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❶ 小学六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0页第4题答案
10KG
密度冰:密度水=9:10
密度=质量/体积
当体积一定时
密度之比=质量之比
9÷(1-1/10)=10(千克)
答:这桶水有10千克。
希望能帮到你
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115页参考答案
答:1.(1)题设是,AB垂直于CD,垂足为O。结论是,角AOC为90度。
(2)题设是,两直线平行。结论是,同位角平行。
2.“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这是公理,就好像“1+1=2”,没有为什么,死记就好了。
❸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五
教学过程
设 计 意 图 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
设计一个具有挑战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把例2分成两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环节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第二环节让学生涂5个1/4,是学生对分数认识的一个突破。要涂5个1/4,就要思考一个圆够吗?画了两个圆就要思考图中的单位“1”是什么?这样真正理解5/4表示的意思。
由于例2让学生对假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例3也让学生积累更多假分数的例子,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分类的标准,这样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就很自然地建立起来。并在寻找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
第2题在学生按要求做题的基础上,增加了练习内容,并让学生发现规律,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
通过课堂总结,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铺垫孕伏
1、 谈话;请你说出5/6、3/4、7/8的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指名口答。
2、你能说出几个分母是4的分数吗?(当有学生说出4/4,5/4,6/4……时,老师接着说:这样的分数存在吗?如果存在我们该怎样去理解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们。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第一排的几幅图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每个分数中各有几个1/4?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指出:4/4和其他分数有什么不同?(把整个圆都涂满了,它其实就是1)。
(2)谈话:现在要求你表示5个1/4,只提供你一个圆行吗?为什么?同桌讨论得出:要提供两个圆
再出示例2第二排图形,涂颜色表示5个1/4。
提问:5个1/4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为什么用5/4表示?
谁能说说这里5/4的意义?
2、教学例3
(1)谈话:刚才大家出色地表达出了5/4这样的分数,下面有这几个分数,你会涂色表示出它们吗?
出色例3,学生独立涂色。
(2)提问:每个分数各有几个1/5?为了表示13/5为什么画了三个圆?
3、分数分类
(1)谈话:比较例2、例3中的这些分数,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主要意见可能有如下两种:
① 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
第一类:分子比分母小的,有1/4、3/4、2/5;
第二类:分子与分母相等的,有4/4;
第三类:分子比分母大的,有5/4、10/5、13/5。
② 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把这些分数跟1比较大小。
第一类:比1小的分数,有1/4、3/4、2/5;
第二类:跟1相等的分数,有4/4;
第三类:比1大的分数,有5/4、10/5、13/5。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概括特征。
谈话:两种分法的分类结果相同,但它们的分类标准却不同,看看它们的分类标准有没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实际上就是这个分数比1小;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实际上就是分数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实际上就是比1大。
教师指出第一类是真分数,第二类与第三类是假分数。并追问:什么叫真分数?你该怎么说呢?什么 叫假分数?
(3)请学生分别写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先指名说说每幅图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集体订正时说说涂色部分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把分数读给同桌听,再把假分数圈出来。
指名回答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3、完成练习七第1题
(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各分数的点。
(2)谈话:看一看表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点各在直线的哪一段上,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
(3)交流得出结论:表示真分数的点介于表示0的点和表示1的点之间,表示假分数的点是表示1的点及其右边的点,这也说明了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4、完成练习七第2题
(1)写出3个分母是8的真分数。
写完后交流,并想一想一共能写几个。
(2)谈话:你能写出所有分子是8的假分数吗?
学生独立写后交流。
(3)提问:分母是2、3、4的真分数各有几个?分母是6、10的呢?分子是2、3、4的假分数各有几个?分子是6、10的呢?你发现了什么?
5、完成练习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班内交流。
6、完成练习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真分数、假分数的数值与1有什么关系?
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八年级下册 P110 第10题答案
1.是等腰梯形,证明:因为三角形AEC全等于三角形ABC,所以AE=AB,CE=CB,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AD=BC,CD=AB,所以AE=CD,CE=AD,所以三角形ADC全等于三角形CEA,过点D,E作DG垂直AC于G,EH垂直AC于H,所以S三角形ACD=1/2
AC乘DG,S三角形AEC=1/2
AC乘EH,所以DG=EH.因为DG平行EH,所以四边形DGHE是平行四边形,因为DE平行AC,DE不等于AC,所以四边形ADEC是梯形,又因为AD=CE,所以四边形ACED是等腰梯形.
