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语文
⑴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 维吾尔语文室的待遇怎样
翻译局的待遇还是可以的,你会满意的。
⑵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在哪里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大学北路倒座庙1号。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55年12月12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是新中国诞生后在首都北京创建的担负党和国家重要翻译任务的民族语文翻译机构。
(2)中国民族语文扩展阅读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法律法规和重大会议的民族语文翻译和同声传译工作,为党和国家及社会组织提供民族语文翻译服务;开展民族语文基础理论、翻译理论和有关特殊问题的研究,提出有关意见建议;开展民族语文新词术语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出民族语文新词术语标准建议。
开展民族语文信息化研究,参与或承办民族语文信息化相关工作;联系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和民族语文翻译专家,承担民族语文翻译有关业务交流合作和业务培训工作;承办国家民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⑶ 中国民族里面哪些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
中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1壮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并且在50年代创制了拉丁拼音文字。
2裕固族:裕固族大体上使用三种语言:东部裕固语(又称恩格尔语,属蒙古语族)、西部裕固语(又称尧乎尔语,属突厥语族)和汉语。
3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
4瑶族: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但是由于语言支系复杂,各地语言差别较大,瑶族地区通用汉文或壮文,没有本民族文字。
5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维吾尔语。
6佤族:佤族有自己的语言—佤语,原无通用文字,1957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7土家族: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比较接近彝语的一种独立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8水族: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族原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通用单词100多个,现在则通用汉文;有文字,称为“水书”,是一种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通用的单字只有三百多个,仅限于宗教活动中使用
9畲族: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99%的人使用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无文字,通用汉文。
10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撒拉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11普米族:普米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普米语,曾使用过一种用藏文拼写的文字,但这些文字多用于宗教活动,流行不广,现多用汉语汉文。
12纳西族:纳西族讲纳西语,早在公元7世纪,纳西族人民创造了象形表意文字“东巴文”和音乐文字“哥巴文”,但均不通用,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纳西族通用汉文。
13苗族: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同时通用汉语,苗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失传了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与苗族、汉族的知识分子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现在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
14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蒙古语,也有自己的独创性文字——蒙古文,蒙古文是一种很便于书写的拼音文字,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
15门巴族: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
16满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形式——满语,现在只有黑龙江某些边远的满族聚居村屯中的少数老人会说,使用文字为满文,起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字母创制的,现满族普遍习用汉语、汉文
17傈僳族:傈僳族操傈僳语,原有西方传教士创制的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倒写变体作字母的文字,还有一种自己创造的没有字母的音节符号,均因结构不完善,未通行。
18黎族:黎族有自己的语言——黎语,无文字,通用汉文。
19拉祜族:拉祜族操拉祜语,由于拉祜族长期与汉族、傣族人民密切交往,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原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有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现在通用汉文。
20景颇族:景颇族操景颇语,19世纪末曾创制了以拉丁字母拼写的景颇文字,1957年在其基础上作了改革,经过改进推广使用,同时也使用汉文。
21回族:回族在其东迁之初,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逐渐习用汉语、汉文,同时也保留了一些本民族的词汇,少数人会用阿拉伯语,在边疆地区,回族人还是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
22赫哲族:赫哲语是赫哲族的民族语言,不过现在通用汉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23汉族:汉族使用汉语和汉字。
24哈萨克族:哈萨克语是哈萨克族的民族语言,从汉语、维吾尔语、蒙古语里吸收了许多词汇,不少人兼通维吾尔语、汉语和蒙古语,原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1959年曾一度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1982年恢复使用原来的文字,将新文字作为音标保留。
