認為即是一堂副課,稍微講一講就行。有了這樣的心理,我就永遠沒預先去查詢閱覽有關的知識。如此一個連自個兒均不太清楚的教師還怎樣去給小孩生動有趣的講好這一課哩?我想我應當去補償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