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小班数学大与小

小班数学大与小

发布时间: 2022-05-06 14:56:13

『壹』 小班数学多少,长短,大小形状综合图画

一、活动名称
大小、长短、前后、上下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复习巩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培养幼儿动作灵敏、反应迅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大、小球(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盆各一个、长绳短绳各一条、长短毛线绳与幼儿人数相同、长桥短桥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后放www.chinajiaoan.cn有8个易拉罐)、大树一棵(树上有与小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小果子,树下有与大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大果子)大圆点、小圆点的粘贴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附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自由选择大圆点、小圆点进入活动场地。儿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导入。简单说明户外活动要求。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巩固区别大小。
出示许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让幼儿观察。
师:场地上放有许多球,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球有什么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师:请大花把大球拿起来,放到大盆里,请小花把小球拿起来放到小盆里。
幼儿边操作,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还是小球?再交换活动一次。
幼儿之间互相比较,谁的大谁的小。
2、复习巩固区别长短。
出示二根绳子,一根长绳,一根短绳。
师:场地上放有两根绳子,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着两根绳子有什么不同?
幼:一根绳子长,一根绳子短。
师:请大花走长绳小花走短绳。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你走的是长绳还是短绳?再交换活动一次。
幼儿每人取一根毛线绳,互相比较长短。说出谁的长谁的短。
3、复习巩固区别前后。
出示玩具娃娃让幼儿观察哪是前面哪是后面。
师:请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请小花到娃娃后面玩。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后面玩.再交换活动一次。
游戏:看谁反应快。师:小花站到老师前面,大花站到老师后面。再交换活动一次。
4、复习巩固区别上下。
出示大树,让幼儿观察树上有什么?树下有什么?
幼:树上有果子,树下有筐子。
师:请大花去摘树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树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请把果子放到树下小花的筐子里。
幼儿边活动,教师边指导。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里?再交换活动一次。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观察,说出头在身体的上面,脚在身体的下面。
(三)结束部分:
游戏结束:幼儿按大小头饰分成两组,分别跑过长短两座“桥”大花去拿树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树上的小果子,再分别到玩具娃娃的前边与后边。

『贰』 幼儿园小班数学复习教案

活动目标
见到1---5熟练反应并说出,对数学数字产生浓厚兴趣。通过游戏和简单的儿歌,经反复操练,熟知1--5 。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难点
重点: 复习1--5,让幼儿掌握清楚。难点:学习点数1---5,初步感知1--5的分合。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磁铁。
活动过程
课前活动:做律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一:导入
点数不同颜色的磁铁,写出1--5(磁铁摆在格子下),教师示范,请个别的幼儿上前点数。引题
二:在格子内些好1,2,3,4,5
(1)示范后,引导幼儿说:这是*,*像什么
(2)出示卡片,认读1--5,打乱顺序,认读。
(3)这是什么?这是***,**像什么,**像(利用卡片)让幼儿说。
(4)请幼儿上前自己选卡片,自己说,“这是什么?**像什么。(鼓励幼儿说的好的)”
三:手指游戏
伸手指,学生说数字,注意表扬反映快的学生,以此激励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游戏
请五名幼儿上前,每人选一个数字卡片,教师指黑板上的数字,幼儿说,看幼儿的反应,点到对应数字的学生跳一下,没反应的幼儿表演节目。
五:小结,点评本节课幼儿学习的情况,幼儿回家复习。说儿歌(变阿变)结束本节课。
六:幼儿可以在生活中找到1--5指尖的关系与顺序。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本节课没有纠正幼儿说的内容的对与错。游戏有点复杂,幼儿的年龄太小,对于老师说的汉语有点难听的不太懂。教具不太吸引人。课后的儿歌应让幼儿多学习。再上一次,我将准备一些更好的教具,更有趣的游戏。
小网络;5是4与6之间的自然数,是第3个质数,它还是圆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数。

『叁』 幼儿园小班数学哪个长哪个短教案

活动过程:
1、比较长和短。
——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根绳:这两根绳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绳、短短的绳。
——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绳找出来;把短短的绳找出来。
——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支粉笔:这两支粉笔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粉笔、短短的粉笔
——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粉笔找出来;把短短的粉笔找出来。
2、谁的鼻子长?
——教师出示两只大象的图片,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谁的鼻子长?”
——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彩笔给鼻子长的小象涂色。
——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谁的鼻子长”、“谁的耳朵长”“谁的尾巴长”“谁的脖子长”
3、长颈鹿找东西。
——教师出示“长颈鹿找东西”的图片:长颈鹿爸爸和长颈鹿宝宝起床了,他们分别在找自己的皮带、裤子、围巾。长长的裤子、皮带和围巾应该是谁的?短短的裤子、皮带和围巾应该是谁的?
——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笔分别给他们连线。
——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连线。
4、评价
——谁的画面最整洁。
活动目标:1、能分辨物体的长和短,并学会用语言表达。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1、两段长短不一的绳;两支长短不一的粉笔。2、放大的幼儿操作材料图片两张。

『肆』 幼儿园小班数学公开课比较大小该怎样引出课题

呵呵,幼儿园的孩子小,你得采用形象的教学法。也就是利用实物进行大小的比较。当然既然是公开课就要把班级的气氛搞活跃了。你不妨把自身也和学生作比较。这样不仅学生能够深刻的体味大小的意义,而且使得课上的也更生动有趣了。希望帮到你。

