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竞赛题
㈠ 三年级语文竞赛题,五道,(要有答案!~)急!
一.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阳光透过树阴,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这眼从石缝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有趣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浸出来。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呢,又会不紧不慢的浸得满满的。小小的泉水虽然只有一碗,可是我们很喜欢它。我们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一定到这里歇息、喝水。我们来到树阴下,坐在石墩上,吃着各自带的午饭:粑粑、团饭,或者架起刺柴烧洋芋……你吃一点我的,我吃一点他的。树叶卷成的“杯子”里盛满清清的泉水,像大人一样举杯高呼:“干杯!”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小松鼠来喝水,看见喜鹊来喝水,看见一群竹鸡来喝水……你信不信,就连蝴蝶、蜜蜂也会来喝水!我们躲得远远的,不惊动这些树林里的小主人。你看,小松鼠竖着尾巴,小眼睛那么亮!它喝一口水,很快地用脚爪擦擦嘴,“吱吱,吱吱!”好像说:“好甜,好甜!”山喜鹊飞来的时候,爱在那棵青松上停一停。有一只先飞下来,“鹊,鹊鹊鹊!”它在招呼同伴:“快,快来呀!”大家都飞下来,在泉水边跳着,潮湿的沙地上,留下了他们的爪印。哟,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这一碗水,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难怪鸟儿们喝了它的水,唱得那么动听;小松鼠喝了它的水,显得那么机灵;村里的娃娃喝了它的水,一个个是那样聪明。啊,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真甜!
1. 体会体会,你觉得这篇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要写出一碗水的特点。
3.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到小泉边来?
4.短文从那几个方面介绍了“一碗水”?
二。修改病句。
1.他长得肥了点,身材就不好看了。
2.蔚蓝的天空真诱人啊,湛蓝得像块蓝玻璃。
3.雨过天晴,天空和大地好像过滤似的,格外清新。
4.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令。
三。造句。
1.异想天开——
2.轻而易举——
3.吉祥如意——
4.断定——
5.屈服——
四。按要求写句子。
例:挑山工抽烟。 挑山工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
1.小丽逮鸡。
2.我们躺在石头上。
3.大明爬山。
例:我看见了姥姥,亲热极了。
我看见了姥姥,扑到她的怀里,紧紧地抱着她,亲热极了。
(1)小李刚打完球,非常累。
(2)看见草上的虫子,她害怕极了。
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换上另外一个词 ,意思不变。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 )( )
。。 。。
空气是多么清澈,透明。( )
。。
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 )
答案1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之情
2不会干涸、很甜
3蜻蜓、
4水的多少和滋味
二、
1他如果肥一点,身材就不好看了。
2蔚蓝的天空真美丽啊,像一块透明的玻璃。
3雨过天晴,天空和大地格外清新。
4漫山遍野响起了人们激动人心的口令。
三、
1异想天开——上美术课时,他总是异想天开,把想画的都画出来。
2轻而易举——这件事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3吉祥如意——过年了,他祝奶奶吉祥如意。
4断定——他断定这件事就是小名做的。
5屈服——敌人来了,我们绝对不会屈服。
四、
1小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逮鸡。
2我们一起躺在一块很大的石头上。
3大明和同学一起开心地爬山。
(1)小李刚打完球,回到家,喝水后,觉得非常累。
(2)看见草上的虫子,正在漫漫爬着,身体漫漫动着,她害怕极了。
(艳丽) (可爱)
(澄澈)
(安静)
五。
㈡ 三年级有18人参加数学竞赛,16人参加语文竞赛,9人语文数学都参加,一共有多少人
既然,9人语文数学都参加,那么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8-9=9人,只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6-9=7人。问题没有给出是否有什么都不参加的。如果所有人都参加了至少一种竞赛,那么一共有9+9+7=25人;否则再加上什么都不参加的人数即可。
㈢ 小学三年级语文竞赛题+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写特点成语:
最大的响声(一鸣惊人)
最大的手掌(一手遮天)
最小气的人(一毛不拔)
二、数字猜谜语(成语):
1. 12345609(七零八落)
2. 1256789(丢三落四)
3. 1+2+3(接二连三)
4. 333 555(三五成群)
5. 3.5(不三不四)
6. 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三、填成语作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水上的浮萍:萍水相逢
木匠戴木枷:自作自受
月亮里的桂树:高不可攀
猪血猪(煮)豆腐:白里透红
四、以诗句做谜面,各猜一成语:
危楼高百尺。(岌岌可危)
明月何时照我还?(归心似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与伦比)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水天一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开卷有益)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人迹罕至或无影无踪)
五、请写出下列成语主角名:
惊弓之鸟:更羸
焚书坑儒:秦始皇
闻鸡起舞:祖逖和刘琨
六、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竞赛题
第一单元 走进春天单元主题分析:
春风、春雨带来《春的消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奏响春天的序曲,枝头吐出新绿,雏菊绽开笑靥,《柳笛和榆钱》里,榆钱舞,柳笛飘,又是一年春来早,人们的脸上和心里更是春意盎然……本单元一是要学生感受自然界春光的美好,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用心去体验、感受春天带给自然万物的变化,春天给万物带来的勃勃生机;二要促使学生用心研读课文,透过作者观察春天的视角的不同,感受春天的无处不在。从而学习作者观察和表现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古诗、现代诗歌、还是散文,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对生活真挚的热爱与赞美。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去应和“走进春天”的主旋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漂、雏、耀、”等38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冬、换、牵”等56个生字。
2、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 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 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到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是具体的、生动的,是可见可感的。
