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台湾的历史

台湾的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19 04:07:27

❶ 台湾的历史

台湾的历史
台湾本来就是中国的
格式:xx年xx干了什么
简短有力,我要做幻灯片的展开
我来答
步兵大王
LV.5 2017-11-29
台湾,古称:夷洲、琉球。
根据《临海水土志》。三国时吴王孙权派兵一万前往“夷洲”。此为最早之记述。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其为“琉球”。隋朝曾三次出师琉球。
公元610年(隋,大业6年),开始有中原汉民移民澎湖地区。
宋朝时期(公元960-1368年),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
明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地区事务,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
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荷兰舰队占领澎湖,明廷下令福建巡抚南居益将荷兰人赶出澎湖。但荷兰人的战舰封锁了漳州海口,明朝海军无法出动。天启三年(1623年)11月,南居益故意邀请荷兰人前往厦门谈判,在宴会上囚禁荷兰代表团,并乘机袭击烧毁了入侵明朝沿海的荷兰战舰。天启四年(1624年)2月,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明军渡海出击收复澎湖。
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7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铳部队支援,明军发动总攻,一直打到风柜仔的红毛城下,然后双方又形成僵持的局面。8月,明军再次兵分三路,直逼夷城,荷兰人势穷力孤,不得不撤离占领了两年的澎湖。明朝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澎湖。
公元1624年,(大明,天启四年)荷兰军队退出澎湖,占领台湾,修建了热兰遮城和赤嵌城。展开殖民统治。
公元1626年,西班牙军队登陆台湾北部及东部地区。在当地展开殖民统治。
公元1642年,荷兰军队打败西班牙军队,独占台湾。
公元1652年,时年九月,台湾农民领袖郭怀一发动武装起义。后被荷兰军队所镇压。
公元1661年,时年四月南明招讨大将军郑成功率军两万五千人及战舰数百进兵台湾。
公元1662年,时年二月荷兰之台湾总督揆一像郑成功投降。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赤嵌城为承天府,该热兰遮城为安平镇。于澎湖设安抚司。称台湾为:东都。郑经时期改称:东宁。
公元1683年,清政府派遣水师提督施琅率军两万,战船200艘由铜山出发进攻澎湖、台湾。澎湖、台湾之郑军大败。郑成功之孙郑克爽屈膝投降。
公元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公元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台湾的历史
台湾本来就是中国的
格式:xx年xx干了什么
简短有力,我要做幻灯片的
我来答
步兵大王
LV.5 2017-11-29
台湾,古称:夷洲、琉球。
根据《临海水土志》。三国时吴王孙权派兵一万前往“夷洲”。此为最早之记述。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其为“琉球”。隋朝曾三次出师琉球。
公元610年(隋,大业6年),开始有中原汉民移民澎湖地区。
宋朝时期(公元960-1368年),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
明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地区事务,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
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荷兰舰队占领澎湖,明廷下令福建巡抚南居益将荷兰人赶出澎湖。但荷兰人的战舰封锁了漳州海口,明朝海军无法出动。天启三年(1623年)11月,南居益故意邀请荷兰人前往厦门谈判,在宴会上囚禁荷兰代表团,并乘机袭击烧毁了入侵明朝沿海的荷兰战舰。天启四年(1624年)2月,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明军渡海出击收复澎湖。
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7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铳部队支援,明军发动总攻,一直打到风柜仔的红毛城下,然后双方又形成僵持的局面。8月,明军再次兵分三路,直逼夷城,荷兰人势穷力孤,不得不撤离占领了两年的澎湖。明朝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澎湖。
公元1624年,(大明,天启四年)荷兰军队退出澎湖,占领台湾,修建了热兰遮城和赤嵌城。展开殖民统治。
公元1626年,西班牙军队登陆台湾北部及东部地区。在当地展开殖民统治。
公元1642年,荷兰军队打败西班牙军队,独占台湾。
公元1652年,时年九月,台湾农民领袖郭怀一发动武装起义。后被荷兰军队所镇压。
公元1661年,时年四月南明招讨大将军郑成功率军两万五千人及战舰数百进兵台湾。
公元1662年,时年二月荷兰之台湾总督揆一像郑成功投降。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赤嵌城为承天府,该热兰遮城为安平镇。于澎湖设安抚司。称台湾为:东都。郑经时期改称:东宁。
公元1683年,清政府派遣水师提督施琅率军两万,战船200艘由铜山出发进攻澎湖、台湾。澎湖、台湾之郑军大败。郑成功之孙郑克爽屈膝投降。
公元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公元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签台湾,古称:夷洲、琉球。
根据《临海水土志》。三国时吴王孙权派兵一万前往“夷洲”。此为最早之记述。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其为“琉球”。隋朝曾三次出师琉球。
公元610年(隋,大业6年),开始有中原汉民移民澎湖地区。
宋朝时期(公元960-1368年),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
明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地区事务,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
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荷兰舰队占领澎湖,明廷下令福建巡抚南居益将荷兰人赶出澎湖。但荷兰人的战舰封锁了漳州海口,明朝海军无法出动。天启三年(1623年)11月,南居益故意邀请荷兰人前往厦门谈判,在宴会上囚禁荷兰代表团,并乘机袭击烧毁了入侵明朝沿海的荷兰战舰。天启四年(1624年)2月,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明军渡海出击收复澎湖。
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7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铳部队支援,明军发动总攻,一直打到风柜仔的红毛城下,然后双方又形成僵持的局面。8月,明军再次兵分三路,直逼夷城,荷兰人势穷力孤,不得不撤离占领了两年的澎湖。明朝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澎湖。
公元1624年,(大明,天启四年)荷兰军队退出澎湖,占领台湾,修建了热兰遮城和赤嵌城。展开殖民统治。
公元1626年,西班牙军队登陆台湾北部及东部地区。在当地展开殖民统治。
公元1642年,荷兰军队打败西班牙军队,独占台湾。
公元1652年,时年九月,台湾农民领袖郭怀一发动武装起义。后被荷兰军队所镇压。
公元1661年,时年四月南明招讨大将军郑成功率军两万五千人及战舰数百进兵台湾。
公元1662年,时年二月荷兰之台湾总督揆一像郑成功投降。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赤嵌城为承天府,该热兰遮城为安平镇。于澎湖设安抚司。称台湾为:东都。郑经时期改称:东宁。
公元1683年,清政府派遣水师提督施琅率军两万,战船200艘由铜山出发进攻澎湖、台湾。澎湖、台湾之郑军大败。郑成功之孙郑克爽屈膝投降。
公元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公元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签约开阜,台湾之淡水、鸡笼、安平、打狗相继开港,进口以鸦片为大宗,出口则以茶、糖、樟脑为主。
公元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飘民事件”,

