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高二期末语文试卷

高二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 2024-06-09 19:09:55

A. 高二下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李丛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不妨看看高二下语文期末模拟试题,以下仅供参考!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驯服(xùn) 毗邻(pí) 宅邸(dǐ) 纡尊降贵(xū)

B.痉挛(luán) 商埠(fù) 皱襞(bì) 一哄而上(hòng)

C.犄角(jī) 忧悒(yì) 肖像(xiào) 冰冷砭骨(biān)

D.鬈发(juán) 瞥见(piē) 挨骂(ái) 千刀万剐(g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棵树在冬天的夜晚独自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上,树叶紧紧合拢起来,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树立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

B.在低垂的、晨光熹微的穹苍下,几只寒鸦在禾捆干燥棚的屋脊上酣睡,老爷凝望着绿油油的冬麦地,地里阒无一人,只有几头牛犊在田间游荡。

C.他跨海来到非洲,只身穿越茫茫无际的撒哈拉沙漠,一路奇遇叠出,命运给了他种种启示,而梦想始终指引他策马前行。

D.人类忙碌的世界,仿佛停止了一切活动,蓦然间它变幻成一座可怖且孤寂的塑相。那时辰,在炎热炙人的辽阔无垠的天空下,唯有一个无言的大自然和她面对面静坐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千万不要把小说的虚构看得简单了,伟大的虚构,可以洞见一个非凡的世界,这可能是其他文体很难达到的。

B.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咏“如花美眷”,唱“似水流年”,孰不知如花美眷最怕那似水流年,此时哪怕再和美,都可能潜藏着变数与危机。

C.微消费的兴起,带动手机支付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增长。截至2013年2月,使用手机支付的网民数量已达4.5千万人次。

D.2013年1月发生在陕西富平的农民工下跪讨薪事件岂能悬而不决?因为此事涉及2600多名农民工,政府不能让他们黯然神伤地回家过年。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称,各大商业银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宝网上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套现可能产

生的呆坏账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

B.虽然中美之间有关军费预算、亚洲地位的确定等诸多问题对骆家辉相对陌生,不过其

出任驻华大使,表明奥 巴马政府更关注经贸事务,也更加务实。源:驻大使

C.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小说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天马行

哪乱樱空般的叙述以及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了一个既现实又神秘的世界。

D.如果将平均主义 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只会扼杀人的

积极性,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最终阻碍社会的发陪配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⑤④⑥①③②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给“拍客”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5分)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句式与示例相同(保留“送你的时候”)(4分)

送你的时候正是金秋,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

送你的时候

送你的时候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8.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B.“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9.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10.概括“粉丝”关注微博的原因。(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小鸟

[法国] 吉·塞斯勃隆

在巴黎法兰西学院的一个院子里,长满了葡萄藤,这让整个院子看起来像个秘密花园。这些葡萄藤在阳光下,慢悠悠地爬上院子的红墙,有的还延伸到了窗户,把窗台装扮得清新怡人。正对着窗户,从葡萄藤中间露出一段管子,正好有一握粗,那纯白的外壳隐藏在深绿的葡萄藤中,远望去像碧天里的一颗星星。总之,它悄悄地藏在葡萄藤中,谁也不知道它通到哪儿,用来干什么。可是,有一只小鸟每年都来这儿做窝,它待在里面刚刚合适,就像一粒子弹装在枪膛里似的。它仿佛呆在它自己的王国里,感到很安全,很清净,还常常探出脑袋,用嘴玩弄一下葡萄藤,然后试试嗓子,接着就从早到晚都放开嗓子唱起歌来。附近一间办公室里有个年老的办事员,总开着窗户谛听。每天上午,他第一件事就是开窗,而下班前,他最后一句话就是对鸟儿说声再见。

可是,有一天,工人来修理滑落在墙上的檐沟。“您爬上去以后,把那段管子给拔下来,它什么用也没有!”于是,鸟儿飞到别的地方藏身去了。在窗子边办公的那个老头儿觉得很不舒服,工作没精打采。过了好几天,他俯身到窗外,用手拨弄葡萄藤,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难受,这么阴郁……

“见鬼!见鬼!”

