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估
教師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三個方面選擇合理的考核指標:
1、教師的學術業務水平。如對教材內容的熟悉程度,對重點、難點掌握的准確程度,組織課堂討論、選用編寫教材、選習題及試題的水平等方面。
2、教師的教學方法。如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的講授方法是否恰當,是否結合學生實際,是否達到教學大綱要求及能否妥善組織各個教學環節,承前啟後及啟發式教學方式運用得如何,表達與板書是否清楚與有條理等。
3、教師的教學態度。如是否認真備課,是否執行教學計劃,能否不斷改進教學、更新教學內容,能否既教書又育人等。
對於評價教學效果的各項考核指標,可採用加權記分法。學術業務水平、教學方法、教學態度三方面,如對基礎課可用權重4:3,3;對專業課可用權重5:3:2。對於各項具體指標,也可用加權記分,由教師及學生組成評審組,得出一門課程教學的總得分。
(1)教學評估擴展閱讀
具體做法
(1)從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出發,提出經過努力應達到的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各學科質量標准和綜合教學質量標准;
(2)對教師的備課、講課、布置和批改作業、輔導、考核,學生的預習、聽講、復習、作業、小結等主要教學環節提出質量標准;
(3)對教學輔助工作,如各處室對教學活動的協調和服務、資料供應和數據統計等提出質量要求。衡量教學質量,既要有數量指標,如識字量,優秀生率,不及格人次占參加考核人次的百分比,領導和教師聽課節數等。
也要有程度標准,如教師講課要體現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布置作業要考慮學生負擔。學生聽講要理解教師思路,抓重點、關鍵和難點。實驗要有記錄和報告等。通過教學管理實踐,不斷總結研究,使教學質量具體化、科學化、標准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質量標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質量評價
㈡ 本科教學評估幾年評一次
每五年評估一次。
中新網10月19日電 中央電視台報道,教育部今天在北京開始對所屬高校本科教學水平進行全面評估,計劃用五年時間對1998年擴招後的全國1270所高校本科教育質量進行全面檢查。
今天,由14位教授組成的教育部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進住北京化工大學,他們將用一周的時間對該校教學硬體設施和師資教學水平進行全面評估。
教育部高教司評估處處長朱洪濤說,擴招實現以後,高等教育整體質量是在不斷提高,但是一部分學校還是存在師資隊伍的不足,教學條件的全面緊張,包括教育方面的經費長期投入不足,因此教育質量還存在潛在因素的影響。
(2)教學評估擴展閱讀:
評估程序及任務
1、學校自評
學校根據本辦法及《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指標體系》要求,有計劃地開展自評活動,總結成績、查找差距、分析成因、提出對策,加強教學基本條件建設、加強教學管理、建立並完善校內教學質量保障制度,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在自評的基礎上形成《學校自評報告》
2、專家進校評估
教育部評估中心組建專家組赴學校進行現場考察評估。專家組在審核《學校自評報告》和《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分析報告》基礎上,通過深入訪談、現場聽課、查閱材料、考察座談等形式,對學校教學工作做出公正客觀評價,形成《專家組評估報告》並給出評估結論建議。
3、結論審議與發布
專家委員會審議評估專家組進校考察結論建議,並作出評估結論。合格評估結論分為「通過」、「暫緩通過」和「不通過」三種。教育部評估中心根據專家委員會審議結果,正式發布評估結論。
4、結論使用
「通過」的學校,進入下一輪普通高等學校的審核評估。學校的整改情況將作為審核評估的重要內容。
「暫緩通過」的學校整改期為2年,「不通過」的學校整改期為3年。在整改期間,對結論為「暫緩通過」和「不通過」的學校,將採取限制或減少招生數量、暫停備案新設本科專業等限制措施。
整改期滿後由學校提出重新接受評估的申請。重新評估獲得通過的學校,可進入下一輪普通高等學校的審核評估,仍未通過的學校,將認定為教育教學質量低下,依據有關法律給予相應處罰。
㈢ 教學評估是干什麼
對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進行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是國家教育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為進一步加強國家對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宏觀管理與指導,促使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重視和支持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促進學校自覺按照教育規律不斷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提高我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水平、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而採取的一項重要舉措。教學評估的原則是「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
