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A.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建议
小学四年级语文抽考情况分析本次期末考试命题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也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本次期末考试共113名学生,有112名学生参加考试,有一名学生因病没能参加考试。从分数来看学生考得不理想,请看表格。
现结合试卷我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对命题的思考
1、听记题主要考学生听的习惯和听的能力。1、2两小题属于按原文内容填空,学生失分少,而第3小题“短文从虾的______和_____两方面来写的。”是对短文的概括,程度好的学生正确率高,而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失分较多。今后要多加练习听记题,将阅读题的训练变成听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记水平。
2、第二题到第五题属于基础知识题从卷面来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较好。我们在平时的字词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时,做到生字组词,解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课堂上教学生字时,抓住难写易错的字引导学生练习,课后布置家长报听写,每课词语在教学完之后进行听写,每单元学完进行词语过关。期中期末阶段进行百词竞赛。学生听写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订正,教师再次批改。但在第四题中,根据意思写词语,前三个成语均出自讲读课文中,学生做的较好,而第4个词 “形容转战各地,经历了许多战斗”出自《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这些动词时,我们只注重学生正确的读写,对该类词语的运用做的不够扎实,导致学生失分较多,这里我有一个疑惑就是略读课文中的词意在考试中是否要考?第五题按要求写句子,第3小题“猫只要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就一定要把它抓到。(改成双重否定句)”这一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全年级只有十来个学生写对了。这种题型我们在课后练习进行了渗透。课后第3小题是用“非……不可”说句子,学生对造句掌握较好,但换种方式学生就不会了,导致失分太多。
3、阅读积累这一题,题目较灵活。既涉及到了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又对课文中的古诗进行了考核;既对阅读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又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进行默写。其中第4小题“认识三国一位名医____,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赞誉医生。”该题出自语文园地六的成语故事《杏林春满》。在教学该成语故事时,我们只注重对该成语意思的理解,却忽视了这位医生的姓名。还有“本学期我们了解到天下奇观时_____,它位于______。”我的疑惑是,像这样的题目要不要考?其实精读课文中有许多优美语段要求背诵的,我觉得可以考这部分内容,但因为阅读积累这部分内容考得太细了,有点偏。造成这一题学生失分严重。我觉得阅读题的命题就紧扣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用提示语的方式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降低了难度,学生容易接受。像这种命题较好。
4、习作题:本次习作是以王宏的名义给亲朋好友写一封信,但很多学生没有仔细审题,理解为给王宏的一封信。另外很多学生书信格式也不对。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倒是掌握了书信的格式和要求,但不能实际运用。在这方面,我们学校的李昌云老师做得很好,她在教学书信时,要求每个学生给老师写一封信,从邮局寄到学校,这样老师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学生既掌握了书信的格式又学会了怎样寄信,这个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对学困生的沉思
这次考试不理想也存在着学困生的问题,这次四年级考试共有14个学生不及格。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是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和家长不管不问的。
针对家长不管不问这种现象,我就深有感触,我班张智杰和陈国乾两位都是家长离异的学生,陈国乾爸爸长期在外,一年回来一次。学习、生活都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一直很差,上次考试只考了二三十分,而张智杰的父母上学期复婚了,他妈妈回来后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经常和我联系,虽然只考了五十几分,但和以前比进步很大。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与家长的管与不管有很大的区别。而我们这边的家长大部分对孩子的学习都不是很重视,上次503班有几个学生早上不早读在打牌,老师喊家长来一下,家长来了第一句话就说:“是打牌?我还以为是打架呢?”从这可是说明我们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安全,而学困生的辅导仅仅靠老师是不够的。
当然,这次期末考试是对我们老师一学期教学工作的检查,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做得更细致。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对他们进行补缺补差,多与家长沟通。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课外知识,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www.ewg.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B. 小学生四年级下半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所谓分析我怎么感觉就是改错题,然后就是说错在了什么地方,最后总结。这个应该自己好好想想、多思多用、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所谓分析我怎么感觉就是改错题,然后就是说错在了什么地方,最后总结。
C.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半期测试质量分析怎么写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考察范围为第一、第二单元,分为选择题(50分)和非选择题(50分)两部分,试题难易程度较之上学期两次考试简单,属偏易,突出对学生基本知识落实情况和基本能力的考察,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答题技巧。试题难易程度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
在选择题方面:提问方式比较直接,多以“这表明、这说明、这体现、是…”方式出现,分析和理解难度都不太,容易上手,不用分析,直接选出答案(识记)的占五分之一,没有难题怪题偏题。
在非选择题方面:材料也不难理解,提问方式也比较直接。26题12分,考察民主监督的方式及要求,第一问4分,考方式较为直接,容易上手,第二问属于启示类题目,需要学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之上加以结合材料。27题14分,考察对人民负责的要求和政府行为的依据,第一问6分,比较直接,第二问属于原因、依据类题目,需要学生结合一二单元有关知识进行综合才能全面作答,是本试题最难的一题。28题12分,考察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较为直接,需要结合材料。29题12分,考察政府的职能,提问直接,但需要结合材料。