他擦了擦脑门子。“见鬼!见鬼!”他在这里工作四十年了。四十个春秋,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每天要写同样多的公文,每天有同样多的记录要归档,同样多文件要研究……四十年啦,而今天……

他摘下眼镜、小圆帽和套袖,没有对他的同事们解释(他怕一提起来就发火),径自下了楼,打算去管理处诉苦。可是,走到半路他觉得自己心中的委屈似乎有些孩子气,而且这么做也决不会使他再听到小鸟的歌声。他又从原路返回办公室。一整天都压着一股火,还早退了二十分钟——四十年来,这还是第一次。

过了不久,老公务员再也忍受不了这漫长、无聊的日子,便要求退休。不巧的是,只有他认识同办公室的那位女同事的笔迹。在发生了几次差错以后,那位女职员也不得不辞职。可是,二十年来,她说什么话都变成了习惯,对面那位职员虽然耳聋,只要看看她的嘴唇怎么动就知道她说什么。现在聋子失去了唯一的翻译,不能继续工作了,只得接着告退。

然而,只有聋子一个人知道档案的分类法。他走了之后,档案出现了混乱,接手的人因此被解雇——当然并不是没有争吵,而是在这古老的房顶下发生了一起最为激烈的口角——该办事员工作效率很高,可是性情暴躁。他哥哥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也一起离职了,因为他们是科西嘉人。

那位老兄十分高傲,说走就走,完全没有把工作交代一下。他本来是负责检查学士院房屋维修情况的。这幢房子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了。十月下雨的时候,房顶的檐沟坏了,雨水从天花板渗了进来,地板塌了,墙壁裂了缝。从外表看,并没有什么变化,要不是一个人得病死了,一切还都看不出来。

房屋破坏的情况发现时,已经来不及弥补。于是,人们扛来一个大型脚手架,靠在不太结实的墙上,把快塌的墙都推倒了。

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冷遇,官方的建筑师忽然发现楼里有许多阁楼间、贮藏室和秘室——按他们的说法有许多“浪费了的地方”。文化部认为自己的房子太挤,扬言要把这座大楼拨归他们使用,法兰西学士院当然不答应。一大群法学家和典籍学家纷纷研究大楼的所有权,撰写回忆录。另一方面,人们又画了许多平面图,就这一争执交换了各种颜色封面的公文。也就在这个时候,维修工作中断,连脚手架也开始摇晃起来了。

官司一直打到内阁。内阁声称若干年之后才宣布判决。有时候,夜里有几块隔板掉了下来,几段不结实的墙坍塌。

也有时候,一位很老的老先生——看门的仿佛还能认出他——走进院子里,一面摇着头,一面长时间地观察这座破败的大楼。还有时候,一只非常小的鸟儿,唱着歌从这堆废墟上飞过。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家经典》有删改)

11.小说第一段中的场景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2.请简要分析小说中老公务员的形象。(3分)

13.小鸟飞走后,发生了一系列事情,请赏析这部分情节设计的妙处。(4分)

14.小说结尾颇有意蕴,请作赏析。(5分)

15.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邪正辨

曾巩

正者一,邪者十,乌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欤?曰:考其实焉尔。言者曰:“某,正人也。”必考焉,其言与行果正也,犹曰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曰:“某邪人也。”必考焉,其言与行果邪也,亦曰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邪也,斯邪人也。

抑未尽于是也。孰谓未尽?任与责之之谓也。正者曰:“天下未治也。”以天下之事考之,见未治焉,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邪者曰:“已治矣。”则思曰:我之天下未治也。正者曰:“用是策可以治。”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见可以治焉,安得不用其策邪?邪者曰:“彼策也,不可用。”则思曰:我考之可用也,必也待其终而质其效。不戾于其始也有赏,戾则有咎。未至于其终而质其效,赏与咎无所委焉。不苟然而易也,任与责之之术如是也。故正者得尽其道,邪者不得其间于冥冥之间,于计也素定,于信用也不轻以蔽,于号令也一,于赏罚也明,于治也几矣。考之其实尔,此之谓也。

不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岂异焉?不此之尚而已。……正者曰:“天下未治也。”邪者曰:“已治也。”邪者胜正者十常八九。以天下之事考之耶?则未尝也。任正者之策,邪者曰“可置”,则必置之。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待其终而质其效。正者赏与咎耶?则未尝也,其于是非用舍苟焉而已也。夫然,故正者不得尽其道,邪者得间之于冥冥之间。于计无必定也,于信用轻以蔽也,于号令也二,于赏罚也不明,于治也疏矣。正与邪两尊焉,一日而有败,乌有职其责者欤?

