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 2025-02-19 09:16:00

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有什么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位置:
1、 位置(1)
2、 位置(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回位减答法:
1、 十几减9
2、 十几减8

3、 十几减7
4、 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
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1、 认识人民币
2、 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1、 认识时间(1)
2、 认识时间(2
3、 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 找规律:
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

第九单元 统计:
1、 统计

2、 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 总复习:
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

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左右》教案及反思

【 #教案# 导语】分清左右的方法就是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用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冲吵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数学书、铅笔盒、练习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欢迎他们。

师:刚才我们欢迎老师是用什么鼓掌的?

生:我鼓掌用的是左手和右手。

( 评析 用鼓掌来引入左、右手,自然、不着痕迹。)

师:对了,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

二、探索新知,感知左右

1. 说一说

教师:请大家把双手伸出来,看看自己的两只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

教师:听老师的口令。

教师:左手在哪里?右手在哪里?

(学生根据口令做出动作)

教师:请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方向举起右手)。

提问:说一说,你会用右手做些什么事?

生1:我会用右散岩侍手拿筷子吃饭。

生2:我会用右手写字。

教师:再举起你的左手,

提问:你会用左手做什么事?

生1:吃饭时我用左手端碗。

生2:写字时用左手压本子。 „„

( 评析 把“左右”的认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枣闹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今后的记忆。)

2.找一找(嘴巴)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请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生:左眼、右眼,左耳朵、右耳朵,左腿、右腿。

师:刚才大家举了那么多有关左右的例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3. 做一做

摸鼻子游戏

鼻子鼻子,上面;鼻子鼻子,下面;鼻子鼻子,左面,鼻子鼻子,右面。 鼻子鼻子,左耳;鼻子鼻子,右耳;鼻子鼻子,左肩,鼻子鼻子,右肩。

4. 摆一摆(课件出示正确摆放图片)

教师: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请把数学书放在桌上,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教师:看谁摆的又对又快。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摆放正确)

提问:

(1)数学书的左边是_________ 。

(2)数学书的右边是 _________。

(3)数学本的左边有 _________,还有_________ 。

(4)铅笔盒的右边有 _________,还有_________ 。

课间操:

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伸出我左手,伸出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端端正正坐好。

5. 走一走

(出示小军上楼图片)

教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小朋友上下楼梯。

教师:上下楼梯应该靠哪边走?

学生:靠右走。

教师:小军在干什么?

学生:小军在上楼梯。

教师:小军应该从哪边走?

(出示小明下楼图片)

小明下楼与学生方向相反,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强调左右是指自己的左右。小明下楼,是指小明要从自己的右边下楼。

三、课堂小结。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学生:左右。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领会左和右,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那咱们一起唱一曲吧!(放歌曲,师生共同唱,并做拍手动作)

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拍的手?(手)

1、认识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师:伸出左手右手,看看自己这双灵巧的手,(学生看手)

在生活中常用左、右手干什么?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

师:坐手、右手是对好朋友,配合力量可大了!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身体上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桌说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 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小结:在我们身体上有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请这些好朋友帮忙,来辨别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音乐、游戏情境,以谈话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师:现在我们来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2.各种方位感知左、右。

师:刚才通过游戏老师发现你们能很快辨别出左右,现在我们再来试试。。。。。。

师说学生做

在第一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学生找,点到名的同学请站起来)

第一排最右边的是谁?

第二排从右数第3个孩子是谁?

从左往右数第5个孩子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边动手操作边用语言表达,说与做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在成功中感到喜悦。】

三、整理应用,内化提高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很快就能辨别左右。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看看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

课件展示课本13页第六题练习题。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听取信息)

2、师:小蚂蚁的问题解决了,可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老师举起左手,老师举的是哪只手?

同桌互相说说。

请学生面对面,都举起右手?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课本13页练习:生活中的左右

师: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况,走楼梯时靠哪边行走!靠谁的右边?