2.在RT三角形ACD中,AC=5,因为S三角形ADC=1/2
AD乘CD=1/2
AC乘DG,即1/2乘3乘4=1/2乘5乘DG,所以DG=12/5,在RT三角形ADG中,AG=9/5,所以CH=AG=9/5,所以GH=AC-AG-CH=5
-
9/5
-
9/5
=
7/5,因为DEH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DE=GH=7/5,所以梯形ACED的周长为AD+AC+EC+DE=3+5+3+
7/5
=
62/5,所以S梯形ACED=1/2(DE+AC)乘DG=1/2
乘(7/5+5)乘12/5
=192/25
累死我了
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全部答案
上教材全解上找
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答案在哪可以下载
可以查教育网
❼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二十六第四题怎么做
分析:答对一道题和答错一道题之间相差10+6=16(分),即答对一道题比答错一道题多16分,可以假设每个选手所答的题都是对的,也可以假设每个选手所答的题都是错的,来计算出所求问题
方法1.(1)答错的题:(10×8-64)÷(10+6)=1(道)
答对的题:8-1=7(道)
方法2.(68+48)÷(10+6)=7(道)
(2)(10×10-36)÷(10+6)=4(道)
(3)(6×16+16)÷(10+6)=7(道)
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 数学配套与检测六年级(下)p15思维拓展3.一辆大车6:00出发去B
正比例,因为 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或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明白了吗?
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卷
(1)水果店一天运进苹果、香蕉、梨共390千克,苹果的重量是梨的1.5倍,香蕉的重量是梨的3/4,三种水果各运进多少千克?
(2)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
(3)有一快棱长20厘米的正方体木料,刨成一个底面直径最大的圆柱体,刨去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4)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5)两个小组装配收音机,甲组每天装配50台,第一天完成了总任务的10%,这时乙组才开始装配,每天装配40台,完成这批任务时,甲组做了多少天?
(6)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7)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8)两队修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全长的1/5,乙队独做7.5天修好。如果两队合修2天后,其余由乙队独修,还要几天完成?
(9)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10)前轮在720米的距离里比后轮多转40周,如果后轮的周长是2米,求前轮的周长。
(11)甲数是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的1.2倍。如果乙丙两数和是99,求甲数是多少?
(12)有一工程计划用工人800名,限100天完成。不料从开工起,做35天后因事故停工,停工25天后继续开工,如果要在限期内完工,应增加工人多少名?
(13)水果店以2元钱1.5千克的价格买进苹果若干千克,又以4元钱2.5千克的价格卖出去。如果店里想得到100元钱的利润,这个水果店必须卖出水果多少千克?
(14)甲乙丙三人行走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30米、40米和50米。甲乙同在A地,丙在B地。甲乙与丙同时相向而行,丙遇见乙后10分钟又和甲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米?
(15)甲从东村去西村需10分钟,乙从西村去东村需行15分钟,两人同时动身相向而行,相遇时离中点150米,求两村间的距离。</P< p>
(16)一辆汽车,第一天跑完全程的2/5,第二天跑完剩下的1/2,第三天跑的路程比第一天少1/3,这时剩下的路程是50千米。求全程是多少千米?
(17)客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行24千米。货船从乙港开往甲港,12小时行完全程。现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船和货船所行路程之比为6:7,甲乙两港间的距离。
(18)甲乙两站相距1134千米,一客车和一货车同时从两站相向开出,10小时30分钟相遇,货车速度是客车速度的5/7,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9)某装配车间男职工人数的40%和女职工人数的20%相等,已知这个车间有女职工130名,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人数少多少名?
(20)有盐水25千克,含盐20%,加了一些水后含盐8%,加了多少水?
(21)甲乙丙三个仓库存粮共307吨,各运出40吨后,甲乙仓库剩下粮食重量的比是3:5,乙丙仓库剩下粮食重量的比是3:4,丙库原有粮食多少吨?
(22)甲乙两车间要加工一批面粉,实际完成计划的130%甲乙两车间完成任务的比为8:5,乙车间比甲车间少加工面粉13.5吨。原计划加工的面粉是多少吨?
【应用题二】
(1)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2)计划装120台电视机,如果每天装8台能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如果提前4天完成,每天应装配多少台?
(3)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4)学校买来图书若干本分给各班,若每班分25本则多22本,若每班分给30本则少68本,共有几个班级?买来图书多少本?