教學評估的指標體系涉及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體現了國家的教育方針對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是對學校辦學水平、辦學條件的綜合評估,而不僅僅是對教學工作的評估。評估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包括:辦學指導思想、師資隊伍、教學條件與利用、教學建設與改革、教學管理、學風、教學效果7個方面及特色項目。前7個一級指標又分解為18項二級指標,其中重要指標11項,一般指標7項
㈣ 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由誰組織
由教育部領導,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簡稱「評估中心」)具體組織實施。學校的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門要對學校的評建工作進行指導和支持。
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工作是由被評學校自我評估、專家組現場考察和學校整改三個階段構成的。自評工作階段是指從教育部確定對學校進行評估並明確了專家組進行考察的大體時間開始到專家組進校考察前的這個時間;學校整改階段是指從專家組進校考察結束後的一年時間;中間則是專家組現場考察階段。這三個階段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過程,不能認為只有專家組現場考察才是評估。
從評估工作的三個階段來看,「迎評」的提法是不準確、不恰當的。因為從教育部確定對學校進行評估並明確了專家組進行考察的大體時間開始,被評學校就已經進入了自評階段,也就進入了評估工作,再提迎接評估,從邏輯上是不準確的。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這種提法實際上是只把專家組進校考察看作是評估,而沒有把自我評估和整改也看作是評估,更沒有認識到自我評估還是評估三個階段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基於這種認識,所謂「迎評」,實際上就把整個自評變成了迎接專家組考察,甚至是變成了應付乃至對付專家組考察,而不是認真貫徹教育部提出的20字評估原則,不是認真總結辦學指導思想和教學工作的思路,不是認真找准學校的定位,不是扎扎實實地搞好教學基本建設、教學管理和教學改革。這無疑會給評估工作造成危害。因此,希望各學校不宜使用「迎評」這個提法,還是提「以評估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為宜。當然,也希望學校提出一些符合科學評價觀的、能鼓舞師生員工努力搞好教學評估工作積極性的、人文化的口號,以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評估工作中去,並逐步建立起先進的、科學的評估文化,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大學」、「創建真正讓人民放心的優秀教學工作」、「為建設優秀的教學工作添磚加瓦」、「提高教學質量人人有責」等等。
㈤ 教學評估與教學評價的區別
教學評估的指標體系涉及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體現了國家的教育方針對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是對學校辦學水平、辦學條件的綜合評估,而不僅僅是對教學工作的評估。評估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包括:辦學指導思想、師資隊伍、教學條件與利用、教學建設與改革、教學管理、學風、教學效果7個方面及特色項目。前7個一級指標又分解為18項二級指標,其中重要指標11項,一般指標7項。
教學評估的特徵是:第一,具有高度權威性。專家組受教育部委託。第二,具有基礎性。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本科教學是一切高等院校教育質量的基礎。第三,具有社會影響性。公布評估結果,對於學校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地位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第四,具有綜合性。名義是教學評估,實質是對學校辦學水平和能力的綜合評估。
教學評價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原則,利用所有可行的評價方法及技術對教學過程及預期的一切效果給予價值上的判斷,以提供信息改進教學和對被評價對象作出某種資格證明。
比如您所說的例子
改進物理課的教學應該用教學評價,用評價來發現佳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加以改進。而教學評估設計得比較大,它是由權威的專家組隊學校組成部分,包括教學的整體性評價,評價效果比較廣泛引起的影響較大。我個人的理解。
㈥ 高校教學評估的目的是什麼
教學評估的意義
1.教育部組織的評估是對學校的外部評估,是為了促進學校內部建立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立起一套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體制。
2.通過外部評估要逐步建立起定期向社會提供高校有關信息的機制,來滿足學生或家長選擇學校的需要。
3.通過外部評估,學校在接受社會監督的同時也會獲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4.面對國外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和教育市場競爭,學校要不斷地增強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提高生存發展的能力。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只有能生存,才能談得上發展。
