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天才儿童
① 还记得神童陶哲轩吗8岁高考760分,智商超爱因斯坦,如今怎样
爱因斯坦大概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科学家之一了,虽然达芬奇是公认的世界第一聪明人,爱因斯坦的名气却远远大于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让他名声大噪,他发现的E=MC2被称为最简洁美丽的公式之一,他的“死敌”无一不是科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包括特斯拉和爱迪生。
在爱因斯坦死后,科学家保存了他的大脑并且进行解剖研究,试图搞清楚是什么令他的大脑如此与众不同。
我们常常会用“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来形容优秀的孩子,数学天才陶哲轩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智商高达230,一般人的平均智商是100,爱因斯坦的智商在165左右,陶哲轩的智商比爱因斯坦还要高出65左右!据统计,这样高的智商百万人中才会出现一个,陶哲轩是何许人也?
其次陶哲轩本人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许多人只看到他聪明的大脑,他230的智商,但是看不见他成功背后的努力。陶哲轩曾经说过,要学好数学有三个阶段要走,第一阶段你会得到一个数学想法,来自你的经验和直觉,在这个阶段,天赋是非常重要的。
到了第二阶段你会被形式主义指导什么是正确和错误的处理方式,这是一个重要的剔除错误直觉的阶段,但是如果你没有经过大量训练,你得到的是“垃圾结论”,好的直觉和形式化的训练同样重要。
一旦你到达了形式阶段,你才可以进入第三个后严谨阶段,去完成你的想法的论证的细节部分。他正是在一次一次的思维训练和验证中,得出了最后正确的那些答案。
我们虽然没有百万人里挑一的智商,但是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无论是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是自己苦学上都能获得非常好的激励与启发。
② 数学天才高斯的故事
C.F. Gauss是 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他有数学王子的美誉,并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同享盛名。
高斯[1](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生于不伦瑞克,卒于哥廷根,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 高斯1777年4月30日生于不伦瑞克的一个工匠家庭,1855年2月23日卒于哥廷根。幼时家境贫困,但聪敏异常,受一贵族资助才进学校受教育。1795~1798年在哥廷根大学学习,1798年转入黑尔姆施泰特大学,翌年因证明代数基本定理获博士学位。从1807年起担任格丁根大学教授兼格丁根天文台台长直至逝世。 高斯的成就遍及数学的各个领域,在数论、非欧几何、微分几何、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以及椭圆函数论等方面均有开创性贡献。他十分注重数学的应用,并且在对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中也偏重于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 1792年,15岁的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在那里,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反律”(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质数分布定理”(prime numer theorem)、及“算术几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 mean)。 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大学。1796年,19岁的高斯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5年以后,高斯又证明了形如"Fermat素数"边数的正多边形可以由尺规作出。 1855年2月23日清晨,高斯于睡梦中去世。
③ 智商超爱因斯坦,8岁高考得760分的陶哲轩后来怎样了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对于出身社会底层人员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一般家庭都是供自己孩子去读书,然后得文凭在社会进得好单位,或者获得知识有技术有能力,能够在社会上更好生存。
所以,读书一般都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方式。这里就有一个华裔数学神童,由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有方,教育孩子科学学习方法,最终培养他成为顶尖的数学家。
陶哲轩一直都是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有人把陶哲轩比喻为数学界的莫扎特,赞誉他才华横溢,也能以自己方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堪称当代世界最出色的数学家。
