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小班打電話教學反思

小班打電話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5-03-30 02:48:55

Ⅰ 《打電話》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准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打電話》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打電話》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明確歌曲的情境,帶幼兒了解歌詞大意。

2、學會歌曲,並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進行演唱。

3、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1、小娃娃手偶兩個

2、玩具電話一部

3、音樂《打電話》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手偶,教師情景表演,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誰來了?她叫點點,他叫豆豆(教師從背後取出)。點點和豆豆今天要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想不想和他們一起玩啊?

2、教師布偶表演歌曲情境,請幼兒安靜欣賞

豆豆:喂喂喂,你是點點嗎?

點點:哎哎哎,我是點點啊。

豆豆:點點,點點,你在哪裡啊?

點點:豆豆,豆豆,我在幼兒園呢!

教師提問:故事中豆豆和點點在幹嘛啊?點點告訴豆豆自己正在哪裡呢?引導幼兒回憶思考,大方回答。

3、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播放音樂,請幼兒安靜欣賞。

(2)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念讀歌詞,可以配合節奏動作,拍手或者拍腿。

(3)教師幼兒進行問答游戲,採取一問一答的方式演繹歌詞。

4、教師帶領幼兒表演歌曲

(1)教師利用布偶,與幼兒一起邊唱邊表演。

(2)鼓勵幼兒利用玩具電話跟隨音樂進行情景表演。

四、活動延伸

鼓勵和幫助幼兒記憶生活中的常用電話號碼,比如緊急電話110、119、120等。為幼兒提供區角游戲,任由發揮表演,情景模擬。請幼兒回家後將歌曲唱歌自己的家人聽!

五、活動總結

通過《打電話》音樂游戲初步讓幼兒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意識,知道打電話可以知道別人在做什麼。另外通過活動延伸還講生活中的緊急電話告訴幼兒,在發生意外和危險時可撥打這些電話!讓幼兒在玩中學習知識!

《打電話》教案 篇2

游戲目的:

練習對話主動表達並與成人交談,學說完整句。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游戲規則:

老師與幼兒或幼兒與幼兒分別拿著話筒進行對話,一方問,另一方答,內容不限,回答對的小朋友獎勵小紅花。

游戲准備:

幼兒自製的電話

游戲程序與模式:

1、學習打電話(集體教育)。

(1)觀察模仿教師打電話。"喂,您好!我是李老師,請您幫我找×××接電話好嗎?"×××接電話(教師替代)。"您好!您是×××嗎?我是李老師,今天下班後您能來我家嗎?":好的,歡迎您。"再見"。

(2)教師給幼兒打電話,讓幼兒學習如何接電話。

"您好!我是×××"您有什麼事嗎?"幼兒在實踐中學習一問一答的語言,練習使用簡單句。

(3)幼兒二人一組練習打電話。

教師幫助幼兒學習一問一答的對話。練習主動與人交談。主動發問,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2、游戲區內自由"打電話"。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於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打電話》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

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對歌曲活動感興趣。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能唱准節奏,唱清歌詞。

分析:由於此首歌比較簡單。因此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可以培養幼兒既會唱又能善於表現的能力。

活動難點

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分析:小班幼兒動作學習帶有較大的模仿性,音樂的表現能力尚處於貧乏時期。

活動過程:

環節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寶寶和貝貝老師以神秘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觀察。如:你們看,今天誰來啦?

2、欣賞《打電話》情節

老師表演打電話時講述的話。

此環節以吸引幼兒欣賞為主。為目標(1)「願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服務。

環節二:通過念歌詞,模仿動作初步表現歌曲。

1、運用示範法:

老師有表情清唱歌詞,請幼兒欣賞。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因此我採用示範法能感染幼兒參與模仿。

2、運用跟唱法:

隨錄音機哼唱歌曲。由於歌詞比較簡單,帶上動作幼兒情感更投入。

3、運用集體學習法:

幼兒模仿動作,邊做邊念歌詞。模仿學習是為後面大膽地表現歌曲服務的。因此只有在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有能力進行自我發揮。此環節讓幼兒熟悉歌詞,為下一環節目標(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詞,對歌唱活動感興趣」服務。

環節三:通過邊唱歌,邊做動作,進一步表現音樂。

1、幼兒和寶寶、貝貝一起唱歌,表演。

我預設寶寶、貝貝這兩個娃娃(引導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動機)

2、幼兒聽琴聲進行唱歌

老師用琴聲伴奏的方法,引導幼兒學唱歌曲。此環節是重點,難點的聚集之處。重點的解決主要是運用引導法及節奏動作的表現。

活動反思

在本次音樂活動中,我採取了多種形式的教授方法,讓孩子在初步學會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對參與活動的興趣。所以課堂氣氛比較好,也基本上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在有些方面還顯的不足,例如在情景表演上,如果請大班二名幼兒進行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帶動活動氣氛將會更好。幼兒學習的興趣會更濃,更投入。所以我一定吸取教訓,注意自己的缺點,向好的老師學習,在教學上要有創新能力。

《打電話》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

2、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嗦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

3、了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能對相聲感興趣。

教學重點:

在笑聲中得到啟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教學難點:

了解相聲語言表達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准備:

1、收集《打電話》相聲段子的錄音或錄像。

2、收集其他經典的相聲段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就一塊來學習由我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郭啟儒合說的相聲《打電話》,領略相聲這門藝術獨特的語言魅力。(板書課題)

二、瀏覽課文,初步感知

1、瀏覽全文,想想這則相聲說的是件什麼事?

