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高中数学公式表

高中数学公式表

发布时间: 2020-11-18 21:06:44

⑴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⑵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5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常用导数公式
1.y=c(c为常数)
y'=0
2.y=x^n
y'=nx^(n-1)
3.y=a^x
y'=a^xlna
y=e^x
y'=e^x
4.y=logax
y'=logae/x
y=lnx
y'=1/x
5.y=sinx
y'=cosx
6.y=cosx
y'=-sinx
7.y=tanx
y'=1/cos^2x
8.y=cotx
y'=-1/sin^2x
9.y=arcsinx
y'=1/√1-x^2
10.y=arccosx
y'=-1/√1-x^2
11.y=arctanx
y'=1/1+x^2
12.y=arccotx
y'=-1/1+x^2

⑶ 求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对数的性质及推导
用^表示乘方,用log(a)(b)表示以a为底,b的对数
*表示乘号,/表示除号

定义式:
若a^n=b(a>0且a≠1)
则n=log(a)(b)

基本性质:
1.a^(log(a)(b))=b
2.log(a)(MN)=log(a)(M)+log(a)(N);
3.log(a)(M/N)=log(a)(M)-log(a)(N);
4.log(a)(M^n)=nlog(a)(M)

推导
1.这个就不用推了吧,直接由定义式可得(把定义式中的[n=log(a)(b)]带入a^n=b)

2.
MN=M*N
由基本性质1(换掉M和N)
a^[log(a)(MN)] = a^[log(a)(M)] * a^[log(a)(N)]
由指数的性质
a^[log(a)(MN)] = a^{[log(a)(M)] + [log(a)(N)]}
又因为指数函数是单调函数,所以
log(a)(MN) = log(a)(M) + log(a)(N)

3.与2类似处理
MN=M/N
由基本性质1(换掉M和N)
a^[log(a)(M/N)] = a^[log(a)(M)] / a^[log(a)(N)]
由指数的性质
a^[log(a)(M/N)] = a^{[log(a)(M)] - [log(a)(N)]}
又因为指数函数是单调函数,所以
log(a)(M/N) = log(a)(M) - log(a)(N)

4.与2类似处理
M^n=M^n
由基本性质1(换掉M)
a^[log(a)(M^n)] = {a^[log(a)(M)]}^n
由指数的性质
a^[log(a)(M^n)] = a^{[log(a)(M)]*n}
又因为指数函数是单调函数,所以
log(a)(M^n)=nlog(a)(M)

其他性质:

性质一:换底公式
log(a)(N)=log(b)(N) / log(b)(a)

推导如下
N = a^[log(a)(N)]
a = b^[log(b)(a)]

综合两式可得
N = {b^[log(b)(a)]}^[log(a)(N)] = b^{[log(a)(N)]*[log(b)(a)]}

又因为N=b^[log(b)(N)]
所以
b^[log(b)(N)] = b^{[log(a)(N)]*[log(b)(a)]}
所以
log(b)(N) = [log(a)(N)]*[log(b)(a)] {这步不明白或有疑问看上面的}
所以log(a)(N)=log(b)(N) / log(b)(a)

性质二:(不知道什么名字)
log(a^n)(b^m)=m/n*[log(a)(b)]

推导如下
由换底公式[lnx是log(e)(x),e称作自然对数的底]
log(a^n)(b^m)=ln(a^n) / ln(b^n)
由基本性质4可得
log(a^n)(b^m) = [n*ln(a)] / [m*ln(b)] = (m/n)*{[ln(a)] / [ln(b)]}
再由换底公式
log(a^n)(b^m)=m/n*[log(a)(b)]
--------------------------------------------(性质及推导 完 )

公式三:
log(a)(b)=1/log(b)(a)

证明如下:
由换底公式 log(a)(b)=log(b)(b)/log(b)(a) ----取以b为底的对数,log(b)(b)=1
=1/log(b)(a)
还可变形得:
log(a)(b)*log(b)(a)=1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 ·cosβ=1/2 [sin(α+β)+sin(α-β)]
cosα ·sinβ=1/2 [sin(α+β)-sin(α-β)]
cosα ·cosβ=1/2 [cos(α+β)+cos(α-β)]
sinα ·sinβ=-1/2 [cos(α+β)-cos(α-β)]

⑷ 高中生数学公式大全

对数函数运算公式之logeN=lnN,该函数又叫自然对数(其中e=2.718281....)。
对数函数运算公式之log10N=lgN ,该函数又叫常用对数
log(N^M)=MlogaN
log(M/N)=logaM-logaN
loga(MN)=logaM+logaN

⑸ 高中数学公式大集合~

找到了
但是公式显示不出来
我有doc文件 怎么给你传过去呢?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 个
第二章 函数 1、求 的反函数:解出 , 互换,写出 的定义域;
2、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③、底的对数等于1: ,
④、积的对数: , 商的对数: ,
幂的对数: ; ,
第三章 数列
1、数列的前n项和: ; 数列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2)、通项公式: (其中首项是 ,公差是 ;)
(3)、前n项和:1. (整理后是关于n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4)、等差中项: 是 与 的等差中项: 或 ,三个数成等差常设:a-d,a,a+d
3、等比数列:(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
(2)、通项公式: (其中:首项是 ,公比是 )
(3)、前n项和:
(4)、等比中项: 是 与 的等比中项: ,即 (或 ,等比中项有两个)
第四章 三角函数
1、弧度制:(1)、 弧度,1弧度 ;弧长公式: ( 是角的弧度数)
2、三角函数 (1)、定义:
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的角度

