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
教育形式有:學校教育,遠程教育,函授教育,夜校教育,成人高考,自考。
學校教育制度是我國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是接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而系統實施的,具體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個階段。
學前教育,又稱幼兒教育,是指實施幼兒教育的機構根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幼兒的身心特點,對入小學前的幼兒進行有計劃的教育,其主要任務是使兒童身心獲得協調發展,為人小學接受小學階段的教育作好准備。實施學前教育的機構主要有托兒所、幼兒園、附設在小學的學前班等,其年限從1年至3年不等。
初等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識基礎,具備基本的寫算能力,為接受更高一階段的教育做好准備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國家學制中的第一階段,又稱小學教育。我國實施初等教育的機構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對6至12歲左右的兒童實施教育的普通小學;另一類是為未能接受初等教育的成年公民開辦的成人初等學校,主要是進行掃盲教育和基本的文化知識教育。此外還包括承擔實施小學教育任務的其他機構,如招收兒童、少年學員的文藝、體育及特種工藝等機構。
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礎上繼續實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中等教育在整個學校教育體系中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分為初級中等教育和高級中等教育兩個階段。實施中等教育的機構也分為兩類,一類主要為普通初級中學和普通高級中學,還有一類就是初等和高等的職業學校。中等教育的數量和質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一個國家勞動者的素質,對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礎上的各種專業教育,一般分為高等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擔負著培養專門人才、開展科學研究、從事社會服務的多重任務。實施高等教育的機構主要有專科學校、獨立設置的學院、大學等。
遠程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間、受教育者和教育組織之間相互分離的,教育者提供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通過多種傳播手段向受教育者傳遞知識、信息,連接教與學的過程。遠程教育的最大特點是遠程和交互,它改變了傳統的面對面的課堂教學模式,只要條件允許,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函授教育是一種遠程的教育模式,人們常稱其為「沒有圍牆的大學」。教育培訓學校為沒有時間參加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在職人員;為職業交流的行業骨幹;為評職晉級因沒有文憑而感到遺憾的工作人員;為再就業的轉崗人員;為欲求職而沒有文憑的打工青年等,搭建了學習與交流的平台。
夜校教育是為了不與上班時間沖突而選擇在夜晚上課的教育方式。
成人高考也是高考,只是針對成人。它是成人再教育的方式自學考試是自己自學後再去考試,這種教育要有自製力。
Ⅱ 正確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不少家長認為:如果家庭教育是一場游戲,那我一定要當最強王者。那麼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在不自覺中就不再是愛和信任的關系,而是鬥智斗勇的關系。
父母們口頭說著「我是為你好」,心裡也的確想著為孩子好,費盡心力安排孩子的人生、盼望孩子出人頭地,卻弄得每一個人都傷痕累累。
而真正好的父母,是言出必行的、尊重的、和善而堅定的。把握好愛和操控的邊界,才能避免成為楊爍那樣無理取鬧的父母。
如果聽了這些道理,依然感覺不知道怎麼做才好,個人認為,有一件最基礎,卻是最重要的事情至少可以做到。
那就是:把孩子,真正當作一個人,而不是你的附屬品來看待。
就像紀伯倫在詩里寫的那樣: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Ⅲ 教育孩子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鼓勵」。 除此之外,分享一篇文章,相信你能從中獲得答案:【「表揚」 與 「鼓勵」 對孩子的影響截然不同】 來源:微信公眾號 讀與思(ID:yusivip) 我們常常會把「表揚」和「鼓勵」混為一談,認為二者都是激勵人積極向上、不斷前進的動力。但是,來自斯坦福大學的測試結果讓我們對此有了新的認識。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十年裡,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 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拚圖任務。 首先,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里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拚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對此,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隨後,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 結果發現,那些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這也就是實驗中「聰明」的孩子的所作所為: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這一次,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沒有選擇。