『伍』 小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说课稿

活动目标
1、通过来观察能自比较出物体的大和小。
2、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3、能主动参与,在活动中积极探索。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
2、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盘子、汤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观察图片
看看图片有什么?(衣服)
你知道是谁的衣服吗?(妈妈的衣服,孩子的衣服)
哪是妈妈的衣服?哪是孩子的衣服?
你是怎么知道的?
(妈妈的衣服大,孩子的衣服小。)
二、找一找
1.请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玩具,然后在教室里找一个,比自己的玩具大的,或比自己的玩具小的玩具。
2.请幼儿讲一讲,自己手中的玩具,哪个大?哪个小?
三、比一比
请幼儿观察图片
教师:图片上有什么?(苹果,草莓)
你喜欢苹果还是喜欢草莓
--苹果和草莓谁大谁小?
--小狗和蜜蜂水大谁小?
--大象和蚂蚁谁大谁小?
四、游戏:大的小的
教师任意出示一个物品,请幼儿找出比老师手中的这个物品大的或小的。
为激发幼儿兴趣,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陆』 新蒙氏小班数学教案 大大小小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感知、比较两个同类物体的大小。
3、让幼儿体验交往、成功的快乐。
材料准备:
1、 大小不同的两个娃娃、生日蛋糕盒。
2、 一个温馨的家,一张大床、一张小床、一个大电视机、一个小电视机等。
3、 大小不同的玩具、礼物、饼干、糖果等物品若干。胶泥、胶泥板人手一份,大盘子、小盘子各一个。
指导要素:
重点指导幼儿区分大小不同的礼物,并且在送礼物时,提醒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过程:
1、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大小。
今天,大大和小小过生日,我们一起到商店去买礼物好吗?我们开车去吧!准备好了吗?出发咯!(放音乐)
商店到了,停车。老师:买礼物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买两件同类的物品,一件大的,一件小的。老师可以进行示范。
礼物买好了,我们到大大小小家去吧!
咦!大大小小的家到了,我们先来敲敲门吧!一边敲门一边问:“有人在家吗?” 大大小小的妈妈把门打开,互相问候。
1)认识大大和小小及她们的一些用品。引导幼儿知道大大用的东西都是大的,小小用的东西都是小的。并引导幼儿比较自己的礼物,比比哪个大?哪个小?
2)老师:“我们给大大小小送礼物吧!记住:大大喜欢大的礼物,小小喜欢小的礼物。”引导幼儿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送大大的苹果给大大”。
3)教师检验幼儿摆放的是否正确。
2、创设情境,激发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大小。

『柒』 小班数学数学哪个大 哪个小 反思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是小班计体美教研组的三研课,由于一研课、二研课上得比较完美,到了三研课就完全打破前面的模式,重新设计。一研课、二研课时教师先集体讲解,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幼儿再动手操作。三研课就改成先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幼儿自己操作中体验到一样多、多和少,这时教师再引导幼儿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另外考虑到幼儿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学习的特点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组织的数学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与操作方面离不开生活实际,教学演示材料与操作的材料都结合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强调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方面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这些特点。
活动感受与反思:

一、从感兴趣话题引入,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

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认为,当孩子的学习材料是他们所熟悉的并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尝试,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方法对其进行创造。爱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动我结合孩子爱动物的这些特点,设置教育情景小动物来做客,导入语:“今天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小动物们也来做客了。”让孩子对小动物的做客产生兴趣,另外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孩子的参与热情与探究欲望,获得亲身的体验。

二、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孩子特点层层深入

从幼儿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孩子主动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层层深入让孩子轻松学习。活动刚开始教师请幼儿给小兔排队,再给小兔吃萝卜,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请幼儿比较两者的数量关系。直接地操作图片,深入浅出的提问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孩子的注意,“是不是每只小兔都有萝卜吃?”幼儿很快就理解了“小兔和萝卜一样多”。接着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猴子和桃子的数量,“是不是每只小猴都有桃子?小猴和桃子谁多?谁少?”孩子的兴趣很浓厚,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这对他们没有难度,孩子们很快发现小猴多,桃子少,教师在一旁鼓励孩子回答完整就可以了。然后,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演示教具,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小鸡和虫子的数量,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小鸡和虫子多少关系。通过层层深入、合作交流突破难点,让幼儿易于理解与接受。

三、关注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操作中主动学习

教师努力为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开始教师就安排幼儿自主操作活动,让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给小动物排队,给小动物喂食,来感知动物与食物两组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操作活动中创设了一些游戏的情境,把摆放材料变为有趣的手脑并用活动,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与乏味,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捌』 幼儿园小班数学神奇的梦教学反思

今天的数学活动就由此开展,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大多数幼儿都能很专准确的比较物体的大属与小。因此,主要针对那些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幼儿开展实物比较,并让他们结合生活当中的实物了解大与小的概念。

本次活动设计的情节也很受幼儿的欢迎,很多幼儿能根据活动情节,自己想象比较更多与之相关的事物。

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操作中,幼儿都能按照要求将大的象、猴、羊、河马进行涂色。

类似的数学活动之前的引导部分要是能来源与幼儿身边的生活,能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碰撞,从而擦出知识的火花。活动设计要留给幼儿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幼儿在熟悉、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是我们老师努力的方向。

热点内容
歪脖子什么意思 发布:2025-04-24 23:39:37 浏览:298
1912到1949年的历史 发布:2025-04-24 23:39:29 浏览:531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视频 发布:2025-04-24 23:06:13 浏览:675
五音不全的人适合唱什么歌 发布:2025-04-24 23:04:38 浏览:225
班主任女子 发布:2025-04-24 22:46:38 浏览:273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教案 发布:2025-04-24 21:07:02 浏览:771
师德主要先进事迹 发布:2025-04-24 21:06:56 浏览:151
量产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4-24 21:00:55 浏览:93
幼儿园老师责任书 发布:2025-04-24 20:55:50 浏览:726
教师节小报二年级 发布:2025-04-24 20:02:44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