❷ 台湾历史

大姐(大哥),首先告诉你,西班牙.荷兰.日本 占领台湾时台湾国旗就像现在那些西班牙.荷兰.日本的国旗一样,他不可能再设计一个国旗,除非台湾独立。而且如果你的家属有与那些国家的人是亲戚关系的话,那么有可能有外国血统,但也不一定,但你说你是头发眼睛都是棕色的,我认为应该没有其他国家的DNA(我也是头发眼睛都是棕色的,可我爸妈头发眼睛都是黑色的)。
说道印象,不能说是深刻(这是褒义词)而是他们对我们的侮辱!他们用奴化教育来教育你们台湾同胞的祖辈,并不准许他们讲国语,时常侮辱他们,抢其财产,把他们像奴隶一样对待,直到“光复”后,许多人也是重新学习国语。可以说他们态度对与无数台湾同胞是一种侮辱!!!

❸ 关于台湾的历史资料

zhu_981021 详细抄叙述了台湾的地理资料袭,拿着一部分我就直接PASS了,下面说历史资料
1.最早在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台湾(夷州);
2.隋炀帝时期,派舰队到达台湾(流求);
3.元朝时期沟通大陆与台湾(琉球);
4.清康熙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夺回台湾;
5.1683年,清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6.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方割台湾给日本;
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回台湾;
8.1949年,蒋介石逃至台湾;
9.1987年,两岸恢复沟通,直至今日两岸关系稍显缓和,但是台湾仍未回归大陆

❹ 台湾的历史是什么

台湾的历史:

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

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市左镇区发现了台湾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左镇人”。左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亲缘关系,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于3万年以前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是最早开发台湾的先驱。

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分属于尼格利陀地域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的祖先。

1624年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者为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的据点侵入南台湾。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北台湾,后被荷兰人驱逐。

1662年郑成功收复;清代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建省;1895年清政府以《马关条约》割让与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光复;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分治至今。

(4)台湾的历史扩展阅读

台湾岛是由欧亚板块、冲绳板块和菲律宾板块挤压而隆起的岛屿,地壳运动与造山运动发达使台湾地形复杂多样,绝大部分地质构造由欧亚板块组成,菲律宾板块则往下成为隐没带。东部和南部地区受吕宋火山岛弧等板块影响形成复杂地质,如与花东纵谷地质不同但相互平行的海岸山脉。

地处板块交界处也使台湾有许多容易引发地震的地体断层,1914年至2014年一百年间中国共发生的3888起5级及以上地震就有35.9%发生在台湾。

因位居环太平洋火山带使台湾有数座死火山、休眠火山和相应的火山地形,不过除了大屯火山群和龟山岛外并无明显活动。台湾也因位处断层地带而有众多的温泉景点,吸引许多中外游客观光。

台湾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500毫米,约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节、位置、海拔标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随之变化。东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国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区火烧寮就在台湾东北部,被称为中国“雨极”。

而基隆港因降雨量丰沛而被称为“雨港”。中南部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盛行蒙古高压带来的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高峻山脉阻隔季风,形成雨影效应。