25哈尼族:哈尼语是哈尼族的民族语言,无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26高山族: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
27鄂伦春族:鄂伦春语是鄂伦春族的民族语言,他们没有本民族文字,曾经学习使用过满文,现在主要使用汉语。
28侗族:侗语是侗族的民族语言,现在多数人能说汉语,有的地方完全说汉语,原来没有自己的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但没推行起来,现在基本通用汉语。
29东乡族:东乡族讲东乡语,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本民族无文字。
30傣族:傣语是傣族的民族语言,主要有德宏、西双版纳和金平三种方言;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20世纪50年代经过改进,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
31朝鲜族: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朝鲜语和朝鲜文,
32藏族:藏族讲藏语,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公元7世纪前期创制藏文,字体分头字(楷体)和无头字(草体)两种,有4个元音符号和30个辅音字母。
33布依族:布依族操布依语,部分兼通汉语,使用汉文。
34保安族:保安族操保安语,现在保安人很多都讲汉语,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族惟一完全丧失元音和谐的语言,尚无文字,通用汉文。
35白族:白族说白语,有南部、中部、北部三个方言,用汉字的音和义再加上一些新造的字来记录白语,被称为“白文”,使用大量汉语借词,是藏缅语族中吸收汉语最多的语言,现在,白语中含有大量的汉语借词,汉文也很早就成为白族人通用的文字。
36阿昌族:阿昌族操阿昌族语言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无本民族文字,绝大多数阿昌族人都通汉语、傣语或景颇语,一般都使用汉文或傣文。
37仡佬族:操仡佬语。只有千余仡佬族人还会说这种语言。由于居住分散,汉语已成为通用语,不少人还通苗语、彝语、布依语。过去认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但是2008年底,贵州仡佬学会在贵州民间发现了《九天大濮史录》一书,证明仡佬人有自己的文字——仡佬文。
38锡伯族: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锡伯语和锡伯文,锡伯族人基本通晓汉语,新疆地区的锡伯族人有的还兼通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
39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由于长期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杂居,所以大部分乌孜别克族人都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
40土族:土族有自己的语言——土语分互助、民和、同仁三个方言区,土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1979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正在试用当中。
41塔塔尔族:塔塔尔族使用塔塔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钦察语支。由于塔塔尔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族联系密切,因而这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
42塔吉克族: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分为色勒库尔塔吉克语和瓦罕塔吉克语两种方言,由于民族交往频繁,新疆许多塔吉克族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文。
43羌族:羌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44怒族: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民族文字。
45仫佬族:仫佬族语言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没有本民族文字,普遍使用汉族文字。
46毛南族: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通用汉语。
47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解放前,只有极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通常以刻木、结绳记事。
48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操柯尔克孜语,有皆盖、特斯开两种方言,词汇的多源性是柯尔克孜语的一个特点。
49京族:京族使用京语,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京族文字为国语字( Chữ Quốc Ngữ/𡨸国语即现行的越南文)及喃字(Chữ Nôm/𡨸喃即自古流传至今的越南文),京族通用广东方言和汉文
50基诺族: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基诺语,没有本民族文字,过去多靠刻木记事。
51鄂温克族: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鄂温克语,无本民族文字,牧区通用蒙古文,农区和山区通用汉文。
52俄罗斯族:俄罗斯族使用俄语,使用俄文。
53独龙族: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为两大方言,即独龙江的独龙语方言和贡山丙中洛的怒江独龙语方言。独龙族历史上没有文字,主要以刻木、结绳的方式记事和传递信息。20世纪50年代,缅甸的日旺人(独龙族的一支)白吉斗·蒂其枯创制了一种以日旺话为标准语音点的拉丁文拼音文字—— “日旺文”,主要用来翻译圣经,在当地群众中使用。1979年,根据独龙族人民的意愿,贡山县文化馆的独龙族干部木里门·约翰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的龙乘云同志协助下,在日旺文的基础上以独龙江乡孔当村公所一带的话为标准音点创制了独龙语拼音方案。1983年12月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讨论通过。1984年起在独龙族干部群众中试教推行,受到大家的热情欢迎和支持。
54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部分地区通用傣语、汉语、景颇语。
55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本民族文字,大多数人使用汉文。
56布朗族:布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部分民族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会汉文和傣文。
⑷ 中国共有几种民族语言分别是哪些
