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及反思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設計及反思

發布時間: 2025-03-14 01:45:19

如何構建以學為主的有效課堂

課改前,我們的課堂教學方法,多以講授教學法為主,這種傳統的講授方法有有利的一面,它有利於教師胸有成竹地進行系統講授,具有直截了當、清順流暢、控制自如等特點,所以它經久不衰,至今仍為廣大教師樂於採用.當然,它不乏一些缺點,例如,:學生經常處於被動地位,情緒容易消極,氣氛容易低沉、思維容易陷入凝滯狀態,學生應有的心智活動經常被教師所取代等等.
近年來,各地提出了多種改革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我也加入了這一行列,經過實驗、分析、比較,我認為,在諸多方法中,以「以學為主」教學法為佳,因為它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匯百花之芳,適合於教學改革的需要.採用「以學為主」教學法教學小學語文,破除了陳腐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符合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和學習語文的規律,有利於開發智力、培養能力,全面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以學為主」教學法是改革小學語文教學達到設計優化的一條重要途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從四方面談一談. 一、「以學為主」教學法是一種新型優化的教學方法. 「以學為主」教學法是一種把教學活動的重心放在學上,使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統一起來,學生自學和教師引導結合起來的教學論和教學法.其基本精神是:「(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確定以「教師為中心」到「學生為本位」的轉化;(2)要做到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的轉化;(3)充分肯定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導」的作用,「導」是為了學生更主動地學,「導」著眼於方法、思想、治學之首,要注意從「教」到「導」的轉化;(4)處理好「學」與「導」的關系,既要導之於前,更要導之於後,關鍵是提高自學能力,使達於「無師自通」的境界,促使從「導」到「學」的轉化;(5)全面發展智能開發的前提和基礎,要施行從「只管教書」到「教書育人」的轉化.「以學為主」教學法,從教學關繫上說「學」是主體,「導」是主線,教學活動的重心由教轉到學上.從活動形式上說,學生主要活動形式是自學(自讀、自寫、自思、自解、自測、自結)教師的主要活動形式是引導、主導、誘導、及時指導、因材施導、因勢利導.學生的自學活動占據大部分教學時間,教師的引導活動貫穿於教學全過程.在「以學為主」教學里,教和學的位置和作用的變化,不僅僅反映在量的變化,即先後多少上,更重要的反映在質的變化上.可以說,它與現在的「自主學習」研究課題大同小異. 二、「以學為主」教學法是突破小學語文傳統教學的重要途徑.之 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以學為主」教學有助於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和影響,打破傳統教學的「三中心」,實行教學重心的三個轉變:一是教師教授為中心到以學生學習為主的軌道上來,使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成為學習的主體;二是從以課堂教學為中心轉到課堂教學與學生課內外自學相結合的軌道上來,把自學做為教學活動的基礎,通過自學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和積極學習的慾望;三是從以傳授知識為中心轉到傳授知識與發展智能並重的軌道上來,重視智能和發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以學為主」教學法適於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驗,我體會到這種教學形式有四個特點,很適合於小學語文教學: 1、自學為主 自主學習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教師指導與激勵為前提,以「自主嘗試——自主領悟——自主反思——自主應用——自主鞏固拓展」為基本程序,實現自主學習的發展目標.例如在執教《鳥的天堂》一課時,緊扣「自主——探究——實踐」的學習方式而進行設計,放手讓小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整個學習過程分四步進行:(1)初讀課文,理線索.教師引導質疑,激發學文情趣;學生自讀,整體感知.(2)自主學習,談感悟.其文語言質朴,意境優美,情真意切,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進行自主學習,以發揚民主,弘揚個性.周老師採用了抓段落,談感悟;抓句子,談感受;抓品讀,促感悟的方法,給學生時間讓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說「喜歡」,講「原因」,揮灑自主學習之精妙.讓其反復閱讀,細品深味,再合作學習,討論交流,那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行為、美的情感……回盪在學生之間,升華在學生心中,彰現了合作學習之奇妙.讓其自選自讀自悟,小組過關,班裡競賽,顯現了自主與合作學習之功力.(3)主動探究,悟「環保」.《鳥的天堂》不僅文質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聯系生活做環保教育更表現出周老師生活即課本的現代教育觀.(4)綜合實踐,練「能力」.讓小學生搜集材料練「查閱」;學寫解說詞練「習作」;學做導游練「交際」,無不是在講讀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學會搜集、運用、交際,小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獲得意想不到的知識與本領. 2、 先學後導. 先學後教的基礎是學生自學新知.