❺ 台湾近代历史简介

关于台湾的历史
台湾不是省,台湾自古属福建。自古从战国“岛夷”, 隋朝“流求” 到 明朝台湾,都是属福建化外之地。明朝以前,台湾是自治区属福建,这是现代的说法。古代叫台湾化外之地属福建。什么是化外之地?化外之地就是天生天养的自治区。中国内陆也有化外之地,按他们习俗生活,不交税,不需要执行政令,不按中国礼节。但同样受到中国的保护,他们也是中国人。台湾肯定也是福建中国人。从宋朝到明朝,台湾澎湖一直都有巡捡司,从宋朝无人之岛开始发展〔当时澎湖是无人之岛〕,仅作为福建台湾澎湖巡检司的用途。就近看管台湾内陆,但属于不干扰的管辖,主要是侦察通报海盗和外界人进入福建台湾属地。明朝时,因当时海盗和日寇侵扰,福州逼于无奈直接管治台湾内陆,至今五百多年了。
1883年法国海军攻占越南首都顺化,迫使越南签订《顺化条约》规定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可是遭到越南国民的反抗,他们想信宗主中国。因此1884年法国军舰抵达福州,威胁福州放弃对越南的宗主关系,几轮谈判后,法国无法迫使福州就范,法国一怒要开战了。当时闽浙总督何璟。广东省中山市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河北丰润人。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广东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人。这些大臣下死命令,不得先行开炮,必待敌船开火,始准还击,违者虽胜尤斩。后来闽浙总督何璟接到法国战书开战,没有通知福州水师,但通知高官张佩纶、何如璋等。可是这些高官无一人通知福州水师,置水师生命于完全不顾。开战之前这些高官全部逃逸,至令福州水师全军覆没。坑害憋死几乎全部福州水师精英〔这批水师大部分都是高学历留洋的精英〕,此役福州水师精英全军覆没。福州马尾造船广和沿岸炮台被摧毁。福州损失惨重。这就是为什么福建台湾军务要自筹,福州没钱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福建台湾行省。行省是军务经费独立,内务仍属福建管辖。*******以上所列人物行为诡异,有侍历史澄清?既然一开始就不想跟法国一战,为什么把福州水师从上海调回福州,还让法国军舰直入闽江,不想打只要岸炮封锁闽江口根本就无法进入闽江。
1885年10月12日,台湾府改为福建台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巡抚。原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台湾晋升为行省,福建巡抚改为闽浙总督兼任〔兼任福建巡抚一职〕,福建恢复总督省〔福建总督省巡抚级别高于台湾巡抚〕。因福建巡抚是闽浙总督,所以福州府治浙江和台湾。历史上,福建有过多次短暂局部行省,有泉州行省,有漳州行省和台湾行省,这些局部地区因备战或打战原因,当地税收不交回省会,直接用作军费,威胁一解除马上恢复地区行政。台湾当时面对法国,日本等的威胁时间拖延比较久。但台湾不是真正的省,仅作为临时的行省。

❻ 有关台湾的历史

根据考古遗址的发掘,台湾在旧石器时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人类居住。较能够确定的,是新石器时代(始於纪元前5,000年)以来的史前文化,是台湾南岛系民族的遗留。
16世纪以前,早已有马来波里尼西亚土著民族存在。他们虽然同属马来波里尼西亚民族,但是并非同一种族。这些原住民各有不同的语言与风俗习惯,构成独自的社会。 这些最早定居在台湾的原住民分布於台湾全岛,其文化与海洋息息相关。据中华民国行政院的资料,以及语言学和人类学的一些研究,台湾原住民与太平洋区域住民(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玻里尼西亚等地)的语言同属於南岛语系(也称「印度尼西亚语系」),而中国华南地区并不属於南岛语系。由人类学及古文化的角度,台湾原住民的缺齿、纹身、口琴、卉服、织贝、腰机纺织、贯头衣、亲族外婚、父子连名、年龄分级、老人政治、鸟占、出草(猎首)、灵魂崇拜、室内葬等特徵,都属印度尼西亚古文化的特质。

16世纪的台湾古地图《三国志》记载三国时代吴国曾指派军队登陆夷洲,《隋书》则有隋炀帝派兵攻打流求国的记载。但目前还欠缺考古学的证据可确认夷洲与流求国的真实位置,只能当做研究古代台湾的一种参考而已。(参照:夷洲、流求国)
到了16世纪中期倭寇及海盗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活动,由於地理关系,台湾成为倭寇与海盗的躲藏地点。倭寇或海盗在中国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击,就逃至澎湖岛,然后再到台湾,成为台湾除了少数汉族拓荒屯垦移民之外的另一部份住民。

同一时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达东亚与发现台湾的欧洲探险者,但是与台湾的实质关系仅止於用鸦片来交换一些原住民的物品,并没有进一步殖民的企图。直到1624年荷兰人占领台湾。

