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
法治社會建設的基礎在教育,而法治思維的方式和法治信仰的形成關鍵在學校,因此學校應該加強法治宣傳主戰場的作用。開展學法班會、法治游園會,舉辦學法漫畫、法治黑板報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主動、自覺地學習法律知識,接受法治教育,提高學法的實效性,繼續把法治教育列入課程計劃,確保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配齊配強學校法制副校長並充分發揮法治宣傳作用。
家庭教育在對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中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是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最基礎性,應著手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聯動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運行機制,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管理網路。同時不斷豐富和提高學生家長的法律知識與法治意識,形成「一人學法、全家參與」的學法模式。通過家長學校、校訊通、班級qq群、微信群等形式,將法治宣傳教育內容送到每個學生家庭中,營造互幫互學、和諧幸福的法治環境。
為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當地司法局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的職能,為青少年免費提供法律咨詢、解讀法律法規,增強青少年依法自我保護的能力,切實維護合法權益。同時,暢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優先受理、指派未成年人申請的法律援助案件,更高效的提高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
『貳』 開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傳
開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傳
校園貸、校園欺凌、新型毒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嚴重侵害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黑龍江省司法廳等七部門聯合在全省開展「與法同行護成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傳月活動。通過廣泛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在全社會營造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濃厚法治氛圍,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法治藍天。
黑龍江省司法廳、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公安廳、省法院、團省委、省普法辦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在全省開展「與法同行護成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宣傳月活動,按照《方案》的具體要求結合實際抓好落實。圍繞「與法同行護成長」活動主題,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特點,
著重進行法治觀念教育,廣泛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各項法律法規,引導未成年人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的國家意識、權利與義務意識,提高未成年人明辨是非、自我保護能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治安環境。
七項重點工作將貫穿宣傳月始終,一是開展法治宣傳。加大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讓社會公眾了解政府、社會、家庭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的職責義務以及違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二是舉辦法治文化活動。積極開展法治知識競賽、法治主題徵文、校園模擬法庭、法律情景話劇、法治主題辯論會等多種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動,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三是開展「法治進課堂」活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
促進法治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營造校園崇德尚法的法治文化氛圍;四是開展「法治進基地」活動。依託法治副校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法治資源教室等法治教育資源,強化學生防欺凌與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五是做好預防校園欺凌工作。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導學生在發生矛盾時通過正當途徑解決,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六是加大對失學、失管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力度。引導他們自覺遵守社會秩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品德好習慣,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確保法治教育全覆蓋無死角;七是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法規宣講進村(居)」活動。
教育引導兒童增強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和困難求助等安全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判斷危險能力,教育引導兒童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強化監護主體責任意識,依法盡責,有效監護。
《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狠抓落實。將此項活動作為推動法治黑龍江建設的具體實踐,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要積極探索,注重創新。深入挖掘自身工作與推進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結合點、切入點,大膽創新舉措,切實提高普法效果。要依託媒體,形成聲勢。依託「黑龍江普法」微信公眾號、《遇事找法》和《「八五」普法進行時》等各類媒體欄目積極開展宣傳,打造強大的宣傳聲勢;要走出去深入未成年人群體開展普法宣傳,推動形成全社會關注、關愛未成年人的濃厚法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