我们很快就要成为少先队员了,行队礼时应该举哪个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后作业,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既强化了新知,有提高了兴趣,真正做到了课虽终而趣尤浓。]】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也可以说说你自己。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臵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能准确的用左右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臵,是教学的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教学的难点。

回顾本次的教学活动,发现还有许多需要思考与推敲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辨别左右

整合课程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本节课我整合了语文课等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巩固对左右的认识。比如:在导入中,让学生认识汉字宝宝“左右”,在这里就整合了语文的资源。并再进一步区分识记这两个字,为以后解题读题做准备。

二、利用生活经验辨别左右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比如,在本节课中,我没有简单地讲述左右,而是在一上课,就让学生说说他们是怎样辨别左右的,学生的思维、语言、行为无不是在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合作与交流中流露出来的。课前我就想过辨别左右方位,单靠教师认真讲解和学生记忆是学不好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主动学习,但没想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如此丰富,他们辨别左右的方法如此多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才是有效的学习。

三、让学生在玩中辨别左右

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节课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
1、活动形式多样

本课中,我预设了很多活动,如找身体上分为左右的好朋友、遥控机器人、摆一摆文具并说一说、数一数、猜一猜,拿一拿;说说自己的邻居、拍手游戏、握握手等这些活动,有的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活动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有的活动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把动手和动脑通过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学习效果的化。

2、知识层层深入

分清左右的方法就是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问学生是怎样区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经常用右手做什么事?这样对学生原有知识起到了承接和巩固,之后由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扩展到身体上左和右,学生会发现有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等。接着通过摆学具,在动手做中,进一步加深对身边左右的感知。随后,把左右延伸到身边,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左右是谁,这样范围以自己的左右手为圆心,逐渐地扩大到身边,并质疑:同一人为什么既说他是在左又说他在右边?从而体会到左右的相对性。最后通过和同桌拍手游戏及握手活动进一步感受到左右的相对性。可以说知识是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前一个环节的结论做为下一环节的基础,每一部分在学完知识后,都能利用活动及时巩固复习。

四、课后感受不满意之处

整节虽然游戏活动不断,但在重难点之处感觉没把学生激发起来,突破不够。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就好了。再有受时间的限制,没有机会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物体的位臵,这方面对于本班学生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难点。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学生原有的经验不够一致,甚至差别很大,特别是组织学生用左手拍同桌的左手、右手拍右手时,少数学生在活动中处于旁观者的态度或是不能正确使用左右手做拍手活动,教师还需适时点拨、提醒、帮助他们,可请拍手游戏不顺利的组上台或任意组上台展示,能让学生从活动中安静下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从而突破难点,效果将会更好。

教学中真的是千变万化,有许多不可预料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方面是我今后努力的重点。

总之,对于本堂课的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去感悟知识,领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臵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方法,感受到学习的价值。由于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的浓厚,学习的热情高涨,可以说是师生非常开心的"玩"了一节课。

❸ 涓骞寸骇鏁板﹀︿粈涔

涓銆佷竴骞寸骇涓婂唽鎵瀛﹀唴瀹癸細
1銆佽ゆ暟锛氳よ瘑1-20浠ュ唴鐨勬暟銆
2銆佺畻鏁帮細20浠ュ唴鐨勮繘浣嶅姞娉曘
3銆佽よ瘑浣嶇疆锛氬墠銆佸悗銆佸乏銆佸彸銆佷腑闂淬
4銆佽よ瘑閽熻〃銆
5銆佽よ瘑鍥惧舰锛氶暱鏂逛綋銆姝f柟浣銆佸渾鏌便
浜屻佷竴骞寸骇涓嬪唽鎵瀛﹀唴瀹癸細
1銆佺畻鏁帮細20浠ュ唴鐨勯浣嶅噺娉曘100浠ュ唴鐨勫姞娉曞拰鍑忔硶銆
2銆佽よ瘑浜烘皯甯併
3銆佸垎绫讳笌鏁寸悊銆
4銆佹壘瑙勫緥銆
鏁板︽槸浜虹被瀵逛簨鐗╃殑鎶借薄缁撴瀯涓庢ā寮忚繘琛屼弗鏍兼弿杩扮殑涓绉嶉氱敤鎵嬫碉紝鍙浠ュ簲鐢ㄤ簬鐜板疄涓栫晫鐨勪换浣曢棶棰橈紝鎵鏈夌殑鏁板﹀硅薄鏈璐ㄤ笂閮芥槸浜轰负瀹氫箟鐨勩備粠杩欎釜鎰忎箟涓婏紝鏁板﹀睘浜褰㈠紡绉戝锛岃屼笉鏄鑷鐒剁戝︺備笉鍚岀殑鏁板﹀跺拰鍝插﹀跺规暟瀛︾殑纭鍒囪寖鍥村拰瀹氫箟鏈変竴绯诲垪鐨勭湅娉曘
鍦浜虹被鍘嗗彶鍙戝睍鍜岀ぞ浼氱敓娲讳腑锛屾暟瀛﹀彂鎸ョ潃涓嶅彲鏇夸唬鐨勪綔鐢锛屽悓鏃朵篃鏄瀛︿範鍜岀爺绌剁幇浠g戝︽妧鏈蹇呬笉鍙灏戠殑鍩烘湰宸ュ叿銆

