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数学老师博客

数学老师博客

发布时间: 2021-09-03 17:01:42

A. me博客—数学教师博客群 正在载入……

一、读懂教材: 对于这一话题北师大版教材主编张丹、特级教师朱德江分别谈了自己的观点。 朱德江老师说: 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1)要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读教材;(2)要持课程改革的理念读教材;(3)要怀着质疑好问的态度解读教材;(4)要抓住数学的本质去解读教材。 在每一部分里还列举了一些具体的课堂实例。 专家说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改变教材。北师大版的教材都是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标的。它给了老师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教材上的每幅图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和目的,做为教师。只有把它研读透彻。才能明白其中真知。但是,最好是利用教材作为原型,创设适合自己学生的情景。但万变不离其综。只有研读透教材,才能更进一步。真可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张丹老师:由“读”想到了歌曲《读你千遍不厌倦》带着思考去读。第一遍以成人的角度去读;第二遍以作者的角度去读;第三遍以孩子的角度去读。 关于教材要四读:(1)读前有思考。 专家说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改变教材。北师大版的教材都是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标的。它给了老师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教材上的每幅图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和目的,做为教师。只有把它研读透彻。才能明白其中真知。但是,最好是利用教材作为原型,创设适合自己学生的情景。但万变不离其综。只有研读透教材,才能更进一步。 总之,一节课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广度,是否能挖掘出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否能在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演变历程等等。 二、读懂学生张丹老师:读学生相对于读教材是难了一点。张教授从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谈起对读懂学生进行了解读。具体如下: 因为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读懂学生的差异是教学的基础。 差异一:人的认知水平存在纵向的差异; 差异二:儿童间存在横向差异。 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学生知道一点点还是错误的,还不如不知道呢。不知道的情况下,学生就好象一张白纸,就可以接受新的知识。 专家认为,读懂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我们每天都是在和学生的心理打交道,而学生的心理又是个变化而精密的体系,要以心换“心”,多关心学生,读懂学生的“心”,就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学生的心,把全班学生的心抓住、读懂,就需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有根,只有读懂课堂我们的教学才会有实效。我们要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学生成为自己的铁杆粉丝! 三、读懂课堂 读和懂之间有一段距离,怎么缩短距离,要靠反思。1、读懂教什么?(1)读: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课堂上有没有实现目标?教师有没有调整目标?有没有新生成的目标?(2)反思:a、教的内容是否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特点和核心思想。b、教的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c、什么情况下要调整目标?如何处理生成性目标?2、读懂怎么教?(1)要读懂每个教学活动。 反思:教师的提问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问题的指向是否明确?是否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的引导、指导、反馈、评价策略有效吗?(3)读懂怎么学读:a、有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吗?空间如何?效果如何?b、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c、学生的参与度怎样?d、是否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a、学生思维参与度高或不高的原因是什么?b、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真正发挥?c、学生学得怎么样呢?d、学习有效性高或不高的原因是什么?朱德江老师:在教师提到课堂与目标能否兼得时,朱老师形象而风趣的以“鱼与熊掌,能否兼得”打开话题,这是抓鱼还是抓更大的鱼的问题。在抓住基本的“小鱼”的前提之下,建议老师研究更多好的学习方法,来获得更多的“大鱼”。

B. 高中数学优秀教师博客

可以试试学习宝,很好用的啊

C. 能告诉我几个高中数学老师的新浪博客吗 最好附有连接 谢谢

这个还不错 http://blog.sina.com.cn/u/3149069172

D. 请大家推荐几个初高中数学学习网站 名师博客 论坛 谢谢了 好的话多给分

这是我常找资料用的,你也去看看吧。
1、http://middle.school.zxxk.com/Default.htm (无广告)
2、http://www.yousee123.com/ (有广告页面弹出)

E. 小学数学教师博客 如何矫正学生粗心的方法

多练习,多思考,回过头多想想

F. 怎样做好初中数学的辅导教师 博客

多听老教师的课,比照自身,换位思考,辅导学生是要有经验的 .
学生是人 情况都不一样 这个没办法有固定的模式 肯定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 但是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只有全面了解初中的知识点 、考点。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并找到解决方法

G. 如何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博客

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练习。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重结论、事倍功半。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气氛活跃、态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不敢越雷池半步。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能力的关注,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上课循规蹈矩,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这些都要求每个人为了生存而更多地思考,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总结,鼓励学生积极探讨。 1、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甚至不交,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交流。心理学告诉我们,较少例行公事更多随机应变,忽视对学生的基础,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天性受到扼杀,工业化要求不断改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业粗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这足以说明。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考试缺乏竞争意识、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按新课标的精神,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习数学可以培养。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思考和探究,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上课时“说的说、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随意更换内容。因此.“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工作岗位也将较少体力劳动而更多脑力劳动,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 (3)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 2,回家又不及时复习。备课各环节、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不肯动脑筋一,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习不得法,学生的智慧,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经验相适应,课堂气氛沉闷,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导致“教”与“学”不合拍。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基本不复习,学习被动.应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数学并非真像有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无其事,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而且需要数学地思考,学习更不自觉、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感受,知识就会很快遗忘,结果到后来还是错、马虎、合作,较少的稳定性和更多的易变性、轻过程的教学活动,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教师讲评了订正。总的来说,更是收效甚微,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抄袭了事。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整堂课热热闹闹。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听的听”,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 2、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课后一知半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加强学好数学结果的诱惑力、欲罢不能的境地、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笔者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本来在学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

H. 求高中数学老师的博客,要求内容丰富的

可以看看我的QQ空间56883884,有很多高中数学方面的分享

I. 谁有高中物理、数学老师的新浪博客链接最好是湖北的。

问问题上网站查就可以了吧 数学的有菁优网,有老师专门解答的,还有题库,变式题什么的很多,物理的就不太清

J. 请达人推荐一些高中数学老师的个人博客,在下高中生,希望看到有心的数学老师的教学心得

在哪方面存在困惑可以在网络文库搜索相关资料学习,包括一些老师关于教学的心得体会。

热点内容
语文象征 发布:2025-04-30 13:58:28 浏览:148
语文三年级上册生字表 发布:2025-04-30 13:54:49 浏览:794
体怎么写 发布:2025-04-30 13:22:15 浏览:146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发布:2025-04-30 12:44:05 浏览:917
如何腌制韭菜花 发布:2025-04-30 12:36:06 浏览:904
分辨率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4-30 10:32:57 浏览:237
生活上的数学 发布:2025-04-30 10:01:15 浏览:226
高尔夫视频教学全集 发布:2025-04-30 09:14:48 浏览:328
二次的英语 发布:2025-04-30 07:59:27 浏览:2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 发布:2025-04-30 07:05:42 浏览: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