或曰:“大贤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实也。”曰:子之言不可以考其实者,不以大贤之为贤,大佞之为佞,或无其迹欤?吾固言之也,无其迹则孰由而知之欤?必也本其情之谓也。本其情是亦考其实矣岂不可欤知不循其迹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贤与佞顾非不可欤?然则子之言者,恶其迹之难知也。吾云尔者,以其情而知之也,其意易者鲜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戾于其始也有赏 戾:妨害

B.赏与咎无所委焉 委:依托

C.则必置之 置:放弃

D.乌有职其责者欤 职:职责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乌知正者之为正 此天之亡我

B.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 则谴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必也待其终而质其效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D.于信用也不轻以蔽 良庖岁更刀,割也

1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论证辨明邪人、正人的方法和对待邪人、正人的态度,认为要确定一个人的正邪时,一定要注意既不轻信别人的论断,也不轻信其外在的言行。

B.作者认为不知道方正的人方正在什么地方,奸邪的人奸邪在什么地方,在本质上都是因为不善于去考察分辨罢了。

C.作者认为既能明辨邪正,就应当善于任用方正的人,并责成他治理好国家。而做到这点并不难,正者往往取胜。

D.文章采用了正、反两方面重复论述的形式,从而使其观点得到了反复强调。在论述过程中,又时时以问句点明其所论之旨。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本 其 情 是 亦 考 其实 矣 岂 不 可 欤 知 不 循 其 迹 又 不 本 其 情 而 欲 知其 贤 与 佞 顾 非 不 可 欤?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3分)

⑵或曰:“大贤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实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7分)

清 明 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②,士③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别人请自己吃饭。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21.请结合诗歌首联、颔联说说哪些内容体现出“清明”时节的特征?(3分)

2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①孟 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②孟子曰:“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23.两则材料都体现孟子怎样的政治思想。(2分)

24.简述两则材料哪些内容对当代政治还有借鉴意义。(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秋声赋》)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滕王阁序》)

(5)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________________,考之行事,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一篇题为“原来这些名言还有后半句”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文中列出了许多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名言的完整句,还原了这些名言原本的意思,颠覆了很多网友以前的认识。

比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当然,没有那1%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又如卢梭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又如《论语》中的名言“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认为做事不能过于谨慎多思,考虑两次就可以行动了。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B.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

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而考试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忖度(cǔn) 幽阒(qù) 珐琅(fǎ) 焚膏继晷(guǐ)

B.圭臬(niè) 泫然(xiàn) 沏茶(qī) 宵衣旰食(gàn)

C.吞噬(shì) 栅栏(zhà) 广袤(mào) 枹鼓相应(fú)

D.蒹葭(jiā) 剽窃(piáo) 勖勉(xù) 前仆后继(fù)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砧声 疏竣 聒噪 雍荣华贵

B.斑阑 寒暄 踯躅 义愤填膺

C.宿将 湮没 清泠 揠旗息鼓

D.修葺 贲张 悲悯 欲盖弥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莫言的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借鉴;既体现 出民间特色,也有鲜明的现代性。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实至名归。

B.像足球这样的运动项目,一味龟缩防守,只会陷入被动,你一旦放弃了进攻,对手就会反戈一击,置你于死地。

C.他提供给我们的这篇文章,视角飘忽不定,语言浅薄苍白,真叫人不忍卒读。

D.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男明星们西装革履,女明星们则珠圆玉润,他们光彩熠熠,赚足了影迷们的眼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中央电视台举行的“文明天下行”大型投票活动,高票选出了“随车扔垃圾”这一列车行为,成为民众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

B.在政府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当下,长期“桀骜不驯”的房价终于在近期稍有收敛,但是房租却在上涨。。

C.如何打造多层次良性发展的资本市场,解决保险业发展相对缓慢,如何确保银行业安全有效地支持经济稳定发展等,都是“老金融”们要面临的新课题。

D.微博是政府各部门无法回避的新舆论场,政府官员能否利用微博和民众沟通互动,既考验着官员的能力,也是广大网民所期待的。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B.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修水)。他以讲议著称,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C.座谈会上有人问他目前相声表演中出现的新形式,如男女对口相声、电吉他相声、群口相声有什么看法?