這次測試很難,是初一水平的考題。可想而知,孩子們都失敗了。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那些先前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德韋克回憶說:「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第三輪測試中,德韋克團隊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接下來,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一直懷疑,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釋說:「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Ⅳ 正確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這件事並不是很難,我們只需要把握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培養一個懂事明理、善於學習、自主獨立、自信積極、快樂感性的孩子;然後和他成為無所不談的朋友。
一:培養懂事明理的孩子
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做一個好孩子的必備條件。但是我希望我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而是要成為懂事、明理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會盲從他人,而不見得知道為什麼要那麼做。懂道理的孩子善於分析每件事背後的原委,他們會在父母講的話有道理時百分之百地服從,在父母的話不完全正確時則會與父母主動討論、交流——這樣的孩子才是既尊重父母、又堅持原則的好孩子。
培養善於學習的孩子
在今天這個「應試教育」的學習環境里,我們很難完全忽視孩子們的課業成績。但是,孩子在這樣環境裡面臨很大的壓力,我們需要更多地體諒他們,不要總是將一些不切合實際的目標加在他們身上,更不要有這樣的想法:「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實現,而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或有沒有天賦。」太高的目標或不合理的期望都只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產生對不起父母的愧疚感。因此,家長不要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得太重,只要他們盡了力就好;不必總要求孩子考第一,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可以了。其實,對孩子來說,打好基礎和真正掌握學習方法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家長應盡量將自己的期望合理化。可以要求孩子每次都做得比上一次好一點,讓他們慢慢進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切實際的目標,孩子可能很早就放棄了。
家長應盡量把自己對孩子的要求轉變成對孩子的建議。當然這並不是說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闖,也不是說要放棄履行家長的約束權,而是要盡量正確地引導孩子。
家長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這樣只會培養孩子片面的競爭心理,對他們步入社會後必須參與的團隊合作將是個不小的障礙。
培養自主獨立的孩子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卻不敢放開手腳,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成長。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也有些父母總喜歡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劃,但這通常會使孩子們忽視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愛好,喪失了自主選擇的權利。
二:培養自信積極的孩子
自信心是孩子的潛力的「放大鏡」。正如范德比爾特所說的那樣:「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
成長在一個期望高,只有批評沒有誇獎的環境里的孩子很難得到自信。相對來說,一個積極誇獎、正面回饋的環境會激發孩子的自信。我剛來美國時,因為背數學公式的能力好,老師總說我是「數學天才」。雖然我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是什麼數學天才,只是把以前死記硬背的東西搬了出來,但自信的力量是無窮的,我開始在自信心的驅動下努力學習英文和數學,並真的在全州數學競賽中拿到了冠軍。
三:培養快樂感性的孩子
有位學生問我:「您是不是要把您的孩子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我對這個問題感到很訝異。我的回答是:「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樂,能夠發揮他們的潛力。」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要找到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潛力,才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績不是很突出但最終進入哈佛的湯玫捷說:「不要相信成才公式,因為我們是野生植物,不是園林植物。每個人獨特的優點就是自信的源泉。」去幫助你的孩子發掘他的獨特的優點吧!
對孩子沒有興趣的課,我們只要求她們盡力地准備,盡力地學習,對成績沒有特別的要求。
四:做孩子的朋友
如果你問我的孩子:「你最喜歡你父親的什麼地方?」她們會說:「風趣甚至瘋狂、沒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讓我許多話都願意和他說。」
雖然我的為人處世之道很多是來自我的父親,但是父親在世時,他並沒有太多與我親近的時間。在他過世之後,我只能從我的母親、兄姐處理解他的想法或為人。我想,這是中國常見的父子關系。因為這份遺憾,我盡量花時間陪我的小孩,而且盡力做一個可以和她們說心裡話的父親。