2、相聲里打電話的年輕人說話的特點是什麼?(說話啰唆、廢話連篇)

三、再讀課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學們所說的,課文中打電話的這個人說話啰唆,廢話連篇,你從哪兒感受到他的啰唆?請先瀏覽課文找找依據,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自主學習。

3、集體交流:(這樣的例子課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學生能找到並說明理由均可)

例如:

(1)你貴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老劉呀。呃,不是老劉。

是耗子呀。……

(2)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夠啰嗦的。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廢話,可不是女的嘛。

(3)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麼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乙:廢話。

甲:討論嗎?不討論。

乙:人家沒事。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乙:他在這報賬呢!

(4)長安大戲院,從你家出來,坐六路公共汽車,往前坐三站,車上有座你就坐著,人多你就站著。

…………

小結:作者在這里極盡誇張之能,把一個啰嗦者說話啰唆、廢話連篇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把他取名為啰唆,真是名副其實,讓人不由得發笑。

4、想像:聽電話的小王會有什麼感覺?假如你是旁邊准備打電話的人,你會怎麼樣?

師小結:所以到最後不但浪費了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耽誤了事情。

5、通過學習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麼樣的啟迪?

(說話太啰唆不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會耽誤事情,我們平時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得體,還要說得簡練才行。)

四、了解特點,學習表演

1、學了這個相聲,你現在覺得相聲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通俗易懂、貼近生活、風趣幽默、極其誇張,有很濃的諷刺意味)

2、小結:是的,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它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表演中說、學、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後要「抖包袱」,引人發笑,讓觀眾們在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中,在陣陣笑聲中得到啟迪。

3、學習表演

(1)觀看錄像(或聽錄音)《打電話》。

(2)同桌合作或自已找夥伴分角色讀相聲《打電話》。

(因為語言比較通俗,諷刺意味比較濃,所以朗讀的重點是讀出人物語言的生活化,讀出諷刺意味。)

(3)找學生上台試著說一說這個相聲。

五、拓展閱讀

聽聽其他的相聲選段,再次感受相聲的語言魅力。

《打電話》教案 篇5

[教材背景]:

《打電話》這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的綜合應用。是繼「烙餅問題」、「沏茶問題」「等候時間」之後又一次向學生滲透運用運籌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教材的素材是學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隊在假期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老師要打電話「盡快」通知到15名隊員。讓學生幫助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並從中尋找最優的方案。通過這個實踐與綜合應用,旨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打電話」所使用的素材是學生所熟悉的,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有興趣。「打電話」這一問題正是為學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間,學生嘗試尋找「答案」時,不是簡單地應用已知的信息,也沒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盡管不是所有的學生最終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但是他們都盡自己的思維能力「走」得足夠遠。很有讓學生去研究的價值。

學情分析:本內容安排在五年級下學期,從生活經驗看,大多學生有通知多個人的生活經歷,因此,已有的生活經驗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務。其次,從已有知識儲備看,參與完成此任務雖涉及畫圖表達、計算等綜合知識,但都是較簡單的計算與表達。從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關優化思想的學習。因此可以看出「打電話」問題適合五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2.過程與方法:經歷設計打電話方案,並找出最優方案的過程,體驗畫圖分析、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找出打電話的最優方案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能夠運用打電話的最優方案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教學法和動手操作學習法

[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多媒體課件、表格、畫圖白紙等。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課題

1、猜謎語:一物長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兩人遠隔千里外,聲音傳遞一線牽。 師:打一生活用品。(電話)

【設計意圖:謎語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問:「打電話」中有很多數學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打電話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打電話)

二、提出問題,設計方案

1、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20xx年柳州市春季運動會在上周六舉行,我們學校五(1)班15名同學很榮幸將在李老師的帶領下代表學校參加長繩比賽。周六上午,李老師要打電話確認隊員到位情況。

師:如果你是李老師,你應該怎麼通知這15名同學呢?(一個一個打電話通知)

(1)方案一:一個一個通知。(板書:一個一個通知)

師:如果每分鍾通知1人,一個一個通知,需要多少分鍾?(15分鍾)你覺得這種方法怎麼樣?(太浪費時間了。)怎樣打電話更加省時呢?獨立思考。

(2)方案二:分組同時通知。

師:四人小組合作設計一個更加省時的方案。為了更加節省時間,我們可以用□表

示老師,用○表示學生,第幾分鍾就標上數字幾。

① 四人小組合作設計方案。

② 小組匯報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分組方案:

方案2(1):5組,每組3人(要7分鍾)

方案2(2):3組,每組5人(要7分鍾)

師:這兩種方法與方案一「一個一個通知」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時間會縮短?(老

師和組長都不閑著。)

(板書:分組同時通知)

師:還有沒有比7分鍾更省時的方案呢?

(3)方案三:全員參與通知。

引導學生用圖示、列表等方法表示。

師:按照這種方案打電話,通知完15人需要多少分鍾?(4分鍾)這種方案的優勢在哪?(每個人都不閑著)還有沒有比4分鍾更快的方案?為什麼沒有?