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是自己去發現.而發現全在預習.在實際教學中,通過「預習」這一環節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重視預習的個體差異,強化訓練、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嘗試學習,自讀自悟,使主體地位得到落實,自學能力得到培養,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預習就是在上課前,把新學的內容先自學一遍.在這一過程落實中,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也會通過對自學情況的了解,調整教學設計,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容易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1)、摘抄知識要點,激發預習興趣 預習時所涉及的知識比較廣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時代背景、詩詞常識以及課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內容.這些內容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此可讓學生每人准備一個課外摘抄本,把有關內容分類摘抄下來,這樣既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又能提高預習的積極性,並在興趣的引導下,逐步理解課文,完成預習任務. (2)、教給預習方法,培養預習能力 預習時一個個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把把鑰匙,要教會學生領會這些方法,用它們去開啟知識寶庫,指導學習實踐.教師可以開設預習課,教會學生掌握預習方法.在講授新課之前可以給予預習提示,結合教材,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有效地指導預習過程,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使 四、圍繞預習重點,設計預習提綱 不少課文在預習時涉及到了文章的重、難點,提出了理解課文的關鍵性問題,包含著語言文字訓練的內容.圍繞預習重點,確定語言文字的特點,精心設計預習提綱,把預習重點貫穿於課堂教學,使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語言訓練想結合,有利於突破教學重、難點,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獲得良好的整體效益. 教學四年級《古詩兩首》我設計了以下的預習提綱:①讀.讀《小兒垂釣》.可放聲自由讀,讀准字音,讀熟詩句,注意句末詩韻.②想.注重關鍵詞「蓬頭、稚子、垂綸」的理解,想想詩句意思,弄清大意.③議.同桌互議,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意思,提出疑難,想像、領悟詩的意境.④誦.朗讀,背誦.⑤寫.默寫.⑥用.回顧預習過程,並用這一過程學習第二首詩《池上》. (3)、注意課堂延伸,擴展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在課外的延伸.在預習中教師可向學生推薦相關書籍,為學生理解課文作好鋪墊,同時又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自學能力.如在執教《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前可向學生推薦《水滸傳》,讓學生了解故事梗概,此外還可以向學生推薦電視劇的相關部分.這樣在課前引導閱讀,為學生理解課文掃清障礙學生養成認真閱讀的習慣. 3、 多法結合. 「以學為主」教學法是由許多具體教學方法組合而成的.一個完整的、有機的教學體系,把各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交錯使用,我在教學中經常這樣使用.如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運用了「圖文對照法、觀察法、練習法」.《小池》運用「講授法、啟發法」.《烏鴉喝水》運用「演示法、揣測法」,但這些方法在「學導式」教學中,已不再是原來方法本身的重復和再現.而且構成了「學導式」教學法的有機組成部分.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中的學習狀態最理想.教師要善於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創建和諧的課堂氛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把小游戲納入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玩中學:多用鼓勵性語言,慎用批評性語言,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相處,不要以權威自居;尊重學生的看法,容納不同的見解.要自覺改進教法、學法,按照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的內容與目標,選擇能引發學生思維或情感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向縱深發展. 自主學習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拓寬了學生智力發展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課改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成為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多方創設自主學習的途徑,激發並適時地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使「要求學習」為一種主動的行為,讓自主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一種必不可少的能力.只有讓學生參與教學,才能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