在你心裡,你的孩子可能永遠長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歲或更早的時候就願意把自己當成大人。這時,家長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談話方式和孩子討論問題,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長」作風。比如談理想、學習動力、娛樂、事業心、為人處事、愛情、交友、處理家庭問題等等。
Ⅳ 最好的教育方法是什麼
《1》用心陪伴。
這里所說的全身心的陪伴,並不是讓家長們放棄自我,特別是媽媽們,更應該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去追求自我。每一個階段我都有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計劃。
有些媽媽們,有了孩子很容易把焦點全放在孩子身上,每天盯著孩子是否吃飽、是否穿暖,為了孩子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可到最後,孩子還不領情。也就是現在流行的,我們花盡心思培養了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對於孩子吃穿用的事情,不必太過上心,應該對精神關注的較多一些。
《3》探索大自然
一些幼兒園的孩子,小小的時候就報了各種興趣班,如小小主持人,演講班,畫畫班,其實大部分家長也意識到了,讓孩子學習一些興趣班,不是為了讓他考級,而是想讓他有一個自己的興趣。
建議6歲之前的孩子,要保護他們的探索力,要讓他們慢慢摸索。這個時候應該多接觸大自然,他們這個階段,就像森林裡面的小蟲子,慢慢爬行,慢慢摸索,在他眼裡一草一木都是如此新奇。而我們大人總是太著急,拿自己的經驗想直接告訴孩子這是什麼,什麼是錯的,好讓他跨過彎路,可以直接奔跑。
不管到什麼時候,我們一定要對大自然充滿敬畏之心。
《4》停止語言暴力
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那便是語言暴力。
一項研究表明,中國青少年犯罪與童年時期遭受的語言暴力之間有很大聯系。尤其是兒童,長期遭受殘忍對待,對他們成長發育的童年時期影響是非常大的,喚醒人們對這一現象的重視,是一種社會責任。北京奧美聯合沈陽心理研究所及沈陽知名藝術家謝勇,將「丟人」 ,「是人就比你強」,「怎麼不去死」 這些語句做成模具,可拼湊成槍、刀和斧頭。通過創意的方式,將無形的傷害化成了更易感知的武器。
作為養育者,我們要禁止語言暴力,不可帶著自己的情緒罵孩子,孩子做錯了事情,就事論事批評,多溫柔鼓勵。
教育是使人成為人的過程,是鮮活生命的成長歷程。
生命美極了,當教育能讓你去發現,去欣賞到它的豐富、深度及可愛。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Ⅵ 家長應該知道的7種教育方法是什麼
在一部名為《羅拉快跑》的法國電影中,女主人公羅拉接到男友的一個電話,要她在20分鍾內籌到一大筆錢,並且給他送過去。否則,男友就會送命。羅拉來不及思考,摔下電話就往男友的方向跑去,一邊跑一邊想該怎麼辦。
羅拉該怎麼辦?電影分別演示了三種假設。在每種假設里,羅拉都弄到了錢,但是因為方法不同,故事的結果大不相同:兩種假設里羅拉或者其男友死去,還有一種是皆大歡喜。
羅拉在奔跑中經常撞到一些人。但是每次假設中,因為羅拉在時間和動作上的細微差別,那些人被撞到的情況也會發生改變:或者被撞到的時間不同,或者在有的假設里沒有被撞到。
有趣的是,那人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改變。這細微的差別,帶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同一個人,也許因此撞了好運,也許變得很倒霉。
這話題轉回到教育。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嚴肅的、由不得半點馬虎的話題。然而,教育也是有特殊性的。就教育的目的來看,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不同的。盡管家長們都會說:「希望孩子有出息!」可是,「出息」的標準是什麼呢?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他生長的環境、遭遇的事情、父母的關系、學校的教育、相貌和體態……世界在復雜的聯系中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地塑造著他。每一個孩子都是羅拉,或是被羅拉撞到的人。世界就是如此神奇和充滿玄機。
對於為了孩子日夜操勞的父母們來說,往往會帶有一種希望,就是在某本書、某個事例中找到教育孩子的金鑰匙。這把鑰匙真的存在嗎?
每一個孩子都是正在被塑造的人。世界是如此復雜多變,父母的小寶貝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說到底是: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告訴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在多變的世界中健康成長。
這是世界上著名的教育家們畢其一生探尋的真理。本章我們試圖將幾種在世界上頗有影響力的教育方法做一簡單的回顧。這些教育方法,都經過了時間的歷練,可謂教育園地的奇葩,但限於篇幅,我們也只能是摘其精要而已。
我們仍然要強調的是,在這些看似具有普遍性的真理下,不要忘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動,需要走自己的路。
家長們尤其不要忘了自己的影響力。正是家長的影響力,決定了孩子睜眼看世界的眼光。家長們是守候孩子的天使,家長的教育就是給孩子插上的隱形翅膀,或強有力,或軟弱,或色彩繽紛,或色調單一。家長將引領孩子在如羅拉般緊急關口,作出怎樣的選擇,以及帶有何種心態。
這把金鑰匙正在家長們的手中。在家長們「特立獨行」的實踐之外,教育家的建議變得毫無意義。
1?卡爾·威特:全能教育法
1800年,德國鄉村牧師卡爾·威特有了一個兒子——小卡爾·威特。然而,小卡爾·威特卻是一個很不稱心的嬰兒。父親悲傷地說:「這是造的什麼罪孽呀!上天怎麼給了我這樣一個傻孩子呢?」可是,卡爾·威特有兒子的消息卻不脛而走。從此,周圍人們就多了一樁事,那就是議論小威特的成長。
原來,在教育方面有著獨特見解的卡爾·威特曾經立下誓言,要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一位非凡之人,以證明自己的見解是正確的。那麼,他的見解跟當時的教育思想有什麼沖突呢?