D.在乡村住得久了,周围的鸡呀,鸭呀,牛呀,羊呀,还有山水、草木都给你亲近感。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中有一个善最终战胜恶的故事:阴险小人希普企图占有维克菲律师的产业,还企图占有律师的女儿阿格妮丝,大卫的姨婆破产也是他捣的鬼。但最后他的阴谋并未得逞,密考伯揭穿了他的罪恶行径。随后密考伯一家移民海外,并在那里大有作为。《大卫科波菲尔》

B、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要去拜访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公主。可是这镇上并没有什么公主,桑丘把路上遇到的骑驴的乡下女人说成是杜尔西内娅。堂吉诃德, 始疑后信,竟认为是魔术家把大美人变作粗蠢的村姑。《堂吉诃德》

C、大观园中,“有凤来仪”等匾上题字都是贾宝玉所拟。贾政这样安排的主要原因是想让元春知道其爱弟宝玉没有辜负她的期望。(《红楼梦》)

D、内心邪恶的弗罗洛对街头跳舞卖艺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动了淫念,夜间打发卡西莫多劫持少女,被少年英俊的卫队长甘果瓦救出。《巴黎圣母院》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国式哄抢”的生成机制

2013年清明节前夕,上海发生了新型禽流感(H7N9)。华东不少地方再次出现了十年前非典时期的抢购板蓝根风潮。抢红灯、抢座位、抢车道、抢房号、抢票等现象,屡见不鲜。即使面对人人都有份的东西,也有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抢,为何会演变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存之道了?

抢的生成根源:缺乏理性思考。所谓理性,就是和感性相对的东西。理性总是和判断、推理、本质、规律、逻辑联系在一起。纵观前述各种“抢”的背后,都有一种不可靠的信息,正是相信了这些根本经不起推敲的传言,才出现的荒诞的、非理性的抢购行为。或者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信息累积不够,无法判断传言的真伪,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跟着周围的人一起汇入了“抢”的洪流。理性缺乏的原因要么是没有理性思考的能力,要么是缺乏理性思考的习惯,从而在生活中依靠直觉和经验作出判断。有人说中国社会缺乏公共理性,对事物的真假漠不关心,或者直接就把判断真假的责任推给了别人。

抢的本质认识:藐视规则。从现象上看,抢是一种无序的行为,无序的根源是群体成员搁置规则和不遵守规则。“刑不上大夫”明白地告诉我们:在规则面前,人人不平等,规则是有选择性地依据特定的身份而起作用的。所以,中国人都崇拜特权(豁免权),有特权就可以绕过规则,或者说规则对他们根本不起作用。普通百姓恨的不是特权,恨的是自己没有特权。在自己没有某种特殊身份的情况下,出于一种自利,普通百姓冥思苦想的是怎么规避规则。在日常生活中,逃避规则、绕过规则不但不会被众人鄙视,而且还平添几分崇拜和羡慕,亲密的朋友之间还会交流逃避规则的经验。他们并没有犯什么伤天害理的罪行,为的只是图自己的小便宜,或是盲目从众,但最终的结果却导致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哄抢或混乱。

抢的社会心理:从众心理。从众是个体追求安全的一种表现,当某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把握,又怕受到众人的指责,只好选择与大众相符的言论和行为,这也就是所谓的“随大流”。 随大流的潜意识是“法不责众”,中国式过马路其实也是这种规则在起作用,大家一起闯红灯,一起违法,便不会受到非议、处罚。富有个性与主见,在西方社会是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在中国却被视为异类,是怪癖,是洪水猛兽。中国人之所以喜欢从众、喜欢跟着起哄、喜欢跟风、喜欢群体思考,因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7、下列关于“理性思考”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理性思考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依靠直觉和经验作出判断。

B、缺乏理性的人,往往都没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或者缺乏理性思考的习惯。

C、理性总是和判断、推理、本质、规律、逻辑联系在一起。

D、对事物的真假漠不关心,或者直接就把判断真假的责任推给了别人,这都是缺少理性思考的表现。

8、下列关于“中国式抢的生成机制”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式抢的生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B、由于缺乏理性的判断,许多人于是对传言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进而采取行动。