中国各民族语言的总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既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又是民族识别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域辽阔,民族语言十分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大力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的调查,开展民族识别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56个民族。其中除回族、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大多使用一种民族语言,但也有一些少数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例如,裕固族分别使用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瑶族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高山族分别使用布嫩语、排湾语、阿眉斯语等。有一些少数民族大部或部分使用或兼用汉语。此外,还有一些新发现的语言。因此,中国民族语言约在80种以上。
语言系属 中国民族语言,按语言谱系分类法,大体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个语系。
汉藏语系 早期曾称为“印支语系”。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3个语族。壮侗语族在国外多称“侗台语族”。汉语在语言系属分类中相当于一个语族的地位。现在使用汉语的人约有96800多万(少数民族中部分转用汉语的人口,未计算在内)。汉语有商代的甲骨文字和铜器铭文以及后世极为丰富的典籍。历代的字典、词典、诗词、韵文、韵书、声训以及汉字本身的结构都给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用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料,对古代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也可作为重要的参考。
使用藏缅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1560多万。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藏语、门巴语、珞巴语、嘉戎语、土家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怒语、彝语、僳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等。存在于公元58~75年间的《白狼歌》的语言属藏缅语族。唐宋以来西夏语文的文献和各类字书,特别是唐以来藏语碑铭、木牍、写卷、刻印经典等用拼音藏文写下的文献,对语言史和历史的研究,尤为重要。唐代樊绰《蛮书》所记乌蛮、白蛮语也属藏缅语族。纳西族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哥巴文的经书和彝文的碑铭、写本,也是藏缅语族的重要文献。藏缅语族语言还分布在缅甸、印度、锡金、不丹、尼泊尔和泰国等。
使用壮侗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1900万。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包括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拉珈语、仡佬语、黎语等。存在于公元前500年左右的《越人歌》的语言属于这个语族。傣语有13世纪以来的文献。壮侗语族语言还分布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印度。
使用苗瑶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640多万。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东5省和广西壮族自洽区。包括苗语、布努语、勉(瑶)语和畲语。瑶族部分地区使用方块瑶字并用这种文字写下一些经书、传说和民歌故事。苗瑶语族语言还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
美国学者白保罗(即P·K·本尼迪克特)把壮侗和苗瑶两个语族的语言列入他提出的澳泰语系。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阿尔泰语系 从19世纪中叶起的一个时期内,不管称阿尔泰,还是称乌拉尔-阿尔泰,几乎都把乌拉尔诸语言和阿尔泰诸语言合成一个语系。自芬兰语言学家兰司铁(G.J.拉姆斯泰特)撰写的《阿尔泰语言学导论》(1952)等著作问世以来,乌拉尔诸语言应属另外一个语系的问题,已经解决。阿尔泰语系包括蒙古、突厥、满-通古斯3个语族,已经得到多数学者的赞同。但是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3个语族不应当合成一个语系。争论的焦点,仍然在于大量相同相近的词根和附加成分是同源还是借贷的问题。
中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390多万。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辽宁、吉林、青海、甘肃等省。蒙古语族包括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和保安语。古代的契丹语属于这个语族。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蒙古语,苏联的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也称卫拉特语)和阿富汗的莫戈勒语也属这个语族。蒙古族有13世纪20年代回鹘式蒙古文的碑铭,元明以来的回鹘式蒙古文和八思巴文文献、汉字译音的《元朝秘史》(亦称(蒙古秘史》)和其他重要文献。
中国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约有700多万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甘肃、黑龙江等省。中国境内突厥语族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西部裕固语、图佤语。突厥语族语言还分布在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土耳其、伊朗、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富汗和其他一些国家。突厥语族较早的文献是公元6~10世纪的突厥文碑铭、写卷和8~15世纪的回鹘文碑铭、宗教经典。还有11世纪的《突厥语词典》和其他重要文献。
中国使用满-通古斯语族(也称通古斯满语族)语言的人口约11万。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此语族包括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和鄂伦春语。现在满族通用汉语。黑龙江省爱辉和富裕两县还有少数农村的满族老人会说满语。12世纪文献中的女真语属于这个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语言还分布在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女真文最早的文献是1185年的《得胜陀颂》碑铭。1599年创制的满文有丰富的文献。