的弧度





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正弦上为正;余弦右为正;正切一三为正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公式五: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 :
: :
: :
7、辅助角公式:

8、二倍角公式:(1)、 :



(2)、降次公式:(多用于研究性质)

9、三角函数:
函数 定义域 值域 周期性 奇偶性 递增区间 递减区间

[-1,1]
奇函数

[-1,1]
偶函数

函数 定义域 值域 振幅 周期 频率 相位 初相 图象

[-A,A] A

五点法
10、解三角形:(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正弦定理:
(3)、余弦定理:
求角:
第五章、平面向量 1、坐标运算:设 ,则
数与向量的积:λ ,数量积:
(2)、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 .(终点减起点)
;向量 的模| |: ;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注意: , ,
(4)、向量 的夹角 ,则 ,
2、重要结论:(1)、两个向量平行: ,
(2)、两个非零向量垂直 ,
(3)、P分有向线段 的:设P(x,y) ,P1(x1,y1) ,P2(x2,y2) ,且 ,
则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 中点坐标公式
第六章:不等式
1、 均值不等式:(1)、 ( )
(2)、a>0,b>0; 或 一正、二定、三相等
2、解指数、对数不等式的方法:同底法,同时对数的真数大于0;
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
1、斜 率: , ;直线上两点 ,则斜率为
2、直线方程:(1)、点斜式: ;(2)、斜截式: ;
(3)、一般式: (A、B不同时为0) 斜率 , 轴截距为
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 时 , ;
垂直: ;
(2)、到角范围: 到角公式 : 都存在,
夹角范围: 夹角公式: 都存在,
(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直线方程必须化为一般式)
6、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为 ,半径为
(2)圆的一般方程 (配方: )
时,表示一个以 为圆心,半径为 的圆;
第八章:圆锥曲线 1、椭圆标准方程: ,
半焦距: , 离心率的范围: ,准线方程: ,参数方程:
2、双曲线标准方程: ,半焦距: ,离心率的范围:
准线方程: ,渐近线方程用 求得: ,等轴双曲线离心率
3、抛物线: 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离心率: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第九章 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
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
2、两点的球面距离求法:球心角的弧度数乘以球半径,即 ;
3、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4、柱体 ,锥体 ,锥体截面积比:
第十章 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
1、排列:(1)、排列数公式: = = .( , ∈N*,且 ).0!=1
(3)、全排列: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 ;
2、组合:
(1)、组合数公式: = = = ( , ∈N*,且 ); ;
(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 ; + = ;
3、二项式定理 :(1)、定理: ;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第r +1项):
各二项式系数和:Cn0+Cn1+Cn2+ Cn3+ Cn4+…+Cnr+…+Cnn=2n (表示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
奇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偶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Cn0+Cn2+Cn4+ Cn6+…=Cn1+Cn3+Cn5+ Cn7+…=2n -1
第十一章:概率:
1、概率(范围):0≤P(A) ≤1(必然事件: P(A)=1,不可能事件: P(A)=0)
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A,B互斥: P(A+B)=P(A)+P(B);A、B对立:P(A)+ P(B)=1
4、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 P(A)•P(B).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⑹ 高一数学公式大全

最佳答案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降幂公式
(sin^2)x=1-cos2x/2
(cos^2)x=i=cos2x/2

万能公式
令tan(a/2)=t
sina=2t/(1+t^2)
cosa=(1-t^2)/(1+t^2)
tana=2t/(1-t^2)

⑺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5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常用导数公式
1.y=c(c为常数) y'=0
2.y=x^n y'=nx^(n-1)
3.y=a^x y'=a^xlna
y=e^x y'=e^x
4.y=logax y'=logae/x
y=lnx y'=1/x
5.y=sinx y'=cosx
6.y=cosx y'=-sinx
7.y=tanx y'=1/cos^2x
8.y=cotx y'=-1/sin^2x
9.y=arcsinx y'=1/√1-x^2
10.y=arccosx y'=-1/√1-x^2
11.y=arctanx y'=1/1+x^2
12.y=arccotx y'=-1/1+x^2

热点内容
3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发布:2025-02-25 15:21:53 浏览:613
什么是毒龙 发布:2025-02-25 15:16:49 浏览:990
高渐离教学 发布:2025-02-25 14:25:53 浏览:3
2017高考语文答案b卷 发布:2025-02-25 14:21:48 浏览:512
数学符号arg 发布:2025-02-25 14:17:21 浏览:967
调查英语 发布:2025-02-25 14:16:47 浏览:354
化学选修五PPT 发布:2025-02-25 14:04:45 浏览:878
暑期习训 发布:2025-02-25 14:03:39 浏览:941
初二数学作业本答案 发布:2025-02-25 13:54:44 浏览:136
2017顺义二模物理初三 发布:2025-02-25 13:49:28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