荷西殖民时期
主条目:台湾荷西殖民时期

《澎湖岛及福尔摩沙海岛图》,约翰•芬伯翁绘,约1640年,73×103cm,荷兰海牙国家档案馆藏,16世纪前地图均被描绘为三块分开为岛屿
热兰遮城(Fort de Zelandia)/1875年台湾荷西殖民时期,从1624年荷兰人占领台湾算起,一直到1662年郑成功击退荷军部队为止,前后一共有38年。

1624年,原占领澎湖的荷兰人和明军签约,放弃其在澎湖的经营,转而登陆台湾南部,属於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简易的商馆并於1625年,在「一鲲鯓」(今台南安平)筑起了「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以此作为统治台湾的中心,为增加米、糖等农作物产量,开始招募中国福建沿海一带的居民迁往台湾开垦种植。
1626年至1642年北部也曾经为西班牙占领[13],1626年占领了台湾北部的鸡笼(今基隆),并於社寮岛(今和平岛)筑城而称之为「圣救主」城(即圣萨尔瓦多城)。之后占领蛤仔难(今宜兰),并在沪尾(今淡水)兴建「圣多明哥城」(位於今红毛城原址)。
后来荷兰人与西班牙人在东亚展开竞争,於是荷兰人对日本政府散播西班牙企图颠覆日本政府阴谋,引起日本锁国政策(仅仅允许清帝国与荷兰)。为了进一步驱逐西班牙势力,於是荷兰人於1642年派舰北上攻占了西班牙的占领的鸡笼地区,赶走了西班牙人。

荷兰以热兰遮城为中心所建立的殖民王国,是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统治台湾的政权,并有少量对平埔族的教育与传教事业。占领台湾的目的是为对中国、日本、韩国与东南亚贸易据点的枢钮,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约有35个据点,台湾据点获利25.6%成为第二名,但获利主要是配送给荷兰的股东,而非用回馈当地人或用於当地的建设。

荷兰人在台湾岛上的统治,由於对汉族移民及平埔族等民族的百般苛徵、限制,终於在1635年与1636年分别爆发麻豆溪事件与萧珑事件两次大型的原住民反抗活动。1652年,在荷兰人的殖民统治下,以郭怀一为领袖的汉族系移民对台湾的荷兰人政府展开大规模的反抗事件,不幸失败,随后荷兰人兴建普罗民遮城(今赤崁楼)以加强防范反抗事件。

随后郑芝龙也大规招募移民渡海拓殖台湾。1661年郑军围热兰遮城,最后终於在1662年2月攻下热兰遮城,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结束荷兰统治台湾。

郑氏治理时期
主条目:郑氏王朝
郑氏治理时期从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领军围降荷兰之部队,经郑氏三代统治台湾至1683年降清为止,统治时间前后共23年。

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郑成功经过九个月的苦战,迫使荷兰殖民总督揆一於同年黄历12月13日(西元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自此台湾归为郑氏政权治理,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郑氏改赤崁建都为东都明京,即今台南市所在之地,设一府二县,另设一司为澎湖安抚司。郑成功於同年6月23日病逝死后,其子郑经继位后於1664年改东都为东宁,外人以东宁王国称全台。英国、日本等国家也将台湾视为一个独立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英国东印度公司曾与郑氏政权签订通商条约,当时英国人直称其为「台湾王国」或「福尔摩莎王国」,英国东印度公司上书郑经时,则称呼其为「陛下(Your Majesty)」[14]。 在陈永华的辅政下,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体制,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进人才,定制度,境内大治。 之后郑成功之孙克塽继位,於1683年康熙年间郑军水师在澎湖海战为清军所败,郑克塽被迫投降。清廷官员虽曾建议放弃台湾,但康熙仍将台湾划入清朝版图,归福建省管辖。

清治时期
主条目:台湾清治时期

沈葆桢於1874年於台南海滨所建之「二鲲鯓礮台」(亿载金城)。台湾清治时期始於清朝将领施琅於1683年攻取台湾,1895年甲午战争后割让给日本为迄,实质统治台湾的时间计212年。

1684年4月,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台湾有史以来首次正式被收编为中国的一部分。在17世纪初期清朝政府起初对於台湾的统治采消极政策,治台政策主要仍是依循内地的统治情况,尽量以较低的成本来经营建设,并且视情况鼓励人民开垦,先是将十几万在荷郑时期就已居住在台湾的居民强制遣返大陆原籍,对大陆人民移民台湾严格限制,禁止携带家眷,但中国大陆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险偷渡来台,在台湾西半部各地落脚定居,后来慢慢开始有向台湾东部开垦的行列,但为数不多。由於初期清廷从大陆派来的官吏素质粗劣、官民间语言的隔阂、以及清廷对台湾住民的高压政策等,造成武装起义或骚扰事件不断发生,1721年的朱一贵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称为清朝统治下台湾的三大「叛乱案」。