3、 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这里有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啊,这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还是找不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到处问哪里有的话告诉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的网址吧,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挺难找的,我现在真的需要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谁要是可以找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就告诉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网址吧,谢谢告诉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找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挺不容易的啊,这儿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啊,这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还是找不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到处问哪里有的话告诉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的网址吧,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挺难找的,我现在真的需要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谁要是可以找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就告诉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网址吧,谢谢告诉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找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挺不容易的啊,谢谢啊
㈤ 2008年全国小学三年级语文能力竞赛题及答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新面孔,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段加深了解。我的数学老师--冉老师,给我流下的印象很深。
那是在我刚刚升入四年级的第一天,一张陌生的面孔引入了我的眼帘:一双大眼睛,一头浓密的黑发,五十来岁的年龄,给我的第一感,她是多么亲切,和蔼。当她对我们说“同学们好,我姓冉,大家叫我冉老师吧”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一定是个好老师。因为,她那洞察学生心灵的目光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更加认真、努力的学习。
㈥ 三年级(1)班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3人,这
49人解法一:画图如下:班上人数=没参加人数+只参加数学+只参加英语+数学英语都参加 =8+(30-15)+(26-15)+15 =49人解法二:根据公式:A∪B=A+B-A∩B参赛人数=数∪英=数+英-数∩英即,参赛人数=30+26-15=41人班上人数=参赛人数+没参加人数=41+8=49人。
㈦ 小学三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看图猜成语
连中三元
lián zhòng sān yuán
[释义]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内解元、会元、状元,容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语出]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接连三次中头名
㈧ 求(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知识竞赛题
一、.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
(1)、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 )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 )边野草花,( )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
二.写出古诗词的题目跟作者.
(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 )
(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 )
(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4)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8)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
(9)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
(10)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
三.读诗句,猜猜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 )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猜一动物( )
四、请与古人对诗句。
1、 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3、 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5、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
6、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
8、____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
五、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渭城朝雨浥轻尘,( )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七、常识、诗文理解填空:
1、 唐代诗人___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2、 唐代三大诗人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 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 三苏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 三曹是指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6、 诗仙是__________,诗圣是__________。
7、 大李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小李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8、 写出思念家乡的诗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写出珍惜时间的诗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岁寒四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 分别写出描写这四友的古诗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体现爱国情感的古诗文(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句(各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描写花草的古诗句(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描写山水的古诗句(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西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引得多少人吟诗赞美。请默写一首赞美西湖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泊船瓜洲》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这首诗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八、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
1、 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㈨ 三年级有24人参加学校知识竞赛活动其中参加语文竞赛有16人,参加数学竞赛有12人。只参加数竞赛和
同时参加语文和数学竞赛人数 16+12-24=4
只参加语文竞赛人数 16-4=12
只参加数学竞赛人数 12-4=8
㈩ 小学三年级语文综合知识竞赛题
推理思考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