板書:全員參與通知

(設計意圖: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比較方案一與方案二的區別,體會到優化的過程,使學生體驗到優化是怎麼一回事。讓學生去比較了各種方案,學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種方案優化的原因,從老師不空閑到老師、組長不空閑,引導學生得出只有老師、組長和接到通知的組員都不閑,才是最省時的方案。)

三、綜合分析,優化方案

1.分析方案

回顧這3種方案。

師:在這3種方案中,哪些人最忙,哪些人閑著?

師:方案1和方案2中有人忙著,有人閑著。所以不是最節時方案。

師:而方案3中,老師沒閑著,接到通知的隊員也沒閑著,即:一個也不閑著這種打電

話的方法可以為我們節省很多時間。

2、師:對比一下這三種方案,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讓學生嘗試著如何用數學語言表述出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能力】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比三種方案,經歷優化的過程)

四、仔細觀察,發現規律

師: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方案三,我們剛才用畫圖法知道了李老師要通知15名隊員最少需要4分鍾,下面我們來根據圖示填寫下表。

1.師生共同填表

2.觀察表格,發現規律

師:仔細觀察這個表格,你發現什麼?

師:我們發現:老師和隊員總人數分別是 2 4 8 16 ??

這是一個等比數列,它的特點就是每一個數×2得到下一個數列。即每增加一分鍾,老師和隊員總人數是前一分鍾的2倍。

師:如果某一時間內,老師和隊員總人數是64,下一分鍾是多少?256呢?512呢? 師:我們通過這個規律知道了老師和隊員總人數,如何快速得出隊員總人數呢?(在相同時間內,老師和隊員總人數-1=隊員總人數;)

師:如果某一時間內,老師和隊員總人數是64,隊員總人數是多少?老師和隊員總人數是128呢?512呢?

(當學生觀察出這兩個規律時,讓學生反復重復,全班重復,指名重復。教師反復提問:這一列的規律是什麼?這兩列的關系是什麼?)

師:按照這個規律, 第5分鍾時,老師和隊員總人數是多少?隊員總人數是多少?第6分鍾呢?第9分鍾呢?(要知道第九分鍾的就必須先知道第八分鍾的是多少)

3.對比圖示法和列表法,優化方法

師:我們分別用了圖示法和列表法呈現通知這些隊員最短需要多長時間,這兩種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圖示法只適合求人數比較少的情況,而對於人數比較多時,我們通常用列表法,列表法更加方便快捷。

師:很顯然,列表法相對來說更加快捷,我們在實際運用中要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下面我們來檢測一下同學們掌握得怎麼樣?

五、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如果長繩隊有32人,每人每分鍾通知1人,李老師要通知到所有隊員,最快需要多少分鍾?6分鍾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2、螞蟻每傳遞一次信息需要2秒鍾,經過14秒鍾,總共有多少只螞蟻知道信息?

【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關注學生的親身感受。同時,讓學生發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此類規律的應用。加強了所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六、全課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中,要統籌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2、實際問題:生活中,還有哪些方面需要用到類似的統籌方法呢?(生答)

師:沏茶;烙餅;校訊通;移動公司或聯通公司給各手機用戶發的暴雨橙色預警;4月20日上午8:02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了7.0級地震,知道這個消息後,消防官兵和各界人士通過公路、水路、鐵路、空中運輸等多種渠道同時為災區人們提供各種救援物資,使災區人們生活及時得到保障。等等。生活中還有很多方面都用到了我們今天學習的統籌思想,可見統籌思想在生活中的運用尤為重要。在我們今後的學習中要學會統籌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引導學生總結,讓學生學會總結。】

板書設計: 打電話

方案1:一個一個通知 15分鍾

方案2:分組同時通知 7分鍾

方案3:全員參與通知 4分鍾 (圖示法和列表法)

Ⅱ 小班語言《打電話》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班語言《打電話》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語言《打電話》教案1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

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對歌曲活動感興趣。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能唱准節奏,唱清歌詞。

分析:由於此首歌比較簡單。因此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可以培養幼兒既會唱又能善於表現的能力。

活動難點

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分析:小班幼兒動作學習帶有較大的模仿性,音樂的表現能力尚處於貧乏時期。

活動過程:

環節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寶寶和貝貝老師以神秘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觀察。如:你們看,今天誰來啦?

2、欣賞《打電話》情節

老師表演打電話時講述的話。

此環節以吸引幼兒欣賞為主。為目標(1)「願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服務。

環節二:通過念歌詞,模仿動作初步表現歌曲。

1、運用示範法:

老師有表情清唱歌詞,請幼兒欣賞。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因此我採用示範法能感染幼兒參與模仿。

2、運用跟唱法:

隨錄音機哼唱歌曲。由於歌詞比較簡單,帶上動作幼兒情感更投入。

3、運用集體學習法:

幼兒模仿動作,邊做邊念歌詞。模仿學習是為後面大膽地表現歌曲服務的。因此只有在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有能力進行自我發揮。此環節讓幼兒熟悉歌詞,為下一環節目標(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詞,對歌唱活動感興趣」服務。

環節三:通過邊唱歌,邊做動作,進一步表現音樂。

1、幼兒和寶寶、貝貝一起唱歌,表演。

我預設寶寶、貝貝這兩個娃娃(引導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動機)