到了18世纪乾隆后期开始出现大量开垦移民,而此台湾移民,又以漳州人与泉州人居多。由於先来后到的土地分配冲突而相继发生泉漳械斗武装冲突,如灌溉水权、争取垦地、建屋盖庙等等争执。清治官衙控制力薄弱,无法禁绝遏止,地方官甚至藉漠视两方争斗与分化,造成两败俱伤以削减可能的叛乱力量。这种族群间的对立,造成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难。经19世纪末期两族群许多地方仕绅努力,才渐次有所改善。不过到如今,族群仍多少还是受其影响。

1867年的打狗港哨船头19世纪中叶以后,随列强逐步由海路进逼中国,台湾在1860年起,开放部分港口开放对外通商。鸦片战争期间,自1841年9月起英国舰队数度出现台湾外海,试图占领北部基隆港与西海岸中部梧栖港,但都归於失败,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对台湾清治时期第一次野心的行动。 1874年,日本藉台湾南部原住民杀害琉球渔民事件,出兵恒春半岛,即「牡丹社事件」。这对清廷以往消极的台湾经营成为一种警讯。清廷在日军出兵台湾后的1874年5月27日,迅速派遣沈葆桢来台,显著地强化台湾的防卫力量,并革新台湾行政、以积极政策使台湾发展。由其继任者、福建巡抚丁日昌继承下来。随后1884年,中法战争中法国军队出兵澎湖群岛及台湾北部。这都让清朝更加重视台湾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1885年,清朝设立台湾省,并由刘铭传出任台湾首任巡抚,在励精图治下,使台湾在短短五年间成为当时中国最西化的省份。

继任的台湾巡抚邵友濂,基於地方财政问题,因而未能承继刘铭传之改革事业,其改革事业遂中途而废,然其澄清台湾吏治,对台湾亦有其功。而后1894年12月邵友濂离职,代之由唐景崧就任台湾巡抚。时已正发生中日甲午战争,由於1894年到1895年清廷在甲午战争的失败,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之主权让给了日本政府。

日本统治时期

1911年时的日本地图,其中包括台湾主条目:台湾日治时期和台湾民主国
台湾日治时期为1895年至1945年之间台湾被日本管辖的时期。

1894年日本接收台湾初期,台湾官绅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让日本,成立「台湾民主国」,推举末代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抵抗日本军队的接收,结果日军甫登陆唐景崧立刻逃至厦门,6月26日刘永福继任台湾民主国总统。将台湾民主国中部以北防务委由台湾知府黎景嵩指挥,派遣统领杨戴云、提督李惟义、督办吴澎年扼守苗栗尖笔山与彰化八卦山。之后三个月,民主国和日军发生不少规模不小的血战,并共造成台湾方面14000名兵勇战死,史称乙未战争,同时也是台湾史上最大一次战争。

初期日本治台任用军人为台湾总督,以敉平当时各地的动乱组织,1898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陆军将领儿玉源太郎中将为第四任总督,并派才干卓越的政治家后藤新平担任民政长官以为辅佐,从此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治理台湾。后到日本大正年间,台湾政局趋转稳。 在日本治台将近50年的期间中,最大的成就莫过於1908年,铁路纵贯线全线贯通,形成台湾首次「空间革命」,让过去台湾南北需时数日的交通,缩短至朝发夕至的1日内。
1919年日本政府 ,田健治郎被派任为殖民地台湾的首任文官总督,开始大量建造各项基础建设,如自来水、电力、公路、铁路、医疗、教育。并大量开采台湾自然资源,如金铜煤矿、森林、樟脑、蔗糖、稻米、食盐等,用来作为日本重工业的发展。同时,日本重新划定台湾行政区域,对重要的区域都市开始进行「市区改正」工作,拟定都市计画,改变过去台湾常见的清末闽南地区的乡镇风光,使得街道风貌渐为西洋化,并规划道路桥梁、公园绿地、自来水与下水道、电力工程、卫生机构、公家厅舍等。

日治时期铁道部厅舍,普见的巴洛克式建筑与整齐街景成为主要特色另一方面,受制於殖民政策,日本对台湾人进行殖民教育。虽然在教育制度上对台湾本地人并没有明文限制,但是台湾人受到与在台日人的差别待遇或歧视则时有所闻。但日治时代的台湾人,除了能接受医学、农牧等技术性质高等教育,不乏是在日治时代修习文、法科而成就卓著者:如台大文学院长林茂生、高等法院推事吴鸿麒、新竹地检处检察官王育霖(为台湾人在日治时代第一位检察官),台南市名律师汤德章等等,不胜枚举。对推广台湾教育之普及亦有其功。