南岛语系 也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中国台湾省高山族的语言属这个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根据台湾学者1965年写的论文,台湾高山族人数是 235000人,遍布于全省三分之二的面积,因为长期与汉族杂居,交往密切,相当一部分高山族人民转用了汉语,所以使用高山语的人数比本族人口数字少。高山族在不同地区有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嫩语以及鲁凯、赛夏、卑南、邵、泰雅尔、赛德、邹、沙、卡、雅美等语言。属同语族的语言还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厄西亚、菲律宾、马尔加什等国。
南亚语系 中国的佤语、崩龙语、布朗语属于这个语系的孟高棉语族。使用人口约37万。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现在对这3个语言的研究较多。此外,还有几种刚开始研究的语言。这个语族的语言还分布在缅甸、柬埔寨、泰国和印度。
印欧语系 中国属于这个语系的现代语言只有属斯拉夫语族的俄罗斯语和属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使用俄罗斯语的有2900多人,使用塔吉克语的有26500人。中国俄罗斯族使用的语言就是俄语。中国塔吉克族使用的语言和苏联塔吉克语是不同的语言。苏联的塔吉克语属伊朗语族东支,中国塔吉克语属伊朗语族西支。中国古代属印欧语系的语言有粟特语和于阗语、焉耆-龟兹语(见焉耆-龟兹文),并有3~5世纪以来几百年间的文献。
朝鲜语和京语的系属未定。芬兰阿尔泰语言学家兰司铁已经把朝鲜语列入阿尔泰语系,但仍有不同意见。京语究竟属南亚语系还是属汉藏语系或另有归属,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⑸ 有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电话吗我打了两个,一个永远让打分机,一个永远不接。。。
有可能信息有误,或者这个部门没有专门负责这个岗位的人员,如果有问题,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方式联系,比如说信函,邮件,或者是亲身登门。
⑹ 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几个语系
中国民族语言,按语言谱系分类法,大体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个语系。早期曾称为“印支语系”。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 苗瑶3个语族。壮侗语族在国外多称“侗台语族”。汉语在语言系属分类中相当于一个语族的地位。使用汉语的人约有96800多万(少数民族中部分转用汉语的人口,未计算在内)。汉语有商代的甲骨文字和铜器铭文以及后世极为丰富的典籍。历代的字典、词典、诗词、韵文、韵书、声训以及汉字本身的结构都给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用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料,对古代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也可作为重要的参考。
下面这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介绍关于中国历来全部民族语言的书籍非常全面,不管你查中国哪个民族的语言都包括在内
这部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书出自图中那个红色印章、、、印章中的你应该认识那三个字吧,我就不多说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
《阿昌语简志戴庆厦1985》
《白语简志.徐琳,赵衍荪.民族出版社,1984》
《保安语简志.布和,刘照雄.民族出版社,1982》
《布朗语简志_李道勇 聂锡珍 邱锷锋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6月第1版》
《布依语简志.喻翠容.民族出版社,1980》
《仓洛门巴语简志(张济川)民族出版社1986》
《藏语简志.金鹏.民族出版社,1983》
《朝鲜语简志_宣德五 金祥元 赵习_1985年12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错那门巴语简志_陆绍尊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5月第1版》
《达斡尔语简志》
《傣语简志_喻翠容 罗美珍_民族出版社_1980年08月第1版》
《德昂语简志》
《东部裕固语简志_照那斯图_1981年12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东乡语简志》
《侗语简志_梁敏_1980年08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独龙语简志.孙宏开.民族出版社,1982》
《鄂伦春语简志.胡增益.民族出版社,1986》
《鄂温克语简志_胡增益 朝克_1986年09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高山族语言简志 (布嫩语)_何汝芬 曾思奇等编着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7月第1版》
《高山族语言简志(阿眉斯语)何汝芬-民族出版社1986》
《高山族语言简志(排湾语).陈康,马荣生编著.民族出版社,1986》
《哈尼语简志.李永燧,王尔松编著.民族出版社,1986》
《哈萨克语简志_耿世民 李增祥_民族出版社_1985年12月第1版》
《赫哲语简志.安俊.民族出版社,1986》
《基诺语简志》
《京语简志》
《景颇族语言简志(景颇语).刘璐.民族出版社,1984》
《景颇族语言简志(载瓦语).徐悉艰,徐桂珍.民族出版社,1984》
《柯尔克孜语简志》
《拉祜语简志》
《黎语简志 欧阳觉亚 郑贻青 编著_民族出版社_1980年12月一版一印》
《珞巴族语言简志(崩尼—博嘎尔语)民族出版社1985》
《毛难语简志.梁敏.民族出版社,1980》
《蒙古语简志.道布.民族出版社,1983》
《仫佬语简志.王均,郑国乔.民族出版社,1980》
《纳西语简志》
《怒族语言简志(怒苏语)_孙宏开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3月第1版》
《普米语简志(陆绍尊)民族出版社1983》
《羌语简志 孙宏开》
《撒拉语简志(林莲云)民族出版社1985》
《畲语简志_毛宗武 蒙朝吉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3月第1版》
《水语简志_张均如编着_1980年11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僳僳语简志(徐琳)民族出版社1986》
《塔吉克语简志_高尔锵编着_1985年03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塔塔尔语简志_陈宗振 伊里千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9月第1版》
《土家语简志_田德生 何天贞 陈康 李敬忠等_民族出版社_1986年10月第1版》
《土族语简志_照那斯图_1981年10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佤语简志》
《王辅世主编:苗语简志》
《维吾尔语简志》
《乌孜别克语简志》
《西部裕固语简志》
《锡伯语简志_李树兰 仲谦_民族出版社_1986年02月第1版》
《瑶族语言简志_毛宗武 蒙朝吉 郑宗泽_1982年04月第1版_民族出版社》
《彝语简志》
《仡佬语简志.贺嘉善.民族出版社,1983》
《壮侗语族语言简志》
《壮语简志.韦庆稳,覃国生.民族出版社,1980》
⑺ 2016年高考成绩里查出民族语文是什么意思
看你是吉林省的,应该此考生所在地是延边或者前郭一类的地方吧!