2、幼兒聽琴聲進行唱歌

老師用琴聲伴奏的方法,引導幼兒學唱歌曲。此環節是重點,難點的聚集之處。重點的解決主要是運用引導法及節奏動作的表現。

活動反思

在本次音樂活動中,我採取了多種形式的教授方法,讓孩子在初步學會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對參與活動的興趣。所以課堂氣氛比較好,也基本上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在有些方面還顯的`不足,例如在情景表演上,如果請大班二名幼兒進行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帶動活動氣氛將會更好。幼兒學習的興趣會更濃,更投入。所以我一定吸取教訓,注意自己的缺點,向好的老師學習,在教學上要有創新能力。

小班語言《打電話》教案2

活動目標:

1、積累手口一致的點數經驗,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

2、體驗打電話請朋友過生日的快樂。

活動准備:

故事的課件、每個幼兒一個手機,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小熊想請朋友一起過生日(價值取向:由小熊過生日,有打電話的興趣。)

1、瞧,我是誰?今天有一件高興的事情要告訴大家哦,今天我過生日。(出示PPT蛋糕)你們知道我過幾歲生日呢?(4根蠟燭)

2、猜猜我會請誰來呢?

3、有什麼辦法可以通知我的好朋友到我家來家呢?

小結:我覺得打電話得方法又快又方便。

二、小熊給朋友打電話(價值取向:在打電話的情境中,積累手口一致的點數的經驗,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

1、小熊給熊貓打電話。(3142)

老師演小熊示範打電話。

2、小熊給奶牛打電話。(2345)

請個別幼兒找出號碼中的數字,學學小熊打電話。

3、小熊給小雞打電話。(4352)

請全體幼兒來幫忙,做小熊幫他請客人。

4、幼兒操作,給動物打電話。

幼兒破譯動物電話號碼。

要求:

1)請你找個椅子坐下來。

2)看看電話卡上的圖形,點一個,數一個,把正確地數字貼在電話卡上。

3)完成的幼兒把電話卡貼在版面上。

5、驗證。

小結:你們真棒,小手點一個數一個,不多數,不漏數,找到了小河馬,小羊和長頸鹿的電話號碼。

三、游戲:過生日(價值:體驗和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我真開心,過生日有這么多朋友來參加,讓我們一起來唱生日歌吧!我們一起洗洗手吃蛋糕吧。

教學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在小朋友的心中產生了相互關愛的感體驗,語言表達的更加流暢了。在以前的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不是很強,打電話這個活動帶有很強的情境性,幼兒非常喜歡。此類活動中應讓孩子在寬松的氛圍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這個活動還適合在家庭中進行!

小班語言《打電話》教案3

活動目標:

1、享受打電話的樂趣。

2、願意表現自己的情感。

3、學會打電話的基本方法和禮貌用語。

活動准備: 台式電話2部、一次性紙杯、毛線、牙簽若干。

活動流程:

1、創設情境,引出活動內容。

(1)老師口袋裡放著一部手機。鈴響,老師接聽,說禮貌用語,掛上。

師:「老師剛才在做什麼?」

(2)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打電話的經驗。

教師:「你們平時打過電話嗎?」「喜歡打給誰?」

2、幼兒交流經驗:怎樣打電話?

(1)小朋友交流經驗,老師在適當時示範。

(2)請小朋友做打電話的游戲,嘗試使用禮貌用語 (用手做打電話狀)。

師:「剛才小朋友都說了平時是怎樣打電話的,現在小朋友們來試試吧。」

(3)小朋友自由嘗試打電話。

3、幼兒體驗打電話的心情和樂趣。

師:「小朋友剛才都很能幹,現在我們一起來唱首歌吧。」

(1)全體幼兒一起復習一遍。

(2)對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裡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兒園。」

師: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現在我們來對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們看女孩和男孩誰能幹!

(3)女孩和男孩交換角色。

(4)師總結: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幹,來,我們來表揚一下自己。

4、幼兒製作電話,游戲:打電話。

(1)師:「小朋友都說了是怎樣打電話的,現在小朋友來動手做電話,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戲。」

方法:把毛線從杯子上面的小洞穿過去,然後拉出來,把毛線的這頭綁在牙簽上,另一頭也一樣……瞧,電話就這樣做好了。小朋友來試試吧。

(2)幼兒兩人一組製作電話,玩游戲。

師:「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跟你一起製作電話,做好了就一起玩打電話的游戲.打電話的小朋友把話筒放在嘴上,接電話的小朋友把聽筒放到耳朵上,說話的時候悄悄的說,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聽見 。」

附兒歌: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喂、喂、喂,你在哪裡呀?哎、哎、哎,我在幼兒園。

【二】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打電話》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不同性質的音樂,嘗試聯想相關的生活情景。

2.願意聽音樂,對不同風格的音樂產生興趣。

活動准備:

課件《打電話》、相關視頻

活動導入:

師:孩子們,我們都有耳朵吧,耳朵在哪兒摸一摸?

那耳朵有什麼用?

今天我要和你們來玩聽音樂的游戲。

一、觀看課件,記憶電話號碼

1.出示課件:四幢房子。

師:看看有什麼?這些都是音樂小屋,在一座座音樂小屋上的數字可能是 什麼意思呢?沒錯,這些就是電話號碼。

2.師:一起看看藍色房子的電話號碼是……,綠色房子的電話號碼……,紅色房子……。記在心裡,等會我們來打電話,打通電話就有好聽的音樂哦!