當時的人們認為,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天賦而不是教育。對於兒童的教育應該始於七八歲。而卡爾·威特卻認為,對於孩子的成長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對於兒童的教育也必須與兒童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
盡管兒子不盡如人意,卡爾·威特還是踏踏實實地實行自己的計劃。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教育下,小威特四五歲的時候,各方面的能力就已經大大超出了同齡的孩子。7歲的時候,小卡爾·威特已經遠近聞名了。全國各地精英帶著懷疑的態度來考他,無一不是吐著舌頭回去的。9歲的時候,小威特在國王的特批下進入大學學習,那個時候,他已經可以熟練的翻譯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英語以及希臘語的詩詞和文章,對於文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也十分精通。14歲的時候,小威特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他還在漢諾威做了不用底稿的數學演講。等到小卡爾·威特18歲的時候,他已經成為柏林大學的一名教授了。
卡爾·威特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雖然孩子的天賦千差萬別,但是在適當的教育下,稟賦低的孩子所取得的成就完全有可能超過稟賦高卻沒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他們用橡樹做例子說:如果按照理想狀態生長的話,一顆橡樹可以長成30米高,但是要真長到30米高是很困難的。一般可能是12米或者14米左右。倘若環境不好,則只能長到6米-9米。但是如果好好侍弄,橡樹或許可以長到18米甚至25米。同樣的道理,即使生長下來具備100度潛能的兒童,如果放任不管,充其量只能成為20度或30度的成人。但如果教育的好,就可能達到具備60度甚至90度的成人——也就是說,可能實現其潛在能力的六成甚至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於使兒童的潛在能力達到十成。
卡爾·威特還認為,兒童的潛在能力是不斷遞減的。一個具有100度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從5歲開始教育的話,即便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成為具有80度能力的成人;倘若到10歲的時候,至多也只能具備60度能力了。卡爾·威特主張從孩子出生起就進行教育。他認為,孩子出生到3歲之前,大腦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後不同,他們對事物的記憶不是對其特徵進行分析之後才記住的,而是通過觀察,將事物印象原封不動地做了一個「模式」印進大腦中,這段嬰兒時期的「模式教育」將決定孩子的一生。
卡爾·威特對兒子的教育是嚴格的,但是他並不是把教育建立在兒子的痛苦之上,相反,他很注意培養小威特的興趣,從不用填鴨式的說教,而是通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對孩子進行講解。跟別的孩子不同的是,小威特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玩耍和運動上,然而卻在生活中發現了很多問題,並在父親的幫助下獲得了豐富的知識。
盡管小威特一鳴驚人,但卡爾·威特並不想將兒子培養成只有專業知識的學者。他說:「我只是……盡力把他培養成健全的、活潑的、幸福的青年……我喜歡身體和精神都全面發展的人。以我兒子為例,每當我看到兒子只熱衷於希臘語、拉丁語或者數學時,就立刻想辦法糾正他這種傾向。人們以為我只是熱衷於發展兒子的大腦,這是錯誤的……所謂學者……那些具備常識和愛好廣泛的青年為凡夫俗子,貶低那些善交際、具有生活情趣的人。我怎麼能把兒子培養成這樣的學者呢?」
為此,卡爾·威特非常注意培養兒子的愛好。在他們的住宅里,絕不放任何沒有情趣或不相協調的東西,住宅的周圍也栽著一年四季常青的花卉。他也很注意陶冶兒子的情操。只要小威爾做了好事,就馬上表揚:「做得好!」他還為小威特做了一個「行為錄」,將他做的好事記到上面作為永久紀念。在他的鼓勵下,兒子成為一個精神飽滿、健康活潑的少年。
卡爾·威特的教育方法影響了很多人。其中包括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塞德茲博士和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語言教授斯特娜夫人。他們在研讀了《卡爾·威特的教育》(1918年出版)後深有感悟,開始藉助書中的方法並加入自己的理解訓練孩子。結果,小塞德茲11歲就考入哈佛大學,斯特娜夫人的女兒維尼夫雷特3歲就會寫詩歌和散文,5歲就已經在報刊登文章了。