台湾人民对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初期多为激烈的武力冲突(以中、南部地方势力居多),如1915年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结合反抗日本统治的西来庵事件,最后都以被镇压瓦解或被诱导归顺收场。
自1920年代开始,随著日本进入「大正民主」时代,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民族自决」主张的影响,台湾的知识分子也展开一连串要求自治与制度改革的运动,结合偶发的劳工运动,并向民间广为宣传,但到了后期,因为左、右两派的分裂,及日本殖民政府加强压制力道而逐渐消沉。蓬勃的日治黄金时期在的台湾博览会达到顶峰,铁路路线扩建、米糖产量增加、邮信电信普及等等经济成果也导致台湾社会人口增加、公学校普及和放足的彻底实施、现代卫生环境建立与守时守法观念养成等重大民生改革,进而举行了台湾首次选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37年起),日本为加强对台湾的控制,推行皇民化运动,皇民化运动系分成二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国民精神总动员」,重点在於「确立对时局的认识,强化国民意识」。第二阶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运动时期」,主旨在彻底落实日本皇民思想,强调挺身实践,驱使台湾人为日本帝国尽忠。「鼓励」台湾人说日语并推行日式教育,改姓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饰,奉祀传统日本信仰神道教,全盘接受日化生活。另外日本当局也在1942年开始在台湾实施陆军特别志愿兵制度、1943年实施海军特别志愿兵制度、并於1945年全面实施徵兵制,召集台湾人从军或负担军队劳役,投入中国及东南亚战场,并在胁迫、欺骗或是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徵集许多慰安妇。

1944年后,受到盟军25次大空袭影响,受波及的台湾农工生产值於战争结束前的1945年降到最低点。比方,与1937年相比,农业产值只有1937年的49%,工业产值更不到33%。煤矿由20万公吨降到1万5千公吨,电力供应从战前32万瓩,战后仅能供应3万瓩。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二战结束,台湾确定结束日治时期。
参考资料:维基网络

❼ 台湾历史简介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支由一万余名军士、三十多艘船组成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永乐年间郑和率船队曾在台湾停留。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推动。

在日本侵占台湾的五十年间,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持续20年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协定重新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后又有苏联参加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7)台湾的历史扩展阅读:

文化民俗

台湾融合了明清时期移居的闽粤移民和二战后来台的外省人的民俗,堪称中国民俗文化的缩影。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台湾的三大节日,每逢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民间也有与大陆相同或类似特色的庆祝礼俗。此外尚有多项深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民俗庆典,如迎妈祖、盐水蜂炮、平溪放天灯、东港烧王船、头城抢孤等。

1950年代,台湾画坛主流是大陆来台的水墨画家与日据时期学院出身的西画家,绘画技巧较传统。1960年代起,新生代画家引入西方抽象画等风格,美术风格走向西化。1970年代,乡土意识抬头后,绘画题材再趋本土化。解严后,台湾美术界生态多元自由,风格日益前卫。