二、欣賞感受不同音樂並能進行聯想

1.綠色的房子(5555),音樂:《加油歌!》

(1)師:看,這是什麼?

(2)師:聽到這個音樂你們想干什麼呀?想做什麼運動?

(3)原來聽到這個音樂,會讓人想動起來,一起看看哥哥姐姐是怎麼運動的!你們能不能跟著音樂、跟著節奏像哥哥姐姐一樣動起來,試一試!

(4)小結:聽到這種有力氣的音樂會讓人想動起來。

2.藍色的房子:1234。音樂《搖籃曲》

(1)師:還記得藍色房子的電話號碼嗎?是嗎?我們來打個電話聽一聽!/真棒,你記住了!——播放音樂

(2)(音樂調輕)師:都休息啦!剛才聽到音樂你們都在休息,這是為什麼呀?那我們就來抱個娃娃哄她睡覺行不行?

(3)小結:原來,聽著安靜的,舒服的音樂是會讓人有想睡覺、休息的感覺。

3.紅色的房子:(9966)音樂《扮家家》

(1)師:還有哪家電話沒打過?那我們來打電話,聽聽這幢音樂小屋有什麼好聽的音樂。——播放音樂(教師變唱邊做做動作)

(2)他們在玩什麼游戲?你們有沒有做過娃娃家,喜歡當誰?

(3)一起看看爸爸媽媽都做了些什麼事情呀?你們想不想來做爸爸媽媽?小手伸出來一起試一試!真棒!

(4)幼兒跟著音樂一起做動作。

師:那我們跟著音樂唱一唱、做一做。(放音樂)

4.剛才我們聽了幾段音樂?這三段音樂聽上去一樣嗎?(不一樣)

與幼兒一起小結:是啊,第一段音樂聽上去很帶勁,感覺好像要做運動。第二段音樂聽上去很安靜、很舒服,都想睡覺了。第三段音樂聽上去怎麼樣?是啊,這段音樂聽上去很快樂很高興。是啊,不同的音樂給我們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三、傾聽音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我這兒還有一個聲音?要不要聽?(播放音樂)

2.剛才你聽到什麼,又看到了什麼呢?

3.小結:是啊,天空、樹林、草地、河流,鳥叫、蟲鳴,大自然中的聲音可真美妙啊!

好了,孩子們下次我們再來玩聽音樂的游戲好嗎?

Ⅲ 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明白打電話能快速知道許多事情,喜歡學習打電話。

2、願意說出自己心裡的願望和在園里見到的事情。

3、感受媽媽對自己的關心和愛。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在活動前,家長與幼兒一起玩打電話的游戲,並能知道媽媽的電話號碼。

2、物質准備:電話或手機4-5部,歌曲《打電話》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1、師:寶貝們,王老師想媽媽了,剛剛媽媽給我打了一個電話,王老師感到很溫暖,你們想媽媽嗎?(想)讓我們給媽媽打一個電話吧,你會打嗎?讓我們先來聽一聽下面這個小娃娃在干什麼?

2、教師有表情演唱歌曲《打電話》,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寶貝們,歌曲里的小娃娃在干什麼?(打電話)他們都說了什麼?(寶貝們回答的真棒,聽的真認真)剛才XX小朋友的媽媽打電話來想問一下她的寶寶在幼兒園里干什麼,有沒有聽話,媽媽很想知道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看看媽媽多愛我們呀)-滲透情感目標!那我們一起給媽媽打個電話,說一說你的事情吧?

幼:好。

3、在打電話前,教師組織幼兒談話。

師:寶貝們,你們想對媽媽說什麼?

幼:我想對媽媽說,我想媽媽了,我在幼兒園里很聽話,請媽媽放心……(教師隨時引導幼兒說出想對媽媽說的話)

二、學習打電話,幼兒說出心裡的願望與所見所聞1、教師教幼兒撥電話的方法。

師:小朋友,媽媽的電話你記得嗎?(教師引導)我們一起學習打電話吧。先拿起話筒,然後一個數字一個數字的撥媽媽的號碼,嘟嘟……電話通了,想和媽媽說什麼?(教師引導幼兒學說:媽媽你好,我是xx……)2、鼓勵幼兒和媽媽說說自己在幼兒園的情況及願望。

師:寶貝們,你想和媽媽說什麼,現在快告訴媽媽吧,讓媽媽放心,可以和媽媽說說心裡話,讓媽媽感受到你們很愛她。

3、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一次分組撥打電話。

師:寶貝們,請你們有秩序的撥打,從第一組開始,別人打電話時要保持安靜哦。

三、回憶講述媽媽和幼兒的對話

1、師:寶貝們,媽媽在電話里和你說什麼了?誰來說一下,分享一下媽媽對你的愛。

2、幼:我媽媽說,我很愛你孩子,在幼兒園里要聽老師的話,要注意安全……(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發言,並及時提醒引導幼兒感受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愛)。

四、播放錄音機,師幼一起隨歌曲《打電話》拍手做律動1、師:寶貝們,我們一起聽一聽,小娃娃要和小夥伴打電話了,伸出你的小手來,我們一起打電話吧。

2、師幼一起拍手做律動,有秩序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延伸:

教師將磁帶《打電話》、錄音機、電話投放到表演區,活動區時,幼兒可以進行表演打電話的游戲,進一步鞏固打電話的本領,體驗電話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圖書損壞的原因,培養幼兒愛惜圖書的意識。

2、教育幼兒不撕書,學會正確的看書方法:輕拿輕放,一頁一頁輕輕地翻閱。

活動准備:

有關圖書哭、笑的圖片或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幼兒讀物《小圖書,我會愛護你》圖片(一),

提問:

1、這本圖書怎麼了?為什麼哭?