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 一年级数学 下册知识点 总结 ,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难点、知识点概括总结,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4.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5.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6.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学习难点:

1.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2.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4.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 方法 ,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6.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7.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2.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3.图形的拼组

4.数一数:

5.读数: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6.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7.100以内数的认识:100读作“一百”,等于10个10相加;99读作“九十九”,等于100减去1.

8.认识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 数学 学习方法

1.学好数学,必须掌握三个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2。在完成主题后,我们必须仔细总结并相互推论。这样,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未来。

3.一定要得到一个全面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不能有偏见。

4.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主动运用所学到的数学概念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5.我们应该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慢慢培养合适的分析习惯。

6、要主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利用文本阅读进行分析和理解。

7.在学习中,要注意有意识地转移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为了贯穿我们所学到的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我们可以使用类比关系方法。

9.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章节之间的比较,以及前后的知识真正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和内容。

10.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相似的概念或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从而加深它们的理解和记忆。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了解数学知识的衍生过程,使知识有序、系统化。

11。学习数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还要关注典型问题。

12。对于一些数学原理、定理公式,不仅记得其结论,了解这一结论。

13.学习数学,记住并正确描述概念和规律。

14.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解放思想,把抽象化为具体,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15。对概念进行恰当的分类可以简化学习内容,突出重点,明确上下文,便于分析、比较、综合和概念。

16.数学学习是最忌讳的知识歧义,知识点被混淆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生应该学会写“知识结构摘要”。

17.学会对问题类型进行划分和组合,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解决典型问题,并从中总结出基本问题类型和基本规律方法。

18.根据同一种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全局记忆的目的。

19.结合各种特殊培训的特点,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智慧,节省时间,提高问题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反应能力。

20。学习数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只要我们打好基础,就可以逐步完善。

21。解决数学问题,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从数学思维的角度来看,使用数学法则来解决。

22.认真听课是奠定数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根本途径。

23.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假设法、特殊值法、整体法等。

24、要深刻认识知识点,认真研读课本,认真倾听,了解现实。

25.认真倾听,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背景,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26.当我听老师的评论时,我想先想一想如何做问题,然后看看老师的解决办法是否一样,也就是想想他们是否和老师一样。阅读并思考老师在黑板上解决问题的过程,想想他们是否能这样写,想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有漏洞。

27.我们要注意三点:第一,学会用笔;第二,注意课后练习;第三,分层预习。

28.不要担心一个或多个课程的糟糕成绩。利用你的优势。他们可以帮助你重建信心,这是成功的第一个关键。

29。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用心观察,紧跟教学思路;第二,善于做笔记;第三,积极回答问题,敢于提问。

30.如果你想真正的理解、认识和评价自己,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和展示自己。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技巧