❽ 台湾的历史资料

台湾介处中国大陆、日本、东南亚间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船只的停泊与货物转运站。在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及西班牙分别占领台湾西南部及西北部进行殖民统治。后来荷兰人将西班牙人赶走,统治台湾西部。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两万五千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经过激烈战斗,1662年2月,荷兰签约投降,台湾进入郑氏王朝时期。在此期间汉人开始大量移入台湾,逐渐成为台湾主要构成人口。1683年,郑氏后人归顺清政府,台湾进入清治时期。
正在加载台湾历史
1895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成为大日本帝国的一部分。日本人征服居住于东部和中央山脉的原住民,成为第一个有效统治全岛的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台湾为中华民国政府所接收,1949年台湾与澎湖、金门、马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期台湾
就地质学上来说,距离现今三百万至一万年的更新世冰河期期间,台湾曾数次与大陆本土相连,当两地相连时,大陆的生物及古代人类可能来到台湾定居。目前台湾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在而台南县左镇一带挖掘出的原始人类骨骸,被称作左镇人。然而在左镇地区并没有相对应的文化存在。
正在加载台湾历史
而根据考古遗址的发掘,台湾在旧石器时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人类居住。以现有的证据而言,目前台湾最早的文化为长滨文化(以台东县长滨乡的八仙洞遗址最具代表性),挖出了大量的粗制石器及骨角器。虽然长滨文化与中国南方的文化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然而以目前的考古学证据而言,尚不能确定台湾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是哪一种族群的人类所留下的。
台湾地区新石器时代及金属器时代的文化与旧石器时代文化关联性不高,较著名者有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坌坑文化及十三行文化、台北盆地的圆山文化及植物园文化、台东县的卑南文化等遗址,其中部分遗址中曾出土来自中国大陆的钱币等物品,说明部分文化可能与台湾以外地区有所接触。目前我们已能够确定,新石器时代(始于纪元前5,000年)以来的史前文化,是台湾南岛语系民族的遗留。也就是说,在原住民定居于台湾以前,可能还有别的族群曾经在此定居过。
正在加载台湾历史
日本学者移川子之藏曾表示:“今日在台湾被视为原住民的诸民族之间,不乏证明存在更早期先住民族的口头传承。自史前时代起,在本岛即有近20种的先住民族”。此外,也有部分文化可能是今日原住民的祖先,例如十三行文化人可能是凯达格兰族的祖先,不过目前的考古证据还不能完全确定台湾原住民与新石器时代文化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台湾的原住民族呈现多元而复杂的情况,中华民国官方认定的原住民原为泰雅族、赛夏族、卑南族、阿美族、排湾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达悟族等九族。21世纪后,又新认定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四族,他们今日多居住在山地与东海岸纵谷,其文化特色至今大抵尚清晰可辨。
除了官方认定的原住民外,台湾尚有遭汉化已几乎不存的平埔族。曾为全台湾最主要族群的该族群,大致上则可分成十族:凯达格兰族、噶玛兰族、道卡斯族、巴则海族、巴布拉族、猫雾捒族、洪雅族、邵族、西拉雅族,以及猴猴族。台湾原住民并没有文字,因此我们只能由古籍记载及考古证据来推断原住民的早期历史,其中重要的历史文献包括《东番记》、《萧垅城记》等。
台湾与古代中国的接触情况不明朗。在中国史书,包括《三国志·吴志》、《隋书·流求传》及《文献通考》中,有疑似台湾的记载出现。例如《隋书·流求传》记载:“流求国在海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及部分学者主张这是台湾与中国早期联系的证据,不过一些学者主张并无法证明这些文献中描述的就是台湾,部分认为史书所记者是琉球群岛。目前所记者确定为台湾且较无争议的最早文献纪录,是《元史·琉求传》。台湾在何时成为中国版图也有争论,目前多将台湾海峡中的澎湖群岛及台湾本岛分别论述:澎湖群岛在元朝即曾设巡检司,隶属福建省泉州府;而台湾本岛则在清朝首度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荷西统治
15、16世纪,欧洲国家对外扩张势力,开辟往东亚的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缩短了亚洲与欧洲的距离,世界从此进入大航海时代。在海权争霸的国际环境下,台湾被迫走入历史时期,进入近代的世界史。17世纪初,除了一些零星的琉球人、汉人、海盗游走进出于台湾之外,西方重商主义国家也开始注意台湾。此时远东海面已成为欧洲三国角逐的形势︰租得明帝国之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菲律宾吕宋岛的西班牙、据有爪哇的荷兰,在远东海面展开商业和殖民的竞争。此时,各国对台湾的称呼不尽相同。日本称台湾为“高山国”、“高砂”,葡萄牙人则取名为福尔摩沙(葡萄牙语:Ilha Formosa),乃“美丽之岛”之意。
正在加载台湾历史
荷兰人在远东的商业目的,原以明帝国为重要对象,但因受制于葡萄牙人的竞争和明帝国的抵制,荷兰人只好转向澎湖,先后在1604年、1622年两度进占澎湖,但因澎湖为明朝领土,所以明政府亦两度派兵驱离荷兰人。1604年沈有容成功赶走荷兰人,但在1623年则,历经8个月不分胜负,终而议和。在议和订约中,明政府要求荷兰退出澎湖,如果退出澎湖,去占领对面的“化外之岛”台湾,明政府则无异议,经此议和,荷兰人遂在1624年进入南台湾,建“奥伦治城”,后又改建为“热兰遮城”。1656年建“普罗民遮城”。
荷兰人侵入台湾的第三年(1626年),西班牙也自马尼拉派兵占领台湾北部,先后占据鸡笼(今基隆)、沪尾一带,并建造了“圣多明哥城”,与南部的荷兰人展开殖民与商业竞争,不过情况不甚佳。此外,西班牙统治者在金山、三貂角(San Diego)等地都建有天主教教堂,试图向原住民传教。西班牙神父也对原住民语言作了一些研究,著有《台湾岛淡水语词汇》(西班牙文:Vocabulario de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en la Isla Hermosa)。1642年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占领了二城。
荷兰统治台湾前后共约38年。其极盛时(1650年)的统治范围包括嘉南平原为主的地区,北部的西班牙殖民地二城和以及今台东沿海一带。荷兰人对原住民采取安抚、镇压、教化兼施的方式治理,采行“地方会议”(Landdag)制,从各村选出长老,每年集会以宣导荷兰当局时政措施,地方会议分北路、南路、淡水和卑南四区,长老须向荷兰当局宣誓效忠,拥有荷兰当局授予的藤杖后在社内行使司法权。荷兰人还广泛宣传新教,在传教同时推广文教工作,新港文是为其范例之一。当时,移居台湾的汉人也已有一定数量,也有部分汉人被招募来台开垦。汉人在很多方面扮演辅助荷兰人统治的角色,包括担任“社商”(包税商)等,但由于赋税沉重、人民无土地所有权,台湾人民对荷兰统治者时有不满;在1652年,因甘蔗减产与人头税加重,而爆发了郭怀一事件。此外,1635年与1636年也分别发生麻豆溪事件与萧珑事件两次大型的原住民反抗活动。
经济方面,荷兰人引进了许多新物种,包括豌豆、蕃茄等等,同时也引进了黄牛。当时荷兰人所使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摩尔亨”(Morgen),相当于“甲”,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荷兰人在台湾发展贸易,并以台湾作为转口站,台湾成为明帝国、日本、南洋、欧洲等地的货物集散中心。此时的台湾已跃入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海洋贸易体系,有别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式小农经济。不过,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毕竟是剥削式的殖民统治,1650年左右,荷属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每年净收入约40万荷币(约4吨黄金)。
郑氏王朝时期
正在加载台湾历史
1644年,来自满洲的清兵攻占了北京,明朝部分遗臣在中国南方,先后拥立几位宗室为王,组织流亡政府,继续抗清,郑成功就是当时抗清的一股强大势力。郑氏于1658年至1659年出兵南京失败后,决定转进其父亲郑芝龙和颜思齐等人曾经经营过的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25,000人先抵澎湖,然后转进台湾,迅速登陆,展开对荷兰人之热兰遮城的进攻,终于在翌年攻下热兰遮城,顺利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
有学者将郑成功攻台之役形容为“人类有史以来一场空前的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也是决定台湾尔后四百年命运的战争”。
郑成功据台后,改台湾为东都,设承天府,以新港溪(今盐水溪)为界,北路为天兴县(县治在今台南县佳里镇)、南路为万年县(县治在今台南县仁德乡)。由于岛内粮食不足,郑军各营各镇部队,分批在嘉南、 高屏平原上屯田开垦,故该地区留下带有“营”、“镇”、“劲”、“协”等称号的地名(例如:左营、前镇、柳营等),延用至今。
郑成功在1662年,就以39岁的英年过世,之后由他的儿子郑经接替其位置。郑经将所有留守厦门的残存势力撤到台湾。郑经改东都为东宁,天兴、万年二县为州,自称东宁建国,国际称呼他为“The King of Tyawan”,郑经俨然独立建国之王。
在参军陈永华的辅佐下,郑经经营与英国、日本及东南亚的贸易,以取得武器弹药的补给。主要的出口品是糖。英国东印度公司也一度在台设立商馆,但经营并不理想。此外,郑氏政权也有计划的在台湾植入汉文化,郑经在陈永华的建议下,于1656年在台南建孔庙,设学校,是为“全台首学”。沈光文则成立了台湾最早的诗社“东吟社”。
正在加载台湾历史
在郑经时期,郑氏政权曾经和清廷五度谈判,但郑经坚持比照朝鲜事例办理、不剃发、世守台湾、称臣纳供等四个条件,清廷不允,最终谈判没有结果。1674年,耿精忠、尚可喜、吴三桂等三藩反清。郑经率兵攻打福建,夺下漳、泉、湖、惠数府。至1680年,郑经海战失利,尽弃福建、撤回台湾。翌年,郑经去世,东宁王国发生政变,监国郑克臧遇害,冯锡范立其弟克塽,国政日坏,人心涣散。1683年