2?塞德茲:天才教育法
1905年,6歲的小塞德茲跟別的孩子一樣上小學了,上午9時他去學校被編為一年級,可是中午母親去接他的時候,他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就在這一年內,小塞德茲結束了小學學業。
塞德茲博士曾經這樣介紹他:「塞德茲今年只有12歲,但卻非常擅長往往使研究生們頭疼的高等數學和天文學。他還能用希臘語背誦《伊利亞特》、《奧德塞》等原著作品。後來,他擅長古典語,還閱讀埃斯克魯斯、索福克利、亞里士多德、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如同其他的孩子閱讀《魯濱遜漂流記》之類的作品那樣容易和感興趣。他還愛好比較語言和神學,對倫理學、古代史、美國史等也具有豐富的知識,還通曉我國政治和憲法。」
這樣的孩子,真的不是上帝創造出的神童嗎?塞德茲在不朽之作《俗物與天才》中給予了解釋,他告訴大家,這只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方法必然的結果。
庸才是怎樣產生的?塞德茲認為,按照一定規格培養起來的、行為受到限制、循規蹈矩、內心壓抑的兒童,長大後必然成為庸才。因為他們在孩童時期就被弄得毫無生氣,他們漫長的生命從一開始就被否定了。因此,幸運的小塞德茲一生下來就很少受到束縛和壓抑。在嬰兒時期,他不受襁褓的捆綁,餓了就進食;他很少受到大聲的指責,總是被愛著並受到保護;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玩耍,卻用了很少的時間完成了別的兒童8年才能學完的功課。
小塞德茲的高效率學習來自他對學習強烈的興趣和熱情——他從來都是自願學習的。父親從來不把他束縛在書桌前,而是經常帶他到大自然中去。他所獲得的知識,幾乎都是在近乎玩耍的狀態中掌握的。有一次,父親給他帶了幾塊眼鏡片,他就淘氣地把鏡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不一會就喊眼花。然後,他又一隻手拿近視眼鏡片,一隻手拿遠視鏡片,一前一後地向遠處看,他看到了什麼呢?遠處禮拜堂的塔尖突然來到他眼前!從此,小塞德茲懂得瞭望遠鏡的原理,並親手製作了他的第一架望遠鏡。還有一次,小塞德茲在外面玩耍時,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小貓,就把它抱回家,央求父親醫好它。於是,塞德茲找到了他的醫生朋友,輕而易舉地把小貓的傷治好了。這件事情讓小塞德茲迷上了生理學和醫學。他覺得知識真是一件美好的東西!
孩子的好奇心是寶貴的。為了滿足好奇心,有的孩子會把家裡的鍾表拆得亂七八糟,有的孩子會不停地提出問題,把父母問得很心煩。塞德茲認為,這些都是需要父母慎重處理的,塞德茲曾親眼看到,他的妻弟因為孩子把懷表卸開而大打出手。當時,塞德茲上前攔住他,他卻說:「你還護著他,你看他把我的表弄成什麼樣子!」孩子卻抽泣著說:「我沒弄壞表……我……我只想拆開看看它哪兒出毛病……」這個孩子第二天就離家出走了。當家人找到他的時候,他跟一個馬戲團在一起,堅決不肯回家。
塞德茲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問題,注意保護孩子的心靈不受傷害。他總是盡可能地不讓孩子帶有失意、恐懼等負面的情緒,他認為,「打擊只能使孩子成為一個懦夫,變成一個無能的人。它能毀掉孩子。」品質也是他強調的重點,他認為一個人應該敢作敢為,不怕失敗,而且父母的品質是孩子品質的一面鏡子。「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一切品質都是從別人那兒學來的。」 塞德茲如是說。
塞德茲還有一個發現是:音樂可以造就「天才」。他很早就注意到,搖籃里的小塞德茲哭鬧的時候,只要一聽到悅耳的琴聲就會停止,還會露出愉快的微笑。他把這一發現應用到教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總結說,如果小塞德茲稱得上是「天才」的話,那麼音樂就是他成為「天才」的潛在因素。
3?M?S?斯特娜:自然教育方法
在女兒12歲那年,斯特娜夫人將自己的教育經驗寫成《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方法》,闡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書中很多觀點與卡爾·威特的教育方法互相印證,但是添加了更多元素。特別對於有女孩子的家長來說,其中的一些觀點更值得借鑒。
母親的重要性斯特娜夫人認為,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孩子的未來命運有時就操縱在母親的手中。那些沒有準備好承擔困難或者准備將困難交給保姆的人,最好不要做母親。