2、它是怎麼壞的?

3、書破了怎麼辦?

二、教育幼兒做個愛護圖書的好孩子。

1、怎樣翻圖書才不會被損壞?(一頁一頁翻)

2、假如大家都想看同樣一本書怎麼辦呢?

教師小結:看圖書時要平擺在腿上或在桌子上一頁一頁翻,不要爭搶。如果都想看同一本書,可以輪流看,或者圍在一起看,這樣就不容易壞了。

三、出示幼兒讀物《小圖書,我會愛護你》圖片(二)

--書笑了,以"書"的口吻,告訴小朋友,不要撕書,要與書做好朋友。

活動延伸:

1、教育幼兒在圖書角看書時要愛護圖書、分享閱讀的快樂。

2、根據圖書損壞情況,組織幼兒修補。

活動評析:

圖書是幼兒的好朋友,各種各樣內容豐富的精美圖書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看書的過程中卻時常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因此培養幼兒良好的看書習慣非常必要,本次活動讓幼兒知道圖書損壞的原因,進而尋找正確的看書方法。讓孩子體會喜愛圖書、愛惜圖書的同時,在延伸活動區域中體會修補圖書的不易,從而更加愛惜圖書。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學會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2. 萌發關心他人,愛幫助別人的情感

活動准備

PPT 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圖片,要請你們仔細看看圖片上有什麼?

哦,房頂上有大蘑菇。你們家房頂上有大蘑菇嗎?你們想不想知道小兔家的房頂上為什麼有大蘑菇啊?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二、教師分段講述故事

1.故事開頭到「淋濕小兔的衣服和被子」

小兔家發生了什麼事?(講述??提問)

2.「淋濕小兔的衣服和被子」到「小猴知道了,給小兔送來了雨傘」

誰給小兔送來了什麼東西?他們為什麼幫助小兔?

3.「小猴知道了,給小兔送來了雨傘」到「小兔屋裡不漏雨了」

小兔這天晚上睡好覺了嗎?她在干什麼?為什麼?

小松鼠是怎樣幫助小兔的?

4.「小兔屋裡不漏雨了」到故事結束

天晴了,小動物們幹了什麼?

三、教師結合PPT完整講述故事

四、師幼交流可以幫助別人干什麼

小兔有困難,小動物們能主動關心、幫助她。那你們會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嗎?你們會幫助誰?(教師可做適當的.情景描述,如星期六要大掃除可是媽媽很忙)

五、活動結束

你們都是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散步時一個大箱子擋住了去路,我不急著搬走,想看看孩子們怎麼處理。孩子一個一個的跳過去,有一個孩子被拌倒了,後面的一個孩子就用力的推,可怎麼推也推不動,幾個孩子就一起推才行,為了讓孩子們更深的認識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我選擇這節課來上。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提高學習兒歌的興趣。

2、 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重點難點

重難點: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准備

每人一個螞蟻頭飾、布置三個螞蟻洞、三個大球。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扮演螞蟻媽媽,幼兒扮演小螞蟻,在自製的「家」里聊天。師:看,外面有什麼?我們螞蟻最喜歡吃豆了,我們把他搬進洞里吧!誰願意去搬?(請一幼兒去搬豆)

2、 引導幼兒觀察並討論:一隻螞蟻搬不動豆,我們該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說出讓大家一起去搬)

3、 分享收獲

二、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討論:一隻螞蟻去搬豆,它搬得動嗎?為什麼?怎樣才能搬得動?

1、 為什麼許多螞蟻就能把豆抬起來呢?

2、 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說的就是螞蟻搬豆的事。(老師有表情到朗誦兒歌兩遍)

3、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幼兒分句學念兒歌並做相應動作。

三、兒歌表演

(請一組幼兒來表演,其他幼兒邊看錶演邊朗誦兒歌)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他們探究周圍世界的途徑。 我一開始就創設了一個游戲的情景,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幼兒游戲中探索如何搬豆,使幼兒獲得親身體驗,由於幼兒理解了兒歌內容,因此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最後讓全體幼兒參與兒歌表演,不但鞏固了所學兒歌,有使幼兒在情感上得到滿足。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驗,初步了解水表面存在看不見的張力的奇妙現象。

2、 能進行初步的估算和數數,發展數概念。

3、 發展動手能力。

活動准備:

蠟光紙、報紙、硬幣。

活動過程:

一、 引出題目。

1、幼兒猜測一滴水滴在報紙和蠟光紙上,形狀會不會一樣。

1、 幼兒獨自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用滴管滴一滴水在報紙和蠟光紙;

2、用放大鏡觀察水滴的形狀;用自己的話解釋觀察到的現象。

3、交流實驗結果:蠟光紙上的水滴呈水珠狀,表面是圓弧狀的;報紙上的水滴會浸透擴散開來,表面是平的。

二、 硬幣水池。

1、引導幼兒猜測:在水不溢出硬幣邊緣的情況下,一枚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幣上最多可以滴幾滴水?