(5)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6)绿化队修整街心花园,用去900元,比原计划节省了300元,节省了百分之几?</P< p>
(7)某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200米,实际每天多修50米,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8)有一长方体钢锭,底面周长2米,长与宽的比是4:1,高比宽少25%它正好可以铸成高为3分米的圆锥体,圆锥体的底面积是多少?
(9)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37.5%,第二次用去27米,这时已用的电线与没用的电线长度比是3:2。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10)某班男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5/7 多6人,女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1/4少4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11)甲仓原来比乙仓少存粮50吨。从甲仓往乙仓调运30吨粮食后,甲仓存粮比乙仓少1/4。乙仓现在存粮多少吨?
(12)将柴油装入一只圆柱形的油桶,已知油桶的底面直径6分米、高10分米装满后连桶重280千克。已知一升柴油重0.85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13)某商店以每支10.9元购进一批钢笔,卖出每支14元。卖出这批钢笔的4/5时,不仅收回了全部成本,而且获得利润150元。这批钢笔一共有多少支?
(14)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天可加工54个,徒弟如果单独加工,17天可以完成。现两人同时工作,任务完成时,师徒两人加工零件的个数比是9:8,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5)六(一)班原有1/5的同学参加劳动,后来又有两个同学主动参加,这样实际参加人数是其余人数的1/3,实际参加劳动的有多少人?
(16)有大小球共100个,大球的 1/3比小球的1/10多16个,大、小球各有多少个?
(17)妈妈买3千克香蕉和2千克梨共付13元,已知梨的单价是香蕉的2/3, 每千克梨多少元?
(18)师徒俩共同做一批零件,原计划师傅和徒弟2人做零件个数的比是9:7结果完成任务时,师傅做了总数的 5/8,比原计划多做了30个零件,师傅原计划做零件多少个?
(19)一盒糖果共有80粒,分给兄弟二人,哥哥吃掉自己的1/3,弟弟吃掉10粒,后来又吃掉5粒,剩下的两人正好相等,兄弟两人原来各分得多少粒?</P< p>
(20)有甲乙两根绳子,甲绳比乙绳长35米,已知甲绳 1/9和乙绳的1/4相等,两根绳子各长多少米?
【应用题三】
(1)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圆锥体底面周长的2/3,而这个圆锥体高是圆柱体高的2/5,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几分之几?
(2)有一只圆柱体的/玻璃杯,测得内直经是8厘米,内装药水的深度是6厘米,正好是杯内容量的4/5,再加多少药水,可以把杯子注满?
(3)有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少31个,如果从甲筐中取出7个放入乙筐,那么甲筐与乙筐苹果个数的比是4:7,现在乙筐有多少个苹果?
(4)甲乙丙三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甲生产的零件是乙丙总和的1/2,甲丙生产的零件总和与乙生产零件个数的比是7:2,丙生产200个零件,甲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5)一个工人师傅制造一个零件用5分钟,他的徒弟制造一个零件用9分钟,师徒两人合做一段时间后,一共制造了84个零件。两人各制造了多少个零件?
(6)一个直角梯形,上底和下底的比是5:2,如果上底延长2米,下底延长8米,变成一个正方形,求原来梯形的面积?
(7)甲乙两队的人数的比是7:8,如果从甲队派30人去乙队,那么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2:3。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8)一辆货车从县城往山里运货,往返共走20小时,去时所用时间是回来时的1.5倍,已知去时每小时比回来时慢12千米,求往返的路程。
(9)一项工程,若由甲乙两个施工队合做要12天完成,已知甲乙两个施工队工作效率的比是2:3,这项工程由乙队单独做要多少天完成?
(10)一堆煤,第一次运走它的1/4,第二次又运走120吨,这时余下的煤的吨数与运走的吨数的比是2/3。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1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72千米,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3:2,求两地间的距离。
(12)把一批化肥分给甲乙丙三个村子,甲村分得总数的1/4,其余按2:3分给乙丙两村,已知丙村分得化肥12吨。这批化肥共多少吨?
(13)一批货物按5:7分给甲乙两个车队运输,乙车队运了840吨,完成本队任务的4/5,后因另有任务调走,以后由甲队运完,甲队实际运了多少吨?
(14)甲乙两队共210人,如果从乙队调出1/10的人去甲队,那么现在甲乙两队人数比是4:3,甲队原有多少人?