胎教的作用沒有一個母親會給嬰兒吃有害的東西,可是她們卻在懷孕時不注意飲食。事實上,母親的食物對胎兒的健康是很有影響的。除此之外,母親的情緒也很重要。一個懷孕時常哭泣的母親,很可能會使胎兒發育不良。有的母親不想要孩子,因而對肚子里的胎兒懷有怨恨的情緒,生理學家說,胎兒是會感受到的,這樣的胎兒出生以後也不會覺得幸福。因此,如果想養育健康寶寶,母親在懷孕時就應該合理膳食,保持好心情。
教育從訓練五官開始斯特娜夫人認為,孩子的能力如果不開發和利用,就永遠得不到發展。因此,她就從聽力開始對女兒加以訓練。她不會唱歌,就採用朗誦的辦法,她發現,隨著詩的語調的變化,孩子的反應也在變化。另外,她還買來發出樂譜7個音的小鍾,並繫上不同顏色的發帶,培養孩子的聽力和對色彩的感覺。這樣的小道具還有很多:蠟筆、彩色小人書、名畫的摹本……維尼對這些都很喜歡。「我絕不強迫她去做什麼。孩子是活物,自然要不斷發揮她的能量。」斯特娜夫人說,「我只是為了不讓她精力白白浪費掉。孩子總有事干,就絕不會因無事可做而去吃手指頭,因無聊而沮喪、甚至哭泣了。」
語言的功能語言是進行思維的工具。所謂發展孩子頭腦的手段,就是指盡早地開始教孩子語言。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6歲之前,加緊教其准確的語言,這個孩子就一定可以快速發展。斯特娜夫人還強調,不要教孩子那種不完整的語言。「我從女兒出生起,就盡可能對她說准確而漂亮的英語。」維尼還不到1歲,有位朋友對她說:「維尼,讓我看你的汪汪。」維尼糾正說:「這不是汪汪,是狗。」朋友驚訝極了。
書寫和讀書斯特娜夫人的時代,打字機十分盛行。於是她就用這個工具教女兒打字,練習拼寫。維尼不到3歲就學會用打字機寫詩和文章。之後再學慣用筆寫字就容易許多了。維尼還很喜歡讀書。斯特娜夫人很注意書的選擇,她認為,一個人最初讀的是什麼書,往往決定一生的讀書喜好。
趣味數學一開始,維尼對學數學非常抵制,這讓斯特娜夫人很頭疼。後來她發現,維尼不喜歡數學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教法不對頭。一位數學教授建議她從數字開始。於是斯特娜夫人就用游戲的辦法把女兒帶入數字的世界。隨著游戲越來越復雜,女兒對數學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不僅僅是游戲同小威特和小塞德茲一樣,維尼的很多知識也是從游戲中獲得的。為了使她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斯特娜夫人開設了與之相匹配的游戲。例如,「蒙眼睛」游戲可以發展觸覺,做布娃娃可以加強手指靈活度,「卡片游戲」可以提高記憶力。
培養社交能力社交能力也是孩子必要的能力。維尼曾擔任「美國少年和平同盟」的會長,有一次她接觸到一個因癱瘓而厭世的少年,為了幫助他,就教他世界語。這個孩子很快活潑起來,用世界語和各國孩子通信,過著非常充實的生活。
4?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19世紀末的一天,羅馬正在舉行一場特殊的測試。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測試題目是專為正常兒童准備的,而考生中卻有一部分是低能兒童。然而,結果更加出人意料,那些低能兒童全部通過了測試,而且成績並不比正常兒童差。
創造這個奇跡的,是當時的義大利國立特殊兒童學校的校長、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蒙台梭利。成績來源於蒙台梭利對自己觀點的實踐:兒童心理缺陷的精神病主要是教育問題,而不是醫學問題,教育訓練比醫療更為有效。
面對這些成績蒙台梭利並沒有滿足,反而進行了更深的思考:為什麼正常兒童的成績並不比低能兒童優異?如果低能兒童能達到這個成績,那麼正常兒童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蒙台梭利的結論是,絕大多數正常兒童的智力發展,是被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所延誤了。
蒙台梭利認為,人類的未來寄希望於大多數的正常兒童,對他們的教育是不能忽略的大事。為此,她從校長的高位離開,回到羅馬重新注冊做學生,開始研究針對正常兒童的科學的教育方法。
7年以後,蒙台梭利兒童之家正式成立,它成為蒙台梭利教育理論的實驗基地。為此,蒙台梭利說:「7年來,我一直有一種預感,那些成功運用在智障兒身上的教育方法,其原理必然也能夠適用於正常兒童,而且,效果一定更好。」那麼,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兒童喜歡「工作」甚於游戲在蒙台梭利的詞彙中,「工作」一詞的出現頻率很高。她所謂的「工作」,泛指一種手腦結合、身心協調的作業。她認為,工作是人類的本性和人性特徵,「兒童的『工作欲』象徵著一種『生命的本能』,在順利的環境下,工作的這種本能會自然地從內在沖動中流露出來。」因此,編制適合孩子的教具(蒙台梭利更喜歡稱之為「工作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蒙台梭利發現,孩子們很喜歡操作教具,並從教具中獲得滿足與樂趣。在蒙台梭利的教具中,教具取代了玩具,成為重要的輔助者。蒙台梭利根據人的感官,設計了各種獨特的教具,例如由10塊粉紅色的木頭組成的粉紅塔,就是為了訓練孩子的觸覺和視覺。