.复习是一个巩固和改进你所学到的东西的过程

三十二知道事情应该是什么意味着你是聪明的;知道事情是什么,你是有 经验 的;知道如何使事情变得更好意味着你是有才华的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所以要控制时间控制的生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可以做时间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碎片似乎是麻烦,但实际上它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符合人脑记忆的规则,但可以节省时间

.隐喻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知识教师总是善于运用隐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也应该善于使用隐喻来帮助他们记忆

.深入理解的基础是深层记忆,以理解和应用记忆的方式教学知识是最合适的,如果有类似的公式、定理等,可以用列表记忆的方式进行比较

.不要把学习看成是一个枯燥的 逻辑思维 过程,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大胆运用 想象力 ,对提高学业成绩很有帮助

如果我们把每节课都看成是一场小小的战斗,那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就像战前的警察一样

岁面对挫折,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专注于痛苦的经验

四十保持健康,保持机体活力,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应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坚持锻炼,保证生活节欲有序

.学会清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绪,了解情绪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巨大关系,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拥有健康快乐的青春

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脑力劳动如果学习过于紧张,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不仅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过度的学习疲劳也会伤害你的身体,影响你的健康

.俗话说,一分钟辛苦,一分钟收获要长大,我们必须付出努力,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取得好的结果,我们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

.数字与形式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其本质属性和科学规律,仅靠感觉、感知或表象是难以理解的只有通过思考,它们才能被深刻地理解和牢牢地抓住

.一个人不仅要靠与生俱来的东西,还要靠他从学习中学到的东西来塑造自己

、急功近利容易导致失败,学习应循序渐进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它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完成的问题

.听课教师应始终遵循思路,善于掌握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词,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十通过对上节课解题过程中的分析推理过程进行 反思 和提炼,有助于理解新课程的内容

使用图表进行比较和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准确地复习知识

.对于具有明显递进关系的知识,可以绘制知识电路图

.做练习是巩固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要以为教科书上的老师说过,即使过去,要知道这些例子往往是的考试,你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牢固

.问题后思维是提高知识水平、深化思维深度、提高思维紧张度的有效途径

.将已完成的结果替换为问题,看原问题所给出的已知量是否可以反向求解,或者从得到的结论到已知条件是否与原问题的已知条件一致

“做一个好工作,必须首先加强他的“——好学生非常善于使用学习材料来巩固记忆,从而提高成绩

.教科书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握教科书中的概念和公式,而且不能忽视教科书中的一些细节

.参考书上不需要做三类问题:完全掌握的问题不必做,超出考试大纲的问题不必做,太奇怪的问题不必做

教师提问往往是相关知识、难点或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当其他学生说话时,他们应该注意听,听和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重点汇总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重点汇总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 小学各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考点归纳

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期末怎么复习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要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
(1)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形 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体
二、图形的拼凑
1. 两个完全一样的 可拼成一个 ;两个完全一样的 既可以拼
成一个 ,也可以拼成一个 , 还可以拼成 。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第二要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第三要点:认识人民币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块)、角(毛)、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
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
3*.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要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 自然数:用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数码0,1,2,3,4,……
2.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 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个十 ,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语文用字) 写作:55(数学用字)
6.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就是一百。
7*.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
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第五要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 不进位的加法 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减法 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2. 凑十法的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57 + 8 = 65
55 2
三、退位减法
(一)破十法 (二)平十法
65 - 8 = 57 65 - 8 = 57
55+ 10- 5 3
第六要点:小括号
1.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热点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 发布:2025-02-19 09:20:55 浏览:52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发布:2025-02-19 09:16:00 浏览:630
如何驱虫 发布:2025-02-19 07:15:04 浏览:819
安微教师招聘 发布:2025-02-19 06:27:38 浏览:900
怎么给老师做贺卡 发布:2025-02-19 04:41:50 浏览:123
禽兽老师全文阅读 发布:2025-02-19 04:30:55 浏览:561
高一月考数学 发布:2025-02-19 04:12:54 浏览:609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 发布:2025-02-19 03:41:23 浏览:656
丰胸丰胸要多少钱 发布:2025-02-19 02:02:36 浏览:496
慧教育 发布:2025-02-19 00:31:27 浏览: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