(15)甲乙丙三名工人共同做一批零件,甲加工了总数的2/5,比乙多加工了125只,乙丙加工数的比是3:2。这批零件共有多少只?
(16)货车速度与客车速度比是3:4,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行驶,在离中点6千米处相遇,当客车到达甲站时,货车离乙站还有多远?
(17)山湖乡运来一批农药,第一天用去总数的4/7,比第二天用去的二倍还多12千克,这时用去的与余下的农药的比是27:8,这批农药重多少千克
1、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
(1)第1天读了多少页?(2)剩下多少页没有读?
2、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全书的14 ,
(1)第1天读了多少页?(2)第2天读了多少页?(3)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3、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
(1)第2天读了多少页?(2)还剩多少页没有读?(3)第1天读的页数是第2天的多少倍?
4、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还剩6页没有读。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第1天比第2天多读了多少页?
5、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第1天比第2天多读20页。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第1天读的页数是第2天的多少倍?
6、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2天读20页,第3天读余下的14 ,还剩全书的38 没有读。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7、一辆摩托车以平均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完了60千米的旅程。在回家的路上,它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问摩托车在整个来回的旅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8、车站运来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又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又3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30吨。这批物一共有多少吨?
9、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少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多1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70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0、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少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少1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110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11、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多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2 少25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37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2、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全部货物的13 ,第二次运走全部货物的34 少16吨,这时正好全部运完,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3、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23 少28吨,第二天运走这批货物的34 少52吨,正好运完。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4、化肥厂计划生产一批化肥,第一天生产了全部任务的16 ,第二天又生产了余下任务的14 ,第三天又生产了前两天生产后余下的15 ,结果还剩下50吨没有完成。问化肥厂计划生产化肥多少吨?
15、妈妈买回鸡蛋和鸭蛋共21个,其中鸭蛋占37 ;后来,妈妈又买回几个鸭蛋,这时鸭蛋占总蛋数的713 ,后来妈妈又买回来几个鸭蛋?
16、有一堆砖,搬走14 后又运来360块,这时这堆砖比原来还多了20%,原来这堆砖有多少块?
17、师徒俩合做零件200个,师傅做的25%比徒弟做的15 多14个,徒弟做了多少个零件?
18、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小时行50千米,求汽车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9、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的零件比总数的12 还多25个,徒弟加工的零件数是师傅的13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0、甲、乙、丙三个运输队共同运送一批货物,甲队运了这批货物的14 ,乙队运了一部分,丙队运了这批货物的13 ,正好全部运完。已知甲队比丙队少运了10吨,求乙队运了多少吨?
21、甲、乙两人去书店买书,共带去54元,甲用去自己钱的75%,乙用去自己钱的45 ,两人剩下的钱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人原来各带去多少元钱?
22、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甲队完成所分任务的23 ,乙队完成所分任务的34 又50米,还剩700米没有修。两队所分任务各是多少米?
23、果园里种着苹果树和梨树。苹果树的面积比总面积的12 多4公顷,梨树的面积是苹果树的12 。求两种树各种了多少公顷?
24、中夏化工总厂有两堆煤,共重2268千克,取出甲堆的25 和乙堆的14 共重708千克。问甲、乙两堆原有煤各是多少千克?
25、甲、乙两个工人共同加工140个零件。甲做自己任务的80%,乙做自己任务的75%,这时甲、乙共剩下32个零件未完成。问甲、乙两个工人原来各需做多少个零件?
26、师徒两人共加工540个零件,师傅加工了自己所分任务的34 ,徒弟加工了所分任务的80%,两人剩下的任务正好相等。求师徒两人各分得多少个零件的加工任务?
27、学校买回两种图书,共220本,取出甲种图书的14 和乙种图书的15 共50本借给五年级(1)班同学阅读,问甲、乙两种图书各买回来多少本?
28、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其中文艺书占49 ,数学书占余下的1825 ,已知数学书比文艺书少20本。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不用我来解吧
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66页8,9题怎么做
第8题:轮的直径是40cm,所以轮的周长=πd=3.14×40=125.6cm。
通过50m的钢丝。50m=500cm。所以轮子要走500÷125.6≈4(圈)回
第9题:先算半圆答部分所需木条:π1/d=3.14×50÷2=78.5cm。
再加上下部分的木条长度即可:78.5+50×3=228.5cm=2.228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