C、出于一种自利,群体成员藐视规则、搁置规则和不遵守规则,催生了抢这种无序的行为。

D、之所以随处可见抢红灯、抢座位、抢车道、抢房号、抢票等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资源紧张。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抢盐、抢板蓝根、抢蜡烛等等都是蝇头小利,但是怕周围的人抢了,而自己就少了、吃亏了,这实在是一种挤压出来的扭曲人格。

B、只要通过立法的严管重罚,就能转变社会的哄抢思维。

C、面对稀缺的资源,出于生存的本能,大家都想多占有一点,这个时候若出现争和抢,没有什么奇怪的。

D、只有形成“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让每一个人都敬畏规则、遵守规则,哄抢现象才可能消除。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 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之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咸:都

B、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 陈:(军队)阵容

C、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咎:责备,责难

D、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行:代理,行使

1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属以后事 能以足音辨人

B、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顷之,又领益州牧 之二虫又何知

D、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 不如因而厚遇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正面表现诸葛亮富有谋略的一项是( )

①、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②、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③、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

④、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⑤、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⑥、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第II卷(114分)

13、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4分)

译文: 。

(2)亮每患粮之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4分)

译文: 。

(3)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4分)

译文: 。

四、诗歌鉴赏(8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木兰花

钱惟演①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②,今日芳尊惟恐浅。

①钱惟演(962-1034) 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随父降宋,为右神武将军。博学能文辞。此词作于作者临死前不久。

②芳尊:杯中盛着美酒。

(1)词的上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本词最后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引壶觞以自酌 。

倚南窗以寄傲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2)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 。

(杜甫《阁夜》)

(3)子曰: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4)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5)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园, 。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21分)

阆 中

王剑冰

(1)雨说下就下来了,最初是一滴一滴的,首先打在枇杷叶上,而后打在一片片瓦上,叶子和瓦发出的声音不尽相同。有一滴打在额头上,顺手一抹,一脸的滋润。再抬眼的时候,整个古城都是这般润润的了。

(2)一扇扇的门响动起来,明清时的门不知打开了多少岁月。由于雨的洒落,满街的石板路湿了,像刷了一层桐油。一条 狗从一个门缝钻出来,向空荡的街巷扫了一眼,又极快地消失在街的尽头。由于迅疾,像突然发生又未发生。一个女孩的出现要比它显得从容,打伞的女孩,像飘逸于多少年前的哪个角落。一个个幌子,招扬着早晨的新鲜与迷离。两千三百年就在这新鲜迷离中过去了。

(3)街巷里穿行,闻到一种香,奇异的带点酸甜的香。看了幌子,才觉出是一种醋的味道。阆 中产醋已逾千年。不只是醋香,或许还有张飞牛肉。张飞守阆中多年,这里就有了一种既强体又出味的牛肉做法。早饭时还有一种清气盎然的荷包,那是桑叶包着的带有田野味道的黏黄米糕。边鱼也是吃到的极美味的一种鱼,这种鱼是嘉陵江的特产。

(4)嘉陵江,这名字像女子的江,无论从上游还是下游都在崇山峻岭中奔涌,到这里却以极美的身段展现出她的丰姿。三面环城的江上起了水汽,晕晕的,似一层纱,带有惺忪的妩媚。哪里一个女子在喊叫,喊的什么听不懂,抑扬顿挫的尾声极快就沉进了江里。而后哪个巷口又有人叫喊,声音的开始像从水中弹起来。灰色的云团裂过一道闪电,龙一样滚过古城上空。这些都让我陷入了一种神秘状态中。

(5)当地的朋友小陈说,他小时在江边还看到过爷爷拉纤的.身影,一群人和一群号子艰难地拉着一条大船前行。一条条船拉过了滩头,船上的人就上岸喝茶买酒,吃张飞牛肉,或住上个三五日。也有人喜欢上城中的女子,干脆置房买舍,住下不走。我听过川江号子,那种裂心夺魄的号子,会催化出一种油然而生的陌生又熟悉的感情。