2、實驗操作。幼兒可能會因滴管滴水過快而導致實驗失敗,因此要提醒幼兒實驗時細致,動作輕柔。

3、看誰的「小水池」儲水多。教師做裁判,半數幼兒做計數員,半數幼兒在相同的硬幣上滴水,看誰的硬幣儲水多。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過程:

1,情景設置:在美麗的花園里,孩子們發現了一個漂亮的大口袋。

老師:這個奇妙的口袋裡會有什麼呢?

幼兒:蛋糕、小狗、禮物,……

老師:你們相知道它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嗎?

教師打開口袋,以提問、搶答等形式用恰當的量詞說出每一種物品的名稱。

總結:我們剛才說的本、盒、束、把、個叫做量詞,他們都在表示數量的詞的後面。每一種物品都有恰當的量詞來形容它,希望小朋友以後能正確的掌握他們。

2,分組進行量詞練習。

(1)由蝴蝶的話引出其他奇妙的口袋;

(2)請小朋友們分組站在口袋四周猜猜口袋裡有什麼?

(3)打開口袋後,教師提出要求:能用准確的量詞說出物品的小朋友才能得到物品。

3,請小朋友說出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能用上今天所學的量詞?

用擊鼓傳花的游戲請小朋友回答。

4,活動自然結束。

Ⅳ 小班語言教案:《喇叭花電話》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班語言教案:《喇叭花電話》,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語言教案:《喇叭花電話》1

設計意圖:

《喇叭花電話》這一文學作品充滿了童趣、充滿了愛與關懷。它將喇叭花想像成電話,使小動物能彼此交流、溝通,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幼兒在體驗、交流、表達中感受小動物之間,自己與同伴之間那美好、關愛的情感。

活動目標:

1、 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融入故事情境中。

2、 發散幼兒想像力,用適合的語言模仿打電話。

3、 在體驗、交流、表達中感受小動物之間,自己與同伴之間那美好、關愛的情感。

活動准備:

圖片(樹、小鳥、小老鼠、喇叭花)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森林裡可漂亮了,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帶領幼兒做律動《森林水車》進入活動室

二、理解想像

1、 森林裡可真漂亮,你都看到了什麼?

教師講述1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春天的電話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打電話內容,了解春天的特徵。

2、懂得把美好的事情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准備:

1、事先帶領幼兒外出找過春天。

2、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春天來了,我們一起找過了春天。小朋友們看到的春天裡有些什麼?

總結:我們看到的春天裡有黃黃的油菜花、綠綠的麥苗、好看的蠶豆花、青青的小草、美麗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

二、完整欣賞第一遍故事。

師:小朋友們找的春天真美啊,很多小動物也想去找春天,聽一聽有哪些小動物也找到了春天

師幼互動,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人物

師:好聽的故事欣賞完了,你們聽到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呀?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逐一出示動物圖片。如有沒有說到的,教師提醒:看,還有一個朋友被你們忘記了,我們來把它請出來。

三、分段講述 學說打電話內容

第一段:

(1)指著小熊,師:小胖熊知道春天來了,他是用什麼辦法告訴他朋友的?(打電話)出示電話圖片,追問:電話里小胖熊說了什麼?幼兒如果沒有反應,沒關系,那我們來仔細聽一聽吧!

提問:電話中小胖熊是怎麼說的?(請4名幼兒來說一說)

小結:小胖熊打電話給小松,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出示圖片(樹上的積雪融化)

☆第二段:集體學說

(1)小松鼠聽完電話後,他會做什麼呢?(繼續打電話)你們剛才聽得真仔細,邊講述: 小松鼠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邊出示畫:山坡上的草都綠了。

(我們一起來學著小松鼠打電話的樣子,跟隨教師學說(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集體再次整齊地說一遍☆第三段:個別學說

(1)小白兔聽完電話後心情怎麼樣?(很開心)他也想到了給好朋友打電話,小白兔的好朋友會是誰?(幼兒憑記憶猜測)他會對他的.好朋友說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小白兔聽了,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裡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3)聽完後:小白兔給誰打電話了?小白兔對小花蛇說了什麼?誰能來學一學,請1名能力強的幼兒來試一試。邊講述邊出示圖畫(河裡的冰融化了)教師幫助提醒,引導幼兒看著圖畫(學說對話)(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裡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散步吧!)

☆第三段:看圖說

(1)小花蛇聽完電話後也好開心,他想到了給好朋友小狐狸打電話,小花蛇會對小狐狸說什麼呢?出示圖畫請幼兒觀察,你覺得小花蛇會對小狐狸說什麼呢?師:我們來看看小花蛇對小狐狸說的話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樣的。

邊講述故事邊出示圖畫 (放風箏)

小花蛇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狐狸嗎?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原來小花蛇給小狐狸打電話說(喂,小狐狸嗎?春天來了,天氣更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再次完整欣賞故事:請你們看著圖片和老師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好嗎?

故事講完了,你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為什麼?(因為這些小動物把自己找到春天開心的事情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所以自己也很開心了。原來分享不一定就是分享吃的東西,還可以一起分享開心點 事,把開心傳給大家)我們也去把這件快樂的事情分享給教室里的好朋友吧!