兒童的「內在需要」人類成才的規律是什麼呢?正如孩子生下來會慢慢變高。蒙台梭利認為,生命是自然發展的,從受精的那一時刻起,生命就遵循了自然法則,按照大自然預定的計劃開始自我活動。而推動發展的正是「內在需要」。
剛出生的嬰兒肚子餓,會自己去尋找奶香。人類就是在「內在需要」的推動下,去尋找所需的東西,實現成才目標。兒童也是一樣。因此,獨立不僅是兒童成長的目的,也是成長的條件。如果大人一味地代替兒童選擇,兒童就會成為被動的容器,他成長的天然秩序就會被打亂。另一方面,失去了主動性的兒童,也會排斥被動的安排,對那些自己並不是喜歡也不需要的東西失去探索的興趣,學習的意願也就無從談起了。
大人應該尊重兒童的「內在需要」。在放手之外,支持也是很重要的。譬如,「內在需要」使兒童必須學會適應環境,大人可以為之打造一座橋梁,使適應的過程更順暢。蒙台梭利將之稱為「有準備的環境」,她所創辦的「兒童之家」就是一個範本。
教育的黃金時期蒙台梭利認為,生命的開始自受孕的那天,教育也應該從那天開始,而0-3歲是教育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嬰兒藉助「吸收心智」的內在助力,會無意識地進行外界印象的大量、完整的吸取,以完成從無到有的積累。這時他的大腦會快速發展,年齡越大,啟發、培養就會越費力。現代科學家的研究也證明了蒙台梭利的觀點。
蒙台梭利還非常注意對兒童的感官訓練。她提出「敏感期」的觀點,認為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各種器官都有一定的敏感期,如果這時期他的需求得到滿足,官能就會事半功倍地迅速發展。她甚至打破常規,將寫字的練習放到閱讀之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由和秩序「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原則,但這種自由是以秩序為前提的。蒙台梭利允許兒童遵循「內在的需要」自由地選擇和操作教具,但是在玩下一樣時,必須把前一樣東西收拾好。她不贊成用體罰或獎勵來誘迫孩子遵守紀律和學習,認為這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5?斯賓塞:快樂教育法
斯賓塞是19世紀後期英國著名的教育家,也是近代西方科學教育思想的倡導者。他認為「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在嚴肅教室里的苦行僧式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為此,他提出「逃走教育,快樂教育」的理念,強調「對兒童的教育應當遵循心理規律,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從而揭示了科學教育的本質,成為現代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斯賓塞的理念來自於他對孩子天性透徹的了解。例如,所有的孩子都會對一些事情感興趣,他們可能花上一個下午觀察一窩螞蟻的活動,卻不願意花20分鍾背一首詩。家長們或許覺得孩子的觀察是浪費時間,殊不知,經過正確的引導,孩子一樣能從中學到不少知識。當斯賓塞發現兒子對螞蟻感興趣時,就加入了兒子的「興趣小組」。第一天,他們僅僅是看;第二天,斯賓塞就拿出了「研究計劃書」:螞蟻吃什麼?怎樣分工?用什麼工作?用什麼走路?一系列的問題更加勾起了小斯賓塞的興趣,研究持續了一個夏天,小斯賓塞不僅學到了大量的知識,而且不知不覺地學會了系統學習的方法。
斯賓塞也強調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他認為,如果父母真誠相愛,就無需向孩子解釋什麼是友愛和美善;如果家庭氣氛平等、和諧,家庭成員彼此賞識,孩子就會學會體諒、關心他人。
斯賓塞認為,要想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就必須培養他快樂、自信、積極的性格。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避免一些誤區:
過分的批評「你真笨!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對孩子惡言相加其實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孩子也有自尊、自信、自愛,如果他們的這些正常的需求被扭曲,長大以後難免有生理缺陷。
冷漠和麻木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對孩子來說,冷漠和麻木是最具殺傷力的行為。