⑻ 中国有哪些民族语言
一、少数民族语言(80多种)
(一)、中国境内的语言非常丰富,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据统计,中国的语言正在使用的就有80多种,已经消亡的古代语言更是不计其数。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回族和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的民族还有两种以上,如裕固族分别使用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瑶族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中国的全部少数民族语言分属五个语系。
少数民族使用语言情况有几种:
1.自己没有通用的语言,如回族、满族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本民族内使用多种语言,如裕固族有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瑶族内部分别使勉语、布努语、拉珈语;高山族使用布嫩语、排湾语、阿眉斯语等。
3.本民族使用多种民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本民族语言外,还能用维吾尔、哈萨克、蒙古、俄罗斯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因此,我国的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实际上就不只56种,据统计约在80种以上。
(二)、除汉语外,还有:壮、布依、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傣、侗、瑶、苗、水、仫佬、毛南、黎、羌、门巴、珞巴、彝、傈傈、纳西、白、拉枯、哈尼、基诺、阿昌、景颇、独龙、普米、怒、土家、畲、亿佬、京、撒拉、乌孜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土、东乡、保安、鄂伦春、鄂温克、满、锡伯、赫哲、朝鲜、佤、德昂、布朗、高山、俄罗斯、塔吉克、嘉绒、载佤、登、东部裕固(尧乎尔)、西部裕固(恩格尔)、勉、布努、拉珈、布嫩、排湾、阿眉斯语等。
(三)、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吸收了一些汉语词汇。由于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长期交往,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兼通汉语,许多汉族群众也会当地少数民族语言。
二、少数民族文字(19种)
(一)、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有的民族在古代就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且从古至今一直使用这种文字。有的民族使用过古文字,其间又换用其他文字。有的民族使用几种文字,但由于历史的的各种原因,有的民族还没有创造和使用文字。新中国建立以前曾拥有和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有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傣、彝、俄罗斯、苗、纳西、水、拉祜、景颇、锡伯等民族。
(二)、少数民族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但在书写形式上各有不同,比如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有的标点符号也不同,如藏文标点,短词和句尾用一条垂直线表示,章节段落结尾用双垂直线,全文结束用四条垂直线;蒙古文用一个点表示逗号,两点表示句号,段落末尾用四个点表示。
(三)、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一些少数民族改进和创制了文字,先后对傣、彝、景颇、拉祜文字行了改革,同时采用拉丁字母帮助壮、布依、苗、黎、纳西、傈僳、哈尼、佤、侗等十几个民族设计了十四种文字方案,以便于书写、学习和印刷出版。目前,我国已正式使用和经国家批准推行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9种,它们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傈傈文、拉祜文和佤文。
望采纳...!!!
⑼ 56个民族语言怎么说你好
中国有56个民族,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汉族使用汉语,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除回族外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所以中国有自己语言的民族应该是五十五个,有的民族还有两种以上语言。在中国已经知道的民族语言就有88种!
以下列举一部分各民族语言怎么说“你好”:
1、汉族:你好
2、维吾尔语:亚克西木塞孜
3、哈萨克语:萨拉木来坤
4、塔吉克族:更艾力卖右卓
5、俄罗斯族:孜德拉斯维基
6、蒙古族:他赛拜努
7、藏语:扎西得勒
8、朝鲜语:啊拧哈塞哦
9、彝语:呐万
10、满语:西赛依
11、赫哲语:爱西
12、撒拉语:埃斯赛俩目阿来库目
13、羌语:翁拉
14、白语:挪锹
15、傣语:叔早利
16、僳僳语:鲁察
17、侗语:娃哈姆
18、拉祜语:挪达
19、哈尼语:诺们阿
20、基诺语:脑墨
21、布朗语:买恰各门
22、瑶语:米港昂
23、土家族:尼查
24、锡伯族:霍卓纳
25、纳西语:阿拉拉咧(纳西族没有这个语言习惯,取近意)
26、苗族、壮语:(同样没有说“你好”的语言习惯)
27、锡伯族:霍卓纳
扩资资料:
中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三个语族。汉语在语言系属分类中相当于一个语族的地位。据1990年中国人口调查的数字估计,说汉语的人口有11.09亿多。在中国说藏缅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2200万。
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藏语、门巴语、珞巴语、僜语、嘉戎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土家语、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怒语、景颇语、阿昌语、载瓦语等。
在中国说壮侗语族语言的人口有2300多万。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湖南、广东、海南五省。包括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珈语、黎语、仡佬语等。
在中国说苗瑶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940万。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东五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苗语、布努语、(瑶)勉语和畲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