(6)阆中,自古就是巴郡首府,曾走出了五百多进士和举人。有走出去的,还有走进来的。一个孔子的后人遥遥千里祭寻沙场的父兄,途中被这“处处轩窗临锦屏”的阆苑所迷,竟决意居留此间。孔安国的留驻,不止是选取了终生依老的所在,还在于与阆中的一种默契。住在南充的陈寿定是来过的,还有蓬安的司马相如,他们不能不在这里寻到灵感翻腾的气象。至于慕名而来的就更多,杜甫一来就喜欢上了,来了还要来,还有陆游。两人不管心绪如何,到这里都是猛然换了精神。李白若在这里住上一住,就不至于空寂中寻月而逝。李白一直没有找到灵魂所依的故乡,他是把阆中错过了。阆中是难得一遇的精神故园。

(7)穿行于张家小院、李家大院,穿行于衙署贡院、张飞庙及那些作坊,我觉得阆中的“阆”就在于“门”字里的“良”,那自然的生活,那清阔的江水,那千古遗留的民风,还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中走出的女子。如此多的“良”,当然是该叫“阆中”了。

(8)晚间,雨后的空气更显晴朗温润,一缕月光从云层里斜照下来。光线的柔静是如此的少见,似纤细明亮的绒毛,一缕缕地飘浮着,漂到哪片瓦上,瓦上就会亮闪一片。

(9)解一只小舟入水,不知是江在行还是岸在行。岸上的景物一映水中,包括房子、房子里的灯、灯透出的人影。一条鱼跳起来,将这一切打散了。月亮在水中晃了晃又聚合起来,如一枚古镜。

(10)有嘉陵江号子隐约飘来,随之又远了。

(选自《青岛日报》,有删改)

16、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了阆中独特的魅力。(6分)

17、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1)我听过川江号子,那种裂心夺魄的号子,会催化出一种油然而生的陌生又熟悉的感情。

(2)阆中是难得一遇的精神的故园。

18、以“有嘉陵江号子隐约飘来,随之又远了”结尾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5分)

1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开头以圆润的雨声切入,为古城阆中营造了一种润湿的意境,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

B“一个个幌子,招扬着早晨的新鲜与迷离”,“新鲜”是说幌子本身的颜色与样式, “迷离”是说在烟雨迷蒙中看不太清晰。

C古城之所以得名“阆中”,就在于阆中的“阆”包括多重的“良”。

D“街巷里穿行,闻到一种香,奇异的带点酸甜的香。看了幌子,才觉出是一种醋的味道。”这里紧承上文的听觉、视觉描写,转而从嗅觉的角度,为读者展示阆中的独特魅力。

E“一条鱼跳起来,将这一切打散了。”象征着古城阆中曾多次发生战乱。

六、语言运用(15分)

20、“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请展开你的想象,用200字左右的篇幅描绘小园春光,至少使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方法。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哲人说:无论去哪儿,无论什么天气,记得带上自己的阳光。

这里的“阳光”可以是青春活力,可以是处理事情时的公开公正,也可以是理想、信念,愉悦的心情等一切正能量。

对哲人的这句话,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你的思考感悟,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③书写规范。

C.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在高二的语文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做一些试卷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 高二语文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学习。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

一、总体评价

高二年级这次期末考试是天津市五区县联考统一试题,试题内容以高二年级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 散文 欣赏》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主要内容,现就试卷总体情况做如下分析。

1.基础知识包括字形字音词语辨析和 成语 辨析,语病题,标点符号题,文学常识题,既保持了高考题型,也结合了这个学期的内容特点。

2.文言文阅读一篇《侍坐》出自课文,一篇课外文言阅读。基本上是既复习了课内的内容,又关涉了能力的延伸。

3.诗歌鉴赏选了一首毛泽东的《贺新郎》,也是课内学过的。难度不大,区分不出来能力。

4.现代文阅读选择了一篇散文,虽说是散文,但是选文更多的关注了生命,有对历史和现实深刻的思考,若不是设置题目,也是一篇引人深思的好文。

5.语言运用部分考查了仿写和 广告 语拟写。有利于学生对语用题的重视。

6. 作文 , 半命题作文 ,不设置审题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写作自信心的树立。