5.通過評估來保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可信度,有利於保障學校的教學質量,適應世界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趨勢。
㈦ 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師生比應為多少
一般稱生師比普通高校生師比=在校生數/專任教師數。合格標准為不超過18:1。
開展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抓手。評估不僅能鑒定學校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診斷學校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建議,還可以發揮評估指標的導向作用,引導學校更新教育觀念、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深化教學改革,推動產學合作教育深入開展。同時,評估具有激勵和督促作用,能夠促進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管理、建立並完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形成自我約束和監控機制。實踐證明,「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已經取得切實的效果。通過評估,學校教學工作水平明顯提升,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學生成為直接受益者。
㈧ 教學評估對大學究竟意味著什麼
作為評估主體的教育部,雖然其初衷是想通過評估達到促進大學教育質量的提高、教學管理的完善等目的,而作為被評估對象的大學與地方政府卻意不在此——他們的雙眼死死地盯住端在教育部手中的那塊大蛋糕,而不是實實在在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與任何個體一樣,在利益面前,他們也是不折不扣的實用主義者,信奉「黃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哲學。對教育部而言,正是這種動機與結果的背離,使一項看似美好的政策異化成了一幕高投入而低產出鬧劇,甚至——逼得各大高校不得不進行每五年一次的勞民傷財的「燒錢循環賽」。
筆者在讀研時曾經親自參與過大學教學評估的造假活動。在評估時間來臨前的兩三個月,學校全體老師就已全民皆兵,投入了轟轟烈烈的造假運動中——這不能怪學校,為了多分點蛋糕,改善自身的辦學條件及師生的福利,學校不得不如此。於是,多年前早已畢業的學生的試卷和論文被翻了出來,而我們這些研究生則在老師們的指導下,按照瑣碎的評估得分要求對這些試卷和論文進行整理和改造。如果還有什麼材料不齊全,則發揚人多力量大的精神,加班加點地給製造出來。可以說,教學評估使大學成了一個標准化生產的流水線車間,而教育部的評估組就是質量檢查人員。一般來說,就材料而言,各個大學生產出來的成品材料與教育部的標准品相比往往八九不離十。正是由於造假行為的存在,因此,各個學校很難分出高下,拉開很大的差距。為了在評估中勝出,學校和地方政府具有十分強烈的賄賂評估組成員的動機,至於背後到底會有什麼暗箱操作,筆者也不得而知。評估組一走,學校的一切也就恢復了原樣,至多,學校的門面上多了一塊金字招牌罷了,至於教育教學質量到底是否得到提高呢?恐怕未必。不過,忙碌多時的老師們卻終於可以喘口氣,好好休息一下了。
從理論上來講,教育是個慢活兒,細活兒,教育質量的提高需要師生長期不懈地共同努力,決不是一兩次紙上談兵的走過場的教學評估所能「趕」上去的——在此意義上,教育部想通過所謂的教學評估促進大學教育質量的提高、教學管理的完善的動機本身就是違背教育規律的。人人心裡有桿秤,對於大學教學質量的好壞,學生和納稅人最有發言權,根本不必要教育部來評。西諺雲,「把上帝的還給上帝,把凱撒的還給凱撒」。筆者認為,教育部應該停止這種低效甚至擾亂大學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的教育評估,改變對大學的資源配置方式,給大學更多的自主空間,從而使大學能一心一意地致力於教育教學這一「本業」。
㈨ 什麼是本科教學水平評估
教育部對普通高等學校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通過水平評估進一步加強國家對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宏觀管理與指導,促使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重視和支持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促進學校自覺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
按照教育規律進一步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9)教學評估擴展閱讀:
1985年,國家教委頒布《關於開展高等工程教育評估研究和試點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開始啟動高校辦學水平、專業、課程的評估試點工作。
1990年,國家教委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評估暫行規定》,就高教評估性質、目的、任務、指導思想、基本形式等作了明確規定,這是中國第一部關於高等教育評估的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