把自己的遺憾交給孩子完成這是很多父母的毛病。他們把自己的選擇強加在孩子頭上,用自己的希望製造孩子的遺憾,當孩子在父母的道上疲於奔命,成功也就遙不可及。而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懂得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點和才能,走自己的路。
要求孩子十全十美。「你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為什麼不看看孩子的優點呢?父母自己不也有很多缺點嗎?過分的挑剔只會使孩子喪失信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6?鈴木鎮一:才能教育法
1955年的一個晚上,日本松本音樂學院迎來了一群尊貴的客人——著名的維也納藝術學院合唱團。為了迎接客人的到來,音樂學院的孩子們——30名幼兒和小學生拉起巴赫的《羅迪協奏曲》。
合唱團的成員贊嘆不已。他們想不到一群孩子能把這么難奏的曲子詮釋得如此精彩。「奇跡!真是讓人難以想像。」合唱團指揮者說,「我可以聽聽小孩子的獨奏嗎?」
被點到的是一名一年級小學生。他拉了巴赫的《協奏曲第一號E短調》,拉得非常出色。
下一個被點到的是最年幼的孩子,她拉了維瓦特的《G?莫爾協奏曲》,同樣精彩。
合唱團團員們震驚了,繼而被深深地感動。是誰創造了這樣的奇跡?
他就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和音樂家鈴木鎮一先生。
早在松本音樂學院創立之初,鈴木就表示:「我對辦音樂學院不太感興趣,我在東京一直從事的是幫助那些藝術界的人們糾正其存在的某些缺點錯誤。我想乾的是幼兒教育,借我的新思想和方法去教育孩子們,而不是去培養天才。通過多年反復研究,我對如何通過拉小提琴去開發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滿了堅定的信心。因此,我打算今後致力於這方面的教育,如果贊成我的意見,我可以在這方面協助做一些工作。」就這樣,鈴木以松本音樂學院為中心,開展了才能教育運動。這一運動被美國媒體評價為「鈴木發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所謂的「小提琴教育法」,是通過教會孩子們拉小提琴,使孩子的大腦充分活躍起來,從而獲得優秀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僅表現在音樂上,鈴木所培養的那些在音樂上有出色表現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也同樣優秀。一項對從幼兒園的才能教育訓練畢業的幼兒進行的智力測驗表明,這些幼兒的平均智商在160左右,而一般孩子的智商是100。
然而,這些孩子並不是鈴木為了實驗而特別挑選的。也就是說,他只是普通孩子的一部分。鈴木認為,能力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斷適應生存環境的過程中獲得的。特別是幼年期旺盛的生命力絕不能被抵制,教育者應該有正確的能力,即開發孩子的內心感覺。這就是鈴木的「能力培養法則」。
鈴木強調環境、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心地善良、感覺敏銳和能力強的人,他的家庭生活必須是歡樂和充滿愛心的。那麼,孩子的能力培養到什麼程度呢?鈴木的回答是,到那個時代文化能力的最高點。「假若將石器時代的幼兒由現在的我收養教育的話,大概不需要多少時間,那幼兒將會被培養成為能演奏貝多芬創作的小提琴奏鳴曲的青年。」鈴木如是說。
鈴木很注意體會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他認為,大人應該與孩子「交心」,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孩子們喜歡張揚而不喜歡責備,喜歡從游戲中學習,喜歡遵循自己的興趣進行探究,喜歡由易到難的深入,這些都是自然、科學的規律。而大人們的功利心態、懷疑態度往往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7?多湖輝:實踐教育法
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教育隨之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人們已經意識到,教育已不再是一種消費,而是一種投資。持這種新教育觀的教育家不在少數,多湖輝就是其中一位。
與眾多以理論見長的教育家不同,多湖輝更重視教育的實踐性。他認為,增強孩子能力最好的辦法,不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因為父母不僅要了解孩子獨特的心理動態,還應該針對不同孩子的個性特徵,不斷地在生活和學習實踐中摸索教育孩子的方法。
多湖輝的著作頗豐,下面僅就他的觀點舉例介紹:
教導孩子思考怎樣讓孩子的大腦變得聰明?多湖輝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