二、试题分析和应对 措施

文言文翻译题,一个课内的翻译两个课外翻译,反而是课外翻译得分较高,分析原因,其一,这篇课文是第一学期讲的,学生基本都忘了。可见学生当时就没掌握扎实,对语文不能持续学习。多年的课文串讲使学生行程了审美疲劳,学过就忘。诗歌鉴赏题简单,但是也有学生对豪放婉约词人不熟悉。造成失分。默写基本能答到四分,比较理想。

应对措施:

1、文言文翻译需要强化训练,注意采分点,尽量直译。

2、诗歌鉴赏注意多指导答题 方法 ,答题步骤。

3、默写重在准确、多强调动笔。

现代文阅读题:

16题,答作用的题目时,不能分内容和结构作用作答,囫囵一片。17,,18题好多同学答案答成一样,没有侧重,并且不能从课本给读者感受的角度答题,单纯对比那时候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的生活环境,答题思路偏了。概括能力和意识不强。

应对措施:

1.加强现代文技巧的模式训练,让学生明确作答方向;

2.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的三种意识:原文意识、分点意识和整合意识。

语言运用:

撰写广告语,虽然内容能扣住汉语的推广,但是结构上都没注意对称的特点。概括仿写题,学生没有注意到是学习了《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个前提,而是写李白杜甫李清照等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内容。

应对措施:

多加强审题意识。

作文:

本次作文是半命题作文,“ 去哪了”审题没有设置难度,学生能更好的自己的写作能力,很少有偏题和跑题的现象,内容丰富,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学生写起来没多大难度。不足之处,文体不清,语言不美,思想不深刻。

应对措施:

1.审题立意再细密一些,分析清楚题目的内含和本质。

2.多阅读、多思考,体悟生活中的道理。

3.多积累材料,只有材料充分,才能细中选优,优中选精,准确论证论点。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二)

一、考试整体分析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与梅州等地统考,在题型上与高考接轨,分值150分,难度适中。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100.52分,最高分130分,最低分14分;及格率86%。

二、考试具体分析

第一类选择题,共32分(含12、13题)。平均分22.95分。最高分为32分,最低分为6分。考查内容主要为基础知识,例如:拼音、成语,病句、语句连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人物的评价、 文章 的内容等。试题内容较为简单,答案容易找,但第1题拼音,第2题成语,第6题文言虚词,第8题文言文文章内容的理解失误较大。对策: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第二类翻译、诗歌鉴赏和默写,共21分。

1、翻译基本情况;平均在2.6分,主要问题是不能对“点”翻译,得分点意识不强,如“寓”字能翻译成“隐藏”的基本没有,第二句虚词“其”能翻译成“大概”的也是少之又少。多数同学只得到大意的分数。断句基本情况:断句平均在2.8分,学生的答题呈现两个极端,极好极坏,学生对段句的掌握程度不一。

原因与对策:对学习过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对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表现在不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如“寓”字在“寓情与景”中的意思就是“隐藏”,“其”在表猜测的意思在文言中更是数不胜数,但是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不熟不足以生巧。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基础教学的 教育

2、诗歌答题情况:平均在5分。

存在问题:诗歌理解正确,但是答题不够规范。答题没有步骤。

3、默写情况糟糕,问题严重,错别字让人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即使是考过上十次的默写,照样是该错的错,不该错的还错。甚至有学生背诵对了六个,可惜每句都有错别字。足以让改卷老师“潸然泪下”。对策:意思记忆。

第三类论述题,赋分是16分。本次的论述文条理清晰,专业术语较少,所以阅读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因而反映在答题上也是不错的。总分为8分的两道主观题学生把握的还是不错的,年级的平均分有5分(已算在选择题总分里)。

先说14小题,14小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中概念的理解,对于“将来世态”和“未来意识”这两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同学们的理解还是可以的,不过少部分考生会把这两个概念混淆甚至是倒置,或者是在表达时含糊不清,东拉西扯。如有的考生答案如下:“急功近利,注重眼前的实惠,对空间的追求远大于时间,这便是将来时态。”当然还有些学生在答题规范性方面也有欠缺的,比如并未把两者分开来答,而答成两者都指什么,或者是根本不写“将来时态”指什么,“未来意识”指什么,而是从头到位没有任何指代性地写下去,甚至是把选做题的答案写在里面,希望考生以后能仔细审题,小心作答,养成好习惯! : 至于15小题,考查的是对作者观点和情感倾向的把握,没有什么难度,因为答案都可以很明显地在所选文章中找到,所以这道题拿满分的同学较多。我们改卷也是比较宽泛,不一定要和参考答案完全一致,如果意思表达准确也给分,比如考生把作者批评的创作倾向写成“为了市场、利益而创作应景的文章,过分的注重作品的空间效应。”,这样的答案我们依然给2分。