遷移經驗:打電話給自己的朋友

小朋友們也找到了春天,你會打電話告訴誰,會叫他一起做什麼事情呢?

附:《春天的電話》

「轟隆隆!」打雷了睡了一個冬天的小胖熊被驚醒了。它揉揉眼睛,打開窗戶,往外一看:「啊,原來是春天來了!」它連忙拿起電話,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 「喂,小松鼠嗎?春天來了,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小松鼠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小白兔聽了,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裡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小花蛇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狐狸嗎?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你看,小動物們都出來了,大夥兒在草地上快樂地玩游戲呢!

故事分析:

故事是通過小動物們之間互相打電話,傳遞春天的信息,互相告知春天的各種特徵:春天來了,樹上的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河裡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通過小動物們打電話互相告訴春的信息,理解與朋友分享快樂的事情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小班語言教案:《喇叭花電話》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操作圖片;小鳥和小田鼠

2、玩具電話(手機)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教師: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二、欣賞故事,想像表述。

1、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1)有什麼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2)幼兒自由想像,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講述後半段故事。

教師:小田鼠想了個什麼辦法?

三、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中有誰?

(2)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為什麼不能一起玩?

(3)小田鼠為什麼要種喇叭花?它們為什麼要打電話?你喜歡它們嗎?為什麼?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

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提問: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

四、游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

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游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故事:喇叭花電話

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著一隻小鳥,樹下住著一隻小老鼠。

小鳥想找小老鼠玩,可是,他羽毛還沒長好,不會飛。小老鼠也想找小鳥玩,可是,他不會爬樹上不去。

小老鼠在樹下種了一棵喇叭花。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小鳥家。喇叭花長呀長,開出了一朵朵又圓又大的喇叭花。

小老鼠看著這一朵朵又圓又大的喇叭花,心裡想:這又圓又大的喇叭花多象電話機呀!這彎彎曲曲的莖不就是電話線嗎!有了電話機,我就可以給小鳥打電話了。

於是小老鼠對著喇叭花喊:「喂,你好,我是小老鼠。」小鳥在樹上回答說:「你好,小老鼠,我是小鳥。」小老鼠說:「媽媽不在家,我好孤單,你能為我唱歌嗎?」於是小鳥就為小老鼠唱起了歌。

一棵喇叭花,連著兩個家,小鳥和小老鼠,天天說著悄悄話。

小班語言教案:《喇叭花電話》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積極猜測,並能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表述。

2、體驗故事中角色之間的美好情感。

3、能簡單復述故事。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准備】

ppt,兩段音樂《撓癢癢》、《愛的喜悅》,故事補充。

【活動過程】

一、小鳥和小田鼠。

1、畫面上有什麼?(樹)這是一棵怎樣的樹?(又高又大的樹)。

2、(出示三隻鳥)在這棵高大的樹上,住著三隻還沒長好羽毛的小鳥,那它們會飛嗎?(不會)

3、(出示三隻小田鼠)那樹下住著誰呢?小田鼠很想和小鳥交朋友,可是小鳥不會飛,小田鼠不會爬樹,這可怎麼辦呢?(幼兒猜測)

二、喇叭花電話。

1、觀察畫面並猜想。

(1)看看故事中的小鳥和小田鼠會想什麼辦法呢?

(2)小田鼠為什麼要在樹下種喇叭花?

(3)猜想:小鳥和小田鼠在電話中會說些什麼呢?

2、聽故事片段。

聽聽故事中的小田鼠和小鳥說了些什麼呢?

3、聽故事補充片段。

(1)如果你是小田鼠有什麼高興的事與小鳥分享?

(2)聽聽故事裡是怎麼說的?

(3)小鳥聽了,這么多高興的事,它會怎麼做呢?

(4)聽到這么優美的歌聲,你心裡有什麼感覺?小鳥和小田鼠有什麼感受呢?

小結:一個人有了高興的事,可以通過電話來告訴大家,與大家分享,有了電話真好!

三、好聽的故事。

1、幼兒完整傾聽(邊看ppt邊聽故事)

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麼?

2、小結。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遊戲的經驗。

小班語言教案:《喇叭花電話》4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准備: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麼?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麼?

2.大樹是什麼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

5.小鳥在什麼地方?小老鼠在什麼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麼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

提問:

1)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裡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

提問:

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麼辦法?

2.小老鼠終於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裡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麼?(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麼話?

四.游戲:打電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 ,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熱點內容
邱慧芳42式太極拳精講教學 發布:2025-03-30 04:35:24 瀏覽:950
DDS物理 發布:2025-03-30 03:42:50 瀏覽:881
校園二手街app 發布:2025-03-30 03:24:17 瀏覽:259
血管瘤如何治療 發布:2025-03-30 03:02:21 瀏覽:436
小班打電話教學反思 發布:2025-03-30 02:48:55 瀏覽:669
有什麼好看的英語電影 發布:2025-03-30 01:38:34 瀏覽:301
一般補牙一顆多少錢 發布:2025-03-30 00:41:25 瀏覽:503
化學有機結構 發布:2025-03-30 00:22:20 瀏覽:302
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發布:2025-03-29 23:22:30 瀏覽:472
大學班主任有什麼用 發布:2025-03-29 23:07:48 瀏覽: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