在收获事业成功事业,陶哲轩还享受爱情的美满。陶哲轩遇到了自己生命的挚爱,一位韩裔的工程师劳拉,比陶哲轩还要小三岁。刚开始,劳拉也是陶哲轩的一名学生,后来两人相爱并且结婚生子了。
从陶哲轩的经历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陶哲轩能享有杰出的成绩,与童年时期所有时间都沉浸在学习之中有很大关系。同时,父母教育他劳逸结合,教育他不断进取,才能使他不沦为方仲永,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④ 45年追踪研究:如何培养那些“最强大脑”
小友说:《最强大脑》的口号“你的天赋就是人类的财富”激发了我们对天才儿童培养的思考。面对天赋异禀的天才儿童,我们该如何培养他们的天赋,使其为社会做出贡献,避免像王安石笔下的仲永那样“泯然众人矣”呢?让我们听听从事天才儿童发展研究的专家们的观点。
早在1968年,茱莉安·斯坦尼教授遇到了一个12岁数学天才,名叫约翰夫·贝特斯。斯坦尼教授将贝特斯介绍给计算机导师,并为他安排了计算机科学课程。贝特斯不仅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人班级中成绩优异,还能教授研究生FORTRAN编程语言。斯坦尼教授通过测试发现贝特斯的潜力远超同龄人,甚至能与16-18岁的学生相媲美。
斯坦尼教授为贝特斯寻找能提供高等数学和科学课程的高中,但结果并不理想。最终,斯坦尼教授说服了一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院长,破格录取了13岁的贝特斯,成为大学生。斯坦尼教授亲切地称贝特斯为“数学天才少年研究”(SMPY)中的“头号学生”,这项研究为天才儿童的发现和获取教育系统支持提供了新的方式。
经过45年的追踪研究,SMPY项目收集了5000个天才儿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成就数据,其中许多人成为了科学领域的佼佼者。研究结果和数据产生了超过400篇论文和多本书籍,为STEM领域天才的发现和培养提供了关键指导。
卡米拉·本博教授表示,茱莉安·斯坦尼不仅关注天才儿童的发现,更致力于开发他们的智力,使他们能够改变世界。她认为,天才儿童的早期认知能力对成功的影响比环境因素更大。随着SMPY研究的深入,斯坦尼教授发现,天才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普通儿童不同,需要量身定制的教育计划。
在SMPY研究的推动下,一些天才儿童在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领域得到早期发掘和培养,如先锋数学家陶哲轩、莱哈德·吴,以及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音乐人Lady Gaga等。
研究数据表明,早期认知能力高的孩子更有可能在科学、学术、企业高管、联邦法官、参议员或亿万富翁等职业上取得成功。这与传统的“天道酬勤”观念不同,强调早期智力潜能对成功的重要性。
然而,天才儿童的培养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关注点集中在预测未来最强者的选拔过程中,可能导致被测试儿童的动力受损。同时,不同地区对天才儿童的关注程度不均衡,这引发了对教育公平性的讨论。
斯坦尼教授最初受刘易斯·特尔曼的天才遗传学研究启发,采用学习能力倾向测验(SAT)来测试天才少年的分析推理能力。SAT测试不仅适用于12到14岁的儿童,还用于评估他们的数学和科学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坦尼教授开始关注特定认知能力、兴趣和其他因素的评估,而非一般智力。
通过SMPY研究,教育工作者得以发现并培养天才儿童。然而,世界不同地区对这部分孩子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中东和东亚地区对STEM学霸给予了更多关注,而欧洲国家则更关注教育的包容性。中国启动了全国人才发展计划,支持和引导天才学生向科学科技及其他高需求领域发展。
教育学者和家长普遍认为,让天才儿童跳级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跳级不仅有助于天才儿童在学术和职业领域取得更高成就,如发表更多学术论文、获得专利权和获得STEM领域博士学位,而且对他们的社会和情感发展也有益处。适度的调整,如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资料,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然而,天才和成就的关系并非完全由智力决定。动机、性格因素、勤奋程度和其他个人品质也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加速成长”对大多数天才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有益的。
通过SMPY研究,我们了解到了如何识别天才儿童并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然而,天才教育专家认为,教育系统仍需开放更多通道,以识别和培养这个国家中的聪明人才。天才儿童的培养需要特别的关注和鼓励,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随着SMPY项目对天才儿童的持续追踪和研究,我们逐渐认识到天才儿童需要的不仅是发现,更需要量身定制的教育计划和支持。这些天才学生将为解决未来的社会问题,如医疗健康、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能源问题等做出巨大贡献。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改变者,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