二、答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本次应考1724人,实考1681人,缺考43人,由于人数较多,又缺乏相关的统计设备,各题的得分率和失分率难易准确得出。选择题情况分析:从选择题的得分率来看,全年级选择题平均得分应在30分要上,选择题的难度并不大,但得分率并不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①前6个题学生出错的较多,说明学生对国家及我国的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依然存在问题。②13、18、22、23题的失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的理解容易混淆。③学生对一二单元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熟悉,审题不够仔细、不够深入,做题时没有形成选项与题目相结合的好习惯,看到对的随手就选失误较多。主观题情况分析:26第(1)问的第一小问,大部分学生能够作答,第二小问就容易把民主监督的方式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相混淆,失分率较高;第(2)问,问的是启示,大多数学生把意义当成启示来作答,或者照抄材料,十分较高。27题第(1)问,问法直接,只要熟悉知识,就能作答,多数学生不能作答,做能作答的也没有与材料相结合;第(2)问难度较高,需要进行一定的综合,学生要么不能作答,要么照抄材料,要么只能答到专家咨询制度的意义。28、29题的原理在选择题上有简单的论述,部分学生能够巧妙运用,但是缺少与材料的结合,部分学生照抄材料。从主观题的答题情况来看:①学生对基本的主干知识缺少记忆,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如26题第一问要求答民主监督的方式,学生对民主决策和监督相混淆,所以导致试题简单,但得分不高的问题。②学生缺考达43人,不重视,不在乎,无所谓,部分学生考试态度不认真,一进考场就埋头大睡,主观题留空白。③审题不清楚,答非所问,搞不清楚题目所问,如26题第二问,题目所问的是启示,而学生所答的是意义。29题要求运用政府的职能就如何实现材料要求的目的,而学生没有运用职能,只答如何实现。④答题技巧有待提高,学生对主观题的作答,缺乏逻辑性,显得生硬和牵强,答案的生成显得突然,有的只抄材料,有的只写原理观点,理论与材料联系的能力有待提高。⑤教师对学情认识不到位,基础知识的夯实不到位,过高的估计学生,方法指导不足。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研究,吃透教材,把握重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
2、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有过高的估计,要把夯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放在突出地位。
3、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学情的把握,准确把握学生的能力状况,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教学中注重校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练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及时评讲,不能就提讲题,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审题,理解题目的意思和意图,有效组织答案并与材料相结合。
D.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从学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但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变能力差,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运用能力比较差。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部分学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经过一个学年的鼓励和训练,部分学生学会一些表达方法,写作兴趣也比较高,但是审题和选材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试卷评析: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题型有五类,分别是汉语拼音、字词和句子以及阅读题和作文题。从整体题型看,这次试题非常注重综合能力的检测,以培养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学习力为主,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三、考题分析
现将本次测试情况就记忆力、想像力、学习力几方面简单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汉语拼音和第二大题的把词语补充完整、按课文内容填空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内容比较熟悉,理解比较透彻,所以作答的难度不是很大。考得比较理想,得分率是84.2%。但是因为没有任何时间的复习,也有部分学生对所背诵的课文忘记比较快,有的不能记住所学生字、生词。
考查学习力的分数比重最大,是51分。其中改错别字、填同音字考得比较好,选择题、阅读题考得较差,得分率是78.3%。在阅读题的考查中,反映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运用等综合能力都比较差。第(1)小题,关于查字典的,对于“衡”字的音序、音节和再查几画都有一定的生疏。第(3)题中“调整、端详”的近义词失分严重。由于一部分学生阅读时不够细心,对分不清人物的对话中说话的内容,回答问答题时答非所问,普遍存在学习力差、所学过的知识还不能灵活地迁移运用的现象。
本次习作内容是半命题作文,题目是“我爱 ”,可以介绍自己喜爱的人,可以写自己喜爱的物品及景点等,内容开放,学生可以选择的内容很多,所以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本题是五大题中失分最少的题目,得分率是92%。但在整个卷面上,一部分学生书写 有待提高。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本次考试已告于段落,这只是这半个学期来对自己进行实验的一个小测试,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继续扎扎实实地抓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特别是要在学生综合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上多下功夫,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引导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在习作方面也要多下苦功,只有这样学生的三种能力才得到提高。
E. 四年级学生中考质量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次四年级的语文试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
用。基本上是七个题型。有
读拼音写词语、
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
面画横线、
选词填空,组成词语、把下面的诗句、对联或名言补充
完整、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修改下列句子的毛病、读句
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根据课文内容。第二部分是阅读题,分课内
阅读和课外阅读。第三部分是习作,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命题
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
二、检测成绩。
从这次的期考成绩来看,
学生们考得不够理想,
全班平均分只
有
46.25
分,及格率是
40%
,优秀率是
6%
。最高分龙茜
86
分。
三、失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
、在这次的期考过程中,第一题学生答题比较全面。第二、四、
五题也较好,最差的是第三题
: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将序号填
在括号里。大部分学生不够理解字义意思。所以这道题失分多。
第
六题: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第七题:修改下列句子中的
毛病。这些类型的题虽然平时训练过,但学生答的仍然比较差。
2
、阅读题由于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太差了,所以丢分严重。
3
、本次习作虽然是语文园地四刚写过的一篇习作。但绝大多数
的学生都没有认真审题,
编写了与开头无关的作文内容,
使作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