第四类选考类,总分15分。大部分同学选了实用类文本阅读,平均分有9分。实用类文本阅读比文学类文本阅读要做得好点。

文学类文本阅读存在的情况有:(1)是分析某句话的丰富的含义,很多学生对深层的意思分析不清楚。不能从两层的含义来讲。

考查对标题的理解,好处一般从修辞手法,文章内容和结构来讲。学生的大题要点不全。

很多学生大的不错,基本有4分。少部分同学没审清楚题目,没有从埃及文明的悲剧中的到启发。

实用类文本阅读情况还不错,平均分有10分,能抓住人物通讯的特征来回答问题,问题不大。

第五类语言应运,共两题,总分12分。第一道是把长句按要求改为两个短句,大多数考生能拿满分。小部分失分或不拿分,主要错误如下,1:出现病句,第一句的“诗歌体裁”不写,或者写成“诗歌”。2:,结构切分错误,如把“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放到第二个短句里。三,题意理解完全错误,有极个别的考生,以为是举例子,在第一句里写上了一些王维的绝句诗歌里的 句子 。第二句大概是去陈述王维的一些创作风格之类的。

第二道是给校运会“精彩瞬间”写介绍词,拿满分的很少,多数拿三四分,或更少。失分原因是,所写没紧扣“校运会上的精彩瞬间”这个中心,失两分;没运用修辞方法或运用得不恰当,失四分;只运用一种的,失两分。

第六类写作,共60分。这次作文采用“材料+标题”的形式。标题作文可以不用原作文材料,但原材料对作文的主题内容、对象范围及导写等都有着重要的提示,因此考生务必仔细审读。从本则材料看,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①内容。“敬畏之心”。②敬畏对象:“自然、百姓、人生……”;主体:“我们”、“每个人”。③敬畏的结果:“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内心充盈、宁静,并在行为上有所戒惧和节制”。④意义:“从而与外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再仔细推敲一下“敬畏之心”的含

义就是:敬畏之心,让人认真于人事,对人对事。不知敬畏,则无诚无信无孝无义无忠,轻率信诺却难忠于信诺竭诚于他人之事,没有责任心,让人难以放心交付大事。这样的人终因失信而为人弃之。敬畏心不是谨小慎微,而是诚于人事,尊重而认真,有责任心。凡事怀一份敬畏心,则生命因为有诚而厚重,得天地人和而坦然行走在世界而无害,温润自得,受人尊敬。因而,能从这样去理解,立意是最准确的。但从本次作文得分看,均分皆在43分。虽然学生作文均分较平时高,但依然反应了学生作文的普遍问题:单纯叙事、论据缺乏,不能通过议论提升作文内容的深度与高度,这说明我们的学生没能很好理解高中 议论文 的写作要求。

另外,语言粗糙。我们讲求语言朴实,但并不是说可以放弃优美,锤炼语言是作文的核心要求。再者学生作文不重结构,随心所欲,信马游缰,以至作文思路混乱,应考能力有待提高。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要求高二的学生掌握常见议论文的些方法,看来任务还较为艰巨,需要多花点心思。

>>>下一页更多精彩“高二语文期末 教学 总结 ”

热点内容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发布:2025-01-23 16:44:57 浏览:686
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发布:2025-01-23 16:44:16 浏览:82
幼儿园教师礼仪心得 发布:2025-01-23 16:37:40 浏览:694
强化学习ppt 发布:2025-01-23 16:21:17 浏览:270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发布:2025-01-23 14:16:38 浏览:60
下载师德师风ppt 发布:2025-01-23 13:54:51 浏览:265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发布:2025-01-23 13:54:49 浏览:482
生物医药政策 发布:2025-01-23 11:49:19 浏览:16
防火教育教案 发布:2025-01-23 10:19:16 浏览:987
多项式教学反思 发布:2025-01-23 08:35:41 浏览: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