② 《雪地里的小畫家》教學反思範文

今天,我們進行了一次IPAD教研活動,我執教的《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活動讓我收獲頗豐。IPAD在課前設計與實踐中的運用,使得預設效果與實際效果之間的差距並不顯著,整體表現令人滿意。以下是從教學設計與IPAD運用兩方面進行的教學反思。

首先,教學目標設置為學生學會五個生字,通過情景回憶下雪時的情境,讓學生能以興奮的語氣朗讀和背誦"下雪啦,下雪啦!」同時,了解四種動物爪子的不同形狀,並用「像」字進行描述。學生能夠讀通課文,並在有情感的朗讀中體會出對冬天的嚮往和對冬季秘密的好奇心。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通過猜謎語引入「雪」的概念,接著聯繫上個月杭州的大雪,讓學生逐步進入情境。隨後,我創設了一個森林雪景的虛擬環境,讓孩子們化身森林裡的小動物,對鵝毛大雪發出「下雪了,下雪了!」的感嘆。在初次朗讀時,孩子們雖然能夠讀得通順,但未能充分表達出興奮的情緒。於是,我引入了一個IPAD畫廊,展示了各種美麗的雪景,孩子們的反應熱烈,流露出興奮的表情。通過提問:「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孩子們能夠用諸如「開心」、「興奮」、「激動」、「驚訝」等詞彙進行回答。我進一步引導他們,人在激動時語速會加快、聲音會變大,然後再次朗讀句子,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調整了語調和語速,有效地落實了第一個句子的學習目標。

接下來,鞏固字詞後,我引導學生尋找四位小畫家的畫作。學生在IPAD上自由朗讀,同時進行小組討論。隨後,我出示了句子供學生填空:「小雞畫了( ),小狗畫了( ),小鴨畫了( ),小馬畫了( )。」學生快速填空後,我讓他們將「了」字去掉,形成兒歌,感受句子變成朗朗上口的兒歌的趣味。在初步理解句子後,我展示了一張小雞在雪地行走的圖片,讓學生填寫:「因為( )的腳印像( ),所以( )畫( )。」孩子們通過這個句子的學習,明白了雪地里的小畫家實際上是用它們的腳印在畫畫。

為了鞏固這個句子,我提供了IPAD畫廊,分別展示三張圖片,讓學生選擇並描述圖片上的句子。學生在描述過程中充滿熱情,參與度高,成功鞏固了「因為···所以···」的句子結構。接著,我設計了一個IPAD拖動游戲,讓學生將腳印拖動至相應的動物旁邊,構成課文中的句子。孩子們熱情高漲,對這四句兒歌記憶深刻。我引導他們打節奏朗讀這四句話,聰明的學生利用拍手的方法帶領大家朗讀,並且每個孩子都喜歡不同的節奏,全班同學在聽到不同的節奏後感到非常有趣。最後,我選擇了一個相對朗讀較好的節奏,全班一起朗讀這四句話。

隨後,我提出問題:「咦?青蛙特別愛熱鬧,為什麼它沒有參加呢?」孩子們積極回答,了解到青蛙是冷血動物,在冬眠。我藉此機會傳授一些關於冷血動物冬眠的知識,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課程的最後,我留給孩子們一個小問題:「你覺得還有哪些動物會在雪地里留下怎樣的腳印呢?」激發他們回家查找資料。

這節課整體流暢,學生的參與度高,但一年級上冊的學生在上課時對IPAD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時IPAD數量有限導致學生使用時產生小摩擦。這些都需要我在課後與學生溝通,總結經驗。非常感謝領導和年級組提供這次展示課的機會,讓我不斷學習與進步。

熱點內容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本 發布:2025-04-15 17:21:41 瀏覽:840
考研農學數學 發布:2025-04-15 17:17:49 瀏覽:421
六上數學實驗班 發布:2025-04-15 17:00:12 瀏覽:793
原本英語 發布:2025-04-15 17:00:02 瀏覽:79
真格美術 發布:2025-04-15 16:53:31 瀏覽:366
浦東三模英語 發布:2025-04-15 16:53:30 瀏覽:78
抽調教師 發布:2025-04-15 16:42:40 瀏覽:140
教師白板培訓 發布:2025-04-15 16:23:44 瀏覽:759
日語文語 發布:2025-04-15 16:19:24 瀏覽:672
最原始的慾望老師 發布:2025-04-15 16:08:52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