❾ 中国关于台湾历史

简介: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市左镇区发现了台湾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左镇人”。

1624年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者为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的据点侵入南台湾。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北台湾,后被荷兰人驱逐。

明郑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时年仅39岁。尔后其子郑经、孙郑克塽前后治理台湾22年,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原住民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1949年国民党当局退据台湾; 1954年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造成台湾同祖国分离的状况。

(9)台湾的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在2005年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中以 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 一个中国的原则。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世界第38大岛屿,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环岛海岸线长约1139千米,含澎湖列岛总长约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及重要战略要地。

现今的台湾地区范围包括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金门群岛、马祖列岛、东沙群岛、乌丘列屿、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与中洲礁及周围附属岛屿。

❿ 台湾的历史简介30字

简介:

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市左镇区发现了台湾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左镇人”。

1624年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者为建立与中国、日本贸易的据点侵入南台湾。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占北台湾,后被荷兰人驱逐。

明郑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时年仅39岁。尔后其子郑经、孙郑克塽前后治理台湾22年,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原住民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1949年国民党当局退据台湾; 1954年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造成台湾同祖国分离的状况。

(10)台湾的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在2005年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中以 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 一个中国的原则。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017年7月6日,台湾行政部门为强化退离职公务员及军职人员登陆的管理规范,“院会”通过陆委会提报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退离职军公人员登陆许可管制年限,从原则3年,原服务机关得增减之,修正为管制年限至少3年,原服务机关只能增加、不能缩减。

热点内容
企鹅教育 发布:2025-01-19 18:28:02 浏览:752
陈炳老架一路教学 发布:2025-01-19 18:03:47 浏览:730
9a英语 发布:2025-01-19 17:16:15 浏览:721
火焰英语 发布:2025-01-19 17:08:30 浏览:671
古诗教学设计 发布:2025-01-19 17:00:26 浏览:749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发布:2025-01-19 16:22:48 浏览:198
德国新历史学派 发布:2025-01-19 16:05:56 浏览:894
什么木什么什么 发布:2025-01-19 14:57:15 浏览:113
鬼舞步基础教学慢动作 发布:2025-01-19 14:40:17 浏览:383
高一物理正交分解法 发布:2025-01-19 14:28:05 浏览:370